課程思政在物理化學教學的意義

時間:2022-09-01 09:58:09

導語:課程思政在物理化學教學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程思政在物理化學教學的意義

摘要:就物理化學熱力學、動力學、相平衡、表面活性劑等部分知識點教學過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進行探索,以期在教學過程中踐行立德樹人的理念。

關鍵詞:物理化學;課程思政;立德樹人

1引言

2018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指出:“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牢牢抓好課堂教學育人主渠道,通過發掘各學科、各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積極推進以課程思政為重點的課堂教學內容改革?!盵1]這不僅是中國教育史的一大變革,更可以稱得上是教育的一大“歸真”,也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寫照。教育工作者的初心與使命,不僅是傳教科學文化知識,更是育人育才。課程思政是一種新型的思想教育方式,構建一種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的育人格局,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各類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提出新形勢下的綜合教育理念[2],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新時代先進的思想融入教育教學工作中,推動課程思政與學科知識融合發展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進步。新時代課程思政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立德樹人、全員參與、教育綜合化和凝聚力量[3]。在新時代背景下,國內和國際形勢日新月異,課程思政理念應勢而生。以立德樹人為基本目標,落實課程思政理念,在開展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的同時,端正學生的“三觀”態度;另外,將立德樹人貫穿高等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做到全面深度融合,樹立全新的育人模式。課程思政與學科之間相互融合滲透,建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綜合性教育教學理念。物理化學課程是建立在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高等數學與大學物理基礎上的一門課程,是研究化學變化基本規律的一門科學,知識涉及化學、化工、制藥、環境、生物等多個學科領域。物理化學有著豐富系統的知識結構,多處可以融入思政元素[4],化學思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物理化學中所體現的哲學觀和方法論[5]。在物理化學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注重對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是培養德智雙向發展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6]。本文就如何在物理化學部分知識點的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進行探索,啟發物理化學教學改革。

2物理化學課程思政的滲透

物理化學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意義

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網絡文化的繁榮盛行,各種文化內容和參差不齊的價值觀不斷涌入,極大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建立,因此,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現階段具有重要意義。物理化學是高等中醫藥院校藥學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基礎課,是整個藥學學科的理論基礎。物理化學是一門理論性相對較強的學科,研究領域較為寬泛,與高等數學、物理學、有機化學等多個學科相關聯,且概念抽象難懂、公式繁多、邏輯性強。因此,在物理化學教學過程中以物理化學特定知識點為切入點融入思政元素,不僅可以達到育人目的,更是引導學生高質量學習課程知識的重要途徑,兩者融合滲透,形成協同效應,達到“1+1>2”的效果。

物理化學課程思政實例

1)熱力學定律中課程思政的挖掘。熱力學的研究注重宏觀過程,忽略研究體系中的微觀粒子和熱力學過程中的細節變化,即站在宏觀的角度對研究體系的始終態進行分析,從而預測熱力學過程的方向和限度。首先,熱力學研究問題的特點是可以對學生進行整體觀的培養,教育學生在科學研究和生活學習中靈活運用整體觀的方法分析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可以淡化甚至忽略細節的變化。其次,在熱力學研究過程中會引入理想的體系或過程,如理想氣體、孤立系統、可逆過程等。事實上,完全理想的狀態是不存在的,只是為了研究問題的需要而引入的,是把實際問題簡化處理以獲得規律性結論,并進一步應用于實際的研究手段。理想化的研究方法是科學抽象的一種形式,建立在理想模型的基礎之上,可以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而不發生大的偏差,有助于培養人的創造思維能力,使人更清楚地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熱力學第一定律指出,任何不依靠外界提供能量,卻可以永遠不斷對外做功的第一類永動機是不可能造出來的表明能量是守恒的。換而言之,在生活中要想取得某種成果或達到某個目標,一定要付出相應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由此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嚴謹的治學態度及作風,激勵學生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熱力學第二定律體現了逆流而上的奮斗精神。從宏觀上來看,在不受干擾的條件下,自然界的事物都有確定的方向和限度,例如:熱量的傳遞勢必會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直至溫度相等;水的流動自動從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直至水位差為零;擴散自動從高濃度向低濃度,直至濃度差為零??藙谛匏拱褵崃W第二定律敘述為“不可能把熱由低溫物體傳給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即告訴人們,自發過程的逆過程不能自動發生,若使逆過程發生勢必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就啟示大學生要發揚奮斗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中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抵制不良誘惑,克服各種困難,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進取,不要為眼前利益停下前進的腳步,不能隨波逐流、放任自我。2)化學動力學中體會人生“動力學”?;瘜W動力學研究的是濃度、壓力、溫度以及催化劑等各種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首先,與思政教育相結合,教育新時代的大學生應時刻保持向上的動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其次,從動力學的反應機理來看,可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從反應過程中產物或所用原料可能會導致的環境問題著手,教導學生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啟發學生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3)表面活性劑——矛盾的統一體。表面活性劑具有親水性和親油性,是典型的“兩親性結構”。從哲學的角度講,表面活性劑就是矛盾的統一體,對立的兩種結構共存于一個分子中,看似對立卻又和諧統一,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表面活性劑的作用。這與哲學中的對立統一原理相呼應,告訴人們事物具有多面性,看待事物要綜合全面分析,切忌以偏概全。關于CMC值的概念,CMC值是指臨界膠束濃度,即形成膠束所需表面活性劑的最低濃度。表面活性劑如果想發揮增溶作用,則需要表面活性劑的濃度達到或超過CMC值。在表面活性劑的增溶作用中深刻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哲學思想,量變是質變的基礎,只有量的積累,才能有質的變化,以此激勵學生要想達到目標,必須朝著目標做不懈的努力,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4)化學家實例——榜樣的力量。讓學生了解物理化學學科發展過程中科學家的貢獻和事跡,學習榜樣精神,增強愛國主義情懷。課程思政歸根到底是如何更好培養人才的問題,將傳統的知識理論與政治教育相聯系,也可借助著名的學科領軍人物事跡對學生進行教育。我國著名的物理化學奠基人之一黃子卿先生精確測定了水的三相點,研究電化學和溶液理論,取得突出的成就。黃子卿先生一生熱愛祖國、坦誠直爽、獻身教育、崇尚科學、強調創新,他曾經說過:“科學的核心就是一個‘新’字,即新理論、新公式、新方法和新數據。只有符合這些,才算科學研究?!盵7]黃子卿先生于1935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當時正值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前夕,有人把當時的中國比作風雨飄搖中的一條破船,勸他不要回國,而黃子卿的回答是:“我是中國人,要跟中國共命運。”他毅然回到祖國,建設祖國的科學事業。黃老的赤誠愛國之心讓人感到震撼,以此激勵學生的愛國熱情,努力學習,為祖國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傅鷹先生是我國有著突出貢獻的物理學家、化學家和教育學家,是中國膠體科學的奠基人,在膠體和表面化學方面作出卓越貢獻[8]。在國家危難之時,傅鷹先生萌生了科技救國的想法,于是赴美留學,并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學成歸來、建設祖國。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傅鷹先生一樣的愛國人士,才有中國今天科學事業的蒸蒸日上。通過對黃子卿先生、傅鷹先生等偉大科學家事跡和生平的介紹,不僅讓學生受到感染,培養其踏實努力、堅持不懈的科研精神,也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將物理化學教學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豐富了教學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結語

總之,在物理化學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與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相呼應,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育的同時,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塑造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引導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達到育人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沛,劉宗懷,石峰,等.工科專業《無機化學》課程思政的金鑰匙:步線行針修大綱,匠心獨運筑教案[J].廣東化工,2020(10):174-175.

[2]焉炳飛,李文佐.“課程思政”融入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初步探索[J].云南化工,2020(2):182-184.

[3]桑利娥.課程思政的基本內涵及當下意義[J].新課程研究,2020(9):10-12.

[4]史雷,趙戎.物理有機化學融入思政元素的相關探索[J].廣東化工,2020(10):170-171.

[5]戴肖南,趙紅霞,陳彤彤,等.《物理化學》德融課堂建設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0(20):90-92,96.

[6]邢愛萍,苑娟,褚意新.藥學類專業《物理化學》課程教學中的人文關懷及思政教育的融入[J].教育現代化,2019(A5):225-227.

[7]王治浩.黃子卿百年誕辰座談會在京舉行[J].化學通報,2000(7):28.

[8]戚傳松,榮華,李巍,等.思政教育在物理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15):48-49.

作者:苑娟 蘭海榮 苗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