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移動學習模式研究

時間:2022-02-07 09:55:16

導語:生物化學移動學習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物化學移動學習模式研究

1移動學習在基礎生物化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基礎生物化學是研究生物體化學組成及化學變化規律的一門課程,是高等農業院校各生物相關專業如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水產、特種經濟動物、畜禽教育、農學、食品科學等各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課程分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兩大部分,各部分又根據內容劃分知識模塊,課程章節較多,具有知識點豐富、生物學理論復雜、學生難掌握等特點。在課程教學活動中,為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以提升,將移動學習應用在基礎生物化學的教學中,使移動學習成為正式學習的有效補充。為了確保移動學習在基礎生物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本研究前期在吉林農業大學開展了相關的問卷及訪談調查。問卷以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水產、特種經濟動物等專業的在校大學生為主要調查對象,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68份,有效率為93.60%,問卷涉及移動學習認同度、移動學習硬件條件、移動學習資源條件三個維度18個問題。在訪談調查中,訪談對象除了學生還包括相關課程的教師。1.1移動學習認同度。在回收的468份問卷中,74.79%的學生了解移動學習的含義并在以往的學習中使用過移動學習的方式,其余25.21%的學生僅僅理解移動學習的含義,表示并未接觸過移動學習,沒有學生對移動學習的含義表示不理解。92.73%的學生對在基礎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使用移動學習模式表示贊同,6.41%的學生對此表示無所謂,0.86%的學生表示不贊同。數據表明,學生對移動學習的認同度和接受度很高,而支持移動學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利用智能終端的移動學習更方便、更自由;學習形式新穎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移動學習是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可以提高學習成績[2]。1.2移動學習硬件條件。移動學習的硬件條件主要包括:智能終端設備以及網絡條件兩個方面,99.36%的學生擁有智能手機,14.96%的學生擁有平板電腦,每名學生平均擁有1.19臺智能終端設備。調查顯示,智能手機的平均CPU頻率1.4GHz,CPU核數四核,RAM存儲器2G,ROM存儲器16G,支持MicroSD(TF)卡擴展,分辨率1280×720,屏幕尺寸10cm以上,而平板電腦平均的分辨率為2048×1536,屏幕尺寸20cm以上,以上的性能指標完全可以滿足移動學習對智能終端設備的要求。在網絡連通方面,擁有智能終端的學生100%可以通過數據流量或者學校的無線網絡實現上網。以上數據表明,在硬件條件方面移動學習具有可行性。1.3移動學習資源條件。在接觸過移動學習的學生中,資源是他們最關注的部分,從移動學習資源的數量上看非常豐富,但資源的有效組織不夠,呈現雜亂的狀態,學科專業針對性不強,學生檢索費時、費力,準確性和質量也不能得到保障,這些問題都給學生選擇、利用移動學習資源帶來了障礙。98.29%的學生希望建設專門的課程移動學習平臺,豐富專業資源,提高學習效果。在資源類型上,38.03%的學生更接受文本形式的資源,原因是文件小,產生的網絡數據流量少;25.64%的學生希望增加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原因是可以通過課件來提煉主要知識點;21.37%的學生希望以在線練習的形式整合資源,原因是具有互動性和參與性,有利于對知識點的鞏固;14.96%的學生認為視頻或者音頻形式較好,原因是這類更為直觀,有助于對知識點的理解。

2移動學習模式的構建

移動學習不是一個松散的過程,而應是經過科學教學設計、組織化的教學過程,其中既要全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3]。以此為目標,本研究將學生、教師、移動學習資源、移動學習技術、學習情境等基本要素整合,提出一個適合基礎生物化學課程的移動學習教學模式。該模式由以下四個環節構成,即教學分析、教學設計、移動學習APP的開發、移動學習效果的評價。2.1教學分析。移動學習中的教學分析涉及到整個教學活動,包括對學生、學習環境等的分析。基礎生物化學普遍開設在大學二年級,經過一年時間,大多數學生已經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嘗試獨立思考問題和完成學習任務,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認知能力,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具有較高的熱情,但由于專業課程具有難度大、課堂教學進度快、復習不及時等特點,有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和挫敗感。因此,在移動學習設計及開發階段要根據學生現有的學習特征和認知水平選定合適的學習資源。目前,智能移動終端主流操作系統有Android和iOS,2016年二者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了99.3%,Html5技術開發智能終端應用程序具有響應時間短、啟動更快等特點,對于視頻點播方面,它所具備的語義和移動標記功能,相比Flash等傳統技術,能更好地應用于Android和iOS操作系統上,iBookAuthor是用來為iphone以及iPad創建交互式多媒體圖書的應用程序,這些創新技術和工具的發展為移動學習資源建設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4]。2.2教學設計。設計學習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實施的方向,也是教學活動預期達成的結果。移動學習是一種相對自主的學習方式,因此更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5]。在基礎生物化學移動學習中應細化知識點的學習目標和要求,例如在蛋白質化學這一章中明確學生掌握生命的最基本物質———蛋白質的結構、功能及理化性質,氨基酸的分類、結構及兩性本質,初步掌握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方法。學生通過移動學習可以了解課程學習目標、預習新知識點、復習舊知識點、與同學探討問題、獲得教師指導、自測練習,而這些過程都需要相關學習資源以及系統支持。學習資源應保證內容簡短、結構緊湊、主題突出,不同的知識點以不同類型展示所表達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例如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分離血清蛋白質實驗使用視頻類型最為直觀。自測練習能使學生及時對自己掌握知識情況進行測試。2.3移動學習。APP的開發經過分析和設計階段,本研究以移動學習APP的形式將基礎生物化學的學習資源和相關功能進行整合,主要包括:注冊登錄模塊、學習模塊、自測模塊、專題討論模塊、交流模塊五個部分,見圖1。圖1移動學習APP功能模塊1)注冊登錄模塊。實現各類用戶的注冊、登錄以及權限校驗的功能,為學生提供進入移動學習APP的學習、自測、討論、交流的入口。2)學習模塊。該模塊是移動學習APP的核心部分,將各種類型資源,如課件、視頻、音頻、文本、電子圖書、網頁鏈接等按章節和知識點進行有效組織,并定期更新和維護,為移動學習提供資源保證。3)自測模塊。基于移動APP的基礎生物化學自測模塊部分需要大量的試題支撐題庫,教研室相關教師和課題組成員經過2年時間組建了以客觀題為主,主觀題為輔的試題庫。該模塊可以實現按章節和知識點進行階段性自測,使學生及時了解自身學習情況,從而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調整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也可以進行模擬考試,使學生了解自己對整個課程的掌握情況。4)專題討論模塊。針對基礎生物化學課程中常見的問題設置專題討論,鼓勵教師參與其中進行相關講解,向學生介紹相關研究熱點和最新研究成果。學生也可以在專題討論模塊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問題,等待教師和其他同學的解答和留言。5)交流模塊。該模塊功能與微信和QQ的即時通信功能類似,學生和教師不需要添加好友就可以自由交流。2.4效果評價。在移動學習APP推廣使用之前,需要對其進行效果評價,即在小范圍內試用,能及時發現問題,并對APP相關功能進行改進。效果評價包括以下階段:1)自我評價。課程教師及項目組成員在APP開發完成之后進行測試和自我評價。2)專家評價。聘請教育、課程相關專家對APP促進實現教學目標、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并給出改進意見。3)學生評價。學生是移動學習APP的最終用戶,因此他們的評價尤為重要,采用訪談的方式了解APP的問題和未能達到學生需求的部分,從而推進APP功能設計和學生預期的銜接[6]。

3結語

隨著無線網絡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將移動學習與高等教育相融合,構建符合課程特點、學生特點的移動學習模式,必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通過移動學習模式在基礎生物化學課程中的實踐和應用發現,應加強對學生認知水平、學習情境等方面的分析。

參考文獻:

[1]朱守業.面向移動學習的課程設計和學習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08(12):67-70.

[2]劉敏娜,張倩葦.國際高等教育領域移動學習研究:回顧與展望[J].開放教育研究,2016,22(6):81-92.

[3]楊波,張立娜.云服務支持下協作學習方式的應用與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08下):276-278.

[4]張臨英,晉欣泉,楊曼,等.基于移動APP的微課程資源優化設計研究[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5,26(3):32-38.

[5]楊波,張立娜.動態網站開發技術課程跨領域實踐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12下):196-198.

[6]謝永朋,楊英歌.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12下):182-185.

作者:張立娜 楊 波 單位:1.吉林農業大學 2.長春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