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方法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3 06:25:00
導語:校本教研方法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動研究。行動研究最初由美國心理學家勒溫(K.Lewin)提出,現已廣泛運用于教育領域。行動研究本質上就是用教育科學理論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因此,它是校本教研中比較適宜于教師的一種方法。作為研究者的教師,應當在持續的教學實踐中養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討論問題”的思維習慣,使“研究的意識”貫穿到日常具體的教學生涯中。
行動研究的具體方法有:
多角分析。主要用于問題診斷和課題立項階段。對學校學科建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召開由學科教師、學生、研究人員、教學行政管理人員和校長參加的多角分析座談會。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學現象和問題,尋求共同認可的教改方案。教師通過自我反思,了解教學目標、教學期望與實際教學效果之間的差距;研究人員、教師通過與學生座談,了解學生的感受、變化和想法。
訪談。主要用于問題診斷和課題立項階段。包括學生訪談、家長訪談和教師訪談,了解和征求各方意見。
問卷調查、態度量表和能力測量表。主要用于問題診斷和課題立項階段。設計相關量表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態度調查和水平測試。
日記/教學反思錄。主要用于研究過程階段。研究人員和教師堅持寫試驗研究的日記/日志,記錄每次研究活動的情況并反思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
課堂觀察。主要用于研究過程階段。對每次試驗課進行課堂教學觀察和記錄。
數碼照片記錄。主要用于研究過程階段。對研究活動和試驗課的情景運用數碼相機進行照片記錄。
錄像記錄。主要用于研究過程階段。運用錄像機對每次試驗課進行課堂教學全程實錄。
個案研究。主要用于研究過程階段。對教師、學生進行個案研究。
(二)嘗試校本教研的“問題——設計——行動——反思”模式
對于如何開展校本教研,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劉華良博士提出了校本教研的一種操作模式:“教學問題——教學設計——教學行動——教學反思”。
第一、基于教學問題的課題研究
校本教研強調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實際的問題。不過,并非任何教學問題都構成研究課題,只有當教師持續地關注某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即追蹤問題),只有當教師比較細心地設計解決問題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學問題才可能轉化為研究課題,教師的問題意識才上升為課題意識。
強調對問題的追蹤和設計意味著所研究的課題來自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課題產生的途徑往往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師自己的問題而非他人的問題;它是教室里發生的真實的問題而非假想的問題。
強調對問題的追蹤與設計,意味著校本教研不是隨意性問題解決或經驗性問題解決。教師雖然在日常教學中從來就沒有遠離過解決問題,但如果教師只是以日常經驗和慣用策略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想方設法(設計)之后采取行動并持續地反思其效果,那么,這種問題解決只屬于日常性教學活動,算不上研究。
強調對問題的追蹤與設計,能使日常教學中的問題意識與校本教研中的課題意識區分開來。不過,這不是說問題意識就不重要。在教學研究中,常見的障礙既可能是課題意識太弱,也可能是課題意識太強。課題意識太弱的教師容易滿足于以日常經驗解決那些瑣碎的日常問題,自下而不上,不善于在解決日常教學問題的過程中捕捉一些關鍵的,值得設計、追究的研究課題。由于缺乏必要的追究與設計,那些日常的教學問題雖然不斷被解決,但教師卻很難從整體上轉換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與此相反,課題意識太強的教師容易熱衷于熱點問題、宏大問題,自上而不下,對自己日常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視而不見,或以善小而不為。滿足于大問題、大課題的后果是忽視、輕視了教室里每天都在發生的真問題和產生的真困惑。
第二、基于有效教學理念的教學設計
在確認了日常的教學問題只有經過設計才能轉化為研究課題這個觀點之后,接下來需要澄清的是設計究竟意味著什么。教師日常的教學設計(即備課)所形成的方案即教師的教案。校本教研意義上的設計雖不完全等同于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設計,但它實際上離不開教師日常的、具體的、以一節課或一個單元教學為單位的教學設計。校本教研中的設計意味著教師在發現某個值得追究、追蹤的教學問題之后,在接下來的一系列的課堂教學的設計(備課)中尋找和確定解決該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不過,設計與其說是個體化的備課、寫教案,毋寧說是具有合作意義的(不是形式化的)集體備課和說課。集體備課和說課實際上是借鑒他人的經驗或他人的智慧。當教師在集體備課、說課中借鑒他人的經驗或他人的智慧來設計解決教學問題的基本思路與方法時,這種備課活動或教學設計活動就具有校本教研的意味。
就此而言,校本教研就是以研究的意識來強化教學設計活動。但校本教研中的設計又不只限于備課或集體備課?;蛘哒f,當教師期望借鑒他人的經驗、他人的智慧來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以便解決某個教學難題時,教師還可以從另外的地方獲得他人的經驗或他人的智慧,比如與專家對話,以及閱讀相關的教學論著。也就是說,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總是想方設法地教學,而想方設法又意味著教師既反思自己的經驗,又琢磨他人的經驗。當教師將自己的經驗與他人的經驗做比較時,自己想方設法的教學便有了著落、有了靈感。
第三、基于教學對話的教學行動
行動是指將已經設計好的方案付諸實踐。如果校本教研所設計的方案是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那么,接下來的行動既包括教師的上課,也包括相關的合作者的聽課(即一般所謂的集體聽課,此時教師的上課被轉化為公開課或稱之為研討課)。
就教師的上課而言,行動不僅意味著觀察事先所設計的方案是否能夠解決問題,而且意味著在教學對話中創造性地執行事先設計的方案。教師一旦進入真實的課堂,面對具體的學生,教師就不得不保持某種教學對話的情境,在教學對話中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根據教學過程中發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學事件,去靈活地調整教材、調整教案。
第四、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反思
在整個校本教研的過程中,反思實際上是貫穿始終的。問題之所以能夠被提出來,設計之所以可能,行動之所以能夠創造性地執行方案的過程,都有反思的介入和參與。也有人因此將設計的過程稱為行動前的反思,將行動的過程稱為行動中的反思,將回頭思考的過程稱為行動后的反思。不過,所謂反思一般指回頭思考,它指教師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動結束后回頭思考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查看所設計的方案是否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如果問題沒有很好地被解決,就需要進一步搞清究竟是由于所設計的方案本身不合理,還是因為方案的執行發生嚴重偏離,如此等等。
由于校本教研常常是一種基于教師個體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因此這種反思也可以稱之為集體討論,它與此前的集體備課、集體聽課相呼應。事實上,校本教研需要經常性地與中小學已經存在的集體備課、集體聽課、集體討論等教學研究制度相結合。這樣看時,校本教研與其說是對傳統的教學研究方式的改變,不如說是對傳統教學研究方式的一種落實和恢復。在課后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們一般能夠提出問題,但對于如何解決問題卻往往感到無計可施。教師們的困惑是不知道別人是怎么做的,或者不知道他人的經驗是什么。
由此看來,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反思,其關鍵都在于開放自己的眼界,汲取他人的經驗,并將他人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設計和自己的行動。其實,由于對別人的經驗缺乏了解,教師不僅無法解決問題,而且無法提出問題,導致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問題因為習以為常反而視而不見。只有反思自己的經驗并使自己的經驗與他人的經驗相互關照,教師才能真正發現和解決問題。
(三)校本教研的“發現問題——組織團隊——學習準備——設計實施——總結反思”模式
上海教科院周衛先生根據美國圣路易部新城小學“推動多元智能行動研究”提煉出來教師校本教研的過程應當是“發現問題——組織團隊——學習準備——設計實施——總結反思”五個階段。他還以臺灣臺北縣一所小學的案例對這一模式作了說明:
第一階段是發現問題。它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聽課、觀課和研討交流,參加者要發現學校原有教育現場中的問題;而后是整理和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接著要確定研究的方向,并且擬訂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是組織團隊。大學研究人員和學校的教師自愿組織成專業發展團隊,努力尋求校方關于課表的安排、人員、經費、時間和設備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時,向實驗學生說明開展這次研究項目的意圖,并要征得家長的同意(這是學術道德,即開展一項研究的時候必須征得家長的同意和學生的愿意,而不是隨便把學生當做一種實驗品)。
第三階段是學習的準備。第一,要研讀、研討多元智能的理論,構建團隊的共同愿景。第二,讓每個兒童都親歷各種智能的教學。第三,團隊成員要填寫每個學生多元智能的核對表,教師通過其在實踐中的表現,來診斷和發現每個學生的多元智能。第四,在實驗的全過程中,專家和教師平等對話,分享經驗。
第四階段是設計和實施。這個階段主要摘了兩個單元教學活動,第一個單元叫“歡樂中國年”,就是圍繞過春節的活動來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先是討論教學方案:怎樣才能使每個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發揮自己的智能優勢?在此基礎上制訂教學目標,而后把教學目標轉換為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還要和家長座談,讓所有學生、家長理解開展這一活動的意義和實施計劃,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實施過程中,研究人員和教師要觀察學生的表現情況,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或者給予指導。隨后,學生要完成“歡樂中國年”寒假作業,整個活動持續幾個月。春季開學后,他們又開展了以“親情”為主題的單元教學活動。讓學生完成圍繞“親情”這一主題的相關報告,并組織全班交流,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和他們各自能力提升的情況,同時對學生進行個別訪談。
第五階段是總結和反思。即對兩個單元數學活動的所有有關資料進行整理,完成論文撰寫,然后進行經驗的分享。最后要反思最初提出的兩個問題解決得如何并思考后續研究。
整個研究過程,要非常注意資料的收集。第一,要把所有活動的過程記錄下來。第二,在每次活動中,對研究者要進行現場的觀察和記錄(這叫做“第三只眼睛”):研究人員和教師是如何互動的?最初的觀點是如何發生碰撞的?研究計劃在實施過程中發生了哪些改變?通過研究如何提煉出一個主題?等等。第三,是教師和家長的反思札記。第四,是多元智能的分布表和每個學生多元智能的檢核表,每個學生的學習成長檔案袋(從最初的表現到完成一段學習任務后的情況,前后可以作對比)以及對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個別深度訪談記錄。
另外,每次活動后都要進行初步的資料分析,就好像我們上完課以后,都要有一個簡單的評課活動:這節課上完以后的感受怎么樣?是不是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遇到了哪些困惑或者突發事件?這里面有哪些有價值的事件或故事,把它們整理出來,從中可以提煉哪些觀點?等等。還要注意對原始材料進行編碼分類,然后理出一個研究的線索,或者逐步概括出一個主題來。此后,通過反復的比較和思考,形成一個描述性的研究報告框架。最后,要對所有資料進行檢核和加工,完成研究報告。
(四)敘事研究——表達校本教研的成果的一種方法
所謂“敘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我”)敘述自己在研究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提出來后“我”是如何想方設法去解釋問題的;設計好解決問題的方案后“我”在具體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礙,問題真的被解決了嗎?如果問題沒有被解決或沒有很好地被解決,“我”后來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問題?
當“我”這樣敘述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時,已經在思考或反思,這也就使“我”的經驗性教學轉化為某種反思性教學。
更重要的是,當“我”這樣敘述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時,“我”已經在收集研究資料和解釋研究資料。敘述的內容也就構成了“我”的可供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這種研究報告使以往的“議論文”、“說明文”式的研究報告轉換為某種“記敘文”式的、“散文”式的、“手記”式的、“口語”化的心得體會。它顯得更親近讀者或聽眾,更容易使有類似經歷的人通過認同而達到推廣。
這樣一來,校本教研的基本過程就轉換為由中小學教師講述自己(“我”)的教育故事:
第一,是我講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他人的故事。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行動研究的報告都可以視為一種教師的“自傳”。
第二,講述的是一個過去的、已經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對未來的展望或發出的某種指令。它所報告的內容是“實然”的教育實踐,而不是“應該”的教育規則或“或然”的教育想象。
第三,所報告的內容往往是我參與的研究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真實的教育事件。
第四,所敘述的教育事件具有某種“情節性”?!扒楣澬浴憋@示為某種偶然性節外生枝,使人感覺既突然波折,又真實可靠。
第五,采用的是歸納法而不是演繹法。這種歸納的研究方式使校本教研在提升相關的教育理論時顯示出某種“扎根理論”的道路。
教師在敘述自己的個人教育生活史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經歷,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到底發生了哪些教育事件。這種敘述使教師開始進入“研究性教學”的境界。
當教師講述自己教學研究的過程及其發生的教學事件時,教師可以不必盲目依賴于傳統的概念體系和邏輯技術。教師講述的教學事件與教師寫的教育論文相比將會發生一些變化,將變得有“情趣”、“活潑”、“生機盎然”;變得“日?!薄ⅰ坝H切”、“生活化”;變得更“動聽”、“可讀”、“可愛”、“令人感動”、“使人受啟發”、“俏皮”、“歡快”、“美妙”、“音樂性的”、“有韻味的”、“有靈性的”、“讓人心領神會的”、“引起共鳴的”。
如有的實驗區就抓住共性問題,針對“課堂教學與學習方式的變革”、“課堂教學與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等主題,開展群眾性的說課、評課、議課,通過“我講我的故事”,教師們把自己在變革過程中的體會、感悟、思考、變化以講故事的形式現身說法,并將這些故事作為“敘事研究”的成果加以推廣,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
- 上一篇:平衡原理應用管理論文
- 下一篇:基地校本教研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