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3 04:46:00
導語: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的可行性如何呢?如果可行,又該怎么進行“學科滲透”呢?為此,對以下幾個問題的認識與討論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學科課程及其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問題
學科教學中能否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最關鍵的就是要看學科課程本身及其教學過程是否具備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我們認為,無論是學科課程本身還是學科課程的教學過程,都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1.學科課程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社會科學類課程包括語文、歷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等課程。這些課程不僅涉及豐富的觀察、想象、直覺、形象思維、邏輯推理等心理能力,而且蘊涵豐富的社會認知和鮮明的人文精神。其中,有些課程如思品課、政治課都直接蘊涵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當然,更多的社科類課程則間接地蘊含著許多可以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如語文教材中的群體人物畫廊為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人生、體驗情感提供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空間,也為學生心理品質的優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憑借物。歷史、地理學科也是如此。如歷史學科可以通過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地理學科可以通過自然國情等來激發學生的各種高級社會性情感。
自然科學類課程包括小學的自然常識、中學的生物、生理衛生、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這些學科的學習過程不僅需要觀察、記憶、注意、想象、思維等認知活動的參與,而且這些科目的學習過程更需要各種心理品質的支持,同時自然科學類課程還特別有助于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的培養。譬如,數學課中抽象的概念、法則、定理以及運用這些法則、定理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訓練學生思維品質的很好的過程。物理、化學、生物、生理衛生、自然常識等課程中的演示和實驗,更是包含著豐厚而廣泛的認知心理方面的資源。此外,在自然科學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有意識的滲透與引導,還可以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一絲不茍的學習作風,樹立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并形成認真、細致、耐心、踏實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藝術、體育類課程主要包括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這一類課程蘊含著更為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音樂課、美術課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載體。音樂對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僅可以影響生理,促進認知,改善情緒狀態,調整行為方式,而且不同音樂的不同節奏、速度、音調等還能產生不同的心理調控效果。正因為如此,國外一些學者已將音樂作為一種資源引入心理咨詢與治療領域并由此發展成音樂療法。美術課中繪畫的色彩和線條也能喚起學生不同的心理感受,美術作品的鑒賞更是能引發學生的審美心理體驗。至于體育棵,有學者認為更始蘊涵著促進智力發展、調節消極情緒、鍛煉堅強意志、健全學生人格、改善人際關系、提高適應能力等6種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2.學科教學過程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向互動的活動。在這一特定的環境中,師生關系、教師的課堂教學觀、學生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課堂心理氛圍、課堂管理模式、課堂秩序、課堂上教師的表揚與批評、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問題的處理、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反饋與評價方式等,都將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和心理健康產生重要的影響。這種隱性資源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學科課程本身的內容資源。
既然學科課程及其教學中蘊涵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那么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技術就是完全可行的。
二、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設定問題
教學目標引導乃至決定著教學工作的其他環節。顯然,從學科教學目標的演進軌跡看,無論是國外心理學家布盧姆(Bloom)和克伯屈(Kil-Patrick)對教學目標的分類,還是國內學者鄭和鈞提出的學生素質發展的三維教學目標體系,都可以看出學科的教學目標越來越具有綜合性,即學科教學的目標除了其知識本身的內在規定性外,還應當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那么,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該如何科學地設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呢?我們認為,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設定無非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基本要求,即一要科學,二要合理。具體說來,這種科學性與合理性主要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是“次級目標”或稱為“副目標”、“輔目標”
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各學科首先必須完成的是學科本身的知識、技能、能力的內在規定性目標,這是學科教學的“首級(第1級)目標”,或稱為“主目標”。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只是第2級目標,或稱為“副目標”、“輔目標”。因此,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理應以學科本身的教學任務為主線,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為副線,后者服從于前者,為前者“錦上添花”,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本末倒置。
2.符合學科及其教材的內在規定性
這有兩層含義:一是在目標設定時應充分考慮并利用本學科可憑借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同時要充分認識各學科之間的“質”的差異性,如社科類可較多直接結合相關題材進行滲透,自然科學類可更多地注重教學過程的渲染,而藝術、體育類課程則應更多地通過活動以獲得豐富的心理體驗。二是每一堂課所要“滲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應是該堂課的教學素材中所蘊涵的,是份內的、自然的,而不是脫離教材強加上去的,任何牽強的、貼標簽式的目標設定都是既不科學也不合理的。
3.標設定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況,具有客觀針對性
各科教師在設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前應充分了解班集體以及大部分學生的心理狀況,在符合內在規定性的前提下,力求有針對性地設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如教學內容相同的一節課,根據不同班級的實際情況,甲班可設定為“團結互助”,乙班可設定為“關心集體、顧全大局”,丙班可設定為“學會競爭”等各有側重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4.目標設定應盡量避免過于“線性化”
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貴在淺移默化,貴在“潤物細無聲”,它更多的時候是內隱的、暗示的、濡染的,而不是外顯的、徑直的、刻意的。因此,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設定應更多地考慮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應注意心理健康教育與科學知識傳授的同步性,應注重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的營造。易言之,其目標設定不宜過于呆板,過于“實在”,過于“線性化”。
三、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管理問題
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先從課堂管理入手,即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滲透。這種滲透事實上是學科教學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常規工作”,因而是學科滲透的重要環節。為此,教師應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選擇適當的課堂管理模式
課堂管理模式是直接影響課堂心理氛圍的教育策略,也是一種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應該說,在眾多的管理模式中,除了恐嚇型管理模式有辱學生人格而不宜采用外,其他各種管理模式各有其優缺點,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加以選擇。譬如,民主型管理方式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歸屬感較強,師生關系也比較融洽,但教師的控制作用較弱,有時管理效率不高。這種管理方式比較適合年級稍高的學生或班風較好的班級。強制型管理方式效率較高,教師控制性強,但學生自主性差。這種管理方式比較適合年齡小的學生或班風較差的班級的早期管理階段。寬松管理方式師生關系好,學生自主性強,但管理成效差甚至無成效。這種管理方式比較適合高年級且自覺性強的學生,也適合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班級。當然,這是相對的。很多情況下教師要根據班級、課堂乃至每一節課的性質來選擇或綜合運用這些管理方式。但學要指出的是,多數情況下,民主型管理方式應該是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的首選課堂管理模式。這是因為民主型管理模式比較容易營造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氛圍,易于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學生具有較高的安全感和自主性,師生之間的互動也較為自然、和諧。這樣學生能從中汲取的積極的心理養分也就大大增多,師源性的心理傷害相對減少,因此有利于學生的心理成長和心理健康。當然,這種管理模式也特別符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與實質。
2.形成有效的課堂管理
如果說選擇適當的課堂管理模式是策略性的話,那么形成有效的課堂管理則是操作性的。這種操作涉及課堂秩序的建立、課堂活動組織與反饋、課堂中的表揚與懲罰、課堂中學生行為問題的處理等諸多方面。這些方面的有效管理也是落實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譬如,在課堂秩序建立方面,埃默(Emmer)等人對有成效的和成效差的教師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發現這種差異對學生的行為、成績有明顯的影響。同樣,埃默等人的研究和埃弗森(Everlson)等人的研究也分別證實,有成效的和成效差的教師在課堂活動組織和在對學生反應的反饋方面也有明顯差異。此外,無數的教育實踐業已證實,教師在課堂上如何運用以及能否正確使用獎勵與懲罰手段,教師能否使用恰當的策略處理學生的課堂行為問題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成長和心理健康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教師應在正確的學生觀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心理學與教育學的有關原理和知識,努力形成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行之有效的課堂管理方法。
3.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
課堂心理氛圍是指班集體在課堂上的情緒、情感狀態。這種“心理背景”的優劣一定程度上標志著學生在課堂上的“生存狀態”,而這種“生存狀態”恰是學生能否悅納教與學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礎,進而構成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潛在教育因素。好比到一個商場買東西,消費者希望獲得舒心的、有價值的服務,而服務員則想方設法營造某種氛圍以打動消費者,以便使消費者能愉悅地接受消費。如果這種心理環境的營造是成功的,消費者就樂于接受并享受消費,如果是不成功的,消費者可能就不消費或即使消費了也不會有好心情。課堂教學也是如此。正如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華爾特(Walter)所指出的:“教師工作本質上就是推銷工作。因為教師想方設法說服學生,使他們相信教師所教授的這一學科是有價值的,是值得學習的。”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堅持愉悅性、激勵性、差異性、支援性等課堂教學的心理衛生原則的前提下,著力于通過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精心設置問題情境等引發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鼓勵成功,通過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來帶動課堂的良好氛圍。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有助于形成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正確的學習動機、愉悅的學習情緒并保持高度的學習注意力。也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真正發揮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應有功能。
四、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策略問題
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注意目標設定、課堂管理外,還要講究教學策略,尤其是結合學科的教學內容所進行的內部滲透。這種策略歸納起來至少應體現以下3個反面:
1.要講究有機滲透
教師要根據學科教學的具體內容和這些內容所蘊含的可利用資源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滲透點,任何為滲透而滲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雖然學科課程中蘊含有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但并非任何內容、任何時候都可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即便是語文學科也不是每篇課文每節課都能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部滲透。有些教師似乎為了完成某種“任務”而強行滲透,有些教師尋找的“滲透點”只是為了方便制作CAI課件,這顯然走進了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學科教學中的內部滲透貴在自然、貼切,它與整個學科教學的具體過程是緊扣的,是有機融合的。因此,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策略就是“順其自然”,就是“該出手時就(才)出手”,應盡量避免生硬滲透。
2.要講究適度滲透
猶如在目標設定中曾指出的,學科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是“副目標”、“輔目標”,學科課程本身的內在規定性目標才是“主目標”。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適時有度”。所謂“適時”,就是在一節課的有限時間內,花在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只能利用3—5分鐘時間),如果一節課45分鐘的學科課有20分鐘集中滲透,該叫心理健康教育課了。所謂“有度”,一是要注意滲透程度,二是要注意滲透梯度,即在了解學生個性心理及個別差異的基礎上,盡量考慮各層次學生的可接受性及滲透的循序漸進;三是注意滲透效度,即教師要經常搜集學生的有關動態信息,適時調整滲透的策略,把握滲透的最佳時機。
3.要講究靈活滲透
我們常說:教無定法。同樣,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也沒有固定方法。從教學設計取向看,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人格塑造,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可以問題為中心,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也可以活動為中心,加強心理訓練,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從滲透形式上看,有分散式與集中式,集體式與個別式,討論式與寫作式等。從具體滲透方法來看,有移情體驗法、角色扮演法、認知矯正法、游戲法等。在不同取向指導下,各種不同滲透形式和滲透方法的靈活運用便構成了不同的滲透策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中,許多教師普遍存在“滲透死板”的問題。如我們在各種“公開課”中最常見到的一幕,往往是教師在該節課結束前集中滲透幾分鐘,或者讓學生在稿紙上寫心得給聽課者看。顯然,這樣的滲透方式“痕跡”太重,過于呆板,也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 上一篇:西方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家論文
- 下一篇:馬克思顛覆了形而上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