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質量檢測分析化學探討

時間:2022-06-20 10:14:15

導語:藥品質量檢測分析化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品質量檢測分析化學探討

1修訂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

教學大綱是指根據專業培養計劃制定學科的教學綱要。綱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時數分配等。為了配合我院“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的建設,修訂了藥品質量檢測專業培養計劃。我院原分析化學課程96課時,其中化學分析54課時、儀器分析42課時。結合專業培養計劃,我們將無機化學和化學分析進行合并,合并后課時數為96課時,儀器分析獨立成一門課程,學時數為54課時,同時理論課和實訓課的課時比也作了相應調整。

2調整教學內容

按照分析原理分析化學可以分為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化學分析又以滴定分析作為主要內容,滴定分析是以四大平衡作為理論依據,因此將無機化學和化學分析合并成無機及分析化學。目前,高職學生的能力目標是會動手操作、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而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要求是夠用就行,因此無機及分析化學的主要內容包括物質結構基礎理論、有效數字及數據處理、溶液化學平衡、滴定分析、元素及其化合物相關知識。對于藥品質量檢測專業,藥品的生產質量檢測、藥物代謝動力學、人體內藥物分析都需要儀器分析的相關知識,按照以前的教學計劃,儀器分析只有42課時,很多儀器的理論知識都講不透,學生理解的很吃力。由于課時較少,實訓課也安排的少,實訓課上,基本上是老師對照儀器介紹其結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再演示操作,學生基本上沒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時間。因此,新的教學內容將儀器分析獨立成一門課,課時調整為72,增加儀器分析課程中的實訓課課時,讓學生對常見的儀器比如: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紅外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的操作方法能夠基本掌握,能夠做到會使用常見儀器對藥品進行理化分析。

3創新教學方法

傳統的分析化學教學仍然沿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的講授、單向表述為主,學生通過聽講而被動的接受[3],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發揮出來,分析化學是一門實訓課時較多的課程,我院的實訓課是大班教學,老師很難看完每個同學的實驗過程,學生若沒有學習主動性,就不會自己動手做實驗,只是看著同組實驗人員做,自己湊數據,完成實驗任務。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引入了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法、項目化教學法、微課教學、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與之相符合的教學方法。譬如,在高效液相色譜儀教學中,學生在沒有見過和實際操作過儀器的情況下學習,感覺比較抽象,枯燥,很難理解其原理。為此,我們將高效液相色譜儀的各個部件(真空泵、色譜柱、檢測器、色譜圖)作為一個項目,再將每個項目的構造、作用、使用方法制成微課形式,學生在課前可通過微課的形式學習每個零件的結構和原理,課堂上,教師再將每個部件連接起來講解,通過儀器的仿真軟件模擬操作后使用真實儀器。這樣通過“微課-課堂講授-仿真模擬-實際操作”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更好的掌握了知識。

4加強實驗教學與專業的銜接、優化實驗教學內容

分析化學實驗是分析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和熟練地掌握分析化學的實驗操作可以為以后的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4]。因此,在選擇實驗內容時,盡量選擇一些和專業有關的實驗對象。例如,在介紹酸堿滴定的理論課后,安排“藥用Na2CO3含量的測定”作為實驗內容。并讓學生思考如下問題:(1)如何配制HCl滴定液;(2)如何選擇指示劑;(3)反應接近終點時,終點變化不敏銳,如何處理。選擇藥物作為實驗對象,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能激發學生們學習專業的熱情。優化實驗教學內容還要做到開展多層次的實驗教學,合理分配不同層次實驗的課時比例,盡量降低演示性實驗的比例、加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的比例。演示性實驗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素養和數據處理能力,計劃安排了0.1000mol/LHCl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NaOH溶液的滴定實驗,配合驗證教材中的酸堿滴定曲線,實驗主要考察學生的基本操作如: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移液管的使用方法、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滴定管的正確讀數等。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是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計劃中安排了“復方丹參片丹參酮ⅡA的分離與含量測定”實驗。在實驗中,將學生分為幾組,每組學生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和實驗流程,通過課堂討論、老師點評,最終確定實驗方案。每組成員根據最終的實驗方案獨立完成實驗,分析實驗問題,完成實驗報告。學生通過“方案討論-獨立實驗-實驗分析”過程,培養了獨立立思考能力,增強了集體榮譽感,激發了學習熱情。

5完善考核方式

分析化學傳統的考核方式就是全院統一一張理論試卷,試卷的內容以課后習題和平時講義為主,題型有名詞解釋、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內容、題型比較死板。學生考前背習題就能考得高分,而真正理解多少卻不得而知。這勢必會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對考核方式進行了優化,優化后的考核分為理論考核和實驗考核兩部分,理論考核由課堂提問和課程論文組成,課堂提問的問題由老師在課前布置,學生在課下通過學習或查閱資料加以掌握,確保每個同學每學期有2~3次的被提問機會。課程結束后,學生根據本人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寫一篇課程論文。實驗考核是由實驗預習報告、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幾部分組成,每次試驗前,學生寫出預習報告,給出初步的實驗方案和實驗流程,學生根據預習報告中的方案和流程進行操作。實驗結束后,進行數據處理和實驗分析。完善后的考核方式可以把學生從死記硬背課本習題、公式中解放出來。學生學習靈活性更高,主動性更強。

6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核心,教師隊伍的水平決定著教學的質量[5]。目前我院藥品質量檢測專業及藥學相關的分析化學課程的師資力量強,學歷高、年齡結構合理,有的教師從事化學教學已達三十年,教學經驗十分豐富。但大部分老師是綜合性大學化學系畢業、有的是其他專業畢業“轉行”教化學的,缺乏系統的藥學知識,課堂上不能將化學和藥學相關知識融會貫通,只能孤立的介紹化學知識。針對這一情況,學科負責人要求化學老師要系統地聽一門專業課,將專業知識融匯到化學教學中去,專業課老師也要聽化學老師的課,從而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議。同時,學院鼓勵教師利用暑假、業余時間參加省培、國培、去一線藥企頂崗工作,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閆冬良,馬紀偉.分析化學的PBL教學方法及效果評價[J].河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1,28(5):91-96.

[2]周卿.藥學專業本科《分析化學》教學探討[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8,28(5):494-496.

[3]張超.PBL教學法在醫學類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5):283-284.

[4]詹雪艷,袁瑞娟,段天璇,等.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探討[J].藥學教育,2012,28(1):43-45.

[5]何丹,楊曉梅,范琦,等.臨床藥學專業分析化學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藥業論壇,2011,20(18):5-6.

作者:鐘先錦 賈貞貞 劉修樹 吳軍偉 何曉麗 方麗波 單位:合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