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專業課程設置研究
時間:2022-08-28 10:41:06
導語:臨床護理專業課程設置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2014屆在校生及2013級畢業生總計156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畢業生76名,在校生80名。
1.2方法
由研究者本人把調查問卷發給調查對象,向其說明調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做到統一填寫、統一收回,避免他人代填,采用無記名方式答卷。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56份,回收有效問卷15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2結果
2.1對專業課程設置總體滿意度調查
16名學生(10.26%)對目前的課程設置表示“非常滿意”;23名學生(14.74%)對課程設置“比較滿意”;92名學生(58.97%)對課程設置“一般滿意”;25名學生(16.03%)對課程設置“非常不滿意”。大多數在校學生和畢業生認為目前的專業課程設置中存在一系列問題。
2.2對人文社科類課程和隱性課程對護理能力影響作用的評價
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認為人文社科類課程和隱性課程對護理能力有影響,超過63%的被調查者認為人文社科類課程和隱性課程具有比較大或非常大的影響作用。
2.3對護理實踐的時間、安排及占護理專業課比例的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有8.4%的被調查者認為不需要增加護理實踐時間,91.6%的被調查者認為護理實踐的時間較少,需要增加護理實踐時間。93.1%的被調查者建議盡早安排護理實踐。對于護理實踐占護理專業課的比例,34.6%的被調查者建議為40%,48.0%的被調查者建議為50%。
2.4對臨床護理實踐教學的需求調查
通過對2013級已經畢業并已經通過實習步入工作崗位的76名學生的調查發現,87.2%的學生認為護理實踐教學很重要,對于臨床護理實踐教學應給予足夠的重視。護理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與職業素質,它對形成職業崗位能力、體現職業教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3討論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學校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存在專業培養目標不夠明確、與服務需求不相適應、現有課程體系不能充分體現專業特色等問題。從這些問題出發,以現代護理教育模式為基礎,借鑒國外護理教育課程設置的經驗,我校的護理專業課程改革應注意轉變理念,重新制訂課程模式;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合理設置各課程模塊比例,如增加人文課程的比例、增加護理專業知識、減少醫學基礎課程、調整實驗課的比例、靈活安排課間見習、注重隱性課程設置等,從而構建科學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社會人文基礎,努力學好護理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最終提高護理專業教學質量。
3.1以就業為導向構建任務引領型課程體系
樹立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課程觀,確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臨床護理專業培養目標,由崗位能力出發,依據“必需、夠用”的原則設置課程。打破“三段式”教學模式,突破課程的學科體系,從市場需求、崗位要求和適應行業發展的角度選定課程,兼顧課程之間的聯系性。課程設置以崗位或崗位群為主要依據,做到就業教育和終身教育的結合;突出能力本位的指導思想,強化政治素質、身心素質和綜合素質的養成。
3.2以工作任務為引領確定課程設置
直接對應式:有些工作項目、任務可以單獨形成課程;合并式:有些工作項目、任務需要整合后形成課程;分解式:有些工作項目、任務需要分解成幾門課程。避免以知識為參照點來設置課程。
3.3以職業能力為基礎確定課程內容
對教學計劃做出相應調整:減少總學時數;減少醫學基礎課的學時數;增加護理專業課的比例;加大臨床實踐的比例;增加人文社會學科課程的比例。按工作任務的相關性進行課程設置,并根據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的職業能力選擇和確定課程內容。根據每一門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門化方向課程)的目標和涵蓋的工作任務、職業能力要求,首先確定主要教學課程內容和要求,其次說明學生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與態度,最后明確技能考核項目與要求。
4結語
護理專業課程設置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為主,同時兼顧教學、管理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從調查結果來看,課程設置需要合理調整臨床實踐教學,以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適當增加人文課程,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本文初步總結了當前中職衛校護理專業課程設置的情況,通過對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和反思,有針對性地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以期從課程構建的角度來為提高護理教學質量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作者:張晨洋 單位:甘肅省檔案學校 蘭州大學護士學校
- 上一篇:國旗下講話:響應依法治國 爭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 下一篇:社區老黨員個人先進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