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時數測定配置標準論文

時間:2022-10-14 10:58:00

導語:護士時數測定配置標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士時數測定配置標準論文

[摘要]目的確立護理項目數、測定護理時數,為按實際護理工作量的需求合理配置各病區的護理人力資源提供依據。方法采用文獻回顧法、專家咨詢法、現場問卷調查法,對某醫院10個病區130名護士進行1周的工作量記錄。結果護理項日包括直接護理項目101項,間接護理項目24項,合計125項。1周各病區平均每天每名患者的一級護理的服務時間為185.1min,二級護理95.4min,三級護理58.5min,平均每天所需護理時間、每天每名護理人員工作時間、每例患者每天護理服務所得時間進行t檢驗,P<0.05。直接項目護理時間與間接護理項目時間分別占總護理項日的64.13%和35.87%,不同病區有差別。結論在測定護理時數的基礎上,按各病區患者實際需要的護理時數安排護理人力,可達到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護理人力資源的口的。

[關鍵詞]護理時數;按需配置;護理人力資源

2005年7月衛生部頒發《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要求:根據診療技術的發展和臨床護理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護理崗位。護理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的關鍵在于:首先對所在醫院的各個臨床科室護理工作的內容及實際需要進行測算,按實際需求的護理工作量進行護士配置,有效利用護理人力資源,從而保證護理質量,滿足患者的需求。所在醫院根據所要完成的任務和開展的業務需要設立護理崗位,調整護理人力資源的編制。美國波士頓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表明,護士人力配置與患者住院日、醫源性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壓瘡發生率和搶救成功率等指標高度相關。本文對某醫院各病區所需的護理人員工作時數進行測算,按實際護理工作量進行病區護理人員的合理配置,現報道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上海市某i級醫院10個病區130名護理人員,進行為期1周的125項工作量統計。

2.方法。(1)文獻回顧法。通過復旦大學醫學圖書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按題名或關鍵詞:護理工作時數、護理人力資源配置、護理工作量,收集近5年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獲取可參考數據,指導調查問卷和護理項目工時測定表格的設計及統計結果的分析。(2)專家咨詢。根據上海市《醫療護理常規》、《臨床護理教程》、《實用重癥監護護理》及各專科護理知識,相關研究,初步擬訂各科護理項目征詢表后,選擇平均從事臨床一線護理工作15年以上的專業護士,通過3輪意見的征詢與修改,最終形成護理項目共125項。(3)焦點組訪談將護理項目分類。選擇11名從事護理管理工作的專家,對125項護理工作進行直接護理與間接護理評估和劃分:直接護理項目101項,間接護理項目24項。(4)問卷調查。調查前對10個病區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要求直接護理項目按基礎護理學、臨床護理常規、上海市護理質量控制中心的護理操作標準計算;測量過程中因操作者或患者原因使操作中斷的時間不計入;間接護理項目以實際所用時間登記。

3.數據處理。所有數據使用Excel2003進行錄入,Access2003整理,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二、結果

1.護理工作項目的確定。通過專家咨詢得到,護理工作內容涵蓋125項,直接護理項目101項占80.80%,其中33.00%的工作量是生活護理;間接護理項目24項占19.20%,其中62.50%的工作量屬非專業護理工作。

2.1周護理工作量的統計。1周(5d)lO個病區護理工作量情況與各病區護士配備人數,其中護理工作量在24h中的分布:8:00~16:00,護理總時數為115750min占64.67%;~24:00,護理總時數為32600min占18.2l%;一次日8:00,護理總時數為30630min占17.12%。

3.直接護理與間接護理項目時間構成比。調查顯示,各病區直接、間接護理項目總時數與構成比。

三、討論

1.改進護理工作量測量方法,增強護理工作時數測量的科學性。護理工作的產出主要指標之一是護理人員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工作任務。在北美和歐洲使用的測量方法有直覺方法、咨詢方法、人力常模、人力公式、護理措施、患者依賴。在英國,護理工作量測量方法包括34種。加拿大及我國臺灣等學者也做了一些有關護理工作量測量的研究?,使用最多的是計數法與計時法。計數法是記錄護理操作的數量,由于每項護理操作的難易程度不一樣,護士完成各項護理操作時間不同,如僅以頻次計護理工作量,不能真正反映護理工作勞動量。計時法是記錄護理操作所用的護理時翔引。本研究將計時法與計數法相結合,調查病區實際工作日志來計算護理時數,但缺點是自我測量的信息不夠精確、測量時間跨度較小、可能存在偏倚。

2.重新整合護理工作項目,提高護理專業人員的工作效率。本研究根據《上海市醫療護理常規》、《上海市區縣中心以上醫院臨床醫療、護理工作質量管理基本內容和要求(試行)》文件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該院護士實際所要承擔的護理工作任務,重新整合出直接護理101項,間接護理24項,護理資源分層次使用。各病區直接、間接護理項目總時數需求不同,直接護理時間與間接護理時間比例不同,直接護理項目中33.00%護理時數主要是臨床生活護理可由非注冊護士(護理員)在護士的指導下完成。各醫院每年招聘護理應屆中專畢業生,在一段時期內未注冊可以先專門從事生活護理,如床上洗頭、洗臉、擦浴、洗腳、口腔護理、定時翻身、鋪床、協助進食、床上排泄等護理。根據自己直接護理時間所占比例乘以33.00%的工作量由護理員完成,再根據實際工作量進行護理員的配備;24項間接護理項目中62.50%可由非護理人員(病房秘書)承擔。如申領物資、更換消毒物品、清點被服、辦公室治療室的清潔、消毒、醫用垃圾的分類處理、記帳、經濟核算、病房設施巡回維護、新生兒報表登記、打印出生證等。各病區根據間接護理時間所占比例乘以62.50%的工作量由病區文秘完成,再根據實際工作量進行病區文秘的配備。將注冊護士分配到治療、搶救、健康教育等護理上,提高護士的利用率。

3.以護理時數配置護理人力,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有報道,根據醫院各病區的特點和實際需要進行人力資源配置,適應醫院需求的波動性,既緩解人力需求的矛盾,又避免人力積壓、浪費等情況發生。本研究的醫院各病區床位數基本相同,不同病區患者所需的護理時數是不同的,不同病區同一護理級別患者的護理時間是不同的,這與有研究“分級護理是根據病情的輕重將患者進行分類,與護理需求量并不一定成正比,不同科室、同一護理級別患者的護理時間不同,不能按級別護理計算護理工作量,進行統一的人力配置”結果相符。從研究結果來看,按常規的床護比配置護士顯得不適合,也不能按級別護理計算護理工作量配置護士。因此,按醫院病房實際需要的護理工作量進行配置。本研究的醫院每名護士每年工作時間除去每周休息時間、節假日、療休,得出護士平均每日工作時間為281min(4.68h)。需配置護士人數=[平均每患者每天需要護理時數(min)×當天實際患者數/4.68,計算各個病區所需護士人數調整目前實際的護士人數。如神經內科+血液科、呼吸科、普外科增加護士人數,泌尿科+胸外科、婦科減少護士人數。科護士長可根據醫院內部網上的患者信息與護士排班表進行調整,護士長根據患者數進行排班,增設機動班,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根據護理工作量在24h中分布的特點,護理人員排班還應該考慮到各時間段護理時數的特點,以避免三班忙閑不均導致的護理人力資源緊缺與浪費的矛盾,從本研究的結果來看,目前中、晚班需調整護士人數為1.5~2.0名。公務員之家

四、小結

按常規的床護比或醫護比來進行護理人力配備的方法,顯然已經不再適應現代護理模式的需要與患者實際護理的需要,從國內到國外,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著眼于以護理工作量的測算來科學配備護理人力。護理工作量測算是按患者需要為原則科學的測量護理工作量,運用公式計算,以量化方式配置護士。護理管理者需要評估各病區實際臨床護理需求,動態調整護理人力安排更具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0):721

[2]劉華平。關于我國護理人力配置研究的思考。中國護理管理,2004,4(2):12—13

[3]趙光紅。我國護理工作量測量方法的研究進展。護理研究,2005。19(25):12—14

[4]宋雁賓,古茉莉。護理項目操作時問的測量與分析。現代護理,2005.1l(1):2l一22

[5]葉文琴,曹潔,徐筱萍。上海市臨床護理人力資源的測算。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6,13(3):34-35

[6]孫紅,蔡虹,郭紅患者分類系統應用于護理人力配置的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7,42(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