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風險防范式護理研究
時間:2022-06-13 02:48:38
導語:兒科風險防范式護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與探究在兒科護理管理中使用風險防范式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本科室就診的96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護理組和常規組,各48例,常規組進行傳統護理管理,干預組實施風險防范式護理,對比2組護理風險及護患糾紛的發生情況。結果結果顯示,干預組患兒風險事件的發生情況和糾紛事件的發生率均少于常規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兒科護理管理中進行風險防范式護理科有效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同時可有效減少糾紛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兒科護理管理;風險防范式護理;護理效果;糾紛事件
兒科是醫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是一個預防與治療,并保證兒童身體和心理正常發育的綜合學科[1]。兒科護理工作具有風險大、難度大,極易出現糾紛和投訴事件。本研究主要以96例患兒為研究對象,分析對其實施風險防范式護理管理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患兒資料。選取本科室兒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護理組和常規組,各48例,常規組患兒男女比例為25:23,年齡范圍在1至1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6±3.22)歲,主要患病類型為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患病人數分別為18例、16例和14例;護理組患兒男女比例為25:23,年齡范圍在1至1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5±3.48)歲,主要患病類型為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患病人數分別為17例、14例和17例。對比2組患兒基本資料,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2護理方法。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管理模式,未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評估。研究組開展風險防范式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2.1護理風險評估。組建護理防范小組,組員將循證醫學作為工作基礎,通過查閱資料結合臨床的方式評估兒科常見的風險問題,組內討論后進行總結。本次評估發現,兒科護理事件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1)醫囑執行風險;(2)技術操作風險;(3)患兒自身潛在風險。針對上述風險因素,制定出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以便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1.2.2護理風險管理的實施方法。醫囑執行風險:強化醫生、患兒家屬與護士間的溝通,及時將患兒的監護情況向醫生報告;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指導患兒家屬積極配合醫療操作,以便保證醫囑執行的質量,降低護理糾紛;在執行醫囑的過程中,若遇到疑問應在認真分析的同時及時與醫生溝通,以便提高醫囑執行的安全。技術操作風險:嚴格落實三查八對,通過自查、責任護士、辦公護士查對的方式強化護理質量。護士長定期對護士的業務操作能力進行考核,對其中存在的隱患及時糾正,并分析操作失誤的原因,提出處理方案。患兒自身潛在風險:(1)多形式風險教育。將護理風險及其預防內容設計成圖文并茂的畫冊、卡片,發放到患兒家屬手中,同時輔以口頭宣教,以強化患兒家屬對風險事件的印象,提高配合度。(2)護理風險管理的實踐要點。宣教材料與口頭宣教時應以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為原則,以便患兒家屬可以理解與接受。例如:宣教材料中可多加入溫馨的漫畫內容,直觀展示出風險問題與注意事項,提高宣教質量。(3)心理健康指導。護理人員在患兒入院與出院時,對其家屬實施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指導,舉成功案例以強化他們對患兒治療的信心,以積極的態度配合風險健康宣教與相關護理工作。1.3觀察方法。觀察兩組患兒護理風險與護患糾紛的發生率。1.4統計學意義。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信息均使用SPSS20.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通過x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通過x2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使用P值進行判定,P<0.05時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2組患兒護理期間風險事件的發生情況結果表明,常規組患兒共出現4例風險事件,發生率為8.33%,2例為跌倒摔傷,1例為燙傷,1例為墜床;干預組患兒共出現1例風險事件,為跌倒,發生率為2.088%,組間比較(x2=15.293,P<0.05),有統計學意義。2.2對比2組患兒糾紛事件的發生情況結果表明,常規組共出現2例糾紛事件,發生率為4.17%,而干預組無糾紛事件發生,發生率為0,組間比較(x2=11.427,P<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風險防范式護理干預措施是一種新型的風險管理模式,在實踐過程中通過評估風險因素,設計預防性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2]。研究認為,預防性管理措施可以降低醫療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將醫療性損傷降至最低[3]。風險防范式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它將患者作為護理中心,通過總結與分析風險問題來有效處理護理風險事件。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風險事件與護患糾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風險防范式護理有效提高了護理人員對工作的風險意識與責任意識,不斷完善護理技能,強化了患兒家屬對醫療服務的信賴度。此外,風險防范式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在實踐過程中靈活掌握干預方法,采用具有人文精神的方法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與交流,使其感受到關懷與關愛,繼而提高了護理滿意度。研究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90.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顯著,保證了患兒的就醫質量,適于臨床推廣應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研究時間尚短,對于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長期應用優勢與可持續性改進對策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曾倩,劉經飄,曾秋月,等.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7):3471-3473.
[2]許輝,李曉光,陳艷妮,等.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醫藥,2017,39(13):2055-2057.
[3]郭靜,張滸,黃波,等.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7):109,128.
作者:秦晉萍 單位:山西省兒童醫院
- 上一篇:ICU患者護理管理體會
- 下一篇: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前饋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