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患糾紛形成因素及策略
時間:2022-03-17 05:39:00
導語:兒科護患糾紛形成因素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患糾紛是指護患雙方對護理過程及其后果作評價時所產生的分歧。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醫學知識的普及,法律制度的完善及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患者在就醫過程中,一旦自己的權利受到護理人員的侵犯,不管護理人員的行為是有意的還是過失的,一般很難得到患者的諒解,容易引起護患糾紛,并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兒科病房因其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護理糾紛更易發生。為探討患者投訴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現將我院兒科病房護患糾紛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對策。
l引起兒科護患糾紛的原因
1.1家長對護理服務態度不滿意:隨著社會的進步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及人們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的增強,對醫療、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兒科護士服務的對象大多是獨生子女,其家長期望值過高,任何一項護理若不細致均有可能產生不良后果,容易與患兒家長發生沖突,直接導致糾紛。同時,由于基層醫院護理人員編制不足,且兒科常見病發病的季節性強,還要不斷增加床位,使護理工作量增大,護理人員又難以相應增加;患兒多過于擁擠,“抱怨”較多,使護士忙于治療不能耐心回答家長提出的問題,或說話不嚴謹,解釋工作不到位等,造成家長心情不愉快,從而引發護患糾紛。有的護理人員將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造成家長心理產生一定壓力也易造成糾紛發生。
1.2家長對醫療收費的不理解: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高新技術的不斷引進、臨床新藥的應用,使醫療費用的增長同患者的經濟承受力產生矛盾。隨著物價上漲以及醫療費用的不斷增長,患者經濟意識加強。個別家長缺乏相關知識及就醫道德,出現了因為醫療收費問題誘發的護理糾紛。因醫療服務項目繁多,護理人員在科室又承擔著記賬及催繳費的工作,費用增多時部分家長懷疑護士多記或錯記費用,當護士催款時說話若不注意場合、分寸,很容易產生護患糾紛。
1.3缺乏語言溝通技巧:在我科發生的34例護患糾紛中有10例就是由于護士缺乏溝通技巧導致的。護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患者情緒,在工作中與患者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對其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缺乏語言溝通技巧主要表現為:有的護理人員不會使用語言技巧,面對患兒及家屬提問時,往往不講究方法,說話不注意技巧,使用服務忌語,不注意說話方式和語言,回答問題簡單、生硬,導致家長誤解或難以承受。有的護理人員欠缺主動服務意識,雙方交流與合作的不足,相互尊重與寬容欠缺,缺乏對患者的宣教,使患者對醫院的規章制度不了解,患者對自己的權利及義務不了解,不履行自己的責任,醫護之間出現矛盾。有的護理人員語言溝通中過多使用專業術語。有的則是缺少溝通時間,由于工作繁忙導致時間緊張,影響了護士與患兒及其家屬的溝通,護士無暇聽家屬的訴說,未及時解釋家屬提出的問題。
1.4護理質量差: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有的護士不認真執行醫院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工作態度不嚴謹,從而導致打錯針、發錯藥。有的護士當工作繁忙時不注重護理質量,還有部分護理人員在單獨值班時,慎獨精神不夠,便自行省略操作程序,比如晚上值夜班時,沒有按時巡視病房,遇到病情變化快,未被及時發現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因此導致護患糾紛。
1.5責任心不強:工作中責任心不強,對患兒缺乏愛心,對護理工作沒有正確的認識,工作馬虎大意,如輸液時未排盡空氣;不注意藥物配伍禁忌出現沉淀反應;巡回液體不及時,液體外滲;續液體不及時,未調速;拔針后壓迫不嚴而致出血等。有時僅僅為一句話,使患兒及家長對護理人員失去信任而引發糾紛。危重患者多、護理工作量大造成患者等待,易引起糾紛;受某些媒體對醫護人員的負面報道影響,患兒及家長對醫務人員缺乏信任,全程監督醫療護理操作,無端懷疑加藥劑量,違反了制度和操作原則,給醫療護理帶來不便,同時使醫護人員產生反感情緒而引起糾紛。
1.6法制觀念淡薄,忽視患者權益:隨著法律知識的普及,加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患兒家長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不斷增強。若患兒家長對治療護理的過程不理解、效果不滿意及期望值過高和對醫療高風險的不認知,或者對病情惡化不理解、不接受,遷怒于護理人員身上而引發糾紛。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慣性思維,不注重履行告知義務及簽字手續,或護理文件書寫不規范,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使發生糾紛時舉證不利。
2護患糾紛的防范對策
2.1轉變服務意識:市場經濟的發展、獨生子女的社會現實性及護患關系的轉變,要求兒科護士必須時刻牢記“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增強服務意識,在思想上、行為上、觀念上處處為患兒著想,自覺為患兒提供優質護理服務,以增強患兒及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在工作中實行換位思考,體驗患兒及家長角色,從而啟發主動服務意識。護士一定要有愛心、耐心和同情心,能充分理解家長的心情,以寬容、理解的態度對待家長的挑剔、抱怨、惱怒,安撫家長的不滿情緒。因為,一旦稍有疏忽大意,釀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護理人員具備良好的服務態度是減少護理糾紛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對動態變化的患兒應調整好自身心態,保持健康良好的心境,設身處地為患兒著想,改善服務態度,為患兒提供優質服務。
2.2合理收費,提高透明度:為減少醫療費用引發的糾紛,實行醫療費用的明碼標價,一日清單,自費藥由家長簽字同意,并在病區住院收費處設有醫療費用查詢機,使家長對醫療費用支出心中有數。如有疑問可對照收費標準查詢,同時在診療護理過程中多與家長溝通,對有疑問的地方做好解釋工作,使其了解收費標準、收費依據,直到患兒家長滿意為止。告知家長費用情況,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付賬,并要求全科護士熟練掌握病房微機系統的工作程序,嚴把收費關和醫囑處理關。
2.3講究護患溝通藝術:護士主動與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家屬的內心感受,解答家屬的問題,體會他們的痛苦,并盡量給他們以安慰和幫助。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給患兒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治療時,具有告知義務,要多向患兒及家屬解釋,多說多講,邊做邊講,得到患兒及家屬認可的同時,也得到患兒及家屬的理解與配合,如果一次沒有成功,則對患兒說:“對不起,沒做好,請你原諒,我再給你操作一次”。對家屬提出的任何問題,一定要耐心解釋,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運用溝通技巧,要因人而異,盡量避免過多的使用專業術語。
2.4提高護理質量:加強專業技術培訓,提高業務能力,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操作常規,制訂護理操作常規的考核細則,明確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項。因為診療護理規范和常規是護士工作中的指導準則,是確保醫療護理質量的重要措施。科室對各級護理人員制訂培訓計劃,加強業務技術及基本素質訓練,突出重在平時、重在細節、重在關鍵、重在低年資護士。學習并掌握各年齡組兒童對疾病的心理及情緒的不同反應,注意身心兩方面客觀征象及癥狀,熟悉兒科常用藥物的劑量、作用及用法。注重護理工作的細節,努力提高護理技術水平及業務能力,使患兒及家長滿意放心,杜絕或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
2.5加強責任心:護士作風要嚴謹、認真,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經常巡視病房,仔細觀察病情,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加強責任心,提高理論與技術水平,教育每位護士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不管什么場合、什么情況下,護理人員都要嚴于律己、慎獨。
2.6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強化法制觀念:首先認識糾紛的重要性,不論何種原因引起的糾紛,都會給醫患雙方帶來影響。對已經發生的差錯和護理糾紛采取個案分析,對案例進行討論,從法律的角度來認識糾紛產生的原因,使護理人員逐漸學法、懂法,并運用到護理實踐中去,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對全科護士進行法律法規知識培訓,舉辦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活動,引導護士學法、懂法、知法、依法行護,使護士認識到自己違規行為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能夠從法律的高度認識到本職業的職責、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保障患兒的權力,提高護士的安全防范能力,避免不必要的護患糾紛。
3小結
總之,護理質量的優劣是反映一所醫院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到家屬就醫醫院的選擇。兒科護士的服務對象是患兒及家屬,兒科護理人員應從患兒及家屬的利益出發提供溫馨的就醫環境,通過良好的服務態度、熟練的護理操作及豐富的理論知識為患兒服務,使患兒在住院期間接受最佳的治療和護理。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和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
- 上一篇:兒科護理溝通障礙與應對方案
- 下一篇:法制宣傳日系列活動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