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知識管理探析

時間:2022-06-05 04:27:15

導語:當前企業知識管理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企業知識管理探析

[提要]當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飛速進步,給各個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企業間競爭壓力的增大迫使企業不斷提高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以尋求生存與進步。有目共睹,華為公司在近年取得驕人成績,這得益于華為獨特的企業管理方式。本文以華為公司為例,根據華為知識管理模式,選取知識引進、知識研發、知識保護與知識傳播這四個方面,分析華為企業管理中的知識管理方法,以便為其他企業的管理提供靈感。

關鍵詞:華為;企業管理;知識管理

一、緒論

(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概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深圳正式注冊成立,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華為的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絡中的交換網絡、傳輸網絡、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數據通信網絡及無線終端產品,為世界各地通信運營商及專業網絡擁有者提供硬件設備、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經過30余年的發展,華為在最近幾年的市場競爭和企業管理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績,在多項排名中名列前茅。(二)知識管理。20世紀下半葉,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出現,使世界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這一時代的主要特征是經濟發展更多地依托于科技進步。知識管理已經逐漸成為一個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的必要助力。在經濟不斷向前跨越的今天,知識管理已然成為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雖然在國內關于知識管理的定義眾說紛紜,普遍來講,可以將知識管理分為狹義知識管理和廣義知識管理。狹義的知識管理是指對知識本身的管理,包括對知識的創造、獲取、加工、存儲、傳播和應用的管理。廣義的知識管理還包括對與知識有關的各種資源和無形資產的管理。本文根據華為知識管理模式,主要選取知識的引進、研發、保護與傳播這四個方面,對華為的知識管理方法進行介紹與分析。

二、華為企業知識管理的運用

(一)知識引進。華為公司成立于1987年,在全球范圍內并不是最早進入通信領域的企業,早在數十年前,西方公司就早已在此領域進行研發。單憑華為自身的研發水平,想要趕上甚至超過西方企業,在短時間內是很難達到的。在這種情況下,華為并沒有盲目的追求自身創新,而是在學習其他公司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推出了改進的產品。例如,華為的第一款產品BH01是一款24端口用戶交換機,是一款低端機器。而之后華為根據市場需求增加了一些小的改進,推出BH03用戶交換機,獲得市場一致好評。華為勇于承認差距,采取兼收并蓄的開放態度,學習好的,摒棄差的,并加以創新,因此它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彌補與其他企業的差距,并形成趕超的局面。因此,華為對于知識引進的態度和做法,為它后續的成長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二)知識研發。如今我國正在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智造”,企業的發展不能止步于簡單的進行制作和復制。華為也是在逐漸消除和西方國家的差距的同時,重視創新,從而獲得新生。2013年,華為主營業務收入2,390億元人民幣,用于研發的投資額高達307億元人民幣,占主營業務收入的12.8%。根據《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顯示,上榜的企業中,美國有778家公司,歐盟有577家,日本有339家,名單上有438家中國公司,其中華為在中國排名第一,投資額為113億歐元,在全球排名第五。大力度的研發投入,使華為近些年來在行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所擁有的專利技術也名列前茅。可以這樣說,沒有知識的研發,就沒有華為的今天。(三)知識保護。知識保護,也可稱作知識產權的保護,是確保一個公司知識研發成果為己所用的天然屏障。華為的知識保護意識在1995年就已萌生,它成立知識產權部,并頒布“華為公司研究成果獎勵條例”。公司的每個部門都配備了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專業職員,并定期對員工進行知識產權教育。華為前期以來的知識保護教育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近些年華為取得了多項的專利權,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國內都名列前茅。由此可見,華為并沒有止步于創新,同時也十分重視對創新成果的保護。研發與保護相輔相成,使華為真正成為了技術型企業。(四)知識傳播。在知識的管理方面,華為非常重視知識的保護及傳播。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形知識。隱性知識是邁克爾•波蘭尼在1958年從哲學領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對人類知識的哪些方面依賴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即這種信仰的因素是知識的隱性部分所固有的,波蘭尼認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通常被描述為知識的,即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種類型的知識;而未被表述的知識,像我們在做某事的行動中所擁有的知識,是另一種知識。”他把前者稱為顯性知識,而將后者稱為隱性知識。接下來,本文將分析華為公司在這兩方面的做法。在顯性知識傳播方面,相比于直接招到合適的人,華為更相信內部培養的作用。早在十多年前,華為公司就注冊了華為大學,主要是為華為員工提供豐富多彩的培訓課程,華為這一做法將員工的培養變得更加系統化。華為大學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其實質是為華為主要業務培育和輸送人才的組織,根本使命在于“賦能”,用校長陳海燕的話說,華大要為公司孕育奮斗精神,提供作戰能力。在隱形知識方面,華為會對新入職的員工進行嚴格的培訓,其中包括請相關部門的優秀員工對新員工進行培訓這一環節。新老員工的交流,正是隱性知識進行傳播的渠道,優秀的老員工通過講解自己多年來總結的經驗教訓,這一步驟可以幫助新員工更快地熟悉公司內部以及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等。華為對員工采取導師制的培養方式,華為的“全員導師制”與過去我們常見的師徒有相似之處。華為的這一做法,是全員性、全方位的。在華為公司內部,所有職工都有導師,不單單生產系統實施了這種方法,其他系統(如市場營銷、客戶服務、管理和物流)也實施了這種方法。華為公司認為,新老員工均需要導師,這個導師可能比自己年長,也可能比自己年輕,導師能在某些方面對員工進行具體的指導,最終實現兩個人都有所進步的雙贏局面。導師制非常有利于隱形知識的傳播,這有利于員工快速的學到一些經驗性的東西。當然,除了知識的傳播,一個企業的文化,對于員工也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成立30余年的華為,就已經超越了愛立信等強勢競爭對手,成為全球電信和網絡領跑者。在這一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中,華為孕育出了“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和“狼性文化”的企業文化。在華為企業文化的影響下,員工的工作能力被最大化,對于工作有很高的熱情,這很有利于企業的成長與壯大。

三、啟示

(一)以人為本,知識創新與知識保護并行。在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當代,每個企業都應當有危機感,故步自封只能慢慢被時代淘汰。因此,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應當只是一味地去模仿,應當以人為本,不斷引進高端技術人才,加大企業的研發力度。當今社會是創新力的競爭,是知識的競爭,只有不斷的創新和突破自我,在企業內外達成知識研發吸引知識人才、知識人才促進知識研發的良性循環,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在創新的同時,也要注重知識的保護,建立并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防止企業花費巨大財力、物力、人力開發出來的科研成果受到侵犯。只有知識創新與保護并行,才能成為創新型的公司。(二)找準定位,客戶需求與公司目標匹配。《華為基本法》明確規定,“以顧客滿意度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準繩”。華為的產品改進均是依照顧客需求來進行,例如近些年來使用華為手機的人越來越多,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手機功能的推陳出新都是在為了給顧客更好的用戶體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正是因為把公司產品與顧客需求相匹配,華為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上有越來越多的占有率。因此,企業只有找準自己的定位,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并且將自己的目標與戰略與之匹配,才能占領更多的市場,進而發展壯大。(三)知識共享,內部合作與外部合作相結合。知識共享和團隊合作能為一個公司帶來不可小覷的價值。一個公司的發展,依賴于每一個團隊的付出,同時,團隊中也不可忽視每一個員工的辛勤工作。因此,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要加強公司內部團隊彼此間的合作,也要注重團隊中每一個員工之間的合作。公司間的競爭,終究是知識的競爭,如何讓企業職工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價值,是至關重要的。華為在公司內部注重員工的知識培訓,重視員工間的傳幫帶作用,建立了完善的學習與知識共享模式,有利于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不過,多年來華為的公司管理策略雖然有很大的優勢,但是也有其弊端。例如,大家對于華為的“床墊”文化的質疑,對于其“缺乏人性化”的工作時間和規定的反感。因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在保證效率的同時,也要注重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使企業的治理更加人性化。

四、結語

從華為公司的發展與成長的歷程,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企業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科學的知識管理辦法。企業的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間的較量不再是單純的制造技術過硬即可,而是“智造”技術要領先,所以企業只有制定符合自身的管理戰略以及保持學習狀態,才能在愈發嚴峻的商業競爭形勢中嶄露頭角。

參考文獻:

[1]馬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本控制問題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13).

[2]黃金.知識管理研究述評[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0).

[3]朱璦懌.企業知識管理案例分析———以華為公司為例[J].求知導刊,2018(11).

[4]周亮.移動互聯網下的隱形知識初探[J].華人時刊(中旬刊),2015(9).

[5]馮敏,宋彩萍,張曉霞.“落地生根”的企業文化才是真正的企業文化———以華為企業文化為例[J].生產力研究,2013(9).

作者:趙晨 單位: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