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生命科學課程變革
時間:2022-01-02 10:53:20
導語:試議生命科學課程變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針對大一學生在《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特點及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探討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1引領學生通讀教材,查閱資料,培養其閱讀能力引領學生通讀教材,讓學生在通讀教材的過程中,感知新知識,提取知識點,對新知識形成感性認識,繼而鼓勵和幫助學生通過互聯網和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印證新知識,實現后感性認識.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進一步在教師指導下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做好準備.
2引導學生盡快轉變角色,早日走出“督學”、“逼學”誤區,提高其自學能力學生從中學到大學,從“督學”、“逼學”到“自學”角色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任課老師循循善誘的引導和幫助.作為生命科學專業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的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在教授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引導和幫助學生盡快轉變角色,使其盡早從“督學”、“逼學”的誤區中走出來,走向自主學習、自我學習、自覺學習的正確軌道.
3精選授課內容,降低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授課內容多,課堂容量大,授課時數少”是所有《無機及分析化學》課任課教師的共同感受.如何精選授課內容、降低課堂容量,在有限的授課時數內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是所有任課教師共同面臨的課題.為更好地破解這一課題,我們在“精選授課內容、降低課堂容量”上進行了初步的嘗試和實踐.
4采用問題導入法,誘發學生互動,在寓教于樂中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導入法”是實施“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法的具體做法之一.它的采納和運用對誘發學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在寓教于樂中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該法的成功實施不僅需要任課教師熟悉授課內容,備好教材,更需要任課教師充分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備好學生.
5強化課前預習、課后小結環節,逐步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人的認識過程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人的學習過程同樣也需要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課前預習是學生在獲取新知識之前對所要獲取知識的感性認識,是獲取新知識的基礎環節.課后小結則是對感性認識、后感性認識及課堂獲取知識的消化吸收,是理性認識階段,是構建知識體系的重要環節.因此,強化課前預習、課后小結環節對學生獲取新知識、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改革的實踐和成效
針對高師生命科學專業大一新生在《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特點及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探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與此同時,開展富有實質性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成效顯著.
1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閱讀能力是自學能力的前提和基礎,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為學生自學能力的建立和提升提供了可靠的基礎性保障.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首先從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入手,在課前有意識地留取足夠時間,引領學生閱讀有關章節,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取有用信息,勾畫和記錄這些信息,形成初步認識,為進一步認知這些信息提供必要的準備.經過我們不懈的努力,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2良好學風的建立和養成應該說,中學階段對學生實施一定的“督學”、“逼學”是必要的.因為學生尚未成人,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還未建立.如果沒有一定的“督學”和“逼學”,他們就無法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但應該看到,一旦“督學”、“逼學”成為習慣,就會在某種程度上扼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阻礙他們自學能力的建立和提高.部分大一學生在學習上出現的困惑和問題也證明了這一點.為使學生盡快克服“督學”、“逼學”的不良習慣,及早建立和養成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主學習的良好風氣,我們在引領學生閱讀教材,培養閱讀能力的同時,利用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手段,引導和幫助學生查閱相關資料,獲取有用信息.使他們在閱讀教材和查閱資料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逐步建立和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風氣.
3授課內容的精選和講授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提升之后,教師的備課難度就在無形中增加了.在上課時,一旦老師講授的內容學生已經了解或者通過自學已經掌握,他們就很難集中精力聽講,就會挑剔老師的授課內容和方法,甚至抱怨“老師上課是浪費青春”.這也難怪一些青年老師發出了“現在的學生真難教,講得難了聽不懂,講得易了不愿聽”的感慨.為了減少授課內容、降低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在引領學生閱讀教材,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對授課內容進行了精選細講.如在講授“四大滴定”時,我們就以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酸堿滴定”和“配位滴定”為精選內容,對其滴定原理、滴定方法和“量”的概念進行精講細講,使學生聽得懂、學得會、掌握準、記得住.而對剩下的兩大滴定“氧化還原滴定”、“沉淀滴定”則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學和歸納比較讓他們學習和掌握.結果發現,這樣做效果很好.
4問題的導入與互動“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法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授課教師長期追求的完美教學形式.實施這一方法,就是使教師在備好課的基礎上,充分了解學生,備好學生.在問題的設計和導入上,既要與所講內容密切相關,又要顧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使學生聽得懂答得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啟而不發、互而不動”的被動局面,實現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初步嘗試和實踐,收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例如:在講授“溶液”一節時,學生對“溶液”的概念已經非常熟悉,但對“分散質、分散劑、分散系”等概念相當陌生,甚至聞所未聞.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幾個概念,我們就從學生最熟悉的“溶液”的概念和學生已有的關于“分散”的生活體驗出發,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如:“什么是分散?食鹽在水中溶解是不是一種分散?如果是,那么‘食鹽溶液’中,食鹽和水誰分散了?誰被分散了?被分散的物質和溶質是什么關系?分散了別的物質的物質和溶劑又是什么關系?”等.這些問題的提出,勾起了學生對“溶液”概念的回憶和對“分散”概念的再認識,并順著問題的一步步深入,引出了新的知識點.學生也在輕松愉快地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了“分散質、分散劑、分散系”等概念.
5課后小結的實施與督促“懂、會、忘”是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犯的通病.當老師講到某個知識點時,學生馬上會說:“這個我懂”;當老師提出某個問題時,又會不假思索地說:“這個我會”;而當拿到試卷看到考題時,腦子卻一片空白,所有東西都忘得一干二凈.究其原因,主要是:課后小結不實施,所學知識不系統,專業基礎不扎實,眼高手低.為使學生更好地構建知識體系、打牢專業基礎,我們要求學生必須進行課后小結,并將課后小結完成情況作為平時成績記入期末考試成績.經過幾年堅持不懈的改革和實踐,結果發現多數學生“懂、會、忘”的毛病消失了,學業成績提高了,專業基礎扎實了.
6實施改革后的成效我們對生命科學專業的《無機及分析化學》課進行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查閱資料等手段,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為學生學好其它課程打下了堅實基礎.
(2)學生“從中學到大學、從督學到自學”的兩大角色轉變順利實現.通過正確引導和督促,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消除了學習上的各種困難和困惑,順利完成了“從中學到大學、從督學到自學”兩大角色的轉變.
(3)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閱讀引領、問題導入、精選細講、總結歸納”等方法的綜合運用和實施,使學生克服了“督學”、“逼學”的不良習慣,養成了“自主學習”的良好學風,提升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4)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小結”的學習習慣養成了,專業基礎更加扎實.在我們的不懈努力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下,使他們養成了“課前預習、課后小結”的學習習慣,打牢了專業基礎.
三、結語
“因材施教”是每位教師力求達到的最高境界.“因材”就是要以“材”為“因”,即:以“教育對象-學生”為“因”.就是要充分了解學生,把握學生特點,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施教”.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的目的.本文從學生的特點及其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出發,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學改革和實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但這種改革只是初步的、階段性的,不完善的,有待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作者:杜仲祥李俊霞單位:洛陽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 上一篇:關于創建信用鄉鎮活動方案
- 下一篇:全鎮基層組織活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