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軟式內鏡精細化管理研究

時間:2022-11-26 09:29:49

導語:手術室軟式內鏡精細化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軟式內鏡精細化管理研究

手術室是為患者施行手術及相關治療的重要場所,每個環節、每項工作都與患者生命健康息息相關,任何一個細節的疏忽都可能對患者產生威脅,同時手術室工作節奏快、治療任務重,因此,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保證手術有序、安全開展至關重要[1]。精細化管理是社會分工、服務質量精細化在現代管理理念中的必然反映,是在常規管理基礎上不斷深入的一種管理思想與管理模式,是在最大限度減少管理資源占用量、降低管理成本的基礎上,采用最經濟、最優化、最合理的管理模式獲取最大收益的一種管理模式[2]。我院2017年10月起在手術室管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實施過程與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各科室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0例采用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精細化管理前收治的500例作為對照組,男217例,女283例;年齡20~79歲,平均(43.29±8.31)歲。以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采用精細化管理后的50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男224例,女276例;年齡20~80歲,平均(44.11±8.3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室管理,包括使用前檢查與準備、使用后清潔與整理、配套設備耗材整理與維護等。觀察組采用精細化手術室管理,具體措施見下。1.2.1醫護人員精細化管理。建立精細化管理理念。通過講座等形式向醫護人員講解和強化精細化管理理論、實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強化外科醫師專業知識水平,提高專科操作技能,并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與職業責任感,進而從專科理論、手術技巧、醫德醫風方面進行管理;手術室護士則要從護理意識、護理技能、醫學知識方面加強精細化管理;科室負責人要帶頭學習并貫徹精細化管理理念及措施,發揮表率作用,促進紀律化、專業化團隊的建立;定期通過組織交流會,使醫護人員在相互交流、監督、學習中,發現工作中的問題,討論解決方案,加強工作嚴謹度。1.2.2手術室環境精細化管理。要從布局規則、消毒等方面落實精細化管理。(1)手術室布局規劃:現代化手術室是潔凈手術室,是以潔凈空調技術、近代醫學建筑相融合而成的,手術室布局規劃是建筑設計技術、空氣潔凈技術、醫學無菌技術等多個學科技術內容的融合,是技術綜合性產物;我院從現代化手術室布局理念出發,在確保手術室間數能夠滿足使用要求的基礎上,兼顧院感控制要求,對規模較小的手術室醫療區實行單走廊式平面化布局,無菌區、相對無菌區與非無菌區實施單走廊式平面隔離化布局,每個區域設置明顯的標示牌,感染性手術與非感染性手術區域嚴格劃分,既確保了手術室布局經濟性,又利用了平面布局同時兼顧污物回收、院感控制與中心供應的功能,降低了運營成本與維護難度。(2)手術室消毒管理:在消毒管理中,實施打包責任制,確保手術各個環節均能實現完整化、無縫化追溯、監測,使消毒管理工作具有實時性、完整性與靈活性;同時,建立RFID標簽系統,與后臺安全追溯信息管理系統相結合,實時、有效監控手術包消毒過程,基于自動識別技術,了解手術包器械滅菌消毒是否滿足標準要求,自動判斷手術包滅菌消毒失效期,避免手術室過期手術包繼續在實際中流通;手術室內所有器械物品、空氣平臺均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處理,術前準備醫療用物時,要由第2名人員檢查后再行滅菌消毒,使用過的所有物品都要清洗消毒;需要消毒的手術物品或需要取回已消毒完成的物品時,均使用特制車輛;手術室地面嚴格采用濕式清潔消毒措施,減少細菌與霉菌滋生和感染風險;所有醫護人員進入手術室前,均需更衣,根據規定穿戴完整衣褲鞋帽,佩戴口罩[3]。(3)醫療廢棄物精細化管理: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與本院實際情況,制定嚴格的醫療廢棄物管理流程,手術中產生的各種醫療廢棄物在使用后全部毀形,手術刀片、縫合針和克氏針等銳器全部裝入專用銳器盒中,分開處理醫療垃圾與常規生活垃圾,所有垃圾全部經垃圾專用通道送至專職人員處統一進行回收處置,并建立處置登記表。1.2.3手術室感染精細化管理。手術質量與院感控制有直接關系,也與患者治療成本、康復速度有顯著的關系。手術室精細化管理中要嚴格落實自查自糾措施,群策群力發現院感管理的薄弱環節,對院感質量控制制度進行針對性修訂,明確院感控制目標、具體控制指標,并將控制責任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制定嚴格的院感控制計劃與步驟,改進院感評價機制與方法,從細節處、各個具體環節質量管理上加強院感防控,保證手術室所有醫護人員在診療全過程中均能貫徹院感防控流程。1.2.4手術室用品精細化管理。從傳統的粗放式的物品管理向規范化、精細化管理轉變。手術室所有物品均按照類別分別擺放在對應的固定位置,嚴格區分有菌物品與無菌物品擺放區域,并設置專人管理;加強對手術物品的精細化管理,正確保養各類醫療器械,合理使用各類醫療儀器,規范處理各種醫療廢物,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對所有手術室物品進行消毒滅菌;手術物品、藥品要分類放置,安排專人定期檢查、整理、補充,編制手術常用物品登記表,檢查常用物品擺放情況并詳細登錄;由專人負責貴重儀器管理與維護,每次使用完畢后均要檢查是否有損壞,妥善保管并處理,避免儀器保養問題給手術過程造成消極影響甚至損害患者安全,提高手術效率;充分準備每一個小細節,所有醫護人員都要培養嚴格謹慎的態度[4]。1.2.5管理考核。管理措施的落實效果需要定期考核,同時考核也是對管理制度本身是否合理,或實施與執行環節是否合理的評價標準之一。考核模式要在看報道、聽取匯報等傳統方法外,更重視醫護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信息管理系統的相關數據分析、患者滿意度隨訪等方法的運用;考核中,要注意質量性指標的運用,避免使用單一的數量性指標考核模式;同時,要對各個環節、措施均嚴格執行的責任人給予相應的獎勵,通過獎勵先進、激勵后進的方法,不斷改進、落實精細化管理模式。1.3臨床評價。比較兩組滿意度、手術室管理質量、手術質量、醫院感染發生率、手術漏洞發生率。滿意度評價標準:采用我院自制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估,包括手術室環境、手術室用品準備情況、醫護人員服務態度、醫護人員操作技能、手術治療效果、手術治療過程6個項目20個題目,采用5級評分法,總分0~100分,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手術室管理質量:采用本院自制評分表進行考核,包括手術室環境、手術室物品管理、手術室醫護人員管理、手術室利用率、運營成本、醫院感染防控6個維度20個題目,采用5級評分法,優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分別對應5、4、3、2、1分,總分20~100分,分值越高,管理質量越好。手術質量:包括術前準備時間、手術操作時間、手術銜接時間、手術費用、醫護人員出勤率5個指標;手術銜接時間以巡回護士協助上一例患者下手術臺為起始點,以手術主刀上臺為下一例患者貼手術切口薄膜為終止點,兩點之間所需時間即為手術銜接時間。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滿意度、手術室管理質量、院感與手術漏洞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滿意度、手術室管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院感發生率與手術漏洞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術前準備時間、手術操作時間、手術銜接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手術費用低于對照組(P<0.05),醫護人員出勤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手術室作為醫院的一個重要技術部門,通過合理的管理模式,提高手術室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改善醫患關系,是目前各醫院相當重視的一個途徑。精細化管理的重點在于管理的精與細,通過工作過程中精細化劃分職責分工,提高服務質量,利用嚴格的規章制度,使管理模式做到精益求精,逐漸形成一種具體化的細節管理模式,從而提高工作質量與服務質量[5]。在手術室管理中落實精細化管理的重點在于,根據手術室工作的基本原則、工作方法程序等,對手術室相關醫護系統全部要素開展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控制與協調,提高手術室管理質量[6-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前準備時間、手術操作時間、手術銜接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院感發生率、手術漏洞發生率、手術費用低于對照組(P<0.05),患者滿意度、手術室管理質量評分、醫護人員出勤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手術室的精細化管理顯著改善了醫護人員綜合素質,提高了患者滿意度,通過醫護人員規范的行為、優質的服務質量,提升了手術室管理內涵[8]。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管理中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可提高手術室管理質量、手術質量與患者滿意度,降低手術漏洞發生率與醫院感染發生率,有助于提升醫療質量,減少手術室運營成本。

作者:曾田勇 單位: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