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成本管理在制造型企業的應用

時間:2022-12-20 02:11:26

導語:作業成本管理在制造型企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業成本管理在制造型企業的應用

摘要: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國制造型企業經營和生產的復雜程度也在不斷地提高,這使得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經難以滿足制造型企業對成本信息靈活性、精確性的要求。成本核算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制造型企業會計核算的核心內容,可控嚴謹的產品成本及合理準確的成本管理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在傳統成本核算亟待改進的新形勢下,作業成本法越來越受到制造型企業的親睞,它能夠方便、快捷、自動地獲取企業內部財務、銷售、生產等方面的集成數據信息,這為企業提高管理的精細化程度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本文將作業成本法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制造業企業的發展現狀,詳細探討了作業成本法的涵義、特點以及核算流程,并用應用具體案例將作業成本法在制造型企業中的具體操作過程予以呈現,以期為企業帶來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制造型企業;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各行各業都呈現出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制造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關鍵力量,其探索和改革也在持續推進。在這種大環境下,市場的科學化、制度化與規范化給制造型企業在生產、運作、服務、經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制造型企業在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為了進一步實現自身的發展和建設,制造型企業必須摒棄盲目擴大資金投入的錯誤行為以及對項目研發、產品生產、人員規劃等方面的粗放式經營管理模式,轉而將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內部管理工作中來,如此才能促進制造型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系統制度的日趨完善,進而幫助企業實現綜合實力的全面增強,獲得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長足發展。制造業具有資金運作風險高、投資回報周期不固定、資金密集程度高、勞動力密集程度高等特點,因此財務管理對現代制造型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其中的成本管理環節更是與企業的生存息息相關。雖然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一直以來為制造型企業的內部管理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成本管理的團隊素質提升、方法研究以及制度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但是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加之制造型企業的轉型和業務拓展,使得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越來越無法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和未來的發展變化,制造型企業急需尋找更契合自身實際需要的、更有利于企業后續發展的成本管理方法。

一、作業成本法概述

(一)作業成本法的內涵

作業成本法又稱為ABC法,是一種以作業為前提的、完整的信息系統,可以精確地把間接成本和輔助費用分配到產品和服務中去。作業成本法的核心思想和理論基礎是“成本驅動因素”的概念,主要方法是基于價值鏈、作業鏈和作業、產品之間的緊密聯系和相互配合來對引發成本的因素進行詳細地探討和分析,并通過劃分作業對象的方法來實現間接成本的實際分配。傳統成本法通常將數量作為額度配置的核定標準,區別于此,作業成本法則采用了多元化的分配標準,緊密融合了財務變量和非財務變量,用零件數量、運輸距離質量、檢查時間等非財務變量來擴充原有的單一產量標準,進而實現合理分配間接費用的目的。

(二)作業成本法的特點

作業成本法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靈活性和精準性。作業成本法可以將成本費用細化到某個產品或是某個車間,甚至是制造產品的每個環節。作業成本法不僅涵蓋某項作業的成本費用,還能夠實時地反映出產品的耗費作業;不僅如此,作業成本法還能通過修改某種產品對應的分配標準及成本動因來靈活地適應產品工藝或是物流環節的變化和調整,幫助企業財務人員修正成本分攤辦法,進而為企業決策提供更加準確的產品成本信息。二是分配標準多元化。根據每項作業消耗資源的具體情況,作業成本法可以將制造型企業生產的整個流程劃分為不同的作業,并按照每項作業的不同特點來確定其成本動因,例如運輸次數、租賃場地、人工小時、機器小時等,從而幫助制造型企業進行合理的成本配置,實現數據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二、制造型企業中作業成本法的核算流程

資源是作業的主要消耗對象,而作業則是產品的主要消耗對象,基于這種運行思路,作業成本法按照不同的資源動因為各項作業分配主要消耗資源,再根據作業動因的差異來分配各類產品的成本。作業成本法的具體核算流程如下:

(一)劃分作業類型

首先,根據各項業務的不同內容將作業劃分為不同類型,如設備調試、機器準備、材料用量、庫存檢驗、貨物運送、售后服務以及設備保養等因素。

(二)確定作業動因

作業動因可以理解為導致作業成本產生的各項生產活動或是客觀環境因素。如材料準備的作業動因是材料數量,設備調試的作業動因是使用工時,貨物運送的作業動因是的產品數量,質量檢驗的作業動因是檢驗次數,售后服務的作業動因是人工小時等。

(三)歸集資源消耗

制造型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設置以作業中心為歸集對象的成本庫,進而實現對不同作業中心的資源消耗進行歸集。具體操作如下:一是根據各項作業的不同資源動因合理分配資源消耗,首先通過分析工資狀況、人工時間等來確定人工成本,在此基礎上,通過機器工時、場地面積等適當的基準來為各項作業分配維護費用、機器設備、能源耗費;二是將作業動因相同的作業進行合并,進而形成統一的作業中心,并合并匯總每個作業中心中的資源耗費。三是計算實際成本分配率,并按成本分配率來分配成本。具體來說,成本核算人員要先區別出同質作業成本庫并找出共同的作業成本動因,并按照“作業率=作業成本÷作業成本動因單位數”的公式計算出成本分配率,接下來按照成本分配率來對服務或產品進行成本配置。綜上所述,作業成本管理法有利于制造型企業對非增值作業和增值作業的鑒定和識別,幫助企業避免無效的非增值作業所帶來的成本壓力,在穩定企業成本動因控制能力的基礎上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制造型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具體案例

假設L制造型企業主要生產A、B、C三種產品,由于上述產品對生產技術有較高的要求,因此企業引進了半自動化的產品生產線。此外,該類產品的生產環節復雜,其工序包括:產品設計、材料準備、自動及手工插件、包裝、壓焊、質檢等。經過統計,生產該類產品所涉及的制造費用如下:產品設計費20000元、機器維修費40000元、定單處理費30000元、設備折舊費23000元、車間管理費35000元、系統操作費32000元、材料準備費10000元、產品包裝費15000元。經過相關工作人員的分析和調查,整理出了各項作業及其成本動因和A、B、C三種產品的成本動因量,詳情見表1。如表1所示,產品設計和定單處理具有相同的成本動因,均是定單次數,因此二者應屬于相同的成本庫,而設備維修雖然與產品設計和定單處理的成本動因不同,但由于A、B、C三種產品維修工時的定單次數之比(200:200:400)和成本動因量之比(300:300:600)均為1:1:2,因此三投資理財者應屬于同一個成本庫,該庫的分配率為:(30000+20000+40000)/(200+200+400+300+300+600)=45元/次。對于車間管理費用的成本動因沒有找到合適的,基于車間管理、設備折舊以及系統操作的相關性較大且成本動因類似,所以將三者歸集為同一成本庫,其成本分配率為(32000+35000+23000)/(150+150+150)=20元/小時。此外,由于材料準備和產品包裝的成本動因與其他幾類沒有相似點,所以二者可形成獨立的成本庫,其分配率的計算也較為簡單。各成本庫將計算出的分配率乘以產品動因量,然后得到分配額,各產品的間接成本由各成本庫的分配額加總得出。值得注意的是,當成本動因有兩個或多個時,就需要成本核算人員做進一步的調整和分化,比如關于生產線的維修與操作,其成本動因可以是維修工時,也可以是操作小時,此時就應該將該作業細分為設備維修和系統操作兩個作業。總的來說就是,若干個作業的成本動因可以相同,但一個作業不可以有多個成本動因。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業成本法是一種比較先進的且結合了多種科學管理理念的成本核算方法,為了更好地應用作業成本法,制造型企業必須從自身的經營特點及管理能力出發,建立健全企業成本定額管理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成本控制工作,定期對多余的作業實施檢驗和刪除,進而全面提高企業的作業效率并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使得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作者:任水英 單位:山西西山中煤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劉長紅.關于制造企業成本控制方法的探討[J].會計師,2013(7)

[2]鐘紅玲.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的應用[J].管理世界,2014

[3]盧其波.作業成本法在我國制造企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J].財經縱橫,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