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法學人才培養探究
時間:2022-09-16 03:14:36
導語:學院法學人才培養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鄧紅梅單位: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截至2010年7月,獨立學院辦校已十一個年頭,總數量已達337所,承擔了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培養任務,而獨立學院的法學本科在校生規模占所有全日制法學本科生在校人數的三分之一。另據統計,目前在全國337所獨立學院中,設有法學專業的獨立學院總數已達181個。2011年4月,全國獨立學院法學教育年會上,西南大學育才學院院長何向東強調說,法學是傳統學科,全國有630所高校都開設有法學專業,學生約為29萬人,就業壓力很大。面對如此龐大的法學人才隊伍,獨立學院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推動學生順利就業,“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是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問題。我院法學專業自2004年獨立招生、獨立辦學以來,至今才歷經短短的8年時間。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拓開就業市場,一直是筆者在教學中不斷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構建符合我院法學專業辦學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培養模式應當包括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師隊伍等內容。
一、培養目標的制定
培養目標解決的是“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在各校各專業培養方案中,培養目標列居第一位。培養目標的定位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特點為基礎。目前,主要有研究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兩種培養目標,根據市場的需求和學生的特點,應用型人才可分為技能應用型人才和復合應用型人才。技能應用型人才針對高職高專學生而言,它強調以構建學生掌握職業崗位技能和操作性技術知識為依據,以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職業技能、較深的崗位業務知識、較強的技術再現能力為重點,復合應用型人才主要針對一本、二本院校的學生而言,它強調以通識為基礎的深厚專業理論基礎、寬廣的專業知識面、較強的應用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復合應用型人才的能力培養要求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關于對法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中得到了證實,即把法學教育的重點強調為兩個方面———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素質教育的核心是“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能力培養的核心是“運用法律管理事務和解決問題”。因此,很多學者把本科階段法學專業的培養目標確定為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但是,由于獨立學院本科學生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實踐需求相對較強,把復合應用型人才作為自己的培養目標顯然不妥。因此,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系統掌握法學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實踐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法學人才培養目標才是獨立學院法學人才培養目標的準確定位。高級應用型人才與復合應用型人才相比有明顯差別,前者在法律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的深度方面、非專業知識掌握的廣度方面相對要求較低,但在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方面,高級應用型人才甚高一籌。
二、課程的合理設置
(1)完善理論課程體系。“教育實踐,就是以課程為軸心展開的。”理論教學體系的設置分為三大模塊,一是專業基礎課,二是專業方向課,三是專業選修課。法學專業基礎課是法學的精髓,是培養法學專業學生具有法的精神和形成法學思維的基本訓練課程,是學習應用法學的基石、臺階和前提。在此環節,可把教育部規定的14門核心課程根據該校專業優勢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中進行合理的歸類。筆者認為,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應當歸屬于專業基礎課,并把“法律英語”和“司法文書”納入到此模塊中。專業方向課應注重結合社會實際需要和自身辦學特色、辦學條件開設,既可開設國際法方向、經濟法方向、知識產權方向、民商法方向、環境法方向專業課程,也可開設政府法務方向、律師法務方向、市場法務方向和國際法務方向專業課程。專業選修課是結合學生愛好和自身辦學條件開設的科目,可開設《律師訴訟技巧》、《司法實務》、《談判技巧》、《非訴處理》、《證據學》課程,除了開設與法律密切相關的課程之外,還應依托本校的其他優勢專業,開設與法律有一定關系又與市場需求密切聯系的的課程,如《企業管理》、《會計學原理》。法律的這種培養方式也正如博登海默所說:“甚至在提高專業能力較為嚴格的法律教育專業階段,也必須提醒學生注意,法律乃是整個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絕不存在于真空之中。法律并不是社會科學中一個自足的獨立領域,能夠被封閉起來或者可與人類努力的其他分支學科相脫離?!?/p>
(2)合理安排實踐環節。法學是應用型極強的一門學科,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法官之一霍姆斯曾經說過:“法律的生命始終不是邏輯,而是經驗?!迸囵B學生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最佳方法。獨立學院學生雖然入校分數較一本、二本院校學生低,基礎相對薄弱,但對實踐操作的興趣極大,他們希望通過通俗易懂的實踐來闡釋枯燥晦澀的理論。所以,適時合理地安排實踐環節是非常必要的。大一下學期,設置感知實習環節,組織學生去法院庭審觀摩或組織學生參觀監獄、看守所;大二下學期,設置案例分析環節,教學時數為2周;大三上學期,設置一個月的集中業務實習環節,實習地點為法院、檢察院,學期末,結合“12.4”法制宣傳日,安排學生進行法律宣傳與咨詢活動。法律宣傳的內容應結合當前社會中新出臺并與老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熱門部門法,宣傳的方式可為發傳單、掛橫幅、制作移動板報、一對一提供咨詢;大三下學期,設置模擬法庭審判和學年論文;大四下學期,設置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環節,以上實踐環節中,諸如感知實習、業務實習和模擬法庭審判需要在公檢法機關或模擬法庭實驗教室進行,這需要獨立學院對法學教育建設進行必要的投入或發揮專業所依托行業的優勢,積極、主動地建設一批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傳統的教學方法強調以教師為中心的理論講授為主,忽視了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教學的效果是學生感覺法學枯燥無味、空洞晦澀,無法運用法律知識分析解決具體案情。2009年,法學專業大三本科學生被允許在校期間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重點考察學生運用法律知識、法律條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向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挑戰。為此,法學專業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教學活動中把主動教和主動學有機結合,吸引學生主動進入課堂。(1)課前演講法。課前演講可安排在授課教師正式講課前十分鐘,由學生自主進行,具體內容僅限法律問題,可圍繞同學看過的法律案件、法律書籍、生活紛爭談看法、感想。(2)案例教學法和課堂討論法。法律專業學習更多的是對法律原則、法律原理的理解和領悟,單一直接講授會讓學生感覺法律枯燥晦澀、索然無味,案例教學法能很好的克服這一缺陷。首先由授課教師根據將要講解的知識點提出相關經典案例或者近期生活中有一定影響的疑難案例,列出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由此拋磚引玉,讓學生帶著疑問學習將要講解的理論知識。(3)視頻觀摩法。為了使教學生動形象,避免教師的口語化講授使學生形成視覺聽覺疲勞,可適時適當在相關講授內容中播放視頻。例如,在講到刑法中的故意殺人罪或者刑罰裁量制度中的自首時,可以播放《中國法庭》中的“馬加爵庭審實錄”部分。(4)課后練習法。此處的課后練習不是幾個課后作業了事,而是做配套練習題集。為了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鍛煉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司法考試考查能力相一致,可以選擇典型案例居多的配套練習,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配套練習題集,在學完某一章之后,教師布置配套練習讓其課后練習。
四、教師隊伍的建設
教師隊伍質量的高低,對培養人才的素質好壞具有重要影響。哈佛大學前校長曾言:“大學的榮譽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它一代代教師的質量”。目前獨立學院教師隊伍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專職專任教師,一是外聘教師。對于校方而言,基于教育投資成本和教育前景不明因素的影響,招收的專職專任教師數量有限,對于被招收教師主體而言,由于獨立學院非公辦出身,工資待遇、穩定性都較公辦院校、公務員行列低,所以流動性較大。另一部分教師力量來自于母校現任在崗教師和部分在校博士、已退休教師。由于沒有自己穩定數量的教師隊伍,只能過分依賴于外部力量,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很難優質。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任重而道遠的任務。(1)形成穩定數量的專職教師隊伍。學校應根據所開法學課程按一定比例確定引進教師數量。為現有專職教師提供相對完善的保障體系,合理的工資考核體系,提供不間斷學習培訓機會等,實現“尊重留人、前途留人、發展留人和待遇留人”,消除專職教師在人事制度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后顧之憂。營造好的學術氛圍,使教師從各方面接觸專業的學術熏陶和再教育,使他們能夠安心、放心、盡心地工作,充分實現其自身價值,從根本上穩定專職教師隊伍。(2)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獨立學院招收的專職教師均以高校應屆畢業的研究生為主,他們雖有踏實肯干、積極進取的奮斗精神,但缺乏教學和實踐部門工作經驗,存在授課時內容講解平淡,理論知識講解不透等問題。一是對新進教師實施導師負責制,為其配備教學經驗豐富、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較高的副教授以上教師進行指導,由責任導師通過一對一的方式進行全程指導;二是舉行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活動、互相聽課評課活動;三是鼓勵專業教師參與律師實務活動或作陪審員、仲裁員,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經驗和實際運用能力,增強課堂的實效性和生動性。從事法律教育的教師,本身沒有法律實務知識,不了解法律實際運用,就不可能培養出了解法律實際問題、掌握法律實踐能力的人才??傊?,法學教育有其自身發展規律。社會發展推動法學教育的發展,法學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相一致,要適應社會發展,要按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否則法學教育發展將是盲目的,會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獨立學院應根據社會發展和對人才需求的變化,把法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真正落到實處,為法學專業走出就業最難境地找到最佳出路,為社會培養出適銷對路的法學人才。
- 上一篇:當代戶籍制度改革的法學研究
- 下一篇:法學本科人才多元化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