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經濟法對利益沖突的平衡與協調
時間:2022-03-31 02:29:00
導語:小議經濟法對利益沖突的平衡與協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法本著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妥善處理政府與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相互關系,并在此前提下積極營造良好的市場運行環境,努力實現公平、正義的社會道德。正是通過這些舉措,經濟法得以有效地平衡與協調經濟領域中的利益沖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發揮著自己特殊的作用。
關鍵詞:經濟法利益沖突市場運行環境社會道德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個關鍵時期,社會狀況在總體和諧的同時,也存在著矛盾和沖突。為使經濟續順利向前發展,實現更大程度上的社會和諧,國家有必要采取各種手段對利益沖突加以平衡和協調。而在這當中,經濟法擔負著自己獨特的歷史使命。
1經濟法對利益沖突平衡與協調的兩大前提
1.1以社會本位作為平衡與協調利益沖突的價值基礎
市場機制是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經濟效率的最有效手段。與此同時,在正常的市場機制調節下,各市場主體之間也能形成一種相對合理的利益格局。然而,西方市場經濟發展的軌跡告訴我們:自由放任經濟下市場機制本身極易遭到破壞,隨之而來的利益格局也容易受到扭曲。而且市場機制自身的局限也會引發矛盾,產生新的沖突。面對市場難以依靠自身力量對沖突加以平衡與協調的難題,現代經濟法產生的一個重要歷史使命就是依法調整市場經濟中的利益關系。然而,當今社會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利益主體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各類利益沖突中,既有國家權力與個體權利之間的沖突,也有社會個體利益之間的沖突,還有個體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沖突。要想平衡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經濟法需要找準自己的價值定位。如果經濟法選擇個體利益至上,這樣做雖然會刺激個體對利益的追逐,提高經濟效率,但卻不利于沖突的解決,也不利于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此外,在法律層面上,這種做法還會使經濟法難以獨立于民商法,自身的獨特價值難以顯現。但是,如果經濟法選擇以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來協調利益關系,卻容易造成國家權力對個體利益的侵害,進而影響了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基礎。同時,這還會使經濟法很難擺脫行政法的案臼,難以成為真正獨立的法律部門。在現實的需要面前,現代經濟法最終選擇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最高準則,來協調多種利益沖突。而經濟法中所指的社會整體利益是與個人利益、團體利益和公共利益都相關的社會利益,是融個人利益、團體利益以及公共利益為一體的社會利益。在具體的調整過程中,經濟法正視各經濟主體的利益需求。對于個體的合法利益,經濟法給予應有的尊重,只有在個體利益的實現有礙于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和社會整體效益的增加時,經濟法才對個體權利的行使加以一定的限制。同樣,對于國家利益,經濟法的法律規范也僅僅是為了防止國家權力濫用,避免出現以國家利益之名弱化甚至虛化個體利益、社會整體利益的現象。除了防止個體利益和國家利益過度實現對社會整體利益的沖擊外,為實現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下的利益平衡,經濟法還積極做出制度設計,主動追求社會整體利益的增長。正是在社會本位的價值基礎上,經濟法成為在法律體系中,能夠從社會整體利益高度,對各類主體的意志、行為和利益進行平衡,實現社會協調發展的唯一法律部門。
1.2以對國家權力的平衡作為對利益沖突平衡與協調的重要前提
經濟法是調整在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現代民主政治國家及其政府為了修正市場缺陷、實現社會整體利益的可持續發展而履行各種現代經濟管理職能時與各種市場主體發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正因為市場缺陷的客觀存在,所以國家必須要對經濟有所干預。然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當國家權力對于經濟發展的反作用與經濟發展自身的方向一致時,經濟就會發展得比較快,反之,政治權力就會給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費。鑒于國家權力的特殊影響力,當政府與市場都置身于經濟生活之中時,經濟法在協調具體的利益沖突之前,首當其沖的就要平衡好政府的權力。具體而言,經濟法需要做出以下努力:其一、經濟法要界定好政府與市場在經濟方面各自作用的領域,將政府對經濟的管理只停留在市場本身無法解決的領域,即市場存在缺陷的領域,切不可借干預經濟之機破壞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更不能用政府替代市場在經濟中的作用。其二、即便在政府依法享有管理經濟權力的領域內,經濟法仍然要從權力行使的方式、行使的程序、不當行使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等多方面進行精心的制度設計,嚴格規范政府權力的行使,保證其對經濟發展起到應有的積極作用。
2經濟法對利益沖突平衡與協調的具體途徑
在上述兩大前提下,經濟法主要從社會秩序和社會道德兩方面著手,對利益沖突加以平衡與協調。
2.1營造良好的市場運行環境
2.1.1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是市場經濟的活力源泉和生命基礎。在良好的競爭環境中,經營者憑借優質的服務、低廉的價格、過硬的產品質量去爭奪市場份額,獲取利潤。這樣一來,企業與企業間形成正常的利益關系,消費者的利益有了實現的基礎,長此以往,國家的競爭力增強,社會的整體利益必然增加。所以說,公平、自由的競爭環境本身就利于協調利益關系,減少不必要的沖突。但在殘酷的競爭法則面前,由于盈利動機的驅使,破壞競爭機制的行為會大量涌現。在市場沒有足夠力量去維護好重要但又脆弱的競爭機制時,在無法直接引導經營者正當競爭的情況下,經濟法通過禁止性規范明確告之市場主體,法律既反對破壞公平競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也反對破壞自由競爭的壟斷行為。如此一來,經濟法以反向禁止的方式來規制市場主體的行為,使偏離方向的經營者回到正常的競爭軌道上來,再通過市場良好的競爭環境本身去協調利益沖突。所以說,在經濟運行的這一領域,經濟法通過對市場主體權利義務的規范,以迂回的方式平衡與協調著利益沖突。
2.1,2營造良好的宏觀經濟運行環境市場機制能夠最有效地配置社會資源,但是,由于市場機制以各微觀經濟主體的利益作為經濟活動的出發點,所以容易造成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短期,最終導致宏觀經濟不平衡,經濟運行中的利益沖突增加。為此,政府需要進行宏觀調控,將各市場主體的利益加以協調,統一到追求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的軌道上來。在調控的過程中,為不破壞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經濟法必須保證政府宏觀調控的間接性。即政府不能通過權利義務法律規范直接規定市場主體的行為,而只能依法借助各種經濟杠桿和經濟政策先調節市場運行的外部環境,然后再引導市場主體根據環境的變化,為自身利益考慮自覺調整各自的經濟行為。由此,經濟法通過營造良好的宏觀經濟運行環境,為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的協調、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平衡提供了可能。
此外,經濟法在考慮宏觀經濟運行環境對利益沖突的影響時,還應特別注意代際間利益的平衡問題。為此,我們應時刻注意將科學發展觀貫穿于宏觀調控法立法與執法的全過程,以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在滿足當代人利益需要的同時,又不致于對后代人利益的實現構成威脅。
2.2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道德
公平與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也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特征。與民商法所強調的形式上的公正有所不同,經濟法所追求的是一種實質上的公正。為達此目的,經濟法著重采取以下措施:
2.2.1追求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間的實質公正關于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的含義,社會上有不同的理解。這里所說的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是一對相對的、動態的概念。在經濟交往中,掌握更多的權力、信息、資源的一方處于強勢;另一方則相對處于弱勢。這種客觀上存在的強弱差異,會使形式上公正的經濟行為帶來最終結果上的不公正。為協調好利益關系,實現實質上的公正,經濟法采取了精心配置權利與義務的方式。其一,采取權利義務倒置的方式,賦予弱勢群體更多的權利,規定強勢群體履行更多的義務。對于權利和義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從利益角度看,可以把權利理解為法律賦予權利主體的一種用以享有或維護特定利益的力量,而義務則是為保障權利主體的利益而對一定法律結果所應承受的影響。因此,經濟法借助權利義務規范,對交易主體利益實現施加不同的影響,有利于扭轉強弱勢群體客觀上存在的不平等,實現二者利益間的相對平衡。其二,注重對法律責任的設計。關于法律責任的界定,法學研究者們有許多不同的思路和觀點。有一種意見就是把法律責任界定為一種特殊意義上的義務。這種特殊義務通常是指由于違反了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而引起的新的特定的義務。如果經濟法能使強勢群體很好地履行這種特殊的義務,那對弱勢群體利益的保護就會更加充分。而在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和違憲責任這些法律責任類型當中,由于民事責任主要表現為補償性的財產責任,違法者通過承擔這種法律責任,能最直接、最有效地使對方受損的權利得到恢復,利益得到補償,所以從對弱勢群體利益保護角度考慮,經濟法應尤其關注對民事責任制度的設計。
2.2.2追求再分配領域的公平與正義在市場進行的初次分配中,分配機制與競爭機制密切相連,極大地體現出效率原則。但在現實生活當中,每個市場主體的實際情況不同,如果單純考慮效率,容易引發利益沖突。為此,國家需要對國民收入進行再次分配,以盡可能地平衡協調利益關系,實現最終結果的相對公正。為達此目的,筆者認為,政府可依經濟法的規定,在以下兩方面有所作為:其一,依法利用稅收杠桿,普遍調整再分配中的利益關系。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最主要的來源,也是實行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杠桿。國家通過對稅率、稅種、稅目、稅收特別措施等稅法要素的調整,不僅可以縮小貧富差距、協調行業利益,而且還能為企業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有利于進一步協調利益關系。其二依據財稅法,加強對特殊地區和群體的利益保護。由于社會環境和自身條件的限制,我國不同地區和不同人群的經濟能力有著顯著的差異。為實現社會公平和經濟的均衡發展,一方面需要政府依法對這些地區和人群提供更多的優惠條件和財力支持,另外還應通過法律的制定與實施引導其它市場主體關注這些地區和人群,通過社會的合力使更多的人分享社會改革與發展的成果。
- 上一篇:小議社會正義對法治保障的作用
- 下一篇:清明節森林防火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