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可可貿易的狀況

時間:2022-12-26 11:06:09

導語:小議可可貿易的狀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可可貿易的狀況

本文作者:趙溪竹朱自慧王華賴劍雄工作單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

2001年世界可可出現減產現象,2002~2006年,產量穩定并快速發展,年均增長率為6.64%,2006年產量最高,為427.16萬t,2007年產量下降了6.3%,至2010年整體呈波動性變化(見表2)。2010年為423.08萬t,比1999年增加了42.26%。從產量上看,2010年科特迪瓦是最大的可可生產國,其次為印度尼西亞、加納、尼日利亞、喀麥隆、巴西、厄瓜多爾、多哥。1999~2010年,科特迪瓦保持最大的可可豆生產國地位,2002~2008年產量相對較穩定,2010年產量為124.23萬t,比1999年增加了6.82%,占總產量的29.36%。近12年來,印度尼西亞可可產量穩步增長,2006年超過加納成為第二生產國,2010年達到81.01萬t,比1999年增加了120.45%。2010年印度尼西亞政府開始實施可可出口稅措施后,已推動國內可可加工業的發展,對于原料來源可可產量的提升將起到積極的作用[8]。2002~2004年喀麥隆可可產量變化較大,2003年比2002年增加了148.44%,達到2003年尼日利亞產量水平,2004年又下降了56.69%,2004年后發展較穩定。1999~2010年,多哥可可產量增幅驚人,2010年達到10.15萬t,比1999年增加了1350%,占總產量的2.4%。1.3單產1999~2010年,世界可可單產起伏較大。2006年最高,為0.50t/hm2(見表3)。2010年單產為0.47t/hm2,比1999年增加了4.45%。單產水平較高的國家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亞洲、美洲和非洲。單產水平最高的國家是危地馬拉,2003~2007年單產近乎成倍增加,2007年達到2.55t/hm2,是1999年本國單產水平的4.88倍,2010年又提高到2.72t/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73倍,是1999年本國單產水平的5.19倍。1999~2010年,泰國可可單產水平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1999~2001年)為單產提高期,1999年為世界平均水平的85%,2001年即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35倍;第二階段(2002~2004年)為單產繼續提高期,2004年達到本國歷史最高單產水平,為2.49t/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3倍;第三階段(2005~2010年)為波動期,但仍呈增加趨勢,2010年達到2.45t/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17倍,居世界第二,是1999年本國單產水平的6.32倍。近12年間,薩爾瓦多的可可單產呈波動變化,2009年為本國單產最低水平0.74t/hm2,是1999年的56.46%,2010年單產大幅提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2倍,居世界第三,但仍低于1999年本國單產水平。1999~2010年,馬來西亞單產水平起伏較大。1999~2001年不斷提高,2002和2003年有所下降,2004~2008年是另一個上升期,至2008年達到本國近12年來最高單產水平,為1.36t/hm2,是2008年世界平均水平的2.88倍,2009年大幅降低至1999年水平,2010年繼續下降,收獲面積不斷減少,單產水平不穩定等制約了馬來西亞可可產業的發展。印度尼西亞和多哥是產量和單產水平均較高的國家。1999~2005年,可可單產水平起伏較大,1999年為近12年來印度尼西亞單產水平最高值,為1.02t/hm2,2005年降至本國最低單產水平,為0.52t/hm2,僅為1999年的51%,2006年大幅提高,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9倍,至2010年單產水平較平穩。1999~2003年,多哥單產水平略有起伏,2004~2010年,單產水平穩步提高,2010年達到0.76t/hm2,是1999年本國單產水平的2.32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2世界可可生產貿易1999~2009年,世界可可貿易規模不斷增長,對于我國可可貿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非洲科特迪瓦是世界最大的可可出口國,可可豆年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30%,由于該國政局動蕩,嚴重影響全球可可貿易,可可供應量下降,令收購價格急升,這對我國可可加工企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方面,可可原料價格提升,使國內中小加工企業面對較大壓力,許多企業因虧損而倒閉;另一方面,收購價格升高有利于調動農戶的生產積極性,改善農戶的生活條件,對于我國可可種植業發展是難得的機遇。可可豆出口1999~2009年,世界可可產品出口量整體呈穩定增長趨勢。全世界有75個國家出口可可產品,主要出口國多分布在非洲、美洲和亞洲。2009年,可可豆、可可脂、可可液塊、可可殼和可可粉等貿易產品總出口量達494.89萬t,總出口額達139億美元,其中可可豆是主要貿易產品,占總出口量的63.05%(見表4)。2009年可可豆總出口量為312.02萬t,總出口額達81.06億美元,分別比1999年增加了27.59%和175.77%(見表5)。出口國主要為科特迪瓦、加納、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喀麥隆、荷蘭、厄瓜多爾、多哥等。1999~2009年,科特迪瓦始終保持世界最大的可可豆出口國地位,也是主產國中唯一呈下降趨勢的出口國,2009年出口量為91.77萬t,比1999年下降了21.3%,占世界出口量的29.41%,出口額為25.96億美元,增長了102.04%,占世界出口額的32.03%。近11年間可可豆出口貿易發展最迅速的國家是多哥,2009年出口量為11.95萬t,出口額為2.82億美元,比1999年分別增長了1461.68%和3503.64%,分別占世界出口量的3.52%和3.83%。2.2可可豆進口1999~2009年,世界可可豆進口量整體呈增長趨勢。全世界有92個國家進口可可豆,主要進口國多分布在歐洲、美洲和亞洲。2009年,總進口量達309.55萬t,總進口額為87.19億美元(見表6)。主要進口國為荷蘭、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法國、比利時、英國等。1999~2009年,荷蘭保持最大進口國地位,2009年進口量為73.18萬t,占世界進口量的23.64%,比1999年增加了35.7%,進口額為20.76億美元。1999~2009年,馬來西亞進口量增幅最大,2009年為29萬t,占世界進口量的9.37%,比1999年增加了391.04%,進口額為7.68億美元。

中國可可種植歷史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1954年由華僑將可可少量引入興隆華僑農場試種,1956年保亭育種站和海南植物園也陸續引種試種,1960年興隆試驗站(現更名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引種試種并開始系統觀察,1960~1962年海南外貿基地局從國外大量引入可可植于樂東、三亞等地。80年展椰子間作可可模式,種植面積達到120hm2,單產達到1.5t/hm2[1]。后來由于收購政策不落實,就地加工問題沒有解決等原因,以致可可園逐漸放棄管理而死亡。可可是我國目前唯一尚未投入規模化生產的主要熱帶經濟作物[9],現在成片種植可可的只剩下香料飲料研究所和陵水地區,海南僅種植可可30hm2左右。香料飲料研究所始終沒有放棄可可的種植及改良育種工作,持續不斷的投入使得可可在興隆地區可以正常生長和開花,其產量和品質也不遜于一些可可生產國。隨著熱帶作物生產結構調整,目前,海南農墾局、香料飲料研究所和國內可可加工企業正在海南東南部和南部地區擴大可可種植面積。

1999~2009年,我國可可豆、可可脂、可可液塊、可可殼和可可粉等貿易產品總進口量呈增加趨勢,年均增加10.27%(見表7)。2008年,總進口量為近11年來2.2可可豆進口1999~2009年,世界可可豆進口量整體呈增長趨勢。全世界有92個國家進口可可豆,主要進口國多分布在歐洲、美洲和亞洲。2009年,總進口量達309.55萬t,總進口額為87.19億美元(見表6)。主要進口國為荷蘭、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法國、比利時、英國等。1999~2009年,荷蘭保持最大進口國地位,2009年進口量為73.18萬t,占世界進口量的23.64%,比1999年增加了35.7%,進口額為20.76億美元。1999~2009年,馬來西亞進口量增幅最大,2009年為29萬t,占世界進口量的9.37%,比1999年增加了391.04%,進口額為7.68億美元。最高值,達10.13萬t,占世界進口量的1.94%,是1999年的3.04倍,總進口額達2.39億美元。我國可可出口產品主要是可可脂和可可粉,可可液塊出口量極少(見表8)。由可可產品進、出口量可見,可可豆從國外進口,經加工后大部分可可脂出口國外,大部分可可粉用于國內生產和銷售。可可脂是制造巧克力的主要原料,2006~2010年,我國巧克力總產量比2001~2005年增長了20%,巧克力人均消費量達到150g,但與發達國家消費水平相差甚遠,預計將以每年10%~15%的增長率發展,市場發展空間潛力巨大。根據可可的生長習性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及50多年對可可引種試種研究,經過專家綜合分析,認為海南省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保亭、五指山、樂東、三亞等市縣是適宜種植可可的區域,面積約占海南島陸地總面積的1/3。近年來,海南省積極建設國際旅游島,大力發展熱帶特色現代農業[10],可可產業有望成為海南省新的特色旅游經濟產業,使海南省成為國內外聞名的“可可島”。由于完善了后續收購和加工等產業鏈,可可種植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正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可可與椰子、橡膠、檳榔等熱帶地區主要經濟作物間作的模式將成為廣泛推廣的立體高效農業措施,既可為國內可可制品加工企業提供可可原料,降低對可可原料的進口依賴度,節約外匯,同時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利于增加當地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