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寫生取景構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1 08:43:00
導語:風景寫生取景構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引言:現今美術技法課訓練大都以應試為主,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筆者在進行高中工美專業的風景寫生教學中碰到不少問題,尤其是學生對取景寫生這一過程的理解,還處于盲目狀態。教科書中關于取景構圖技巧的說明很多:三角構圖、對角線構圖、上輕下重、上重下輕等等。在本文中談談筆者對風景寫生教學中取景構圖的理解。
關鍵詞:取景構圖自然界的亮點思維定式俗套創新意識
正文:在風景寫生的過程中,首先碰到的問題是:如何在連綿不斷的視野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使之成為一張畫的畫面,以及怎樣進行畫面的安排,這就是取景構圖。風景寫生教學函蓋著取景構圖、色調選定、塑造、修改等眾多過程的訓練,而取景構圖處于最前端,又可以將取景溶入構圖的內容,也就是解決:怎樣收集最理想的景色進行最理想的安排這一問題。
繪畫之別于攝影,就是忠實于自然的同時,又在作品中滲入作者的感受,將感興趣的,經大腦提煉的景色表現出來,而不是面面具到。怎樣做才不會面面具到,構圖取景在這就體現出重要地位。
1.端正學生取景時的心態,去尋找自然界的亮點。
在風景寫生教學中常出現這樣兩種情況:〈1〉有的學生對自然界的景色很感興趣,什么都想畫,再加上一些風景名畫的影響,總想畫出雄偉氣魄的畫來,有了這種想法后,導致構圖取景時取很大一個角度,里面什么都有,對什么都感興趣,結果完成后畫面很平庸,甚至有些空蕩。這就是“什么都想畫,什么都畫不好”〈2〉與之相反,也有學生總覺的景色很平庸,沒有氣吞山河的氣勢,挑不起作畫的欲望,并且以此為借口,敷衍了事,畫出來的還是平庸的作業。
以上兩種情況是風景寫生教學中最常見,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此情況筆者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此兩種情況都導致畫面平庸無奇。前者的問題在于構圖取景時過大,而往往太大就會畫不出東西來。筆者認為構圖中需要有一兩處亮點,而這些亮點就是你想畫這張畫的根本因素,把這些亮點畫得精到,做到詳略分明就能達到滿意的效果,所以取景時取大而平庸的角度不如小而精美的角度,而且小角度更能讓學生傾注全身心的注意力。在把亮點作為主體的同時,結合其他東西作為一種輔導的襯托,把主體表達地更完美。
而后者的情況是孰不知成不了“大家閨秀,小家碧玉”也是種不錯的選擇,這是認識上的錯誤。譬如:凡高的《臥室》一畫,以生活中看似簡單平凡的小角度為對象,把床、地板、墻等關系表現的淋漓盡致。大自然中一些不起眼的樹木、建筑等都可以作為做畫對象,關鍵在于作者怎樣觀察,如:西斯萊的《塞納河小景》,把很平凡的岸邊、樹木、流水、游人,加之于光感的處理,使得畫面是那樣的微妙和諧。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感慨為什么畫家之謂畫家而不是我們的時候,是否想到畫家眼中的景色也是很平常的,關鍵在于構圖取景時,有否去挖掘自然的亮點,組成耐人尋味的畫面。
2.培養學生在構圖上的創新意識。
“收集最理想的景色進行最理想的安排”就是對取景構圖的詮釋。這里所謂的理想并非是固定的審美標準。繪畫中的理想不是固定的,因個人的理念、時代、民族而異。
譬如:文藝復興時著名畫家達芬奇,以肖像畫而著名于世。當時的肖像畫流行正面或側面為構圖標準,而達芬奇卻取3/4面來構圖,這就是他理想的構圖理念。而事實也證明了他的方法在那個時代是種創新,使得他流芳百世。社會發展至今,肖像畫的構圖并不局限于正面、側面、3/4面,每種派別、風格都有自己的構圖標準。社會在不斷發展,美術創作作為一種意識活動也得有創新精神。當然,要突破傳統和已先入的理念產生與眾不同的新意,對大多數畫者來說還很難,有些畫家傾注畢生精力于這方面上,也未能如愿。這一點與個人的修養、耳濡目染等分不開。現今的美術教育,并不是讓學生背會三角構圖、對角線構圖等構圖框式作為風景寫生的手段,而是怎樣讓學生清楚構圖的理念——創新精神。從而使學生處于無思維定式狀態,這就是素質教育在美育中的體現。
〈1〉培養創新意識就要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式。
繪畫中的思維定式是指業已牢固地存在于畫者的腦中,并且時刻影響著畫者的繪畫意識。這種意識在構圖中的體現就是某種固定的方法或框式。譬如:在素描構圖中,平常大多數人都會受到構圖要靠左或靠右、頭朝的那邊五官旁要空一點等觀念的影響,也就是畫面的四平八穩。這種蘇派的模式影響著中國幾代人,每每初學者都接受此模式的教育。初學者那種對學習的饑渴使其很容易落入這樣的俗套,消磨著他們的靈氣。當那些幸運者做出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構圖及習作時,他們就會驚奇地感到一種靈感的發掘,這就是作畫者的樂趣。
現如今,很多學生在學習上有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只強調怎樣畫,只要照這樣就能產生效果。以某種固定的標準來衡量學生,不僅消磨了學生的靈氣,更能讓學生一開始就產生某種思維定式。俗語講:畫無定法。教師應該讓學生不僅明白為什么這樣構圖,而且明白現在所學習的僅僅是適合初學階段,此方法旨在培養基礎能力等。總之。讓學生知道為什么學這種方法。
在風景寫生教學中,課本中所界定的完美構圖如:三角構圖,對角線構圖等,對于初學者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不能全盤否定,但作為教師不能強行灌輸某種構圖方法,而應是清醒地引導學生,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理念,努力去創新。談到了創新就得說說何謂“俗套”,平時我們所謂“俗套”的構圖,就是指平常人腦中的完美構圖,那種構圖取景往往把什么東西都畫得很完整,四平八穩。這樣的構圖在大多數人腦中已形成思維定式,成為一種構圖的審美標準,也就是“通俗”。如果你是那少數的繪畫有識之識,你就會覺的這樣的構圖,這樣的作品,不能引起你的沖動,因為看的太多了,一千張只有一種感覺——四平八穩。譬如:在風景寫生中,將房子、樹木、橋等因素按一定的順序排列,也沒有仰視、平視、俯視的區別,這樣的作品在視覺沖擊上就變得很弱。然而學生們碰到這樣的景色,往往是不假思索地開始構圖,幾十個學生一個樣,這時候就是應試教育的失敗了。所以在引導學生用固定的構圖模式構圖的同時,也可以引導他們嘗試去沖破這種局面,特意改變空間層次關系、變化透視關系、改變視覺角度,從而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
〈2〉培養創新意識,欣賞優秀作品的構圖方法,鼓勵學生自由創作
學生產生思維定式的另一原因是對于優秀作品欣賞、理解得太少,限定于教
師所給予的范圍之中,久而久之就形成固定的審美標準。
在風景寫生教學中,強調練的同時,還要加強各時期名作及風格的講析。譬如:莫奈的《阿根德爾橋》一畫,畫中的橋只是畫了橋頭一段,并置于畫面右上角,而空出一片空間用于對河水及帆船的描繪。帆船又有一部分在畫面之外,給予人強烈的空間變化,這時就要引導學生看這畫的構圖,去想一座橋在只看到橋頭與看到整座橋的區別,使他們聯想自己置身于這樣的景色中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從而讓他們認識到,追求完美構圖的同時“殘缺”構圖也是一種美,一種懸念。所以,進行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名作賞析,可以積累學生多元化的構圖知識,為他們的創新打下深刻基礎。
教學中,教師不能以自己的風格定式來評價學生的作品,要正確引導,鼓勵學生自由創作。促使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進行小構圖,尤其是對同一景色進行不同的取景、不同角度、不同空間透視等關系的觀察與構圖。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及思維方式。
風景寫生的構圖很難,要畫出新、奇就更難了,而我們的教學是對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在進行取景構圖訓練的同時,學生的繪畫意識與創造意識也能得以培養,這才是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
- 上一篇:獨家原創:政法機關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 下一篇:制造信息服務站點開發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