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電視綜藝節目原創力問題的思考

時間:2022-01-29 08:37:49

導語:對電視綜藝節目原創力問題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電視綜藝節目原創力問題的思考

從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來看,原創力稱得上是維系其發展的核心力量。千百年來,這種力量一直在主導、牽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今天,在探尋中國電視綜藝節目未來的發展路徑時,這一力量不僅不可回避,而且是必須擁有的。原創力是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發展的立足點,也是中國電視文化發展的基礎,任何類型的節目創造都應該在實踐中蘊含著這種原創精神。從世界電視發展的歷程來看,綜藝節目水平的高低,某種意義上體現著一個國家電視發展水平的階段與層級,而真人秀節目又是綜藝節目中最為引人關注的類型。近幾年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不斷出臺各種政策對電視綜藝節目進行調控,遏制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傾向,努力促進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轉型升級、改進提高,豐富思想內涵,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實現積極的教育作用和社會意義。”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原創力不可缺失。在全球化競爭語境中,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一個企業和團體的振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文化創新能力。無論是站在引領先進文化發展、增強國家軟實力、實現民族文化復興的高度,還是站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成文化強國的高度來看,文化原創力的缺失都是不可想象的。①此外,文化原創力亦是文化安全的重要內涵。在全球化進程中,文化成為經濟力量之外的重要因素。以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知識產權出口,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對外輸出的首要內容,與此同時,原創力還是確保國家文化安全的核心力量,是國家安全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對國家整體安全的維護產生深層次的、長效性的影響。作為一種文化的電視綜藝節目,其生命在于原創力,原創力也是文化生存、發展和繁榮的基本動力,是文化創新的基礎和文化繁榮的關鍵。電視綜藝節目一旦失去原創力,也就喪失了生機與活力。

一、電視綜藝節目原創力

原創力即原始性創新的力量或能力。電視綜藝節目的原創力,主要體現為節目內容、表現形式、風格、運營、營銷等方面的原始性創新能力。電視綜藝節目的原創力具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是首創性。這是電視綜藝節目原創力的首要因素,任何參考模仿性的制造都不能稱為原創。原創力必須是理論上的首次提出或首次技術發明。目前,國內流行引進綜藝節目模式并加以改造,雖然能夠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這其中也有創造性的勞動介入,但這種創造只能稱為再創造或改造而非原創。第二是引領性。原創性成果往往引導其他后來者以新的研究方向,能夠帶動行業的創造性發展,在整個大環境或某一特定領域內形成一種前赴后繼的整體創新氛圍。如20世紀50年代,美國電視界有一部叫作《一日女王》(QueenforaDay)的游戲節目,它被認為已經初具真人秀的雛形。②這一節目開“真人秀”節目之先河,引起了美國各電視機構的模仿學習,引領了20世紀70年代以后美國乃至世界電視行業“真人秀”節目的浪潮。今天,“真人秀”仍是世界熒屏的主流節目類型。從開創性與引導性來看,《一日女王》當是一檔具有原創力特性的節目。原創力本身是一個辯證概念,在新的原創成果問世的同時,也就宣告了自身原創性的結束,因此,追求原創永無止境。

二、中國綜藝節目原創力的困境分析

在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后,國內的電視綜藝節目迅速進入了一個“井噴”式的爆發期,《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蒙面歌王》等一批優秀的綜藝節目相繼獲得口碑、收視、收入的多重佳績。在這些“現象級”節目的帶動下,中國電視綜藝節目迎來了一個輝煌時期,然而,這輝煌卻帶有一種苦澀的味道,仔細數來,目前國內電視界有影響的綜藝節目幾乎全是“舶來品”,難覓原創蹤跡。作為一個文化大國,中國電視在5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曾出現過眾多原創佳作。但是,電視綜藝節目的原創力在經歷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提升后,卻在市場化的進程中逐漸迷失。原創力思維的疲軟、認知力的膚淺、實踐力的低迷,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并構成一種“原創力焦慮癥”,③這一癥狀給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帶來的致命傷害,便是當今的電視綜藝節目熒屏,幾乎變成了世界電視節目模式的傾銷地。有數據顯示,僅在2013年各電視臺引進的境外節目就接近60檔。雖然我們也在引進模式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著自己的創造力,在學習外來先進標準與理念的基礎上開拓、再創造,但這畢竟只是一種文化模仿,而這種方式一旦成為一種習慣,無異于飲鴆止渴。近年來,雖然有媒體人開始將目光轉向國內,注重對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創新,希冀從傳統文化中尋求綜藝節目原創的捷徑,但是,在傳統文化資源的現代化轉換再造中,急功近利的破壞性開發、低層次的粗放式開發、雷同化開發和盲目性開發等現象,④同樣是原創力缺失的表現。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國從一個文化原創力大國,逐步衰落為依靠引進、模仿、克隆甚至是盜版來進行電視綜藝節目的生產?曾經的文化自信因何不在?影響綜藝節目原創力的關鍵又是什么?從物質層面看,是技術與資金的基礎。《VOICE》(荷蘭)、《我們的星期天晚上:我是歌手》(韓國)等境外節目的成功,充分體現了資金與技術對于電視綜藝節目原創力的貢獻。從制度層面看,是政策法律與體制機制的保障。特別是關于版權保護方面的措施,是抑制惰性與激勵原創的重要力量。從精神層面看,全社會尊重人才、尊重原創并包容失敗的價值訴求與氛圍最為重要。首先,文化主體意識的迷失是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原創力缺失最主要且首先的責任。文化主體意識是指“一個民族自覺到其所擁有的歷史傳統為其所獨有,并對此歷史傳統不斷做有意識的省察,優越之處發揚光大,不足之處奮力加強,缺失之處力求改進。換言之,就是對自己的民族文化重新認識,從而接受傳統、承認傳統為我們所自有、獨有、固有,進而批判傳統、超越傳統、創新傳統”。⑤百年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拋棄自有傳統和拿來主義的過程。如果中國文化對自身主體角色的認知處于一種被壓抑的狀態,對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創造功能和形象的認識模糊、淡薄,原創自信心缺失,那么,原創力便難以形成。其次,工業化生產模式的限制。現代社會中,電視綜藝節目也被部分地納入到文化產業的范疇里,而產業講究的是效率和效益,一切以降低成本和創造收益為最終考核標準。標準化、模式化、市場化成為電視綜藝節目最主要的生產與銷售方式。在這樣一種“被規定了”的環境中,許多媒體人失去了對創造性思考和勞動的興趣,故而,原創性的文化成果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了。缺乏精神的動力,最終導致在技術層面出現了普遍化的原創力喪失:劇本是模仿的,歌曲的主題意境和旋律都是模仿的,就連作品和欄目的名字都要抄來抄去。誰也沒有獨家秘訣,誰也不能在藝術和技術上獨冠群芳。無論是藝術創作還是工業生產、產品設計,甚至城市規劃和有的領導講話稿,都變得一模一樣了。⑥同樣,大工業化的生產模式下,在市場降低成本與追求高利潤的刺激下,特別是由于目前法治的不夠完善,造成文化生產在追求原創上的不給力。就目前國內電視業熱衷引進節目模式而言,一來引進成熟的節目模式有收視保障;二來可以減少電視臺研發原創節目的時間與成本,特別是對需要不斷營造“現象級”節目的中國電視業來講,引進模式能夠節約成本。由于相關法律不健全,特別是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法治道路剛剛起步,部分電視機構心懷僥幸,將國外節目模式拷貝之后進行簡單的“中國化”處理,就堂而皇之地制作播出了。近期,韓國MBC發表聲明,稱除中央電視臺2015年第四季度制作、播出的中國版《無限挑戰》外,國內多家電視臺制作播出的類似“挑戰”類節目,都屬于非授權制作,MBC將采取果斷的法律手段。當引進、模仿、復制、盜版等非原創成本遠遠小于原創成本時,原創的行為就會成為個案,而原創力提升也就只能是一種幻想了。

三、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原創力提升的路徑與策略

當前,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原創力不足的問題已在業界、學界形成共識。原創力的提升不是自然的進化,它需要進行有意識的、長時間的推進才能實現,需要從原創資源、軟硬環境等方面進行建設。

1.重視“人”的力量,滿足原創力的精神需求

人是原創力提升的首要因素,人才隊伍建設是原創力提升的重中之重。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離不開文化主體意識的覺醒,離不開從業者創造意志的展現。2014年,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到,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同時,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這其中,人既是綜藝節目原創力提升的主體,又是最終的享用者,具有雙重身份。這就要求在現實的人才培養中,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物質、精神、教育等條件,給人以物質自由、精神自由、知識自由,使人能夠熱愛生活、理解生活、渴望改變生活,唯其如此,才會產生具有原創力的文化辨識力和文化感召力,由此創造出來的文化藝術作品和工業技術產品,才會爆發出文化原創力的沖擊力與凝聚力,形成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深刻而持久的推動作用。原創力的喪失,在很大程度上,還因為我們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與真誠。高度的精神壓力使人沒有了創造的積極性,對于失敗的恐懼,束縛了創作者的手腳。沒有失敗的嘗試,不可能換來成功的原創。寬容,也是原創力不可或缺的因素。

2.依托物質力量,滿足原創力的物質需求

原創力不是憑空就能具備的,它需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首先,原創者需要有充足的物質供給,貧窮饑餓是不可能談及提升原創力的;其次,原創過程需要有必要的技術支撐。21世紀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更加依賴于媒體技術的進步。沒有現代影視技術的發展,《我是歌手》就不可能呈現出“高大上”的舞美效果與聲音品質。新媒體的技術進步,推動著媒介融合的加速,讓同一種作品能夠在不同介質上傳播,全面提升了傳播效果;再次,資本與原創的結合能夠產生巨大的效果。當今世界,資本成為行業發展的一把利劍,特別是對于電視行業這種高投入、高產出的領域,資本的力量更是難以考量。大投入可以聚集更多的原創因素,資本的介入將給予原創力以更多的提升空間。

3.發揮政府力量,實現有效的政策法律

原創力的提升,不僅僅是電視綜藝節目領域的事情,從宏觀視角來看,還涉及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國家文化安全等,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是“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提高中國國際話語權”等四個層面的重要抓手,是致力于“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戰略的重要手段與內涵。因此,要提升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原創力,就必須從國家層面給予充分的政策法律以及體制機制層面的供給,營造鼓勵原創精神的大環境。首先,要做到保護原創,加快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21世紀的競爭,有很多已經轉移到知識產權層面。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更多的是以版權矛盾來體現。而版權保護是原創力提升的基準,沒有健全的法律保護,原創作品一問世便被盜版、拷貝、復制,給創作者帶來物質上與精神上的傷害,原創精神將不復存在。其次,要鼓勵原創,就需要政府制定并有力落實相應的激勵政策,如為原創作品設置專門的獎項,建立資助原創行為的公共基金等。再次,要推動原創作品的價值實現,同樣需要政府機構在體制機制層面開拓創新,探索符合行業規律與適合國情的制播機制、購銷機制、院線制度;建立科學健康的演藝及薪酬管理制度,完善行業中介機構如各類行業協會等。

4.借助市場力量,實現原創力的效益價值

在目前的社會形態下,市場是生產力發展的有效動力。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成就,讓市場價值得到了認可,但是,由于意識形態以及國家文化安全等因素的影響,綜藝節目領域的市場化步伐一直存在較大的禁忌,近幾年雖有不斷的探索,但瓶頸仍難以突破。應該說,市場的自有規律能夠調節人的主動意識。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合作經濟、平臺經濟的集合體,在這三種模式之下,市場能夠將人、物以及政府的作用結合起來;而這三者的結合,能夠促進實現原創力的價值轉化,真正對原創力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作用。誠然,當下中國的電視綜藝節目原創力難以與國家的整體實力相匹配,難以滿足國之所需、民之所用,但綜藝節目作為一種電視文化,具有強大的自我完善與修復能力。在經歷了原始的探索、引進、模仿甚至“山寨”等初期積累后,它必將尋覓到自己的發展道路,而這將是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原創力的應有之路與必然之果。

作者:鄧文卿 張瑩 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注釋:

①④徐穩:《論原創力視閾下的中國文化主體意識重建》,《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

②該資料來自謝耘耕的個人博文:《真人秀節目在全球是如何興起的》,發表時間為2007年7月29日。

③王琪森:《讓原創力成為一種公共意識》,《解放日報》2007年9月10日第13版。

⑤朱高正:《康德批判哲學的啟蒙意義——談文化主體意識的重建》,《哲學研究》1999年第7期。

⑥曾凡:《呼喚文化原創力》,《人民日報》2009年7月24日第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