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電工電子技術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2-04 17:56: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電工電子技術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電工電子技術的認識

篇1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工電子技術也在不斷發展。電工電子技術作為電氣工程的基礎性學科,在各個領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推廣應用,該技術一旦獲得了較大的突破,將會直接帶動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本文將對電子電工技術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其發展進行探討。

關鍵詞:

電工電子技術;現狀;發展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越來越多科學技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電工電子技術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電工電子技術的更新將會推動人們生產效率的提升,改善人們的生活。下面對這一技術進行分析。

1電工電子技術

1.1當前時代的電工電子技術

在信息化的社會大背景下,電工電子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對我國社會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對于電工電子技術這一名詞,人們對其概念非常陌生,當前對這一概念的解釋很多。筆者認為,電工電子技術就是將其在電子設備的應用中,可以有效提高設備生產效率的一種現代化技術[1]。電工電子技術在近些年的發展中,逐漸脫離了其原定的目的,想著功能更加豐富的方向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與該技術的融合,實現了該技術的智能化發展,使得應用該技術的電子設備工作效率得到迅速提高,并且可以通過網絡控制電子設備的運行,使設備更加智能化。

1.2電工電子技術的主要特征

隨著電工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其精細化的特征越來越明顯。使用該技術,在保證電力充足的基礎上,可以實現機械設備的自動化操作,完成傳統機械無法完成的操作,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因此,通過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力成本,同時還能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從而提升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電工電子技術還具有可控性的特點。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可以直接通過應用程序完成生產操作,并且使用該技術可以進行較為靈活的生產活動,從而實現該技術的高效生產[2]。

2電工電子技術的現狀與發展

2.1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現狀

2.1.1電工電子技術的信息系統

電工電子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對設備生產多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該技術還不完善,在一些方面還存在問題。從電工電子技術的整體應用情況來看,該技術的使用需要滿足嚴格的條件,特別是信息系統方面的條件。在該技術的應用中,如果信息系統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該技術的應用效率將會直接受到影響。在電工電子技術應用受到影響時,生產管理也會相應的受到影響,進而造成整個生產線生產效率低下。因此,在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信息系統方面的建設,提高信息系統的運行效率,從而發揮電工電子技術的效用。

2.1.2電工電子技術的管理

在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過程中,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到了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效率。電工電子技術在實際的應用中并不單指一種技術,而是包含了多種技術,因此,對于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有相應的要求。但是,當前電工電子技術的專業管理人員較少,管理人員緊缺,而該技術更行升級的周期短,需要具有綜合管理素質的管理人員才能做好管理工作,而企業為了滿足生產的需求,只能讓稍微了解一點專業知識的人員進行管理,這一情況的存在造成了管理人員管理水平普遍較低,因此容易出現較多的問題[3]。在電工電子技術的管理中,管理水平低將直接影響到該技術的應用效率。電工電子技術的管理系統較為復雜,管理人員如果不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一旦管理系統出現問題,管理人員沒有相應的管理知識,只能使問題復雜化,會嚴重的影響到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電工電子技術在實際的管理中,具有較大的難度,如果無法保證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那么將會直接限制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企業正常的經營生產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

2.2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

2.2.1多方面制定發展策略

當前,電工電子技術在多個領域都獲得了廣泛的應用。該技術在各領域中的應用,對懂了領域內的改革,使各領域獲得了強勁的發展動力,與此同時,各領域之間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為電工電子技術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4]。因此,要推動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需要先改變各領域固有的觀念,讓各領域的企業認識到該技術的實際效用,從而使得該技術在不同領域中獲得廣泛的應用,從而為該技術的更新提供大量的應用基礎,使更好的提高生產的效率。

2.2.2推動管理工作的發展

管理人員的素質作為影響電工電子技術應用效率的重要因素,要推動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就需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管理水平。加強現有管理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安排管理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進行授課;同事,還要不斷引進管理人才,拓展管理人員的橫向思維,在做好管理工作時,對電工電子技術進行創新,從而推動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

2.2.3可再生技術的發展

可再生技術是電工電子技術的重要部分。在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可再生技術的發展。可再生技術包括:太陽能技術、無線漫游技術等,對這些技術的開發,可以有效提高可再生技術的整體應用效率。可再生技術應用到發電中,可以變革社會能源的獲取方式,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并且隨著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新型電子設備的出現,人們生產生活的效率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3結語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需要重視電工電子技術的創新與改進,推動該技術的更新升級,提升該技術的應用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生產的效率。在電工電子技術發展的同時,企業也不應忽略管理人員的培養,要加強專業管理人才的培養,建立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從而為電工電子技術的更新改進提供人才的支撐。本文從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兩個角度對電工電子技術進行分析,旨在相關人員提供相應的參考。

作者:葉漢新 單位:銅陵學院

參考文獻:

篇2

中職教育是培養學生走進社會、走入崗位的關鍵。在中職教育中,一體化教學的課堂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促進學生的創新及實踐能力培養。本文從理論實踐、教學實驗及師資培養三個方面介紹了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現狀;提出了一些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一體化教學的實踐策略;闡述了一體化教學及一體化實踐對中職教育及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中職;電子技術課程;實踐;能力

1引言

與高中教育相比,中職教育要求學生的技術水平過硬、實踐能力較強,要求學生畢業后能夠有自身的角色定位,能夠滿足企業的要求,能夠達到公司的標準,因此,培養中職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中職教育的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探索并實踐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一體化教學便顯得尤為重要。

2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現狀

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工程性、實用性很強的技術基礎課,課程內容的知識點較多、涉及面較廣、實踐要求較強。[1]一是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要求學生能夠掌握電工技術的相關的理論及操作原理;二是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及實踐能力,因此,理論知識穩固、學生的動手能力強對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目前中職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還存在明顯不足:第一,理論與實踐脫節。在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許多學校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行為。第二,教學實驗陳舊。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實驗大部分屬于驗證性實驗,而在進行這些實驗時,很多中職院校的要求僅僅停留在測試數據、驗證定理的階段,其缺乏對學生的設計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缺少積極主動的操作及實踐能力。第三,師資培養欠缺。電子技術教學需不斷地培養師資隊伍的實驗實訓能力,不斷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理解,但在中職電工電子技術教學中,許多院校缺乏對師資隊伍的實驗培訓、對師資隊伍的再教育培養,這就使得教師在教學中,缺少一定的實訓能力及教學措施,影響了電子技術的教學質量,及動手能力及創新思維培養。

3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一體化教學的實踐

一體化教學是指在課程教學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術相結合以提高學生職業技術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其突破了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的桎梏,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整合、環環相扣,在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促進一體化教學實踐的主要策略有[2]:

3.1確定一體化教學的工作任務

首先,分析社會崗位對電工電子技術的課程知識及技術操作能力的要求,調查已工作學生的電工技術能力及職業適用能力,從職業崗位要求及已畢業的學生中分析教學的重點及不足,從而確立下一屆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其次,了解學生的基本電工知識及實踐操作能力,從學生對安全用電及相關電子技術知識的掌握情況及使用電工儀器及電子儀表等器材的熟練程度中,確立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重點。最后,根據教學目標及重點,結合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內容,構建“理論夠用、實踐為重”的教學體系,進而確定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一體化教學任務。

3.2設計一體化教學的課程內容

第一,根據社會實際需求情況,設定真實教學情景,將社會崗位的電子工作環境及企業部門對電工專業的相關要求引入到課堂的教學當中,使學生在解決課堂任務的同時,認識到社會的職業問題,促進學生的電工技術學習及實踐能力培養。第二,在理論講解后,教師可布置相應的課外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實踐、主動思考,提升學生的能動性。第三,教師要根據設定的教學情景及布置的課外任務,設計一體化教學的課程內容,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中建立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3建立一體化教學的考核體系

科學的考核方法不僅能促進學生努力學習,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3]在中職電工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中,單一地對學生的實驗結果及考試成績進行考核是不太嚴謹的。電子技術的教學包括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兩個方面:①考核學生對電工技術知識的掌握情況,記錄并分析學生的實驗成果及考試成績;②考核學生的實踐態度及動手操作能力,綜合評定學生的操作結果及創新、適應能力,從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要求,更好地適應社會崗位。

4結束語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一體化教學不僅促進了中職教育素質與技能的雙核心體系建設,還加強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的全面性培養。在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一體化教學的實踐中,確定一體化教學的工作任務、設計一體化教學的課程內容、建立一體化教學的考核體系,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課堂的教學質量,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及實踐能力,為學生進入社會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黃韜 單位:南平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子劍,張紅濤《.電工技術》課程一體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3):129,131.

篇3

關鍵詞: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模式;分層教學

自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下的國民生活質量日趨上升,人們在保障好自己生活質量的同時,對于一些技術類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再者,技術產業是帶動國家經濟的重要模塊,因此國家在十二五規劃里明確提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重要性,這導致社會各階層也對于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然而,在電工電子技術產業中,許多階層人民卻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電工電子上,而在實訓教學中忽略了非電工電子的實訓教學,這使得電工電子技術的分級化現象的產生,也使得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的實訓教學較為缺乏。因此,為苛求非電類電工電子專業更大跨度的發展以及消除實訓教學分級化的現象,本文立足于中職非電工電子的實訓基礎以及創新能力,尋求非電工電子專業分層教學模式的更大發展。

1相關理論基礎

1.1非電類電工電子技術

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涵蓋了非電類基礎認識,然而其專業涉及的范圍可以延伸至機械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化工與材料工程系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這五個層面的技術都是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能夠涉及延伸的范圍。面對現實生活與工作的需要,這五大層面在我國產業的核心地位中也占據很重要的位置,它們組成了電工電子工程的豐碑。

1.2分層實訓教學模式

分層實訓教學模式在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中有著三層遞進關系,實訓分中職校內實訓教學,實訓基地實地演習教學和企業實踐生產教學,三個重要模塊分別以層層遞進的關系形成一個更好的循環,從而帶動中職的學生從學習到生產,進而形成一體化的實訓學習。

2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實訓中存在的問題

2.1專業歸屬不同,導致實訓效果不佳

就目前來說,非電類專業與電類專業區分較大,非電類專業不可能和電類專業一樣安排那么多的電工電子實訓課時。電工電子是工科專業學習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專業課。然而非電類的實訓明顯是弱于電類專業的實訓內容,實訓內容的差異更是千差萬別。對于這種現象,國內學者總結得出專業歸屬不同導致了實訓效果不佳。

2.2無法學以致用,工作的應用性不大

日趨更新的教學模式已經使得學生們無法學以致用,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實訓作為一個比較先進的教學模式,也會因為部分教學細節問題而面臨很多挫折,比如電工電子技術的理論支持和實訓內容的空泛性。這些不利因素使得學生在實訓學習過程中表現比較盲目。就中職的實訓內容來看,中職對于實訓的最終效果并不是很重視,只是注重學生學習的一個心態。這種做法只會讓實訓過程形成松懈心理,使得實訓不認真,工作又失利。另外,在校園的實訓教學中,實訓內容的針對性并不是很強,校園實訓內容常常是長年以往都是那幾個項目,這樣的教學模式就是缺乏更新,也就是說學生實訓中掌握到的只是長期以往的一種舊有學習模式,便是電工電子技術的基礎。綜合以上原因,我國中職電工電子技術的實訓教學明顯存在不足,特別是在對于工作上所更新的技術實訓里,校實訓方沒有針對企業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實訓效果,在那方面投入的精力比較少,這種做法導致學生實習后無法迅速進入崗位,甚至脫離崗位。

2.3實訓教學模式單一,靈活性不高

相較于專業性較強的電工電子專業,非電類電工電子技術的實訓教學模式并非樣樣俱全。他們在實際電類實訓中涉及電子技術的東西不算多。另外,非電類電工電子技術的實訓教學比較固守傳統教學模式,在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中缺乏注重性,這使得實訓效果不佳,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不強,其能力也存在明顯差異。幾年來,工科中職一直圍繞著電類實訓教學的目標來實現學生學習-應用一體化的學習模式,中職教育辦一直在不斷改革,因此,外部政策對于實訓教學是非常支持的,只是中職機構對于非電類電工電子技術的實訓似乎關注度并不高,因此,這種單一的實訓教學模式已經持續了很久,卻沒有被改進。一方面這阻礙了電類教學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學目標的失利。二方面實訓教學體系并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培養與發展,實訓方式單一,模塊簡單,實訓教學改革不徹底,形式也單一,且團隊合作性較差。這些都已經讓非電類電工電子技術單一的實訓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障礙瓶頸。

2.4實訓評分機制落后

現如今,非電類電工電子技術的實訓教學中,其評分機制是平時分加考試分,其中的平時分是可調控的,即依靠老師對學生認可度。非電類電工電子技術的實訓評分模式中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實訓內容多導致老師顧及不到每個學生的實訓效果;其次就是實訓評分機制,以最終結果來評定實訓成績,這使得實訓內容存在很大的虛假性,這樣的虛假情況使得實訓目的顯得意義不大,比如學生中途叫人幫忙代實訓,甚至連實訓作業都代做了;最后,就是實訓場地的落后,實訓場地里有些設施陳舊太久,這樣的設施使得學生有些優先使用較好的設施,因而在評分成績階段占據了很大的優勢,這種評分其實是不公平的,特別對于非電類電工電子技術的實訓教學中,他們本來就是專業的弱勢群體以及設施的不熟悉,這使得學生成績評分不公平現象的出現。

3促進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實訓的具體對策

為改善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實訓教學中所發現的問題,我們可遵循以下建議。一者,對于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實訓學生的眾多,專業繁雜且難以區分的局面,首先需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將電類與非電類課程分開,將提高型與創新型的實驗項目注入電類實訓的課程體系,并增加電類專業的實訓的課時量。而對于非電類專業的學生,實訓內容主要集中在基礎型甚至科普型項目中,在保證基本實訓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將實訓時間控制在一周以內。這樣既符合了兩類學生的培養目標,又保證了大規模實訓的教學時間。二者,為改善理論課程與實訓項目脫節的問題,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應大膽引入虛擬平臺作為實訓前期預習輔助。例如,實訓室控制電路項目,很多班級在實訓前沒有相關的理論鋪墊,長時間的理論介紹很難讓學生完全理解其原理,直接導致在實訓過程中難度增加,檢查線路時大量燒壞保險絲,引發學生的實踐挫折感。而在實訓項目進行前,將仿真軟件以及建立虛擬實訓室控制電路的教程拷貝給受訓學生,通過前期仿真過程,學生更加理解實訓項目的原理與注意事項,大大降低了實訓過程中的元件損耗,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能力。針對缺少差異化教育這一問題,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實訓教學在教改過程中將實訓項目分為基礎型、研究創新型與個性化實踐型三個層次,基礎型實訓項目面向大部分學生,完成即達標。研究創新型實訓項目面向水平較高的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三者,由于實訓過程時間較長,評分考量的因素較多,其客觀性與公平性十分重要。因此,為了創造更好的實訓評分機制,我們可以讓實訓監督機制變得更加嚴厲,對學生考勤以及平時分的記錄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去評平時分。再者,根據國內外教育學家的觀點,引導持續性成長與學習的刺激,從課程終結時進行的評價變為持續地展開的評價成為今后教育評價變革的方向之一。實訓過程的表現應該在實訓成績中得到有效的體現,這樣的評分機制將更加能保證客觀性與公平性。所以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實訓教學在實訓的評分上加大過程性評定的權重,更注重對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體現的能力和態度的關注,消除了部分學生對電工電子實訓評分客觀性與公平性的質疑。總之,以上三種對策是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實訓教學中所發現的問題的集中解決對策,而面對傳統實訓教學模式的弊端,最主要的還是現代教學模式所缺乏的分層實訓教學概念,即中職-實訓基地-企業的三環實訓模式。

4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實訓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

4.1中職實訓教學模式

對于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的中職教學體系,中職應該遵循成果轉換的結果。中職實訓教學主要是由電路基礎、電工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組成,這四個模塊分別是對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理論知識的穩固與提升。因此,在設置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內容中,應該需要有針對性。其中電路基礎是磁場及電磁感應、單相正弦交流電路、三相正弦交流電路,電工技術是常用電器、普通車床控制電路、現代控制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是常用半導體器件、整流及穩壓電路、放大電路與集成運算放大器,數字電子技術是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數字電路的應用。中職實訓教學模式主要是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與理解,所以教學上可靈活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但是需要與應用模塊相關。如:制作“電路圖識讀實訓”,快速識讀基本控制環節電路“維修電工技能”訓練的第一步是培養學生的快速識圖的能力。接著是對照任務上電路原理圖和接線圖,安裝與調試基本環節電路或對照已經安裝好的電路進行識圖和檢修訓練。最后對基本環節電路進行分類歸納,對同類電路進行類比,比較各自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優點和缺點等,并通過電路圖任務單”快速識讀基本控制環節電路。

4.2實訓基地實訓教學模式

針對于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的實訓基地實訓教學模式,主要可分為基本技能實訓、專業技能實訓、綜合應用技能實訓和創新技能實訓。基本技能實訓包括電工基礎實訓、模擬電子技術實訓、數字電子技術實訓,專業技能實訓包括嵌入式實訓和單片機實訓,綜合應用技能實訓包括電子綜合實訓、綜合布線實訓、智能交通綜合實訓、船舶電力拖動實訓,創新技能實訓包括中職生科技創新基地和電子創新實訓等。其中的幾個實訓模塊可針對實訓學生來選擇,但實訓體系需遵循基本-專業-綜合應用-創新的實訓教學模式。如:制作“工藝任務單”,循序漸進地訓練“維修電工技能”,有效提高訓練效果,將電氣工程電路的安裝要求及操作規范等制作成“工藝任務單”,在安裝電路時發給學生,督促學生嚴格按照任務上的工藝要求進行電路的安裝與調試。

4.3企業實訓教學模式

現代企業的實訓模式是針對生產應用而產生的,就如國內南車一樣,他們是先做培訓,再上崗實踐,學習與生產相結合的實訓教學模式。因此,對于企業的實訓教學模式,我們可有以下建議:一是優先采用行業模塊方式,選擇組合培訓,節省企業成本;二是采用虛實結合的實訓形式,將技術與實踐相結合的實訓途徑;三是開放性教學,理論實訓同步進行,評分要跟進,設施要更新。綜合以上的實訓建議,企業的實訓教學模式應當遵循學習-生產相結合的模式,在學習中應用,在應用中發現學習內容,并不斷循環學習下去,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進而實現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實訓的目的。如:讓學生讀懂“企業實訓內容”,理解實訓任務單上的要求,自覺地按任務單內容反復進行單。項技能訓練。訓練中如發現學生沒有按要求操作或工藝達不到任務單上的標準則令其返工,直到達標為止;學生掌握“實訓任務單”上的單項技能后,再進行單項技能的鏈接訓練;當學生能獨立完成基本控制環節電路安裝與調試后,再加大訓練強度,規定的時間、規定內容,訓練學生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最后,進行實戰訓練,即復雜電路的安裝與調試,以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的技能進行生產實踐的能力。

5結語

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實訓分層教學模式的提出,有利于中職、實訓基地、企業形成穩定的溝通模式,即學習與工作的良性循環。這種教學模式對于電工電子技術產業是有促進作用的,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中職能完成教育辦的文書目標,而企業則能達到企業生產的目的。在未來,這種分層教學模式也將被普及開來,成為全國普遍存在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孫艷,張偉宏,賈旭,王帥.依托電工電子實訓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4(05).

[2]劉浩,解寧,吳建華,沈兆奎.電工電子實訓考核評價系統的構建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3(06).

篇4

論文摘要: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是計算機及電子工程專業中的重要教學內容,關系到專業理論的深入以及技能的拓展。本文以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特點、電工電子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作為切入點,簡單的探討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電工電子技術是電類專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在專業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該課程的特點是:概念多,抽象,實踐性強。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在電路、電工技術及電子技術方面獲得知識、素質、技能方面的培養,并為以后學習各專業知識和高一級的職業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特點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電類專業必修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在工科教學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為學生學習后續課程以及畢業后從事工程技術和科學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基礎。隨著電子工業的飛速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普及,它已成為所有理工科本科生的必修課程和部分文科專業的選修課程。 

 二、電工電子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考核方式簡單化,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要掌握電工電子的基礎理論知識,更要掌握電工電子技術技能。我們現行的考核方式是:百分制,其中筆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顯然,筆試成績所占的比例過大,使得學生過分關注書本知識,死記硬背,不能體現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教學方法、手段落后,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自主學習能力欠缺,學習興趣不高,還有來自文科的學生,而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對物理知識和數學知識需求較多,這就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而現在的教學主要仍沿用傳統教學方式——“粉筆+黑板”或者簡單的演示,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被發揮,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得不到體現,學生便不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三)教材內容理論性強,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職業教育強調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原則,注重操作技能的培養,而現有教材內容仍包含有一些復雜的理論推導、應用較少的難記的公式、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同時,缺乏本學科新理念、新技術、新成果及應用實例的引入,使學生視野得不到開闊,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三、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優化調整教學內容 

 第一,結合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目標,選用符合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教材。因為現行很多教材大多套用知名高校學歷教育相關教材,知識陳舊,理論性強,未能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及及時反映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成為制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瓶頸;第二,在考慮學科內在的邏輯關系和培養職業能力宏觀指導下,微觀上精選、調整教學內容。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知識面廣、信息量巨大,而課時非常有限,必須根據職業能力培養的目標,有所側重地選擇、調整教學內容,使“培養應用技能人才”落到實處。例如:在講授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時,要充分考慮在現代儀器儀表上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采用案例教學法貫穿全課程的教學方法:精心選用典型的、有實用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實例,以該案例的設計和改進中的問題為切入點,步步深入,將實踐技能的培養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朔鹘y教學方法中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造成弊端。學習本課程后,學生分析電路雖然頭頭是道,但若要設計制作一個電路系統往往不會查手冊、不會選器件、不會連電路、不會調試系統??梢?,案例教學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案例教學法若運用得法,將會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興趣。但采用案例教學法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案例要有典型性和實用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第二,案例要有綜合性和啟發性,案例應將課程內容與案例有機結合、融會貫通;第三,案例應體現本學科的前沿知識、技能,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教學手段的改革 

 有了好的教學理念、教材、教學方法,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還要有好的教學手段,要善于根據課程不同內容、不同的知識點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才能推動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我校在教學過程中,不再采用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法,大量地使用多媒體課件、eda仿真軟件、網絡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比如:第一,在講到三相異步電動機結構、工作原理及常用控制電器結構、動作原理時,若用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方法,在課堂上把電動機的結構和常用控制電器的結構畫出來是不可思議的,即使畫得出來,也很難將此部分的內容講清楚,課堂效率極低是可想而知的。但采用powerpoint和flash做成的多媒體課件,節省了在堂上畫電動機、常用控制電器的時間,還可以通過flash動畫生動地表現電動機的內部結構、工作原理和常用控制電器的動作過程,非常的直觀而富感性,有利于學生準確、全面、深刻地接受知識,大大地降低理論學習的難度;第二,在講單管的共射極放大電路,工作點設置對放大電路的非線性失真的影響(工作點設置得太高,容易導致飽和失真;設置得太低,容易導致截至失真);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放大電路的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雖然我們可以借助powerpoint、flash、vb等制作的包含文字、圖片、動畫的課件進行講解,降低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理解方面的難度,但學生還是覺得缺少感性的認識。但通過利用multisim對單管放大電路進行仿真后,學生好像置身于實驗室,體驗到:設置適當的工作點的重要性;負反饋的作用;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等,對所學知識豁然開朗。實現了理論教學由難化易,由繁化簡。 

 四、總結 

 總而言之,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電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教與學都存在一定的難度,通過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教學要素進行改革,最大限度地優化教與學過程,使課程的教學質量更上一級臺階,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及繼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臧桂美.《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1,(11). 

篇5

關鍵詞: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改革;實踐

TN0-4;TM1-4;G712

前言:目前,電子技術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且發展迅速,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及廣泛使用充分說明了,電子技術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高職作為培養技術及操作人員的院校,承擔著不容推卸的重要責任。所以《電子技術》課程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精心設計,激情導入,提高學習興趣

1.結合生活實例,引發興趣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知識較為枯燥,學生不愿學甚至厭學,教師要開動腦筋,讓學生愛學、要學。若能結合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實例,由此點染,往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如針對每個人用到的手機、家庭中的電視機、數碼電子產品等,介紹各種電工電子知識,設計一些電器的基本檢測和基本操作技能訓練等。一方面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了解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新技術。

2.利用直觀教具,激發興趣

課堂上的理論教學有時是紙上談兵,學生很難有直觀的認識,較難想象出真實的電子元器件,即使學生見到元器件實物,也不知該怎么識別和區分,但若把這些內容對照實物教具來講解,讓學生邊聽邊看,就比較容易識別和掌握了。如在學習電容和電感相關知識時,可用收音機、電視機的主板做教具,讓學生自己尋找各種電容、電感,在尋找的過程中,學生認識了元器件的外形、型號,了解了元器件的應用情況,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與興奮。

高職院校教師也可能不重視教具,認為針對大學生沒有必要,但教具直觀形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F有教學條件下,不可能所有的元器件、電路都有現成的教具,教師還可以自制教具,如簡單的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通過自制教具,讓學生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增強教學效果。

二、課程設置的改革思路

首先,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的目標是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在課程設置時要把握文化基礎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知識強調針對性和實用性。其次,在設置專業課程時應以畢業生應具備的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重組課程內容,沖破原有課程體系,增添新知識,圍繞學生的就業方向,整合教學內容,以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訓相配合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再次,在課程內部采用項目化教學,應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以任務為引領,力求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行能力鍛煉和技能訓練。在設計任務時應注意從復雜程度上由淺到深,能夠承載理論教學和技能培訓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最后,以專業技能培養為中心,建立實驗實訓課課程體系。以校內實驗、工種實訓以及理實一體化教學為基礎,結合社會實踐和企業頂崗實習,完成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1.改革教W模式,提高學習效果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強調學生實踐技能,注重學生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培養。這就要求教師改革教學模式,真正實現3個轉變,即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任務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踐為中心。實施一體化教學,一方面,教師把握整個教學過程的內容、進度和方向,在方法上給學生以引導,盡可能讓學生進行自主協作學習;另一方面,教師結合實際應用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教會學生“捕魚”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實踐主動獲取知識,在做的過程中總結規律,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學習信心。

2.利用現代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同樣,電工電子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手段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學習形式更加多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例如,通過多媒體技術把抽象、復雜的電工電子技術知識、實驗制作成圖文并茂的課件,以生動形象的畫面,化抽象為具體,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僅節省了時間,也解決了課時少和部分復雜實驗難以演示的矛盾。此外,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實現虛擬仿真實驗,將電子工作平臺引入教學,通過計算機屏幕實現實驗演示。輸入不同參數,計算機可自動計算結果、顯示變化過程和圖像波形。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直接觀察到參數變化對實驗過程的影響,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概念的理解,對于比較復雜的實驗過程還可以重復演示。

3.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實踐技能

高職院校的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更強調實踐技能的培養,強化過程的學習。因此,此門課程的考核,不能僅憑一張試卷評定,應采取多元的評價方式,由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學生互評與學生自評相結合,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相結合,定量考核與定性評價相結合,課內考核與課外實踐考核相結合??己说膶虿皇菍W科知識和教學內容的死記硬背,而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同時關注學生勞動紀律、學習態度、團隊合作能力、安全操作等良好習慣的養成以及節約能源、愛護設備等意識的形成。在課外實踐考核中,重點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將平時的電子小制作活動、簡單電器和電子設備維修活動、家電興趣小組、雙休日小發明、志愿者活動等環節納入課程考核內容,通過加分形式,優化課內,強化課外,著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結束語:電子技術具有工程技術的特點,實踐性很強。電子技術課程主要包括“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兩大部分,其實驗教學是該課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重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習能力和知識的靈活運用及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霞.高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通訊世界,2015,24:297-298.

[2]許海英,張培志,羅曉華,諶貴輝,席建中.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改革的探索[J].電子制作,2015,07:157.

篇6

關鍵詞:金屬礦區;電工電子;改革研究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對金屬礦生產行業的各方面需求不斷提高,要適應這種需求,首先就需要既能掌握現代化科學技術、又具備創新思維的專業人才——金屬礦區類特殊人才。要培養這類專業人才,必須通過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習[1]。該教程會生動的把電類的各種基礎知識通過電路的數字分析、模擬分析以及各種電子原器件展現出來,讓學員在動手過程中輕松掌握原理、在實際工作中輕松運用實踐[2]。

1教學改革主要內容

目前電工電子技術類課程在很多專業里像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以及地質工程等都進行了課程安排[3]。但是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視理論研究,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對學生的專業背景和動手的實驗能力也不夠重視。實驗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課程背景都受到課程的時間和內容的局限,同時,實驗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不高,還有的課程實驗成績在平時的成績里已經確定下來了,在后來不再進行專門的實驗考試。為了培養新世紀下專業的工科人才,同時根據采礦行業安全生產是由金屬礦區類專業為其服務的情況,保障基礎專業的教學質量,把實驗課教學重視起來,進行電工電子學的課程改革和創新。電工電子學課程改革所要達到的標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視基礎概念,強化經典理念知識;二是掌握重點器件特征,模擬電路進行實踐操作;三是對大規模器件的輸入和輸出特性進行了解,掌握礦區控制系統接口電路的應用;四是把理念聯系實際,提高實驗課時;五是進行教學模式的改變,獨立設置電工電子類專業基礎課程實驗課。

2教學改革的內容

2.1有效融合教學內容和專業知識

使多媒體教學課件內容進一步完善: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把理論和實踐兩種教學形式相互結合,使之更好的服務于教學效果,這是電工電子技術類課程的特點,科技的發展,促進了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也隨之不斷的變化,同時也增加了課程的信息量。為了能更好的順應發展的變化,在進行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先進的教學工具,使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相關的圖形聲音以及文字等相結合,提高學生們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們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能主動的參與到這門課程的學習中來,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把煤炭安全生產的電子設備和自動控制系統應用于實際的教學中,使同學們在感官上加深了印象,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使學生們開始對自己的專業充滿了學習的信心和熱情。采用啟發式教學,掌控講課效果: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所有的學習,過程中的核心內容就是教和學,在學習活動中,學生是活動中的主體,通過課堂耐心細致的講解,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但是教學的目的遠遠不只如此,老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善于引導學生們熱愛專業學習,對自己的專業要充滿學習信心和熱情,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們同樣都屬于對知識的渴求者,雙方共同研究和探索,實現一起成長和進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了調運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就要在課堂上采用巧妙的教學方法,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科學合理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們學習。在專業知識的傳遞過程中,老師要結合實際事例和切身體驗,利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取代傳統單一的填鴨式教學,帶領學生們由淺入深的進入專業知識的海洋,使學生們跟著老師的思路進入都構想的教學情景,從而更出色的掌握專業知識和完成教學內容。開設專業知識應用講座,提高學習積極性: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把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學術研究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像“礦井突水預警監測系統的研究”、“礦區安全監控系統”、“金屬含量參數測定儀的研究”等,通過這些專題報道,學生們會逐步掌握在專業研究中電子技術的強大功能,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

2.2教學內容的更新以教材建設為基礎

通過新型教材的使用,最能反映出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具體目標。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同時教育教學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子實驗教學大綱也進行了修正和更新,使課堂理論和實驗課程緊密結合在一起,完善了實驗教材的內容,調整了基礎實驗、虛擬綜合實踐、課程設計實驗以及電工電子技術實驗等課程教材,使電工實驗教材到更加合理高效。

2.3使實踐教學課程內容不斷的完善和豐富

努力的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學校里重點培養應用型儲備人才,把礦區的安全生產當成學生們學習的主要目標。這就需要學校在培養學生們的同時,更加注重采礦生產安全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們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無論是從建設階層還是到管理階層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真正具備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都有能力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和解決,能夠維護生產的順利進行。在實際生產和工作中,整個社會都切實需要大量掌握煤礦安全生產基礎知識的技術人才,與此同時,這些專業型技術人才還要精通煤炭生產的技術應用,具有較強的技術生產能力,在實際生產和工作過程中,對于一些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能夠及時的發現,并且具備足夠的能力解決這些安全隱患和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能夠有效解決安全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性難題。為了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完成這類技術人才的培養,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具備真正技術水平,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的人才。為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就要完善實踐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們的技術能力,提高學生們的實踐素質,幫助學生們在實踐中成長起來,在未來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

3結語

篇7

【關鍵詞】中職教學;電工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整合教學

科技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使中職教學能夠有效的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工作,這不僅有利于教學模式的創新,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通過將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能夠推動“互聯網+教學”的深入開展。特別是對于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來說,由于理論性很強,如果只是用說教的方式進行,學生無法更好的理解,而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比如更多的開展多媒體教學,比如讓學生在網絡上進行自學等等,都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而應當將此進行深度整合,著力提升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水平。

一、整合教學的價值

在當前形勢下,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僅要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學習課程的過程中能夠全面發展,這就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而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應用信息技術、將二者進行有效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突出體現兩個方面:一方面,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并進行深度整合,有利于推動課程教學模式創新,這主要是由于中職電工電子技術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因而學生的理解能力如何至關重要,特別是中職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質相對不高,在課程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更加直接的進行教學,學生可以更有效的理解知識點,特別是能夠開展一些互動教學,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學生的興趣會十分深厚,因而對于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來說,將信息技術整合其中,能夠極大的推動中職電工電子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和創新,這主要是由于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當中,能夠使學生接受更多前沿的技術,特別是通過網絡教學模式的應用,學生可以更多的了解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策略,進而為學生未來就業創造有利的條件。

二、整合教學的策略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教學當中,對于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來說,一定要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和策略,推動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只有這樣,才能使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取得更好的成效,重點要在以下四個方面突破。一是創新整合理念。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當中開展“互聯網+教學”、實現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首先必須創新整合理念,這有賴于廣大教師的認識以及能力素質,特別是通過將二者的整合,著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深刻認識到將二者整合,不僅有利于教學創新,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而信息素養與電工電子技術息息相關,在這樣的理念下,教師必然會更好的創新整合模式。在具體的整合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要把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未來發展作為重要的整合目標,著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也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和發展方面能夠實現更大的突破。二是重點整合資源。對于中職教學來說,中職學校的各類資源十分豐富,無論是信息技術課程資源,還是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資源,這些豐富的資源將有利于推動整合教學的開展,因而一定要重視對相關資源的整合,特別是教學資源的整合,這將有利于提升教學的質量。要對現有的先進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使其能夠向信息化、數字化轉變,這樣能夠為整合教學奠定堅實的資源基礎,這一點要引起高度重視,需要信息技術教師與電子課程教師的合作。在此基礎上,一定要利用“大數據”的模式以及“云存儲”的模式,建立整合數據庫,對于相關的教學資料應當統一資源庫,使相關的信息不僅能夠通過共建的方式擴大資源量,而且還要通過共享的方式提供教學創新資源。三是科學設置課程。從總體上來看,中職學生無論是在學習基礎方面、還是在學習興趣方面以及在學習能力方面,相對都比較薄弱,要想使二者更有效的進行整合,實現整合教學的目標,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對相關的課程進行科學的設置,使其更具有相關性,這樣就會使會學生更好的接受兩個方面的知識。要高度重視相關理論知識的整合,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本著“因材施教”的思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興趣愛好、發展方向,科學設備相關的課程體系,比如在具體的整合過程中,應當更加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習基礎理論的基礎上,能夠使學生參加更多的實訓課程,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課程的設置一定要循序漸進,同時還要具有相關性,否則就會制約整合教學的開展,甚至出現割裂的現象。四是優化整合方法。推動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整合,還要高度重視方法的融合,無論是信息技術的創新性教學方法,還是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創新性教學方法,都應當進行科學的整合,同時還要引導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創新。比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探究式教學作為重要的整合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整合教學內容進行探討和研究,這將有利于使學生通過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身的探究意識和能力;要積極探索案例教學模式的應用,特別是對于具有整合特點的教學案例,應當多運用,學生不僅可以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而且通過整合案例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學習。要加強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多媒體本身就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而更具有指引性,并且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綜上所述,在當前“互聯網+”戰略下,“互聯網+教學”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發展趨勢,具有十分強大的輔助教學功能。在開展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將“互聯網+教學”引入到教學體系中,使其能夠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整合,特別是要在創新整合理念、重點整合資源、科學設置課程、優化整合方法四個方面實現新的更大的突破,推動整合教學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1]單義.淺談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的有效整合[J].科技展望,2016(08).

篇8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創新設計;能力培養;教學手段

作者簡介:任立紅(1966-),女,內蒙古赤峰人,東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工電子中心,副教授;李曉麗(1980-),女,河南焦作人,東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工電子中心,講師。(上海 201620)

基金資助:本文系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項目和東華大學“卓越工程師課程項目”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4-0066-02

“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是列入中國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的一個重要計劃,[1]是通過教育和行業、高校和企業的密切合作,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出一大批創新型工程師,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2,3]為適應東華大學(以下簡稱“我?!保┲Υ蛟臁白吭焦こ處熍囵B計劃”的目標和面向未來的紡織類、化工類、材料類、設計類等工程行業對高技術創新型復合人才的需求,我們針對學校卓越工程師計劃對“電工電子技術”這門工科課程的任務要求,結合不同專業做出相適應的課程創新教學改革,幫助學生掌握有關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學習和應用更深、更新、更多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實用技能打好基礎。

一、課程設計思路及目標

“電工電子技術”是高校非電類理工專業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是大多數非電類專業學生學習電類基礎知識的唯一窗口。它包含強電、弱電的各個學科及其應用的基礎知識。同時,與各行各業的生產及管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隨著科學技術及工業的發展,特別是電子技術日新月異,使得該課程具有新知識多、新產品多、新技術多、新工藝多的特點。因此,它是一門覆蓋面廣、知識面廣、實踐性強、適用性強、知識更新快的課程。它的目的和任務是使學生獲得電工和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有利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為培養學生獨立的工作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細致踏實的工作作風、后續實踐性課程的學習、生產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校非電類不同專業(含紡織工程、紡織外貿、針織工程及服裝、紡織檢測、服裝設計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工程設計、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應用化學等專業),學生基礎差異很大,各專業培養方案不同,對“電工電子技術”教學內容的要求不盡相同,如何根據專業培養方案做出與之相應的課程設計值得探討。目前,學校紡織品設計、輕化工程、高分子材料、環境工程等專業是第一批加入卓越工程師計劃的相關專業。

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我們結合不同專業做出相適應的課程調整改革思路,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進行了教學與實驗的創新設計研究,力求在滿足教學基本要求前提下,選擇相應教學內容,組織課程,制定各自切實可行的教學大綱、課程設計、實驗方案,改善課堂教學措施,提高課堂效率,創新教學手段。同時,最大限度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不僅重視理論基礎傳授,更要加強實驗素質和綜合實踐能力訓練,增強學生面向工程的現代化軟件應用能力、實際電工電子電路設計能力、理論結合實際的實驗能力、小系統設計調試能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應用能力,著力提高工科類專業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

二、教學手段的創新改革

“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難點主要在于三個方面:知識面廣、學時少、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就教學內容而言,64學時的課程涉及面廣,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課程中普遍存在一些知識內容方法復雜、過程繁瑣、依賴經驗的現象,對于初學電路、缺乏經驗的低年級學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有不少學生中學就很少學習物理,更有很多學生仍存在嚴重的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學習方法有問題,不能從系統概念和應用角度理解電工電子的基本概念定律,而是依舊依附于教師手把手教給一些解題技巧、埋頭在細節問題的分析計算上。因此對于上課教師來說,如何把控教學很有難度。如何處理學時有限與知識內容廣的矛盾、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矛盾等,都是在本課程教學實施中必須充分重視和努力解決的重要問題。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力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廣而博”的知識中選擇、重構合理的教學內容,同時順應時代潮流,緊跟相關行業的技術發展狀況,可以使學生獲得有關電學的基本概念理論、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電路分析和電路設計的能力、學生的實踐能力,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融合的能力,提高接受新技術的能力,為后續其他工程類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科知識融合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成為復合型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

同時“電工電子技術”的特點是實踐性強,加強實驗室建設,重視實踐環節始終是“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針對卓越工程師計劃,我們嘗試改革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實驗條件和實驗模式,增加虛擬實驗、開放性實驗、綜合實驗、小系統制作等,力圖大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技能、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

1.凸顯緒論課教學與章節概述的重要性

“緒論”教學是學科教學的開端,是學生接觸電工電子知識的第一堂課,有其獨特功能。這功能表現在“啟動”、“啟發”和“激發”等3個方面,具有創意的新課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和動力。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在緒論部分引入盡可能多的與本課程相關的知識內容;結合新器件、新產品、新軟件的不斷涌現,介紹與本課程有關的產品的最新發展;闡述清楚本課程與學生所學工科專業相關課題的關系,告訴學生本課程在其工科專業學習中的地位,引發學生從思想上對學習的重視,啟發學習動力;通過圖片、小產品、實際應用小電路、視頻等豐富多彩的展示,體現課程與生活的關聯,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章節概述盡可能體現前后章節不同內容的內在銜接,比如交直流銜接、單相三相交流電的銜接、模電數電技術的銜接,使學生的學習一直處于邏輯連接狀態而不至于發散,更能使學習的知識盡可能系統化。

2.創新講課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題,要用生動精練的語言、靈活的思維和循序漸進的誘導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理論和實際充分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板書、多媒體演示、EWB虛擬實驗設計演示、課堂小測試、重點問題課堂討論等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任務感、責任意識,大大地提高課堂效率。實踐證明,教學手段從單一滿堂灌形式向多樣化傳授方式發展,可提高學生出勤率,調動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學時少而內容多的矛盾。

3.不斷修正豐富多媒體課件

通過多媒體手段、EDA技術等來化解課時少內容多而學生基礎差異明顯等矛盾。把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信息完美結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效率,最大化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合理使用課件,將板書和課件有機結合,順理成章。綜述性內容,提供豐富的信息及連接,便于預習、復習、整理;對推導性、圖形轉換等環節,板書必不可少,首先使用板書講清電路分析思路,對電路轉換則讓學生跟著老師一步一步地將電路分析透徹,之后再借助多媒體生動演示一遍,不僅再次為學生梳理思路,同時也對分析推導過程中出現的重點、難點、結論性陳述加以整理和總結,方便以后的復習。

4.將EDA仿真軟件引入課堂

針對學時縮減與內容劇增的矛盾,我們的解決思路是改進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等先進教學手段。將EDA仿真軟件引入課堂,提升學習興趣,直觀感受基礎理論和概念。在教學中使用仿真技術,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仿真虛擬實驗的過程,從構思、建設調試到出結果,使理論知識與計算機實踐能力完美結合,也是工程師的必備技能。諸如交流放大電路的非線性失真波形的產生過程,通過虛擬實驗,設計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狀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樣的實驗效果,同樣豐富到教學課件中,使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情景快捷地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來。

除了EWB虛擬電子實驗臺,還可以豐富MATLAB在電路分析中的使用、FPGA在數字電路設計分析中的使用,大大豐富學生們的學習經驗。

5.增加電工實驗

在處理“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二者關系時,我們明確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實踐和創新能力,為此不僅增加實驗室虛擬實驗的機會,多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加大實驗力度,還增設小系統設計環節,加強學生的系統設計能力,提高學生的工科設計素養。

6.逐步完善模塊化教學

為提高效率,在有限的課時完成相應的理論講述、實際應用分析,努力完善一些模塊化教學實驗,整合、優化教學內容,在理論教學環節的學時分配、考核強度和實踐教學環節的實驗內容、實驗條件等方面予以傾斜。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基礎差異,可以適當增減教學內容、難易度,并通過自學、課堂討論、網上互動答疑環節、實驗室實驗驗證等不同授課方式完成教學,進而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主動性和研究性的學習。

三、教學實踐的改進措施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來切實保證課程目標的具體實現。

一是修訂教學大綱,優化教學內容:精選基礎內容;刪減細節問題的定量分析計算;加強應用系統概念和電路、器件的外部特性及其應用;增加實際應用型內容。

二是為了配合實驗教學,編寫出版了課程教材《電工電子學實驗》,并將實驗拍成錄像存放在網站上,便于學生實驗前的預習和學習。

三是建設網上教學平臺,增加教師與學生溝通渠道。建立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網站,其功能有:承載上課的教案,供學生下載和復習用,把學生從上課抄筆記的重壓下解脫出來,讓他們上課更能集中注意力聽講和積極思考;開辟討論角,鼓勵學生網上討論問題,相互討論、與教師討論,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這種學生自學、復習、自測、討論、教師答疑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電工電子技術的熱情,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質量。

四是逐步完善教學資料,授課中引入與課程相關的各類圖片、動畫演示、電教片等,以實例展開教學,增加學生興趣,提升課堂實際效果,縮短理論與實際應用的距離,提高學生設計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五是加強課堂互動。對于教學難點,并不刻意強調其難度、深度和要求學生掌握復雜的方法,而是著重講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配合簡潔明了的例題、習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分析、設計流程和方法。

六是改進考核制度。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是促進學習的方法之一。將過去單一的閉卷考試改為閉卷與開卷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設計與實驗相結合的多元考試方法。這樣既防止了學生平時不注重學習,期末突擊的弊端,又全面考查了其綜合應用能力。我們對考試的定位是:引導學生掌握知識脈絡和重點,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和學習的熱情。因此,采取了多元化考核方法:課堂小測試;用PowerPoint制作一個課件;作業加分;課程結束后的相關總結小論文、小電路設計;期末考試。主要考核學生是否建立起一個扎實的電工與電子技術知識體系。

四、結語

在卓越工程師計劃的教學實驗實踐中,卓越的效果從實踐中得以體現,同時要求理論內容能夠很好地服從實踐。“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對于非電類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有些難度,畢竟非電類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薄弱、重視程度又不高。而在理論學時進一步縮減的前提下,如何增加實驗要求、提高實驗效果、增強學生小系統實際設計能力,還需要學生和教師之間積極配合。

我們力爭在不斷試驗中重新定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性質、任務、教學特點、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探尋教學效果的突破手段,突出實驗、實踐環節的作用,從實驗數量、內容、方法上有所突破,注重與工程實踐的聯系,采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做中學、練中學”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認識和學習興趣。同時努力依據專業組對我們的需求提升課程效果,并進一步總結修訂完善。為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還要不斷完善并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開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和評審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號文件)[Z].

篇9

【關鍵詞】工學結合;高職;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探究

物理學作為高職院校的專業基礎課,通用性很強,尤其在化工生產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形成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松原職業技術學院全面貫徹國家和吉林省發展職業教育的精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創辦以石油化工為龍頭,服務重大支柱產業。我院的石油化工專業采用了“工學結合的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它是將學習與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種雙向循環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同時提高學校教育對社會需求的適應能力?;谠撃J?,作為高職石油化工開設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電工電子技術》,它擔負了為專業服務和素質培養的雙重功能。因此,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探索、積極創新、深入探討其教學方法,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開設《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意義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各學科要相互滲透、相互完善。在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設置《電子電工技術》課程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獲得電工及電子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電工和電子技術的應用,為后續課程的學習以及從事有關的工程技術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打下基礎。該課程利于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觀點,學生通過掌握基礎知識深入到具體專業與其他的領域,既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又提升了研究能力??傮w來看,《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以樹立培育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傳授知識圍繞學生夠用且實用而展開,為職業教育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發揮作用。但本門課程難度較大,授課時間較短,學生學習的效果不佳,因此,在這樣的形勢下,探討《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具有現實意義。

二、《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習是注重知識的傳授,采用的是“灌、輸”,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方式接受知識,這種傳統理論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習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對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培養;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重基礎、輕應用,這也嚴重脫離了高職院校的教學實際,不能適應專業的需求與發展,與“培養生產一線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職教育目標不符。高等職業教育是面向經濟建設第一線,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品德優良、知識結構合理、操作技能高、上崗速度快、適應能力強、發展后勁足的高技能型應用人才的,高職學生基礎知識差,不愛死記硬背,動手實踐才是他們所感興趣的,如果教學不重視知識應用的培養、動手能力的提高,實踐與理論教學存在時間、內容上的脫節,那么久而久之,實踐不能運用好理論,學生就會對學習不重視?!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因此,以需求為導向,以鉆求導向為目標,加強電工電子教學改革尤為重要,該課程的教學要能有效地為專業課服務,以工具學科的形式合理地融入到化工專業的教學當中。

三、以就業為導向,教學中注重現代思維方式的培養

職業教育本質上就是就業教育,就業是民生之本,以企業需求為標準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努力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當今是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信息化社會,電工電子技術是信息化社會最關鍵的技術。那么,高職化工專業的學生究竟需要學習哪些電工電子知識呢?本文認為,《電工電子技術》教學內容改革的基本出發點應該放在應用性、基礎性和綜合性的層次上,內容上理論聯系實際,邊講邊練,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即知識面要更大一些,涉及的內容不深,減少或去掉理論分析,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適當融入有關電工電子類知識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應用常識,從而達到豐富知識結構 ,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然而,傳統教學不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作為專業技術基礎課,在以就業為導向的前提下,加大課程的建設力度,構建課程建設方案,通過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的現代思維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抓住知識主線,注意知識間的聯系,變單向思維為多向思維,教師在處理教材時,理清脈絡,注意前后知識的聯系變化,要求學生用變化、聯系的觀點從多方面考慮問題,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F代思維方式具有創新的與時俱進性,隨著經濟全球化,合作與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競爭的實質就是高新科學技術的較量,是人類智力的競爭,多掌握一門專業知識,就等于多一種視角、多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驗表明,擁有跨學科認知結構的人,往往容易突破認識的局限,不拘泥于某種見解,從而提高其融會貫通的綜合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開發和培養學生的現代思維方式,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優秀的思維品質,使之終身受用,還能為培養創造性人才奠定可靠的思維基礎。

四、項目式教學方法的應用

我國把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稱之為“工學結合”或“半工半讀”。“工學結合的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更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我院的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對學生的電工電子技術知識和素質要求較高,為適應高等職業教育迅速發展的形勢和培養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我們應重新思考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隨著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研究的深入,以行動導向為指導思想的教學法在職業教育中越來越具特色,例如項目教學法:它是針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淡化理論,重視實踐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任務以項目的形式交給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由學生按照實際工作的程序,共同制訂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又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應用項目式教學,不但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乏味的知識興趣化、枯燥的理論形象化,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取了相關的知識與技能,進而達到了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實際的化工生產需要電工電子知識支撐,《電工電子技術》作為專業基礎課,不僅具有理論性與工程應用性很強的特點,而且為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奠定基礎。課程的教學要立足于基礎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培養,以師生互動為出發點,調動學生主動創造性,體現“以職業崗位需求為核心”,在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態度和職業道德。我院的《電工電子技術》在“工學結合的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下,通過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學生職業素質、職業技能及就業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刑暉.多角度解析“工學結合、半工半讀”[N].中國教育報.2006

[2]馮年華,周宏,劉克健.“教學做合一”思想指導下的實踐教學改革簡論[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6

[3]陳會瓊.職業教育一體化模塊式教學改革探索[J].化工職業技術教育.2006

篇10

關鍵詞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探索;課程建設;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5)35-0047-04

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就業趨勢對相關專業學生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方面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相關知識分析、設計和仿真各種電路應用形式,從而滿足用人單位需求;另一方面要求學生能夠系統地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在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建設及教學過程中,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課程是學生掌握基本電工電子實踐技巧和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手段。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課程教學不能僅滿足于原理的驗證和基本綜合實驗的實訓,更要立足于拓展學生思路、激發學生興趣以及增強學生創新意識。

一、教學現狀

目前,電子信息類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包括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和電子綜合課程設計。如何最大程度地培養學生在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課程中的應用實踐能力,是目前電工電子類實驗教學的關鍵任務。對于模擬電子技術實驗而言,學生難于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不能掌握實驗的目的和精髓。對基本的實驗知識點只是機械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完成,并不能有效地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于數字電路邏輯設計實驗而言,建立邏輯模型,邏輯代數基本定律、組合邏輯和時序邏輯的實驗分析和設計是學生學習數字系統的基礎。而學生在學習模擬電路后,面對離散的邏輯分析,與模擬電路存在較大差異,容易使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降低。所以,只有在做大量的綜合型驗證實驗的基礎上,才能讓學生在抽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上得到雙重提升。

然而,在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遇到的難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教學質量[1]。首先,教學資源的限制使得教師在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力不從心。就大多數國內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實驗采用的硬件平臺數量有限,性價比較高的硬件元器件不多,使得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的綜合設計實驗完成情況不夠理想。其次,授課課時數量的減少對于系統完成實驗教學內容帶來較大影響。課時減少意味著課程進度的加快,而課程進度的加快使得實驗操作步驟進一步簡化,學生對于實驗的理解弱化?;谏鲜龇治?,由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學生學習興趣大打折扣,而且他們對于模擬和數字電路的基礎掌握不夠扎實,幾乎無法進行獨立的中小規模電子線路系統的設計。對于課程本身而言,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并沒有帶來顯著的教學效果,從系統上實現綜合課程設計更是紙上談兵。

二、教學創新探索

面對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長春理工大學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的實踐教學經驗,本文對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課程創新性教學進行了深入研究:以實驗教學改革為核心,以實驗資源開放共享為基礎,以高素質實驗教學隊伍和完備的實驗條件為保障,創新管理機制,全面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和實驗室使用效率。通過教學模式改革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提高教學質量。

(一)實驗教學體系構建

中心從人才培養體系整體出發,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分層次、多模塊、相互銜接的科學系統的實驗教學體系,與理論教學既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實驗教學內容與科研、工程、社會應用實踐密切聯系,形成良性互動,實現基礎與前沿、經典與現代的有機結合。引入、集成信息技術等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技術方法,加強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诖?,中心提出“面向四個專業類,進行三個層次教學,達到培養學生三種能力,構建四個知識系統”的“四三三四”實驗教學體系,其中面向四個專業類包括電子信息類、物理化學類、電子信息關聯類(如光電、機電和計算機等)和經濟管理類;三個層次教學即基礎類實驗教學、提高類實驗教學及科技創新實踐教學;培養學生三種創新能力涵蓋基本實驗能力、綜合實驗能力、創新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四個知識體系體現在場與波、信號、微電子技術和電路系統[2]。

(二)內容及方法改革

首先,當今國內外實驗教學技術發展迅速,嵌入式處理器的應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市場成本的降低以及嵌入式處理器的處理和控制能力的提升,使得這項技術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片上可編程系統(Programmable System-on-Chip, PSoC)應運而生。PSoC技術的實質就是將CPU、模擬和數字子系統集成在單芯片上。以PSoC芯片和相關軟件開發工具為代表的硬件設計平臺和軟件設計工具引領著未來的設計方向。因此PSoC技術既可以滿足模擬電子技術的設計需求[3],也可以滿足數字電子技術的設計需求,同時還可以進行混合設計,使學生可以從根本上了解自己的實驗內容,其為電工電子技術實驗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诖?,使用PSoC技術進行嵌入式系統設計具有以下優點[4]:定制,基于PSoC嵌入式系統的設計人員可以很靈活地選擇所要連接的外設和控制器,因此設計人員可以設計出一個獨一無二的外設,這個外設可以直接和總線連接;降低元件成本,由于基于PSoC平臺的嵌入式系統的功能多樣性,以前需要用很多元件才能實現的系統,現在可以使用一個PSoC芯片實現;硬件加速,選擇PSoC技術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PSoC能在硬件和軟件之間進行權衡,使嵌入式系統達到最大的效率和性能。針對該技術的實踐創新特點,中心在未來的實驗內容及方法中,通過該技術搭建芯片級的電子技術實驗內容,將有效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和實踐經驗。

其次,實踐性強是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課程的最重要特點。實驗內容的科學化能夠提高學生的主動創新意識,是提高實驗教學環節的基石。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具有彼此依存的緊密關系,一般來說,將電學理論和實踐經驗相互統一,才能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本門學科的本質。相對而言,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能夠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在就業時往往起到更關鍵作用。所以,實驗環節和理論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中心根據實驗性質,將電工電子技術實驗分為電工技術實驗、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數字電子技術實驗、電子電路計算機輔助分析與設計實驗四大類。這四大類實驗涵蓋了電工電子基礎教學的各個方面。單一的從實驗性質方面分類只能從實驗內容上實現全覆蓋,而如何科學的劃分實驗難度和提高學生實驗興趣則不能得到很好的說明和分析。基于此,中心從實驗教學目的出發,將電工電子技術實驗重新分驗證型實驗、綜合型實驗、設計型實驗和創新性實驗四大類。這四類實驗各有不同的側重點[5]。

驗證型實驗。首先要求學生加深和鞏固對本學科基本理論的理解;其次要求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方法,學會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熟悉基本實驗技能。此類實驗題目相對簡單,隸屬于某一類實驗性質,實驗內容為基礎性實驗,該部分實驗可以為后續復雜實驗題目積累經驗。

綜合型實驗。在驗證型實驗的基礎上完成一定強度的綜合實驗訓練,就這方面而言,綜合型實驗仍然局限在某一實驗性質當中,但是其電路原理和連接方式都有了一定的難度和復雜性。因此這類實驗題目不應過多,在整個實驗體系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設計型實驗。在4類不同實驗性質的綜合型實驗基礎之上開展設計型實驗,其重點是綜合運用不同實驗性質的實驗方法和技巧完成電路設計和實現。此類實驗主要配合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兩門課程進行,通過數?;旌想娐诽岣邔W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創新型實驗。該實驗類別是具有研究性、探索性和創造性的大型實驗項目。通過綜合運用各種實驗設備、儀器或模塊完成實驗題目。創新型實驗的題目通常來自科研項目或生產實踐遇到的具體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涵蓋多門課程甚至多個交叉學科。學生通過查閱文獻、提出方案、電路設計、實驗聯調、撰寫報告和答辯討論等步驟體會電工電子技術實驗的價值和意義,積累實踐經驗,獲得全面鍛煉。

通過上述分析,驗證型實驗和綜合型實驗屬于某一類實驗性質框架下的實驗項目,而設計型實驗和創新型實驗則需要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根據長春理工大學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的授課情況和中心教師教學經驗,現將實驗類型與所需學時比重進行總結,見表1。

表1 實驗類型與所需學時比重關系

實驗類型 學時比重(%)

電工技術驗證型實驗 5

模擬電子技術驗證型實驗 5

數字電子技術驗證型實驗 5

電工技術綜合型實驗 5

模擬電子技術綜合型實驗 5

數字電子技術綜合型實驗 5

電子電路計算機輔助分析與設計實驗 10

電工電子技術設計型實驗 20

電工電子技術創新型實驗 40

三、教學探索保障

(一)實驗教學隊伍建設

中心重視實驗教學隊伍建設,在學校政策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勵高水平教師投入實驗教學工作。建設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隊伍互通,教學、科研、技術兼容,核心骨干相對穩定,結構合理的實驗教學團隊。中心形成一支由學術帶頭人或高水平教授負責,熱愛實驗教學,教育理念先進,學術水平高,教學科研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熟悉實驗技術,勇于創新的實驗教學隊伍。

中心現有教師66人。專職教師55人,其中:正高級19人,副高級19人;博士27人,碩士16人;45歲以上教師21人,45~35歲教師18人,35歲以下教師16人;近五年,增加教師7人;35歲以下青年教師博士學歷由1人增加到9人。教師隊伍職稱、年齡和學歷等結構更趨合理,梯隊建設效果顯著;中心團隊被多次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近五年,中心教師承擔70余項教改和科研項目,其中省級以上項目達到80%;發表教改論文69篇,學術論文189篇。涌現了吉林省科技咨詢專家3人,吉林省第三屆“創業先鋒”1人,吉林省第三批高級專家1人,吉林省第十一屆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吉林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人,在2012年09月“首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獲全國二等獎1項。

中心構建了6個課程梯隊和4個科研梯隊,課程與科研梯隊互通。教師既承擔理論教學,也承擔實驗、實踐教學工作,提高了實驗隊伍的穩定性。擁有電路與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2個學科,設置博導和碩導崗位,提高兼職教師工作積極性。中心教師數量穩中有升,青年教師業務水平迅速提升,兼職教師工作積極。

(二)運行機制和管理方式

中心于2004年開始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此后不斷改革與完善。2008年進一步完善了網站,2010年進一步完善了實驗預約管理系統和虛擬實驗室系統,2011年新建了視頻監控、網絡化實驗室信息反饋等平臺。

中心網站共分16個一級欄目,實驗預約管理系統與中心網站結合,很好地解決了學生數量大、公共時間少、排課困難、實驗室資源利用率低、實驗效果評價不客觀等難題。實驗預約登記管理系統相關成果獲得吉林省教育技術成果三等獎。虛擬實驗室建設有“儀器設備認識”“網絡教學”“視頻點播”等項目,解決了資源相互需求、相互依賴的矛盾,為學生創新思想交流提供了平臺。網絡化實驗信息反饋系統能夠使教師和學生隨時查詢實驗室開放情況。視頻監控系統設置了32個終端,實現全校所有聯網終端對實驗室的實時監控,既確保了實驗室安全,也有利于提高開放實驗教學和管理高質量運行。通過上述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手段管理實驗室,有利于開放式實驗教學和人性化管理。

中心網絡化電子教案、課件、錄像等實驗資源豐富,涉及電子電路課程群、電磁場課程群、信號處理課程群相關課程的理論、實驗和實踐等各個方面,總資源達2.6GB,三年訪問量達到12000人次。

通過結合長期積累形成的優質教學資源和成果,建設并搭建了信息化輔助教學平臺,通過平臺服務學生和教師信息交流,實現了課內、課外統一,并且為實驗室開放運行和網絡輔助實驗教學奠定了基礎。平臺的相關模式為學校開發教學管理系統提供了支撐,同時,相關軟件及信息化資源獲得2項吉林省教育技術成果獎。

(三)強化校企合作

中心先后與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上海未來伙伴機器人公司以及美國安捷倫公司等十多家企業,創辦和協辦了“飛思卡爾智能汽車大賽”“機器人控制大賽”“無線電發射比賽”等多項比賽,并提供培訓、訓練和實踐支持,每年受益學生達500多人。近五年,中心組織競賽10項,共計48次,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競賽獎達118項,在吉林省名列前茅。此外依托中心建立的“吉林省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極大地豐富和活躍了實驗室開放的內容和形式,在指導學生開展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培養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特色人才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形成了學生培訓、創新、實踐基地和科技骨干人才培養基地。

參 考 文 獻

[1]楊雙.本科院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探索, 2013(4): 20-21.

[2]王博鈺,詹偉達.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為契機, 促進實驗教學改革與發展[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12): 171-173.

[3]華成英.模擬電子技術基本教程[M].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