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本的感理性辯證關系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12 02:58:00
導語:電影劇本的感理性辯證關系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感性理性電影劇本創作思維關系敘事機制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在課下和學生進行一些交流,在問到他們的電影劇本創作過程時,很多學生給出這樣的答案:“就是憑著感覺寫完的。”再問他們:“創作的過程中是否注重了創作理論與創作技巧的應用?”一些學生的回答是:“不知道,好像理論用不上,憑感覺寫就行。”學生坦誠的回答揭示出一個嚴峻的問題:當代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生對專業課理論學習的錯位認識。這是一個需引起老師和學生都十分關注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高校藝術類專業課程的教學能否真正被學生理解和吸收并應用于實踐,也涉及到高校教學能否培養出人才和學生本身能否成才的關鍵。與“感覺”和“理論”相關聯的實質是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在創作中的關系問題,電影劇本創作是藝術作品創作的重要組成,本文將重點從感性與理性的概念以及感性與理性在電影劇本創作中的運用及關系層面分析論證“感性與理性在電影劇本創作中的思辯”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在思維觀念的運用上,藝術作品的創作不同于數理公式的推導,前者需帶有審美意識形態、感性思維的構成,而后者不容于感性思維的參與而在既定的公式和軌跡中進行,例如:科學中的原理、定義、公式在科學活動中是必須嚴格遵循的。但同時,我們不能忽略藝術作品的創作需要創作目的、創作原則以及創作方法的共同參與,這就涉及到藝術作品創作過程中的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二者的關系問題。
電影——被人們稱為繼文學、音樂、舞蹈、繪畫、戲劇、建筑之后的“第七藝術”,從1895年12月28日誕生至今,它吸引了無數的人們駐足觀看,在所有藝術門類中,電影是一門年輕的藝術,但是它卻得到了全世界范圍內觀眾的喜愛,面對這樣一份“寵愛”,廣大的電影藝術工作者當應義不容辭地創作出大量優秀的電影作品,而如何能夠創作出優秀的電影作品呢?所謂“劇本——一劇之本”,電影藝術工作者能否創作出優秀的電影劇本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再進一步說創作者如何能夠創作出優秀的電影劇本呢?創作者在“感性與理性”思維觀念上的把握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所在。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思維指導著人類的行動。藝術作品的創作總會讓人想起“靈感”“天賦”“天才”等字眼,優秀的電影劇本當真一定是由具有“天賦”的人創作出來的嗎?剖開個別現象,從普遍現象上看,答案是否定的。
本文的核心論點:電影劇本創作是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共同建構而成,在電影劇本的創作中感性和理性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思維面,它們彼此交織,相互滲透。
一、什么是感性和理性
首先我們共同認識一下感性和理性的概念問題。什么是感性和理性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感性”的注解為:“感性指屬于感覺、知覺等心理活動。”在康德的哲學思想中,康德將人的認識能力區分為感性、知性與理性。感性指的是“感覺表象”。感性是被動的單純接受的能力,感性與感覺是有所關聯的,感覺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種最簡單的反映,是客觀事物的個別特征在人腦中引起的反應。人有眼、耳、鼻、舌、皮膚等感覺器官,當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這些感覺器官時,通過神經系統傳到大腦,人就產生各種感覺。例如,視覺能看到事物的顏色;聽覺能聽到事物的聲響。從感覺到認識,感性即直接接觸具體事物當中產生的對事物具體形象的認識,感覺、知覺、表象等是感性認識的形式,因此感性思維往往具有直接性和具體性的特點。
所謂理性,就是基于感性,通過思考而升華的一種抽象的認知。理性就是能看清事態和物質的本質,有針對性地做出判斷和決定的行為。“理性是原則的能力”。理性認識就是人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頭腦的思考作用得到的關于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認識。理性認識往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一般情況認為人的認識首先是產生對事物表面現象的認識,然后經過分析、總結和概括便形成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感性是理性的基礎,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也就是從現象到本質的過程。“感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低級階段。要認識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系,必須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概念、判斷和推理等是理性認識的表現形式,因此理性認識往往具有抽象性與間接性的特點,但正是這種抽象性和間接性決定了它能夠從現象深入到事物本質和規律,深化人們的認識。
二、感性與理性在電影劇本創作中的運用及關系
電影的發明實際上是發明了一個攝影機眼睛和錄音機的耳朵,由此帶給我們一個由視覺和聽覺共同獲取的富有魅力的電影世界。我們經常說,攝影機代替了觀眾的眼睛,攝影機的眼睛可以帶著觀眾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由翱翔。但是這只眼睛是掌握在別人手里,由不得觀眾想看什么,而是由那個掌握攝影機的人決定給觀眾看什么。在這里“掌握攝影機的人”不僅僅指攝像,它還包括了編劇、導演等幕后人員,而其中最先“掌握攝影機的人”便是編劇。電影文學劇本是電影能夠立體呈現的前提,也是電影藝術作品得以成立的真正意義上的基礎。
電影劇本的創作不同于寫小說,它要求編劇必須用畫面來寫作,用鏡頭來寫故事,運用視覺性思維進行創作。那么在視覺性思維展開過程中,感性與理性有怎樣的關系?我們可以分別看一下。首先從創作者本身來說,電影劇本創作中的“感性”強調個人的創作欲望、創作情感和創作情緒,在創作的過程中,創作情感和創作情緒往往在創作者的主觀意識里是連貫的,這三個方面在創作的過程中又常常被人們統稱為“感覺”,雖然這樣理解“感覺”概念不太準確,但它也道出了感覺與感性之間的關系,通屬“感性思維”。所謂“藝術源于生活”,在劇本創作的過程中,創作者不可避免地會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審美情趣、情感認識以及對社會中人與事的理解轉變為筆下的畫面語言,這種轉變具有直接性和具體性的特點,任何藝術作品都應是有感而發,沒有情感的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因此感性思維在劇本創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編劇在創作劇本的過程中不能將生活不加選擇地記錄(實驗性電影作品除外),更不能忽略創作目的、創作構思、創作規律和創作理論在創作中的重要作用。這就是為什么有的電影得到很多人的喜愛,有的電影卻不受歡迎的原因。例如:在悉德.菲爾德的著作《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中談到:“電影劇本的前十分鐘必須提出戲劇性前提、戲劇性情境和主人公的戲劇性需求。‘戲劇性前提’指的是這個電影劇本講的是什么,即這個電影劇本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它提供了一種戲劇性沖動,而且促使故事直向最后的解決。[5]而“戲劇性情境”就像一個容器,指的是包容這個故事內容的空間。實踐證明有的電影作品對此做到了,留住了觀眾;有的電影作品播放了十幾二十分鐘還沒交代清楚要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觀眾便沒有耐心再往下看下去,從而選擇了離開。這就如同當一個編劇情感的閥門已被打開,憑著自己的感覺想把開篇部分大肆渲染的時候,觀眾已離開了座位。成功的例子如:票房大熱影片《非誠勿擾》在前十分鐘交代了本片要講一個“三無偽海龜”中年男子秦奮征婚的故事,當觀眾明確了電影的戲劇性前提和人物的戲劇性需求以后便饒有興趣地想知道秦奮究竟是怎么征婚的?他到底有沒有征到意中人?開篇設置了懸念,它提供了一種戲劇性沖動,吸引觀眾迫切想知道后面的結局。倘若這部電影的開篇不做這樣的設計,用二十分鐘的時間交代人物需求和戲劇性前提,估計觀眾早已失去耐性,進而影響了整片的觀影效果。電影作品是以電影觀眾作為受眾對象,失去觀眾也便失去了作品生存的土壤,因此倘若在創作的過程中一味追求感性認識而忽略劇作章法、劇作理論等理性框架,最終必將導致作品的失敗。劇作理論和劇作章法都是對劇本創作本質和規律的歸納和總結,歸屬理性思維層面,作為一名編劇必須要好好掌握。再如:任何一部電影都有理性表訴機制——敘事機制,以美國好萊塢的電影為例,美國人緊緊抓住了電影這一新的藝術表現形式,確立了模式化的電影敘事形式。例如:影片《魂斷藍橋》就完全依照模式化的電影敘事,在主題構成、情節設計、結構安排、人物性格等諸多元素上構成了完整的電影敘事機制,以其對好萊塢經典敘事模式的成功運用而成為世界經典之作。
但電影劇本創作中的理性框架若離開了感性基礎,拋開感覺、情感、表象、想象等特征,其電影劇本必然會生硬呆板,缺少生動和生活的質感。在影視劇本創作活動中需要情感、情緒等感性思維的參與予以作品“生動”和“生命”。同時,我們要意識到理性框架構成的最終目的同樣是要令作品“生動”和富有“生命力”。電影劇本創作中的感性思維若離開了理性基礎,拋開劇作理論和劇作方法,僅憑個人的自我感覺進行隨意創作,其劇本就很容易造成結構散亂、調理不清、無章、無規、無格、缺乏明確主題和清晰的線索,最終用再多時間、再多筆墨也只能寫出劣作。電影劇本的創作不論多么地需要情感的融入和豐富的想象都必須通過理性的梳理從無序的“感性釋放”走向有序的“感性清晰”。
上述分析證明電影劇本中的感性創作與理性創作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缺一不可,創作者在電影劇本創作中只有將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相結合,才能夠創作出擁有觀眾、擁有市場、被許多人廣泛喜愛的成功的影視作品。否則只能產生大量的平庸之作和失敗之作。公務員之家
三、結論
綜上所述,電影劇本創作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感性與理性二者的性質不同,但在藝術實踐中二者又不是互相分離的,它們在實踐的基礎上統一起來了。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感性只解決現象問題,理性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無論任何人要認識任何事,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實踐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其它辦法解決的。感性和理性永遠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互相滲透,互相依存,電影劇本創作沒有絕對的感性,也沒有絕對的理性。感性過程和理性過程的有機結合才是導向抽象意義產生的根本原因,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有機結合才是電影作品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呂叔湘.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6年.第410頁.
[2]康德.實踐理性批判.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183頁.
[3]康德.實踐理性批判.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185頁.
[4]呂叔湘.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6年.第410頁.
[5]悉德.菲爾德.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第11頁.
[6]蔡偉.論音樂創作中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之關系.中國音樂(季刊)2006年第3期135頁.
- 上一篇:電視庸俗化應對措施研究分析論文
- 下一篇:林業局長在木材運輸專項整治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