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教育在思想道德的必要性及策略
時間:2022-04-18 04:52:06
導語:誠信教育在思想道德的必要性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儒家文化中的誠信
我們不妨從《論語》中來看一下誠信的作用:孔子說“每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省”就是“誠信”———“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足見誠信是個人事業成敗的基礎;“言必行,行必果”,足見信是個人必備的一種品德;“民無信不立”,足見信是治國的根本;“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足見信是交友的基本準則……幾千年來,“誠信”一直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精髓之一,講誠實、守信用是中國人公認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然而,在今天,誠信在大學生思想中卻存在著危機。
(一)當今大學生的思想現狀
筆者通過對本校大學生的調查得知,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領域存在著下列問題:自我意識突出、道德信仰不強;功利思想嚴重、價值取向扭曲;缺乏堅強毅力;誠信人格缺失等等。
(二)當今大學生的誠信現狀
大學生的誠信人格缺失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習中不誠信。部分大學生在學習中弄虛作假,上課逃課,作業代做,考試作弊,論文抄襲,改動成績等。第二,生活中不誠信。部分大學生言而無信,欺騙老師和同學,借錢不還甚至敲詐勒索,部分大學生還拖欠國家助學貸款。第三,情感中不誠信。大學生談戀愛是十分普遍的現象,但有些學生不能正確對待,對對方不負責任,戀愛過程中隱瞞欺騙,很大一部分學生還抱有一種游戲“愛情”的態度,談戀愛僅是為了一時精神的寄托。第四,擇業過程中不誠信。為了能在雙向選擇的競爭中取得優勢,部分大學生竟然涂改成績、偽造證件、夸夸其談,甚至還有部分學生隨意毀約。
(三)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當今大學生之所以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誠信缺失,究其根本就是我國目前的社會環境中出現了某種誠信危機。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甚至不相信自己,都以自我為中心,遇事斤斤計較,缺乏團結協作精神。這種誠信危機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或領域,高等學校雖然是相對“凈土”,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誠信缺失的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分析起來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市場經濟沖擊下名利的誘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思維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勢必對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價值觀造成巨大的沖擊。物欲橫流使社會的不良風氣愈演愈烈,加之互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手段的迅速普及,西方趁機擴大宣傳錯誤的文化觀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造成許多大學生思想上有悖于內心的真實,自欺欺人,這是社會誠信意識缺失的外在原因。第二,不同社會生活中的不良風氣影響。政治領域中的不正之風,經濟領域中的商業欺詐,文化領域中的亂收費及學術抄襲,無不影響著稚嫩的大學生。第三,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的壓抑。封建專制制度長期壓抑著人們的心靈,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險惡的生存環境,不僅欲望得不到真實表達,思想也受到了諸多方面的限制。“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見什么人說什么話”,這種文化意識在部分人頭腦中根深蒂固,扭曲著人們的誠信意識,這是社會誠信意識缺失的內在原因。第四,家庭教育中的誤區。目前,很多家長“重智力、輕品德”,即只注重孩子知識上的習得,不考慮其他方面的發展。在督促學生學習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學生良好品德的灌輸和精神品格的塑造,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和誠信觀念,更有甚者,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教給孩子一些平時如何對付別人的不良做法,家長錯誤的言傳身教給孩子帶來了不良影響。第五,學校教育上的不足。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可以說進行誠信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這一方面,我們學校雖然非常重視,但是長期以來,這種教育只流于形式,誠信教育缺乏實效性,教育內容模糊,路徑狹窄,方法單一,只注重了課堂上的傳授,忘記了課堂外的實踐及表現,結果忽視了個人道德的完善。
(四)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必要性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他們肩負著祖國的重任,其思想和行為關系著國家和社會的命運。但是面對上述現狀,的確令人擔憂。因此,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等學校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叭藷o信不立”,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成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迫切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是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基本道德規范,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備條件,也是當代大學生健全人格、實現人生價值的道德基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離不開誠信,沒有了誠信,人與人之間就不能溝通;沒有了溝通,人們就不能生存,社會就不能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誠信不僅具有教育功能、激勵功能和評價功能,而且具有約束功能、規范功能和調解功能”。因此,要重視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切實有效地對當代大學生進行誠信方面的教育,發揮誠信的這六種功能,把每一個大學生都培養成誠實守信的人,對國家有用、對社會有用的人。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中共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誠信”作為基本道德規范的一個重要方面提出來,可見國家對“誠信”的高度重視。在當今大學生中進行誠信教育,是當前高校政治工作和思想教育的重要切入點。
三、誠信教育在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實施策略
為了將誠信思想根植于當代大學生的頭腦,成為他們心中永不磨滅的信仰,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實施:
(一)設置儒學課程,進行儒家文化的熏陶,筆者認為這是對當今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最基礎手段。只有大量地閱讀,學生才能從書中汲取文化營養,豐富自身內涵,提高自身修養,才能真正地置身于孔子的世界之中,同孔子一起享受誠信的滋養。
(二)校園文化建設。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作用不可忽視,因為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學校中體現的一種方式。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各學校要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方面的教育力度,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各個方面入手,使學生沐浴在誠信的氛圍之中,加強對學生的身心影響。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園教育活動。就像理論來自實踐一樣,學生的素質修養來自他們自身的實踐活動。因此,舉辦各種各樣的儒家經典文化教育活動,使其從活動中受到熏陶,讓儒家精髓在日常生活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深入到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當中,形成他們自身的一種素質。這些活動或者是開展多種形式的儒家誠信講座,或者是舉辦各種各樣的儒家誠信文化知識競賽,或者是舉辦誠信演講比賽等,更具有意義的應該是參與做一些誠信的實踐。
總之,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儒家文化在完善人格、開發智力潛能、形成宏偉理想以及實現人生價值等方面具有切實有效的作用。儒家文化中的誠信,是儒家思想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從短期還是從長遠來說,都能抑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變革中形成的名利思想以及改革開放過程中來自西方的腐朽文化的不良影響,對推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對當代大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本文作者:李巖工作單位:濰坊科技學院
- 上一篇:農民法制教育有效途徑研究
- 下一篇:大學生法制教育現狀分析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