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分課堂在企業稅收籌劃的應用

時間:2022-08-19 10:28:00

導語:對分課堂在企業稅收籌劃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分課堂在企業稅收籌劃的應用

摘要:《企業稅收籌劃》作為財會類學生的專業課,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主要以稅法作為理論基礎,案例分析作為實踐應用研究。傳統的教授模式使得課堂枯燥,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研究將“對分課堂”應用于課程中,將課堂主要分為教師講授,學生討論,小組代表發言,教師補充總結這4個部分。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模式有益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對分課堂;稅收籌劃;隔堂對分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9年10月教育部了6號文件《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課程建設質量,要優化高校的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比例結構,加強課程體系整體設計,著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線下、線上、線上線下混合、虛擬仿真和社會實踐“金課”。《企業稅收籌劃》這門課程是在學習了《初級會計》《中級會計》《稅法》《管理會計》等課程的基礎上開展的,尤其是以《稅法》為基礎。《稅法》課程的特點是法律條款,內容瑣碎并且容易遺忘,課程理論性很強,導致課程容易枯燥。講解《企業稅收籌劃》又必須先了解相關的稅法條例,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節稅籌劃。而且《稅法》課程的進度與《企業稅收籌劃》所需要的理論進度不統一,造成了必須先教授部分的《稅法》理論知識。筆者以地方二本院校河南城建學院為例,將“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首次應用于《企業稅收籌劃》課程教授當中。整理了傳統模式下教授課程存在的問題,如何將“對分課堂”應用在課程教學當中,總結了初步實施“對分課堂”的效果及存在的問題。更好的打造順應教育部提倡的“金課”,提升教學效果,使得學生在課程中真正的學到知識,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企業稅收籌劃》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存在的問題

1.1學生參與度低,積極性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堂課下來基本都是老師在講,偶爾會有提問,時間也短,涉及的人員也少。而且老師講課的基本原則基本上都是事無巨細,全面覆蓋,講解內容都很注重知識點的系統性、全面性、完整性。學生在課堂上只需跟著教師的腳步聽講就可以,在此種授課模式下,教師不停的灌輸知識,學生被動的接收知識,學生的參與度極低,從而興趣點也很難被激發,積極性也就減少了。這種教學模式與小學、初中、高中并無區別,但是大學主要培養的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脫離老師與家長的安排,能夠自主的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知識的汲取,而不是仍像小孩子一樣,缺少主見,總是聽從家長父母的安排,沒有自己的思考。

1.2學習成果考核方式單一,考核成績片面化

現如今大部分高校的專業課考核方式都是由平時成績,卷面考試成績所組成。雖然加入了平時成績的比例,但是平時成績大多是由簽到,課堂表現所組成,主觀性較強,甚至于老師會提高平時成績來使學生達到及格分,平時成績也失去了其該發揮的作用和該具有的意義,使得學生仍為了考試而考試,或者在期末考試前進行突擊,浪費了平時的學習時間,使得考試成績片面化、失真化。1.2.1課堂效率低下一節課的時長是45分鐘,哪怕是學習優秀的學生也不可能一直全神貫注的聽講,而且此課程的理論基礎非常瑣碎且枯燥,如果不與實際案例相結合,大部分都需要死記硬背,面對這種一貫的“填鴨式”教學,學生上課容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放棄了課堂時間選擇課下自行再學習。期末考試也僅僅在考前突擊,課堂效率較低,且學生真正掌握知識的程度較低,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的突擊,往往考完試就會把所學的知識忘記。課堂本身就是讓學生慢慢消化、理解、掌握知識的一個過程,這樣才能真正的將知識融會貫通,深刻的記憶在頭腦當中。課堂效率的低下使得教學效果大大下降,也不能讓學生真正的學到知識。1.2.2師生交流較少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師生在課堂上的交流很少,最多是老師是當堂提問,但是提問的結果學生也未必都能回答出來。師生溝通少,使得老師不能及時發現課程效果,學生也無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單方面的輸出得不到反饋,久而久之會使得教師覺得學生沒有積極性,學生覺得課程枯燥,不利于課程的開展和優化。

2“對分課堂”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

“對分課堂”這一概念是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的。它是一種新型高校課堂教學模式。張教授結合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針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其核心理念就是把課堂的一半時間交給學生,大致把課堂教學分為了3個部分:講授(Presentation)、內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討論(Discussion),因此“對分課堂”也稱為PAD課堂。其主要流程是通過老師講授部分的知識作為引導,再將與知識點相關的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資料的收集和討論,討論完成后進行匯報,最后由老師總結和補充。因為知識點的難易程度不同,學生搜集資料與討論的時間長短也會不一致,有時當堂可以討論出來有時無法當堂得出結論,因此就會產生“隔堂對分”與“當堂對分”的情況。針對《企業稅收籌劃》這門課程筆者做了如下規劃(如圖1)。

2.1教學設計

(1)教師講授:第一個環節就是以教師為主的知識講授,相對于以前傳統的填鴨式講授,現在的講授不再是全方位,詳細的講授,更多的是進行框架式的講解,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學習,以企業所得稅為例,籌劃的方式總體來說有降低計稅依據、納稅人身份的選擇、小微企業的納稅籌劃、供貨方納稅人身份的選擇等等。將主要的方法進行講解后,引導學生按照思路去尋找有關的條例法規,可以初步調動學生對于理論基礎的學習興趣。這樣避免了傳統教授一味講解理論方法的弊端,不會在最初就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2)學生小組討論:學習完理論基礎后,進行案例搜集的任務布置,本研究的實驗班級為財務管理專業大三學生,總人數為80人,學生每8人一個小組,共10組。每組成員可自行尋找有關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案例。若教師認為討論的話題可以在當堂討論完畢,那么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這個平臺討論任務,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分析講解。若教師認為討論的話題無法在當堂課程討論完畢,教師仍可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任務點進行隔堂對分,通過平臺的統計模塊來監督每個學生是否完成課下作業。(3)小組代表發言:完成案例的搜集后,每個小組選一人為代表在課堂上為班級同學進行案例的分析和講解,小組代表采取輪流制,這樣可保證每個同學的參與度。一個小組完成講解后,教師可對小組代表的發言及表現進行打分作為平時成績的依據之一。(4)教師補充總結:10組發言完畢后,老師對案例和知識點進行點評和總結,對于遺漏的案例類型和知識點進行補充。在此基礎上老師的補充和總結也不再枯燥無味,在學生們對案例和知識點已經有所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和補充,大大減少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大部分同學聽不懂的情況,將對分課堂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2.2教學效果分析

筆者對于開放此課程的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出80份問卷,收回80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新的教學模式整體是受學生們喜歡圖1對分課堂實施流程圖的,課上提高了學生課堂的參與度,課上的討論也提高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課堂的利用率有所提高。課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督促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學習,而且課下任務量大部分學生也是可以接受的。雖然部分同學習慣了下課無任務不喜歡課后任務的學習,但大部分同學對于課后任務還是表現出了很高的積極性。對于教學模式,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課堂相比以前變的生動有趣,有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激發了學習的主動性,并且能夠更好的理解和運用知識點。少部分學生還不太適應新的教學模式,覺得傳統的教學模式壓力小,“對分課堂”課下的任務相比之前要多,壓力比之前要大。對此情況我建議學生改變心態,克服自己的惰性心理,融入以后自然會發現其樂趣。綜上,從整體來說,“對分課堂”的應用提高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和運用知識點。考核方面也更加的全面化,對于平時成績的考核貫穿了課程的始終,使得平時成績更加有效化,使得期末的考試成績更加系統化、合理化、真實化。

3實施“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優點與存在的問題

3.1經過一學期的實施,“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優點是很明顯的

(1)提高了學生對課堂的興趣,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自己尋找相關的法規理論政策能初步理解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自己再尋找現實案例,進而分析案例,既能將理論知識記牢,又能將知識運用在實際案例當中。真正做到了理論與現實相結合。(2)提高了課堂利用率,小組討論與小組發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迫使本來不愿意動腦的學生進行思考,不會完全放棄課堂的學習時間,在課堂上基本人人都進行了參與,不再白白浪費課堂的寶貴時間,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和利用率。而且在每堂課一點一滴的積累中,學生也會真正的將知識融會貫通,不止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的“應試學習”,讓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的力量。(3)有利于老師與學生線上線下的交流以及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小組討論會產生團隊凝聚力,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些環節,及時知曉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促進教學的開展。同時也加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得學生學習與教師講授這兩個方面更好地相互配合,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3.2存在的問題

(1)因為首次實施此教學模式,對于教學環節整體的把握、專業知識的引導能力還不夠加,不僅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而且對教師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授課經驗不夠豐富,專業知識不熟練的老師還不能很好的實施該教學模式。(2)小組代表發言時因與個人相關較大也會出現小組中其他人的不作為,形成了“小組代表”之間的比拼,違背了建立小組的初衷。

4結語

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模式是教師們的終身課題,雖然在實施“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我相信隨著老師們不斷的優化和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互相汲取經驗,交流感受,一定會使課程建設的更加完善。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生建立終身自我學習的習慣,滿足高校當前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頡曉銀.為國家創新型人才培養貢獻寧夏智慧——寧夏積極探索創新素養教育新路徑[J].寧夏教育,2020(12):34-38.

[2]李珊珊.地方高校“新財經”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新建構主義理論[J].河北企業,2020(12):140-141.

[3]任愛華,趙蔚蔚.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稅收籌劃”課程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2):111-115.

[4]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05):5-10.

作者:王怡文 王繼楠 單位:河南城建學院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