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保險對小額貸款發展的效能研究

時間:2022-03-05 04:01:48

導語:貸款保險對小額貸款發展的效能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貸款保險對小額貸款發展的效能研究

摘要:銀行貸款保險制度的建立,讓貸款風險由銀、保雙方共同承擔,不僅分散了風險,還有效解決了經濟落后地區的信貸配給問題,增加了市場信貸需求和社會融資規模,實現了銀行、保險和客戶的三方共贏。然而,在貸款保險業務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業務規模較小、借款成本高和銀行道德風險等一系列的問題。通過建立健全的貸款保險相關評價體系、降低小貸融資成本、采取多元化的風險轉移措施有助于激發市場活力,有效防控風險,促進貸款保險業務的發展。

關鍵詞:小額貸款;保證保險;信貸配給

一、引言

貸款保險是指保險公司為購買保險的借款人提供貸款擔保,當貸款出現逾期時,由保險公司向銀行償還貸款資金的保險業務[1]。當前我國主要的貸款保證保險模式為“信貸+保險”的銀保互動模式。從個人角度來看,巴曙松、游春(2015)認為購買貸款保險的借款人,更容易獲得貸款,且具備較強的風險抵抗能力[2]。程華、黃解宇(2019)通過模型分析,認為貸款保險對農民增收成效顯著[3]。從機構角度來看,貸款保險降低了客戶準入門檻,信貸配給現象和客戶逾期情況有所好轉,金融機構收益水平得到提升。從供需的角度來看,銀保聯合模式增加了金融機構的信貸供給意愿,有效減少了政府的財政補貼,實現了多方共贏的目標。然而,也有學者認為貸款保險的效果并不明顯,指出利率定價和道德風險是影響貸款保險發展的主要因素,此外,貸款保險存在保險責任范圍過于寬泛、利率定價不合理、從業人員素質偏低現象。余嘉勉(2018)認為貸款保險的保費支出會增加借款人融資成本,減少客戶申請貸款的積極性[4]。貸款保險作為提高落后地區借款人貸款可獲得性的有效途徑,其意義毋庸置疑。由于各省情況不一,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推動,該業務效果并不明顯。本文將從銀行業務實際出發,破解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性對策。

二、貸款保險的模式

當前我國貸款保險的模式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信用保險,即以銀行作為投保人向保險公司繳納保費,其受益人為銀行本身,保險標的為所借出的貸款及其還款期限內的利息。當借款人不能正常還款時,由保險公司來歸還客戶拖欠銀行的本息,保證銀行資金不受損失。此時,保險公司獲得銀行讓渡的債權,以代償的貸款本息作為本金,按保險協議中約定的利率向借款人收取利息。另一種是保證保險,其投保人和受益人都為客戶本身,保險標的為貸款時用于抵押的房產價值。當借款人不能正常還款時,由保險公司代償銀行本息,直至借款人恢復還款能力后,再向保險公司償還墊付的資金。

三、經濟落后地區市場的信貸配給

本文通過ARCGIS軟件對2018年8月末全國各省存、貸款余額數據進行分析,結論如下:我國居民儲蓄存款有著向經濟發達地區聚集的特點,而貸款投放則呈現出從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逐漸遞減的規律。即越是經濟落后的地區,貸款可獲得性越低,乃致于產生信貸配給現象,這在涉農小額貸款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部分地區發生信貸配給的呢?從銀行方面來看:信息不對稱是造成落后地區貸款可獲得性低的最主要因素。由于當前農村市場信用意識淡薄,信用環境較為惡劣,加上沒有相應的抵押物,借款人往往存在著逆向選擇與敗德行為,這從根本上毀壞了落后地區信貸市場的基礎;其次,信息不對稱導致了銀行利率升高。由于銀行不能判斷借款人的具體風險狀況,只能通過提高利率來覆蓋貸款風險,且銀行的風險隨著利率的上升而不斷增大;最后,金融機構為獲取利益,防控風險,只能通過信貸配給的手段,選擇優質客戶,進行適度授信。從借款人方面來看:我國居民的金融素養水平差距較大,經濟發達地區居民的金融素養明顯高于經濟落后地區,導致經濟落后地區借款人的貸款意愿和金融信息獲得能力不足,加上自身條件和經營規模的限制,達不到貸款準入門檻,造成了經濟落后地區貸款投放較少的現象出現。

四、貸款保險的作用

(一)從借款人角度來看。首先,貸款保險制度的引入,解決了小額貸款客戶自身條件不足的問題,打消了商業銀行的諸多顧慮,讓貸款難的問題得到解決;其次,而購買貸款保險的借款人,在經營困難時,則有更多的緩沖時間來逐步償還欠款,確保抵押物免遭處置;最后,保險公司在借款人不能按時還款時,先行墊付了借款人拖欠銀行的本息,使借款人的信用記錄不受影響,在借款人恢復還款能力,結清保險公司墊付的貸款本息后,仍然能夠向銀行申請貸款,保證了信用的優良和經營的可持續。(二)從金融機構角度來看。一是銀行綜合效益得到提升。貸款保險將貸款逾期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這讓銀行在擴大貸款規模的同時,降低了風險成本,當貸款損失發生時,銀行的撥備計提較以往大幅減少;二是銀保雙方業務范圍不斷擴大。貸款保險降低了銀行的風險,信貸供給大幅增加,保險公司通過與銀行合作,獲得了大量的客戶資源,擴大了保險的業務范圍,實現了保險業務的迅速發展;三是貸款風險防范進一步增強。雙軌監督檢查機制,加大了對貸款客戶道德風險和經營風險的監督,客戶信息更為透明。保險公司在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檢查的各個環節都參與其中,有效防控了小額貸款的經營風險。

五、貸款保險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貸款保險規模較小。貸款保險業務推廣以來,規模效應并不顯著,究其原因:一是貸款保險產品品種單一,未覆蓋所有貸種。當前的貸款保險業務主要是圍繞小額貸款進行產品設計和開發,其他貸款品種缺乏相匹配的保險政策;二是業務推廣重視程度不夠。銀保雙方沒有成立專門的部門,只有兼職的客戶經理參與該業務,在業務指導、貸后檢查、理賠等環節都缺乏系統性的學習和培訓;三是激勵政策不足。政府缺少在客戶保費優惠補貼、銀行利率優惠補貼、貸款損失補償方面的政策,導致銀行、保險公司和借款人的貸款參保意愿都不強烈。(二)借款人的融資成本增加。借款人融資成本增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經濟成本增加。借款人及要支付貸款利息,又要繳納保費,增加了貸款成本;二是管理成本增加。借款人從申請貸款開始,需要全程接受保險公司和銀行的雙重監督,增加了檢查的頻次。此外,由于部分從業人員素質低下,在檢查監督環節存在吃拿卡要現象,加重了借款客戶的經營負擔;三是時間成本增加。在保險公司完成調查后,還要將申請資料交給銀行進行二次調查,雙方審批通過后才能放款,增加了貸款辦理的時限。(三)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對貸款保險的負面作用。貸款保險帶來的消極影響表現為:一是銀行放松了貸款準入標準。保險公司的介入,讓貸款銀行向保險公司轉嫁了大部分的貸款風險,形成了風險共擔的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行貸款審查的警惕性;二是貸款金額放大。在保險擔保的模式下,銀行更傾向于頂額發放貸款來增加效益和貸款規模;三是影響借款人的正常融資決策。貸款保險業務讓借款人的違約成本變小,從而鼓勵了借款人盡可能多的舉債經營,這會擾亂貸款客戶的初衷,增加還款的難度,導致逾期風險。

六、對策及建議

(一)建立健全的貸款保險相關評價體系。一是政府主管部門應組織建立貸款保險信用評價體系。通過運用科技手段和大數據分析,有效整合各行業信息,讓銀行對借款人有全面的認識,再利用評級模型,對客戶進行打分,綜合分析客戶是否符合貸款標準。二是要建立健全的貸款保險法律制度體系,一方面,讓銀行和保險公司在對逾期貸款的處置上有法可依,從根本上化解了金融機構“怕”發展的問題。另一方面,能夠對借款人形成有效約束,優化市場的信用環境。(二)降低小額貸款融資成本,激發市場活力。1.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政策的落地有兩種途徑:一是在保費上進行補貼,對參保的借款人在保費上進行優惠。如僅需交保費的50%;或者由客戶先交保費,在貸款正常結清后,再由政府補貼所交保費金額的80%;二是在利率上進行補貼,借款人可享受基準利率,多出的利率部分利息由政府承擔,以此調動借款人和銀行的積極性。2.降低銀行貸款利率。合理的貸款利率和較低的融資成本,更容易獲得市場的認可。風險分散機制降低了銀行的貸款風險和經營成本,銀行可拿出一部分收益作為客戶的保費;或者向參保客戶提供較低的貸款利率,以增強客戶的貸款意愿,實現客戶、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效益最優。3.建立分層級的貸款保險標準。為加快貸款保險業務發展效率,應建立分層級的貸款保險標準:一是根據借款人風險程度分等級繳納保費。讓資質好的客戶承擔較低的保費支出,對資質差的客戶則通過收取較高的保費來降低未來的逾期損失;二是對不同資質客戶采取不同的審查標準。對優質客戶應簡化流程,實現短時間內放款,對劣質客戶則要盡可能多的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認真做好各環節的調查。4.加強銀保渠道建設,提供一站式服務。在業務辦理上,要加強銀行核保險公司的合作,設立一體化的作業窗口,通過提供一站式服務,讓客戶辦理貸款保險業務在時間上、流程上都得到較好的體驗,從而增加借款人融資的信心。(三)采取有效風險轉移措施,降低銀保雙方風險。1.政府牽頭出臺激勵考核措施。小額擔保貸款作為政府的工作內容之一,一是要政府牽頭,出臺激勵政策,組織銀行和保險公司共同推動業務發展;二是各級政府要提供擔保金,防范貸款損失風險;三是要開展績效評價考核,將小額擔保貸款是否正常還款作為評價村、鎮、縣、市級領導經濟工作優劣的一項指標,納入考核。2.逐步推進貸款保險業務。在業務推廣上,一是樹立標桿,集中精力做好一款貸款保險產品;二是要選好試點區域,優先經濟發達的地區開辦業務,確保風險可控;三是要充分利用征信系統對客戶進行篩選,用較高的標準選擇優質客戶發展貸款保險業務;四是逐步擴大業務范圍和種類,通過分析試點地區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產品和流程,逐步擴大貸款種類和推廣區域。3.建立專職貸款保險隊伍和風險共擔機制。保險公司要加強專職人員隊伍建設,做好銀保雙方的業務培訓和溝通,積極參與授信的各個環節,確保業務辦理流程順暢、防范銀行從業人員內部違規風險、監督各級政府在業務推動過程中的質量。為避免銀行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保險公司應建立風險共擔機制,根據風險大小,銀、保雙方分別承擔不同比例的貸款損失風險,既能減少銀行道德風險發生,又能按承保比例降低銀行保費成本。4.優化資產處置流程。一是要深化與拍賣公司合作的力度,優化抵押品的處置流程,加快抵押品變現節奏;二是要加強與信托公司的合作,推出銀行理財形式的信托基金,將發生逾期的小額擔保貸款按風險等級批量打包進行證券化,形成政府擔保、保險公司聯保、銀行撥備、拍賣公司介入和廣大群眾募集的多渠道風險分散控制模式,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

參考文獻:

[1]陳帆,丁悅.貸款保證保險:國際經驗與我國對策[J].金融經濟,2019(10):41-44.

[2]巴曙松,游春.我國小微型企業貸款保證保險相關問題研究[J].經濟問題,2015(01):1-6.

[3]程華,黃解宇.支農貸款和農業保險對農民增收的影響效應研究[J].經濟論壇,2019(09):120-127.

[4]余嘉勉.農村金融貸款保險制度:創新與規制[J].農村經濟,2018(10):91-96.

作者:渠源清 敖立 單位:吉首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