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分離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7 08:11: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知行分離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知行分離”對德育的影響
“知行分離”對小學德育的影響學校是道德建設的主要載體,尤其是小學德育工作尤其重要,處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兒童,無論是思想方面,還是行為方面都沒有形成固定的形態,可塑性非常強。因此這就需要學校和家庭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小學階段,學校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養成仁愛之心,形成良好的習慣,從而提高自身素養。德育歷經幾代人的改革,一直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但是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部分小學生在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方面存在“知行分離”現象,這與教育家陶文浚先生倡導的“知行合一、知行并進”相背離。所謂“知行分離”就是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相違背,道德修養動機多元化,道德評價充滿矛盾和困惑。本文通過分析“知行分離”現象對小學德育的不良影響,提出解決方法,建設小學德育。
“知行分離”對小學德育影響
教育模式導致的“知行分離”對小學德育的影響 思想道德教育在經過教育家們長久的摸索、探究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不足。小學教學主要以教師講解,學生聽課的模式進行。這樣的教育模式就是典型的“知行分離”。教師只是教給學生理論知識,在思想上給學生灌輸認知概念,卻不注重實際運用。這樣的教育方式缺乏靈活性,不利于小學德育建設。這使得學生對德育沒有一個深刻認知,德育的概念只是存儲在學生的潛意識中,因此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無法真正的用德育知識嚴于律己,造成“知行分離”。小學生逐漸養成不良習慣,并且難以改正。這樣會對他的未來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試教育導致的“知行分離”對小學德育的影響 中國的莘莘學子很多都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從接受教育開始就存在考試,尤其近幾年,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加優秀,讀小學時就開始進行課外輔導。學科知識雖然逐漸豐富了,但是卻忽視了孩子的思想教育,孩子沒有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更不用說提升自身素養,加劇德育教學的“知行分離”現象,不利于小學德育建設,不利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市場經濟導致的“知行分離”對小學德育的影響 在當今經濟繁榮的時代,人們越來越追求物質利益。這種功利主義就不可避免的對孩子產生影響。他們會像大人一樣,在思想上刻下“利益”兩個字,而他們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卻是“舍生取義”,這就造成所學的思想觀念和所做的行為不一致。市場經濟影響小學生“知行合一”,不利于小學德育教育建設和發展。
不利影響的解決措施
德育與實際相結合 在明確了德育目標后,就此目標制定德育內容與開展德育建設的方法。具體來說,在確立目標后,我們應該怎么去實施。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時,在講授德育知識的基礎上,穿插進對日常發生的道德事件具體場景的描述,讓小學生身臨其境和潛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讓小學生明白對與錯的原因,而不只是對學生闡述對與錯這種簡單的概念。此外,小學的德育還缺乏具體的行為標準。這是德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的問題。選擇科學的德育教育方法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事情的認知大多出于感性。憑感覺做事,缺乏理性認知的孩子是無法理解成年人的做事方式的。因此,從有效性的角度出發,小學德育可以在方法上進行更多嘗試,如故事法、體驗法等,會收到更好的效果。這種方法會對小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學生會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對事情性質進行判斷。拓展德育教育途徑 小學生德育工作不能僅僅依靠學校來完成。還需要家庭、社區、乃至國家來輔助完成。家庭不能只要求孩子學習方面的成就,也應注重孩子在德育方面的培養。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社區要形成一種良好的道德風氣,讓孩子在良好的氛圍內成長。
隨著我國日漸強大,國民素質建設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當務之急。在建設過程中,小學德育是國民素質建設的關鍵環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解決“知行分離”的問題。首先,要制定德育目標;其次,把德育與實際相結合,在實際生活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然后,選擇科學的德育方法;最后,拓展德育途徑。
大學生德育中知行分離現象分析論文
摘要:高校德育的任務之一是向大學生傳授道德理論,使他們能夠正確地道德認知,了解社會對個人行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為的道德區分及其價值意義,從而能夠指導他們的道德行為,做到知行統一。探討和研究高校學生德育中出現的知行分離現象及其成因,對于尋找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實現大學生德育的知行統一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德育;知行分離;原因;對策
“道德規范,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理論問題。道德只有和人的行為統一起來,才具有其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1]高校德育的任務之一是向大學生傳授道德理論,使他們能夠正確地道德認知,了解社會對個人行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為的道德區分及其價值意義,從而能夠指導自身的道德行為,做到知行統一。但現實中卻普遍存在著大學生知德能力較強,在觀念上認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卻并不付諸于行動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動,即所謂“知而不行”、“知而錯行”,這種與德育目標完全背離的現象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也讓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感焦慮。
一、“知行分離”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問題
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務實、積極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學生在觀念上認同社會主流文化,認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體行為中卻又踐行世故與粗俗,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離現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政治態度上,絕大多數學生對現實政治評價趨于積極,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希望祖國繁榮昌盛,但在政治認知和政治行為取向上呈現矛盾狀態。首先,通過各種學習,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政治理論知識,但運用所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說明現實問題的能力不強,不善于透過現象去把握本質。其次,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批判意識,對社會上的腐敗等丑惡現象深惡痛絕,但牽涉到自身利益時,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門,千方百計地請客送禮,一邊憤世嫉俗,一邊逢迎世俗,在認知和行為上呈現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黨問題上,有些大學生在功利思想的驅使下在入黨申請書上寫的真真切切、誠誠懇懇,為了撈上“黨票”,一度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積極,可一旦達到目的,行動上很快就松弛下來,表現出理想的崇高與現實追求的相悖性。
學生德育中知行分離分析論文
一、“知行分離”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問題
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務實、積極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學生在觀念上認同社會主流文化,認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體行為中卻又踐行世故與粗俗,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離現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政治態度上,絕大多數學生對現實政治評價趨于積極,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希望祖國繁榮昌盛,但在政治認知和政治行為取向上呈現矛盾狀態。首先,通過各種學習,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政治理論知識,但運用所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說明現實問題的能力不強,不善于透過現象去把握本質。其次,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批判意識,對社會上的腐敗等丑惡現象深惡痛絕,但牽涉到自身利益時,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門,千方百計地請客送禮,一邊憤世嫉俗,一邊逢迎世俗,在認知和行為上呈現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黨問題上,有些大學生在功利思想的驅使下在入黨申請書上寫的真真切切、誠誠懇懇,為了撈上“黨票”,一度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積極,可一旦達到目的,行動上很快就松弛下來,表現出理想的崇高與現實追求的相悖性。
第二,在文化素養上,絕大多數大學生觀念上認同嚴肅文化或高雅文化,可部分學生卻在行為取向上偏好世俗文化甚至褻瀆文化。面對文化建設,他們的認識和評論獨到而深刻,“沒有文化的人是粗俗的人、沒有品味的人”,“受不了一些文化思想方面的平庸和淺薄”。而大學校園里,不少大學生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卻輕視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被人稱為“有知識,沒文化”,更有極少數大學生只看武打、言情、兇殺為主的書刊,凡是少賭、無毒、缺黃等不“刺激”的書刊,一律提不起興趣。這種文化失范現象促使極少數大學生生活畸變,精神空虛,文化審美異化。
第三,在道德立場上,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德性是安身立命之本,應該有完善人的人格。相當多的大學生在道德認知上接受或認同“正直”、“誠信”、“責任心”、“禮貌”等優秀道德品質,但自身在行為層面體現出的道德水平卻偏低。“據《中國青年研究》報道,近日,一份對892名大學生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有82.77%的大學生曾有過作弊行為(包括夾帶紙條、給別人傳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2]多數學生在觀念上接受了遵守社會公德對個人乃至社會的重大意義,可在具體的學習和生活中卻很難做到“慎獨”、“篤行”,甚至無視社會公德。
第四,在人生價值取向上,絕大多數同學認同先公后私的道德觀念和“重義輕利”的價值取向,主張以集體為重,以大局為先,以義為本。然而,不少學生的道德行為選擇低于理性認識水平,表現在:一是行為價值功利化較為明顯,注重外在的物質享受,忽視精神的內在素養的提高;二是在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相當多的學生奉行“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的道德信條,以個人為中心,崇尚自我,集體觀念淡薄,價值追求短期化、實用化、功利化。一些大學生價值觀念出現嚴重偏差,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置社會規范于不顧,南京師范大學社會調查協會對南京5所高校近500名學生進行了一次誠信問卷調查顯示,“八成學生愿高價做”。[3]
高校學生德育中知行分離應對措施論文
摘要:高校德育的任務之一是向大學生傳授道德理論,使他們能夠正確地道德認知,了解社會對個人行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為的道德區分及其價值意義,從而能夠指導他們的道德行為,做到知行統一。探討和研究高校學生德育中出現的知行分離現象及其成因,對于尋找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實現大學生德育的知行統一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德育;知行分離;原因;對策
“道德規范,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理論問題。道德只有和人的行為統一起來,才具有其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高校德育的任務之一是向大學生傳授道德理論,使他們能夠正確地道德認知,了解社會對個人行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為的道德區分及其價值意義,從而能夠指導自身的道德行為,做到知行統一。但現實中卻普遍存在著大學生知德能力較強,在觀念上認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卻并不付諸于行動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動,即所謂“知而不行”、“知而錯行”,這種與德育目標完全背離的現象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也讓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感焦慮。
一、“知行分離”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問題
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務實、積極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學生在觀念上認同社會主流文化,認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體行為中卻又踐行世故與粗俗,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離現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政治態度上,絕大多數學生對現實政治評價趨于積極,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希望祖國繁榮昌盛,但在政治認知和政治行為取向上呈現矛盾狀態。首先,通過各種學習,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政治理論知識,但運用所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說明現實問題的能力不強,不善于透過現象去把握本質。其次,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批判意識,對社會上的腐敗等丑惡現象深惡痛絕,但牽涉到自身利益時,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門,千方百計地請客送禮,一邊憤世嫉俗,一邊逢迎世俗,在認知和行為上呈現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黨問題上,有些大學生在功利思想的驅使下在入黨申請書上寫的真真切切、誠誠懇懇,為了撈上“黨票”,一度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積極,可一旦達到目的,行動上很快就松弛下來,表現出理想的崇高與現實追求的相悖性。
大學生德育中知行分離現象產生原因論文
一、“知行分離”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問題
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務實、積極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學生在觀念上認同社會主流文化,認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體行為中卻又踐行世故與粗俗,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離現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政治態度上,絕大多數學生對現實政治評價趨于積極,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希望祖國繁榮昌盛,但在政治認知和政治行為取向上呈現矛盾狀態。首先,通過各種學習,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政治理論知識,但運用所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說明現實問題的能力不強,不善于透過現象去把握本質。其次,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批判意識,對社會上的腐敗等丑惡現象深惡痛絕,但牽涉到自身利益時,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門,千方百計地請客送禮,一邊憤世嫉俗,一邊逢迎世俗,在認知和行為上呈現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黨問題上,有些大學生在功利思想的驅使下在入黨申請書上寫的真真切切、誠誠懇懇,為了撈上“黨票”,一度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積極,可一旦達到目的,行動上很快就松弛下來,表現出理想的崇高與現實追求的相悖性。
第二,在文化素養上,絕大多數大學生觀念上認同嚴肅文化或高雅文化,可部分學生卻在行為取向上偏好世俗文化甚至褻瀆文化。面對文化建設,他們的認識和評論獨到而深刻,“沒有文化的人是粗俗的人、沒有品味的人”,“受不了一些文化思想方面的平庸和淺薄”。而大學校園里,不少大學生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卻輕視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被人稱為“有知識,沒文化”,更有極少數大學生只看武打、言情、兇殺為主的書刊,凡是少賭、無毒、缺黃等不“刺激”的書刊,一律提不起興趣。這種文化失范現象促使極少數大學生生活畸變,精神空虛,文化審美異化。
第三,在道德立場上,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德性是安身立命之本,應該有完善人的人格。相當多的大學生在道德認知上接受或認同“正直”、“誠信”、“責任心”、“禮貌”等優秀道德品質,但自身在行為層面體現出的道德水平卻偏低。“據《中國青年研究》報道,近日,一份對892名大學生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有82.77%的大學生曾有過作弊行為(包括夾帶紙條、給別人傳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2]多數學生在觀念上接受了遵守社會公德對個人乃至社會的重大意義,可在具體的學習和生活中卻很難做到“慎獨”、“篤行”,甚至無視社會公德。
第四,在人生價值取向上,絕大多數同學認同先公后私的道德觀念和“重義輕利”的價值取向,主張以集體為重,以大局為先,以義為本。然而,不少學生的道德行為選擇低于理性認識水平,表現在:一是行為價值功利化較為明顯,注重外在的物質享受,忽視精神的內在素養的提高;二是在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相當多的學生奉行“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的道德信條,以個人為中心,崇尚自我,集體觀念淡薄,價值追求短期化、實用化、功利化。一些大學生價值觀念出現嚴重偏差,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置社會規范于不顧,南京師范大學社會調查協會對南京5所高校近500名學生進行了一次誠信問卷調查顯示,“八成學生愿高價做”。[3]
大學生德育中知行分離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摘要:高校德育的任務之一是向大學生傳授道德理論,使他們能夠正確地道德認知,了解社會對個人行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為的道德區分及其價值意義,從而能夠指導他們的道德行為,做到知行統一。探討和研究高校學生德育中出現的知行分離現象及其成因,對于尋找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實現大學生德育的知行統一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德育;知行分離;原因;對策
“道德規范,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理論問題。道德只有和人的行為統一起來,才具有其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1]高校德育的任務之一是向大學生傳授道德理論,使他們能夠正確地道德認知,了解社會對個人行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為的道德區分及其價值意義,從而能夠指導自身的道德行為,做到知行統一。但現實中卻普遍存在著大學生知德能力較強,在觀念上認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卻并不付諸于行動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動,即所謂“知而不行”、“知而錯行”,這種與德育目標完全背離的現象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也讓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感焦慮。
一、“知行分離”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問題
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務實、積極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學生在觀念上認同社會主流文化,認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體行為中卻又踐行世故與粗俗,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離現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政治態度上,絕大多數學生對現實政治評價趨于積極,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希望祖國繁榮昌盛,但在政治認知和政治行為取向上呈現矛盾狀態。首先,通過各種學習,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政治理論知識,但運用所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說明現實問題的能力不強,不善于透過現象去把握本質。其次,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批判意識,對社會上的腐敗等丑惡現象深惡痛絕,但牽涉到自身利益時,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門,千方百計地請客送禮,一邊憤世嫉俗,一邊逢迎世俗,在認知和行為上呈現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黨問題上,有些大學生在功利思想的驅使下在入黨申請書上寫的真真切切、誠誠懇懇,為了撈上“黨票”,一度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積極,可一旦達到目的,行動上很快就松弛下來,表現出理想的崇高與現實追求的相悖性。
大學德育知行統一化特征研究論文
摘要:高校德育的任務之一是向大學生傳授道德理論,使他們能夠正確地道德認知,了解社會對個人行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為的道德區分及其價值意義,從而能夠指導他們的道德行為,做到知行統一。探討和研究高校學生德育中出現的知行分離現象及其成因,對于尋找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實現大學生德育的知行統一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德育;知行分離;原因;對策
“道德規范,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理論問題。道德只有和人的行為統一起來,才具有其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高校德育的任務之一是向大學生傳授道德理論,使他們能夠正確地道德認知,了解社會對個人行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為的道德區分及其價值意義,從而能夠指導自身的道德行為,做到知行統一。但現實中卻普遍存在著大學生知德能力較強,在觀念上認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卻并不付諸于行動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動,即所謂“知而不行”、“知而錯行”,這種與德育目標完全背離的現象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也讓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感焦慮。
一、“知行分離”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問題
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務實、積極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學生在觀念上認同社會主流文化,認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體行為中卻又踐行世故與粗俗,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離現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政治態度上,絕大多數學生對現實政治評價趨于積極,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希望祖國繁榮昌盛,但在政治認知和政治行為取向上呈現矛盾狀態。首先,通過各種學習,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政治理論知識,但運用所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說明現實問題的能力不強,不善于透過現象去把握本質。其次,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批判意識,對社會上的腐敗等丑惡現象深惡痛絕,但牽涉到自身利益時,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門,千方百計地請客送禮,一邊憤世嫉俗,一邊逢迎世俗,在認知和行為上呈現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黨問題上,有些大學生在功利思想的驅使下在入黨申請書上寫的真真切切、誠誠懇懇,為了撈上“黨票”,一度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積極,可一旦達到目的,行動上很快就松弛下來,表現出理想的崇高與現實追求的相悖性。
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探究
摘要:運用“知行”學說相關理論對大學生體育實踐的不良現狀、成因進行分析,構建大學生體育實踐“知情意行”干預模型。模型認為,“知”是奠基石,曉之以理,讓學生重視體育實踐知識技能;“情”是催化劑,動之以情,讓學生在體育實踐中獲得良好體驗;“意”是推進器,煉之以意,讓學生自覺堅持參與體育實踐;“行”是落腳點,導之以行,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實踐習慣。根據以上觀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從而實現大學生體育實踐知行合一。
關鍵詞:知情意行;干預模型;大學生;體育教學改革
從2007年“中央7號文件”到2012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再到2016年《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頒布,學校體育工作的地位不斷提升,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但相關的數據顯示,“中小學生身體素質繼續呈現穩中向好趨勢。但是,大學生身體素質繼續呈現下降趨勢”[1],很多指標低于中學生。導致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學生參與體育實踐普遍呈現“知而不行”的特征。本文從“知行”學說理論視角出發,構建大學生體育實踐“知情意行”干預模型,從四個維度剖析大學生體育實踐中的不良現狀和成因,尋求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途徑和方法,以期能增強大學生體育實踐的主觀能動性。
1模型建構的理論基礎
“知行”關系作為哲學理論的重要內容,古今中外眾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提出過有關“知行合一”的理念和觀點,如何將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實現“知行合一”,是大學生增進體質健康的唯一有效途徑和手段。以“知行合一”、“知情意行”、“體育教學”、“大學生”等為主要檢索詞,檢索查閱了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30日的學術文獻共76篇,從前人成果來看,以“知情意行”為主題的研究多集中在思想品德教育領域;在體育教育領域的研究多是關注從心理學視角分析學生體育鍛煉中的知行關系、價值取向與行為選擇或是對“知行合一”、“知信行”理論在體育教學中干預和效果的研究。已有研究多是對學生體育行為或體育教學的知行分離現象進行闡述和分析,提出實現“知行”合一的對策,但缺少由“知”轉化為“行”的過程研究,也就是“情”和“意”的具體實現過程。要使學生能夠建立終身體育意識,掌握終身體育方法,形成終身體育習慣,需要經歷由不知到知、由知到懂、由懂到行、知行統一的過程,包含“認知明理、內化于心、外踐于行”三個階段[2]。“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從心理學視角來看,從“知”到“行”過程中,還有“情”和“意”兩個重要心理環節需要把握。其中“知”是奠基石,提供體育實踐知識指南;“情”是催化劑,激發體育實踐動機需求;“意”是推進器,保障體育實踐自主自律;“行”是最終的落腳點,實現體育實踐知行合一。這四要素環環相扣、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
2體育實踐“知情意行”干預模型
學校德育與思政課協同創新研究
[摘要]促進德育活動與思政課相互協同,要以思政課為核心,德育活動為拓展,雙管齊下,協同育人。要對標思政課育人要求規范德育活動實施方案,借助德育活動貫通德育場域,實現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協同育人,并將德育活動評價作為學校教育評價體系的組成部分,明確評價方式與具體指標。
[關鍵詞]道德角色;德育活動;協同創新
德育活動與思政課相互協同,是形塑學生道德角色的雙翼。德育活動滲透在理論武裝、學科教學、日常教育等多個育人體系之中,是連接家庭、學校、社會的重要活動載體,與思政課等德育課程同向發力,共同構成了學生道德角色形塑的重要力量。思政課等德育課程為學生提供了道德角色的“認同標準”,德育活動則通過實踐體驗為之提供正向反饋。因此,要采用系統分析的思維,從德育活動的目標內容、實施過程、效果評價等方面,探索德育活動與思政課協同創新的有效路徑。德育活動的定位與功能德育活動是承載道德角色形塑功能的各類活動,具體指學校面向學生及相關人員開展的,以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全面發展教育等為主要內容,有明確目的、系統規劃、科學組織的,區別于課程的活動載體。德育活動既可以作為思政課等德育課程的教育載體,也可以作為課程以外學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載體,是課程德育的“第二課堂”,涵蓋了包括主題教育活動、社團活動、儀式活動、社團活動、節慶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德育活動涉及面廣、綜合性強,貫穿了理論武裝、學科教學、日常教育等多個思政工作體系,是連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重要紐帶。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思政課是德育課程的核心,德育活動則貫穿課程德育、學校德育、社會德育三個層面,既是思政課等德育課程的拓展,又與思政課互為補充、相互協同,是德育課程一體化的重要載體。從定位上看,德育活動是思政課及其他德育課程的延伸與拓展。不論是以課程作業形式布置的德育活動,還是學校組織的其他德育活動,都同思政課一樣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因此,德育活動的目標、內容與思政課具有一致性。從功能上看,德育活動與思政課及其他德育課程具有互補性。在內容形式上,德育活動更加注重德育的實踐性,與思政課注重理論性相比,既有所差異又相輔相成。教師通過形式豐富的德育活動,引導學生主動運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思考,并用以解決現實問題,使課程德育在實踐活動中得到拓展。在評價方式上,德育活動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為學生評價的多元性提供了很好的補充。道德角色形塑:德育活動與思政課協同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框架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從社會化角度看,表現為學生道德角色的形塑與生成過程。以思政課為核心,德育活動為拓展,雙管齊下,協同育人,才能較好地塑造學生的道德角色。
1.德育活動為思政課營造的“認同標準”提供正向反饋
從社會化理論來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可以理解為對學生道德角色的全員全程全方位形塑,是“知行合一”的結果。當代的身份認同理論認為,個體通過社會對其身份的反饋,來鞏固或改變其道德角色認知,進而逐步形成特定的行為模式。“認同標準”產生個體的道德行為,社會環境的正向反饋能鞏固先前的認同標準,而負反饋則促使個體對認同標準進行修正。道德角色的形成,必然是個體認知外化為道德行為,并在外界反饋中鞏固或修正的結果。思政課為形塑學生道德角色提供了“認同標準”,而“認同標準”最終要導向道德角色形成,則需要道德行為在社會環境中獲得正向反饋。從道德角色形塑的角度來看,通過課程講授,為學生道德角色形塑提供了認知層面的基礎,而道德行為在社會環境中的養成,則需要其他條件將“認同標準”轉化為符合道德標準的行為。德育活動憑借其體驗性、社會性的特點,將道德行為的養成同家庭、社會等場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經過科學和有針對性的設計,就能有效地將“認同標準”轉化為道德行為,與思政課共同形塑學生的道德角色。2.德育活動以“主知型”和“主行型”兩種形式發揮協同作用從道德角色構建的“知”與“行”兩個維度出發,可采用以“知行合一”為核心的框架對育人效果進行整體性評估。在“知”的維度,是道德內化過程,在“行”的層面,則是道德外化過程。以“知”“行”兩個維度的互動,可將德育效果呈現四種類型:一是知行合一模式,即學生在認知和行為層面均達到預期,是德育效果的最優體現。二是文化標簽模式,指學生僅在行為上通過“模仿”符合道德規范,但主觀上未必完全理解和認同相關的道德標準。三是道德資本模式,指學生經過思想政治教育認同了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但在行為上呈現多樣化表現。四是知行分離模式,指學生在認識層面尚未達到德育要求,行為層面亦未實現道德外化。不論是思政課等德育課程,還是德育活動,其效果目標都是促使學生達到“知行合一”。課程德育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過程,可以看作促使學生由“知行分離”經由“文化標簽”或“道德資本”的路徑,達到“知行合一”的過程。受制于傳統課堂教學空間的限制,思政課等德育課程雖然能兼顧學生道德行為能力的培養,但重點是以講授為主構建學生的道德認知,是學生形成角色認知的重要來源。而在道德行為培養方面,課程講授需要依靠德育活動等其他載體來補充。德育活動的實踐性、體驗性,恰恰為提升課程德育效果提供了幫助。從實現知行合一的兩條路徑來看,“主知型”的德育活動,通過生動的體驗進行文化宣傳,進一步強化了“知”的層面,由知促行,促進學生道德角色沿著“知行分離道德資本知行合一”的路徑轉變,是德育由內而外的過程。“主行型”的德育活動,則要求學生親身實踐,著重強化“行”的層面,以行促知,促進學生道德角色沿著“知行分離文化標簽知行合一”的路徑發展,是德育由外而內的過程。協同策略:制定德育活動實施標準德育活動與思政課的有效協同,目的是使德育活動為思政課構建的道德角色“認同標準”提供積極反饋,從知與行兩條路徑,在家庭、學校、社會等三個領域中形塑學生的道德角色。為此,需要通過有效的頂層設計,改變學校德育活動相對松散的現狀,使學校德育活動的開展更加具有科學性、系統性。為此,應當匹配思政課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的課程要求,形成德育活動實施標準,促進德育活動科學化、規范化、體系化實施。1.對標思政課育人要求規范德育活動實施方案思政課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向性、科學性、功能性,依賴于不同學段課程標準的整體性設計,也依賴于教材內容的一體化制定。德育活動是思政課向學校、家庭、社會的拓展,但由于缺乏類似課程的規范化實施要求,活動開展往往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活動主題與思政課配合度不高。以思政課對各學段的培養重點為指引,德育活動實施亦要實現分層分類,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落實到操作層面,則要從學校育人的整體導向和特色出發,建立學校德育活動實施序列,每個活動的目標之間要按照學生的教育規律、認知規律,形成邏輯鏈,從整體上形成育人合力。
2.借助德育活動貫通德育場域
超聲醫學本科教學應用體會
摘要:超聲醫學是聲學、醫學、光學及電子學相結合的學科,包括超聲診斷學、超聲治療學和生物醫學超聲工程,具有醫、理、工三結合的特點及較強的實踐性。本文以“知行合一”為基礎,分析學習超聲醫學中的“知”與“行”,將“知行合一”思想應用于超聲醫學本科教學,為超聲醫學教學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知行合一”方案。
關鍵詞:知行合一;超聲醫學;教學
“知行合一”強調真知篤行,知行并進,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超聲醫學教育領域的知行合一:①將課堂教學與實踐結合,做到以知促行;②通過評價機制,反思實踐過程,從實踐中領悟知識內涵,做到以行求知;③培養學習、思考、實踐能力,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超聲醫學是聲學、醫學、光學及電子學相結合的學科,包括超聲診斷學、超聲治療學和生物醫學超聲工程,具有醫、理、工三結合的特點,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本文以知行合一為基礎,分析了學習超聲醫學中的“知”與“行”及其關系,為超聲醫學本科教學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知行合一方案。見圖1。
一、知者行之始——超聲醫學教學流程設計
既往超聲醫學課堂教學以文字附圖授課為主,理論考試檢查教學效果,課程中有集中見習,畢業前安排實習。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滿足簡單了解超聲醫學內容,不能滿足不同需求教學任務,沒有實現“知行合一”高效率教與學的本質。本文以“知行合一”指導思想為核心出發,設計出不同層次的教學流程,以解決上述問題。1.課本理論知識學習。隨著經濟發展,國家對教學及醫療的投入不斷增加,在實踐性極強的超聲醫學教學理論課堂,展示主流超聲醫學設備以及相應技術操作成為可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安排床旁示教課,使理論第一時間聯系實踐,機器上體現理論教學知識,實踐中認識理論,使枯燥理論形成感官直覺,外化為學習效率顯著提高,內化為理論知識扎根于心。實現知行合一、知行統一的高效率教學[1]。2.醫學前沿知識學習。課本理論知識不能滿足所有學生興趣需求,授課中滲透學科前沿新知,形成不同興趣點,分組課外討論學習,結合問題分組進入臨床實踐中解決問題,加深對前沿知識的認識。這種分組討論有利于啟發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結合問題進入臨床實踐中尋找問題答案,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在超聲專業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感興趣或者擅長的部分[2],以逐步認識自我。3.醫學研發領域學習。經過課本知識和前沿知識教學后,針對部分專業領域興趣強、渴求深入學習實踐的“發燒級”同學,引導他們深入至機器研發、軟件設計、造影劑制備等研發領域,并根據條件予以視頻或現場觀摩實驗室的研發過程,推薦進入實驗室觀摩探討實踐,體會研發的辛苦及取得成績后的成就感,進一步升級發燒溫度,培養立志攀登超聲醫學科研高峰的新時代有為青年。
二、行者知之成——超聲醫學實踐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