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8 04:14: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應試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應試教育

藝術設計應試教育

從德國包豪斯(Bauhaus)學院開始,就強調了藝術家、企業家、技術人員應該緊密合作,學生的作業和企業項目密切結合的教學模式。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大批先進的中國藝術教育工作者將這種模式引進中國。但當時的中國工業相對落后,藝術設計教育的博興和藝術家、設計師的數量相對較少,使好多學院教育很難滿足這種教育需求,傳統的應試教育仍然作為專業學習效果的主要考核的依據。隨著我國工業技術的不斷發達和網絡系統的不斷普及,教育和企業,設計師、教師和學生之間實現直接話語的可能,基于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生、教師、設計師頻繁交流的新的教育語境必將被建立。

1從一道試題說起

有這樣一道試題:簡述形式美的基本法則(不少于10個)。學生做了這樣的書面回答:對稱與均衡;對比與調和;條例與反復;變化與統一;節奏與韻律;比例與尺度。乍看起來,回答得很好,但詳問之,卻很少有學生作出恰當解釋。顯然在應試教育的灌輸下,大家已經淡忘了美學原理的來源和原理本身的相對性,這對藝術設計學生高階學習和將來的設計是極為不利的。包豪斯學院的教育理念中注重對美的客觀歸納,其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三大構成的教學方法當屬其中經典。但許多中國的學者卻將這種思維看做放之四海皆準的法寶,在民間藝術品上仍然套用三大構成的原則,結果是邯鄲學步,最終把民間藝術搞成了四不像。不同的實踐必然產生不同的審美,理論和實踐的錯位或脫節,必然產生設計的怪胎。體現在應試教育上就是:不是所有符合三大構成的設計都一定是好作品,民間藝術發展和教學如果也用此來“削足適履”,必然會使教育模式陷于僵硬。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大量的后現代思想潮起云涌,激進的哲學思辨模式和激進的藝術家試圖發現或重建一種非現代的、全新的審美秩序。乍一看似乎有些玩世不恭,但細細品味,卻發現他們的思想是建立在對工業的負面影響、經濟比較發達的新環境上的非常認真的思索。有些中國的設計教育者還沒有深究這種藝術產生的根源,就生硬地把它們弄了過來,完全無視中國的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和老百姓的審美趣味,生硬地將一些功能上“不實用”、外觀上“不美觀”的另類設計機械地擺在學生面前,自詡為后現代。事實上,除了讓人覺得怪異和突兀之外,最大的效應就是讓許多藝術設計投機者覺得藝術設計是人人可做的、膚淺的勞動。借助商業的炒作,這種設計冠冕堂皇地說是站在大眾的立場上,實際上卻進行了大眾審美心理的迷惑。隨著大眾審美意識的成熟,這必將難逃被歷史淘汰的厄運。傳統的應試教育是建立在知識相對固定,受教育對象被動接受和機械接受知識的基礎之上的,有些知識甚至是強行灌輸、脫離實際的,這顯然是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

2傳統應試教育的不足

傳統的藝術設計的應試教育,主要體現在考查內容、師生關系、考生關系、考試環境、考察時間、批審方法的相對固定上,其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考查內容上。新的教育語境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復雜問題的解決。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育行為導向在應試內容,這是忽視尊重學習者的個性的。知識是永遠都學不玩的,學習者通過掌握部分知識而得到好的學習方法,則使學習者終身學習成為可能。

2)在師生關系上。應試教育在考試過程中將教育者和學習者進行了分離,應試使師生對知識的解決神秘化,絕大多數成績成為教師評判學習者學習效果的基于教師評價的、單方面的簡單量化,很難在尊重學習者的基礎上對復雜問題進行解決,而學習者最終的學習往往是基于自身的基礎條件進行問題的解決。

查看全文

應試教育典范研究

摘要: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在我國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對體育學科和學校體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現實的操作中,存在嚴重的“應試教育”。筆者就此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體育中考;應試教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加青少年體質的意見》([2007]中發7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全面組織實施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并逐步加大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分量。”為全面貫徹落實這一文件,同時,也是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張揚和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浙江省對2009年的體育中考進行了改革:(1)重視過程性評價,細化學習過程評價標準,使其更具操作性、合理性。評價檢查內容包括:兩課三操。即初中三年體育課成績、體育活動課和眼保健操、早操、課間操的質量;《國家學生體質鍛煉標準)達標的質量,即初三畢業生近兩年數據分析匯總表。抽測部分學生指標;耐久跑訓練指標質量,即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得分和游泳。(2)加大體鍛效果(現場考核)分值比例:中考體育總分為30分。(3)增加學生自主選擇的項目:除50米為必測外。其余兩項考試項目.學生都可進行選擇:立定跳遠和一分鐘跳繩二選一;一分鐘仰臥起坐和籃球運球上籃二選一。盡管各縣市的情況不同所測項目也不盡相同,但改革措施有效地調動了教師、學生的教、練的積極性。體育中考成績都較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在實際的體育中考過程中,在操作方便與政策方面還有許多漏洞,給體育中考的可信度與實際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仍然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在教學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應試現象”嚴重。

雖說浙江省在中考改革中明確提出要重視過程性評價,并明確規定評價內容包括兩課三操,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縣、市并沒有把這項列入體育中考成績,而是主抓要測試的三項。即考什么抓什么。這使得體育課內容單調乏味,學生也是被動的為了分數去學、去練,極大的減弱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而且,這種“應試現象”也勢必帶來以下兩個結果。

其①考試內容與教材內容相脫節,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要差甚遠。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三年的學習內容應包括:球類、田徑、體操、武術、游泳、健美操、舞蹈和野外活動,以及體育與健康知識等許多內容。而大部分的縣、市,體育中考項目只涉及其中的幾項,遠遠達不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使得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無從人手。如果根據教學大綱安排則與考試內容搭不上邊,但要是根據考試內容安排,那么又違背教學大綱的基本原則。在左右為難的情況下,考慮到學生和家長們的需要,不得不違背原則以考試內容為中心制定計劃。其②體育課變成素質課。就從我市的體育中考項目來看,除了籃球運球投籃屬于技能項目,其余考的全是身體素質。為了給學校、家長一個好的成績,不得不使教師把體育課改為訓練課或是素質課。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但由于我們的體育中考項目偏少,如果只把體育教學的目的僅僅局限在體育考試上,不遵循全面發展的原則,一味地追求考試的成績,那么勢必會帶來許多不利的局面。

查看全文

應試教育和應用教育結合探究

摘要:現行的高職英語課程體系,基本上沿襲了本科英語的教學模式;為了追求各類英語等級考試的過級要求,未能形成高職的課程特色,更難以滿足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知識結構的需求。本文討論了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同時又提出了相關方法以期在應試教育和應用教育之間獲得平衡點。

關鍵詞:高職英語;應試教育;應用教育

一、引言近年來,推廣應用教育的熱潮不斷高漲,應試教育作為其對立面,則受到批判和摒棄。但在實際操作中,應試教育仍然是高職英語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追求高職高專A級統考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各大高校在教學中均會用強化訓練、模擬測試等突擊手段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忽視了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以操作技能為中心,適應職業崗位與社會需求的綜合應用型人才。因此,如何正確處理應試教育與應用教育的關系是高職英語教育者在教學活動中必須面對和思考的。

二、教學現狀

課堂教學現狀:高職英語教育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一直片面強調英語專業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應用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課堂上花費大量的時間講語法、講閱讀理解、講寫作、講翻譯技巧,講真題練習,學生們則忙于記筆記,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不多,學習效果也不甚理想。

高職學生現狀:高職類學生普遍存在文化知識基礎差,文化素質和文化修養也相對較差,特別是理工類學生的英語基礎尤其薄弱,對英語此類與專業相關度不是很密切的課程就更加缺乏學習動力。

查看全文

談論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

湖北東湖中學2008年高三應屆畢業生張孟蘇,高考考了445分(文科),但新加坡一所大學卻在一次面試之后就預錄了她,還給了她20萬元的獎學金。(2008年7月13日《楚天都市報》)張孟蘇被錄取很偶然。高考結束后,張孟蘇到武大參加一場招生咨詢會,不巧下了暴雨,趕到時招生人員已在撤展了。張孟蘇見西南大學一位女老師在吃力地拆雨篷,就走過去幫忙。張孟蘇這個不經意的動作,被坐在一旁的一位新加坡老師看到了。新加坡老師便專門為張孟蘇安排了一場面試,在半個多小時的面試中,張孟蘇時而用英語口語,時而用普通話,向5名面試考官推銷自己。張孟蘇全面的綜合素質,打動了新加坡面試考官。這讓我想到了另一種現象,高分低能。考試分數高,但其他的能力十分有限,有的甚至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這兩種現象看似相差甚遠,但其實都是沒有處理好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關系。張孟蘇有了好的結果,因為她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了正確的事,從而“一舉”改變了人生的軌跡。當然不能否認,她的能力很強,但運氣也是幫了她大幫的。不然她也無法進入更高更好的學府繼續深造。高分低能,只會考試不會做其他事,即使進入了高等學府,同樣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用說有更高的成就了。因此,在中國,教育者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處理好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關系。

一、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定義

素質教育真正的內涵,是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是學校、家庭和社會通力配合的系統工程,它提倡學生走向社會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鍛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素質教育還強調體育、美術、音樂的教育作用,因為體育是一個人的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基礎,音樂能將人的道德素養、情感素養和美感素養連接在一起,繪畫能在年輕的心靈中樹立人的美感。應試教育,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的教育。應試教育是一種異化現象:教育本來是要以文化滋潤人的精神,培養人的獨立生存、自由創造的能力。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已經成了一種外部強勢力量,異化教育就是通過知識灌輸,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規范,從外部傳授給受教育者。

二、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關系

(一)素質教育是長遠目標,應試教育是短期目標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受教育者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會解決各種問題的,這需要學習。學習的途徑很多,集中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已經被歷史證明是一種較好的方式。對于學校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教書育人,在培養孩子智能、體能的同時,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不準為了考試而補課,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培訓班等等。這樣的嘗試又出現了問題,我們的招生制度主要看的還是學生的成績,學生有除了考試成績之外再多的能力,也很難被發現和衡量,也就無法成為升學的憑證。因此,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似乎對立起來了。其實,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關系。不是對立的關系。前面已經提到了,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但是現實告訴我們,最終目的的實現又離不開應試教育。在中國現有的狀況下,成功的教育,應該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結合起來。素質教育是長遠目標,應試教育是短期目標。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應該是這個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相結合的,不斷交替、融合的過程。也是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圍繞這兩個目標齊力合作的過程。

(二)應試也是一種能力,應試教育亦屬于素質教育知識是素質形成或提高的基礎,素質是知識內化和升華的結果。能力是素質的一種外在表現。素質教育是包括應試教育但又不止應試教育,還有其他很多方面。應試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傳授那些適合于學校集中式教育的、帶有基礎性的知識與技能。學會如何考試是一種技能,是能力,是素質的一個方面。教育者在傳授知識并培養其各種素養、技能的同時,教會他們如何應試,如何獲得一個通往更高知識殿堂的通行證,無疑是一件好事。因此,應試也是一種能力,應試教育亦屬于素質教育。

查看全文

小議傳統文化下應試教育

摘要應試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種模式。傳統文化氛圍下的應試教育,把分數作為唯一標準,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父母和學校應改變他們在應試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為孩子們創造出一片新的天空,改變、提升我們的基礎教育。

關鍵詞應試教育基礎教育父母學校

一、傳統文化氛圍下應試教育的影響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時期,科舉制度就宣揚“萬般皆下貧,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等等。讀了書以后就有機會做官,這是當時社會里最高的激勵機制,這也就導致許多讀書人都去讀四書五經了。什么科學、技術、實驗、創新等等早就拋到腦后了,他們只考慮自己的仕途,社會的發展,民族的未來也位居其次。封建社會雖然結束了,但這種文化氛圍延續到了現在,變成了現在的父母和老師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讀書,考高分,上大學,找個好工作,當大官。可是很少有人教育孩子要讀好書,學科學、學技術,很少有人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創新思維,將來當科學家、工程師等,為人類、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們只知道順從大流,我們的基礎教育誤入歧途,很難有所發展。

有位出租車師傅說過這樣一番話:我每天開車很辛苦,可我兒子更辛苦,我下班后還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我兒子卻還得寫作業,復習功課直到夜里十二點多,好不容易有個節假日,還得去上補習班,一年到頭就沒歇過。作為家長,我也很心疼,可是我若不這樣,孩子怎么能考上重點高中呢?其實早在2000年,我國教育部就了關于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通知,要求減少學生的教輔材料,減少考試競賽,學業成績取消百分制等。但是“通知”在執行中卻遇到了很大阻力,這種阻力來自家長和學校,他們怕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降低在升學中的競爭力。教育界一直在提倡實行素質教育,可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實行的還是應試教育。這根源在于應試教育的文化影響根深蒂固,對社會、對人們的影響、毒害極深,學校和家長很難走出這個誤區。

每個民族、每個家庭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可是這個愿望在當今的應試教育條件下如何能實現?

查看全文

應試教育形成機制探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職業素質社會階層核心課程應試教育

[論文摘要]要使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更有針對性,就有必要實行換位思考即分別站在經濟社會、國家、基礎教育部門以及學生及家長的立場上審視作為素質教育對立面的應試教育,找到傾向應試教育人們思想動機后面的物質根源、制度背景,完整地把握應試教育的形成機制。

近年來基礎教育旨在推進素質教育克服應試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夠明顯:應試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質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弄清作為素質教育對立面的應試教育的來龍去脈,實行換位思考即分別站到經濟社會、國家、基礎教育部門特別是學生及家長的立場上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個應試教育,找到傾向應試教育的人們思想動機后面的物質根源、制度背景,從而把握住應試教育的形成機制,并以此為據有針對性地規劃我們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本文就此做些探討,以就教于大方。

經濟社會——國家雙層誘導結構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其功利性可區分為既緊密聯系又相互區別的三個層次:其一,職業功利性。教育使人獲得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及技能,從而具有從事一定工作的職業素質。其二,社會功利性。教育使人在政治思想素質、道德素質、身體素質等方面獲得進步,有助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社會交往能力,形成科學精神、民主法制觀念、良好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等,對成為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義。其三,人自身發展的功利性。教育促使人情感、趣味、特長、愛好、豐富個性的發展,雖就直接意義講并無明確的功利性,但就其代表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和人自由全面發展未來前景以及這樣那樣地給予包括職業活動和社會生活以積極影響來說,也在無用外觀下有著“無用之大用”的功利性。對于這三個層次的功利性,雖然國家與用人單位(經濟社會的微觀主體)有明顯的態度差異,但綜合起來又過分地向職業功利性傾斜,這就形成了應試教育的基本制度背景。

用人單位,無論是作為市場競爭主體的企業,還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為了實現其效率、效益的目標,都必然傾向于片面強調人素質中的一小部分,即與細密社會分工相聯系而被高度強化了的人的職業素質,對人才選擇持工具主義的立場。其實,工具主義立場對教育的影響是一以貫之的:中國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辦教育是為實現其社會理想而培養人才,其實就是要把人打造成最好的政治工具;近代西方普及義務教育是為了適應工業革命以來社會生產發展對有文化勞動力的需求;當代出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趨勢,從根本上來說也不是出于人文關懷而是滿足經濟發展社會管理對大量高職業素質人才的需求;即便現在人們批評應試教育忽略了人的身體素質、操做技能、道德情操、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也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了工具主義的影響,是在抱怨現實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工具還不夠精巧、強大、功能全面、適應性強等等。很顯然,在要不要人的素質全面發展的問題上,用人單位實際傾向于為我所用的片面發展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

查看全文

素質與應試教育區別論文

據有關研究材料表明,建國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偏重“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階段,即偏重掌握基礎知識與形成基本技能。這個階段從1949年至1979年,為期約30年。第二階段為強調智力階段,即強調發展智力與培養能力。這個階段從1979年至1982年,為期僅4年。?第三階段為重視非智力因素階段,并把非智力因素與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結合起來。?這個階段從1983年至1989年,為期約7年。第四階段為加強素質教育階段,即從根本上克服傳統教育的弊端,逐步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這個階段大約從80年代未90年代初開始,現在正處于全面轉軌的攻堅階段。

那么,什么是素質?什么是素質教育?什么是“應試教育”呢?

素質,作為一個理論命題,有其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空間,而且有多維的審視角度和思路。一般說來,所謂“素質”,通常具有兩個層面的涵義:第一種涵義是生理上的“素質”概念,主要指人們天生的感知器官、神經系統,又稱遺傳因素或天賦;第二種涵義是教育學實質也是社會學上的“素質”概念,主要指后天社會性的一面,認為素質是在先天某些因素的基礎上,主要通過后天教育和環境影響而形成的一系列知識技能、行為習慣、文化涵養、品質特點的綜合。換句話說,人的素質是指人的發展總水平,是人的諸種屬性的綜合,是由各種品質構成的整體結構。先天獲得的遺傳素質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質的物質前提,而后天的環境與教育則是先天遺傳素質能否發展的條件。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一個先天的聾啞人,當然不可能成為一名音樂家;但假如一個人的音樂天賦再好,卻沒有得到后天的培養,也不可能成為一名音樂家,因此,提倡素質教育就是要使每一名學生先天獲得遺傳素質得以充分的發展,同時使他們獲得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各種品質。

國家教委朱開軒主任指出:素質教育從本質上說,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為實現教育方針規定的目標,著眼于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往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的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全國中小學素質教育經驗交流會明確提出:“應試教育”不是對以前和現行基礎教育的概括,而是對其中存在的單純以升學為目的而產生的諸多弊端的概括。

否定“應試教育”不是要否定現行的教育。所謂“應試教育”,是指在我國教育實踐中客觀存在的偏離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單純為應付考試、爭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一種傾向。

查看全文

傳統文化下應試教育思索

一、傳統文化氛圍下應試教育的影響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時期,科舉制度就宣揚“萬般皆下貧,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等等。讀了書以后就有機會做官,這是當時社會里最高的激勵機制,這也就導致許多讀書人都去讀四書五經了。什么科學、技術、實驗、創新等等早就拋到腦后了,他們只考慮自己的仕途,社會的發展,民族的未來也位居其次。封建社會雖然結束了,但這種文化氛圍延續到了現在,變成了現在的父母和老師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讀書,考高分,上大學,找個好工作,當大官。可是很少有人教育孩子要讀好書,學科學、學技術,很少有人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創新思維,將來當科學家、工程師等,為人類、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們只知道順從大流,我們的基礎教育誤入歧途,很難有所發展。

有位出租車師傅說過這樣一番話:我每天開車很辛苦,可我兒子更辛苦,我下班后還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我兒子卻還得寫作業,復習功課直到夜里十二點多,好不容易有個節假日,還得去上補習班,一年到頭就沒歇過。作為家長,我也很心疼,可是我若不這樣,孩子怎么能考上重點高中呢?其實早在2000年,我國教育部就了關于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通知,要求減少學生的教輔材料,減少考試競賽,學業成績取消百分制等。但是“通知”在執行中卻遇到了很大阻力,這種阻力來自家長和學校,他們怕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降低在升學中的競爭力。教育界一直在提倡實行素質教育,可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實行的還是應試教育。這根源在于應試教育的文化影響根深蒂固,對社會、對人們的影響、毒害極深,學校和家長很難走出這個誤區。

每個民族、每個家庭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可是這個愿望在當今的應試教育條件下如何能實現?

二、西方幾個國家的基礎教育狀況

二戰后,日本人進行基礎教育改革,主導思想是“能力中心”,重視培養學生的觀察與實驗的能力,知識應用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重視技術教育。基礎教育自始至終都把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放在課程目標的第一位,讓生機盎然的自然現象從小就進入兒童的視野,讓學生在知識和技術的應用中形成自己的能力。

查看全文

應試教育的形成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職業素質社會階層核心課程應試教育

[論文摘要]要使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更有針對性,就有必要實行換位思考即分別站在經濟社會、國家、基礎教育部門以及學生及家長的立場上審視作為素質教育對立面的應試教育,找到傾向應試教育人們思想動機后面的物質根源、制度背景,完整地把握應試教育的形成機制。

近年來基礎教育旨在推進素質教育克服應試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夠明顯:應試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質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弄清作為素質教育對立面的應試教育的來龍去脈,實行換位思考即分別站到經濟社會、國家、基礎教育部門特別是學生及家長的立場上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個應試教育,找到傾向應試教育的人們思想動機后面的物質根源、制度背景,從而把握住應試教育的形成機制,并以此為據有針對性地規劃我們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本文就此做些探討,以就教于大方。

經濟社會——國家雙層誘導結構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其功利性可區分為既緊密聯系又相互區別的三個層次:其一,職業功利性。教育使人獲得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及技能,從而具有從事一定工作的職業素質。其二,社會功利性。教育使人在政治思想素質、道德素質、身體素質等方面獲得進步,有助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社會交往能力,形成科學精神、民主法制觀念、良好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等,對成為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義。其三,人自身發展的功利性。教育促使人情感、趣味、特長、愛好、豐富個性的發展,雖就直接意義講并無明確的功利性,但就其代表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和人自由全面發展未來前景以及這樣那樣地給予包括職業活動和社會生活以積極影響來說,也在無用外觀下有著“無用之大用”的功利性。對于這三個層次的功利性,雖然國家與用人單位(經濟社會的微觀主體)有明顯的態度差異,但綜合起來又過分地向職業功利性傾斜,這就形成了應試教育的基本制度背景。

用人單位,無論是作為市場競爭主體的企業,還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為了實現其效率、效益的目標,都必然傾向于片面強調人素質中的一小部分,即與細密社會分工相聯系而被高度強化了的人的職業素質,對人才選擇持工具主義的立場。其實,工具主義立場對教育的影響是一以貫之的:中國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辦教育是為實現其社會理想而培養人才,其實就是要把人打造成最好的政治工具;近代西方普及義務教育是為了適應工業革命以來社會生產發展對有文化勞動力的需求;當代出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趨勢,從根本上來說也不是出于人文關懷而是滿足經濟發展社會管理對大量高職業素質人才的需求;即便現在人們批評應試教育忽略了人的身體素質、操做技能、道德情操、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也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了工具主義的影響,是在抱怨現實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工具還不夠精巧、強大、功能全面、適應性強等等。很顯然,在要不要人的素質全面發展的問題上,用人單位實際傾向于為我所用的片面發展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

查看全文

語文應試教育管理論文

[內容]

但近些年來,中學語文教學卻出現了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唯“應試而教”,不重視素質教育的現狀,這是令人憂心的。語文教學怎樣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教學目的,完成自己的使命,這是語文教育戰線廣大同仁不能回避的一個重大課題。我們今天刊發這篇文章,目的在于引起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充分思考這一問題。

語文教學改革的情況怎樣,主要看教學效果。檢驗教學,目前還主要看測評成績。高中語文教學,則主要看高考成績。高考語文成績無疑成為檢驗語文教學效果的檢測儀。于是,人們便在高考這根指揮棒所畫的圈子內,探測著、研究著、品評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考評制度也相應地出現了。

國家教委雖曾三令五申不準片面追求升學率,可具體到教育業務部門的教學評估,卻又往往失之偏頗。每年高考各中學甚至每個畢業班都有具體而明確的升學指標,所教學科也有明確的目標要求。譬如,所教學科成績與地區、縣、鄉同類學校相比,位居哪幾個名次可以獲獎,位居哪些名次將要受到處罰。且高考所教學科成績直接與年終評優、晉升職稱、入黨提干掛鉤。更有甚者,除了正常的期中、期末兩次考試外,一些地方和學校又相繼出臺了一些名目繁多的考試。諸如:第一輪摸底考,第二輪質量檢測考,第三輪競賽評比考,第四輪綜合測試考——考,考,考,似乎考分是檢測教學質量的唯一依據,是衡量教師工作成績的唯一標準。不論語文教學進度如何,教學活動怎樣安排,一切都要為考試讓道。我們并不懷疑測試對教學質量具有評估作用,也不懷疑測評對教師教學工作的督促作用,但這種名目繁多的考試是否有利于正常的語文教學工作?是否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為了應付各級各類考試,不少語文科老師不得不改變教學觀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只要我的學生考高分,就說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現狀出現了: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內容我一概不教。譬如:高考考多音字、形近字、多義詞、近義詞的辨識,那么我在授課中就教這方面的知識;高考考文段關鍵詞語、關鍵語段的分析,那么我就索性把每冊基本篇目課文中關鍵詞語、關鍵語段挑出來,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高考考名言警句的識記,那么我就把名言警句收集在一起讓學生背誦。近些年來,高考多考材料作文、看圖作文,那么我就重點訓練學生材料作文、看圖作文。至于與高考干系不大的內容也只有束之高閣了。為了對付考試,相當一部分語文教師授課只重視考試的內容,不重視非考的內容;只重視基本篇目,不重視非基本篇目;只重視課內,不重視課外。原來以指導閱讀、寫作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變成了以做題、解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原來使用的引導式、啟發式的思維訓練方法,代之以填鴨式、點劃式的訓練模式。君不見,為了使學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績,語文科老師們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出題考查的知識范圍、能力范圍,研究不同內容、不同題型的應對策略;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翻閱資料、匯編試題、刻印試卷。并美其名曰:增強語文教學的針對性。孰不知,針對性加強了,而學生負擔加重了,閱讀面、見識面卻變狹了,讀的內容、識的內容也變少了。

更有甚者,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在老師的眼里,也分為三六九等:有了拔尖生、希望生、提高生、后進生之別。高分生自然是教師的掌上明珠,百般嬌寵,可給開小灶,給加餐;低分生一時半時難以提高,自然要受到冷遇,可熟視無睹放任自流,并美其名曰:集中精力保證重點。結果“重點”是保證了,卻忽略了大部分學生。這樣的應試教育何談“有教無類”?何談提高學生素質?怎么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