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2 12:24: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心理咨詢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與德育

一、兩個誤區:心理問題德育化與德育問題心理化<BR><BR>近幾年來,我們逐步體會到,德育要與心理咨詢有機地結合起來,豐富其內涵,擴展其功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為此,我們建立了心理測試咨詢中心,研究了心理測試咨詢在德育中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正像“心理學”不同于“德育學”一樣.心理咨詢畢竟不是德育,能否在認識上明晰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對于能否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務,特別是德育工作者能否提高德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在德育與心理咨詢的關系上至少存在著兩個誤區,既心理問題德育化和德育問題心理化.<BR><BR>長期以來,很多人是把心理與思想品德問題混為一談的,沒有弄清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因此在德育中,容易把心理問題當成思想品德問題來處理,導致了心理問題的德育化.其主要原因是:(1)長期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高,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溫飽問題上.心理問題沒有受到關注.甚至有人認為心理咨詢是現代社會的奢侈品,就像“休閑文化”是發達地區的奢侈品一樣.(2)過分強調政治,往往把人們的一切心理問題都看作是思想覺悟和政治觀念問題,不能科學和客觀地認識和對待心理問題.(3)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容易把個體的動機和需要簡單地看出對物質利益的追來,而忽視社會變革給人們內心世界帶來的振蕩和不安.(4)對人的素質要來上只重視思里覺悟、知識水平,而忽視了人們心理素質的提高,往往把心理問題歸結為品德問題,甚至把心理疾病同思想認識上的錯誤混為一談.這就導致教育工作者面對學生心理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或事倍功半.<BR><BR>但近年來隨著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有些人又過分夸大了心理咨詢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認為心理咨詢應該完全代替德育,導致德育問題心理化。隨著心理咨詢熱的不斷升溫,一些人認為傳統的德育工作已經過時,提出心理咨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條嶄新道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的一種新形式”,并由此片面地把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與心理問題等同起來,主張用心理咨詢代替德育,用心理咨詢取代傳統的思想教育方式.這就導致德育工作矯枉過正.偏離了正確的方向.<BR><BR>以上有關心理咨詢與德育關系的兩種認識偏向。對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是不利的,必須在理論上加以糾正.而這首先涉及到的是對人格與品德這兩個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其關系的認識問題.<BR><BR><BR>二、兩個范疇:人格與品德(道德品質),心理咨詢與德育<BR><BR>1.人格與品德.習慣上,我們認為心理咨詢是解決人格問題,而德育是解決思想品德問題。在心理學與教育學中,人格一詞雖然廣泛使用,但卻很難為之下一個確切的定義。本文傾向于將人格定義為“個體在適應客現環境時所顯示的獨特個性”,此個性是在環境、遺傳、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個體的心理傾向和各方面的特征.一個人的人格只有一種,但組成人格的心理傾向和特征卻有很多.可供描述的如人的興趣、動切、需要、幻想、信仰、世界觀、性格和能力等.而思想品德通常指轉

個體的內在政治、社會信仰、世界觀、道德觀及法律意識等等.人格與品德是既有聯系但又有區別的兩個范疇.<BR><BR>(1)它們都指個體內在素質因素,都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能動的反映,二者均屬于心理現象的范疇.雖然這種反映包括一些共同的要素,如信仰、理想、信念、世界觀等,而且這些要素所包含的主要意義相同,但反映的包彩卻是有差別的.反映思想品德的客觀事物偏重于一定社會或階級意識.如社會主義的學校要求學生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備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和法律意識等,而我們在研究人格結構時,卻并未強調個體所處一定社會的階級利益、政治背景多與社會意識相聯系的杜會傾向因素.如《卡待爾十六種個性因素》測試。對于“樂群性”個性特征的測試,某些學生表現的緘默、孤獨、落落寡合、處事謹慎等;也有些學生外向、熱情、合作隨和、適應能力強等.從這些特征中我們無法知道個體的政治立場、思想和道德狀況如何,一個緘默孤獨和一個外向熱情的孩子都可能是熱愛祖國的.<BR><BR>(2)它們雖然都有優劣或好壞之分,但二者的具體標準存在差別,同時又具有統一性.如我們在講人格健康的標準時,一般強調個體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能正視現實,接納他人,能協調控制情緒,心境良好;對社會有責任心;具有積極向上的,現實的人生目標;心地善良,對他人有愛心;有獨立、自主的意識等等.我們講品德(道德品質)的標準時,一般指個體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政治素質包括鮮明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態度和政治行為;思想素質包括社會主義的思想覺悟和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道德素質包括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和生活道德等等.因此,思想品德著眼于社會、國家和時代的任務,而人格內容強調人與自身、人與他人等.因此.思想品德著眼于社會、國家和時代的任務,而人格內容強調人與自身、人與他人的關系等.相對來說,品德更強調個體的社會屬性,而人格更強調個體的自然屬性.但二者又有統一性,是表現在同一個體身上的不同素質待點.所以有人從兩者的統一性出發,把它們歸結為人的心理素質的1O個要素:強烈的愛國心、進取心、獻身精神;正直、誠實、守紀律,遵守社會公共行為準則.法制觀念;集體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關心他人.善于合作.正確評價自己,善于理解別人;適應社會環境.懂得適時、適度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具有廣闊的視野和靈活的頭腦,樂于接受新事物、新觀點,以積極心態對待變革和變化;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有不斷吸收新知的自覺要求,善于自學并靈活運用知識.樹立攻克難題的心理優勢;自信心、意志力、勤奮刻苦槽神,敢于面對挑戰.正確對待挫折,鍛煉受挫的恢復力;具有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投入生活;腳踏實地,樂于從基礎實踐做起,從“基層”起步;樹立效率觀念.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學會以最少投入獲最大效益等等.從上述要項可以看出.它們是個體的人格與品德因素的高度綜合,因此人格和品德是統一的.<BR><BR>(3)兩者的聯系還表現為形成過程的統一性.個體思想品德形成發展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個體人格的完善過程.因為思想品德形成發展過程的實質是個體知情意行的發展過程,而知情意行的活動過程是許多人格因素,如動機、理想、情感、意志等的參與及協同作用的結果,井且思想品德要求最終要落實到個體的動機、信念、理想、能力水平等一些人格要素上.因此.無論人格的發展還是思想品德的發展.都是諸種心理要素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結果.<BR><BR>2.心理咨詢與德育.德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對受轉貼于

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響.以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德育旨在使個體具有一定的政治觀點和立場.具有一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及一定社會要求的道德規范等等,而心理咨詢是運用心理學理論、知識和方法.通過語言文字或其他信息傳遞方式。給咨詢對象以幫助、啟發和教育的過程,是一種促進自我認識。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過程。因此,它是一種技術性的服務·也是一種教育影響.心理咨詢與德育有著共同的目的,即培養人格完善的全面發展的人.但它們的內容、實施方法及其理論依據是有區別的.(1)依據的理論基礎不同,心理咨詢主要是以心理學理論,如精神分析、行為分析及認知分析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德育主要是以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學的基本原理為理論基礎。(2)雖然有共同的目的,但具體任務不同.德育主要是解決政治觀念.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規范及法律意識等問題.心理咨詢則強調個性和諧,使對象擺脫消極情緒,確認內在價值,了解自身需求,洞悉自身心理特點,提高自我適應能力。幫助學生明確生活目標,建立“社會--個人”協調的生活模式.(3)兩者的內容不同.德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規范、勞動觀念及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等,而心理咨詢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衛生、學習生活、智力發展、戀愛婚姻、人際關系、職業選擇、人格評定、心理障礙、行為障礙、變態心理等.(4)兩者采用價方法不同。德育主要采用說服、集體教育、環境熏陶、實踐鍛煉等方法.具有公開性、群眾性等特點.心理咨詢則注重渲世、暗示、自由聯想、角色轉換等方法.具有個別性、保密性、教育者傾聽等特點.(5)運作機制不同,德育工作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規范”過程.個體被動適應它提供的價值體系、行為模式.“符合”就予以公開性肯定、獎勵.“不符合”就予以公開性否定、批評、懲處.而心理咨詢雖然也會提供心理健康的標準及健康心理的模式讓學生參照,但首先是讓學生學會在自己接受的基礎上改造、建構其心理世界.在心理咨詢中教師一般沒有對學生的否定權。教師永遠理解、尊重、信任、接納學生,即便對有嚴重心理障礙者也一樣.這與在德育工作中對待犯了嚴重政治、思想錯誤的學生的態度是不同的。<BR><BR>3。心理咨詢的德育功能。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德育與心理咨詢的聯系與區別,但心理咨詢究竟對德育有何作用或者說具有哪些德育功能呢?<BR><BR>一是補償功能。(1)觀念補償。心理咨詢使德育工作者進一步豐富了德育觀的內涵,它明確了德育工作者的地位不僅是主導者、權威者和塑造者。而且更應是協助者和治療者。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在德育過程中不僅是組織者和設計者,更應該是學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不僅是道德知識的傳授者.更應是學生內在信息的接受者。因此,德育過程不僅是以掌握道德知識、訓練行為習慣為基礎的過程,更是一個注重學生潛能開發、元認知能力培養及其他人格因素發展的過程.(2)方法補償:傳統的德育主要運用說服、榜樣、評價、鍛煉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想品德.雖然這些不失為重要的方法,但在具體運用時往往過分強調外在強化、強調社會要求等外在影響.而在心理咨詢中.教育者的地位由主導者、權威者變為協助者和治療者,因此,教育者往往根據精神分析、行為分析和認知分析等理論中的具體方法,如疏泄、自由聯想、暗示、系統脫敏、厭惡療法、催眠療法等來發掘學生心理中的潛意識能量,注重依靠學生自己的力量解決他們的心理障礙、病態行為等人格問題,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3)內容補償:傳統的德育,主要使學生在政治觀念、辯證唯物主義思

想及社會道德規范和法律意識等較高層次上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它主要解決學生的政治立場、哲學思想及杜會道德規范和法律意識問題,而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一些最起碼、最基本和最一般的人格內容,如學生的社會適應、職業選擇、應付挫折、情緒調適及人際交往等.而心理咨詢本身是完善人格、發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實施的內容為德育內容提供了補償.<BR><BR>二是指導功能.(1)在對象的研究上,心理咨詢為德育提供了客觀基礎。如通過心理咨詢中常見的測試、疏泄、自由聯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學生的“內在沖突”、“心理危機”、‘行為障礙”及人格特點,有利于分析學生人格中的積極因素與消極因素,使德育工炸更具有針對性.(2)在方法上提供了理論基礎。傳統的德育把學生當作社會關系中的一個社會角色來要求,在心理咨詢中,我們把學生當作人際關系中一個具體的人來要求,它強調尊重學生人格、理解學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對學生暴露的思想和行為問題作出判斷,而是與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合適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樹立生活的勇氣和信心.<BR><BR>三是調節功能.(1)克服意義障礙。影響教育效果的內在因素是學生受教育時的心理狀態.所謂學生的意義障礙是指由于學生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對道德要求和意義的理解受到阻礙,從而對教育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消極態度和消極行為‘學生產生意義障礙是不可避免的。教育者如果采取不恰當的方法,如壓制、懲罰等,一般不會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如果采取心理咨詢中的一些方法.如疏泄、暗示、角色變換等方法,效果肯定會好些.(2)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彌散性特點.如心情愉快時會感到周圍的一切充滿生機.富有一種喜悅的情緒色彩:抑郁不快時,就可能“見花落淚”、“對月傷心”.因此,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調動人的主動性,提高活動效率.心理咨詢則能改善學生的不良心境.指導他們采用自我暗示、適當發泄、轉移注意等方法來調節自己的心境,以達到人格發展與環境和諧統一.(3)矯治心理疾病.目前,許多學生由于不能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而產生了各種生理、心理反應,如恐怖癥、焦慮癥、強迫癥、抑郁癥等。一般的醫藥措施只能緩和癥狀,采取德育手段也不可能根本解決問題.但如果采用咨詢中的某些行為治療方法,則能幫助他們克服某些行為障礙,從而進一步改善情緒和消除不良生理、心理癥狀.<BR><BR>三、德育與心理咨詢的角色沖突與統一<BR><BR>在實際工作中,無論德育工作者還是心理咨詢工作者,常常會產生多種角色的沖突.<BR><BR>首先是工作依據上的沖突.作為德育工作者的角色體驗,工作的依據是比較確定的政治觀點、哲學思想和道德標準等.常常使用它們來教育學生掌握其內涵并以此來評價自己的所作所為,從而讓學生作出價值判斷,并通過強化途徑來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作為心理咨詢工作者的角色體驗,其工作的依據是充分尊重、理解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人格,不把自己對生活的看法、真善美的標準等強加給學生.由此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出現“價值導向”觀點與“價值中立”觀點的沖突.<BR><BR>其次是工作重心上的沖突.前面已闡述過德育的著眼點在于強調個體的社會屬性方面,強調社會的政治觀念、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規范等,傾向于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而心理咨詢是著眼于個體的自然屬性,強調學生的內在需求和本能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取向,達到獨立自主.自控實現.傾向于個人本位的價值取向.由此,在工作中,常出現是以“社會利益為重“還是以“個體利益為重”的矛盾與沖突.&

lt;BR><BR>再次是工作原則上的沖突.工作原則是工作指導思想的保證,德育要求教育者要有敏銳的眼光,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發現問題要及時向有關方面匯報,與有關人員取得聯系并盡快解決好問題,這是一種“公開的”教育原則。心理咨詢卻正相反.“保密性”是心理咨詢的首要原則.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學生懷著對心理咨詢工作者的信任,傾訴自己內心的隱秘,期望得到同情和幫助。為來訪的學生保密是心理咨詢工作者的職業道德,也是心理咨詢取得學生信任、取得成效和提高聲譽的重要保證.因此,工作中把有“公開性”與“保密性”的原則沖突.<BR><BR>面對德育工作者與心理咨詢工作者角色的種種沖突,我們應開拓視野,尋找減少沖突、協同發展的突破口,有效地促進心理咨詢與德育間的聯系,以提高學生做人的素質。<BR><BR>因為從對學生的心理咨詢實踐中可以看到.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關鍵在于改變其認知觀念上的偏差.這就需要找們從哲學的角區去分析學生真正的內心感受,從德育的角度來把握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學生心理發展的主要矛盾,弄清楚學生中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原因.以及思想認識上出現的誤區,設身處地的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他們。這就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備優秀的思想品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合理的知識結構,認真研究和掌握心理學規律.有效的改進我們現有的工作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心理咨詢與德育工作兩種角色的矛盾和沖究.從而做好學生的心理咨詢和德育工作.使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

查看全文

小品--心理咨詢室

心理咨詢室

場景:心理健康咨詢室

人物:甲:心理醫生

乙:戰士

丙:戰士

丁:戰士

查看全文

詮釋心理咨詢提問技巧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已在一些學校蓬勃興起,許多學校設立了心理咨詢室由專職或兼職心理教師為學生進行個別心理輔導。學校心理咨詢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健康教育的一種方法和手段。其形式主要是會談。心理咨詢會談不同于一般交談,它是在咨詢雙方共同建立的特定情感關系和情境中,圍繞求詢者的問題,有目的、有控制的人際交往過程,并且對求詢者有安慰、疏導、預防和治療的作用。因此,技巧性很強。4年的心理咨詢工作實踐讓我深切感受到提問技巧是學校心理咨詢技巧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

心理咨詢的效果不是說出來,而是問出來的。提問可以收集到我們想要的信息,可以使談話更深入,也可以左右談話的方向與內容。同時,你提問,求詢者思考與回答的過程,就是求詢者自我反思,改進的過程。提問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必不可少。我認為在提問時有三個方面的問題是我們應當把握的。

一、合理使用提問方式

心理咨詢中主要有開放式提問和封閉式提問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只要運用合理,都會起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情況下,交談之初的提問最好采取開放式的。開放式提問常以“什么”,“為什么”,“能不能”等詞開頭。如“你能不能給我講講你的家庭成員呢?”,“你為什么覺得學習沒有用呢?”這樣的提問能讓求詢者對有關事件給予較詳細的反應,可以引出更多話題。這在交談之初有利于我們深入了解求詢者的內心世界,得到更多信息,以便后面能準確判斷求詢者的癥結所在。值得注意的是,開放式提問應該建立在良好干預關系的基礎上。沒有良好的干預關系,這種提問就容易使對方產生疑慮,有被窺探的感覺,即使當事人對問題能一一做出回答,其真實思想也許仍有很大程度的保留。另外,咨詢者的神態、詢問的語氣等也是應該注意的。即使是對同一個問題由于咨詢者不同的語氣和神態,當事人也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從而影響到咨詢效果。

封閉式提問是限定了范圍的一種提問方式。比如,“我們回到剛才討論的考試緊張的問題,好嗎?”,“你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嗎?”這類提問應答者只能用“是”或“否”,“對”或“錯”,“好”,“恩”等詞,或是用事實和數據作答。所以,當我們希望控制面談進程時,當求詢者跑題了,我們要左右談話的方向和內容時,當我們想驗證自己的判斷準確與否時,當我們需要澄清事實明確主題的時候,就可以采用封閉式提問。

有人認為開放式提問比封閉式提問更好,主張盡量避免封閉式提問。但是,我覺得它們是無所謂好壞的,它們各有自己的妙處。在咨詢中,只要你善于運用,二者會相得益彰,增強咨詢效果。不過,無論你使用哪種方式,都不能是連珠炮似的發問,讓求詢者沒有思考的時間。也不能讓人感覺你是在咄咄逼人的質問。

查看全文

心理咨詢與德育關系

一、兩個誤區:心理問題德育化與德育問題心理化<BR><BR>近幾年來,我們逐步體會到,德育要與心理咨詢有機地結合起來,豐富其內涵,擴展其功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為此,我們建立了心理測試咨詢中心,研究了心理測試咨詢在德育中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正像“心理學”不同于“德育學”一樣.心理咨詢畢竟不是德育,能否在認識上明晰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對于能否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務,特別是德育工作者能否提高德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在德育與心理咨詢的關系上至少存在著兩個誤區,既心理問題德育化和德育問題心理化.<BR><BR>長期以來,很多人是把心理與思想品德問題混為一談的,沒有弄清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因此在德育中,容易把心理問題當成思想品德問題來處理,導致了心理問題的德育化.其主要原因是:(1)長期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高,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溫飽問題上.心理問題沒有受到關注.甚至有人認為心理咨詢是現代社會的奢侈品,就像“休閑文化”是發達地區的奢侈品一樣.(2)過分強調政治,往往把人們的一切心理問題都看作是思想覺悟和政治觀念問題,不能科學和客觀地認識和對待心理問題.(3)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容易把個體的動機和需要簡單地看出對物質利益的追來,而忽視社會變革給人們內心世界帶來的振蕩和不安.(4)對人的素質要來上只重視思里覺悟、知識水平,而忽視了人們心理素質的提高,往往把心理問題歸結為品德問題,甚至把心理疾病同思想認識上的錯誤混為一談.這就導致教育工作者面對學生心理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或事倍功半.<BR><BR>但近年來隨著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有些人又過分夸大了心理咨詢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認為心理咨詢應該完全代替德育,導致德育問題心理化。隨著心理咨詢熱的不斷升溫,一些人認為傳統的德育工作已經過時,提出心理咨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條嶄新道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的一種新形式”,并由此片面地把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與心理問題等同起來,主張用心理咨詢代替德育,用心理咨詢取代傳統的思想教育方式.這就導致德育工作矯枉過正.偏離了正確的方向.<BR><BR>以上有關心理咨詢與德育關系的兩種認識偏向。對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是不利的,必須在理論上加以糾正.而這首先涉及到的是對人格與品德這兩個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其關系的認識問題.<BR><BR><BR>二、兩個范疇:人格與品德(道德品質),心理咨詢與德育<BR><BR>1.人格與品德.習慣上,我們認為心理咨詢是解決人格問題,而德育是解決思想品德問題。在心理學與教育學中,人格一詞雖然廣泛使用,但卻很難為之下一個確切的定義。本文傾向于將人格定義為“個體在適應客現環境時所顯示的獨特個性”,此個性是在環境、遺傳、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個體的心理傾向和各方面的特征.一個人的人格只有一種,但組成人格的心理傾向和特征卻有很多.可供描述的如人的興趣、動切、需要、幻想、信仰、世界觀、性格和能力等.而思想品德通常指轉

個體的內在政治、社會信仰、世界觀、道德觀及法律意識等等.人格與品德是既有聯系但又有區別的兩個范疇.<BR><BR>(1)它們都指個體內在素質因素,都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能動的反映,二者均屬于心理現象的范疇.雖然這種反映包括一些共同的要素,如信仰、理想、信念、世界觀等,而且這些要素所包含的主要意義相同,但反映的包彩卻是有差別的.反映思想品德的客觀事物偏重于一定社會或階級意識.如社會主義的學校要求學生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備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和法律意識等,而我們在研究人格結構時,卻并未強調個體所處一定社會的階級利益、政治背景多與社會意識相聯系的杜會傾向因素.如《卡待爾十六種個性因素》測試。對于“樂群性”個性特征的測試,某些學生表現的緘默、孤獨、落落寡合、處事謹慎等;也有些學生外向、熱情、合作隨和、適應能力強等.從這些特征中我們無法知道個體的政治立場、思想和道德狀況如何,一個緘默孤獨和一個外向熱情的孩子都可能是熱愛祖國的.<BR><BR>(2)它們雖然都有優劣或好壞之分,但二者的具體標準存在差別,同時又具有統一性.如我們在講人格健康的標準時,一般強調個體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能正視現實,接納他人,能協調控制情緒,心境良好;對社會有責任心;具有積極向上的,現實的人生目標;心地善良,對他人有愛心;有獨立、自主的意識等等.我們講品德(道德品質)的標準時,一般指個體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政治素質包括鮮明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態度和政治行為;思想素質包括社會主義的思想覺悟和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道德素質包括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和生活道德等等.因此,思想品德著眼于社會、國家和時代的任務,而人格內容強調人與自身、人與他人等.因此.思想品德著眼于社會、國家和時代的任務,而人格內容強調人與自身、人與他人的關系等.相對來說,品德更強調個體的社會屬性,而人格更強調個體的自然屬性.但二者又有統一性,是表現在同一個體身上的不同素質待點.所以有人從兩者的統一性出發,把它們歸結為人的心理素質的1O個要素:強烈的愛國心、進取心、獻身精神;正直、誠實、守紀律,遵守社會公共行為準則.法制觀念;集體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關心他人.善于合作.正確評價自己,善于理解別人;適應社會環境.懂得適時、適度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具有廣闊的視野和靈活的頭腦,樂于接受新事物、新觀點,以積極心態對待變革和變化;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有不斷吸收新知的自覺要求,善于自學并靈活運用知識.樹立攻克難題的心理優勢;自信心、意志力、勤奮刻苦槽神,敢于面對挑戰.正確對待挫折,鍛煉受挫的恢復力;具有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投入生活;腳踏實地,樂于從基礎實踐做起,從“基層”起步;樹立效率觀念.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學會以最少投入獲最大效益等等.從上述要項可以看出.它們是個體的人格與品德因素的高度綜合,因此人格和品德是統一的.<BR><BR>(3)兩者的聯系還表現為形成過程的統一性.個體思想品德形成發展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個體人格的完善過程.因為思想品德形成發展過程的實質是個體知情意行的發展過程,而知情意行的活動過程是許多人格因素,如動機、理想、情感、意志等的參與及協同作用的結果,井且思想品德要求最終要落實到個體的動機、信念、理想、能力水平等一些人格要素上.因此.無論人格的發展還是思想品德的發展.都是諸種心理要素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結果.<BR><BR>2.心理咨詢與德育.德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對受

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響.以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德育旨在使個體具有一定的政治觀點和立場.具有一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及一定社會要求的道德規范等等,而心理咨詢是運用心理學理論、知識和方法.通過語言文字或其他信息傳遞方式。給咨詢對象以幫助、啟發和教育的過程,是一種促進自我認識。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過程。因此,它是一種技術性的服務·也是一種教育影響.心理咨詢與德育有著共同的目的,即培養人格完善的全面發展的人.但它們的內容、實施方法及其理論依據是有區別的.(1)依據的理論基礎不同,心理咨詢主要是以心理學理論,如精神分析、行為分析及認知分析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德育主要是以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學的基本原理為理論基礎。(2)雖然有共同的目的,但具體任務不同.德育主要是解決政治觀念.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規范及法律意識等問題.心理咨詢則強調個性和諧,使對象擺脫消極情緒,確認內在價值,了解自身需求,洞悉自身心理特點,提高自我適應能力。幫助學生明確生活目標,建立“社會--個人”協調的生活模式.(3)兩者的內容不同.德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規范、勞動觀念及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等,而心理咨詢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衛生、學習生活、智力發展、戀愛婚姻、人際關系、職業選擇、人格評定、心理障礙、行為障礙、變態心理等.(4)兩者采用價方法不同。德育主要采用說服、集體教育、環境熏陶、實踐鍛煉等方法.具有公開性、群眾性等特點.心理咨詢則注重渲世、暗示、自由聯想、角色轉換等方法.具有個別性、保密性、教育者傾聽等特點.(5)運作機制不同,德育工作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規范”過程.個體被動適應它提供的價值體系、行為模式.“符合”就予以公開性肯定、獎勵.“不符合”就予以公開性否定、批評、懲處.而心理咨詢雖然也會提供心理健康的標準及健康心理的模式讓學生參照,但首先是讓學生學會在自己接受的基礎上改造、建構其心理世界.在心理咨詢中教師一般沒有對學生的否定權。教師永遠理解、尊重、信任、接納學生,即便對有嚴重心理障礙者也一樣.這與在德育工作中對待犯了嚴重政治、思想錯誤的學生的態度是不同的。<BR><BR>3。心理咨詢的德育功能。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德育與心理咨詢的聯系與區別,但心理咨詢究竟對德育有何作用或者說具有哪些德育功能呢?<BR><BR>一是補償功能。(1)觀念補償。心理咨詢使德育工作者進一步豐富了德育觀的內涵,它明確了德育工作者的地位不僅是主導者、權威者和塑造者。而且更應是協助者和治療者。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在德育過程中不僅是組織者和設計者,更應該是學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不僅是道德知識的傳授者.更應是學生內在信息的接受者。因此,德育過程不僅是以掌握道德知識、訓練行為習慣為基礎的過程,更是一個注重學生潛能開發、元認知能力培養及其他人格因素發展的過程.(2)方法補償:傳統的德育主要運用說服、榜樣、評價、鍛煉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想品德.雖然這些不失為重要的方法,但在具體運用時往往過分強調外在強化、強調社會要求等外在影響.而在心理咨詢中.教育者的地位由主導者、權威者變為協助者和治療者,因此,教育者往往根據精神分析、行為分析和認知分析等理論中的具體方法,如疏泄、自由聯想、暗示、系統脫敏、厭惡療法、催眠療法等來發掘學生心理中的潛意識能量,注重依靠學生自己的力量解決他們的心理障礙、病態行為等人格問題,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3)內容補償:傳統的德育,主要使學生在政治觀念、辯證唯物主義思

想及社會道德規范和法律意識等較高層次上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它主要解決學生的政治立場、哲學思想及杜會道德規范和法律意識問題,而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一些最起碼、最基本和最一般的人格內容,如學生的社會適應、職業選擇、應付挫折、情緒調適及人際交往等.而心理咨詢本身是完善人格、發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實施的內容為德育內容提供了補償.<BR><BR>二是指導功能.(1)在對象的研究上,心理咨詢為德育提供了客觀基礎。如通過心理咨詢中常見的測試、疏泄、自由聯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學生的“內在沖突”、“心理危機”、‘行為障礙”及人格特點,有利于分析學生人格中的積極因素與消極因素,使德育工炸更具有針對性.(2)在方法上提供了理論基礎。傳統的德育把學生當作社會關系中的一個社會角色來要求,在心理咨詢中,我們把學生當作人際關系中一個具體的人來要求,它強調尊重學生人格、理解學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對學生暴露的思想和行為問題作出判斷,而是與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合適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樹立生活的勇氣和信心.<BR><BR>三是調節功能.(1)克服意義障礙。影響教育效果的內在因素是學生受教育時的心理狀態.所謂學生的意義障礙是指由于學生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對道德要求和意義的理解受到阻礙,從而對教育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消極態度和消極行為‘學生產生意義障礙是不可避免的。教育者如果采取不恰當的方法,如壓制、懲罰等,一般不會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如果采取心理咨詢中的一些方法.如疏泄、暗示、角色變換等方法,效果肯定會好些.(2)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彌散性特點.如心情愉快時會感到周圍的一切充滿生機.富有一種喜悅的情緒色彩:抑郁不快時,就可能“見花落淚”、“對月傷心”.因此,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調動人的主動性,提高活動效率.心理咨詢則能改善學生的不良心境.指導他們采用自我暗示、適當發泄、轉移注意等方法來調節自己的心境,以達到人格發展與環境和諧統一.(3)矯治心理疾病.目前,許多學生由于不能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而產生了各種生理、心理反應,如恐怖癥、焦慮癥、強迫癥、抑郁癥等。一般的醫藥措施只能緩和癥狀,采取德育手段也不可能根本解決問題.但如果采用咨詢中的某些行為治療方法,則能幫助他們克服某些行為障礙,從而進一步改善情緒和消除不良生理、心理癥狀.<BR><BR>三、德育與心理咨詢的角色沖突與統一<BR><BR>在實際工作中,無論德育工作者還是心理咨詢工作者,常常會產生多種角色的沖突.<BR><BR>首先是工作依據上的沖突.作為德育工作者的角色體驗,工作的依據是比較確定的政治觀點、哲學思想和道德標準等.常常使用它們來教育學生掌握其內涵并以此來評價自己的所作所為,從而讓學生作出價值判斷,并通過強化途徑來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作為心理咨詢工作者的角色體驗,其工作的依據是充分尊重、理解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人格,不把自己對生活的看法、真善美的標準等強加給學生.由此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出現“價值導向”觀點與“價值中立”觀點的沖突.<BR><BR>其次是工作重心上的沖突.前面已闡述過德育的著眼點在于強調個體的社會屬性方面,強調社會的政治觀念、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規范等,傾向于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而心理咨詢是著眼于個體的自然屬性,強調學生的內在需求和本能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取向,達到獨立自主.自控實現.傾向于個人本位的價值取向.由此,在工作中,常出現是以“社會利益為重“還是以“個體利益為重”的矛盾與沖突.&

lt;BR><BR>再次是工作原則上的沖突.工作原則是工作指導思想的保證,德育要求教育者要有敏銳的眼光,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發現問題要及時向有關方面匯報,與有關人員取得聯系并盡快解決好問題,這是一種“公開的”教育原則。心理咨詢卻正相反.“保密性”是心理咨詢的首要原則.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學生懷著對心理咨詢工作者的信任,傾訴自己內心的隱秘,期望得到同情和幫助。為來訪的學生保密是心理咨詢工作者的職業道德,也是心理咨詢取得學生信任、取得成效和提高聲譽的重要保證.因此,工作中把有“公開性”與“保密性”的原則沖突.<BR><BR>面對德育工作者與心理咨詢工作者角色的種種沖突,我們應開拓視野,尋找減少沖突、協同發展的突破口,有效地促進心理咨詢與德育間的聯系,以提高學生做人的素質。<BR><BR>因為從對學生的心理咨詢實踐中可以看到.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關鍵在于改變其認知觀念上的偏差.這就需要找們從哲學的角區去分析學生真正的內心感受,從德育的角度來把握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學生心理發展的主要矛盾,弄清楚學生中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原因.以及思想認識上出現的誤區,設身處地的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他們。這就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備優秀的思想品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合理的知識結構,認真研究和掌握心理學規律.有效的改進我們現有的工作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心理咨詢與德育工作兩種角色的矛盾和沖究.從而做好學生的心理咨詢和德育工作.使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FONT>

查看全文

心理咨詢室全年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上級教育思想的指導下,以“尊重學生,服務學生,發展學生”為指導,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完美人格為目標,做好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尊重“一個教師能有多健康,就能把他(她)的學生帶得多健康。”的理念,對不斷提高教師自身心理健康給予支持與保障,從而更好服務學生,促進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繼續做好學生日常的心理咨詢服務。

繼續做好學生日常的心理咨詢服務工作,每天開放心理咨詢室,做好學生的來訪接待和咨詢工作。對于問題較明顯的學生,堅持個案的跟蹤,及時與家庭聯系。

(二)、開設心理輔導講座。

查看全文

德育心理咨詢論文

心理咨詢與德育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個體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發展,具有促進個體素質全面發展的共同目的。心理咨詢有著不容忽視的德育功能,但心理咨詢與德育依據的理論、運用的方法、涵蓋的內容及運行的機制等存在差別。心理咨詢與德育工作者之間往往存在角色沖突而使兩者不能有機地結合。為此,必須加強心理咨詢與德育之間的聯系,以豐富德育的內涵,提高德育的效率。

一、兩個誤區:心理問題德育化與德育問題心理化

近幾年來,我們逐步體會到,德育要與心理咨詢有機地結合起來,豐富其內涵,擴展其功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為此,我們建立了心理測試咨詢中心,研究了心理測試咨詢在德育中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正像“心理學”不同于“德育學”一樣,心理咨詢畢竟不是德育。能否在認識上明晰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對于能否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務,特別是德育工作者能否提高德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在德育與心理咨詢的關系上至少存在著兩個誤區,既心理問題德育化和德育問題心理化。

長期以來,很多人是把心理與思想品德問題混為一談的,沒有弄清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因此在德育中,容易把心理問題當成思想品德問題來處理,導致了心理問題的德育化。其主要原因是:(1)長期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高,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溫飽問題上,心理問題沒有受到關注。甚至有人認為心理咨詢是現代社會的奢侈品,就像“休閑文化”是發達地區的奢侈品一樣。(2)過分強調政治,往往把人們的一切心理問題都看作是思想覺悟和政治觀念問題,不能科學和客觀地認識和對待心理問題。(3)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

容易把個體的動機和需要簡單地看成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而忽視社會變革給人們內心世界帶來的震蕩和不安。(4)對人的素質要求上只重視思想覺悟、知識水平,而忽視了人們心理素質的提高,往往把心理問題歸結為品德問題,甚至把心理疾病同思想認識上的錯誤混為一談。這就導致教育工作者面對學生心理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或事倍功半。

但近年來隨著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有些人又過分夸大了心理咨詢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認為心理咨詢應該完全代替德育,導致德育問題心理化。隨著心理咨詢熱的不斷升溫,一些人認為傳統的德育工作已經過時,提出心理咨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條嶄新道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的一種新形式”,并由此片面地把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與心理問題等同起來,主張用心理咨詢代替德育,用心理咨詢取代傳統的思想教育方式。這就致使德育工作矯枉過正,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查看全文

心理咨詢工作計劃

目前普遍存在僅以學業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優劣標準的情況,導致不少學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嚴重阻礙著學生的素質成長。為了提高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證學生能夠及時解決面臨的問題,我校特開展心理咨詢以幫助大家走出困境。以下是具體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及《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堅持育人為本,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中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目標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結合學生實際,確立我校的具體工作目標如下:

1、了解自我

查看全文

城市人心理問題與心理咨詢綜述

摘要:城市的快速發展引發了人的心理問題,心理咨詢是解決個體心理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目前城市。理咨詢業發展仍存在許多問題,遠未達到滿足人們需要的水平。加強。理咨詢行業建設與管理、普及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心理咨詢師人格素質與業務素質、建立完整的心理衛生預防治療體系,以推進城市心理咨詢業發展,提高城市人心理健康水平,使城市人生活更加幸福。

關鍵詞:城市人;心理問題;心理咨詢業

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所承受的精神壓力也不斷增加。由于社會競爭加劇、收入差距拉大以及突發事件等,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人都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不同的社會問題反映在個體身上,呈現出來的就是人們的生活幸福感普遍降低:更經常地體驗到焦慮情緒,身心疾病發病率提高、社會適應性差、工作效率下降、婚姻家庭關系與人際關系矛盾增加等等。要提高城市人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指數,一是通過制定與調整宏觀社會經濟政策,使政策更具公平性與合理性;二是在微觀層面調節人的心態。前者,即社會經濟政策的完善無疑可以惠及多數人群,但其缺點是出臺速度較慢,且政策有硬性標準,難以契合不同個體的具體需要;后者,即通過心理健康服務,改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針對個體的,對那些難以適應社會變遷的個體進行直接指導與幫助,化解其內心焦慮與矛盾,改變對事物的看法,進而產生積極有效的行動。因此,心理咨詢是通過在微觀層面上提高人的心理素質,發展健康人格,通過構建個體心理和諧以達到維護群體的社會和諧。

一、現代城市人心理問題不斷加劇。心理與精神類疾病成為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

從世界范圍看,經濟越發達,人們的心理問題反而越多、越嚴重。究其原因,一是因為生活富足、衣食無憂后人們開始關注內心的需要,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超過了物質生活;二是經濟發展中競爭日趨激烈,加大了人的心理壓力;三是社會不平等加劇,帶來相對剝奪感與心理失衡,所謂“讓我感到不舒服的不是因為我沒有,而是因為你比我多”;四是對金錢地位的追求并不能滿足人的內心需要,心理痛苦的人中不乏百萬富翁或是高官顯貴。

從中國的國情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城市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收入增長,但同時心理健康問題也開始凸顯。從中小學學生的學習與考試壓力到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從年輕人購房、結婚問題、人到中年的晉職升遷到退休綜合癥、喪偶者孤獨寂寞等等,人生在每一個階段都可能面臨心理危機;加上各種生活事件的影響,如住房搬遷、親屬患病、職業變更以及意外的災禍(如車禍等)都會給人們帶來心理沖擊,加劇人內心的矛盾與痛苦。

查看全文

心理咨詢發展論文

1.我國心理咨詢的特點

1.1我國需要進行心理咨詢的人口數量巨大

心理咨詢最一般、最主要的對象是亞健康人群。近年來我國社會發展較快,人們在享受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因利益分配、競爭壓力、觀念沖突引起各種矛盾劇增,由此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越發值得關注。2007我國國民心理健康狀況對全國21個省(直轄市)的39個城市取樣研究報告表明:11%—15%的人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可能具有輕度心理問題,應及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2%—3%的人心理健康狀況“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問題,急需獲得心理咨詢與治療。[2]據此推算,我國需要進行心理咨詢的人口數量巨大,這一特點決定了我國的心理咨詢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1.2我國心理咨詢的專業基礎比較薄弱

心理咨詢的專業基礎是心理學,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心理學的發展比較滯后,心理學知識的普及程度低,心理學理論研究比較滯后,心理學專業人才比較少,心理學培訓機構的實力較弱、社會機構的建設不夠壯大。由此導致我國心理咨詢的發展在知識普及、理論研究、人才培養、行業規范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約。心理咨詢的專業基礎比較薄弱的特點,決定了我國當前心理咨詢行業的發展水平較低,將來心理咨詢行業的成熟和規范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發展階段。

1.3我國傳統文化對心理咨詢有著深刻影響

查看全文

剖析城市人心理問題與心理咨詢

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所承受的精神壓力也不斷增加。由于社會競爭加劇、收入差距拉大以及突發事件等,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人都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不同的社會問題反映在個體身上,呈現出來的就是人們的生活幸福感普遍降低:更經常地體驗到焦慮情緒,身心疾病發病率提高、社會適應性差、工作效率下降、婚姻家庭關系與人際關系矛盾增加等等。要提高城市人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指數,一是通過制定與調整宏觀社會經濟政策,使政策更具公平性與合理性;二是在微觀層面調節人的心態。前者,即社會經濟政策的完善無疑可以惠及多數人群,但其缺點是出臺速度較慢,且政策有硬性標準,難以契合不同個體的具體需要;后者,即通過心理健康服務,改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針對個體的,對那些難以適應社會變遷的個體進行直接指導與幫助,化解其內心焦慮與矛盾,改變對事物的看法,進而產生積極有效的行動。因此,心理咨詢是通過在微觀層面上提高人的心理素質,發展健康人格,通過構建個體心理和諧以達到維護群體的社會和諧。

一、現代城市人心理問題不斷加劇。心理與精神類疾病成為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

從世界范圍看,經濟越發達,人們的心理問題反而越多、越嚴重。究其原因,一是因為生活富足、衣食無憂后人們開始關注內心的需要,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超過了物質生活;二是經濟發展中競爭日趨激烈,加大了人的心理壓力;三是社會不平等加劇,帶來相對剝奪感與心理失衡,所謂“讓我感到不舒服的不是因為我沒有,而是因為你比我多”;四是對金錢地位的追求并不能滿足人的內心需要,心理痛苦的人中不乏百萬富翁或是高官顯貴。

從中國的國情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城市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收入增長,但同時心理健康問題也開始凸顯。從中小學學生的學習與考試壓力到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從年輕人購房、結婚問題、人到中年的晉職升遷到退休綜合癥、喪偶者孤獨寂寞等等,人生在每一個階段都可能面臨心理危機;加上各種生活事件的影響,如住房搬遷、親屬患病、職業變更以及意外的災禍(如車禍等)都會給人們帶來心理沖擊,加劇人內心的矛盾與痛苦。

社會改革與制度變遷改變了人們外部的生活環境,如何適應環境變化則需要個體自我的心理調試。一項新政策對每個體產生的影響性質(積極的或是消極的)及影響大小取決于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遇到心理問題的人需要得到心理慰藉與支持,除了從家人、親屬那里獲得社會性支持外,有的還需要心理咨詢人員的危機干預與專業性支持。當個體應對問題的能力下降,得不到社會性支持,又不能得到有效及時的專業治療,很可能發展成為嚴重性心理問題、甚至精神性疾病。

引發精神困擾與心理疾病的原因很多,既有社會因素,也有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包括社會變遷(如階層結構、職業結構、家庭結構的變動)、政治事件、信仰危機、戰爭爆發、經濟波動及失業率、離婚率的變化等;個人因素包括個人所經歷的各種生活事件(如結婚、離婚、喪偶、晉職、退休等)、各種社會角色變化(如從“為人子”到“為人父”、從下屬晉升為上司)以及年齡變化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對個體原有的思維方式、價值觀等人格結構造成沖擊,使人產生社會適應不良,如果長期無法得到調整,就會引發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