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轉型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1 05:08: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形態轉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形態轉型

文化形態轉型管理論文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第2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1月編輯部遷北京。爆發后休刊半年。1919年10月前后編輯部遷返上海,陳獨秀復任主撰。自1920年9月1日第8卷起,《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的刊物,1922年7月出至第9卷第2號后休刊。1923年6月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理論性機關刊物,改為季刊,遷廣州出版,由瞿秋白主編,出刊4期后休刊。1925年4月復刊,出5期,此年7月停刊。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的各種政治思潮差不多都與《新青年》有關。《新青年》在一定意義上塑造了現代中國,也影響著當代中國。《新青年》雜志在中國現代社會文化形態轉型中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

一、《新青年》與現代文化載體轉型

在《新青年》的倡導之下,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沖擊著中國文言文的正統地位。

長期以來,在正統封建文人眼里,只有詩、古文、辭賦,才能登文學的大雅之堂;至于白話文學,如小學、戲曲、俚歌等等,都是鄙棄的對象,則被貶斥于文學殿堂之外。新文化運動中的文學革命最早萌動于海外。胡適曾在《四十自述》中談到1916年春中國留美學生中關于白話文的醞釀。這年二三月間,胡適對“中國文學的問題發生了智慧上的變遷”:原來一部中國文學史只是一部工具變遷史——一個文學或語言上的工具替代另一個工具。中國文學史也就是一個文學或語言工具變遷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學逐漸代替死文學的歷史。一種文學的活力如何,要看這一文學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當一個工具逐漸消失或逐漸僵化時,就要換一個工具了。在這種嬗變的過程中去接受一個活的工具,這就叫做“文學革命”。

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號發表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了對文學改良的八條建議。接著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發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號。陳獨秀的文章言辭激烈、筆鋒犀利,為胡適文章推波助瀾。與此同時,北京大學古文字教授錢玄同索性提出在中國推廣世界語。

查看全文

新青年與現代文化形態轉型論文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第2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1月編輯部遷北京。爆發后休刊半年。1919年10月前后編輯部遷返上海,陳獨秀復任主撰。自1920年9月1日第8卷起,《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的刊物,1922年7月出至第9卷第2號后休刊。1923年6月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理論性機關刊物,改為季刊,遷廣州出版,由瞿秋白主編,出刊4期后休刊。1925年4月復刊,出5期,此年7月停刊。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的各種政治思潮差不多都與《新青年》有關。《新青年》在一定意義上塑造了現代中國,也影響著當代中國。《新青年》雜志在中國現代社會文化形態轉型中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

一、《新青年》與現代文化載體轉型

在《新青年》的倡導之下,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沖擊著中國文言文的正統地位。

長期以來,在正統封建文人眼里,只有詩、古文、辭賦,才能登文學的大雅之堂;至于白話文學,如小學、戲曲、俚歌等等,都是鄙棄的對象,則被貶斥于文學殿堂之外。新文化運動中的文學革命最早萌動于海外。胡適曾在《四十自述》中談到1916年春中國留美學生中關于白話文的醞釀。這年二三月間,胡適對“中國文學的問題發生了智慧上的變遷”:原來一部中國文學史只是一部工具變遷史——一個文學或語言上的工具替代另一個工具。中國文學史也就是一個文學或語言工具變遷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學逐漸代替死文學的歷史。一種文學的活力如何,要看這一文學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當一個工具逐漸消失或逐漸僵化時,就要換一個工具了。在這種嬗變的過程中去接受一個活的工具,這就叫做“文學革命”。

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號發表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了對文學改良的八條建議。接著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發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號。陳獨秀的文章言辭激烈、筆鋒犀利,為胡適文章推波助瀾。與此同時,北京大學古文字教授錢玄同索性提出在中國推廣世界語。

查看全文

文化形態轉型管理論文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第2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1月編輯部遷北京。爆發后休刊半年。1919年10月前后編輯部遷返上海,陳獨秀復任主撰。自1920年9月1日第8卷起,《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的刊物,1922年7月出至第9卷第2號后休刊。1923年6月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理論性機關刊物,改為季刊,遷廣州出版,由瞿秋白主編,出刊4期后休刊。1925年4月復刊,出5期,此年7月停刊。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的各種政治思潮差不多都與《新青年》有關。《新青年》在一定意義上塑造了現代中國,也影響著當代中國。《新青年》雜志在中國現代社會文化形態轉型中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

一、《新青年》與現代文化載體轉型

在《新青年》的倡導之下,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沖擊著中國文言文的正統地位。

長期以來,在正統封建文人眼里,只有詩、古文、辭賦,才能登文學的大雅之堂;至于白話文學,如小學、戲曲、俚歌等等,都是鄙棄的對象,則被貶斥于文學殿堂之外。新文化運動中的文學革命最早萌動于海外。胡適曾在《四十自述》中談到1916年春中國留美學生中關于白話文的醞釀。這年二三月間,胡適對“中國文學的問題發生了智慧上的變遷”:原來一部中國文學史只是一部工具變遷史——一個文學或語言上的工具替代另一個工具。中國文學史也就是一個文學或語言工具變遷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學逐漸代替死文學的歷史。一種文學的活力如何,要看這一文學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當一個工具逐漸消失或逐漸僵化時,就要換一個工具了。在這種嬗變的過程中去接受一個活的工具,這就叫做“文學革命”。

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號發表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了對文學改良的八條建議。接著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發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號。陳獨秀的文章言辭激烈、筆鋒犀利,為胡適文章推波助瀾。與此同時,北京大學古文字教授錢玄同索性提出在中國推廣世界語。

查看全文

新青年文化形態轉型管理論文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第2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1月編輯部遷北京。爆發后休刊半年。1919年10月前后編輯部遷返上海,陳獨秀復任主撰。自1920年9月1日第8卷起,《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的刊物,1922年7月出至第9卷第2號后休刊。1923年6月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理論性機關刊物,改為季刊,遷廣州出版,由瞿秋白主編,出刊4期后休刊。1925年4月復刊,出5期,此年7月停刊。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的各種政治思潮差不多都與《新青年》有關。《新青年》在一定意義上塑造了現代中國,也影響著當代中國。《新青年》雜志在中國現代社會文化形態轉型中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

一、《新青年》與現代文化載體轉型

在《新青年》的倡導之下,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沖擊著中國文言文的正統地位。

長期以來,在正統封建文人眼里,只有詩、古文、辭賦,才能登文學的大雅之堂;至于白話文學,如小學、戲曲、俚歌等等,都是鄙棄的對象,則被貶斥于文學殿堂之外。新文化運動中的文學革命最早萌動于海外。胡適曾在《四十自述》中談到1916年春中國留美學生中關于白話文的醞釀。這年二三月間,胡適對“中國文學的問題發生了智慧上的變遷”:原來一部中國文學史只是一部工具變遷史——一個文學或語言上的工具替代另一個工具。中國文學史也就是一個文學或語言工具變遷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學逐漸代替死文學的歷史。一種文學的活力如何,要看這一文學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當一個工具逐漸消失或逐漸僵化時,就要換一個工具了。在這種嬗變的過程中去接受一個活的工具,這就叫做“文學革命”。

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號發表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了對文學改良的八條建議。接著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發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號。陳獨秀的文章言辭激烈、筆鋒犀利,為胡適文章推波助瀾。與此同時,北京大學古文字教授錢玄同索性提出在中國推廣世界語。

查看全文

試論文化與意識的當代關系

現實分析:當代文化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面臨的挑戰

在當今世界,文化霸權主義思潮正在消解和蠶食我國民眾對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西方發達國家也不斷借助信息網絡技術拓展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在全球的影響力,而我國社會轉型的現實又為上述二者的影響提供了現實契機。對這些現實挑戰的現實分析是我們透視文化與意識形態關系的重要現實基礎,當然也會有利于我們探尋新形勢下維護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安全的策略。文化霸權主義最先由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葛蘭西提出,用以指代統治階級在意識形態上的領導權。后來用來統稱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憑借經濟和政治優勢,以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念削弱和代替別國文化和意識形態的一種思想侵略方式。我們知道,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遺傳密碼”,它是用來維系一個民族精神世界統一性的源泉。在這種意義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文化的確有多樣性的發展趨向,但這種多樣性無疑是建立在民族性基礎之上的,因此,越是民族文化的東西才越能走向世界。每一個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是該民族獨特的精神財富,是文化生產力的重要源泉,當文化的民族性被銷蝕乃至被替代的時候,其政治和經濟的異化只是一個由時間來判斷的問題。民族文化當然要博采眾長汲取其他文化形式的精華部分以促進本民族文化的長遠發展,但這個過程往往是一個伴隨世界范圍交往的擴大的主動選擇的過程。而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推行的文化霸權主義卻把這個主動交流的過程直接詮釋和改變為強制輸出的過程。于是我們看到,伴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開放進程的加快,西方敵對勢力利用各種手段輸出它們的文化形式,這些通過廣播、影視等傳媒和通過文化產品等形式進行的文化滲透和文化輸出,其中裹挾的是西方資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樣一來,通過這些被稱之為“沒有硝煙的戰場”的戰斗,文化霸權主義力圖對我國文化的民族性以及核心價值體系進行消解和異化的企圖得以彰顯,目的在于不斷地占領我們思想文化陣地。因此,看不到西方國家借文化霸權主義之名行意識形態侵略之實,我們的文化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甚至造成不可預料的結果。30余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使中國的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不斷加速。與此同時,我國的社會結構以及社會文化體系和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30年間發生著悄然的變化。正像學者們指出的那樣,“社會轉型的主體是社會結構,它是指一種整體的和全面的結構狀態過渡,而不僅僅是某些單項發展指標的實現。社會轉型的具體內容是結構轉換、機制轉軌、利益調整和觀念轉變。”[2]在任何一個社會的穩定發展期,其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往往是增強社會凝聚力,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但對于一個處于轉型期的社會而言,由于其核心價值體系尚處于未完全形成和發展階段,此時制度和規范的變革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往往會與該社會的信用價值體系之間發生各種矛盾,對文化安全以及社會意識形態安全維護就會面臨多元文化的挑戰和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因為,“在每一種文化中,其構成最核心最穩定的把文化塑造成一種特定文化的部分往往是文化的精神層面。而最外層的一般都是文化的物質層面,也是文化體系中最不穩定的一面。”[3]社會轉型會給中國社會發展帶來諸多方面的影響,對于文化轉型來講,最主要的就是這種轉型使得我們國家很難再在比較短的時期內形成一種支撐現代化進程中的相對統一的、主導型的文化精神,也就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體系。社會轉型引發的文化轉型必然會帶動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進行時代轉換,而受到經濟多元化的制約和影響,文化發展必然會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局面,這種文化的多元化進而會影響轉型時期人們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價值判斷體系的形成。我們既不能放緩中華民族走向現代化的腳步,又要對這一進程中出現的文化轉型對意識形態安全所造成的影響有清醒的認識。

對策選擇:新形勢下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安全的維護

文化軟實力在國家綜合競爭力中地位的提升為我們在新時期強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中的領導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文化全球化的現實也給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安全的維護帶來了極大挑戰。推進社會主義主流意識的理論創新、增強民族文化凝聚力以及加強對大眾文化的引導和管理,是我們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維護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安全的必要對策。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經濟和政治領域的變革使得我國的社會階層不斷分化,利益格局也日益明顯,與此相應,文化形態也呈現出多樣化發展的態勢。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以及國外文化的引入打破了我國過去文化單一化發展的格局,進而也使得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單一和封閉的狀態趨向于復雜化發展的局面。文化全球化的推進使得各種思想文化的載體在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舞臺上相互激蕩,這一方面為我們發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主流意識形態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同時也使裹挾在外國文化中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以及形式各異的非主流意識形態對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和挑戰。要應對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以及各種非主流意識形態的挑戰,最核心的舉措就是要不斷加強對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理論創新。我們不可能再把我們已經打開的世界重新關閉起來,因為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做法只會使中國落后于時展的步伐,但我們可以通過自身主流意識形態的創新增強民族文化和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我們應該汲取人類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豐富和發展中國文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用切合時代特征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們新的社會實踐,用理論創新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真正鞏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民族文化是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產生的與本民族經濟政治狀況相一致的各種文化產品、文化形態和文化意識的總和,它是與外來文化相對而言的一個范疇。從文化發生學的角度看,人類文化在產生之初,由于自然條件、社會條件和心理條件的不同,總是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出現。民族文化往往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觀念形態上的民族文化在歷史發展中扮演著民族凝聚力的角色。民族文化的形成是該民族所特有的向心力和離心力、內聚力和擴散力相互斗爭的結果,是向心力戰勝離心力、內聚力戰勝擴散力的結果。在這種狀況之下,民族文化不僅能夠吸取外來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不斷地豐富和改造自身,而且能夠對外來文化進行融合和改造。對民族精神在一國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明確定位,他指出:“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尺度。綜合國力,主要是經濟實力、技術實力,這種物質力量是基礎,但也離不開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4]在全球化日益推進和擴展的大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正在受到外來文化的的挑戰,特別是當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裹挾在文化輸出中迎面而來之時,形勢則更加嚴峻,民眾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在這種沖擊下出現了危機。那么如何在全球化不可逆擋的潮流中增強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呢?首先,必須在新形勢下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激發其內在生機和活力,促使傳統文化在時代化和世界化的過程中獲得民族認同的功能;其次,要積極推動中華文化主動走向世界的進程,從而增強民族文化的世界吸引力,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提升自身的凝聚力;最后,民族文化凝聚力的提升從根本上還有賴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的保障。總之,從文化的視角來審視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就是要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學習世界先進文化和創造當代中國文化的三位一體的文化變革運動中增強民族文化凝聚力的進程。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的迅猛發展催生了中國的大眾文化和大眾文化產業,大眾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意識現象,正以其鮮明的現實價值取向和強烈的文化滲透力,廣泛地介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使得大眾文化成為了一個研究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視域。大眾文化作為一種思想潮流體現著人民群眾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它和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轉型有著深刻的內在關聯。從積極的方面來講,大眾文化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注入了新活力也拓寬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渠道,但大眾文化的多樣性特征與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一元化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沖突。面對大眾文化繁榮發展的局面,我們應當發揮其對大眾的文化引導作用,制約大眾文化自身發展的負面效應,規約大眾文化的發展方向,把大眾文化的發展導向引導到與中國先進文化發展相一致的方向,從而掌握黨對大眾文化發展的引導權和控制權。我們必須以大眾文化市場的需求為現實出發點,積極開發適合大眾需求的大眾化意識形態產品,從而把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教化功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匯于大眾文化的日常娛樂活動之中,以增強當代中國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親和力、影響力和認同感,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對大眾文化的發展起到引導和控制作用。在具體戰略措施上,我們必須尋找中國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與大眾文化的有效結合點,批判地吸收大眾文化的合理成分,努力克服大眾文化的消極成分,使大眾文化向著有利于社會穩定的方向發展,從而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大眾化轉向。

本文作者:高宏利路向峰工作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查看全文

高校藝術教育意識形態研究

一、社會轉型期高校藝術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社會轉型期我國社會意識形態在市場經濟、復雜的社會現狀以及國際形勢的影響下,面臨被消解、被弱化甚至被改造的嚴峻考驗,也面臨信息網絡化、全球化、階層分化的挑戰。高校藝術教育在意識形態領域面臨這些復雜的問題,如何與時俱進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新地開展工作是社會轉型期高校藝術教育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1.社會轉型期我國高校藝術教育面臨的社會意識形態現狀

社會轉型期我國社會意識形態的基本現狀首先表現為市場經濟體制對計劃經濟體制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對原有社會主義社會意識形態某些內容和實現形式的消解。市場經濟條件下多元的所有制結構、分配方式、利益格局使大學生對自身物質利益追求成為正當權利和正常的人生追求,增強了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對己負責的態度,使大學生在實際學習生活中以更實際、更理性的態度衡量、分析、評判一切的現實問題。“這些使傳統意識形態控制力有所弱化,導致大學生對過去接受教育而在頭腦中形成的統一而權威性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由認同開始走向迷惑和部分的質疑。”[1]其次,我國社會意識形態領域呈現出異常復雜多變的現狀。當前,在我國社會意識形態領域中,既有封建主義意識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的回潮,也有外來資產階級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和演變;既有民主社會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沖擊,也有非馬克思主義、假馬克思主義的所謂修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還出現了“全球化社會意識形態”、“非社會意識形態化”和“社會意識形態終結”等言論,這些實質上是以融合和消亡意識形態為面具的隱蔽的意識形態斗爭形式,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向全世界擴展和滲透的工具。當前國際利益格局發生新的變化,國與國之間社會意識形態較量形式的間接性、隱蔽性也給我國社會意識形態建設帶來了很大威脅。“意識形態斗爭往往與復雜的國家安全、民族利益等問題相交織,在國際交往中很難清晰地分辨出社會意識形態斗爭的線索,而且社會意識形態之爭往往以文化或文明的差異與沖突的形式表現出來,錯綜復雜,難以定性。”透過國際利益關系就能發現,這些在文化交流中隱含的社會意識形態戰略,實質上是指在實現對中國民眾民族傳統意識的消解、原有生活方式的改造、價值觀念的顛覆和對中國社會政治制度的演變。

2.社會轉型期我國高校藝術教育面臨的挑戰

當前改革開放向深度發展,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社會轉型使文化藝術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改革開放促進了世界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交流與發展,藝術教育與審美欣賞以強大的物質保障為基礎,同時豐富多元的文化藝術生活與思想認識的多元,使單純娛樂成為較為推崇的休閑方式,大眾文化內容“快餐化”,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有相對應的精神文化生活來襯托,而客觀地說,我國社會轉型期文化藝術并沒有較為及時地與社會發展相同步。高校藝術教育在全社會對文化藝術認識膚淺片面的大環境下,面對接觸新事物較為敏感的青年學生群體,它所承受的困難與責任是較大的。高校藝術教育面臨的社會大環境給其意識形態功能的發揮帶來了強大的挑戰,它所背負的社會責任從來沒有現在這樣艱巨,也從來沒有這樣困難,因為它面臨的不只是國內社會轉型的強烈變化,它還背負全世界面臨的信息網絡化、全球化與階層分化的影響。信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信息傳播的跨時空、持久性、探索性、即時性、互動性、個性化、隱匿性以及生動的表現手法等特點對高校大學生在思想動態上的把握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挑戰。如何發揮藝術教育在受眾人數、控制權、主宰權上的優勢也是當前高校應考慮的重要問題,高校在具體的工作安排上要提高藝術教育的地位,相較于其他教育形式給予更多的信任與支持,整體提高高校在意識形態功能的發揮。全球化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的全方位互動過程,全球化本身同時是伴隨著強勢的西方經濟、文化和價值觀念等向世界其他地區擴展的過程,從而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傳統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政治制度等帶來沖擊。全球化的影響考驗高校對大學生意識形態的控制能力。原有的高校文化環境已被打破,高校在開放環境下加強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艱巨性和緊迫性也就更強。社會階層分化也使高校大學生的家庭來源更復雜,在畢業生就業的分配中也要面對階層的進入問題,這些都在時刻影響著學生的抉擇,這些也間接影響著高校藝術教育的意識形態的導向。隨著社會轉型的不斷深化、拓展,“中國社會階級階層結構正發生重大的變化,形成了新的利益集團,出現了新的社會分化和分層。由原來兩個階級一個階層,即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的社會結構分化成十個階層,已經產生劇烈分化”[2]。“各階層之間在利益追求、政治參與、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必然產生一系列的沖突,不同的群體在價值認知、價值評價、利益認同上會存在明顯的差異。”[3]這些都會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矛盾和沖突最終一定會被反映和表現在高校大學生的社會意識中,并且呈現復雜加劇之勢,這必然對高校藝術教育意識形態引領帶來嚴峻的挑戰。

查看全文

電視新媒體轉型研究

摘要:電視新媒體是基于數字電視開展而構建的一種新媒體,其在發展與變革中實現了一定的創新,在起初的“泛娛”發展階段中,電視新媒體滿足了受眾的觀看樂趣與好奇心,但隨著電視新媒體的進一步發展,更加重視正確價值觀的傳播,作為受到大眾信賴并認可的媒體形式,電視新媒體需要實現由“泛娛”到“智娛”的轉型,以提高全民修養與素質為目的進行電視新媒體的創新,在能夠滿足受眾需求與節目創新的同時,為促進電視新媒體的健康發展提供動力。

關鍵詞:電視新媒體;“泛娛”;“智娛”

電視媒體的創新發展以能夠適應時展變化為基礎,在新媒體發展趨勢與時代背景下,電視新媒體的誕生是必然趨勢。電視新媒體覆蓋了數字電視、移動電視與戶外新媒體等多種形式。而在市場對于電視節目需求量增加,市場電視節目同質化嚴重,受眾審美與素質受到影響的當下,電視新媒體應發揮主流媒體的責任,引導受眾群體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不斷尋求新的發展出路與發展形勢,創新電視節目,由“泛娛”向“智娛”轉型,實現電視新媒體的新發展。

1電視新媒體“泛娛”帶來的不良影響

電視新媒體與社會發展趨勢接軌,適應了市場需求,但也需要重視作為主流媒體必然引導市場做出一定的變化。電視新媒體創新發展階段一味適應市場需求,形成的“泛娛”給市場帶去的不良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這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3點。1)對電視文化形成的不良影響。電視新媒體作為主流媒體形式,其引導并帶動著許多小型媒體的發展,而一味適應市場的需求,滿足市場經濟發展形式,難免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給電視文化形成了一種不利的發展趨勢,在迎合受眾需求的同時也形成了低級趣味。電視文化的“泛娛”發展與其自身主流文化形態、精英文化背道而馳,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在當前主流文化受到不斷沖擊的情況下,電視新媒體更應該做出改變,為大眾形成積極的文化形態,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克服“泛娛”形式,實現“智娛”轉型。2)對受眾形成的不良影響。電視新媒體的“泛娛”盡管在極短的時間內給受眾形成了娛樂形態,滿足了受眾的即時需求,但過度娛樂化是有很強的沖擊力的,其在受眾回顧、思考的同時會對受眾的思想價值觀念造成一定沖擊。因此過度的娛樂化對于受眾而言實際上是不利的,會侵蝕受眾的心靈,麻痹精神意志,電視新媒體作為主流文化形態,在娛樂元素基礎上,應緩解受眾的不滿情緒,使其能夠在社會現實主義中深入思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社會觀。3)對媒體形成的不良影響。電視新媒體的“泛娛”不僅影響了受眾與社會文化形態,對于其他媒體形態也形成了不良的影響,電視新媒體的“泛娛”在轉型上或許并沒有受到太多的阻礙,但相對于受其影響的其他媒體形態而言,一旦被大眾所接受,形成了文化經濟形態,那么很難有效進行改革與創新,而不同的媒體形態形成的影響不同,由電視新媒體“泛娛”造成的不良影響也就形成了盲目擴大化,不利于其他媒體的健康發展。

2電視新媒體“泛娛”到“智娛”的轉型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論文:現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奠基石

公共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中國現代城市治理模式正在進行新的構建。其中日益發展的社區公民自治--包括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則是現代治理模式的奠基石。當然這塊奠基石仍處于打造之中,而轉換政府職能、完善公民自治制度則是打造這塊基石的鐵錘和鏨子。

【關鍵詞】社會轉型;治理模式;政府職能;居民自治

【作者簡介】周鴻陵,男,北京新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時浩,男,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城市工作處副處長

【中圖分類號】D6;D62【文獻標示碼】A【文章編號】1001-5574(2002)04-0082-04

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0]23號)下發后,社區建設在中國方興未艾,社區建設的理論研究也開始引起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能從中國社會轉型、中國治理模式轉換的角度來討論社區建設,或許能開辟更多的研究和實踐空間。

查看全文

政府城市治理模式研究論文

一、中國社會轉型與社區建設的理論和實踐

近代以來幾乎所有的重大社會事件都和中國社會轉型有重大關聯,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事件是中國社會轉型的必然反應。對任何社會現象的研究,不從中國社會轉型這個角度分析,都無法找到滿意的解答。至于如何理解社會轉型,不同時期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理解。近年來將社會轉型定義為社會整體形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即"社會"現代化的過程,是眾多學者比較一致的看法。在這里社會整體形態包括社會結構、社會運行機制以及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轉換。

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差異,也有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給予了不同的解釋。如有人指出:傳統社會是農業社會,現代社會是工業-信息社會;傳統社會是封閉型社會,現代社會是開放型社會;傳統社會是匱乏型社會,現代社會是發達型社會等等。近年來一些學者從社會主體開始研究,認為傳統社會中的人處于臣民狀態,現代社會的人處于公民狀態。因此他們稱傳統社會為臣民社會,現代社會為公民社會。在臣民社會狀態下,政治是整個社會的核心,經濟和社會只是政治附屬;在公民社會狀態下,公民的經濟和社會自由得到保證,政府權力來自于公民的同意,經濟發展來自于公民通過市場進行推動,社會不再是政府的附屬而是公民自我管理自我組織的載體,整個社會處良性互動狀態。以此為基本結論,中國社會轉型的實質就是從臣民社會向公民社會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社會轉型在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以來,其速度不斷加快,中國社會形態已深刻地改變了。1978年以前,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則處于政治領域的嚴格控制之下,幾乎沒什么自主性。政治領域壟斷了整個社會的權力,整個社會高度政治化。這在期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在社會領域也不例外,政治控制直指家庭生活和個人的內心世界。"中國有7億人,只允許有一個思想"是當時的最真切的寫照。

1978年之后,這種狀態開始解構,社會的各個領域開始逐步明晰化。在政治領域,公民當家作主得到一定的體現,公民對政府的決策開始發揮作用,"權力來自于人民"逐步落到了實處。政府無限膨脹的權力開始受到限制,政府開始對公民的各項權利包括個人隱私進行保護,政府逐步在把屬于社會的事務交給社會,公民自治在農村和城市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非政府非營利機構開始出現。政府對市場和資源配置干預在逐漸弱化,政府的主要職能是為社會提供公共物品。在經濟領域內市場主體以營利為目標,其主要職能是為社會提供私人物品。在社會領域內個人、家庭、非政府非營利組織是主體,其社會功能是提供非壟斷公共物品[1](P31、P35)。

中國社會轉型還沒有完全完成,但其趨勢是在加快。最近中國社科院社會學家陸學藝也指出,在21世紀頭20年內中國將完成社會轉型。因此,在今天討論中國,社會轉型的背景更具有現實性。二、社區居民自治:中國社會轉型的產物

查看全文

城市治理模式論文

摘要:中國現代城市治理模式正在進行新的構建。其中日益發展的社區公民自治--包括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則是現代治理模式的奠基石。當然這塊奠基石仍處于打造之中,而轉換政府職能、完善公民自治制度則是打造這塊基石的鐵錘和鏨子。

關鍵詞:社會轉型;治理模式;政府職能;居民自治

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0]23號)下發后,社區建設在中國方興未艾,社區建設的理論研究也開始引起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能從中國社會轉型、中國治理模式轉換的角度來討論社區建設,或許能開辟更多的研究和實踐空間。

一、中國社會轉型與社區建設的理論和實踐

近代以來幾乎所有的重大社會事件都和中國社會轉型有重大關聯,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事件是中國社會轉型的必然反應。對任何社會現象的研究,不從中國社會轉型這個角度分析,都無法找到滿意的解答。至于如何理解社會轉型,不同時期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理解。近年來將社會轉型定義為社會整體形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即"社會"現代化的過程,是眾多學者比較一致的看法。在這里社會整體形態包括社會結構、社會運行機制以及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轉換。

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差異,也有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給予了不同的解釋。如有人指出:傳統社會是農業社會,現代社會是工業-信息社會;傳統社會是封閉型社會,現代社會是開放型社會;傳統社會是匱乏型社會,現代社會是發達型社會等等。近年來一些學者從社會主體開始研究,認為傳統社會中的人處于臣民狀態,現代社會的人處于公民狀態。因此他們稱傳統社會為臣民社會,現代社會為公民社會。在臣民社會狀態下,政治是整個社會的核心,經濟和社會只是政治附屬;在公民社會狀態下,公民的經濟和社會自由得到保證,政府權力來自于公民的同意,經濟發展來自于公民通過市場進行推動,社會不再是政府的附屬而是公民自我管理自我組織的載體,整個社會處良性互動狀態。以此為基本結論,中國社會轉型的實質就是從臣民社會向公民社會轉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