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1 08:34: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席勒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議席勒繪畫中線條的使用

摘要:線條可以流露出畫家的情緒和性格,而企圖掩飾他們也決非易事。學會用純粹的線條形式表達某種心態,在我看來,也是一個畫家需具備的能力。線條是席勒畫作中重要的傾訴語言,也是最能抓住我思想的工具。他對線的運用就像他對人心理的把握一樣是赤裸的,毫不留情的,甚至讓人刺痛和揪心,也就是這種“揪心之感”驅使我去了解席勒,了解“線”這種繪畫語言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線條;情緒;藝術表現;藝術創作

在幾年的教學中又喚起了我對造型基本元素的理解。在進行繪畫創作中我一直在思考幾個問題,如何去理解造型藝術的最基本因素——點、線、面,如何將社會環境和藝術創作聯系在一起,如何抓住受眾心里最柔軟的那一個點,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在某種意義上席勒的繪畫作品是解開我多年疑惑的一把鑰匙。

一、席勒的作品風格及用線特點

席勒繪畫作品最顯著的特點是銳利敏感的線條表現以及有著變異和幾何結構的帶有壓抑感的形象。他的作品不滿足于象征主義繪畫的唯美、感傷和神秘主義,而采取了一種更為粗獷、奔放、無所顧忌的藝術形式和創作態度,作品具有強烈的表現主義風格。席勒善于描繪非靜態的人物和景物,無論是什么樣的形態都像處在驚恐不安狀態,恐懼與絕望的威脅交織成可怕的陰影,始終籠罩著他的作品。

席勒繪畫作品以厚重、簡潔、隨意的線條表現最原始的欲望沖動,表達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過渡時西方人的焦躁不安,他的畫表現了他的頹靡、恐懼、幻想,以及殘忍的自我折磨,繪畫人物經常畫在空白的底子上,有時只勾出輪廓線,并把人體拉長變形。他冷俊的線條令人震顫,作品中粗重的線條強調清晰的外輪廓,然而在焦躁的畫面中我們又可以明顯地體味到他對線條的熱情以及對人類精神狀態的關注。

查看全文

馬克思與席勒的異化的思想探討論文

摘要:克服人的異化,返回自由的人的本質,是席勒《美育書簡》和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共同關注的問題。席勒認為通過審美游戲,建立審美王國才能走出人的異化的現實。而馬克思則認為,通過對私有制和私有財產的積極的揚棄,建立共產主義社會才能最終實現人的解放。

關鍵詞:異化審美游戲私有制共產主義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進行分析,提出了“異化勞動”的思想。馬克思指出,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與發展,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階級: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他認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希望正是寄托在無產階級身上。為爭取人類的自由與解放,最主要的是爭取無產階級的解放。“因為勞動者的解放包含著全人類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整個的人類的奴役制就包含在勞動者同生產的關系中,而一切奴役性的關系不過是這種關系的各種變形和結果罷了。”①在馬克思看來,在資本主義社會,人的異化的事實就表現在勞動者的異化勞動中。

勞動的異化首先表現在勞動者與他的勞動產品的關系上。正是勞動實踐人才把自己看作是類存在物。通過勞動,人將感性的自然加以改造,使之成為屬于自己的作品和現實存在,從而在其創造中能直觀到其自身的本質力量。但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的主體即勞動者卻成為了商品勞動力,這種勞動力為資本家所占有和使用,而勞動者生產的產品也最終歸資本家所有,在其隨后的經濟活動中被消費、增強并且重新轉化為資本而與勞動者對立。這樣,“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產品,作為異己的東西,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是同勞動對立的。”②勞動者同自己勞動產品的關系就是同一個異己的對象的關系,因而“勞動者耗費在勞動中的力量越多,他親手創造的、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便越強大,他本身、他的內部世界便越貧乏,歸他所有的東西便越少。”③馬克思將這稱之為物的異化。

異化不僅表現在生產的結果上,而且也表現在生產活動的過程中。“對勞動者來說,勞動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是不屬于他的本質的東西;因此,勞動者在自己的勞動中并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發揮自己的肉體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到損傷,精神遭到摧殘。”④只有在勞動之外,勞動者才感到自由自在。因此他的勞動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種被動的強制勞動。因此,在資本主義現實下,勞動不是對自我的確證,而是自我的散失。

異化勞動的第三個方面表現現在人的類生活變成為一個人生活的手段,使得自己把自己的生命活動與本質變成了維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動物和它的生命活動是直接同一的,它的一切就是它的生命活動。而人則不同,他把自己的生活變成了意識的對象,人的活動是有意識與目的的。“正是通過對對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實際上確證自己是類存在物。”⑤因此,勞動的對象就是人類類生活的對象化。但是異化勞動剝奪了人的勞動的對象,從而也就剝奪了人類的類生活。這樣把人類的活動就貶低為一種與動物一樣維持生存的手段,人的優越性散失了。

查看全文

政治經濟學批判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傳播政治經濟學的批判領袖席勒,不僅是積極活動型的學者,而且是以學術成果影響傳播實踐的典范。其著作啟發推動了國際社會對世界傳播秩序的討論和對新秩序的呼吁,其思想和見解影響了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傳播政策和實踐。響了世界各國傳播政治經濟學派的學者,也影響了傳播政治學研究本身。

[關鍵詞]傳播政治經濟學批判領袖席勒

Abstract:Schillerisnotonlyascholarofactivities,butalsoamodelwhohasinfluencedcommunicationpracticeswithhisacademicachievements.Hisworkshaveenlighteneddiscussionsofworldcommunicationandappealsofnewordersfrominternationalcommunities.Somedevelopingcountrieshaveabsorbedsomeofhisthoughtsintheircommunicationpoliciesandpractices.

Keywords:communicationpoliticalandeconomicscience;criticalleader;schiller

剛出版的《電視與新媒介》(Television&NewMedia)2001年第1期是紀念著名的批判政治經濟學家赫伯特·席勒的專輯,里面登載了16位活躍的傳播政治經濟學者回憶席勒的文章,包括趙月枝博士的文章。席勒于一年前的2000年1月29日去世,享年80歲。《紐約時報》刊登了訃告,這是主流報刊關于席勒的最長消息。

雖然傳播政治經濟學泰斗達拉斯·斯麥茲(DallasW.Smythe)在學術理論的原創性方面更有建樹,但相比之下,席勒及其著作似乎更加為世人所知。他的名著《大眾傳播與美帝國》(MassCommunicationsandAmericanEmpire,1969)在世界上反響甚大,特別是,這本著作極大地影響了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傳播觀點和政策。如果說,斯麥茲足以卓越的思想火花照亮了若干理論盲點的話,席勒則以厚重的判將這些思想發揚光大。

查看全文

人性完滿審美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擬解決審美教育何以使人成為真正的存在者,實現真正的自由的問題。從反思人性完滿何以可能以及人在席勒中的定義和內涵到起中介作用的審美游戲說,構造席勒的美的顯現王國,最終通向存在者的自由。處于“斷裂”處的現代人,審美教育教會人何以存在,何以自由,何以為人,在當代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使人于“斷裂”處“重生”。

關鍵詞:席勒;人性;游戲沖動說;審美教育;自由

一、人性完滿何以可能

在探討人性完滿何以可能的前提之下,需要我們反思人在席勒的視域下以何種方式存在以及席勒對人的定義又是什么。在《美育書簡》中席勒從人性談起,構造了以人道主義為核心的美學體系。當然,這條道路不是通過邏輯推演、推論出來的,而是通過自身的彰顯、發揮、顯現出來。席勒以對人性的分析為開端,從對人性的先驗要求出發,設置了兩對范疇:“人格”和“狀態”。之所以席勒這樣劃分,是沿襲了古希臘哲學中對靈魂和肉體的區分。人所處的現實狀態是通過異化體現出來的。在考慮人的異化觀點時,席勒引入國家的范疇,選擇審美教育這條路徑是通過分析社會現狀以及人的現狀中得出的。當技師修理鐘表時,他要使鐘擺停下來,而活的國家機器就不得不在它運動時進行修理,這就是要在輪子旋轉之時拆換輪子。因此就必須尋求支撐社會的支柱,使它當在消滅現實國家時保持獨立,繼續存在,而使得這種前提存在,既要解決現實社會中的異化問題,又要維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就必須是通過審美教育的路徑,實現真善美的統一。席勒相信有普遍人性,這是全人類都具有的普遍人和必然的形式。“人的現狀之中的純粹理性是永恒的。”席勒的人性在某種程度上帶有神性,“毋庸置疑,人在他自身的人格之中,攜帶著一種對神性的預定性。如果我們可以把達不到終點的道路也稱之為道德的話———通向神性的道路在人的感覺中對人敞開著。”可見,美引導人們通向無限,通向絕對,通向神性的道路。人性是在感受性和人格性中走向統一。感受性是在自身中生發天稟,促使人在現象提供的東西中把握世界,而人格性是促使人在深沉、理性中得到更多的自由。席勒把人的發展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從肉體(自然)階段到審美階段再到道德階段。第三階段的道德階段是人的道德和本能、理性與感性的融合統一,即異化的人恢復到完整的人,實現人性的自由和復歸,達到了歷史的終點。

二、游戲沖動:需求與法則的動態平衡

對于席勒而言,審美教育之所以能使人性得以完滿地實現,是因為在審美的游戲沖動中人的感性和理性會完滿地統一起來,而作為需求與法則的動態平衡統一的游戲沖動,則是溝通人的感性與理性的中介所在。游戲這個概念在席勒這里是將美、藝術、美感三者統一在一起的,那么,在人的主觀性上體現為美感,在客觀性上則是美與藝術的結合。從游戲概念的引入來看,席勒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古希臘和康德的思想,而他的游戲說也成為了斯賓塞游戲思想的前身。柏拉圖最早將游戲和教育聯系起來。在《法律篇》中,歌調便是以游戲的方式來演奏。可見,在柏拉圖這里,游戲已作為一種教育手段來達到教育目的。藝術作為其自身,不再是為了某種功利的、道德的、認識的、知性的目的,而是為了達到自身的自由。同時對于“感覺的自由游戲”而言,是感覺在藝術當中的自由與想象。而在席勒理論中,游戲是在對象上體現出主體合乎本性的精神需要。“只有當人是完整意義上的人時,他才游戲;而只有當人在游戲時,他才是完整的人。”席勒在論證“游戲”的先驗性時,以游戲沖動作為感性沖動和形式沖動之間的橋梁。席勒通過對人性的區分發現人所處的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是歷史地自然形成的自然國家,一個是源于法則受道德必然支配的倫理國家,而從自然國家到倫理國家必然會經過美的顯現王國,而美的顯現王國所產生的動因則是審美的游戲沖動。那么,審美的游戲沖動一發生,活的形象就會形成,美也就會顯現出來。

查看全文

政治經濟學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由于與政治經濟權力的聯系日緊,媒介作為民主論壇和監督力量的作用發揮得越來越不好。美國大公司和政府藉由媒介將他們商業文化和思想大量灌輸給美國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以維護國內社會現狀和充當世界領導者。受商業利益驅使,媒介紛紛合并集中,走向壟斷。媒介所自我標榜的“個人選擇自由”、“客觀中立”、“內容多元化”、“社會無沖突性”、“人性不變”等是神話。新技術的發展也改變不了媒介受大公司和政府控制的特性。在新技術時代,由于媒介權力大小懸殊,信息分配還是“貧富不均”,甚至“二極分化”更厲害。席勒對美利堅帝國文化和媒介的批判與唯物主義有內容的相似。

美國傳播學者赫伯特·I·席勒(Herbert

I.Schiller),是美國批判學派的先驅。席勒認為,大眾媒介緊緊聯系著政治和經濟權力的中心。由于這種聯系,媒介提供民主論壇、監視有權勢的利益集團這些最關鍵的作用就常常發揮不足。

UCSD傳播學系的創始人

席勒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CSD)傳播學榮譽退休教授。1970年,他創辦了UCSD傳播學系。1999年10月,在他80歲的時候,一個以“在新全球經濟中的媒介和傳播”(MediaandCommunicationintheNewGlobalEconomy)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在UCSD傳播學系的主持下召開了。這是一個專門為慶賀席勒學術成績而舉行的會議。二十來名深受席勒思想影響的學者提交了論文(Seiter,E,1999)。

席勒在他的學術研究中重點調查了美國的傳播制度和傳播程序。他說明了占優勢的美國政治經濟是如何利用媒介來安撫國內公眾,同時又對全球實行霸權的。他的研究范圍有信息娛樂業的工業結構、美國文化業的全球擴張、使美國文化業不斷膨脹和發展的技術原因等。他的8本著作和發表在學術性和大眾化期刊上的幾百篇文章,奠定了他在傳播研究中和就媒介在現代社會中所起作用的公共辯論中的主角地位。

查看全文

審美教育書簡對文化景觀轉向的啟示

【摘要】本文以席勒《審美教育書簡》中的美育思想為依據,對大眾審美文化發展以來不斷變革的審美現象進行淺析。中國古典審美文化以“以時統空”的體驗為主,西方審美文化重在體驗時間性的矛盾沖突,尤其是近代以來西方時間性審美文化對中國古典的主體間性審美感受文化造成了沖擊。時間性的敘事美學和空間性的抒情美學融合需要搭建美育這座橋梁進行交流溝通。通過對席勒審美教育的觀照,旨在現代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今天,空間審美體驗和時間審美文化完美融合,達到審美的自由境地。

【關鍵詞】席勒;審美教育;時間美學;空間美學;時空一體

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在其《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中大膽對人工智能的明天進行了預測,人類社會經歷工業革命、電氣革命、信息革命的迭變,已經進入了人工智能新時代。文化現象由口傳媒介時代、讀圖時代、機械復制時代進入了自媒體爆炸的“微文化”時代,人類的發展走向后人類,這意味著我們的文化審美、文藝批評也要進行新的轉向。本文將對席勒《審美教育書簡》的思想進行概述,淺析大眾審美時代文化的轉向,探討大眾審美時代審美教育的啟示意義。

一、《審美教育書簡》中審美教育思想概述

弗里德里希·席勒于1793年到1794年初把他研究美學的心得寫成書信,寄給曾在他困難時期給予他慷慨幫助的丹麥奧古斯滕堡公爵,這就是留存至今的由27封信組成的《審美教育書簡》。《審美教育書簡》的譯者馮至在序言中說:“書信與論文不同,論文一般只寫研究的成果,書信則陳述了作者思辨從開端到結論的過程。”①席勒在書中反復闡述了感性、理性兩種沖動的特點,感性沖動的對象是生活,它要占有,要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動的,處于這種狀態的人是自然人。理性沖動的對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則,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動的,處于這種狀態的人是理性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要學習、支配我們生活的更多是理性的人,也就是從被動的自然人要走向主動的理性人,但是席勒認為這兩種沖動各自都有強迫性,不能直接結合,若使這兩種沖動能以結合,人從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間必須架起一座橋梁,這橋梁就是審美教育,讓藝術充當使人恢復健康、具有美的心靈和人性的教師。縱觀當下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并非席勒所生活時代的“腐朽與粗野”,而是當下我們文化時間化、快餐化對中國傳統空間文化的快速沖擊,使得我們更多的成為占有、享受的感性的人,更是遠離了理性人。席勒也說:“藝術是人類理想的表現,它是由精神的必然而產生的,不是為了滿足物質方面的需要。但是,現今需要支配了一切,功利盛行,科學發達,藝術越來越失去了它的意義。”②在《審美教育書簡》中席勒反復對于感性、理性沖動的人描述,都是想通過美、美育走向自由,使人客觀類屬的性格和主觀特殊的性格統一起來,達到性格的完善性。而這種性格的完整性,隨著我們工業文明的進步,社會風氣的突變,人類文明進步的同時也破壞了我們人類天性中的和諧狀態,失去了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人工智能突飛猛進的時代,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更高的藝術即審美教育來恢復我們天性中的這種完整性。而我們生活中感性沖動和理性沖動之間真正的相互作用,是理性提出的任務,席勒對于這種物質和理性之間也做過調節:“但也有可能有這樣的情況,人既意識到他的自由,同時又感覺到他的生存,既感到自己是物質的,同時又認識到自己是精神的。”③對于物質和理性的調節便是審美教育,最終實現的就是“人性觀念的圓滿實現就是美。”

二、大眾審美時代文化景觀轉向

查看全文

自由審美教育研究

【摘要】席勒《審美教育書簡》開啟了一個偉大的哲學時代,他對統一性所做的積極的思考,為克服康德哲學所帶來的自然和精神的二元論做了有益的嘗試,這些都深刻地影響了黑格爾。他在紐倫堡時期就將審美教育的課程大力引入高中教育,并以此來培養公民的自由意識。藝術作品盡管有自己的局限性,但仍然是對絕對精神的一種感性表達,它體現了精神在他者中依靠自身的存在的絕對力量,因而在任何時代,藝術都是維護自由最核心的方式之一。

【關鍵詞】席勒;黑格爾;審美教育

自由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Schiller)對于1800年前后的美學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在以詩歌贏得盛譽之后,他從18世紀90年代起在耶拿組織了“哲學小屋”。席勒是詩人,而在耶拿時期時又是哲學家,對黑格爾而言,這樣的評價絕非言過其實。在黑格爾伯爾尼時期的書信中,有一部同時代的著作得到了他最高的褒獎,被稱為杰作,這就是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BriefezursthetischenErziehung)。①

一、被現代性刻意肢解的整一(dasEine)———席勒對康德的反撥

在席勒1780年公開付印的博士論文《關于動物本性和精神本性的關聯》(berdenZusammenhangderthierischenNaturmitdergeistigen)中,他首先抨擊了這樣一些哲學觀點,即將身體視為精神的牢籠、看作向完滿性進發中令人不快的阻礙;其次也批判那些有享樂主義性質的幸福學說(Glückseligkeitslehren)。席勒對這兩種立場均加以批判,并認為其都有片面性的極端。他將第一種立場視為“知性的迷途”(VerirrungdesVerstandes),它對作為人的一部分的、人的動物本性大加貶低,這無疑會與每個個體的發展背道而馳,甚至也違背了整個人類的發展。②一種科學的觀點必須循著這兩極之間的中線去觀察,觀察這兩種天性的關聯———動物天性和精神天性是不可分割的,③而且恰是這關聯之中寄寓著兩者間的平衡。在《秀美與尊嚴》(AnmutundWürde)中,席勒集中闡發了這一思想。首先,他尖銳地反對康德將感性視為道德立法的奴仆的思考進路,盡管充當理性的奴仆對感性而言是更值得稱道的,但這仍是對感性的壓制;與此類似,在德、福關系中,康德為了實現德性上的圓滿而偏廢了人生的幸福。就席勒而言,這兩種本性必須被設定為是協調一致的。在謹慎地從康德思想中退離出來之后,黑格爾在開始寫作《一個體系的殘片殘篇》(erstensystematisch-philosophischenFragment)時,④統一感性和理性的想法就進入其視野。于是,行動的意圖與后果之間的割裂終須被克服;同時,對知性與感性二者也須加以超越,這兩個面向都有待于在一種席勒式的混合中得到綜合。只有當理性會因這種與動物本性的混合而衰弱不純時,才會發展出一種外在的、壓制自然本性的要求,而顯然這種要求是站不住腳的。理性現在與自然(本性)緊密相關,而不再棄自然(本性)如敝履。在《一個體系的殘篇》和其他同時期手稿的寫作過程中,黑格爾深入地思考了自由概念,并以此為基礎,最終與康德的義務論式道德哲學分道揚鑣。①黑格爾緣何將席勒《審美教育書簡》高度評價為杰作,在此處有著最初的闡述。被現代性、被時髦所刻意肢解的東西,必須再次被思考為統一體。也就是說,既是我們幸福感中圓滿的,也是道德中高貴的,物質性的身體和理性天性都要重新得到統一。席勒也對康德作了進一步的批評———康德構建的這種倫理特性單純強調對自然稟賦的犧牲,而不是將自己當作自然的朋友。這種通向自由的方式從人身上奪走,卻是人之為人的條件,這是從人的腳下把自然的梯子撤走。如此,友誼與愛的主題作為一種超越主奴的關系,在此已經顯現出來。而康德精神所要追求的卻與之相反,在理念世界中追尋長存不變的領地,并且因此必須與感性世界保持疏離。席勒要求思考人的雙重本性,思考來自理性和自然的雙重立法的統一性,思考源自于義務與愛好的雙重規定的統一性,這在一定程度上要在精神性的弗朗茨•莫爾和物質性的卡爾•莫爾之間,構想出他們的第三個兄弟,留待考慮的是這第三個“強盜”。由席勒對統一性熱情洋溢的思想,進一步衍生出哲學探討理應關注的論證風格的運思方式。不僅這種論證方式本身,而且其有關統一性的設想,都在黑格爾的思考方式中留下了深深印記。因此,席勒對1800年前后偉大哲學時代的出現,做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在席勒看來,思辨精神能夠克服二元對立:二元對立的一個面向是主觀觀念論借助主體的諸能力建構經驗世界,但這種建構主義盡管敏銳地注意到主體在構建經驗中的巨大作用,卻流于空洞,現實按照思維被構造,并且,表象能力的主體方面的諸多條件作為構成事物存在的法則,是高高在上的;另一面向則是分析式的分解技術,它否認一切統一性,并企圖以經驗主義的方式,根據經驗中的片段對所有經驗都加以評估,整全被約簡為一種機械性的、完全外在拼湊的鐘表模型。這種學院化的局限來自于自然主義式的實在論(naturalistischenRealismus)與形而上學化的經驗論(metaphysizierendenEmpirismus),具體的生命在這兩種相互矛盾的處理方式中消耗殆盡。過去的奧德修斯(Odysseus)要越過海峽,這片海岸邊潛伏著兇惡的怪獸斯庫拉(Scylla)和卡律布迪斯(Charybdis),與之類似,黑格爾在構建一元論時也必須要乘風破浪。席勒就已經提示,要通過揚棄的方式來克服這兩極,然而他的這種揚棄,在此只是停留在抽象的意義上,黑格爾要做出正確的解釋。照席勒那樣肆意地放縱想象力是不被允許的,那是在摧毀知性艱苦的勞作。

二、藝術和教育

查看全文

市語文中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中考模擬試卷

第一部分

1、根據課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徒有羨魚情。

②————-————,不汲汲于富貴。

③————————,長河落日圓。

查看全文

淺談審美教育與審美的人

摘要: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把人類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自然王國、審美王國、自由王國,相應地便生成了三種人:自然的人、審美的人、自由的人。這種劃分盡管存在一些烏托邦性質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局限性,但是卻給審美教育提供了一個具體的目標:培養和造就審美的人,從而使人從自然的人成為自由的人。這種理想被《共產黨宣言》批判繼承發揚了,應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育理論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和目標。審美的人應該具有健康向上的審美態度、審美情趣和順應歷史潮流的審美觀念、審美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育理論就是要在培養造就審美的人上下功夫,立德樹人,從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審美人生,讓全體社會成員成為審美的人,從審美自由境界走向倫理(政治道德)自由境界,建設“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社會主義聯合體。

關鍵詞:審美教育;審美的人;自由境界;社會主義聯合體

審美教育究竟應該培養造就什么樣的人?這是任何審美教育理論都不可回避的核心問題。在許多人的觀念中,審美教育就是藝術教育,就是要培育出具有審美能力和藝術能力的人。這種觀點在中外社會發展史上曾經誤導過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發達的社會中,人們往往把審美教育和藝術教育等同于一種藝術專業教育或者職業技術教育,主要培養造就審美和藝術的專業人才或者專業教師。自從18世紀德國偉大詩人、戲劇家、美學家席勒提出了“審美的人”的審美教育目標和途徑以后,審美教育就被提升為培養全面自由發展的人的崇高事業,這才回歸到了審美教育和藝術教育的主要中介途徑和真正終極目的:通過審美的人的審美自由境界達到政治道德自由境界。馬克思主義美育理論批判繼承了席勒的“審美的人”的美育思想,進一步提出了培養造就“自由全面發展的人”的目標和途徑,從而建構起“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p53)的社會主義聯合體的理想。

一、“審美的人”的提出

根據考古學、人類學、史前歷史學、教育學、民族志以及現代原始民族社會生活研究等學科的綜合研究表明,人類在原始公社制氏族社會晚期就已經開始了審美教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審美的人”的觀念。然而,真正明確的“審美教育”與“審美的人”的概念卻是18世紀德國偉大詩人、戲劇家、美學家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1795)中正式提出來的。人類的教育和審美教育是在原始氏族公社社會時期隨著畜牧業、農業、手工業的產生和分工而產生的,而且審美教育也是最為主要的教育方式。“氏族公社把新一代的教育委托給最有經驗的人們。他們除了授給兒童以勞動的技能和技巧以外,還使兒童熟悉已發生的宗教儀式的規則,熟悉傳說和英雄故事。在這個時期,傳說和歌曲是培養習俗、品行和一定性格特征的源泉。”[2](p22)在世界的“軸心時代”,人類的教育和審美教育就已經比較發達了。傳說,在中國的西周時代,周公就進行了所謂的“制禮作樂”的文化建設,這一舉動標志中國古代審美教育進入了比較自覺的歷史時期。到了春秋時期,自孔子明確以“六藝”(詩書禮樂御射)教育學生開始,中國古代審美教育就已經大力開展開來,并一直在中國古代流傳不絕,形成了一種審美教育的傳統,被稱為“六藝教化”或者“詩教”“樂教”“禮教”。《論語•先進》中記載了關于“審美的人”。孔子所贊賞的曾點所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3](p17)就是當時的審美教育和審美的人的寫照。這種“禮樂教化”之下的人們和諧、自由、快樂,既是一種社會理想,也是一種審美境界,在這種“詩教”“樂教”“禮教”的審美教育之中達到人生的審美境界的人也就是“審美的人”了。《莊子》中的“痀僂承蜩”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庖丁解牛”的“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解衣盤礴”中的“真畫者也”;[3](p37-38)還有所謂“坐忘”的天人合一、去知忘我的境界:“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莊子•大宗師》);所謂“心齋”的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的虛無忘我的境界:“耳止于聽,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符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莊子•人間世》)。[4](p125-126)這些也都是對于審美教育和審美的人的一些具體的描繪和闡釋。古希臘的柏拉圖也闡述了他的理想化的繆斯教育(智育和美育)與體育相結合的教育:“很難找出一種比從長時期的經驗中所發現的更好的東西,那就是用體育鍛煉身體,用音樂陶冶心靈。”[2](p2)他所主張的課程:閱讀、寫字、計算、音樂、唱歌、哲學、算術、幾何學、天文學和音樂理論,就是以審美教育為主的,加上智者學派的文法和修辭學就成為中世紀的“七種自由藝術”(簡稱“七藝”),而他的理想國的教育所培養出來的哲學家(城邦的統治者)實際上也就是一種“審美的人”。因為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最高的統治者就是哲學家,也就是所謂的“哲學王”。這種哲學王是經過了柏拉圖設計的全部教育過程,經受了各種考驗,“并且在事功上和學識上都是最好的”,特別是在哲學方面具有高深的造詣,能用理智去衡量各種事物,從而才能成為哲學王。現世的哲學王就相當于理念世界的最高理念——神,因為只有哲學王才能“舉起心靈的眼睛去凝睇這照耀著一切事物的光……看到‘善’的本身”。[5](p50)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批判繼承了老師的審美教育理論,他認為,應當學習最必需的知識,但是必須避免狹隘的實用主義:“對于具有高尚心靈的人和自由民,只知尋求效用和功利是最不相宜的。”在初等教育時期,除了體操練習以外,更應該學習閱讀、寫字、文法、繪畫和音樂。學習音樂應該是為了發展優美的感情;它像繪畫一樣不應當變成手藝。[2](p30)這些教育思想反映出亞里士多德高度重視審美教育和審美的人,反對實用主義的教育及其培育的手藝人。這些中外教育史上關于審美教育和審美的人的觀點雖然古已有之,但那畢竟是模糊的、不自覺的,真正自覺地明確提出審美教育和審美的人的概念的還是席勒。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把人類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自然王國(權力的動力國家)、審美王國(審美國家)、自由王國(倫理國家),相應地也就生成了三種人:自然的人(感性的人)、審美的人(游戲的人)、道德的人(理性的人)。在《審美教育書簡》第24封信中,席勒說:“可以區分出發展的三個不同時期或階段,不論是個人還是整個族類,如果要實現他們的全部規定,都不得不必然地和以一定的秩序經歷這三個階段。盡管由于偶然的原因,即或者是外界事物的影響,或者是人的自由任性,個別的時期可能有時延長,有時縮短,但是,任何一個時期都不能完全跳躍過去,而且就是這些時期相互銜接的次序,既不可能被自然也不可能被意志所顛倒。人在他的自然狀態中僅僅承受自然的力量,在審美狀態中他擺脫了這種力量,而在道德的狀態中他支配著這種力量。”[6](p278-279)在第23封信中,席勒指出:“總而言之,要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為審美的人以外,沒有其他途徑。”[6](p275)在第27封信中,席勒說:“如果說在權力的動力國家里,人與人以力量相遇,人的活動受到限制,而在義務的倫理國家里,人與人以法則的威嚴相對立,人的意愿受到束縛,那么,在美的交際范圍之內,在審美國家里,人與人就只能作為形象來相互顯現,人與人就只能作為自由游戲的對象面面相對。通過自由來給予自由,是這個國家的基本法則。”[6](p293)這種劃分盡管具有一些烏托邦性質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局限性,但是卻給審美教育提供了一個具體的目標:培養和造就審美的人,從而使人從自然的人成為自由的人。這種理想被《共產黨宣言》等著作批判繼承發揚了,應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育理論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和目標。的確,席勒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三種社會”和“三種人”的學說,是用人類的精神(感性和理性)、意識形態(國家)來闡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無疑是歷史唯心主義的。因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真正秘密和規律應該在于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所構成的經濟基礎。人類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夠從事政治、道德、藝術、宗教等等其他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的活動,而人類的吃喝住穿等生存和發展主要是由人類自己所進行的物質生產決定的,因此,人類社會的一定時期所采取的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所形成的經濟基礎才是決定這一時期的人類社會的性質及其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的根本原因。這就是馬克思所發現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歷史唯物主義真正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不過,席勒用來分析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三分法”的發展變化的辯證法,卻具有某種普遍性。這種辯證法就是肇始于費希特而集大成于黑格爾的“正題→反題→合題”的德國古典哲學的思維方法。盡管這種“正→反→合”的辯證法在費希特和黑格爾那里具有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性質,是一種“頭足倒立的辯證法”,但是它對事物變化發展的對立統一規律卻做出了比較合理的概括,具有較大的普遍性。因此,馬克思在創立歷史唯物主義時也對這種“頭足倒立的辯證法”進行了批判繼承和改造,同時創建了辯證唯物主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在分析人類的“勞動”時就提出了“異化勞動”的概念來界定私有制條件下的人類勞動,并且把“勞動”的社會發展形態概括為“勞動→異化勞動→共產主義的勞動”;同時在把“勞動”規定為人和人性的本質的基礎上,以勞動所規定的“人性”為基準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把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概括為“人性→人性的異化→人性的復歸”的“正→反→合”辯證法模式。很明顯,這種概括和總結就已經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結論了。在標志馬克思主義成熟的《共產黨宣言》(1848)中,馬克思、恩格斯把異化勞動中最本質的“階級”和“階級斗爭”用來歸納和概括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形成了一個“正→反→合”辯證法模式:“無階級社會(原始社會)→階級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無階級社會(社會主義自由人聯合體)”。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馬克思進一步提出了人類社會變化發展規律的“三種社會形態說”。馬克思說:“每個個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會權力。如果你從物那里奪去了這種社會權力,那么就需要賦予人以支配人的這種權力。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7](p104)這也是一個“正→反→合”的辯證法模式:“人的依賴關系→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由此可見,席勒的“三種國家”和“三種人”的社會發展規律“正→反→合”辯證法模式,是被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發展學說所批判繼承和改造了的。因此,我們可以像馬克思那樣批判繼承和改造席勒的關于“審美的人”的理論觀點,把培養造就“審美的人”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育理論的重要環節,把“審美的人”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育的重要目標和途徑。

二、審美的人的內涵

查看全文

大學生審美教育迫切性

摘要:審美教育是大學生道德修養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當代大學生審美趨向不斷朝著多元化、通俗化發展,大學生審美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出來,而我國大學生審美教育的現狀卻并不樂觀。面對當前大學生審美素養不均衡的現狀,大學生對審美教育提出了迫切需求,需要引起各高校對自身審美教育現狀的反思與重視。

關鍵詞:大學生;審美教育;迫切需求

審美教育是通過美與藝術引導與培養人的審美觀,進而達到塑造完美的人的目的。在當代審美多元化的現實情況下,大學生受到多種審美觀念沖擊,對審美教育也提出了更為迫切的需求。

一、審美教育對人的塑造作用

文明的出現與進步使人類從原始的自然狀態過渡到社會狀態中,人逐漸開始有了性別的尊卑意識、倫理意識,開始有了階級劃分、貧富差距、道德規范,在人造的社會現實中,人逐漸不再以其自身本應有的樣子而存在,而是以社會所規定的樣子而存在,人的身體與精神都受到來自于社會的壓迫與束縛。然而,人本性所追求的卻始終是自由,而人精神的完全自由只有在審美世界中才能達到,因為只有審美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每個人都有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沖動和能力,人可以在審美世界中盡情翱翔,而不受到任何約束,人在審美中釋放人性,正如席勒所言:“唯有在審美狀態中,我們才感到我們好像掙脫了時間,我們的人性才純潔而完整地表現出來,仿佛它還沒有由于外在力量的影響而受到任何傷害。”審美使人獲得精神上的自由,進入“自由王國”,從而為培養完整的人格提供了可能,也只有通過審美教育的實踐,人才有可能進入審美自由的狀態,調節人性的平衡性,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從而塑造完美的人格。審美教育的過程,同時也是促成一個人審美感性與德育理性相互融合與統一的教化過程,是對人道德教育的完善和鞏固。別林斯基說:“美與道德是姐妹。”美和道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聯體,沒有美的道德是虛假的道德,缺少審美教育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道德狀態只能從審美狀態發展而來,不能由自然狀態發展出來”,“想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為審美的人以外,再沒有別的途徑”,在審美過程中,人能夠將直接性的感覺上升到邏輯的思維和道德上,審美為人的理性思維提供了形式沖動,從而將人的感性與理性統一起來,使人在感性與理性的自由結合中不知不覺地接受道德觀念,借助美育的情感移情使人自覺接受隱性道德教化,自覺完成道德體驗。再者,純粹的道德教育是乏味枯燥的形式與理論教育,只有通過審美教育將其上升為情感,才能達到一種由內至外的價值轉化,真正促發道德的教育效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審美教育使人從客觀上感受美的趣味,使人自覺追尋高尚的精神世界,追求道德自我的人生意義。

二、當代大學生的審美傾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