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觀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23:27: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天人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李栗谷天人觀研究論文
摘要李栗谷在對天、命觀的研究中,從天人關系的角度思考了人性命運的問題。他以圣人與天的經歷為基礎。力圖把傳統的重要經典聯成一個整體,證明了天與人,天道與人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天與道遙相呼應。人對于人性有積極作用;人所應循之道是通過圣人來傳遞的,圣人與天相通。另外,在關于命運的看法上,儒學和基督教的觀點體現出更多的互補性,而不是相異性。
關鍵詞天人觀;命;天道;人事
人的命運是我們思考的最棘手最復雜的問題之一。“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做什么?我們往何處去?”這些疑問眾所周知。在每種文化中,人們在思索中發現,他們的一生不過是彈指一揮,他們只是其所屬整體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們不可避免地要追問這樣的命運的意義,而對人的命運的思索不能不從超驗的角度出發。
本文以對《易經》、《中庸》等中國經典文本的思考為出發點。這些文本是儒學在中國、韓國復興的源泉,也賦予了李栗谷大量的靈感。確實,理學家會經常回歸到某些基礎性的章節。
傳統認為,理學把人的本質看作理。關于人的本質曾經有過很多的辯論,有的強調它的善,有的則指出其惡的傾向。然而,中國關于這方面的思考很快就把人性和天命的概念聯系起來。因此,挖掘天命問題也就是挖掘人性問題。
根據我們的研究方法,我們力圖證明,把人性問題和天命聯系起來,而不是孤立地去研究它,是很有啟發性的。對天的研究自孔子以來就變得十分重要了。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堯曰》)而李栗谷則是如此表述的:“以天言之,則謂之命;以人言之,則謂之性,其實一也。”(《圣學輯要》)所以,對人的正確理解離不開天與天命。
李栗谷天人觀探究論文
摘要李栗谷在對天、命觀的研究中,從天人關系的角度思考了人性命運的問題。他以圣人與天的經歷為基礎。力圖把傳統的重要經典聯成一個整體,證明了天與人,天道與人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天與道遙相呼應。人對于人性有積極作用;人所應循之道是通過圣人來傳遞的,圣人與天相通。另外,在關于命運的看法上,儒學和基督教的觀點體現出更多的互補性,而不是相異性。
關鍵詞天人觀;命;天道;人事
人的命運是我們思考的最棘手最復雜的問題之一。“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做什么?我們往何處去?”這些疑問眾所周知。在每種文化中,人們在思索中發現,他們的一生不過是彈指一揮,他們只是其所屬整體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們不可避免地要追問這樣的命運的意義,而對人的命運的思索不能不從超驗的角度出發。
本文以對《易經》、《中庸》等中國經典文本的思考為出發點。這些文本是儒學在中國、韓國復興的源泉,也賦予了李栗谷大量的靈感。確實,理學家會經常回歸到某些基礎性的章節。
傳統認為,理學把人的本質看作理。關于人的本質曾經有過很多的辯論,有的強調它的善,有的則指出其惡的傾向。然而,中國關于這方面的思考很快就把人性和天命的概念聯系起來。因此,挖掘天命問題也就是挖掘人性問題。
根據我們的研究方法,我們力圖證明,把人性問題和天命聯系起來,而不是孤立地去研究它,是很有啟發性的。對天的研究自孔子以來就變得十分重要了。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堯曰》)而李栗谷則是如此表述的:“以天言之,則謂之命;以人言之,則謂之性,其實一也。”(《圣學輯要》)所以,對人的正確理解離不開天與天命。
天人相應觀整體護理論文
【關鍵詞】整體護理天人相應
隨著“以人為本”的整體化護理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護理工作的實質已從過去的疾病護理發展為對已患病或未患病“人”的護理,也更多的考慮自然環境及社會因素對人的影響。如何遵照天人相應論,對已存的或潛在的護理問題進行正確的評估,更好的指導臨床護理工作,使中醫護理得以發揚光大是值得護理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1天人相應在人體的生理反應
作為自然界中組成部分的人類,時刻受到自然界的影響和支配,如《靈樞·邪客》所云:“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洲,人有九竅……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節……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1]《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也說:“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2]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活動,又可歸于自然界的陰陽五行。同時人體五臟功能活動,與四季、五時相關:平旦為肝木所主(7:00~9:00),日中為心火所主(11:00~13:00),脾主日(13:00~15:00),肺主下晡(15:00~17:00),腎主夜半(23:00~1:00)[3]。這些均說明人與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
2人體病理反應與自然變化的關系
人體的生理節律與時間變化相應而協調,一旦這種協調被破壞則可導致疾病的發生,即病情的變化也同樣具有時間節律性,《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藏,邪氣獨居于身,故甚也”[2]。即“夫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如肝病在夜半(23:00~1:00)多相對安靜,此時為腎水所主,木得水養;病情加重在下晡(15:00~17:00),因金旺而乘木,患者神志轉清易在平旦(7:00~9:00),因木旺于寅卯而相助機體正氣。
天人合一理念下茶藝館室內設計探究
摘要:“天人合一”最早是由莊子提出來的,并在幾千年的物質文化進程中演變為中華文明哲學體系中重要的一支。本文通過“天人合一”這一理念對茶藝館室內設計進行了探索性分析,在對“天人合一”這一理念進行了深層解析后,又從兩個角度就其對茶藝館室內設計影響進行了闡析,并最后結合“天人合一”理念對茶藝館室內設計進行了具體闡釋。
關鍵詞:天人合一;茶藝館;室內設計;空間布局
“天人合一”凝聚了傳統思想文化的精髓,是一種辨證科學的價值觀,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積極地促進性意義。同時,由于“天人合一”所寓含的綠色設計理念以及人文主義內涵,使其一躍成為了當今藝術設計理論的核心指導思想,并在多元化的世界藝術設計領域熠熠生輝。
1“天人合一”理念解析
滾滾的歷史長河中,“天人合一”從一種思想內涵演變為一種文化狀態。其從人與天的關系出發,使主體與客體在物質與物質的運動之間處于和諧自然的狀態,進而推動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不斷向前。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天人合一是我們中華民族千年來傳統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反映了我們華夏子孫最真實的思想狀態。“天人合一”短短的四字,包含了太多難以言語的文化內涵與哲學寓意,其通過“合”這一動作將人與自然間的統一和諧關系闡述得淋漓盡致,也反映了人類社會為了追求“一”這一境界而孜孜不倦所付出的努力。“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們中華民族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毫不夸張地說“天人合一”無處不在,并且浸潤到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1.1“天人合一”的形成
中國傳統文化的運用論文
[摘要]中國文化經歷了20世紀的重創劇痛之后,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探索構建新的文明形態。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發現,后現代文明應該是傳統與現代的互補。毋庸置疑,我們要發揮傳統的用途,但是必須建立在對傳統的正確解讀上,否則即是對傳統的濫用。然而,現在有些人對古代一些概念、原理存在著誤讀。本文擬以“天人合一”為例,試做一個簡單的剖析。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儒教
中國文化在經歷了20世紀的重創劇痛之后,其未來的命運又將如何?中國要建設現代的、社會主義的新文化,應如何處理時代精神和傳統精神之間的關系?在民族虛無主義與民族文化保守主義的對立之間,我們的抉擇,是不是注定要倒向一邊?這一系列的問題關系到當代中國文化的定位和重建。前現代傳統已經逝去,現代文明的不和諧已經顯露,后現代文明已見端倪。處在三種文化狀態并存的局面下,我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后現代文明的構建應該是傳統與現代的互補。上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所謂的海派文明其實就是本土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結合。
傳統在構建新的文化體系中無疑是發揮作用的,任何一個文明的發展都不能與其傳統完全割裂。要發揮傳統的作用,首先必須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的正確解讀上,否則便是對傳統的濫用。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教為本位的,儒教與皇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隨著封建君權制的垮臺,儒教所信奉的“天地君親師”也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現在有些人提出要復興儒教之類的話只能是一種空洞的讕言,失去了政治保證和制度支撐的儒教是無法重建也不應該重建的。但是既然儒教是傳統文化的主體,我們繼承傳統時對儒教問題則是無法回避的。問題是我們怎樣不恢復儒教但又吸收儒教的某些合理成分。我覺得答案只能是繼承儒教的形式而非其本質,就像儒教現在在海外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生存、活動一樣。其實,在海外,儒教嚴格來說不是真正的儒教,因為它的核心不是天地君親師,中國繼承儒教傳統可以以此為參考。
那么,如何繼承傳統呢?我們的幾代學者一直都在孜孜求索: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到梁漱溟、熊十力,均大力發揚陸(象山)王(陽明)心學及其致良知精神;馮友蘭和金岳霖致力于新理學的建構;章太炎又追求儒釋文化哲學的融合……但是現代有些人對傳統文化的誤解卻是顯然的,他們對傳統文化只是斷章取義,甚至想當然地理解,比較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宇宙觀上對“生”的崇尚;二是社會觀上對“家”的愛戴;三是人生觀上對“德”的追求;四是思維方式上歸“和”的傾向。根據這些誤解,他們開始發掘“優秀文化”的現代價值,比如說保護生態與環境意識;合理增長人口意識;人道意識;天人和諧意識等等。姑且不論這些“優秀文化”是否真能為現代社會繼承,真能對當代文化產生影響,這些“優秀文化”的正確解讀卻是一個前提性問題,如果前提不正確,這就毫無意義,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天人合一”在室內設計的作用
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道家和儒家都推崇的重要思想,隨著我國的環境意識的提高,許多設計師和藝術家在室內設計之中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將室內設計的主要內容和“天人合一”思想進行了緊密的結合,倡導了自然與人類的和諧統一,本文重點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天人合一思想;室內設計;具體應用;設計藝術
1引言
我國古典傳統的室內設計之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應用比較廣泛,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室內設計的內容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許多設計者重新將“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應用到室內設計之中。不僅可以提高室內的美觀程度,還能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客觀理念,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2“天人合一”的思想內涵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國的思想史上比較重要的思想概念,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傳統精神的重要體現。在儒家的思想中,天是道德觀念的體現,人是道德準則的體現,“天人合一”在是自然的情況下,與自然進行合一,具體的表現為孔子所述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在道家的思想中,天是自然,人是構造自然的一部分,“萬物與我為一”是道家追逐“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思想是哲學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生態觀和人生價值觀。“天人合一”思想指出,要遵循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穩定。將“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在室內設計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天人統一的整體觀念,認為天人是一體存在的。二是自然發展規律平衡觀,倡導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三是人類的主觀能動性辯證觀點。這些思想為室內設計的領域打開了一扇窗,促進了室內設計理論體系的完善,推動了室內設計理論的發展。“天人合一”是傳統室內設計的首選思想,已經形成了比較具體的理論體系。“天人合一”思想對于設計者審美觀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以中尊為美,強調自由靈動、虛實結合的審美意境,“天人合一”理念指出,順其自然產生的美是理想的美[1]。與此同時,“天人合一”思想對于室內設計的文化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天人合一”思想指出,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和諧共處的倫理關系,這是人類對于自然畏懼之心的體現。要充分的尊重自然的客觀發展規律,充分的發揮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形成一個虛實結合的創作意境。“天人合一”思想還促進了生態文明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要求在室內設計的同時,保障生態文明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同步進行。
傳統建筑藝術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中國“天人合一”的審美觀,通過剖析中國傳統建筑藝術與“天人合一”思想的關系,說明中國傳統建筑藝術無論造型、藝術表現形式及處理手段等都和“天人合一”的審美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建筑藝術的內在精神,同樣也是現代建筑藝術發展和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建筑藝術;傳統文化;天人合一
一、中國人“天”的概念與“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以至中國文化中最古老、最廣泛的概念。它不但是中國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體系,如道家、中國化了的佛家、法家、陰陽家、兵家、農家、醫家,以至風水、氣功、武術、房中術……的出發點與歸宿點。
“天人合一”學說起源應在巫術時代或萬物有靈論的時代。根據史學與考古學,中國在周以前,天的概念并不發達。發達的倒是“帝”或“天帝”的概念,大體上就是祖先神或其擴大。部落酋長或者巫師可以直接與之對話。人間一切事情都要通過占卜,得到能“降人福祉,決人休咎”的“帝”的旨意以后,才能決定。后來到了周朝,“帝”的概念為“天”所替代。到了漢武帝的時候,一方面民間流行十分迷信的經緯學說,一方面大儒董仲舒又提出一個完備的“天人感應論”,把天的一切都與人的一切相比附,比如說“人有三百六十節,象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臟,副五行數也;有四肢,副四時數也……”。由此建構了一套完整的確認皇帝應當“法天而治”的理論。這個理論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朝以及對后世都有長遠的影響,比如皇宮的建筑就是一個例子,今天北京的故宮就是“象天設都”的最后代表。地上的紫禁城完全是與天上的紫微垣相對應的。道家“天”的概念是對宇宙及其運行規律最徹底的抽象。老子的著名言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中間的天就是這么個宇宙萬物最高抽象的天。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三教合一”的文化。中國哲學成熟于宋理學,宋理學集諸家之大成并融會貫通,從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宋理學心目中的天始終是有道德傾向的天,而人則始終是有天性善性的人。”“天”的概念與“天人合一”思想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思想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董仲舒易學哲學思想研究論文
摘要:董仲舒的易學哲學思想是他的整個哲學體系的核心內容。其內涵豐富而深刻,主要表現在董仲舒賦予《易傳》中的“元”以邏輯在先和價值根源之意義,表明“元”是一個價值本體范疇;他把《易傳》的“繼善成性”論改造為“天止人繼”說,反映了人類在宇宙萬物中之地位與意義的一種自覺精神;又把《易傳》“人文化成”的思想觀念發展為一種“人文宇宙觀”,從宇宙觀高度審視人類文化,又從人類文化角度看待宇宙,宇宙觀與文化觀合二為一,表明了宇宙是人類文化創造的本源和基礎,而人類文化是宇宙的發展和完善。這就從宇宙觀的高度肯定、突出了人文價值的崇高意義。
關鍵詞:董仲舒;易學哲學;元論;天止人繼說;人文宇宙觀
AnanalysisonDONGZhong-shu’sphilosophyoftheYilearning
Abstract:Beingabundantandprofound,DONGZhong-shu’philosophyoftheYilearningisthecoreofhiswholephilosophicalsystem.ThisismainlyembodiedbythatDONGZhong-shugrantedtheYuan,origin,inYiZhuanthesignificanceofbeinglogicallypriorandtheoriginofvalue,indicatingtheYuanwasanontologicalcategoryofvalue.Hetransformedthetheoryof“succeedinggoodnessintonature”describedinYiZhuanintothetheoryof“heaven’sboundarybeingsucceededbyhuman”,reflectingaconsciousspiritstressingthepositionandsignificanceofhumanintheuniverseandthemyriadbeings.Healsodevelopedtheideologicalconceptof“accomplishmentofhumansociety”explicatedinYiZhuaninto“humancosmicview”,examininghumanculturefromtheheightoftheworldoutlookandexaminingtheuniversefromtheangleofhumanculture.Thusheunitedtheworldoutlookandculturaloutlookintoone,indicatingthattheuniversewastheoriginandbasisforhumanculturalcreationandhumanculturedevelopsandperfectstheuniverse.Andthereforehehighlyconfirmedandstressedthesublimesignificanceofhumanvaluefromtheheightofworldoutlook.
Keywords:DONGZhong-shu;philosophyoftheYilearning;theoryofYuan;heaven’sboundarybeingsucceededbyhuman;humancosmicview
自近代康有為著《春秋董氏學》以來,學界探討董仲舒思想時,大多討論他的春秋公羊學,而鮮有論及董仲舒思想中的易學問題。這是令人遺憾的。從古代天人關系論角度而言,《周易》和《春秋》這兩部經典具有密切聯系。《周易》善推天道而落實于人事,《春秋》善言人事而上達天道。可以斷言,董仲舒作為西漢大儒,他除了精治《春秋》的“微言大義”,還深研《周易》的“天人之學”。事實上,董仲舒不僅多次論及《周易》內容及其特點(關于董仲舒論《易》,試舉數例如下:(1)“《易》無達占,《春秋》無達辭。”(《春秋繁露·精華》)(2)“其在《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夫鼎折足者,任非其人也。覆公餗者,國家傾也。”(《春秋繁露·精華》)(3)“《詩》、《書》明其志,《禮》、《樂》純其養,《易》、《春秋》明其知。”(《春秋繁露·玉杯》)),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董仲舒還改造、吸收了《易傳》天人觀,從而構成董仲舒哲學思想中的核心內容,也即董仲舒的易學哲學思想。本文即著重闡發這一點。
探索天人相應論的發展價值
摘要:“天人相應”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內容。《內經》奠定了天人相應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歷代醫家通過臨床實踐,不斷地繼承和發展了天人相應思想。現代學者通過臨床和實驗方法,證實了其科學性與合理性;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體生命活動必然與外部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系,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和規律才能健康無病,逆自然規律而行必將發生疾病。“天人相應”對人們防病、養生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天人相應;《內經》;綜述,指導性
天人相應觀是中國古代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理論的基本觀點之一。兩千年來,它始終貫穿于中醫理論體系,指導著中醫臨床實踐活動。天人相應,指天地自然與人息息相通,人能參合自然的變化而與之相適應。在天人相應觀的指導下,歷代醫家在診治和預防疾病時重視自然環境及陰陽四時氣候等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在理論研究、臨床實踐及實驗研究等方面驗證了其合理性、科學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近年興起的五臟相關學說是由我國著名老中醫鄧鐵濤教授提出的理論學說,是對中醫臟腑等相關理論研究的繼承與創新。五臟相關學說包括人體和自然社會環境之間的相關,即“天人相應”,五臟相關學說的天人整體觀是對中醫學氣一元論和“天人相應”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一、理論研究
中醫學中天人相應觀源于《內經》。《內經》中“天人相應”指自然界和人的關系,強調自然界的變化和人類的生命活動密切相關。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和諧統一體,主要體現在生理、病理、治療、養生等幾個方面。
11人之生理與氣候變化相應《內經》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生命起源于自然的運動變化,《素問·寶命全形論》中有:“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懸命于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同時認為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通的,《素問·金匱真言論》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人與天地相應,具有適應自然的能力,人體的生理功能與自然界的時空變化同步,所以諸臟腑功能活動也和自然界的四時陰陽相應。如《素問·六節藏象論》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為陰中之少陰,通于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此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此至陰之類,通于土氣。”人必須把握天地四時的變化,才能維持和促進人體的生命活動。
思想價值論文:儒道思想的當代價值透析
本文作者:夏勁項繼光工作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道家文化中的生態思想
道家思想是荊楚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今日仍具有十分巨大的文化魅力。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一樣包涵了豐富的關于“天”、“人”關系問題的重要生態思想。道家理論中所包涵的“天人合一,物我為一”等重要的生態思想與現代生態倫理學的基本觀點從根本上不謀而合,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價值。總體來看其核心內容主要包涵了“道”的生態思想、生態倫理原則思想和生態倫理規范思想三大部分。(一)“道法自然”思想道家認為“天人和一”是建立在“道”的基礎之上的,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⑦老子認為宇宙中有“道”、“天”、“地”和“人”的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⑦因此,“道”是最偉大的、是天地萬物的本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產生和存在也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因此,天地遵從自然之道,人也應該遵從自然之道。道家告誡人們應擺正自己在天地自然中的位置,天與人不相勝,也不能把自然視為可以隨意被人掠奪和攫取的對象,任何“人為”破壞自然的做法都會導致整個生命系統的和諧關系的破裂;莊子則在“道”的基礎上提出了“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生態思想,強調人們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⑦順應“道”的客觀規律,“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⑦“道法自然”和“物我為一”等觀念是道家生態思想的重要理論基礎,它主張人們應該把整個世界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自然萬物都在“道”的統攝下共存于同一的系統之中并各以自獨特的方式來體現其“道”的淵源。因此,從“道”的哲學高度出發,道家生態思想既認識到了天人不相勝的一面,又認識到了天人相融合的一面,這是道家生態思想的重要理論基礎。(二)“物我為一”思想道家認為,既然萬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源都是同一的,即“道”,那么萬物從本源上就是平等的,因此“物我為一”的平等思想是道家生態思想中又一重要特色。《齊物論》中明確指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馬蹄》中“萬物群生,連屬其鄉”,“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的思想也都直接反映出人與自熱萬物平等的觀念,道家思想站在“道”的基礎上強調人與萬物的平等性、同一性;而且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既保持了人與自然各自的生存權利及其特性的自然而然的融合,也保護了人與自然維持各自的生存方式的“自然無為”的關系,其根本目的就是維護自然的和諧狀態。《文子》說,“天地之所覆載,日月之所照明,陰陽之所煦,雨露之油潤,道德之所扶,皆同一和”,因此萬物生成、發展都取決于“和”,只有達到了天地和諧人與萬物才能各得其所。人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對待自然,自然也以自然而然的方式運行,“澤難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于樊中”。道家“自然無為”思想規定人不僅不可妄加作為,而且還應該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去維護生態和諧和平衡,一切凌駕于其他生命價值之上的違背自然天性的“為”都是不道德而且不合理的。因此,“自然無為”是“道法自然”的直接體現,也是道家“天人合一”、“物我為一”理論中最基本的生態原則思想,也是保證自然萬物平等和諧的重要途徑。(三)“慈儉四知”思想《老子》說:“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日不敢為天下先”,這也就是道家基于“道”的生態思想和“自然無為”的生態原則思想而提出的“慈仁益物”、“節儉有度”、“四知”的生態倫理思想。“慈仁益物”。“慈”是由老子提出的重要的生態倫理道德規范,它既是天之“道”也是自然的本性;“慈”的本質是寬容,要求人類應當效法自然之道,具有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廣闊胸懷,生長萬物使其維持特性、協助萬物使其生長繁衍、引導萬物使其完善自己。道家不僅主張愛物,而且與儒家“親親仁民愛物”的“仁”德的思想一致,主張“愛人利物之謂仁”,⑦人類的行為不僅不應當破壞他物的自然狀態,而且應當益于他物的自然存在。“慈仁益物”體現了人以自然為師,順其自然增益萬物,無私心、不居功的人文情懷。“節儉有度”。“儉”是道家的另一重要的生態倫理道德規范,也是人在對待自身欲望時所應有的自律準則。《老子》道:“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⑦人類維持其生存必然要從自然界獲取所需的自然資源,但從自然界汲取生命養分的行為必須有度,超過了一定的度就會適得其反。“節儉有度”規范要求禁止一切極端、奢侈、過度的行為,不奢求過多的資源,把自己的欲望和行為節制在合理限度之內,有節制地開發和利用自然生態資源,積蓄能量,厚積薄發。“四知”。“四知”是指道家思想中的“知常”、“知和”、“知止”和“知足”四種重要的生態思想。“知常曰明”就是要理解和把握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知和曰常”則強調萬物存在與發展的根本規律是和諧的狀態;“知止不殆”是強調人要適合而止、適度利用生態資源;“知足不辱”則是要求人們要克制自我欲望。尤其是道家將“和”視為宇宙萬物生成的主要機理,“陰陽和靜”是“道”的本質內涵,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在陰陽相互對峙與和諧之中共生共存的,自然界的陰陽兩氣相互融合、和諧才使世間萬物得以產生發展。人應當效法自然,謹遵“四知”的生態倫理道德,遵從天地之“道”,遵從自然本身的和諧,達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之至也”的最高理想境界。
儒道生態思想的評析
(一)儒道生態思想的合理性首先,儒道生態思想堅持了“天人合一”的有機整體觀。整體性是系統論的一個基本原理,儒道生態思想中最重要的共同點也是對當代社會影響最大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有機整體觀。儒家關于“天人合德”、“性天相通”、“天人一體”,道家關于“天地并生”、“物我為一”等思想都反映了他們從樸素的角度對于人與自然的整體關系的把握。“天人合一”思想將整體性作為基本點把本體論、價值論和實踐論融為一體,將人和自然兩個不同質的系統視為同一本原體。儒道生態思想反對將“天人”割裂甚至對立的觀念,無論是“天”,還是“道”,人與萬物都只有一個本源,并且都是其整體中不可分割、息息相關的組成部分;而且“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不僅僅只是強調人與自然的整體關系,也包涵了自然萬物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整體關系,它把人與自然萬物視為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并且將天地萬物的存在、發展和滅亡的變化過程當作是一個和諧、有序的整體系統。也正是天地萬物各自有序地運動才保證了天人有序和諧。其次,儒道生態思想強調了人與萬物和諧平等的價值觀。生態系統的和諧穩定關鍵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萬物之間的關系問題。儒家的“仁民愛物”、道家的“慈仁益物”等生態思想都強調了人類同其他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價值觀,儒道倡導把人類生態倫理的價值情懷推及到整個宇宙內的生命的價值,正確認識人在天地自然中的位置。人們應當以“仁愛”、“自然”的方式對待人與自然、人與萬物之間的關系,不能把自然視為可以隨意被人掠奪和攫取的對象,強調不平等地利用和破壞自然都會導致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破壞,儒道生態思想極力試圖勸誡世人營造和維持自然界的和諧、平等的大環境,以保護人與自然萬物之間的和諧發展。最后,儒道生態思想提出了天人協調適度發展的倫理觀。可持續發展是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相互支持的客觀要求。儒家主張“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注重人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發展自我,“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其“圣王之制”思想則更具體地規定了人們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如何保護生態平衡、保持適度發展的倫理規范;道家強調“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提倡人們適當地克制自我欲望,適合而止、自然而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以至“常足”。儒道生態思想中關于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合理利用自然自然實現自我發展、保護生態系統平衡等方面天人相協調和適度發展的生態倫理道德觀念也是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內容。(二)儒道生態思想的局限性我們探討儒道生態思想的價值并不是說要用急功近利的態度去用傳統文化思想來解決現代社會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任何時代、任何民族創造的文化財富都要受到其特定的歷史條件的制約,儒道生態思想畢竟是一種樸素的、直觀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很多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局限性。首先,儒道生態思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成就,但是由于歷史條件的局限,它更多地是強調在農業文明時代人類應該如何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以及實現自我發展的問題,它更適合于自然經濟下的傳統的、局部的、表層的生態環境問題,而現代社會中出現的生態問題則更為復雜、深層的,這也注定了儒道生態文化無法完全適用于今天的生態問題。其次,儒家的“仁愛”思想具有人類價值和利益的本位觀及其狹隘性,人際道德是最基本的道德,而生態道德是次要的道德,是一種有親疏差別的道德階梯結構;道家的生態思想強調“無為”、“自然”,順應“道”是人的一種本質規定和行為準則,是一種被動地適應人與自然關系的生態思想。最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仍具有樸素的、直觀的、甚至是猜測的特點,它的倫理思想的是主要表現一種大宇宙觀的人生哲學,而缺乏對于人的行為規范的構建;而道家的“道”思想則把自然本源高度抽象化、神秘化,有一種神秘主義色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儒道生態思想在當今社會發展中更好地發揚其積極作用。
儒道生態思想的當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