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區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8 05:20: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源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談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辦法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內生態環境脆弱、農業經濟落后、水土流失嚴重、面源污染突出,環境保護與治理的任務十分艱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緩解京、津及華北地區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實施水資源優化配置、改善北方地區的生態系統、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工程水源區生態環境的狀況直接關系到輸水區域數十座大中型城市的飲水質量問題。因此,該區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可以說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長期調水的關鍵所在。鑒于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的重要戰略地位,其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目前廣為關注的熱點。水源區生態環境問題具有復雜性、特殊性、重要性,用單一學科、單一方法、單一技術手段難以實現對其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需要進行多學科交叉、多技術手段融合與系統集成研究。生態旅游是一種既有利于經濟發展,又有利于環境保護的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依據生態旅游理論探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與措施,對實現水源區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生態旅游的產生與發展
生態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識為取向,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確保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將生態環境保護與公眾教育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這一術語,最早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在全球人類面臨生存環境危機的背景下,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綠色運動及綠色消費席卷全球,生態旅游作為綠色旅游消費,一經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響。目前,生態旅游正以全球最快的旅游發展方式迅速壯大,并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生態旅游”熱潮。國外生態旅游發展起步較早并廣泛受到學術界所關注。1983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首先提出生態旅游的概念;1986年被正式確認并受到各國學術界的關注;1996年世界旅游組織制訂了《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旅游業21世紀議程》,國際上很多國家開始實施生態旅游發展戰略。國內生態旅游發展起步晚發展快。1993年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生態旅游”的概念;1994年中國成立了生態旅游協會(CETA);1995年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書;1999年被國家旅游局定為“生態環境旅游年”。此后,生態旅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發展壯大,并成為中國廣為倡導的一種旅游方式。近些年,我國生態旅游的發展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重研究輕實踐、重宣傳輕開發、環境破壞嚴重、生態旅游的泛化問題等。依據生態旅游的內涵可以總結出生態旅游至少具有下列幾方面特性[2]:首先是自然性,即旅游活動的原始自然性,旅游活動的動機是滿足“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其次是參與性,指旅游者、旅游管理人員與旅游地居民共同參與到旅游業活動中。第三是保護性,即旅游發展過程中遵循自然景觀保護第一,注重環境容量,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第四是普及性,即隨著生態旅游的發展,生態旅游在旅游活動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將不斷擴大,并得到普及。第五是專業性,即涉及生態旅游的旅游者、管理者與當地居民都要具備專業的生態旅游知識,理解生態旅游的內涵。
生態旅游的興起是人們環境保護意識加強與回歸大自然懷抱的結果。生態旅游作為當代旅游業的轉折點,代表了21世紀旅游發展的方向。目前,生態旅游已成為旅游市場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一支生力軍,其發展每年以10%~30%的速度進行(整個世界旅游業發展速度每年為4%)[3]。綜上所述可見,生態旅游是一種負責任的旅游方式,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旅游方式。旅游者旅游動機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去接受教育,去學習、體驗自然,以獲得某種特別感受。因此,生態旅游與傳統旅游具有本質區別,二者的差異主要體現如表1。近年來,不少學者開始關注生態旅游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以及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2006年國家旅游局、國家環保總局、建設部在四川聯合召開全國生態旅游現場會,圍繞“發展生態旅游,保護生態環境”的主題展開深入探討,有近30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4];在撰文研究方面,王爾康、鄭本法研究了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認為生態旅游是環境保護的必要措施[5~6],龐少靜、李玉文等研究了生態旅游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7~8],明慶忠等總結了生態旅游過程中所產生環境問題的類型及保護教育的對策[9],宋珂、楊春宇等不少學者近年來對生態旅游的環境容量、環境承載力等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為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較為客觀的判斷依據[10~11]。這些研究都為促進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本研究提供了理論參考。但從資料檢索研究表明,目前針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旅游發展的研究還較少,將生態旅游理論應用到水源區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還未曾出現。積極發展水源區生態旅游產業,對水源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重要作用。水源區生態旅游資源豐富,無論是自然環境或是文化背景都適合生態旅游的發展,生態旅游應該成為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性選擇產業。因此,積極開展本研究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生態旅游是促進研究區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性選擇產業
當今世界,旅游產業迅猛發展,方興未艾,已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大產業,是目前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最具有活力的朝陽產業之一。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旅游強國。隨著全球及我國旅游的不斷升溫,旺盛的旅游需求及其產業拉動會大大促進水源區旅游業尤其是生態旅游的發展。可見,旅游業尤其是生態旅游產業將成為未來水源區產業發展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費也日益呈現出多元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游客已不再滿足于觀光游、健身游等傳統的旅游項目,而需要新型的旅游產品。生態旅游是符合新時代需要的旅游方式,它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是一種負責任的旅游活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旅游形式。旅游者旅游動機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去接受教育,去學習、體驗自然,以獲得某種特別感受。因此,生態旅游是一種既有利于經濟發展,又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新興旅游方式。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緩解京、津及華北地區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實施水資源優化配置、改善北方地區的生態系統、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工程水源區生態環境的狀況直接關系到輸水區域數十座大中型城市的飲水質量問題。因此,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長期調水的關鍵所在。要想做好水源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需要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重視并開展多方面的工作。大力調整水源區的生產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是水源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之一。從生態旅游的內涵與特征來看,生態旅游是促進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產業選擇形式。首先,生態旅游是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者旅游的出發點是到旅游目的地體驗自然、保護自然并接受教育與學習,生態旅游活動重視可持續發展,注重原始生態環境保護,杜絕短期旅游經濟行為。因此,生態旅游不僅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而且還有利于自然與文化資源的保護。第二,生態旅游有利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生態旅游能有效地促進當地旅游地經濟的發展,提高政府與居民的經濟收入,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可為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大量的資金收入。第三,生態旅游有利于教育當地居民,提高環保意識。生態旅游的過程會使旅游者、管理者與當地居民受到很大的教育,可以大大提高當地居民的素質,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綜上所述,發展生態旅游是加強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水源區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性選擇產業。
水源區補水工程管理論文
1前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漢江丹江口水庫引水,沿太行山東麓北上,經河南、河北,自流輸水到嚴重缺水的京津華北地區,以解決干渠沿線北京、天津等20座大城市,100多個縣市的用水問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近期調水95億m3,遠景調水130億m3,丹江口水庫下泄水量減少,水位降低,勢必會改變漢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區的水資源供需關系和生態環境條件,加劇該地區日趨嚴重的水資源供需矛盾。為了既有利于實現向北調水的任務,又無損失水源區的根本利益,必須采取相關補償工程措施,消除調水帶來的不利影響。
引江濟漢工程(也稱“兩沙運河”)作為漢江中下游水源配套工程措施之一,是從長江荊江河段沙市附近取水補充漢江干流興隆梯級以下地區的灌溉、航運、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用水需求,以及東荊河地區的灌溉、生態環境用水需求,(如圖1所示)。引江濟漢工程的供水對象包括:
(1)東荊河灌區、謝灣灌區、澤口灌區、沉湖灌區、漢川二站提水灌區和江尾提水灌區等六個灌區,現有耕地面積39.9萬hm2,有效灌溉面積3.79萬hm2,人口555.24萬人;
(2)武漢市城區、仙桃、潛江、漢川、孝感、東西湖、蔡甸等7個城市(區),供水人口333.7萬人,工業總產值達534.75億元;
(3)漢江下游河道生態環境用水:針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漢江沙洋以下約300km的河段發生過5次“水華”事件,使漢江中下游河道維持一定的流量保證河道生態環境的穩定;
水源區水土工程建設論文
一、南部山區泉水補給區概況
南部山區泉水補給區屬玉符河流域,是玉符河上游三川匯集地。該區山峰連綿起伏,屬山地丘陵地形,山頂巖石裸露地表有石灰巖及砂石巖丘陵地帶,遍布石渣、砂嶺土、山麓坡地分布黃土及紅土,植被稀少,荒坡凸現,溝川地旁經濟林遍布,樹種老化,果質較差。該區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98mm,年最大降水量1273mm(1964年),最小降水量396mm(1989年),年際降水變化極不均勻,年內降雨分布也很不均勻,每年在6~9月份的汛期年均降水為527mm。區內多年平均徑流深120mm,6~9月份汛期的徑流量占年徑流量的80%。
南部山區補給區人口密度408人/km2,人均土地0.245hm2。基本農田占60%,人均耕地只有0.04hm2。果園約有50%的品種老化,大多數園地蓄水保土功能低,主要果品有蘋果、梨、杏。林地多為疏殘林或幼林,水土保持功能較低;牧業用地主要為田間隙地或林下草地,生長以禾本科為主的草類,優勢草種有黃草、白草、狗尾巴草等。經過對泉水補給區的實地查勘、調研、統計分析、發現區內土地利用率較低,土地利用結構比例不合理,林木品種老化,生態功能較低,經濟水保林少,造成農業生產值較低,水土流失嚴重。
泉水補給區域的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蝕為主,現有水土流失面積占總面積的69.4%。其中輕度侵蝕占34.08%,中度侵蝕占35.32%,重度侵蝕占19.28%、極重度侵蝕占11.32%。水土流失造成地表土大量流失,土層的土逐漸被水帶走。土壤母質裸露、肥力低下,土壤團粒結構破壞,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土地生產力低。水土的流失還使溝系不斷擴張,溝道下切,溝頭不斷前進,從而蠶食耕地,破壞寶貴的土地資源,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與濟南近郊區的發展極不協調,通過對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創造一個山青水秀、林茂糧豐、的濟南后花園。優化投資環境,以實現由傳統的農業向現代都市農業、觀光旅游農業的轉變,為濟南城區的南部山區的開發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泉水補給區示范區原有的治理措施缺少系統的綜合規劃,多是單項、分散措施,形不成綜合的防護體系,水土保持工程也不系統,不完善,有些工程年久失修,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原有的林地中疏殘林面積仍較多。另外,由于農業不合理的種植模式,使現有的梯田可耕地、水土保持功能下降、保土不保水,對以上問題我們有針對性的進行了研究。
二、治理措施的研究
水土流失現狀防治論文
一、自然和經濟社會概況
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即丹江口水庫集水區,亦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近期水源區(以下簡稱水源區),地處我國南北過渡、東西交替的秦巴山區,土地總面積為9.73萬km2,涉及陜西、河南、湖北、甘肅、四川、重慶6省(直轄市)12個地(市)48個縣(市、區)。其中陜、鄂、豫3省的水源區面積占總面積的96.89%,而甘、川、渝則都只有1個縣的一部分在其中。
水源區地貌以中低山和丘陵為主,一般高程為500~2000m。地質構造復雜,褶皺強烈,巖體風化層較厚,主要有石灰巖、片麻巖、石英巖、花崗巖和頁巖。土壤主要有黃棕壤、棕壤、黃褐土、水稻土等,土層一般厚20~40cm。氣候溫和濕潤,多年平均氣溫12.2℃,多年平均降水量987mm,年內分配不均,5~10月占全年的8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植被以落葉闊葉—針葉混交林為主,主要樹種為櫟樹、松樹、柏樹、楊樹和刺槐。
據2000年調查,水源區耕地總面積135.76萬hm2占土地總面積的13.96%,其中,水田面積17.87萬hm2,梯平地29.56萬hm2,兩者占耕地總面積的34.94%。區內森林覆蓋率為23.15%,但分布不均;適宜生長的經濟林果種類多,但名優品種少。礦產種類較多,但分布零散且品位低。多年平均徑流量286.6億m3,人均水資源量與全國平均水平相當。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為1284.53萬kW,已開發165.61萬kW,占總蘊藏量的12.89%;其中小水電蘊藏量為613.48萬kW,已開發57.44萬kW,占小水電蘊藏量的9.36%。
水源區總人口1293.5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82.2%。區內經濟以農業為主,據2000年統計,區內農業總產值179.37億元,糧食總產量41.46億kg糧食基本能實現自給;農民人均純收入1198元,低于同期全國平均值一半;財政總收入為28.03億元,人均財力為216.71元,48個縣中,有32個縣為國家級貧困縣,有7個縣為省級貧困縣,是相當貧困的地區。
二、水土流失及其特點
農村飲水水建設安全工程論文
1工程建設背景及區域飲用水概況
1.1工程建設背景
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是一項改善農村飲用水條件的惠民工程,是今后一段時期重點建設的農村基礎設施工程。國家“十二五”農村飲水安全規劃工程的提出,可以徹底解決盤山縣部分農村群眾長期飲用苦咸水的問題[1]。全縣在建設和管理方面采用了獨特和具有推廣價值的模式,被稱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胡家”模式。工程位于盤山縣西部胡家鎮、305國道以南的6個行政村。南部瀕臨遼河,屬沿海平原海水入侵地區,面積40.6km2,人口18320人。該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633.6mm,全年雨量分布不均,汛期(7—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0%以上,并呈短歷時暴雨特征,降雨量年內、年際變化均較大,年均蒸發量1612.3mm。
1.2區域飲水概況
盤山縣地處遼河平原的南部,地面高程多在2.5~5.0m。根據地層形成時代,分為上第三系地下水和第四系地下水。因境內第四系地下水(淺層)大部分為苦咸水,無法飲用,盤山縣現狀飲用水源為上第三系地下水(深層)。水源以每個鄉鎮開鑿1~3眼上第三系水源井為主,每個鄉鎮獨立供水。由于最近幾年受氣候干旱、遼河油田集中開采、工業、生活用水量逐年加大的影響,該區域地下水呈逐年減少趨勢。根據2001年水位資料,上述水源共開采館陶組地下水19.15萬m3/d,明化鎮組地下水11.69萬m3/d,盤山縣上第三系開采量總計為30.84萬m3/d。而經計算的地下水補給量僅為1.19萬m3/d,已超采量達29.65萬m3/d,上第三系地下水流場已形成以興隆臺區、盤東水源等幾個水源地為中心的大型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最大達-39.61m。如果水位約束條件以60m計(一般深井水泵下潛深度),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以1.50~2.00m/a的速度發展,照此發展速度,30a后,全縣生活用水,依靠現有的取水設備將無法取水,人民生活將處于無水可飲的尷尬境地,而且地下水位下降,極易造成區域地質災害。這是因為上第三系地下水,因補給量不足,開采地下水以消耗儲存量為特點,隨著開采量的增加而使地下水位下降,這是必然趨勢。
2胡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及管理模式的具體做法
水源地生態環保推進新農村建設思考
加強水源地生態環保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單單是提高農民收入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所謂新農村的“新”,應該體現在統籌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和政治文明上。竹山縣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保護區,在新農村建設中引入生態環境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對推進和提升新農村建設,確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水環境質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竹山縣位于鄂西北邊陲,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全省特困縣之一。3586平方公里貧瘠的國土,“八山一水一份田”的自然環境,養育著上庸45萬人民,發展不夠是最大的縣情。一是工業發育不全,工藝落后,設備老化,市場競爭力弱,結構調整困難重重。全縣較具規模的23家工業污染企業,由于大多屬老污染企業,布局不合理,當時“三同時”制度沒有得到較好的落實,超標排放十分嚴重,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特別是水污染的部分指標有的已超過市政府下達的總量指標,工業點源治理任重道遠,水環境問題已開始凸現;二是生態環境脆弱。竹山通過近幾年生態示范區的創建和退耕還林等措施,水源區生態環境有了明顯好轉,植被不斷增加,水土流失逐步減少,水源區群眾認識到了退耕還林的重要意義,并且從中得到了實惠,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很高,但水源區退耕還林的實際需要與國家下達的退耕還林計劃有很大的缺口,全縣25度以上的坡地有20.6萬畝未納入退耕還林計劃。竹山十年九旱,實施退耕還林,造林難度大,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大,適合種植經濟林的較少,大多以生態林為主。對退耕還林政策,國家規定生態林補助8年,經濟林補助5年,竹山土地資源本來就少,加之大量土地退耕,農民只能維持基本生活,眼前生計和補貼期過后的生活都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水源區經濟發展滯后,或者發展不夠,想必會對環境造成新的破壞;三是面源污染日益加劇。竹山縣以農業為主的山區縣,正面臨著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形,年使用農藥達109.5噸、化肥達3471.2噸,桔桿綜合利用不足30%,畜禽糞便資源化的不足20%,農田地膜回收不足30%,致使種植業的農藥、化肥污染,畜禽養殖業的糞便污染,農田地膜的“白色污染”等農村面源污染問題已開始影響農作物安全和水環境質量;四是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欠帳較大,全縣17個鄉(鎮),沒有一個較規范的生活垃圾填埋廠和生活污水處理廠,每年1180.81萬噸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堵河,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全縣污染物排放總量的40%。城鎮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現年排放量達3萬噸,年增長率在5%以上,無害化處理率為零,生活垃圾順河而倒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水污染的現象時有發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我們解決現有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諸多不足,提供了平臺和載體,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從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入手,保護好水源區生態環境,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為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
1、樹立建設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理念。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推進的長期任務,在新農村建設中要把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最高境界,在規劃中始終堅持以生態為主線,突出和諧這一主題,嚴格制定各種生態指標,將生態環境建設指標納入政府綜合目標考核范圍,建立嚴格考核機制,推行生態環境目標審計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使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始終貫穿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應將水源保護區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納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總體規劃與工程建設同步推進。通過新農村建設使水源保護區的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和恢復,把竹山這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區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管理民主”的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
2、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為新農村建設奠定物質基礎。發展經濟是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竹山資源比較豐富,以水資源、礦產資源和綠色植被居水源保護區之首,為了在水源保護區實現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達到“雙贏”的目標,發展新型工業、綠色產業、生態旅游是必然選擇。為此,一是要探討建立供水區與水源保護區經濟社會發展“雙贏”政策。南水北調不是朝夕工程,供水區和水源保護區應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只有實現共同發展,才能達到互惠互利,探討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就是要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通過國家立法等形式,將供水區向水源保護區的補償政策通過一定是有約束力的形式固定下來,建立長期對口扶持機制,將供水區高新科技嫁接到水源保護區,改造原有的傳統產業和老工業企業,發展新型工業、綠色農業和生態旅游,解決水源保護區發展之憂。通過供水補償解決農民生存之憂,使水源保護區生態環境能真正實現持續建設,逐步恢復、不斷完善的良性循環;二是要大力發展新型工業。一方面是加強對老企業環境監管,對工藝落后、產品科技含量低、污染嚴重而治理無望的污染企業,實施依法關閉,把關閉企業納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環境綜合整治范圍,給予一定補償的方式,使這些企業關得了,還穩得住。另一方面大力扶持開發區建設,積極引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勞動密集型大企業、大項目,通過環評把關,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形成企業之間互為關聯、資源共享、循環利用的生態工業源區。依托水能、礦產、林特等資源優勢,加大傳統骨干企業的技改力度,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全力促成潘口電站項目上馬,實現以潘口電站為龍頭,各梯級電站為依托,努力打造鄂西北第二大水電基地。加大林產化工企業的改造,把天新醫藥化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培育壯大成林產化工的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把竹山建成全國最大的肚倍之鄉,使肚倍基地建設與退耕還林等生態工程實現有機結合,使竹山成為全國最大的單寧酸、沒食子酸生產出口基地;三是要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竹山是國家級生態試范區,要充分用足用活生態試范區這塊金字招牌,依托豐富的山野菜資源和以圣水為龍頭的茶葉資源,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做大做強綠色山野菜產業、有機茶葉產業和無公害農產品三塊蛋糕,走出就農業發展農業的傳統農業模式,逐步實現生態大農業;四是要大力發展生態旅游。依托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條件和具有豐厚底韻的女媧文化、堵河文化,大力開發以堵河源自然保護區為龍頭,以武陵峽、女媧山為精品,以縣城周邊休閑娛樂為依托,四季皆宜的旅游項目,打造旅游精品。
3、大力建設生態環境,著力改善城鄉整體面貌。環境建設是改善城鄉整體面貌,推進生態型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也是水源保護區治理面源污染的抓手。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也是發展經濟、保護水源區水環境質量,提高廣大群眾文明程度的前提。一是要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經營,加快以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處置場為重點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要大力開發利用再生清潔能源發展沼氣,改善農村能源結構。沼氣是綠色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的重點工程,是切實解決農村能源問題抓手,興建四位一體的沼氣,采用“畜—沼—糧(菜、茶、果)”模式,達到“一沼”代“三料”(燃料、肥料、飼料),“三料”促“五業”(農、林、畜、副、漁),“五業”促“三效”(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良性生態效益,是遏制亂砍濫伐、破壞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減少化學肥料使用的有效方式,竹山已規劃以每年建1萬戶“四位一體沼氣池”,改2萬戶高效省柴灶、1萬戶太陽能的速度全力推進農村能源替代建設工程;三是要加快生態村建設,竹山是山區縣,各村所處地理位置環境差異大。為此,在建設過程中要突出與生態環境的高度和諧,以構建“清清渠水繞村莊,綠樹成蔭瓜果香”的山水田園鄉村風光為基調,堅持從村鎮的山形地勢出發,依山順水,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園農莊。以道路、用電、用水和農村能源、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為重點。在發展特色經濟上,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目標,努力建成“兩山一崗”(即:大觀山、九華山、九里崗)周邊區域鄉鎮生態有機茶基地,建成“三河兩庫一崗”(即:堵河、霍河、官渡河、黃龍灘水庫、霍河水庫、寶豐九里崗)為中心的三大果樹帶。大力發展魔芋、中藥材、肚倍等特色產業,推廣耕作技術、節水技術、免耕技術等生態農業技術應用,從根本上解決農業耕種對水源保護區水質面源污染問題。
加強水源地生態環保 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加強水源地生態環保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單單是提高農民收入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所謂新農村的“新”,應該體現在統籌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和政治文明上。竹山縣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保護區,在新農村建設中引入生態環境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對推進和提升新農村建設,確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水環境質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竹山縣位于鄂西北邊陲,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全省特困縣之一。3586平方公里貧瘠的國土,“八山一水一份田”的自然環境,養育著上庸45萬人民,發展不夠是最大的縣情。一是工業發育不全,工藝落后,設備老化,市場競爭力弱,結構調整困難重重。全縣較具規模的23家工業污染企業,由于大多屬老污染企業,布局不合理,當時“三同時”制度沒有得到較好的落實,超標排放十分嚴重,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特別是水污染的部分指標有的已超過市政府下達的總量指標,工業點源治理任重道遠,水環境問題已開始凸現;二是生態環境脆弱。竹山通過近幾年生態示范區的創建和退耕還林等措施,水源區生態環境有了明顯好轉,植被不斷增加,水土流失逐步減少,水源區群眾認識到了退耕還林的重要意義,并且從中得到了實惠,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很高,但水源區退耕還林的實際需要與國家下達的退耕還林計劃有很大的缺口,全縣25度以上的坡地有20.6萬畝未納入退耕還林計劃。竹山十年九旱,實施退耕還林,造林難度大,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大,適合種植經濟林的較少,大多以生態林為主。對退耕還林政策,國家規定生態林補助8年,經濟林補助5年,竹山土地資源本來就少,加之大量土地退耕,農民只能維持基本生活,眼前生計和補貼期過后的生活都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水源區經濟發展滯后,或者發展不夠,想必會對環境造成新的破壞;三是面源污染日益加劇。竹山縣以農業為主的山區縣,正面臨著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形,年使用農藥達106.5噸、化肥達3471.2噸,桔桿綜合利用不足30%,畜禽糞便資源化的不足20%,農田地膜回收不足30%,致使種植業的農藥、化肥污染,畜禽養殖業的糞便污染,農田地膜的“白色污染”等農村面源污染問題已開始影響農作物安全和水環境質量;四是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欠帳較大,全縣17個鄉(鎮),沒有一個較規范的生活垃圾填埋廠和生活污水處理廠,每年1180.81萬噸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堵河,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全縣污染物排放總量的40%。城鎮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現年排放量達3萬噸,年增長率在5%以上,無害化處理率為零,生活垃圾順河而倒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水污染的現象時有發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我們解決現有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諸多不足,提供了平臺和載體,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從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入手,保護好水源區生態環境,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為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
1、樹立建設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理念。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推進的長期任務,在新農村建設中要把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最高境界,在規劃中始終堅持以生態為主線,突出和諧這一主題,嚴格制定各種生態指標,將生態環境建設指標納入政府綜合目標考核范圍,建立嚴格考核機制,推行生態環境目標審計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使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始終貫穿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應將水源保護區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納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總體規劃與工程建設同步推進。通過新農村建設使水源保護區的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和恢復,把竹山這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區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管理民主”的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
2、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為新農村建設奠定物質基礎。發展經濟是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竹山資源比較豐富,以水資源、礦產資源和綠色植被居水源保護區之首,為了在水源保護區實現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達到“雙贏”的目標,發展新型工業、綠色產業、生態旅游是必然選擇。為此,一是要探討建立供水區與水源保護區經濟社會發展“雙贏”政策。南水北調不是朝夕工程,供水區和水源保護區應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只有實現共同發展,才能達到互惠互利,探討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就是要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通過國家立法等形式,將供水區向水源保護區的補償政策通過一定是有約束力的形式固定下來,建立長期對口扶持機制,將供水區高新科技嫁接到水源保護區,改造原有的傳統產業和老工業企業,發展新型工業、綠色農業和生態旅游,解決水源保護區發展之憂。通過供水補償解決農民生存之憂,使水源保護區生態環境能真正實現持續建設,逐步恢復、不斷完善的良性循環;二是要大力發展新型工業。一方面是加強對老企業環境監管,對工藝落后、產品科技含量低、污染嚴重而治理無望的污染企業,實施依法關閉,把關閉企業納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環境綜合整治范圍,給予一定補償的方式,使這些企業關得了,還穩得住。另一方面大力扶持開發區建設,積極引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勞動密集型大企業、大項目,通過環評把關,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形成企業之間互為關聯、資源共享、循環利用的生態工業源區。依托水能、礦產、林特等資源優勢,加大傳統骨干企業的技改力度,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全力促成潘口電站項目上馬,實現以潘口電站為龍頭,各梯級電站為依托,努力打造鄂西北第二大水電基地。加大林產化工企業的改造,把天新醫藥化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培育壯大成林產化工的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把竹山建成全國最大的肚倍之鄉,使肚倍基地建設與退耕還林等生態工程實現有機結合,使竹山成為全國最大的單寧酸、沒食子酸生產出口基地;三是要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竹山是國家級生態試范區,要充分用足用活生態試范區這塊金字招牌,依托豐富的山野菜資源和以圣水為龍頭的茶葉資源,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做大做強綠色山野菜產業、有機茶葉產業和無公害農產品三塊蛋糕,走出就農業發展農業的傳統農業模式,逐步實現生態大農業;四是要大力發展生態旅游。依托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條件和具有豐厚底韻的女媧文化、堵河文化,大力開發以堵河源自然保護區為龍頭,以武陵峽、女媧山為精品,以縣城周邊休閑娛樂為依托,四季皆宜的旅游項目,打造旅游精品。
3、大力建設生態環境,著力改善城鄉整體面貌。環境建設是改善城鄉整體面貌,推進生態型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也是水源保護區治理面源污染的抓手。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也是發展經濟、保護水源區水環境質量,提高廣大群眾文明程度的前提。一是要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經營,加快以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處置場為重點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要大力開發利用再生清潔能源發展沼氣,改善農村能源結構。沼氣是綠色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的重點工程,是切實解決農村能源問題抓手,興建四位一體的沼氣,采用“畜—沼—糧(菜、茶、果)”模式,達到“一沼”代“三料”(燃料、肥料、飼料),“三料”促“五業”(農、林、畜、副、漁),“五業”促“三效”(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良性生態效益,是遏制亂砍濫伐、破壞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減少化學肥料使用的有效方式,竹山已規劃以每年建1萬戶“四位一體沼氣池”,改2萬戶高效省柴灶、1萬戶太陽能的速度全力推進農村能源替代建設工程;三是要加快生態村建設,竹山是山區縣,各村所處地理位置環境差異大。為此,在建設過程中要突出與生態環境的高度和諧,以構建“清清渠水繞村莊,綠樹成蔭瓜果香”的山水田園鄉村風光為基調,堅持從村鎮的山形地勢出發,依山順水,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園農莊。以道路、用電、用水和農村能源、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為重點。在發展特色經濟上,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目標,努力建成“兩山一崗”(即:大觀山、九華山、九里崗)周邊區域鄉鎮生態有機茶基地,建成“三河兩庫一崗”(即:堵河、霍河、官渡河、黃龍灘水庫、霍河水庫、寶豐九里崗)為中心的三大果樹帶。大力發展魔芋、中藥材、肚倍等特色產業,推廣耕作技術、節水技術、免耕技術等生態農業技術應用,從根本上解決農業耕種對水源保護區水質面源污染問題。
上游流域水土保持管理論文
1.流域概況
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流域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區,包括漢江和丹江兩大水系,涉及陜、甘、豫、鄂、渝、川6省(市)48個縣(市、區),土地總面積9.73萬平方公里,其中河南省7815.34平方公里,涉及南陽市境內面積為6361.94平方公里,包括西峽3131.57平方公里,淅川2821.46平方公里,內鄉376.7平方公里,鄧州市32.21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6.94萬公頃,林地37.21萬公頃,人口112.58萬人,農業人口103.35萬人,2000年農業總產值22.66億元,糧食27271萬公斤,人均收入1280元。區域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秦嶺東段余脈,屬北亞熱帶北部邊緣,南陽盆地溫暖半濕潤區的西部,為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全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820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深23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033小時,無霜日數232天,光熱資源、水資源豐富,適宜南北植物生長,種類繁多。伏牛山主脈老界嶺由西向東穿越項目區北部邊界,整體地形呈北高南低走勢,北部基本上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區,山高坡陡,層巒疊障,南部為丹江口水庫庫區及環庫丘陵壟崗區,地形破碎,崗嶺起伏,中部西峽與淅川兩縣交界處仍屬伏牛山南麓淺山區,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延伸,其南北兩側均為丘陵崗坡,溝壑縱橫,地形十分復雜,區域地質巖性北部以古生代變質片巖、碳酸鹽巖和中生代燕山期巖漿巖為主,中部主要分布為沉積巖、變質巖區,在丹江以南仍以沉積石灰巖為主,在丹江沿岸,從荊關—大石橋—馬蹬,屬淅川縣狹長的紅色盆地區,為白堊紀第三紀,主要是紅色泥沙巖、頁巖、礫巖,由于地質構造原因,造成區域中南部大范圍石灰巖山地。
2.水土流失現狀
根據2000年全國第三次遙感調查統計區域內現有水土流失面積3369.01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53%,年平均土壤侵蝕模數2938噸/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程度大致以淺山丘陵區的中、強度流失逐漸向中山區的輕、微度流失變化。大部分發生在丹江口水庫環庫區周邊的淺山丘陵區和人口集中、植被差、養殖和農業種植區以及交通便利,開發建設項目比較集中的區域,強度流失面積446.87平方公里,中度流失1369.7平方公里,輕度流失1552.44平方公里,分別占流失面積的13%,41%和46%。年均土壤侵蝕量990萬噸,流域內的水土流失可分為面蝕、溝蝕、泥石流和重力侵蝕,又以面蝕和溝蝕面積大,侵蝕量也最多,面蝕多發生在項目區中部和淺山丘陵區,以農業種植業為主,坡耕地多,覆蓋差,不能涵養水分,溝蝕多發生在丹江口水庫周圍,人多地少,缺糧少柴,土地墾植指數較高,泥石流主要發生在中、淺山區,土質松懈,植被差,坡度陡的區域。流域水土流失強度分級面積及流失量見表1-1。
微度流失區和輕度水土流失區是以土壤平均侵蝕模數小于200~500噸/平方公里·年和小于2500噸/平方公里·年界定,總面積為4545.37平方公里,其中輕度水土流失面積1552.44平方公里,微度流失區面積2992.93平方公里。中山區占45%以上,淺山區為28%,丘陵區為27%,主要分布在西峽中山區和淅川西北山區、丹南山區,海拔較高,山體完整,居民少,森林茂密,交通閉塞,植被覆蓋率較高,另外大部分水平梯田、水田及建筑區,水域也包括在內,流失形式以面蝕為主,兼有溝蝕。
南陽市丹江口水庫及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強度分級面積及流失量
工程虛擬仿真研究管理論文
1背景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規劃從長江上游大渡河、雅礱江、通天河上筑壩建水庫,采用隧洞穿過巴顏喀拉山,向黃河上游補水,以補充黃河水資源不足,是解決我國西北地區干旱缺水問題的重大戰略措施。同時,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和東、中線工程共同組成一個有機整體,在一定條件和時間內,三條線可相互補充,尤其可通過適當調整黃河水量分配,使南水北調工程與北方東、中、西部水資源相互補償,共同實現我國的水資源優化配置,保證本世紀中葉我國人口高峰時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用水安全。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大規模的跨流域調水改變了原有水資源的時間、空間分布狀況,相應地引起了調水區、受水區的自然環境、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并產生諸多有利的和不利的影響;同時,在施工和運行調度管理等方面,西線又是一個復雜、龐大、艱巨的系統工程,存在著許多世界性的難題。如:如何正確評價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調水后對促進受水區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改善的作用、對調水區可能引起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變化?如何評價西線調水對黃河水資源的補償作用?如何分析不同調水量的供水目標和供水范圍?如何優化確定合適的壩高與洞線長度?如何研究遠景規劃中的后續水源的戰略性問題?等等,對工程的規劃決策及工程建成后的運行管理都有著重要意義。未雨綢繆,必須認真研究這些問題。
為解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實施中的一些世界性難題,通過全數字化數據平臺的構建和數字仿真技術的應用,建立全新的數字化研究環境和虛擬調水工程環境,依靠大尺度、高精度情景數字模擬研究和實際驗證,構建復雜系統優化決策模型,為回答西線調水中涉及國民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大戰略問題以及工程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問題提供工作平臺。
2目的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虛擬仿真及應用研究的目的:為解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實施中的一些世界性難題,集成全數字攝影測量、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數字三維仿真和多源空間數據無縫集成(SeamlessIntegrationofMulti-sourceSpatialData)等高新技術,建設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勘測設計一體化數字集成平臺和虛擬環境,完成多比例尺、多數據類型資料的數字集成,以功能強大的系統軟件與模型為支撐,為相關科學家、工程規劃設計人員高效的工作提供詳實靈活便捷的數字流域研究環境,通過對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調水區、輸水沿線、受水區和后備水源區的數字仿真手段,對調水工程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存在的可能方案進一步予以綜合分析與論證。可在調水線路沿線依據其地形、地震、工程地質等條件,對不同調水實施方案的投資規模、工程實施條件進行比選,并初步估計其生態環境影響;依據調水前提對受水區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效益做出分析,提出客水分配與利用的優化模式;通過對后備水源區的相關研究,探討后續擴大調水的可行性及其影響。為水資源跨流域配置方案的優化選擇提供全新的高技術支撐工具,加快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準備,為規劃決策及工程實施提供科學依據。
污水處理環保指標考核研究
1環保指標考核的意義
水資源防治、監管及環保指標考核,是確保水質達標,滿足飲用水安全需求的根本措施;是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促進和諧社會持續發展的必要支撐。環保指標考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1)采取有效措施嚴格管控污水排放,達到預防為主,防治相結合的目的。同時對水源環境保護的各環節進行統籌規劃,實施水源保護、污染治理、強化指標考核等綜合措施,達到對污水綜合治理的目標。確保水質安全達標。(2)加強水資源保護的相關法律規范及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建立高效的水資源環境監管協調機制;并能夠突出水源質量達標率的控制重點,逐步落實水源環境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措施及二級保護、準保護區的污染控制和監管體系的完善,增強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建設和技術儲備。
2水資源污染的水質特征
按相關數據指標統計:江河類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多為氨氮、溶解氧及鐵、錳、CODMn等;湖、庫等水源地污染因子多為總磷、總氮、CODMn等;地下水主要污染因子則為氟化物、氨氮、鐵錳、硫酸鹽等。2.1水資源污染來源。水資源污染物種類包括:死亡有機物、化工、重金屬、酸、油等。造成水資源污染的主要來源是未經處理的生活及工業、農業排污、垃圾滲濾液、面源污染、土壤流失、石油泄漏等。2.2水質評價。據地表水水源環境基本項目和特定項的目的不同,功能水域標準值可分為五大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應采用單項指標分項進行達標率評價技術;對于水期特征明顯的水域,需分別對其平水期、豐水期、枯水期進行達標率評價,每期數據不少于兩個;對于污染源所含有的溶解氧、化學需氧量、砷、鉛、鎘等十項指標,各期水質達標率均要達到100%,其他應達到80%。
3污水處理環保指標的設定基礎
污水處理環保指標的設定,基于生態環境基礎資料的收集,以及數據的有效監測,通過數據分析來設置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標。(1)基礎資料的收集包括:①水位、流量和流向等變化;降雨量、蒸發量及歷史水情;河寬、河深、河床結構及地質狀況等水體的水文地質和地貌、氣候等資料。②水體沿岸的城鎮、工業區分布和排污情況,水資源現狀等資料。③歷年來水質監測數據、水文實測和水環境研究成果等資料。(2)水質監測采樣點的設置:在對水源環境基礎資料進行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應根據監測目的和項目,布設具有代表性、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水質和污染源的空間分布及變化規律的監測斷面和采樣點。如:飲用水水源環境區域;排污量大的河流上下游;河流支、干流匯合處的上游及充分混合處;跨國河流的出入境口;湖泊、水庫等水資源集中的水域及水源環境的出入口;水利設施所在地及風景游覽區;受潮汐影響和嚴重水土流失區的水源環境等。監測斷面和采樣點位置應盡量選擇水流平穩順直、河床穩定的區域,避開死水區和回水區環境。再根據監測對象的性質和測定要求等因素,選擇相適宜的方法和技術。(3)水源采樣時間及頻率。飲用水水源年采樣不少于12次,采樣時間適時而定;排污渠道年采樣不少于3次;河流等較大水系年采樣不少于6次,采樣時間分別設在平水期、豐水期、枯水期,每個時段各采樣2次;而沿岸為城鎮或工業區的重污染河段及人流密集的景區水域,年采樣不少于12次,采樣時間根據實時情況或每月一次;潮汐河流分別設在平水期、豐水期、枯水期三個時段采樣,每個時段各采樣2天,分別在大潮期和小潮期進行,每次分別各斷面漲平時和退平時時采樣;河灘底泥則在每年枯水期采樣一次;設有監測站點的湖泊和水庫等,每月不少于1次采樣,全年不少于12次;未設有監測的水源區分別在枯水和豐水期各采樣1次;有廢水排污染的水源區域,應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增加采樣次數。對監測數據,經過科學地計算和分析,來確定、細化考核指標的可行性,以提高污水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