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機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2 10:43: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成機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旅行社生成機理分析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我國新設立旅行社的范圍及其整體特點,基于數據調查分析了數量狀況變動背后的深層次原因,立足于動機理論分三類研究了新設立旅行社的生成機理,最后分別針對投資商、行業管理者和經營者提出了對策性建議。

關鍵詞:新設立旅行社量變狀況生成機理

我國的旅游事業方興未艾,作為“龍頭”的旅行社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和機遇,促使著新設立的旅行社猶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我國旅行社廠商數量的變化表現出:一方面新參與者正在迅速膨脹,另一方面不乏短暫運營即迅速退出,投資熱情有余,市場認識不深者。魏小安指出:“就目前來說,全國的旅行社是13361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364家,增長速率也是比較快的,平均每年仍然有10%到15%的增長速度,同時每年也要倒閉4、5百家旅行社”。因此如何正確認識新設立旅行社的整體狀況,如何清醒面對可能的機遇和風險,關系著能否正確引導旅行社業的理性投資,關系著新設立旅行社能否準確定位、“順勢而為”制定經營發展戰略,關系著我國旅行社行業規模、整體質量能否保持長期穩定、持續良性發展。鑒于業界和學界對新設立旅行社這一數量規模不斷龐大的企業群體關注甚少的窘迫狀況,而設立動機又決定著其經營行為,直接關系日后的運營狀況,進而影響著成長中的中國旅行社業能否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集中探究了新設立旅行社的概念特點、量變原因和設立動機,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對策研究。

新設立旅行社的范圍界定及特點

從法定經營資格上看,根據國家旅游局對旅行社設立的程序要求,申請人必須首先獲得旅游業務經營許可證,再憑同意設立新旅行社的旅游局批文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從時間限定上看,工商行政部門和旅游行政部門對旅行社的年檢以1年為期;從經營實踐來看,旅游企業以1年為1個財務結算年度,并評估經營狀況,新設立旅行社的第一年又往往是決定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本文認為新設立旅行社是指自頒發工商營業執照起開始持續經營的時間在1年以內的旅行社法人企業。

新設立旅行社的整體特點有三個方面,首先具有新創性,表現在創立時間短、品牌知名度低,給顧客和同業均帶來強烈的新鮮感;其次是強參與性,新設立旅行社對經營前景普遍樂觀預期的推動下,對于市場競爭和形象推廣持積極參與的態度;第三是脆弱性,由于市場認同度低、經營穩定性差、人力資源匱乏、管理經驗不足、資金運用效率偏低等諸多原因,造成其經營上對市場風險認識不足,對突發事件處置經驗短缺,從而脆弱性十分明顯。

查看全文

經濟學的供應鏈生成機理探索

關鍵詞:供應鏈生成機理經濟學

內容摘要:本文從交易費用理論、企業核心能力理論、價值鏈理論和協同學理論的不同角度,對供應鏈生成機理進行了經濟學詮釋。研究供應鏈管理,不能脫離經濟學理論基礎。

研究供應鏈管理,不能脫離經濟學理論這個大環境。國內外學者在供應鏈管理的理論研究中,運用的經濟學理論主要有委托理論、交易費用理論、博弈論、系統理論、協同理論、并行工程等。如,對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和管理尋求理論上的解釋,以委托理論最為常用,其次是交易費用理論;對供應鏈中的供應商加盟、選擇、評價及開發供應商的問題,尋求理論模型的分析及指導,博弈論是最主要的分析工具;對供應鏈的結構模式的重組和優化問題,是利用系統理論、協同理論、并行工程等理論思想加以闡釋。下文將分別從交易費用理論、企業核心能力理論、價值鏈理論和協同學理論的角度對供應鏈生成加以理論闡述。

交易費用理論

交易費用理論是1937年科斯(Coase)在其代表作《企業的性質》一文中首先提出來的。科斯是最早開始關注企業與市場的替代和邊界問題的學者,他認為企業組織與市場可以看作是兩種相互替代的資源配置制度,只不過企業組織是通過內部監督管理來實現資源配置,市場是通過價格機制來實現資源配置,兩種不同的制度安排產生的交易都要發生交易費用,企業組織內部的交易費用就是監督管理成本,市場的交易費用就是尋找價格的相關費用,兩者的相等之處就是企業的邊界所在。交易費用理論為分析企業與市場組織的替代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分析架構。針對將企業簡單的看作資源配置的制度,而忽略企業的本質是進行生產和銷售的觀點,迪屈奇指出,企業制度存在的基礎是企業組織、市場和中間組織這三種不同制度帶來的效益比較。這一觀點是對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分析框架的有益補充,他認為中間組織是一種既可以節約單獨利用價格機制或單獨利用行政權威所產生的交易費用,又能夠使收益達到最大化的常見的資源配置結構。

交易費用理論為解釋介于單純市場交易機制和企業科層管理體制之間的中間組織形式的存在提供了理論依據。供應鏈這種依靠穩定的交易關系所形成的企業合作模式就是一種中間組織形式,它是一種涵蓋了不同的過程和活動的由上、下游企業鏈接而成的網絡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是縱向一體化和市場之間的中間狀態,利用一體化的長期關系性合同取代利用市場交易的短期合同,達到節約交易費用的目的。作為一種既節約單純利用企業機制可能產生大量的組織成本,又節約單純利用市場機制可能產生大量的交易成本的一種更能夠節約總成本的治理結構,供應鏈有其存在和發展的天然合理性。

查看全文

建筑裝飾材料揮發性分析論文

摘要簡述了揮發性有機物(VOC)對人體健康的及國內外現有建筑物中的VOC污染狀況,綜述了VOC的散發機理及去除設備的現狀,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揮發性有機物,散發機理,去除設備

AbstractTouchestheharmfuleffectsofVOCsonhumanhealthanconditionsincurrentbuildingsathomeandabroad,reviewstheresearchstatusinVOCsemissionmechanismandVOCseliminationdevises,andpresentsthefuturestudyorientation.

Keywordsvolatileorganiccompound,emissionmechanism,eliminatingequipment

1揮發性有機物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是指環境監測中以氫焰離子檢測器測出的非甲烷烴類物質的總稱,其中包括含氧烴類、含鹵烴類,廣義場合包括甲烷、丙烷、氯烴、氟烴及醇、醚、酯、酮、醛等含氧烴、胺等含氮烴、二硫化碳等含硫烴。通常按沸點的范圍把有機化合物分為極易揮發性有機物(VVOC),揮發性有機物(VOC),半揮發性有機物(SVOC)和與顆粒物質或顆粒有機物有關的物質(POM)等4類。

查看全文

氯化銨轉化新工藝機理及條件研究

摘要:針對目前純堿產業氯化銨產能過剩的問題,提出一種氯化銨轉化新思路。即以固體氯化銨和碳酸鎂為原料,采用固相加熱反應生成氯化鎂、氨氣、二氧化碳和水,其中氨氣和二氧化碳可回收用于純堿的生產。從熱力學角度分析了固體氯化銨和碳酸鎂的反應機理,探討了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和配料比對氯化銨轉化率的影響,進行了正交實驗并確定了最優反應工藝條件,對反應產物進行了X射線衍射(XRD)、掃描電鏡(SEM)和能譜(EDS)表征。最佳反應條件:碳酸鎂與氯化銨物質的量比為1.8∶2.0,反應溫度為523K,反應時間為120min。在該反應條件下氯化銨轉化率可達94.40%,氯化鎂純度可達工業標準。

關鍵詞:純堿;氯化銨;氯化鎂;反應機理;熱力學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性發展,純堿產業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1-3]。近年來國家城鎮化水平逐步提高和房地產業不斷發展,國內對純堿仍有很大的需求,同時全球對純堿的需求仍保持增長趨勢[4-5]。未來純堿市場或將延續弱穩態勢,供需矛盾短期內難以得到緩解。目前純堿生產方法主要有天然堿法、聯堿法和氨堿法。在全球的純堿生產中,中國純堿產能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美國。美國由于天然堿資源豐富,其巨大的純堿產能幾乎全部來自于天然堿法[6],而中國的純減產能幾乎全部來自于聯堿法。氨堿法因為在生產過程中會存在比較多的廢棄物,大量廢棄物能否有效合理利用對氨堿法的發展至關重要[7],目前也有很多研究嘗試解決氨堿法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8-10]。聯堿法是中國生產純堿的主要方法,該方法生產純堿會得到大量的副產物氯化銨,每生產1t純堿會產生1t氯化銨,聯堿法生產企業受氯化銨產品的影響虧損嚴重[11]。不少研究者致力于氯化銨出路的探索,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普遍是針對氯化銨母液的利用研究[12-13]。而筆者提出的一種新型氯化銨轉化方法是采用固相氯化銨和碳酸鎂進行反應。該方法制備工藝簡單,采用固相反應制得的氯化鎂粉末無團聚、填充性好,除此之外產物氨氣和二氧化碳可與純堿產業進行耦合,可實現無污染物排放。中國氯化銨的產量占世界氯化銨總產量的95%,在目前市場上已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現象,提出一種高附加值的氯化銨轉化方式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14]。自21世紀以來,隨著國家對海洋資源的重視和利用,國家開始注重鎂資源的開發利用。氯化鎂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廣泛用于冶金、建筑、交通、化工、紡織、醫藥、食品、農業等領域,以氯化鎂作為原料可以制造金屬鎂、二號溶劑、碳酸鎂、氫氧化鎂、氧化鎂、鹽酸、鎂砂等冶金和化工產品。目前氯化鎂市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從純度品質和用途來看主要有工業級氯化鎂、食品級氯化鎂和醫用級氯化鎂,其中食品級和醫藥級氯化鎂市場前景廣闊,高端化精細化是未來氯化鎂一個很有潛力的發展方向[15]。基于以上現狀,筆者提出的氯化銨轉化工藝采用的原料為固體氯化銨和碳酸鎂,二者進行固相加熱反應制得產物氯化鎂、氨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其中氨氣和二氧化碳可回收與純堿產業耦合用于純堿生產,整個過程無污染物排放。從苦鹵中提取氯化鎂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開發的一項傳統工藝,具體流程為苦鹵先蒸發濃縮提取氯化鉀,提取完氯化鉀的老鹵經蒸餾提取溴素,最后以提溴母液經蒸發濃縮制得氯化鎂[16]。該法制備的氯化鎂雜質多,提純精制需通過提溴母液除雜、漂白、沉降分離、蒸發濃縮等工序,制備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還難以保障產品質量全部符合相應標準的要求。而筆者提出的氯化銨新型轉化方法制得的氯化鎂相較于傳統的苦鹵提取法具有以下優點:顆粒無團聚,產物為固相方便運輸存儲,純度高、雜質少,不論是從直接脫水制備無水氯化鎂還是進一步制備精細氯化鎂,都有傳統生產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

1實驗部分

1.1原料和儀器設備。原料:氯化銨(NH4Cl)、碳酸鎂(MgCO3),均為分析純。儀器設備:馬弗爐,TD31001型電子天平。反應裝置主體實驗設備是馬弗爐(見圖1),反應物在爐膛內的坩堝內進行反應。反應物填料方式是沿坩堝內壁均勻貼壁鋪展,這樣的填料方式使得兩種固相反應更為充分。自制坩堝架將坩堝支撐起來不與爐膛壁面接觸,受熱均勻,使坩堝內壁各處的反應均能較為穩定地進行。1.2實驗過程。按所需碳酸鎂和氯化銨物質的量比稱量3份藥品,先取一份藥品將二者攪拌混合均勻,如圖1所示鋪展方式將混合后的藥品置于坩堝內壁,蓋好蓋子,稱其質量,其余兩份藥品重復上述操作。將3個裝有藥品的坩堝放置在馬弗爐內,設置馬弗爐的升溫時間為1h,即1h后到達反應指定的溫度。根據不同實驗方案設置反應溫度及反應時間。啟動馬弗爐后進行反應,反應結束后將坩堝取出,稱量反應后的質量,將藥品裝袋保存用于后續滴定操作。1.3實驗結果分析方法。反應結束后盡快將產物取出,防止產物吸水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用電子天平稱量一定量反應產物,用燒杯溶解后倒入容量瓶定容。用漏斗和濾紙過濾,用移液管移取清液進行NH4+、Cl-和Mg2+滴定分析,并對結果進行離子守恒驗證。采用EDTA法分析所得產物中鎂離子的含量,得出轉化為氯化鎂的氯化銨總量,從而得出氯化銨轉化率,計算方法見式(1)。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產物中銨根的含量。由于過濾后幾乎沒有沉淀剩余,反應產物中剩余的碳酸鎂雜質可忽略不計。由樣品XRD表征結果可知所得產物為六水氯化鎂,在產物純度計算中減去產物中剩余的氯化銨雜質含量進而得出六水氯化鎂的含量,可計算出產物中氯化鎂的純度,計算方法見式(2)。氯化銨轉化率=(產物中鎂離子物質的量×2)/反應物氯化銨物質的量×100%(1)氯化鎂純度=(1-氯化銨質量分數)×95.21/203×100%(2)

2結果與討論

查看全文

膠凝材料研究論文

1地質聚合物的反應機理

法國J.Davidovits提出的“解聚—縮聚”機理,他認為地質聚合物的形成過程為:鋁硅酸鹽聚合反應是一個放熱脫水的過程,反應以水為傳質,在堿性催化劑的作用下鋁硅酸鹽礦物的的硅氧鍵和鋁氧鍵斷裂,發生斷裂—重組反應;形成一系列的低聚硅(鋁)四面體單元,聚合后又將大部分水排除,少量水則以結構水的形式取代[SiO4]中一個O的位置,最終生成Si—O—Al的網絡結構。聚合作用過程即各種鋁硅酸鹽(Al3+呈Ⅳ或Ⅴ次配位)與強堿性硅酸鹽溶液之間的化學反應。

以上聚合反應表明,任何硅鋁物質都可作為制備人造礦物聚合物材料的原料。

現在大多數的研究者的理論都以J.Davidovits的理論作為地質聚合物反應機理的基礎。這些理論的共同點在于地質聚合物的形成是鋁硅酸鹽在堿性條件下生成水合物后,水合物在進行縮水聚合生成聚合物。當地質聚合物的添加成分較復雜時,則添加成分的離子在硅鋁網絡結構中所占據的位置不同而得到不同性質的地質聚合物。

2地質聚合物研究進展

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Purdon在研究了波特蘭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的硬化機理時發現,少量的NaOH在水泥硬化過程中可以起催化劑的作用,使得水泥中的硅、鋁化合物比較容易溶解而形成硅酸鈉和偏鋁酸鈉,再進一步與Ca(OH)2反應形成硅酸鈣和鋁酸鈣礦物,使水泥硬化并且重新生成Na(OH)再催化下一輪反應,因此他提出了所謂的“堿激活”理論。

查看全文

外圍低滲透油田油井腐蝕結構研討及預防方案

1外圍低滲透油田腐蝕、結垢現狀

外圍油田多為注水開發低滲透油田,由于地層水和注入水的熱力學不穩定性和化學不相容性,以及采油過程中壓力、溫度等一系列因素的變化,往往造成油井井筒、地面系統的腐蝕、結垢問題,給生產帶來極大危害。自油田投入開發以來,油井腐蝕、結垢現象逐漸嚴重。目前,全區619口油井中腐蝕、結垢井已達234口,占全區總井數的37.8%。

2腐蝕、結垢機理研究及除垢方法

2.1腐蝕、結垢機理研究

經過對14油井腐蝕、結垢產物進行分析,確定腐蝕、結垢類型,大致分為三種,礦物質垢、鐵垢和CaCO3垢。其礦物質垢主要是由油層礦物運移作用形成的Si、Al化合物所構成,這些化合物不易溶于酸。其鐵垢可能是油田水對采油設備的腐蝕、硫酸鹽還原菌的腐蝕、二氧化碳的腐蝕和硫化氫的腐蝕等過程引起結垢。CaCO3垢主要是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離子,在采出過程中,地層水進入井筒后隨著壓力的降低,二氧化碳分壓下降,造成碳酸鹽溶解度下降,由于,水中溶解的碳酸根及鈣離子產生過飽和現象,就會有數個分子聚集形成晶核,當晶核大于臨界直徑時,開始有碳酸鈣析出,而結垢。

2.2除垢方法

查看全文

銀屑病的實驗性治療醫院藥學論文

銀屑病的病因及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但隨著生物醫學科學的發展,對該病發病機理的研究也不斷取得進展。銀屑病的實驗性治療即以這些研究進展為依據而提出。

表皮增生過快和分化障礙六十年代表皮動力學研究證實銀屑病表皮增生過快,據此提出抑制增生作為治療對策。多種細胞毒藥物的應用曾一時頗受重視,但大多數終因其嚴重副作用而不可取。氨甲喋呤仍保留用于治療嚴重的銀屑病。延胡索酸亦認為具有抗增殖的作用,迄今仍是治療研究的對象。有研究顯示生長激素和促生長因子(somatomedin-C)能刺激角朊細胞增生,而應用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somatostatin)治療銀屑病。盡管銀屑病表皮增生的深層機理不斷被提示出來,迄今抑制表皮增生仍是銀屑病實驗性治療的一個目標。

銀屑病表皮分化障礙與增生過快有密切關系,但并非單純是細胞通過太快的后果。早期實驗即揭示維甲酸促進表皮分化而并不抑制增生。Jarrett及其他學者以鼠尾鱗片表皮(缺少顆粒層)作為銀屑病角化不全的模型,研究了維甲酸和煤餾油衍生物的治療作用。對維甲類化合物多年的構效研究開發出依曲替酯、依曲替酸等治療銀屑病具顯著療效的藥物。近年開發的治療新藥活性維生素D3的顯著作用是誘導角朊細胞分化同時抑制增生。誘導角朊細胞分化亦應視為銀屑病治療策略之一。

在藥效學實驗中有多種動物模型可資檢測藥物對表皮增殖的抑制作用。在研究中草藥及其有效成分治療銀屑病的作用中,我們將VanScott的雌激素期小鼠陰道增生上皮和鼠尾鱗片表皮組成實驗系統以檢測藥物抑制增生和誘導分化兩方面作用。喜樹及喜樹堿和華蟾素具有抑制增生和誘導分化兩方面作用華蟾素可用于全身投藥而喜樹堿宜作外用。新近研究揭示后者是一種DNA拓卜異構酶抑制劑并具有促進組胞凋亡的作用。藥效學實驗顯示靛玉紅衍生物、異靛甲和β-欖香烯(莪術成分)的作用均以誘導分化為主而不同于細胞毒。

表皮增生的調節分子銀屑病cAMP水平和/或cAMP/cGMP比值降低可能與表皮增生過快有關。由細胞膜腎上腺能β受體興奮腺苷酸環化酶增加細胞內cAMP而磷酸二酯酶則降低其水平。外源性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及β受體興奮劑均被用于治療銀屑病。我們最近觀察到8種β-受體興奮劑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具有不同程度抑制雌激素期小鼠陰道上皮增生的作用同時提高動物血漿內cAMP水科和/或cAMP/cGMP比值。臨床上靛玉紅和異靛甲治療銀屑病的同時提高皮損處或血漿內cAMP水平和cAMP/cGMP比值。另一類調節分子多胺在銀屑病病損內增高。依曲替酯治療銀屑病時多胺水平亦下降。干擾多胺生成的二鹽酸甲基乙二醛雙咪胺局部治療銀屑病有效。實驗研究揭示在銀屑病升高的調鈣蛋白對表皮增生具促進作用。調鈣蛋白拮抗劑如氯丙嗪軟膏外用對銀屑病有治療作用,但心得安則反使疾病惡化,故應慎重。

廿碳酸類級聯花生四烯酸及其產物在銀屑病皮損中增多,其脂氧合酶產物白三烯C4或D4使血管擴張,白三烯B4及12-羥廿碳四烯酸具白細胞趨化作用,這些物質并刺激角朊細胞增生。對銀屑病療效顯著的脂氧合酶抑制劑苯惡丙芬雖因其毒性被淘汰,但指出一條治療途徑。外用5-指氧合酶抑制劑R68151治療銀屑病有效,亦在研究應用白三烯受體陰斷劑NDGA者。

查看全文

前沿科學有機化學教學研究

[摘要]在基礎有機化學的理論教學中,將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和研究成果引入課堂,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增強探索意識,培養創新思維,提高科研素質和能力等,最終實現授課過程中的“興趣驅動,水到渠成”。

[關鍵詞]有機化學,前沿科學,教學效果

近年來,隨著有機化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使得有機化學研究領域的發展更加迅速,研究內容更深入、更廣泛。盡管有機前沿領域新思路、新方法層出不窮,甚至包括對一些經典有機化學理論的修正和完善,但是在傳統的有機化學課程中將最新的科研動態及研究成果引入課堂的情況卻非常少見。大多數教師僅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介紹,局限于教材,使基礎有機化學的學習變得枯燥無味,不僅打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最終還會影響學習成效。為適應現代有機化學教學的要求,提高教學質量,在傳統教學課堂中有目的性的引入有機化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通過教學與科學前沿相結合,加深學生對傳統理論知識的理解的同時,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從而加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筆者結合自己在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的心得及經驗,以五星教學原理為教學設計依據[1],聚焦解決問題-激活原有知識-展示論證新知-嘗試應用練習-融會貫通掌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問題的設計和互動,精選優質課程資源,利用理論聯系實際,適時地引出相關研究發展前沿,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此我們以鹵代烷的親核取代反應為例,介紹如何將有機前沿成果引入到基礎理論教學中來深化教學內容的。

1鹵代烷雙分子親核取代反應(SN2)

現代關于鹵代烷雙分子親核取代反應的機制是基于英國倫敦大學的Hughes和Ingold的工作,他們提出SN2反應是一步完成的協同反應,親核試劑(Nu)從反應物離去基團(X—)的背面進攻中心碳原子,隨后舊鍵的斷裂與新鍵的形成同時發生,反應經過瓦爾登轉化得到構型完全翻轉的取代產物。通常為了形象的再現瓦爾登轉化過程,加深學生的印象,我們會采用“大風逆向吹傘”的比喻并借助多媒體演示SN2反應的這一特點。目前,對于SN2反應的機理介紹,基本所有的有機化學教材都是采用Ingold經典理論,但是2016年明尼蘇達大學的JingXie和得克薩斯技術大學的WilliamL.Hase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上又提出了新見解——重新看待SN2反應[2]。在此之前,為了研究SN2反應的詳細機理,包括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很多科學家,已經完成了X-+CH3Y→XCH3+Y-型氣相反應的許多實驗和計算研究,但這些近期研究和以往的工作都說明了傳統的SN2反應模型的局限性、不完備性,要建立理論模型以捕捉SN2反應動力學所有原子機理的細節,科學家們還需要繼續深入的研究。此時,引導學生認識到書本上的知識是有限的,科學的發展是無限的,只有不斷地進行科學實踐,才能全面的發展和認識科學。同時,讓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艱巨性,鼓勵學生通過閱讀文獻資料等,主動探索科學知識,培養其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SN2反應的機理目前仍然沒有完全弄清楚,但是其在前沿科學的應用卻再次開啟新篇章。2018年5月,英國牛津大學的Veroniqu教授及其同事設計出一種新型的手性雙脲催化劑,該催化劑可通過多重氫鍵作用識別堿金屬氟化物中的氟離子,從而增強其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性及親核性,并能在手性基團的控制下高對映選擇性地實現鹵代烷烴的不對稱親核氟化反應[3]。他們利用非手性的β-溴代硫化物首先發生分子內SN2反應,原位生成內消旋的三元雜環硫鎓離子,隨后與手性氫鍵給體催化劑結合的氟離子對內消旋環硫化合物,進行SN2類型的不對稱親核開環反應,從而一步生成含硫、氟兩個相鄰手性中心的化合物(圖1)。這一研究成果不僅推動了親核氟化反應在有機氟化學中的應用,而且還促進了無機鹽親核試劑參與的不對稱親核取代反應,為不溶性及惰性無機鹽親核試劑的活化提供了新的策略。通過SN2反應的最新應用研究成果,激發學生探索科學新領域,強調基礎理論永遠也不會過時,引導學生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由“簡單理論”做出啟發性的發現,揭示更多前沿科學真理。

2鹵代烷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SN1)相比較

查看全文

微生物采油技術探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微生物采油技術發展機理

[論文摘要]:目前,微生物采油技術引起了微生物學界、石油工業界、石油地質界和地球化學界等相關學科的廣泛興趣和關注。詳細介紹微生物采油技術概況,明確分析微生物采油技術概況機理,并探討其發展方向。

微生物原油采收率技術(microbialenhanancedoilrecovery,MEOR)

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有益活動,微生物代謝作用及代謝產物作用于油藏殘余油,并對原油/巖石/水界面性質的作用,改善原油的流動性,增加低滲透帶的滲透率,提高采收率的一項高新生物技術。該項技術的關鍵是注入的微生物菌種能否在地層條件下生長繁殖和代謝產物能否有效地改善原油的流動性質及液固界面性質。與其它提高采收率技術相比,該技術具有適用范圍廣、操作簡便、投資少、見效快、無污染地層和環境等優點。

一、微生物采油技術概況

1926年,美國科學家Mr.Beckman提出了細菌采油的設想。1946年Zobeu研究了厭氧的硫酸鹽還原菌從砂體中釋放原油的機理,獲得微生物采油第一專利。I.D.shtum(前蘇聯)及其它國家等學者也分別作了大量的創新性工作,奠定了微生物采油的基礎。美國的Coty等人首次進行了微生物采油的礦物試驗。馬來西亞應用微生物采油技術在Bokor油田做先導性礦物試驗,采油量增加了47%。2002年至2003年,我國張衛艷等在文明寨油田進行了微生物礦場應用,累計增產原油1695t,累計少產水1943t,有效期達10個月。

查看全文

微生物采油技術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微生物采油技術發展機理

[論文摘要]:目前,微生物采油技術引起了微生物學界、石油工業界、石油地質界和地球化學界等相關學科的廣泛興趣和關注。詳細介紹微生物采油技術概況,明確分析微生物采油技術概況機理,并探討其發展方向。

微生物原油采收率技術(microbialenhanancedoilrecovery,MEOR)

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有益活動,微生物代謝作用及代謝產物作用于油藏殘余油,并對原油/巖石/水界面性質的作用,改善原油的流動性,增加低滲透帶的滲透率,提高采收率的一項高新生物技術。該項技術的關鍵是注入的微生物菌種能否在地層條件下生長繁殖和代謝產物能否有效地改善原油的流動性質及液固界面性質。與其它提高采收率技術相比,該技術具有適用范圍廣、操作簡便、投資少、見效快、無污染地層和環境等優點。

一、微生物采油技術概況

1926年,美國科學家Mr.Beckman提出了細菌采油的設想。1946年Zobeu研究了厭氧的硫酸鹽還原菌從砂體中釋放原油的機理,獲得微生物采油第一專利。I.D.shtum(前蘇聯)及其它國家等學者也分別作了大量的創新性工作,奠定了微生物采油的基礎。美國的Coty等人首次進行了微生物采油的礦物試驗。馬來西亞應用微生物采油技術在Bokor油田做先導性礦物試驗,采油量增加了47%。2002年至2003年,我國張衛艷等在文明寨油田進行了微生物礦場應用,累計增產原油1695t,累計少產水1943t,有效期達10個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