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環境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2 01:32: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田環境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田環境

農田防護林環境效益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農田防護林;生態環境;環境效益

論文摘要綜述了農田防護林所產生的環境效益,認為農田防護林對農業生態環境能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特別是在降低風速、調節氣溫和濕度、改良土壤、凈化空氣及水文等方面能產生良好的效益。

近年來,生態安全與糧食安全已成為與人類生存質量密切相關的問題,作為生態建設的重要措施,農田防護林是農田生態系統的屏障,對生態安全與人類生存環境質量的提高有重要意義。20個世紀30年代美國西部大平原防護林建設,50年代前蘇聯斯大林改造自然計劃,以及70年代中國三北防護林建設,無不是為維護生態和糧食安全而采取的應變措施。綜觀農田防護林領域的研究史,前蘇聯、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等國開展了大量的研究。80年代以來,隨著生態學的不斷發展,生態學原理更加深入地應用到農田防護林領域,形成了農田防護林生態學研究高潮[1]。防護林的生態效益通常包括生物效益、環境效益、旅游效益等。本文重點綜述農田防護林的環境效益,包括風速、氣溫、濕度、降雨量等氣象指標,涵養水源、改善水質等水文指標及改良作用、保護作用等土壤指標[2]。

1防風效應

防護林體系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主要是通過防風作用體現出來的。由于林帶改變了氣流結構,削弱了風的動能,從而使通過農田林網的風速降低。在林帶背風面有效防護范圍內,可使曠野風速降低30%左右[3]。如張掖市年均風速1991~1995年與1971~1975年相比降低了38%[4];三江平原墾區70年代比60年代年平均風速降低2.96%,80年代比60年代降低14.93%[5];“三北”防護林體系由于明顯地改變了下墊面性質,因而產生了明顯的防風效應,造林后風速平均降低20%左右[6];新疆和田綠洲內實現農田林網后,1981~1985年的平均風速較綠洲以外和田機場降低了1.15m/s,較1980年以前本地年平均風速降低了0.42m/s。綠洲內林網防護下的小麥田風速較綠洲以外的礫石戈壁降低了58.1%~71.0%[7];海涂農田防護林林網內的棉花生長環境多年實測與對照點相比平均降低風速38%[8]。據中國林科院、山西省林科院調查:晉中農田防護林帶能降低風速30%~40%[9];淮北平原農田防護林網內風速比對照點低32.9%~47.7%[10],可見農田防護林的防風效益還是十分明顯的。

2溫度效應

查看全文

農田水利對環境的影響及保護措施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不斷強化,環保成了社會廣為關注的話題。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發展的主要支撐,與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等密不可分,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環境友好建設成為社會關注的重心。傳統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文章對此進行研究,并提出兩者融合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水利工程;環境保護;施工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可能會產生水污染、空氣污染、噪聲污染、植物毀損、水土流失等不利影響。如果不對這些負面影響加以控制,可能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水利建設效果。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大力興建各種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同時,著重落實了施工中對環境的保護措施。

1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1水利工程會破壞陸地生態系統的均衡。生態系統具備一定的地域穩定性,在以農田為中心的農田生態系統中,本身的動植物種類單一,其本身生態系統存在一定的脆弱性,這就導致水利工程建設很容易對農田生態鏈造成破壞,而對脆弱的農田生態系統中的任何一環造成破壞,都容易導致整個系統崩潰,從而使農田產量大量降低,其效益會遠低于水利建設之前的生產效率。農田生態系統的修復成本將遠大于水利建設的成本,因此,控制農田水利的環境友好建設對農業生產、水利建設的成本控制極其有必要。1.2過量灌溉會加劇生態環境的污染。農田水利對環境的沖擊不僅體現在建設中,也體現在建設完成后的使用階段。水源作為農作物的必須物質,本身也是多種植物生長營養元素的載體,但是在水利建設完成后,一些地方對灌溉技術掌握不到位,很容易出現過度灌溉的問題,導致農作物的土壤被沖蝕,很多農藥化肥、泥土塊、化學物等沖進河流湖泊,使得河流或湖泊下游地區的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另外,大面積的水源覆蓋不僅會造成土壤缺氧,還會為蚊蟲等有害蟲類的滋生提供沃土,導致農業蟲害的增加,從而威脅到周邊居住環境,在水利建設中,不合理的灌溉措施對周邊環境產生了較大的生態系統危害[1]。1.3排水工程本身改變了周邊水環境的運轉。農田水利工程項目,本身是一個儲水用水的水利工程,它必然會改變農田既有的水環境運轉,導致地表環境的變遷,比如將旱地轉化為澇田,將澇田改為新的旱地,其對水環境的影響在水利建設完成的初期表現最為明顯,這時水利系統會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較大的沖擊,所以在水利建設完成的初期,一定要做好周邊農田的規劃指導工作。另外水利工程對周邊水環境的影響還體現在垃圾處理上,不適當地建設垃圾處理會導致出現水華現象,污染物的擴大還會影響到周邊河流、地下水等水域,從而給周邊的生活生產帶來較大的干擾,尤其是難以被自然降解的重金屬,這對生態系統有著極大的威脅,在建設中必須做好垃圾治理工作[2]。1.4水利工程使氣候發生變化。農田水利工程可以影響陸地生物、植被、水環境的變化,也可以無形中使當地的氣候發生改變。當水利工程開始建設時,河流或湖泊的水量會發生變動,進而使得當地的空氣濕度也發生變動,周邊水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照等一系列數據也會產生明顯的變化。當光照條件比較充足的時候,局部的溫度會上升。當下雨天光照條件不充足的時候,局部溫度會下降。這產生的種種變化都會使昆蟲、魚鳥等的正常活動受到影響,嚴重的話還會威脅他們的種族生存[3-4]。

2使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保護融合發展的方法

查看全文

農田水利環境保護措施探討

1水利工程引發的生態惡化效應

1農田生態環境被破壞,過度灌溉良田帶走肥沃。自然生態環境互為表里,本身就較為脆弱,一個環節的平衡被破壞,會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在以農田為中心的農田生態系統中,本身的動植物種類就比較單一,如果脆弱和細微的生物平衡被損壞,會導致農作物產量大幅下降,所包含的營養成分和口感度等農作物質量都受到影響。水利建設完成后,很多地方對灌溉技術掌握不到位,過度灌溉,不僅會使撒播的農藥、化肥大量沖入河流湖泊造成污染,也將需要微生物滋養的農田肥力沖走,反而使田地、土壤變貧瘠。部分地區擅自改旱田為水田,大面積水源覆蓋會造成土壤缺氧,反而為蚊蟲等有害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條件,而農業蟲害增加,進而影響周邊居住環境。在水利建設中,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其實暗中損害著周邊環境的生態系統,而且是日復一日的、沒有止息。2對局部地區的氣候影響明顯。水庫建成后,水面面積明顯變大,集中而明顯的蒸發,使得周邊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照等一系列數據都發生了明顯變化。當光照充足的時候,毫無遮攔的巨大水面,吸熱充分,使得周邊溫度明顯上升。而當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時,水庫周圍的氣溫下降明顯,而這種種的變化,都會使得昆蟲、魚鳥等生物及微生物的正常生存條件出現改變,嚴重的會影響到該種類族群的生存。3水利設施對水文和水體的影響較為明顯。水庫儲存了大面積的水量。水庫發電會使得水體流動緩慢,致使污染物、微生物等營養過剩問題嚴重,水面流動變緩,致使藻類、水草瘋狂生長,水體的自我凈化能力大大減弱,水庫內魚蝦大量死亡,反過來又進一步惡化水質。很多水庫還承擔著為附近居民提供飲用水的功能,水質惡化危害了居民的生命健康。4水利工程對區域地質影響開始顯現。水庫大量蓄水會導致地殼應力隨之增加,國內外大型水庫附近出現小型地震災害的發生幾率比較高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同時集中蓄水使得周邊地區的地下水位隨之下降,土地容易轉化為沼澤區,之后在持續蒸發作用下,容易出現鹽堿化現象,導致土質惡化。

2水利建設中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

1充分照顧下游生態環境及水庫區附近環境。水庫水量的變化對下游及水庫區附近的生態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那么掌握合理的保護生態泄水量大小是關鍵。在不影響水庫其他效能的同時,水庫的排水量要滿足幾個條件:盡量恒定放水總量,過于大量或者幾乎斷水的方式,對水庫和河流內魚類等生物的生存幾乎是致命的,排水必須給魚類創造生存環境,以保證水下生物的生長,同時又消除水庫內水藻類的滋生。同時排泄量恒定的做法,可以防止在冬季等枯水季節時,海水對河流入海口的倒灌入侵。2建立河流生態調度預警制度。采用河流生態調度預警制度,可以根據水生生物的生活習性提前布局,如在入冬時大量蓄水,開春時節放水時平和放水,有利于魚群的產卵、繁衍。溫和地放水使得水體中的氣體含量不會過大,不會導致水中仔幼魚死亡率過高。控制好放水頻率,也能對水庫內及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積情況進行清理,同時溫和持續性的放水,可以對水庫下游地區的濕地進行合理保護,如長江中下游地區如洞庭湖、鄱陽湖和河口附近濕地,水量調控均勻,大量濕地生態環境好轉。近年來鄱陽湖一帶前來棲息各類水鳥大量增多,水生物資源品種和數量也開始增加[3-4]。

3結束語

水是地球生命循環的基礎載體,水循環的過程,包含了生物圈中最大的生命物質生息過程。人類的活動明顯干預了河流生態系統的運轉的同時,也干擾了生態原有的穩固循環,引發了一系列的生態“地震”。導致的一系列惡果,恰恰是人類自身不愿意看到的。隨著國內生態調節的健全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愿景必然會出現。

查看全文

政府農田環境質量普查意見

擴大食用農副產品檢測覆蓋面,保障市民食用農副產品安全,是今年市政府確定的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實事項目。按照市政府實事項目和食用農副產品安全監管的工作要求,在生產領域,今年要繼續開展并加強對生產過程的全面質量控制,重點是開展生產基地的農田質量普查,進一步強化政府對基地農產品安全質量的監督檢測,切實保障從源頭上凈化市場。為此,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一、任務目標

1、農田環境質量普查。**年內,完成農田環境質量普查面積**萬畝。范圍包括**個區縣的**個鄉鎮、**個蔬菜園藝場和5個名、優果品基地。各類主要農作物的覆蓋面為:常年蔬菜42%;西瓜68%;甜瓜89%;草莓70%;甜瓜89%。

2、農藥殘留抽檢監測。對全市**個蔬菜園藝場和已經建立安全衛生質量跟蹤制度、安全衛生質量合格檢驗證明制度、安全衛生質量承諾制度(即“三項制度”)的種植大戶,開展農藥殘留監測。在上述范圍內,生產單位的年度抽檢覆蓋面100%。實驗室定量分析的樣品總量**份以上。

3、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抽檢監測。全市398個生豬規模飼養場年度抽檢覆蓋面100%;年出欄生豬數**頭以下的非規模飼養場,年度抽檢覆蓋面50%。全年ELISA檢測樣品總量15000份左右。

二、工作重點

查看全文

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環境保護控制探討

摘要:在我國社會和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各行各業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農業也不例外。我國幅員遼闊,擁有大片的土地,其中農村的土地占比相當之高。為了保證我國農業經濟能夠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狀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施工就顯得尤為重要。就目前農田水利工程而言,其建設與施工難免會對自然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在農田水利工程施工過程當中需要采用一些環境保護的控制措施,盡可能減小工程施工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關鍵詞:農業發展;農田水利;環境保護;控制措施

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過程當中,相應地農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并且發展速度十分之快。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之下,傳統農田水利工程已經很難滿足當前農業生產的需求,因此逐漸地遭到了淘汰。當前,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都講究綠色,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農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就當前形勢來看,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但在工程施工過程當中不可避免地影響自然環境,如何在施工過程當中進行環境保護控制是領域內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具有重要意義[1]。本文對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介紹,而后在分析這些問題的基礎之上,提出一些能夠有效進行環境保護控制的措施,力求能減小工程施工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當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施工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會對區域內的植被以及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農田水利工程是為農業發展服務的,是用來調節地方的水情,從而更好地完成農田灌溉工作,并且同時能夠有效改善農田的水分情況。因此,在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與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進行地基的開挖工作亦或是工程的交通要道的建設工作,在開展這些工作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對當地的綠化以及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壞,也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在植被和環境被破壞的情況下,農田的生態環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2]。1.2在農田水利工程施工過程當中會造成一定的空氣污染。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和建設工作包含十分豐富的內容。例如,在農田水利工程施工過程當中,很多情況下需要修建水庫亦或是其他調水控水的設施,這些設施在建設的過程當中,一般都會用到混凝土來進行建設,而混凝土在下料亦或是材料運輸的過程當中會產生許多的灰塵,這些灰塵對于自然環境來說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除此之外,在進行農田水利工程施工與建設的過程當中可能會進行爆破以及焊接等操作,在這些操作過程當中也會產生很多的灰塵甚至可能會產生一些有毒的氣體,這在工程施工過程當中就造成了一定的空氣污染。1.3工程施工中產生噪音污染。當前環境保護的內容是十分寬泛而且豐富的,不僅僅包括自然環境,土地,水質,空氣以及噪音等等都是包含在內的。而農田水利工程作為較為大型的工程建設項目,在施工過程當中會使用到許多的大型機械設備,而且在施工工藝上可能會有爆破和切割等操作,在施工過程當中產生噪音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會對當地的居民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

2農田水利工程施工與建設過程當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分析

查看全文

農委會農田環境質量普查意見

擴大食用農副產品檢測覆蓋面,保障市民食用農副產品安全,是今年市政府確定的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實事項目。按照市政府實事項目和食用農副產品安全監管的工作要求,在生產領域,今年要繼續開展并加強對生產過程的全面質量控制,重點是開展生產基地的農田質量普查,進一步強化政府對基地農產品安全質量的監督檢測,切實保障從源頭上凈化市場。為此,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一、任務目標

1、農田環境質量普查。**年內,完成農田環境質量普查面積134萬畝。范圍包括7個區縣的58個鄉鎮、150個蔬菜園藝場和5個名、優果品基地。各類主要農作物的覆蓋面為:常年蔬菜42%;西瓜68%;甜瓜89%;草莓70%;甜瓜89%。

2、農藥殘留抽檢監測。對全市150個蔬菜園藝場和已經建立安全衛生質量跟蹤制度、安全衛生質量合格檢驗證明制度、安全衛生質量承諾制度(即“三項制度”)的種植大戶,開展農藥殘留監測。在上述范圍內,生產單位的年度抽檢覆蓋面100%。實驗室定量分析的樣品總量3500份以上。

3、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抽檢監測。全市398個生豬規模飼養場年度抽檢覆蓋面100%;年出欄生豬數1000頭以下的非規模飼養場,年度抽檢覆蓋面50%。全年ELISA檢測樣品總量15000份左右。

二、工作重點

查看全文

農業局農田水利環境建設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最近縣里本來不計劃再開大會,但這兩項工作時間要求非常緊,不得不開。10月25日市里召開了全市農建動員大會,對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進行了安排部署,并且近日市里還要來檢查驗收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剛才,李縣長對全縣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對當前環境衛生檢查驗收工作作了具體安排,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按李縣長講的認真抓好落實。三個鄉鎮、兩個村和兩個企業作了很好的表態發言,大家決心很大,信心很足。借此機會,我就做好這兩項工作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要精心組織,加強領導

各鄉鎮、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由一把手掛帥,一把手負總責,真正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村組干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推動工作全面開展。

農建方面,對于縣里確定的重點工程,必須落實縣里抓協調、水利部門抓督促、鄉鎮政府抓實施的工程責任制,及早啟動,保證質量,確保建設任務如期完成。同時,各鄉鎮要采取領導包工程、干部抓示范等措施,全力抓好2—3處規模大、質量高的示范工程,帶動和促進全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并取得成效。包鄉鎮的領導和縣直有關單位要深入到所包的鄉、村,幫助解決農田水利建設中的實際困難。

環境衛生整治方面,按照市里的統一安排,11月7日,市集中整治城鄉環境衛生檢查驗收團就要來我縣檢查驗收。這項工作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縣直部門和鄉、村兩級的一把手一定要撲下身子、身先士卒,帶領全體干部沖到整治第一線,充分發動廣大群眾,全民參與,人人動手,使環境衛生狀況在前段時間整治的基礎上有更大的改觀,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市里的檢查驗收。

查看全文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摘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保證農作物生產的重要因素也是發展農村經濟的基礎,然而在建設和使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同時對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隨著生態環境不斷的惡化人們提高了保護生態壞境的意識,為了保證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要擴大農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優勢,同時盡量避免或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本文針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做進一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影響

農田是保證農民經濟收入的基礎,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能夠保證農作物的增產和人畜飲水,從而促進農民經濟收入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我們也不能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而忽略了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下面我們就現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方法以供農業部門的參考。

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

(一)促進農民經濟收入。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也意識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并是以不盈利為目的的公益工程,目前在我國分布范圍較廣,主要表現形式有小型水庫、溝渠以及蓄水池等,能夠解決農作物的灌溉用水以及排水問題,從而提高了農作物的收成,使農業得到良好的發展。(二)改善地區的生態環境。水利工程的建設使空氣和水域的接觸面積增加,改善當地氣候,空氣濕度的增加能夠給周圍植被提供有利條件,促進植被生長增加植被覆蓋率,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同時還為兩棲動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環境,也對當地的土壤有所改善,特別是對于干旱地區的土壤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更利于農作物的生長,有利于某些魚類的繁殖。(三)預防自然災害。一般情況下對農作物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有兩種,分別是干旱和洪澇,發生干旱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以將事先儲備的水源分流到下游保證農作物的及時灌溉,發生洪澇時,通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有效調節排放能夠減少農作物的損害程度,因此,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能夠對預防自然災害起到調節作用,有效降低了自然災害給農民帶來的損失。

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查看全文

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析

1項目概況

項目區涉及靖江市東北部季市鎮莊幟、廉尚、橫河村3個行政村,位于寧通公路南側、省道新江平路兩側,縣道土長路貫穿東西,縣道斜大路貫穿南北,北靠北橫港,屬老岸圩田農業區,為靖江市農業生產的重點區域,高效農業重點打造的核心區域,農業生產水平相對較高。項目區北至莊子村界,南至民政村界,西至祁安村界,東至夏仕港,區境地理坐標為120°21′16.38″~120°23′03.22″E、32°06′58.67″~32°04′33.97″N。

2環境影響分析

2.1環境現狀。項目區是典型的稻麥主產區,農田生態環境質量好。但是,多年來項目區的農田灌溉都是大水漫灌,甚至還有“跑馬水”,而實際作物需水量只占其中一部分,部分灌溉水仍回流入河道或入滲,造成水土流失,隨之帶入了化肥、農藥等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農田面源污染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破壞。采用節水灌溉后,可根據作物的需水規律適時、適量灌溉,大大減少回流和入滲,提高肥、藥的利用率,改善河流水質,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2.2項目實施對環境的有利影響。本項目實施加強了項目區的農田基本建設,通過多種措施高項目區資源利用效率,減輕稻麥生產所導致的面源污染。2.2.1減輕旱澇災害,提高抗災能力。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有效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數,增加了灌溉面積,提高了項目區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2.2.2減少化肥污染。實施低效低產田改造及田間工程配套項目后,田間水量得到較好控制,同時采用節水灌溉技術,減少地表與土壤深層流失水量,使田間養分的流失量大大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也隨之減輕。同時,合理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推廣應用化肥深施等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極大改善了因化肥流失對環境造成的污染。2.2.3減少農藥污染。推廣應用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增加生物農藥使用量,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保護天敵,促進生物多樣性恢復,改善了生態環境。2.2.4完善了農民生產的生態條件。實現溝渠閘橋配套,提高灌排能力,擴大節水灌溉面積,節約用水,促進旱澇保收。渠道襯砌及田間工程配套后,可大大減少輸水和漏水損失,防止地下水位過度升高;同時,完善田間溝道可降低漬害威脅,防止潛水過度蒸發,避免鹽分在土壤表面積累,對改善基地生產生態條件具有積極作用。田間工程的配套完善及骨干工程的建設,可改善農村生產和交通條件,美化農村自然景觀,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地區經濟整體發展。2.2.5改善農田小氣候。農田林網的建設與完善對防風固土、涵養水分、調節農田小氣候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合理耕作制度與作物輪作制度對完善基地生態環境也具有積極作用。2.3項目實施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項目建設實施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主要有2方面:一是工程建設不可避免需要開挖和擾動地表土壤,臨時占壓土地和損壞林草植被,以及棄土、棄渣等,會造成水土流失和大氣揚塵,同時也會影響交通;二是施工噪音會打擾附近居民。

3效益分析

3.1經濟效益。3.1.1農業生產投入產出項目實施后,水稻單產從8925kg/hm2增加到9375kg/hm2,增長率為5.04%,凈收益由無項目時的15525元/hm2提高到17557.5元/hm2;小麥單產從5250kg/hm2增加到5925kg/hm2,增長率為12.86%,凈收益由無項目時的5934元/hm2提高到7858.5元/hm2;油料單產從2700kg/hm2增加到3150kg/hm2,增長率為16.7%,凈收益由無項目時的91350元/hm2提高到119475元/hm2;蔬菜單產從26250kg/hm2增加到27750kg/hm2,增長率為5.71%,凈收益由無項目時的35730元/hm2提高到39495元/hm2;新增6.6hm2鮮果,凈收益為41250元/hm2。3.1.2農業生產總費用及總收益項目建設后,到2019年達到穩產年,均為優質農產品。與無項目相比,小麥產量增長12.86%,總產達到173.8萬kg;水稻產量增長7.43%,總產達到281.25萬kg;油料增長16.67%,總產達到10.5萬kg;蔬菜增長111%,總產達到37萬kg。另外,新增6.67hm2鮮果,總產達到25萬kg。項目區達產后,年銷售總收入為1454.39萬元,比項目實施前的1214.10萬元增加了240.29萬元,增長率為19.79%;凈利潤增加190.37萬元,增長率為28.26%。糧食作物總產量及總收入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項目實施改善了項目區的生產條件,增加了灌溉地面積,提高了復播系數,加強了農技、農機、良種等服務體系建設,推廣應用稻麥、經濟作物新品種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及設施蔬菜連作障礙防治技術,加大了對項目區農民的培訓力度,良種使用率達100%,土地產出率顯著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大幅提升,銷售收入持續增加。經財務分析,財務凈現值(FNPV)為255.38萬元,大于0;財務內部收益率(IRR)為11.00%,大于行業基準收益率;靜態投資回收期為5.28年,動態投資回收期為6.42年,小于基準投資年限。因此,項目在財務分析角度評價是完全可行的。經國民經濟分析,該項目的經濟凈現值(ENPV)為494.19萬元,大于0;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為18.24%,大于社會折現率8%;經濟效益費用比為2.15,大于1;靜態投資回收期為5.11年。因此,從國民經濟發展角度評價該項目也是完全可行的。3.2社會效益。項目主要建設內容是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提高農田的綜合生產力。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項目區將形成較為完善的田間交通、灌排系統,農業生產條件和耕地質量得到較大改善,耕地產出率得到明顯提高,項目區將成為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預期新增灌溉面積0.006萬hm2,改善灌溉面積0.01萬hm2,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02萬hm2,年節約水量35萬m3,擴大良種種植面積0.005萬hm2。通過項目建設,項目區農民的生產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對農業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尤其是通過發展特種水產養殖、高檔花木培育、草雞養殖、高檔休閑農業項目等,讓農民看到了依靠農業生產致富的希望,對農業生產充滿了更大的熱情。同時,項目建成后可顯著改善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條件,推進農村鄉風文明和管理民主,有利于構建和諧農村。3.3生態效益。通過項目實施,改善了農田灌排條件,完善了溝渠路道和配套設施建設,提高了灌溉及排水保證率。灌溉水利用系數由現狀的0.62提高到0.70,節水效益顯著;減少了水土流失,明顯改善了項目區內農業生態環境及農田小氣候,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和為害;通過土壤改良,提高了土壤肥力,減少了化肥使用量,促進了土壤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通過在項目區全面推行無公害栽培,減少了化肥農藥使用量,減輕了土壤和水源污染。

查看全文

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系統發展研究

摘要: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是農作物生長的重要保障。農田水利工程對周邊生態環境會產生重要影響,不合理的水利建設將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如何實現農田水利與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成為重要的研究問題。本文從農田水利對生態的影響及相應整治措施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望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關鍵詞:農田;水利;生態;和諧

1農田水利工程的概念

農田水利工程是指為保證農業生產的水利工程設備及措施,是農田生態的重要組成。農田水利可以解決農田的灌溉排水、抗旱防洪及降漬等功能,控制農田的用水狀況,改善農作物生長環境,以提升作物產量和品質。農田水利工程規模大小不一,分布范圍廣泛,且數量眾多,主要可以分成灌溉和排水兩個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多以灌溉為主要內容,同時需要排水設施配合,防止土壤鹽堿化。濕潤和半濕潤地區,由于降水量多且時間分布不均勻,需要做好排水設施,同時根據農作物需要來補充灌溉。灌溉和排水之間相輔相成,都是農田水利工程不可或缺的部分。

2農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1灌溉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灌溉系統是農田水循環的重要保障,是農業發展必不可少的配套設施,灌溉工程一般有水泵站、輸水管道、渠道及附屬建筑構成。在進行農田灌溉時,必須對用水進行合理科學的管理,不適宜的灌溉工程將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間接影響人類的健康。灌溉工程對生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過度灌溉造成水資源失衡。我國農村地區采用的傳統灌溉大多為地面灌溉,操作不合理很容易進行過度灌溉。經常性的過度灌溉會使得土壤的肥力下張,農作物殘留的農藥、化肥等有害物質滲入到地下或者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環境污染。另外,對農田土壤影響最大的一點是土壤的鹽分含量,如果土壤表面鹽分過高,則會使土壤鹽堿化,無法進行農作物的耕種。而土壤的鹽分含量和土壤水含量有直接的關系,如果土壤過度灌溉,大量水分會流向土壤深層,從而使得地下水位升高,這樣土壤的表面鹽分密度會因為水位的上升而升高,從而造成鹽堿化,破壞農田生態的平衡。(二)過度灌溉導致河流湖泊富營養化。由于經常性過度灌溉,農田里的殘余農藥、化肥等物質會隨著水分流入河流和湖泊中,這些殘留物質的積累,會使得河水中的硝酸鹽濃度升高,從而使得河水富營養化。水質富營養化會導致河水中水藻類植物大量繁殖,河水發生缺氧,從而致使魚蝦類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時水藻會釋放一些有毒物質,致使一些生物死亡,從而破壞周邊的生態環境。在建設水利灌溉工程時,需充分考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改進灌溉方式,可多采用噴灌、滴灌等節約型灌溉技術,既能節約用水,又可使得農藥和化肥發揮最大效用,達到高效灌溉的目的。實現農田水利和周邊生態環境的協調共處和發展,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2排水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排水是指將田地里的多余水分及時排出,以控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保障土壤結構,提升作物根系的生長深度。有效及時的排水可以防澇、治漬、控制地下水的水位和防止土壤鹽堿化等功能,排水系統是農田水利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在排水渠道設計方面,為了美化排水渠道,很多采用混凝土堆砌的辦法建造排水渠道。混凝土襯砌減少了渠道中雜草的生長,不利于土壤的降漬,氮磷肥料被流入河流,導致河水的富營養化。另外,使用混凝土襯砌會使水的流速加快,從而加劇了對下游河坡的沖刷速度,導致污染物質降解時間縮短,加劇對河水污染。水速的增加也會降低土壤的降漬能力,不利于作物的生長。采用混凝土進行排水渠道的堆砌,既不利于農田作物的生長,又不利于生物生存,甚至破壞生態環境,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應盡量減少甚至避免使用混凝土堆砌排水渠。2.3小型河流或水庫對生態環境影響。農村中存在很多小型的水塘或者河流,它們不僅可以補充地下水含量,還可以起到防洪抗澇的作用,其豐富的生物構成也有利于周邊生態的健康發展。小型河流和水塘的豐富物種也可以對水質起到過濾凈化的作用,有利于農田作物的生長。但是,由于近些年過度的土地開發和生活垃圾的增多,對小型水塘進行過度填埋,其數量和面積明顯減少,這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補充,農田出現缺水現象,對周邊的生態環境也產生了影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