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學校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1 18:24: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技學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技學校年度上年工作報告
我校教職員工在年上半年,堅持以科學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結合災后重建國家的各種優惠政策,開展貼心服務“三農”,努力建設“和諧農機”,富民惠農的新理念。大力弘揚市委、市府的“堅定堅強堅忍不拔,敢想敢拼敢為人先”的綿竹精神,按照科學客觀的要求,精心組織,實施農機培訓服務,以全面提升全市農機化服務水平,農機化管理上一個新臺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科學組織,扎實工作,認真開展農機災后重建和服務工作。
年年中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1、搞好再職教育,提高農機管理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我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培訓資源優勢,加強同各科室的配合,利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鄉村機耕道建設、農村機電提灌站建設和災后重建等重大項目的契機,組織農機站招聘干部和農機管理人員學習國家惠農助農政策,國務院令《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購機補貼管理辦法,采用以會代訓,課時80學時,并安排各站組織農機操作人員、經營、修理人員學習。提高廣大農機人員懂法,依法辦事,樹立以人為本,共創和諧社會,按照科學發展觀辦事,提高基層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
2、認真組織開展農機操作人員和提灌站抽水機手安全操作技能培訓
確保農機作業安全生產,全市提灌站需要專業抽水人員3200人,為了使這些農用排灌機械操作人員懂安全、懂技術、會維護、會保養、會正確使用,使排灌機械在農業“雙搶”中發揮最大作用,從3月初組織學校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各鎮鄉,分期分批對所有提灌機手實施培訓。
農村成人教育工作匯報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會議精神,和全國職業教育會議精神,及全省農村成人教育會議精神,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我們以縣、鄉、村三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建設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適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廣大農民對科技知識的需求為出發點,強化農技校建設,致力成人教育,使我縣農村成人教育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一、基本情況
一年來,我們緊緊圍繞“科教興國”、“科教興縣”這一戰略目標,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加大投入,強化農技校建設,全縣共有農技校304所,其中縣農業技術培訓中心一所,鄉農技校14所,村農技校289所,達國家示范性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標準2所。90%以上的農校配有電教設施、圖書、儀器等其它教學設施。全縣共發表科技論文國家級2篇,省級5篇,市級16篇,通二村的果業管理受到省政府的表彰,被確定為市蘋果七日游景點之一。今年我們又投入30萬元改建和修建了農技校,充實了農技校的教學設施。各農技校利用“校校通”的網終優勢,對全縣農民進行了信息技術教育大培訓,共培訓農民3000余人。協同勞動保障部門實施農民工擬轉移培訓2000人,勞動力輸出1700人,配合縣科技局開展了萬名高素質農民大培訓活動。幫助農民下載農產品信息9000余條,網上發表農產品信息4000余條,給農民帶來直接經濟效益達5000余萬元。
二、疏通渠道,構建成教網絡
為了完善成教管理機制,我們成人辦多次召開專題會,召集有關人員疏通各個環節,協同縣勞動保障部門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第一職業中學和技工學校。配合縣教教局確立了農村果業、大棚種植、養殖等培訓基地,同時要求做到成人辦和聯區,聯區與農校,農校與個人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一級抓一級,層層不放松。定期檢查落實:培訓有計劃,上課有教案,作業有批改,實習輔導適時有效,學員培訓檔案健全,聯合相關部門拓寬就業渠道,千方百計推薦農民工轉移就業,同時做好跟蹤服務。逐步構建了一個“培訓、檢測、執證上崗、跟蹤服務”的成人教育網絡。
三、合理布局,設施繼續完善
市科協工作總結
2005年,市科協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省科協的指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圍繞“推動科技創新,突出重點特色,拓寬科普渠道,培養科技人才,強化自身建設”的工作思路,原創:促進了“三個服務,一個加強”的更好落實,為我市跨越式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貢獻。
一、發揮科協推動科技事業發展重要力量的作用,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
(一)抓好“金橋工程”工作,做好第十三批市級項目立項
按照省科協和市“金橋工程”領導小組的安排,市科協在年初就對做好第十三批市級項目的申報作了精心布置,各級科協組織和部分市級機關積極參與架橋活動,認真組織項目申報。共收到推薦申報市級金橋工程項目109項,確定市級第十三批“金橋工程”項目62項,項目完成后可新增產值(總收入)26431萬元,新增利稅(純收入)4893萬元。“藥用輔料空心膠囊的開發與生產”等7個項目列入省級第十四批項目。結合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前景,市科協重點組織了對“利用農作物稻桿生產黑木耳新技術推廣”、“利用木耳生產下腳料解決農村生活能源”、“PIC配套系統豬品種的示范和推廣”等20余個服務“三農”項目的實施。
(二)抓好農技協的鞏固和發展,為“三農”工作服務
圍繞服務“三農”,市、縣(市、區)科協緊緊抓住農技協這支重要的技術力量,發揮農村科技人才作用,努力抓好農技協組織的鞏固和發展。以農技協為依托,發揮農技協和農民人才作用,整合農村土地資源,促進農村民間資金轉變,在農村著力推進“三個轉變”。2005年新建農技協24個,總數達到652個,占全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85%以上。協會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達到38個(其中:產值在1億元以上的4個、5000萬至1億元的8個),市20強協會17個、省百強協會20個、全國百強協會3個。發展會員8.7萬余戶,帶動農戶39萬余戶。市、縣科協積極幫助一批農技協培育自有品牌,引進新技術、新品種92項,實現經濟效益36833萬元,拓寬了經營與服務領域。
上年農業科教工作總結
上半年以來,按照省、市科教部門的工作要求,狠抓工作落實,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春季農業送科技下鄉
本次活動由省農業廳和市農糧局統一部署,采取市、縣聯動、農科教協作的方式進行。一是開展科技服務。集中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基層,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宣講黨的惠農政策,推介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開展現場技術咨詢。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和優良品種,促進良種、良法配套,推進集約化、產業化、設施化、規模化、生態化經營,夯實農業基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二是進行農資展示、資料發放。充分利用圖片、光盤實物等展示方式,宣傳和展示種子、農藥、化肥、植保農機等農業新品種和生產資料。印制、發放農業生產實用技術、新品種推介等資料15000份。三是組織技術培訓。探索建立經常性、開放式的培訓機制,分類指導。圍繞當地主導和特色產業,組織科技服務小分隊或科技服務小組進村入戶,針對農民生產所需,推廣良種良法,手把手、面對面指導農民、服務生產,重點對農民技術員、科技示范戶、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等開展各類技術培訓。據統計,這次活動共出動宣傳車40輛次,參與的農業專家和農技人員106人,開展農民培訓和舉辦講座52期,培訓農民3000人,接受咨詢服務的農民達2000余人。發放技術資料、光盤等15000份,贈送種子(苗)2.6萬元、肥料等農資16.5萬元,展示新型農機54臺。通過科技培訓,在全縣范圍內掀起了“學科技、用科技,促雙增”的熱潮。
二、陽光工程工作
1、開展2013年陽光工程培訓的計劃申報工作
2013年我縣的陽光工程培訓需求根據農民培訓意愿圍繞農業工作重點,申報了以下培訓計劃:
雙證制教育培訓意見
為進一步落實科教興農戰略,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根據省教育廳、農業廳《關于組織開展農民雙證制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浙教職成〔2002〕265號)、市教育局、農業局《關于組織開展農民雙證制教育的實施意見》(甬教職成〔2003〕43號)等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從2003年起在我縣組織開展農民雙證制教育培訓工程,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主要任務和對象
農民“雙證制”教育培訓工程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全縣青壯年農民文化素質和生產技能。力爭通過8年時間的努力,通過系統學習培訓,使全縣絕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達到中等文化程度,取得成人職業高中畢業證書和相應的綠色證書、農民技術員證書等,并掌握1至2項農業實用新技術,具備吸收和應用科技成果的能力,成為新時期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具有較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技術人員和農業致富帶頭人。
農民“雙證制”教育培訓的對象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年齡在40周歲以下的農村青壯年從業人員,重點是培養農村基層干部、農業專業大戶、營銷大戶、科技示范戶和農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
二、教學計劃及課程設置
“雙證制”教育由文化課、農業實用技術課兩部分組成。
農業技術創新型模式研究
一、“西農模式”的內涵及基本框架
“西農模式”是時代的產物,是現代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一個創造。21世紀以來,隨著農業產業化程度的提高和農村經濟的多元化,農民對農業科技的需求趨于多元,固有的由政府主導的單一農技推廣方式已經難于適應這一現狀,需要探索、尋找新的農業科技推廣路徑[1]。近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國家財政部和陜西省政府的支持下,經過8年多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符合我國國情、獨具特色的“西農模式”。這一模式的基本內涵是:以大學為依托,以建設服務于產業的試驗站為核心,以基層農技人員為骨干,以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民增收為目的,通過在農業主導產業中心地帶建立永久性的農業試驗示范站(基地),為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全產業鏈的技術服務。“西農模式”的內涵和基本構架可以從三個方面去認識:1.就創新層面看,面向區域主導產業建立永久性試驗示范站(基地)是“西農模式”的基本特色,也是“西農模式”的核心和主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國家重點農業高校,擁有2418名中高級農業科技人員,與67所國際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建有合作關系,具有多學科多專業人才優勢、信息資源和技術成果。以前,西農大也搞科技推廣,但多是零散的、短期任務式的,新校組建后,他們借鑒國外大學的經驗,將教學、科研與技術成果的推廣結合起來,按照“建在產區、穩定隊伍、長期堅持”的思路,自2005年以來,先后在省內外建起白水蘋果、清澗紅棗、閻良甜瓜、眉縣獼猴桃、西鄉茶葉、安康水產、山陽核桃板栗、閻良蔬菜、海南作物育種、黃淮地區小麥新品種、黃淮及長江中下游地區油菜新品種示范等一批試驗示范站(基地),采取大學科技專家常年駐站形式,開展農業科技推廣一線服務,構成了快捷高效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和服務網絡。2.就建設層面看,校市共建、院縣共建是“西農模式”落地和長期堅持的成功之道,也是校地合作的一個創新。省內建立的試驗示范站,學校投入專項經費8000萬元,產區縣政府無償提供土地532.4畝(學校原有土地172畝),投入基本建設資金1700多萬元。寶雞市政府將西農大眉縣獼猴桃試驗站作為寶雞市的試驗示范基地。清澗縣政府對西農大在該縣建立的紅棗基地,除無償提供33畝土地外,還籌資900多萬元建了一座3000平方米面積的紅棗研究中心大樓。榆林市政府每年給予紅棗試驗站20萬元專項支持。安康市劃出2000畝水面支持西農大水產試驗示范站科技研發。校地共建的“西農模式”,使大學的技術優勢緊密地與區域產業發展融合,校地兩個積極性協同發力,有效提升了農業科技化水平。3.就制度層面看,創新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激勵保障系統,是“西農模式”聚集人才走向一線的重要建設,是“西農模式”流暢運行的有力保證。為調動科教人員參與一線農業科技推廣的積極性,西農大結合大學實際,創新崗位設置、職稱晉升、津貼發放、表彰獎勵辦法,從政策導向、制度安排上為科技推廣的持續、良性運轉創造條件。一是專門設立了科技推廣處,統籌負責全校農業科技推廣的組織管理工作;二是在全國首創,在崗位設置中單列一項“推廣類別”,確立各試驗示范站的崗位編制,人員面向全校公開招聘;三是在職稱晉升中單列出技術推廣系列,設立“推廣教授(研究員)”崗位;四是在“人才強校規劃”中,專設“技術推廣專家”,每年專列100萬元經費,對入選者每人給予15萬元獎勵;五是實行推廣專家駐點工作津貼;六是在學校表彰獎勵系列中單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獎項。這些激勵政策的實施,為“西農模式”的流暢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西農模式”的運行機制
我國現行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以隸屬各級農業行政部門的農業推廣機構為主體。這一垂直層級結構的推廣模式,具有上下貫通,行政推動力強,動作快的優勢[2]。“西農模式”是以大學為主導的農科教、產學研相結合的農技推廣模式,具有更雄厚的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西農模式”作為大學主導型農業科技推廣的新探索,在創新運行機制上重點進行了四個方面的成功實踐:1.構建了一條從科技源頭到“產業一線”的有效通道。長期以來,在農業科技推廣中存在著“最后一公里”阻塞的問題。如何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頸,使農業的先進技術成果在農民中普及,轉化為現實生產力[3]。“西農模式”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一是面向區域主導產業,將試驗示范站建在產業規模化程度高的中心地帶,直接與產業和廣大農民相結合。二是實施試驗示范站帶動示范村(及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示范村帶動示范戶、示范戶帶動周圍農戶的多層帶動制度,推進科技推廣進村入戶。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咨詢服務網絡。依托西農大和楊凌示范區科技信息資源優勢,開設楊凌農業技術推廣網,借助農林衛視舉辦農業科技專題節目;與各地電信公司合作,建立蘋果、紅棗、水產等區域產業信息網;與省委組織部合作,面向全省17000個村黨支部開辦每月兩期的農技推廣電視專題講座;建立以試驗示范站為連接點的遠程培訓和咨詢服務系統,縮短農業技術服務與產業一線的距離。2.創造了促進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的新機制。過去在農業院校的教學、科研和技術推廣中,長期存在著“三分離”的問題。為了找到一種有效的形式,使建在產區的試驗示范站成為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的服務平臺,西農大以改革思維創新體制機制:一是按照產學研、農科教“三位一體”的要求搭建平臺,進行人力、設備、項目,資金等資源配置,使研究試驗、成果轉化、示范推廣、技術培訓相結合。二是使試驗示范站成為學校教學實習的基地和碩士、博士研究生實踐的基地。2006年以來,僅省內就有104個班3200余名本科學生在試驗站實習,200多名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在試驗站做實踐研究。三是將試驗示范站作為國內外學術交流合作的新平臺。幾年來,西農大與地方合作,在各試驗示范站舉辦各類學術交流活動20余次,來自美國、法國、意大利、新西蘭、印度等10多個國家的60多位專家,以及國內農業院校、研究機構的多位院士專家參會交流。目前,各試驗示范站已分別與美國康乃爾大學、新西蘭環球貿易公司及國內50多家農業科研院校、推廣部門、龍頭企業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3.創新了大學專家與基層農技推廣力量有機結合的新模式。為有效整合科技資源,促進大學專家與基層農技推廣力量有機結合,西農大白水蘋果試驗站,創造出“1+4+4”的結合模式,即學校1名專家帶4名縣級技術干部和4名鄉級技術人員。組建了一支由西農大7位蘋果專家與白水縣56名基層技術骨干組成的科技推廣隊伍。這支隊伍采用抓好7個示范鄉,輻射7個鄰近鄉,帶動14個示范村和700多個示范戶的方式,使8項蘋果關鍵技術迅速得到推廣。西農大眉縣獼猴桃示范站,大學8名專家與眉縣32名縣、鄉農技骨干組成8個工作組,重點指導8個科技示范村,帶動400個示范戶,大面積推廣了獼猴桃栽培新技術。在這種技術推廣體系中,地方的農技推廣人員被正式納入大學技術團隊之中,統一分配任務,一起開展工作,同樣發給工作補貼。真正使大學科技專家與基層農技干部融為一體,激活了現有的農技推廣體系,有力地提高了農技推廣水平。4.有效地將院校科技資源與政府行政資源和企業的經濟資源對接起來。在這三者對接中,西農大以技術項目、技術培訓為抓手,市縣政府則以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基礎設施保障為支援,而龍頭企業和農業合作社則以土地和勞力投入為條件,三者聯合,建立技術推廣聯盟,同心協力推廣農業技術,推進農業的產業化和現代化[4]。自2005年以來,西農大已與80多個地方政府、企業和農村民間組織建立了這種合作關系,開展科技推廣項目120余項。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400多期,培訓基層農技骨干、農民技術員和農民35萬人次。在寶雞試驗區合作育成的“線椒2001”等5個新品種,已推廣到全國26個省(區、市)和印度、烏干達及南亞五國[5]。眉縣、周至已成為全國獼猴桃著名原產地,吸引聯想集團有意投資4億元,在周至建5萬畝獼猴桃生產基地和5萬噸容積的氣調庫。
三、“西農模式”的實踐效果
“西農模式”圍繞產業發展需求開展科技研發和良種良法推廣,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在普及現代農業技術,促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中取得顯著成效,發揮了重要作用。1.有力地促進了最新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業科技創新源頭與農業產業需求的對接,示范基地與示范村、示范戶的貫通,構建了農業技術推廣的快捷通道,促進了最新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黃淮流域是我國小麥主產區,2008年以來,西農大在黃淮流域的河南、安徽、江蘇三省20余個市縣建立30個小麥新品種示范園,展示推介西農大20余個小麥優良新品種(系)。期間建立新品種展示園1萬多畝,生產示范園及種子田10余萬畝,促使“西農979”、“小偃22”、“陜麥509”、“西農928”等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在黃淮地區推廣面積超過5000萬畝,增產糧食25億公斤以上。“西農979”小麥新品種的選育者王輝教授榮獲2012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在黃淮及長江中下游油菜主產區,西農大在安徽的滁州、合肥、宿州、淮南,江蘇的東臺、鹽城、淮安,湖北的荊州等市縣建立了10個油菜新品種示范園。對西農大培育的近10個油菜新品種(系)進行展示推廣,建立生產示范園及種子田3萬多畝,促進“陜油8號”、“秦研211”、“陜油16”等國審油菜新品種在黃淮地區推廣面積近1000萬畝,為農民增收10億元以上。西農大眉縣獼猴桃試驗站,引導果農大力發展海沃德等適生優良品種,在果園管理中全面推行人工授粉、配方施肥、果園生草、合理負載等8項關鍵技術,有效提高了獼猴桃的產量和品質。全縣優良品種占比達60%以上。2011年,全縣獼猴桃產量32萬噸,產值12億元,分別較建站前的2005年提高了1.9倍和2.8倍。全縣農民人均從獼猴桃增收4600元。西農大安康水產示范站,從引進美國濾食性魚類新品種匙吻鱘入手,在漢江庫區推廣網箱生態養殖,先后培訓技術干部和農民8100多人,使漢江安康庫區網箱養魚從2006年的200多口發展到2011年的24000多口,水產養殖總產量由建站前的4300噸提高到20543噸,提高了3.8倍,使水產養殖成為陜南沿江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興產業。2.有效地推動了區域主導產業的升級。試驗示范站建在農業主導產業中心地帶,對產業進行全產業鏈技術指導和質量監控,著力解決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促進了區域主導產業大步升級。白水是陜西省渭北蘋果優生區。以前由于果園群體結構不合理、早期落葉病和腐爛病嚴重、優果率低。西農大白水蘋果試驗站建立后,圍繞“果品升級、果業增效、果農增收”三大目標,重點推廣“以間伐為主的蘋果樹改形技術,以增施有機肥為主的旱地果園肥水調控技術,以果品質量安全為主的生物、物理防蟲技術”等三項關鍵技術,推廣“金世紀”、“秦陽”、“粉紅女士”等一批新優品種(系)和矮化密植實用先進技術,使優果率由建站前的35%提高到80%以上。全縣52萬畝蘋果,30萬畝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6萬畝通過歐盟有機食品認證。2011年,全縣蘋果產值由建站前2005年的5.25億元增加到15.5億元。白水蘋果生產的技術進步,帶動了全省蘋果產業的規模發展和產品升級。核桃,是山陽縣的特色產業,但長期以來處于“鳥種、天管、人收”的自然狀態,全縣90%以上的核桃為自生自長實生苗,七八年才頂芽掛果,品質良莠不齊,市場商品率低[6]。西農大在山陽建立核桃板栗試驗示范站后,推廣高接換優、標準修剪、疏雄授粉等先進技術,使全縣200余萬株核桃嫁接了“西扶1號”、“香玲”、“西林3號”等核桃優良品種,畝產較原來提高了6倍,品質也大大提高。原來一斤核桃只賣七八元,現在的新品種一斤賣到20多元。單核桃一項,全縣農民人均就增收300元。目前全縣核桃面積已由建站前的20萬畝發展到30萬畝。3.強化了產業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大學專家長年駐站產業一線,接地氣,近實際,利于及時發現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有針對地進行數據采集、資料積累和技術研發,這也大大豐富了他們教學和科研的內容。使之多出成果,出好成果[7]。西安閻良甜瓜生產中,過去普遍采用火炕營養土缽育苗的落后方式,成苗率低、苗子弱、緩苗慢。西農大的專家在這里建站后,進行穴盤基質育苗的技術研究,總結形成了一套工廠化甜瓜穴盤基質育苗的新技術。獲得了成活率高,不緩苗,雌花多,上市早的顯著效果。目前閻良區已新建起11個工廠化育苗中心,新的育苗技術普及率達90%以上。該技術2010年通過陜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成果鑒定,已在全省瓜菜產區大面積推廣。清澗縣是大西北“紅棗第一縣”,全縣棗林面積70余萬畝,年產紅棗15萬噸左右。但紅棗成熟期遭遇霪雨裂果霉變的問題,一直是影響棗農增收的制約因素。為解決這一問題,西農大清澗紅棗試驗站專家,先后從幾十個紅棗品系中選育出抗裂果的“方木棗”和“長木棗”新品種。采用冬棗高效配套栽培技術,使冬棗的成熟期提前20天以上。同時與相關企業合作,研制出可自控溫度的“紅棗智能烘房”。一系列抗裂品種、抗裂技術的應用加上適時采收,有效減輕了鮮棗的裂果損失。在示范、試驗的實踐中,西農大的專家們也收獲頗豐。據不完全統計,西農大自建站以來,已先后引進、展示國內外優良品種688個,選育審定新的良種18個。開展各項試驗研究150多項,其中21項通過科技成果鑒定,8項獲得省部級成果獎。2012年中央1號文件就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機制提出:打破部門、區域、學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資源,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推動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大力推進現代化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完善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農產品為單元、以產業鏈為主線,以綜合試驗站為基點的新型農業科技資源組合模式[8]。“西農模式”是我國大學在構建多元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方面的積極探索,代表了一種方向,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
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農業技術推廣
完善農技推廣體系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農技推廣服務是一項推動農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公益事業。近年來,我鎮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形成了以鎮農技服務中心為主體,以社會服務組織為補充,以村組示范為基礎,上下貫通、專群結合、功能配套的農技服務網絡。但是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改革不斷深化,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的深入推進,農業科技推廣體系面臨著新的挑戰。現行農技推廣體系在推廣理念、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已不能適應新階段農業發展的要求,必須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一、解放思想、創新理念,找準改革的切入點
實現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關鍵在于科技興農。當前,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由資源型增長轉向科技型增長,農業新技術逐步取代常規技術。而農民是農業經營的主體,更是農業技術應用的主體。現階段農民的科技素質現狀,面對國內、國際市場,顯得十分盲目,一時難以適應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只有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才能不斷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加快科技興農的步伐。實踐證明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特別是鄉鎮農技服務機構直接面對農民,推廣技術、指導生產,在農業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現狀與市場和農民的要求存在諸多不協調的地方。目前,我鎮有鎮級農技服務機構1個,農技服務人員11人;村級農技服務網點21個,農技服務人員69人。從文化結構來看,大學文化4人、大專文化6人、高中及中專文化25人、初中及以下文化45人;從職稱結構來看,高級1人、中級16人、初級27人、無職稱人員36人。農技人員整體服務水平不高,復合型、開發型人才較少,懂糧棉油技術的多,精通特產、畜牧、水產種養技術的少,難于滿足當前農業技術需求多元化的需要。農技推廣事業經費不足,體制不活,技術需求與技術供給存在脫節現象。鎮級農技推廣機構基本處于半癱瘓狀態,基礎設施條件差,農技人員工資待遇無保障,不能安心農技推廣工作,面臨著“網破、線斷、人散”的局面。因此,加快推進鎮級農技機構改革是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重點。
現行推廣方式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推廣,致使農技推廣目標與農民需求目標存在較大差異,成果轉化率低。因此,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樹立“以人為本、自下而上”的農業推廣理念,實現四個轉向,即由單一向農民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轉向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社會中介組織、農村科技示范戶,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應用新品種、新技術;由單一的產中技術服務轉向產前市場前景分析、產中田間技術指導、產后加強銷售系列化服務,形成全程跟蹤服務的新格局;由單一的政府和農業職能部門組織開展技術指導、農技培訓、發放技術資料等農技服務轉向放開農技服務領域,創新農技服務形式,實現農技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社會化;由單一追求產量最大化轉向實行名優特等多種經營服務。
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農業技術推廣
完善農技推廣體系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農技推廣服務是一項推動農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公益事業。近年來,我鎮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形成了以鎮農技服務中心為主體,以社會服務組織為補充,以村組示范為基礎,上下貫通、專群結合、功能配套的農技服務網絡。但是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改革不斷深化,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的深入推進,農業科技推廣體系面臨著新的挑戰。現行農技推廣體系在推廣理念、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已不能適應新階段農業發展的要求,必須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一、解放思想、創新理念,找準改革的切入點
實現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關鍵在于科技興農。當前,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由資源型增長轉向科技型增長,農業新技術逐步取代常規技術。而農民是農業經營的主體,更是農業技術應用的主體。現階段農民的科技素質現狀,面對國內、國際市場,顯得十分盲目,一時難以適應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只有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才能不斷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加快科技興農的步伐。實踐證明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特別是鄉鎮農技服務機構直接面對農民,推廣技術、指導生產,在農業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現狀與市場和農民的要求存在諸多不協調的地方。目前,我鎮有鎮級農技服務機構1個,農技服務人員11人;村級農技服務網點21個,農技服務人員69人。從文化結構來看,大學文化4人、大專文化6人、高中及中專文化25人、初中及以下文化45人;從職稱結構來看,高級1人、中級16人、初級27人、無職稱人員36人。農技人員整體服務水平不高,復合型、開發型人才較少,懂糧棉油技術的多,精通特產、畜牧、水產種養技術的少,難于滿足當前農業技術需求多元化的需要。農技推廣事業經費不足,體制不活,技術需求與技術供給存在脫節現象。鎮級農技推廣機構基本處于半癱瘓狀態,基礎設施條件差,農技人員工資待遇無保障,不能安心農技推廣工作,面臨著“網破、線斷、人散”的局面。因此,加快推進鎮級農技機構改革是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重點。
現行推廣方式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推廣,致使農技推廣目標與農民需求目標存在較大差異,成果轉化率低。因此,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樹立“以人為本、自下而上”的農業推廣理念,實現四個轉向,即由單一向農民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轉向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社會中介組織、農村科技示范戶,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應用新品種、新技術;由單一的產中技術服務轉向產前市場前景分析、產中田間技術指導、產后加強銷售系列化服務,形成全程跟蹤服務的新格局;由單一的政府和農業職能部門組織開展技術指導、農技培訓、發放技術資料等農技服務轉向放開農技服務領域,創新農技服務形式,實現農技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社會化;由單一追求產量最大化轉向實行名優特等多種經營服務。
完善農技推廣體系 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農技推廣服務是一項推動農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公益事業。近年來,我鎮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形成了以鎮農技服務中心為主體,以社會服務組織為補充,以村組示范為基礎,上下貫通、專群結合、功能配套的農技服務網絡。但是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改革不斷深化,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的深入推進,農業科技推廣體系面臨著新的挑戰。現行農技推廣體系在推廣理念、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已不能適應新階段農業發展的要求,必須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一、解放思想、創新理念,找準改革的切入點
實現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關鍵在于科技興農。當前,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由資源型增長轉向科技型增長,農業新技術逐步取代常規技術。而農民是農業經營的主體,更是農業技術應用的主體。現階段農民的科技素質現狀,面對國內、國際市場,顯得十分盲目,一時難以適應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只有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才能不斷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加快科技興農的步伐。實踐證明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特別是鄉鎮農技服務機構直接面對農民,推廣技術、指導生產,在農業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現狀與市場和農民的要求存在諸多不協調的地方。目前,我鎮有鎮級農技服務機構1個,農技服務人員11人;村級農技服務網點21個,農技服務人員69人。從文化結構來看,大學文化4人、大專文化6人、高中及中專文化25人、初中及以下文化45人;從職稱結構來看,高級1人、中級16人、初級27人、無職稱人員36人。農技人員整體服務水平不高,復合型、開發型人才較少,懂糧棉油技術的多,精通特產、畜牧、水產種養技術的少,難于滿足當前農業技術需求多元化的需要。農技推廣事業經費不足,體制不活,技術需求與技術供給存在脫節現象。鎮級農技推廣機構基本處于半癱瘓狀態,基礎設施條件差,農技人員工資待遇無保障,不能安心農技推廣工作,面臨著“網破、線斷、人散”的局面。因此,加快推進鎮級農技機構改革是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重點。
現行推廣方式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推廣,致使農技推廣目標與農民需求目標存在較大差異,成果轉化率低。因此,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樹立“以人為本、自下而上”的農業推廣理念,實現四個轉向,即由單一向農民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轉向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社會中介組織、農村科技示范戶,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應用新品種、新技術;由單一的產中技術服務轉向產前市場前景分析、產中田間技術指導、產后加強銷售系列化服務,形成全程跟蹤服務的新格局;由單一的政府和農業職能部門組織開展技術指導、農技培訓、發放技術資料等農技服務轉向放開農技服務領域,創新農技服務形式,實現農技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社會化;由單一追求產量最大化轉向實行名優特等多種經營服務。
二、分離職能、創新體制,突出改革的關鍵點
創新農技推廣體制,逐步建立分別承擔公益性職能和經營性職能的農技推廣隊伍,是完善農技推廣體系的關鍵。一是科學定位職能。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剝離公益性與經營性職能,退出一般性推廣服務和經營性服務,集中優勢力量履行公益性技術推廣職能,行使公益性職能的部分予以加強;經營性職能部分推向市場。公益性服務主要承擔重大技術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動植物病蟲害及農情的監測、預報、病蟲害的防治和處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以及農業公共信息服務等。二是暢通分流渠道。我們不能認為改革就是簡單地撤并機構、精減人員,要統籌考慮,既要鞏固公益性服務,又要放活經營性服務。堅持“三個一批”的原則穩步推進,即保留一批農技推廣的骨干力量;放活一批市場經營的能人;淘汰一批不具備農技服務條件的人員,使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充分發揮農技推廣主力軍的作用。同時要出臺相關政策,用政策的優惠、經濟的實惠,用市場的辦法、經濟的手段、友情的操作推動改革,多渠道安置人員,解決分流人員的經濟補償、社會保障、就業安置等后顧之憂,暢通分流渠道,減輕改革的壓力,不能因改革而造成新的不穩定因素。三是建立健全推廣機制。從抓制度促規范入手,建立健全農技推廣新機制。制定推廣激勵制度,設立農技推廣基金,對作出突出貢獻的農技人員予以獎勵,充分調動農技人員的積極性,保護其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實行績效掛鉤的考核制度,建立以服務對象為主體,以一線推廣業績為主要內容的考核評價體系,切實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使農技人員在農技推廣中獲得收益。建立農技人員資格準入制度,嚴把準入關,不能把農技服務機構作為消化改革富余人員的“口袋”。對現有農技人員的資質情況全面清理,不具備資質的一律分流出農業技術服務隊伍,提高農技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推行全員聘用制度,由身份管理轉向崗位管理,引入競爭機制,實行末位淘汰,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市場化人事管理制度,促使農技人員扎實工作。
赴美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干部考察報告
干部考察報告
赴美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干部培訓考察報告
為了學習、借鑒美國農業推廣方面的經驗,提高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干部工作水平,促進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持續發展。經農業部和國家外專局批準,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派出以梁志杰同志為團長,江西、上海、貴州、湖北、山西、天津、湖南等省市和遼寧省大連市、錦州市、四川省雙流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中心)有關負責同志參加的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干部培訓考察團一共14人,于1995年11月4日至12月2日執行赴美國培訓考察任務。
一
培訓考察團由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S.U)農業及自然資源學院負責接待。密西根州立大學成立于1855年,是全美第一所根據贈地法成立的州立(公立)大學。學校位于密西根州首府──蘭辛市,規模宏大,景色秀麗,下設14個學院,共有4000多名教員,設有200多門專業學科。在校注冊學生4.1萬人。其中本科生3.2萬人,研究生9060人,外國留學生近3000人,來自11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留學生900人。學校總面積21.2平方公里,校園占地8.5平方公里,試驗農場和農業教學、科研基地12.7平方公里。農業和自然資源學院為大學里歷史最為悠久、師資力量最強的學院,在全美屬于最好的十大農學院之一,作為典型的贈地法案學院,農學院實行教學、科研、推廣三結合的體制,負責全州農業科研和推廣工作。州政府不再設立科研和推廣機構。美國所有州都實行這種體制。在行政管理上,農學院分為四大部門:即主管教學的學術和學生事業部,主管科研的農業試驗站,主管推廣的州立大學農業技術推廣站和主管國際交流的國際農業研究所。具體負責這次培訓考察活動的是學校國際農業研究所和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在20多天的培訓考察工作中,全團受到美方的熱情接待,密西根州立大學副校長、農學院院長Fred·Poston博士會見并宴請了代表團。整個培訓考察日程緊湊,工作緊張,組織有序,內容豐富,方式活潑。代表團先后聽取了學校二十多位具有博士學位的農業推廣專家、教授的講課和情況介紹,訪問了拜伊(Bay)縣、埃力那克(Arenac)縣、麥森(Mason)縣等三個縣級農業技術推廣站,考察了11個不同類型的家庭農場,4個農產品加工廠,一個生產資料公司,二個職業中學,二個農產品收購站,一個蔬菜水果批發市場,參加了埃力那克縣農場主協會主席舉行的情況報告會,走訪了9個美國人家庭,其中:農場主家庭5個,大學教授家庭2個,中學教師家庭1個,推廣站長家庭1個。應美方邀請代表團向有關專家、教授和部分外國留學生介紹了中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取得的成績等情況,就有關問題與美方朋友進行了研究、探討,得到美方好評。本次培訓考察,內容涉及美國農業立法的沿革,推廣經費預算與使用,贈地大學體系,農業推廣理論和原則,農業推廣體制、管理、項目計劃和評估,農業推廣手段和方法,農業發展政策,現代通訊技術信息傳播設施在農業上的應用,及美國朋友的家庭生活等諸多方面。同志們認為,本次培訓考察收獲不小,對美國特別是密西根州的農業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現狀,發展趨勢,有了一定的了解,達到了預期目的。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