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推廣方法范文

時間:2024-02-21 17:47: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技推廣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技推廣方法

篇1

1.3對農民的培訓力度不夠很多農民對新科技的使用不感興趣,主要是因為我國對農民的培訓力度不夠,其群體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對新科技的應用一時間無法掌握,所以就沒有興趣進行試用。導致新品種和新技術無人問津。

1.4農技推廣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辦公條件相對較差農技推廣人員,需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否則對新技術和新品種連自己都無法搞清楚,就無從談起推廣。就目前來講,我國的農技推廣人員,專業人員少,精通業務的專業人員就更是微乎其微。農技推廣人員的平均學歷遠遠低于其它行業、而對農技推廣人員的培訓也相對較少,這就造成了農技推廣人員專業技術不強,又缺乏培訓的機會,無從提升自身的素質和專業水平,導致對農技推廣工作進展緩慢。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辦公條件差,也是阻礙工作的有一個因素,很多農技推廣站甚至連網絡推廣都無法進行。

2解決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中所存在問題的方法與途徑

2.1加大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力度,努力改善辦公條件健立健全以縣、鄉為重點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網絡體系,努力改善辦公條件。加大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力度,強化職能部門的服務意識,拓寬服務領域,將服務的重點在生產過程中,逐漸延伸到生產前和后續服務。

2.2建設高素質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通過有計劃的培訓和專業人員的引進,大力提高農技推廣人員隊伍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使其成為更專業的隊伍,樹立更強的服務意識。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考核評價制度、繼續教育制度和職業資格認定制度,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增強為“三農”服務意識和能力,使更多的農業科技成果和先進實用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2.3積極協調,加大財政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扶持力度社會公益性決定了政府公共財政是農業技術推廣投入的主渠道,政府公共財政對農業技術推廣經費的投入力度,決定了農技推廣的速度與區域,財政部門加大對豐收計劃、示范基地、轉化資金項目等的支持力度,就能夠盡快使新技術轉化成新成果,給農民帶來更大的收益,加快農技推廣的步伐

2.4加強對農民示范戶的培訓與試點工作,引導農民積極引進新科技農民示范戶是農民的風向標,農民更相信自己身邊的人,更相信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結果。加強對農民示范戶的培訓與試點工作,是在給周圍的農民樹立起一個典范,一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搞好了示范戶的培訓工作,才能使試點工作順利進行,讓農民盡快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這樣就在無形中提升了新科技在農民心中的分量,引發農民對新科技的興趣,從而引進新品種,使用新科技,推進農技推廣工作的更深入進行。

3結束語

篇2

農業現代化過程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農機推廣方法探討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及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面臨的環境、對象、重點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機化事業從單一的糧食生產全過程機械化向多產業的全程機械化發展,從原來的產前產中機械化為主,向農業生產產后更廣泛地延伸,農機化的品種也由原來簡單的機械化,向電器化、自動化、信息化方向發展,傳統模式的農機化推廣工作已成為過去。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對農機補貼政策的不斷加大,農機事業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一些新技術、新機具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很好運用。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制約著農機的推廣和發展,在發展現化農業的新形勢下,農機推廣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新任務。

一、農業機械推廣的作用

先進適用的農機新技術和新機具應用,為佳縣的農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后盾。農業機械的推廣與應用對加快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有著巨大的作用,而且作用越來越明顯。它已經成為提高農民經濟生活水平和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重要環節,可見在我國的農業現代化生產過程中,離不開先進適用的農機新技術和新機具。先進農業機械主要是指適用于我國的農業耕作條件,能夠改善某一地區或某些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該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農業機械裝備。先進的農業機械的使用是一個國家科技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新的農業機械的使用不僅能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大地提高農民的工作效率,也能為廣大的農民朋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2]。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也是我國當前階段的迫切需要,農業機械的不斷推廣利用,有利于很好地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三農問題。

二、推廣對策

1.重視農業機械的作用

重視農業機械的作用:一是發揮政府的扶持作用。各級政府不僅要積極地加大農業機械的投入和加強對農民購買農機的補貼力度,同時要發揮好項目帶動和補貼資金的引導作用。二是發揮市場配置作用。要改變過去只懂服務不懂經營的思想觀念,發揮好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使開發新產品與經營聯成一體,走進市場、利用市場充分發揮使用先進農業機械的優勢[3]。

佳縣的設施農業雖然發展迅猛,截至2010年,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已經達到6.67萬hm2以上,但仍然缺少必要的農業機械,從種植到收獲繁重的勞動只能靠人力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的規模發展。為促進設施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提出并堅持了哪里有大規模農業生產,現代農業機械就裝備到哪里的原則。例如省推廣站在政府的帶領下,對來自山東、重慶等省市的19個廠家的18種微耕機和5種卷簾機進行了對比選型試驗。這次引進的微耕機配有旋耕、犁耕、除草、開溝、播種等成套機具,功效是人力的7~8倍。而卷簾機更是高效、省時省力,在一棟長逾120 m、寬7 m的溫棚前,技術人員只要輕點按鈕,不到5 min就將80多張草簾拉起。目前,全縣已推廣微耕機800臺,卷簾機200多臺,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深受農民歡迎。

2.培養農業機械專業人才

農機人員的文化程度、素質高低與農業機械的有效使用密不可分?,F階段加強農機人員教育和素質培養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4]:一是加強對農民農業機械化的基礎教育。發展農村的基礎教育,落實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建立縣以下農業初等職業技術學校、市地級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二是加強農機科技人才的培養。這要根據農機化的特點和農業的生產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對農機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使他們真正掌握現代知識、懂得經營,使農業增長方式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農民素質的提高,不僅能提高他們對現代化農機具和設備的使用與維修技能,另外也有利于農機外向型經營管理人才和經貿人才的培養和選擇,這對農業機械的研發和利用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3.健全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

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完善需要政府和社會的雙向互動,農機化服務體系是銜接農業機械和農戶的橋梁,是農業機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必要途徑,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大對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投入力度。動員佳縣全社會的力量發展農業機械化,使過去由國家和集體投入為主,變為國家、集體、個人和社會共同投入的新機制。二是開展市縣級農機服務中心站和鄉鎮農機管理服務重點站建設升級競賽活動,推廣農機科技示范園的成功經驗。三是強化農機技術與質量監督,維護用戶權益。如在全區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讓農民學習知識,變管理監督為自覺提高,同時科技工作者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給予指導。

三、結語

農業機械的發展要不斷地利用現在的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新型科技,綜合考慮環境友好化的發展方向,開發出新的農業機械。農業機械的現代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且農業機械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業機械的推廣,積極地推廣農業機械不僅要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等因素,還要考慮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制造農業機械時,要考慮讓農民朋友用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收益,這才是農業機械推廣的真正核心。相信隨著農業機械的推廣和更多更有效的機械的發明,佳縣農業無配套機械的歷史將從此改寫。

參考文獻:

[1]萬平.佳縣農機推廣的用武之地[J].農機科技推廣,2004(1):26.

[2]張吉海,張山起,馬繼民,等.農業新技術革命及其作用概述[J].河北農業科學,2009(3):120-122.

篇3

關鍵詞:農機技術;推廣;信息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S12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2-3872(2016)03-0037-02

現階段,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呈現迅猛發展的趨勢,其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展,尤其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信息技術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精確陣整地技術、生成產量分析系統及農業物聯網;其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機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機技術推廣的意義

1.1精確整地技術中信息技術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過程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受到了廣大業內人士的一致追捧。但是,因為一些地區在經濟條件、地質條件上的限制,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處于滯后狀態,導致一部分地區在農業種植整地方面依然依賴于人力,不僅嚴重影響農業生產效率與質量,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時間,造成田地分布不平整、不均勻,阻礙農機信息化發展。針對這一實際狀況,在精確整地技術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例如:通過紅外線激光技術及衛星定位系統等一系列信息技術對農田進行整地處理,不僅能夠保證農田整地的合理性、平整性,還能夠提升整地的效率、質量,使整地更加精確[1]。

1.2生成產量分析系統中信息技術的應用

對植物產量進行合理分析,有利于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分析植物產量是一項復雜工程,不僅需要大量人力,還要保證分析數據的精確;但是,人力計算的精確性較差。而信息技術在生成產量分析系統中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消耗,還可以有效提高運算效率,滿足生產產量分析系統的實際需求[2]。例如:對于植物的生長狀況,可以通過互聯網予以直接觀察,還可以通過智能傳感器接受植物生長的信息數據,采取CYS分析與整理相關信息數據,并在此基礎上繪制科學、合理的植物生產產量分析圖。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具備導航功能的傳感器確定田間收割機的具置,通過互聯網對田間工作的收割機進行合理監管,還可以使用流量傳感器對田間作物產量進行分析與記錄。

1.3農業物聯網中信息技術的應用

農業物聯網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信息技術在農業物聯網中的應用,有利于農民收益的增加,能夠最大限度簡化農民的工作流程,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人力消耗與經濟損失;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農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與質量。例如:農民在棚內進行種植的時候,可以采用攝像頭、溫度傳感器對棚內植物生長狀況進行實時監控與記錄,還能夠對棚內溫度進行相應的調節,并且將這些信息數據傳送至互聯網中,為工作人員創造并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條件,使工作人員能夠直接通過互聯網掌控棚內植物的生長狀況,適當調整棚內環境,為植物生產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在此基礎上提高棚內植物的生產效率與質量。

2農機信息化技術推廣的具體方法

2.1加強農機信息化技術推廣意識

應當統一農業生產人員對信息化技術推廣的認知,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強農業生產人員的信息化意識,使其加大新型研究成果的推廣力度[3]。農機信息化建設需要以產業信息化、現代化管理及科學化決策為基礎,充分發揮出強化管理、統籌規劃以及組織協調的優勢,立足于產業化標準對農業技術水平進行提升。除此之外,可以通過現場演講、網絡宣傳、音頻、視頻等一系列方式對農機信息化進行推廣。同時,農業生產管理人員應當重視相關人員專業素質的提升,對其進行培訓,并加大培訓力度,使其樹立一個正確的農機信息技術思想觀念,對先進的農機新技術知識進行積極自主的學習,在此基礎上提升農機推廣服務質量。

2.2加大農機推廣技術培訓、指導力度

農業生產管理人員應當充分重視操作人員農機推廣技術的培訓與指導,加強農機化與領導協調信息化的合作關系,根據農機信息化技術推廣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領導體系與實行計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促進農機化與信息化之間的有機結合。除此之外,還應當立足于科學發展規劃與建設標準實施農機信息化技術推廣,進一步加強農機用戶與農機管理部門之間的發展關系,提高農機技術推廣效率及質量,將農機科技技術中信息技術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通過信息技術全面了解與掌握農機科技信息技術的最新動態,合理配置信息資源。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機技術推廣中,有利于進一步推動農業發展,加快農業科技化的發展速度,對于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在農機技術中融入信息技術,在原本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促進農機技術的推廣,使其適應市場的發展趨勢。同時,進一步推動農業向科技化、網絡化及智能化方向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為我國農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保證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創新性、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陳焱.信息技術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J].北京農業,2015,(19):99-100.

[2]馬靜.在農機技術推廣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5,(18):218.

篇4

涼州區位于甘肅省的西北部,河西走廊東端,平均海拔為1632m。涼州區總面積5081km2,人均占有土地面積0.58hm2,人均耕地0.13hm2。土地類型包括:農用地20.6358萬hm2,占土地總面積的42.35%,其中耕地占土地總面積的24.16%;未利用地為24.6873萬hm2,占土地面積的50.65%。

1 農業技術推廣的含義

現如今隨著我國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技術的推廣就變得尤為重要,當今的推廣可從廣義和俠義方面來分析它的概念。從狹義的方面來說,農業生產技術的改良是農業技術推廣之中需要注意的,通過改良并且發掘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來提高農業的生產力水平,與農業相關的活動常常是通過相應的形式進行開展,其中包括服務式或者是行政命令的形式,通過這些形式方法把先進的新技術以及能夠提高生產力的操作方式傳授給農民,從而使農民能夠更加了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并將其運用到農業生產活動之中,這樣能夠有力的改善農業的生產水平,同時也能夠改善農民的日常生活。然而從廣義的方面來說,農業技術的推廣更加注重的是由現代農業來替代落后的傳統農業,其中實現的方式就是將先進的技術以及科學的方法推廣給農民,從而提高生產力水平以及農民的經濟收入,以教育作為主要方式是這種推廣技術的特點,注重活學活用,使農民能夠更加靈活的運用所學到的新技術新知識以及新技能,這種方式培養了農民的自主創新能力,更加深遠地培養了農村農民的智力開發以及人才的培養,推動了農村的經濟發展以及進步。

2 農業技術推廣的形式和方法

2.1 探索農業技術推廣的新方式以適應農業的發展需求

在如今的農業技術推廣的工作之中,將各個地區的農業特色相結合,取長補短,同時建立新產品新技術的示范基地,來更好的推廣農業的新技術,把產業的示范基地作為標本展示的主要方式,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更直觀的帶動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為農業以及農民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使農業技術的推廣更加有說服力,還能夠更好的讓農民能夠積極的接受新產品。在我國現今的農業發展過程中,同時也需要建立新技術新科技進村入戶的推廣方式,盡量集合專家以及相關的技術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進村推廣,同時要注重普通農村的親身參與,讓農民能夠更加直觀的接受先進的技術方式,這些方式對于農業技術的推廣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某些重要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需要加大宣傳的力度,這就需要使用各種有效的方法措施,能夠讓這些農業的技術更加有效的在農村之中推廣深入,為先進的農業技術推廣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在這些工作開展之后,要為廣大的農民群眾提供現代化的咨詢服務,推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建設發展。

2.2 重視培養農村帶頭人,建立相關的協會組織

隨著一些先進的農業技術的出現,如果想要在農村之間短時間的開展推廣和普及工作,難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這些先進的農業技術的推廣的過程之中,要挑選出來在農民之中有帶頭作用,具有一定的威信的技術帶頭人。這些人要敢于嘗試新的技術,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以及良好的科學意識,通過這些帶頭人使用的先進的農業技術,隨著他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的時候,普通的農民群眾便會積極踴躍地加入到推廣和使用這些農業技術的工作之中來。在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時,要適當的對這些農業技術帶頭人進行相應的獎勵和優惠措施,充分的調動這些帶頭人的工作積極性,能夠讓他們對這些新的先進的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工作產生較強的信心。

2.3 重視優化農業技術推廣的用人制度

現代先進的農業技術推廣能否順利展開,離不開科學的、完整以及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這樣既有利于增強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工作質量和效果,同時也是農業技術推廣創新的關鍵性所在。在農業技術用人制度方面,要實行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原則,對應聘的人員進行全面的考核,同時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也要加強考核制度,以此來考驗人員的綜合素質,并作為相關人員聘用的依據。在人員的工作之中,對那些為推廣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以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的人員,對其進行獎勵措施,由此來調動全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便能夠更好更快的推動農業技術推廣開展。在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科學合理的用人制度,并且要能夠保障這套制度能夠有效地落實,這樣不僅能夠使相關人員切實的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并且也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梳理出的影響和制約"三農" 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和歸類,按照輕重緩急和難易程度,分門別類,明確整改落實的目標、方式和時限要求,明確整改落實的具體措施,明確分管領導、分管部門的責任,整改落實方案制定后,采取適當方式公布,做出公開承諾,創新科學發展機制,集中解決影響和制約農業科學發展的問題。

二、整改目標和方式

(一)目標

針對查擺出的推廣理念不適應、推廣手段落后、推廣機制不活、隊伍知識老化、作風不夠深入等問題,緊緊圍繞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增加農民收入主題,在五個方面進行整改:一是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整合資源,建立有效的推廣體系;二是建立推廣新機制;三是完善推廣手段;四是抓好學習培訓;五是營造求真務實,廉潔高效的良好工作氛圍??傮w上要達到提高思想上有新的認識、解決問題上有新的思路、創新機制上有新的突破、科學發展上有新的成效,推動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和諧。

(二)方式

把"中心"領導班子整改和站室黨支部整改結合起來,以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為依據,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多辦幾件群眾迫切希望辦的實事。

三、整改措施和責任分解

(一)20__年2月1日前解決的問題

1、解決農產品質量監管水平低問題

12月18日啟動第二批10個農產品質量檢測流動服務站。(責任部門:植保站)

2、解決農業科技示范推廣水平低問題

一是12月18日啟動第二批5個測土配方施肥流動服務站。(責任部門:土肥站)

二是1月底前動工建設__現代農業展示示范園。(責任部門:種子站)

三是1月底前開展科技下鄉、科技入戶等活動,支持20個基層農技部門加盟農業科技服務110。(責任部門:辦公室)

3、解決干部的思想作風問題

一是1月底前完成主要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干部職工年度考核等工作。(責任部門:辦公室)

二是1月底制定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落實措施。(責任部門:辦公室)

4、創新推廣機制、建立有效推廣體系

一是12月底前創新沼氣服務機制,建設以沼氣服務中心為核心的全省沼氣服務體系。(責任部門:能源站)

二是12月底前創新農業監管服務機制,建設農產品質量檢測、測土配方施肥、沼氣流動服務站和植物流動醫院,把農產品質量監控、農業科技、植物疫病防控等服務延伸到田間地頭。(責任部門:植保站、土肥站、能源站)

三是創新農業科技推廣機制,加快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改革,大力推廣節本增效技術。(責任部門:推廣站)

(二)20__年底前解決的問題

1、解決農產品質量監管水平低問題

一是組織制定和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人才培養計劃,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檢測技能。(責任部門:植保站)

二是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計劃,及時、準確、可靠的檢驗檢測和分析、評價,全面掌握整個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定期農產品質量安全結果和信息。(責任部門:植保站)

三是完善全省農產品質量檢測流動服務站。(責任部門:植保站)

四是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環境監測和認定工作。(責任部門:能源站)

2、解決農業科技示范推廣水平低問題

一是建立健全測土配方施肥流動服務體系,加快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爭取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面積500萬畝,推廣施用配方肥面積254萬畝,采集土壤樣品數19200個,布置3414田間試驗164個,項目區肥料利用率提高3~5個百分點。(責任部門:土肥站)

二是推廣節水技術,推廣節水農業示范點150個,面積突破300萬畝,力爭每年節水2億立方米。(責任部門:推廣站)

三是引進100-130個水稻新優品種進行區域試驗;從20__年早晚區域試驗中篩選出在產量、品質和抗逆性方面有優異表現的水稻品種(組合)進行展示試驗;安排新審定通過的水稻新品種進行豐產示范工作;征集271個瓜菜新品種進行展示試驗。(責任部門:種子站)

四是指導實施年度主推技術、主導品種。(責任部門:"中心"各站、室)

五是開展科技下鄉、科技入戶等活動,制定針對性強的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同時,抓好"中心"技術人員的知識更新培訓。(責任部門:"中心"各站、室)

3、解決植物疫病防控能力低問題

一是全力抓好我省預測預報系統建設,目標是20__年內完善病蟲測報點100個,建立植物流動醫院12個。(責任部門:植保站)

二是加大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信息化、網絡化和可視化的建設進程。(責任部門:植保站)

4、解決農村沼氣建設問題

一是新建戶用沼氣5.3萬戶、鄉村服務點663個、鄉鎮沼氣服務站點120個,率先在全國實現第一個農村沼氣服務體系覆蓋全省。(責任部門:能源站)

二是加快建設大中型養殖場、果園、農村新校園沼氣工程,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責任部門:能源站)

5、解決干部的思想作風和"中心"自身建設問題

一是加強"中心"領導班子自身建設,落實"一崗雙責";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思想素質。(責任部門:辦公室)

二是加強政務、財務、人事、后勤等方面管理,強化 規章制度的執行,不斷優化運行機制。(責任部門:辦公室)

三是利用項目資金,購置檢測中心、辦公室等所需設備,逐步改善推廣條件。(責任部門:辦公室)

6、建立推廣新機制

一是建立課題推廣責任制度,量化推廣內容,明確責任,并與績效工資和職稱評審掛鉤。(責任部門:辦公室)

二是建立合作推廣機制,通過推廣項目牽引,建立科研教育、推廣部門合作推廣機制;通過采取補貼和獎勵的辦法,建立起鼓勵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參與推廣的合作機制。(責任部門:辦公室、推廣站)

三是依托農技110服務平臺,建立起農民需求反饋機制,通過農民點題開展服務,充分調動農民參與推廣的積極性。(責任部門:辦公室)

(三)較長時間解決的問題

1、圍繞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農業監管服務體系

抓好農業科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測土配方施肥、沼氣、植物疫病防控等服務。(責任部門:"中心"各站、室)

2、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施科技富農工程

一是繼續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力爭每年為30萬戶以上農戶提供服務。(責任部門:土肥站)

二是繼續抓好水稻、瓜菜新品種的引進、試驗、展示和示范推廣工作。(責任部門:種子站)

三是繼續實施技術隊伍及農民培訓工程。(責任部門:"中心"各站、室)

3、圍繞生態省建設,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戶用沼氣、大中型沼氣,加快沼氣服務體系建設。(責任部門:能源站)

4、圍繞農業政風行風,加強作風建設

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開展干部作風和廉政教育,努力把"中心"黨總支及各支部建成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斗堡壘。(責任部門:辦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中心"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協調解決《方案》實施重大問題,監督檢大事項進展和落實情況。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統籌協調,督促落實;其它領導分工負責,抓好落實。各站、室要將《方案》中的各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確保責任到位、投入到位,確?!斗桨浮讽樌麑嵤?。

篇6

關鍵詞: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制;制約因素;完善對策

農業科技推廣是實現農技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然而,在當前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實踐中,由于農業生產的多樣性、復雜性,對于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整體效率來說還處于初級階段,甚至有些地方的農業科技推廣部門陷入雞肋境地。反思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造成其轉化難的問題究竟是那些?細化來講,與當前農技推廣服務利益導向、資源分配及運行服務過程有關。

一、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資源分配及利益導向機制

從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管理機制來看,其資源分配決定了農技推廣活動的利益導向,也決定了農技推廣中權力、資金的流向。我國當前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仍存在條塊結合、學科分類特征下的機構設置模式,從而決定了農技推廣服務活動的方向及內容,尤其是對于農技資源分配更傾向于權力擁有者。如從中央、省級政府到地方各級政府及農技推廣部門,占有較多農業科技推廣資源,而對于基層農技服務中心及人員,尤其是廣大農民卻未獲得應有的服務利益。這一弊端不僅降低了農技推廣服務效率,也阻礙了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有序展開。同時,針對農技推廣資源配置方式,遵循傳統自上而下、業務分類方法,依照各項目設置,從農、林、牧、漁等類型部門進行分配,顯然對于低層次的學科與業務的分割,無形中限制了農技推廣服務的廣度,不利于農民從中獲得應有的積極性。如鑒于部門利益沖突,對各自領域內的管理僅限于本領域內,無法實現領域間及更高層次的廣泛參與,不利于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動力和潛力的挖掘。盡管,隨著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的不斷改革,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部門也獲得了重視,但實際上對于廣大農民來說,其利益調整微乎其微。也就是說,對于廣大基層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及廣大農民群眾來說,農技推廣服務的權力、資源、利益等無法實現其公益性目標。

二、制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主要因素

農民作為農技推廣服務的最終目標,其認知及行為方式關系到推廣服務策略和方法的成敗??偟膩砜?,對于當前農技推廣服務實踐工作,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農技推廣理念過于強調成果而忽視農民自身認知實際

從知識傳播實踐來看,對于農業科技推廣多強調對成果的推廣,并未關注農民的認知實際。盡管農技推廣人員相對而言比農民擁有更高的文化素質,但對于農業科技推廣來說,農民才是農技推廣的接收主體,對于先進的知識、技術,農民在接受方法、外在干擾等因素下,其接受能力呈現遞減過程。再加之科技人員自身在知識編碼、傳遞中表達能力的不同,也會給農民的知識接受帶來影響。

(2)傳播方法忽視對農民的協作與互動

對于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不同的傳播方法將帶來不同的推廣效果,錯誤的傳播方法不僅不利于傳播科技成果,反而影響農民對農業科技推廣的錯誤認知。盡管在多年農業科技推廣實踐中,農業科技推廣機構是主要傳播者,其對農村農業的發展較為熟悉,而對于廣大農民群眾來說,由于知識文化水平局限,對培訓的參與較少,加之缺乏冒險精神、生產改良資金,往往在農業生產上保持粗放方式。整體來看,農民在科技認識、農技素質方面表現欠缺,而科技傳播方式要兼顧農民實際,注重課程教學與實地指導相結合,避免單純性的發份資料,缺乏互動,導致農民對農業科技認識不全面,未能理解和吸收農業科技的真正價值。如有些農技推廣機構依照上傳下達的方式,一味地向農民灌輸所謂的先進科學技術,而未能走近農民生產實際,了解農民在種植中面臨的具體難題,對于這類農業科技知識的推廣與傳播,只能起到顯性認識,而無法真正促進農民認知行為的改善。

(3)在農技傳播上重信息而缺失智慧

農民作為農業科技推廣的接受者,其自身的文化局限性是影響農民認知行為的關鍵。而對于當前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多數情況下在傳播內容上強調顯性知識,忽視農民的隱性認知和智慧。如對于農技推廣中的養殖技術,這些知識看起來很有實用性,但缺乏與養殖過程的結合,知識信息處于靜態條件,不能反映養殖業實際,在農民遇到的問題中,不知道如何運用,而對于所謂的一些問題及概念,農民又記不住,聽不懂,導致農技推廣服務與農民的智慧和認知并非成正比,傳播效果不佳。歸結其因素,主要是在農業科技推廣中,對于農民隱性認知的忽視,將科技知識、語言、文字作為有形的物質載體,忽視了知識與情境的融合,不利于農民從中將知識進行轉換,起不到推廣作用。另外,對于農業科技推廣人員來說,因過于急功近利,未能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先進科技的傳播,也會給農民的接受能力帶來影響。

(4)農技推廣目標偏離實際需要

就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目標來看,主要是從農業生產需求出發,利用先進生產技術和方式來帶動農民致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然而,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實踐中,其傳播對象并非是廣大農民,而是農村精英,偏離了服務農民的初衷。其表現有:一是對于農業科技推廣活動評價機制缺失,盡管農業科技推廣是以農民數量、推廣面積來進行衡量,而對于廣大農民來說,其所掌握的農業資源有限,相反,對于鄉村精英,因農業面積大而更有利于提升推廣成績;二是當前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主要是圍繞示范推廣+培訓服務,由于鄉村精英具有較高的認知力,能夠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在爭取示范推廣、培訓資金、物質支持上更有優勢,而對于普通農民來說,因缺乏示范性,無法給予廣泛兼顧。這種情況下,導致政府及科技推廣部門更傾向于對少數鄉村精英的培訓,偏離了對廣大農民服務的推廣目標。

三、改進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對策和建議

(1)優化農業科技推廣資源配置導向,增強農民的積極性

針對農技推廣資源配置問題,要增加農民在農技推廣中的主體性和利益導向性,完善農業科技推廣職能,鼓勵農民組織、農民協會參與到農業科技推廣中。另外,對農業科技推廣機構進行改革,提升其公益性水平,為更多的農民提供服務。

(2)完善農技推廣項目申請、決策、運行機制

真正發揮農民在農技推廣服務中的本體性,要增強農民的發言權、參與權和管理權,保障農民的權利和利益,提升農民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的積極性,讓農技推廣項目服務更多的農民群眾和農業活動。

(3)改革農業科技推廣理念,實現知識共享、傳播

針對農民認知、行為實際,對現有農技推廣理念、方法進行改革,強調農民的參與性,注重對農民隱性知識的傳播,多從互動探討、實例講解中來傳播科技成果。整合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資源,結合農村農業生產實際,構建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解決農民農業生產中的具體問題,發揮農技推廣機構的科技示范與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篇7

一、沂源縣農業技術推廣現狀

1.農業推廣機構設置概況

沂源縣縣級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機構現有5個,包括:農業局、蔬菜局、農機局、畜牧局、科技局。其中農業局有下設農技中心、種子站、農經站、農廣校、果品中心、土肥站。全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機構都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無經營性收入。全縣鄉鎮級別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l1個,另有一個辦事處處于建設中。這些服務機構的職能依據各鄉鎮的實際情況而有所差別,例如,中莊鎮是沂源縣的蘋果生產基地,該鎮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就主要圍繞果樹的培育、管理以及新品種的引進等諸多問題展開。

2.農業推廣人員

據統計,截止到2011年底全縣農業系統人員總數345人,其中:管理人員135人,專業技術人員210人。沂源縣農業推廣體系共有209人,其中縣級有139人,鄉鎮級別有70人。

3.推廣的方式方法

通過對沂源縣l1個鄉鎮抽樣調查,沂源縣的農業技術推廣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2009年9月,沂源縣開始著手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自此在示范縣項目的帶動下,開展“陽光工程”,根據各鄉鎮的實際情況,把廣大農民集中起來進行集中培訓。此外,推廣工作中還開始利用大眾傳媒,例如電視臺、互聯網以及報紙等方式,使廣大農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農業生產的新技術。

4.運行機制

在業務上,沂源縣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上下級的垂直領導關系,縣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市級對口部門的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縣農業局為中心開展工作,具體工作由縣農技中心負責。鄉鎮級的農業推廣工作歸口縣級相關部門管理,并受鄉鎮政府的統一領導,同時承擔者各村農技推廣工作。在財政上,除具體的項目經費外,推廣工作所需的一切費用都由相應級別的政府財政承擔。

二、沂源縣農業技術推廣存在問題

1.縣域行政性推廣組織上下脫節,運行不順暢

隨著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技推廣體系出現斷鏈現象,縣級農技推廣部門只對鄉鎮農技部門進行業務指導,鄉鎮推廣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任免權都歸鄉鎮政府負責,所以,這種“財政切塊、業務指導”的人事制度,使得農技推廣組織上下脫節,直接影響了農技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2農技推廣組織人員結構不合理

沂源縣農技推廣組織人員結構的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農機推廣隊伍的整體專業技術水平還處在較低水平;二是農技推廣組織內部人員“在編不在崗”問題嚴重;三是非科技火“占編頂崗”問題嚴重。

3.推廣方式方法單一,尚無科學的評價標準

在推廣方式方法上,農技推廣僅靠“一張嘴,兩條腿”活動在田間地頭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互聯網、電視、科普書籍等已經成為農技推廣的重要手段。但是,這些新推廣方法的應用范圍還相對較少,沒有形成系統完善的信息化服務網絡,并且對這些新的推廣方法尚無科學的評價標準用以評估其實用價值。

4.推廣經費不足,限制了推廣工作的有序進行

根據實際調查,沂源縣的推廣經費,除種子站、農技站等少數部門有一定的經營性收入外,其他皆為全額財政撥款??h財政用于農林水事務的支出原本有限,再經過層層分配,最后用于農技推廣工作的金額就很少了。推廣經費的不足,一方面使得農技推廣的各項工作因為資金的限制而減慢進程或停滯;另一方面,不利于調動推廣人員投身推廣事業的積極性。

5.推廣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較少,活動空問不大

目前,農技推廣部門在工作中還傾向于“個搞個的推廣”,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較少。例如,縣農機局主要負責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工作,該局的工作內容的制定多取決于上級部門指示和局內領導的意見,很少征求農業局、科技局等相關部門的意見。鄉鎮農技推廣站相互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不夠充分。

三、完善沂源縣農業技術推廣對策

1.深化農業技術推廣管理體制改革

(1)加大力度解決縣級農技部門的問題。針對農技部門運行機制上的“財政切塊、業務指導”所帶來的弊端,建議在縣一級成立專管農技推廣的組織機構,把農機局、農技中心、種子站、農經站、農廣校、果品中心、土肥站等部門組合起來,專門負責全縣的農技推廣工作,這樣可以有效解決職能重復、服務單一等問題。

(2)強化鄉鎮推廣機構的服務職能。目前,鄉鎮農技站面臨職能弱化,實際工作人員減少、專業技術水平低的局面。建議縣級政府加強對鄉鎮機構的管理,加強制度建設,規范鄉鎮機構職能,嚴格制度技術人員從業標準,并對在編人員進行業績考核,從而為農技推廣體系打好基礎。

(3)搞好各行政村的農技推廣服務工作。建議為各村配備專業農機推廣員,開展“一對一”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并結合沂源縣開展的“培育農村科技示范戶”項目,抓住機會,促使村技術員與“科技示范戶”成為農技推廣工作的先鋒隊。

2.提高農技人員技術水平

(1)進行人事制度改革。針對沂源縣普遍存在的農技人員“在編不在崗”問題,進行徹底清查,實行“崗位目標責任制”,做到“因事設人”。

(2)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針對現存的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低、無分配差額或分配差額較少等問題,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在對農技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后,根據考核結果,進行除基本工資外的福利分配。充分調動人員的積極性。

(3)加強農技人員技能培訓,提高農技推廣技術水平。對農技推廣人員進行定期培訓,通過崗前培訓、繼續教育、外出進修、專家授課等多種方式向農技人員傳授先進知識經驗,并對人員的學習結果進行考核,促進農技人員知識的增加和技術水平的提高。

3.改進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方法

現階段,迫切需要進行農技推廣方式方法的創新。一方面,要打破傳統觀念,將以“說教”為主的“技術傳輸”觀念轉為以“人”為本的“學習型推廣”。推廣的過程不再是“傳播”和“接受”的過程,而已經成為一個“先學”與“后學”,在“后學中”共同提高的過程。另一方面,不斷創新推廣服務方式。充分發揮農業推廣機構自身的優勢,被抓住示范縣項目的契機,大力開展農民培訓“陽光工程”。借助大眾傳媒等現代手段,把農業生產新技術通過文本、圖形藝術、聲音、動畫和視頻等的形式,簡單明了地傳授給廣大農民。

4.加大農業技術推廣投入支持

充足的資金投入是沂源縣農技推廣事業發展的保障。一方面,必須依法加大政府的財政支持,通過立法的形式提高縣政府的推廣經費財政支出比重,并指定監督部門對這部分財政撥款進行動態監督,以保障推廣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另一方面,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積極引導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社會組織進入,以彌補政府財政投入的不足。同時,建立和完善推廣資金監管制度,明確各部分資金的用途,以使資金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5.建立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1)要發揮縣龍頭企業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與廣大農戶完成產、供、銷的對接,龍頭企業負責為廣大農戶提前和產中的技術服務和產后的銷售服務,培植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的“企業+技術+農戶”的產業化服務組織。

篇8

為了學習借鑒美國農技推廣的經驗,提高我國農技干部業務水平,經農業部和國家外專局批準,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組織四川、江西、福建、山西、遼寧、黑龍江、浙江、山東、江蘇、新疆、上海等11個省、市的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共20人組成赴美農技培訓考察團,于1996年10月8日至29日在美進行培訓考察。這次培訓考察,內容廣泛,涉及到美國農業的宏觀管理、農技推廣體系、農技推廣方法、農技項目管理、設施農業、通訊技術和農業政策等。大家反映,通過培訓考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達到了預期目的?,F將培訓考察情況匯報如下:

一、培訓考察情況

我團到達美國后的培訓工作是由美國洛杉磯國際咨詢公司負責接待和安排的。在美期間的培訓考察活動主要是在加利福尼亞及哥倫比亞特區進行的。培訓考察的方式以專題講座、結合現場考察,采取聽、看、議相結合。培訓考察經過是:先后在加州理工大學農學院、加州大學河邊分校、加州大學戴維思分校、南加州大學、加州農業局聽取了有關專家教授的專題講座。實地參觀考察了加州大學河邊分校、農技現場、加州的農場、加州大學農業試驗中心,最后在華盛頓拜會了美國農業部推廣局的有關專家。

培訓考察期間,大家聽取了中美人才交流協會會長,美國克勤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北京、復旦、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聯合國專家、中國稅務改革項目顧問顧衍時“美國農業宏觀管理體制”、美國蒙特利公園市商會執行董事克特·塔尼斯“加州農業經濟與技術轉移”、加州州立理工大學農學院副院長貝克博土“關于農技科研新項目的介紹”、南加州大學經濟學博士《美中導報》副主編邱征成“美國農產品流通與組織”、洛杉磯國際咨詢副總裁“美國州農技部門的作用”、加州州立大學教授洪有才“旱作農業的灌溉技術”、加州大學河邊分校原自然科學和農學院院長凡帝崗教授“美國及加州農技推廣體系”、加州大學河邊分校植保專家尼克·吐斯卡諾介紹的“植保技術”、加州南部地區農業和自然資源技術推廣主任史密斯博士“農技推廣體系介紹”、加州發西洛縣農場主奧文·彼特“關于農場經營情況介紹”、加州大學科尼農業中心管理人員“關于農業科研情況介紹”、加州農業局副局長A·亞特“關于加州農業介紹”、加州農業局經濟學博士瓦什卡·斯文卡“加州農業和輪換型灌溉技術”、加州農業局研究人員凱斯·卡蒂“化肥和農藥對環境的影響”、加州大學戴維思分校國際農業合作部主任“美國農業技術推廣系統”、美國農業部國際項目專家馬克爾、馬蓋先“美國研究、教育和推廣合作社”。

應美方要求,我團向美方介紹了我國農技推廣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農技推廣工作的改革情況,得到美方的好評。

二、美國農技推廣的特點

大家在培訓和考察中認識到美國之所以會成為當今世界農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成為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這是與農業科技進步的作用分不開的,美國農業的高速發展為全美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證。目前美國以2%的農業人口生產出的農產品,除滿足全國2.6億人的生活外,還大量出口,究其原因,這是與政府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技推廣工作分不開的。其特點十分明顯:

1、政府重視農技推廣工作

美國自1914年建立農業技術合作推廣體系以來,各屆政府都高度重視。

一是美國國會專門設立了農業推廣組織和政策委員會,其宗旨是領導和組織全國性的項目和進行政策決策,它是依照國會批準建立的專門機構,具有立法并代表各州和地區進行農業重大決策的職能。負責全美各州農業研究、教育、推廣服務合作社與公立大學和學院相關事物的計劃制訂,并與農業部推廣局制定戰略計劃、確定項目和預算重點;還負責發展和維持與其它聯邦機構全國性組織和協會的關系。

二是在美國農業部,專門設置推廣局,負責全美推廣戰略和項目計劃的制定,美國國會的農業推廣組織和政策委員會確定項目重點和預算重點。

由于國會和農業部均設有專門負責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使推廣工作在組織上、政策上得到了保證,從而推動了全美農業技術不斷進步。

2、農業技術推廣經費比較充足

據我們了解,美國農業技術推廣資金來源于聯邦政府、州政府和縣政府。國會批準聯邦所需的專項技術推廣經費,州負責州的預算,縣負責縣的預算。國會批準聯邦的農業技術推廣經費的預算約占全美總預算的1%。每年全美聯邦、州和縣三級用于農業技術的推廣經費達20億美元。其中聯邦政府占30%,州政府占50%,縣政府占20%。1996年聯邦預算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經費高達8.81億美元。由于各級政府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經費比較充足,使各級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能專心地從事技術推廣,不需花費精力去從事經營銷售。這是推動美國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因素。

3、農技推廣體系不斷發展

美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實行合伙制。推廣合作社(CES)是1914年國會頒布的《史密斯-里夫合作推廣法》,其基本內容是由聯邦政府與土地贈與學院、大學和地方政府成立合作性的教育實體。向那些對農業和相關科目有興趣的美國人提供非正式的教育。贈地學院的農業技術推廣可以得到聯邦政府農業部的支持。

隨著形勢的發展需要,美國國會為加強農業部,于1994年又通過了農業部重組法。該法將各州研究服務的農業合作社(其前身是農業部實驗站辦公室)和推廣服務部,作為推廣合作社中代表聯邦的合伙人,一起合并成立了全美農業研究、教育和推廣服務合作社,即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局)。該局通過與全美50個州,以及波多里格、關島和處女島等美屬領地的農業技術實驗站合作工作。通過與土地贈與法成立的大學、學院合作建立起覆蓋全美的農業研究、教育和推廣體系,實施農業的研究、教育和推廣?,F在,全美形成了聯邦、州立、私立三大系統的農技推廣體系。聯邦農業部有推廣局、州農業局設有推廣辦公室,州立、私立大學有農業技術試驗站,地區設有農技推廣辦公室,縣有推廣站,(縣站有5?人)。已形成了三條線、三個層次的農技推廣體系。

4、農業技術推廣方法在改進

(1)直線式推廣法

長期以來,美國農業技術推廣形成了適應不同階段農業發展的推廣方法。這套方法被美國人稱之為直線式推廣法。即由農場主向推廣顧問提出生產技術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推廣顧問對農場主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如自己能解決,就直接向農場主解答,先告訴他怎么辦,如自己不能解決,就向推廣專家反映。推廣專家對推廣顧問提出的問題分析后,如能解決,就向推廣顧問解答,不能解決,就向研究人員提出。研究人員再分析,能解決的,就向推廣專家解答,不能解答的,就進行研究,研究出辦法后,再告訴推廣專家,逐級反饋給農場主。直線式推廣法的模式為:

農場主──推廣顧問──推廣專家──研究人員

上述辦法是美國過去長期采用的推廣方法。但隨著形勢的發展,這套辦法也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了。

(2)交叉式推廣法:

現在,美國形成了一套新的推廣方法,即由商品研究委員會根據市場的需要,向農場主提出自己需要的產品名稱、數量、質量、價格,并預付一部分貸款,農場主根據商品委員會的要求,分別向推廣顧問、推廣專家對植保、運輸、加工提出技術要求。然后被要求的對象再分別根據農場主的要求進行推廣、研究、服務。這套方法被稱之為交叉法,其模式為:

農場主

推廣顧問植保環保人員

推廣專家運輸加工人員

研究人員消費者、市場

商品研究委員會

交叉法的核心問題是三個,一是合伙制,二是工作小組制,三是利益均沾制。

5、農技教學、研究和推廣相結合

美國農技推廣三結合中的教學體系是根據美國國會1862年6月2日的《莫瑞爾法》即《土地贈與法》的規定,由聯邦政府為各個州劃出一部分公有土地,建立農業和技術學院,各州也可以將土地出售的所得經費支持建立農業和技術學院,為農業培養專門人才。1887年美國國會又通過了《海奇法案》,在全美各地建立了一些農業試驗站,他們與農業學院平行,同農業部的實驗站辦公室相互聯系,同各州農業學院發生關系,開展農業試驗和研究工作,加上1914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史密斯-里夫法案》,一起為美國農技教學、科研和推廣的緊密結合奠定了基礎。為了抓好三結合,各贈地大學還采取了不少辦法。一是根據來自于生產實踐的問題,確定科研項目,成果一經確認,即向社會公開,不搞技術壟斷;二是教師在科研、教學、推廣上各有側重。搞教學、科研的是推廣人員的后盾,解決推廣中解決不了的問題,學校設立的推廣教授、推廣顧問負責搞推廣,互不扯皮;三是對推廣人員定期回校進修,更新知識,并鼓勵他們取得更高的學位;四是召開教學、研究、推廣人員研討會,探討新問題。解決新問題;五是為提高農村青年的整體素質,組建“四H”(健康的心、健康的腦、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手)俱樂部。目的是提高農村青年的理論、實踐水平、領導和管理能力,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六是廣泛的農技服務,如農場現代管理、現代生產技術、機械化作業技術、新產品開發、農業環境保護、社會心理、公共和衛生行為培養、食品與營養、家庭經濟預算等方面的服務。

6、農技推廣項目實行評估制

為了科學確定農技科研和推廣項目,美國農業部提出了一套項目評估制。其程序是先由縣提出項目推廣的中期(四年)和短期(當年)計劃。這個計劃由縣農校負責起草,經縣顧問委員會(該委員會由銀行家、企業家組成)一起研究確定。因為顧問委員會在州、縣預算中能幫助推廣站,爭取多安排預算??h上推廣計劃確定后,交給州大學,經大學相關專業的專家審核后,送給州政府(州政府主管機構是州農業局),州政府再根據全州的情況把項目審定后上報聯邦政府,聯邦政府再把項目交由相關專業的專家審核,然后由聯邦政府負責下達各州,并檢查督促項目計劃的執行。

美國的這套農技推廣項目的評估辦法,其最基本的有兩點。一是推廣項目是先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二是各贈地大學是把研究、教育和推廣結合在一起的紐帶。

三、美國農業科研新動態

根據我們在加州大學、加州農業局和美國農業部推廣局的了解,美國已經研究制定了九十年代農業科研的6個方面重點。即環境和資源利用及保護;營養食品與安全健康;發展高附加值的農產品;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市場體系和植物體系。目前美國在農業上進行的一些超前科研項目有以下幾個。

1、旱作農業灌溉技術:由于美國西部七州均處于沙漠地帶,干旱缺水是影響農業的關鍵因素。如加利福尼亞州,擁有人口2500萬,耕地一億英畝,其中農耕地2900萬英畝,種植和飼養的牲畜品種多達250種。農業一直處于全美領先地位,95年農業現金收入22l億美元,出口創匯117.2億美元,占美國的20%。但由于地處沙漠,有水灌溉的農田只有800萬英畝,只占農耕地的20.6%。農業用水、居民用水、牲畜用水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有鑒于此,農業部和加州農業局在如何解決沙漠農業灌溉技術作為一個重大的科研課題來研究。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們已找到了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農耕農藝技術相結合的沙漠灌溉新技術,目前,該項技術已進入商品性階段。另外,加州州立理工大學農學院教授研究的浸潤或灌溉技術,可使浸潤度達到100%,比噴灌省水40?0%,該項技術已完成試驗,進入示范階段。

2、農業環境保護技術。南加州是加利福尼亞州人口最密集地區,有1500萬人,占整個加州的60%,由于人口集中,糞便、廢水污染環境,成為都市農業急待解決的一個新課題。加州州立理工大學農學院正在進行一項如何利用糞便、糞水,減少和防止環境污染的研究課題。加州中部地區是農業區,由于長期施用化肥、農藥,對土壤及生態環境造成了污染。為解決這個問題,加州農業局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專家們設立課題進行研究,以減少對土壤及生態環境的影響。

3、農業植物保護技術。植物病蟲一直是影響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大敵。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美國農業部研究教育合作推廣系統開展了用赤眼蜂防治蒼蠅,用荷爾蒙誘殲害蟲的綜合害蟲管理技術的研究,并得到初步效果。

四、對我國農技推廣工作的幾點建議

美國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他們的一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為此,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增加農技推廣投入。建議中央、地方各級政府在每年財政年度預算中,增加農技推廣的資金投入。徹底改變農技人員“創收、不務正業”的不利局面,以確保廣大農技人員有足夠的精力、經費從事農技推廣工作。尤其是全國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要有較充足的經費,組織、實施好全國性、區域性農技推廣項目。

2、完善農技推廣法。我國前幾年頒布實施的《農業技術推廣法》,因法律條文太原則,操作性差,很難落到實處。建議農業部盡快制訂《農業技術推廣法》實施細則,特別是在地位與作用保障措施、權益保護等方面要盡量細化,以便操作。

3、加強貯備性技術的試驗研究。我國農業面臨的問題很多,需要研究的重大農業技術也很迫切。建議農業部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有關農技部門對“旱作農業技術、高附加值技術、高產優質低耗技術、病蟲綜防技術、沙漠農業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究,促進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

4、改善農技推廣部門的工作條件。各級財政應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改善農技推廣部門的工作條件。重點建設好通訊信息傳播設備、計算機網絡系統、技術資料、技術培訓和推廣所必需的設施設備和工作用車。

赴美農業技術推廣培訓考察團人員

團長:陳海章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處長

翻譯:何艷琴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農藝師

團員:郭亞平江西省農牧漁業廳

副廳長高級農藝師

張耀曾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站長推廣研究員

徐志平福建省農業廳糧油處技術站

站長農藝師

蔡元呈福建省植保植檢站

站長高級農藝師

張彪遼寧省阜新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站長高級農藝師

蓋喜平黑龍江省嫩江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

站長

殷立松浙江省農技推廣總站

站長

戚其強山東省威海市農技站

高級農藝師

王廣俊山東省兗州市農技中心

農藝師

馬繼良四川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站長

王一線江蘇省淮陰市農業局

科長農藝師

石建國山西省土壤工作站

站長高級農藝師

王洪田遼寧省盤錦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站長高級農藝師

褚建平上海市奉賢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主任農藝師

龔景武湖南省常德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站長

李時清新疆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站長

辜文育四川省重慶市農牧漁業局

副局長

篇9

1.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農技推廣隊伍不穩,人員流失嚴重

由于基層農技推廣工作最接近服務對象,人少事多、點多面廣,基層農技推廣隊伍面臨著條件差、待遇低、要求高、干擾大的困境。推廣組織人員分布縣區級多,鄉鎮村級少;基層人員進的少,出的多;大中專畢業生分不來,留不??;學農的不愿進農門,干農的千方百計跳出農門的狀況,造成基層農技推廣組織的薄弱。

1.2推廣隊伍知識結構、業務素質不適應農業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

一些推廣人員還沒有擺脫傳統的工作方法,市場意識比較淡薄,僅靠原有方法已不能適應現代農業。在現代農業科技面前成了外行,使農技推廣事業呈現出后勁不足的現象。

1.3農技推廣經費嚴重不足

近年來,農業部門經費支出日益增長,但對農技部門的財政供給并沒有增加,經費缺口越來越大。有些鄉鎮對農技推廣部門的業務活動進行了控制,如限制出差、減少試驗和示范工作等。有的地方在機構改革中,還將推廣機構轉為企業。由于農技經費的嚴重不足,使一些試驗、示范項目無法開展與實施。

1.4只重經營而輕視推廣服務

一是基層推廣部門服務意識淡化,只顧抓創收、搞實體,而削弱了推廣技術力量。二是經營走入誤區,由于受市場經濟的沖擊,效益優先的機制逐步涉入到基層推廣領域,滋生出許多不正常的服務行為,有的從自身利益出發,濫搞服務、高價收費等。

2.解決問題的幾點思路

2.1轉變觀念,促進發展

在縣城郊區,農業的生產功能正在弱化,農業在地區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正在減小,農業的生態功能、休閑功能和文化教育等功能逐步增強,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應努力加快原來以追求產量為主的傳統農業向都市型現代農業轉變的步伐。一是要讓廣大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樹立大農業的觀念,充分認識到農業對城市的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提高開展農技推廣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要使各級領導充分意識到農技推廣工作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農業納入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中來,對城區與郊區及其農業的發展進行統籌規劃,促進城鄉協調可持續發展。

2.2充實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穩定推廣隊伍

一是建立健全縣、鄉、村農技推廣機構,嚴格核定人員編制,削減非農技專業人員,積極支持和發展民辦科技協會和各種農業專業協會,多途徑加強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二是改善條件,為各基層推廣機構增添必要的專業設備,建立試驗、示范基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服務條件,增強服務功能;三是提高基層推廣人員的待遇,提高農技推廣人員的待遇是穩定推廣隊伍、促進推廣工作的重要手段。首先必須保障基層推廣人員的工資待遇。這樣既解決了推廣人員的后顧之憂,又防止一線專業人員的流失。同時調動了基層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各項工作的積極開展。

2.3理順關系,強化管理和領導機制

一是基層農技推廣部門首先要爭取基層黨政領導的支持和理解,充分利用行政力量,既要實現在技術上統一指揮,又要使領導盡量少安排行政事務。同時,盡量把行政事務貫穿到技術工作中去,做到雙管齊下。二是基層鄉鎮政府一方面要加強對農技推廣工作的領導,另一方面也要給農技部門創造條件,保證推廣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起到一個監督、領導和后勤保障作用。三是做好農技人員的職稱評定以及專業培訓等業務工作安排。

2.4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基層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

首先抓好推廣人員的知識更新,讓他們有機會參加進修和培訓,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掌握新技術、新信息,更新應用技術,掌握現代農業發展的形勢、任務和工作方法,以便更有效地完成推廣任務。同時,抓好培訓、提高對原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只具有初級職稱的推廣人員,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采取分級舉辦培訓或到高等農業院校深造等方法,使農技推廣人員業務素質有一個較大的提高,以便更好地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

2.5加大農技推廣投入

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爭取增加經費投入,力爭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覆蓋所有農業縣和所有行業;對于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條件建設項目,各地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積極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全面啟動儀器設備招投標和業務用房建設工作。各級政府要按《農業技術推廣法》的規定,在安排財政經費時向推廣機構有所傾斜,任何部門不得無償平調、拍賣、出租、侵占推廣機構的財產。

2.6要不斷創新農技推廣手段,要充分發揮多元推廣組織在農技推廣服務中的作用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等現代傳媒開展技術服務,發揮“農技110”、“農民信箱”、手機短信等現代服務手段作用,推進農技推廣服務信息化。另一方面,要按照“一主多元”的思路,引導和支持多元服務組織發展,與公益性推廣機構統一規劃、統一部署,互為補充、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農技推廣工作效能。基層推廣人員最了解農民的需要,結合技術宣傳、技術培訓等工作引進新品種、新農藥等物資,開展經營活動,實行既開方又抓藥,把技術落實到實處。把種子、農藥等農民急需的物資直接送到農民手中。并結合新品種介紹種植管理新技術,使農民不出鄉鎮就能買上放心的新品種。

2.7正確處理好經營和推廣的關系

搞好經營能給推廣部門帶來創收,也有利于技術服務工作的社會化,又增強了經濟實力,彌補了推廣事業經費的不足。推廣不與經營結合沒活力,但經營必須服務于推廣,經營和推廣是手段和目的的關系。農技部門辦實體、搞經營是提高自身實力、強化為農民服務力度的一種手段,搞技術推廣和技術培訓等業務工作是國家法律賦予的責任。

2.8創新方式,聯合推廣

在農技推廣的過程中,農技部門不能局限于簡單地為農民搞咨詢、作指導等一些普通工作,而應該創新科技推廣應用,全力開拓農技推廣領域,建立適合地方實際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幫著農民富”;各級政府應鼓勵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擔任種植、養殖技術顧問,從事各種農業技術開發、技術承包和技術服務;鼓勵技術人員結合自己的專業,參與、舉辦技術經濟實體,領辦、創辦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鼓勵基層農技部門與農業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橫向聯合,開發新產品,推廣新技術。

2.9發揮優勢,帶動發展

農技人員要發揮技術和信息優勢,在充分了解農民的所需所求的基礎上,結合宣傳、培訓等工作把種子、農藥等農民急需的物資直接送到農民手中,使農民足不出鄉鎮就能買上放心的農用物資;積極引導農民增強信息意識,及時為他們提供各種農業生產資料、科技成果動態,根據市場動態,為農民走向市場提供有效服務。

篇10

根據打造服務型政府、培養技能型干部要求,以責任制為核心,著重加強我鄉農技推廣的組織體系、服務體系、責任體系、考核體系、培訓體系和保障體系建設,提高農技人員素質。

二、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我鄉農業發展的實際和農民對科技的需求,圍繞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民增收,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切實解決農民群眾的實際問題,促進農技人員轉變職能,改進作風,著力提高科技推廣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更好地為農業、農村、農民提前、產中、產后系列服務。

三、工作目標

按照“組織體系完善,職責任務明確,運作方式高效,績效評價科學,獎懲手段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的要求,在我鄉建立起以責任農技員為基礎,社會化農技推廣人員為補充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

四、方法步驟

(一)動員準備階段(8月15日—8月18日)

1、鄉政府成立加快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安排部署、制訂工作計劃。

2、按照上級要求,結合本鄉實際,制定《*鄉加快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

3、起草《關于*鄉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4、召開全體農技人員會議,傳達學習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并進行動員,明確意義、做法及要求。

5、組織有關人員考察學習。

(二)組織實施階段(8月19日—8月25日)

1、落實鄉農技工作站辦公場地,有關制度上墻。

2、購置必要的辦公設施及用品。

3、制訂鄉政府對責任農技員的考核辦法。

4、制訂服務對象對責任農技員的考核辦法。

5、鄉政府下文公布各村農科主任名單。

6、起草責任農技員崗位職責。

7、起草鄉農技工作站20*年度工作計劃。

8、起草鄉農技工作站辦公制度。

9、印發農技人員服務“三農”便民聯系卡。

10、責任農技員和村干部、有關種養大戶進行雙向選擇,確定農技人員責任片、聯系基地和服務對象。

(三)總結提高階段(8月26日—8月31日)、

對我鄉全面落實農技人中工作責任,加快構建新型農技推廣體系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對不滿意的地方,繼續提高整改,搞好工作總結。

五、工作要求

全面落實農技人員責任,加快構構建新型農技推廣體系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行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舉措。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明確分工,按時保質完成好各項工作,務必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