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4-02-21 17:46: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技推廣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鄉鎮僅有的在崗農業人大部分時間從事著與農技推廣不相干的工作,有的已跳出農技推廣隊伍,致使農業技術推廣隊伍人員變化大,流動性強,難以發揮應有的職能作用。
3.基層農技推廣條件差,待遇低,農技人員推廣積極性小,發展潛力小,觀念陳舊,知識老化,不適應新形勢下農業生產的需要。
4.我縣現有的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都已中年或老齡化,盡管他們在生產一線,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工作方法和推廣能力,但多年來沒有得到農業新技術、新方法的培訓和充實,知識老化,觀念相對陳舊,與日新月異的新農業生產形勢不相適應。
5.推廣經費不足,推廣條件差,新技術轉化率不高。商水縣、鄉農技推廣經費嚴重不足,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部分鄉鎮基本沒有這部分工作經費,導致農業技術推廣條件差,推廣手段落后,甚至一些基礎性的試驗示范項目也不能組織實施,對農民群眾的培訓指導也無法開展,直接制約著技術的傳播速度和推廣效果的提高。
二、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1.建設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健全網絡,夯實基礎。
(1)強化縣級要抓好縣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投入資金,加強裝備,建立起一支結構穩定、素質高、戰斗力強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這對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充實鄉級要抓好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建設,通過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制度,落實農業技術推廣責任,下移管理重心,提高技術和致富信息等服務,加強農業新技術的宣傳教育,營造一個人人熱衷于農業新技術推廣的良好氛圍。
(3)發展村級網點是指依托農業大戶,建立村級最基層的農業技術推廣網點。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農業大戶應運而生,他們也是農業技術推廣的主力軍,也是農業技術推廣體制創新方面最具活力的一個突破口。
2.結合農業實際,搞好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打造商水農業亮點。
(1)科技示范園區是農業技術演示的窗口,是增強農技服務功能的基礎。創建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就是要給農民樹一個樣板,通過園區的建設,經營以及較高的效益,吸引農民照著學,跟著做,使高新技術盡快盡可能多地應用于農業生產。
(2)商水是典型農業大縣,全縣糧食生產對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較大的貢獻,近幾年我縣“百千萬”工程萬畝糧食高產量創建活動已連續開展,但高產創建示范方內農民素質參差不齊,為確保高產創建活動更加有效開展,建議政府做出大力動員,強力宣傳,鼓勵示范方內農民進行土地流轉。
3.搞好宣傳,廣造輿論,培養農民的推廣主體意識。
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人員要本著堅持“向社會宣傳農機,讓農民了解農業技術”的原則,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多種媒體,加強對農業新技術,新機具的宣傳,讓全社會認識農業技術、了解農業技術、關心農業技術和支持農業技術推廣,使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社會上有影響,在農民中有威望,因勢利導農民,用科技知識武裝農民。
4.加強農業技術信息服務工作。
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農業技術推廣也離不開信息支撐,如何更快更好更準確地獲取相關信息,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尤為關鍵。因此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爭取建立方便、快捷的縣級農業技術信息網,并實現與全國農業網聯網,及時為基層農業技術服務站、農資經營組織、種植大戶提供農業新產品、新技術市場需求。
5.加強培訓學習,更新思想觀念,提高隊伍建設。
篇2
關鍵詞 農技推廣體系;問題;對策;基層;山東陽谷
中圖分類號 F32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0-0269-01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農業較以前有了很大幅度的變化,在此過程中農技推廣體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而為了農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必須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屬于公益性組織,是國家專門設立的為基層提供技術服務的組織,是新技術成果在廣大農村地區得以轉化成生產力、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為了使我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快速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民,基層農技推廣部門開展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明顯。
陽谷縣地處山東省西部地區,近幾年在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方面加大了力度,總體上遵循“堅持改革、健全機構、壯大隊伍、完善機制、強化保障”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重點打造三大主導產業,包括糧食、蔬菜、中草藥。2015年底統計,當地糧食種植面積即達到了10萬hm2以上,總產近70萬t;蔬菜種植總面積約2.73萬hm2,總產值超過16 億元;中草藥也獲得了較快發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但總體來說,在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快速改革的背景下,產生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當前基層新農業技術及新方法的推廣應用[1-2]。
1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尚未建立起健全的農業推廣體系
一般農技推廣有較強的業務性,服務范圍廣泛,但目前陽谷縣的農技推廣體系不夠完善,難以快速推廣科技成果。在農技推廣整個體系中,每個部分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直接與廣大農民接觸的基層農技中心,其作用更重要,直接影響著科技能否順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3-4]。
1.2 基層農技人員綜合素質普遍不高
基層農技推廣人員一般年齡偏大、知識陳舊、思想保守,不利于農業產業化發展及結構調整。出現此現象的一部分原因在于近年來科技迅速發展,基層農技部門由于經費不足,較少接受培訓,難以及時更新知識結構,再加上基層工作條件艱苦,待遇不高,造成不少農業院校畢業的大學生不愿意到基層工作,無法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注入新鮮血液。
1.3 基層農技推廣中心基礎配套設施落后
一般基層農技推廣中心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不利于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正常開展,難以真正發揮出農技中心的職能,造成科技成果難以轉化為生產力,不適應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此外,在基層農技推廣部門中,由于多方面因素影響,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難以為農技人員的成長提供保障,無論在單位的建設上,還是個人未來的發展上,都沒有長遠的規劃,因而需要結合實際建立獎勵機制,充分調動起廣大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
2 發展對策
2.1 完善相關工作機制
陽谷縣對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高度重視,對此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負責當地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與改革等工作,將該工作納入到縣委、縣政府的日常工作日程,及時做好規劃,嚴格落實。縣政府成立的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組長(分管農業的副縣長擔任)、副組長(農業局、財政局負責人擔任)、成員(各職能部門領導、鎮長、辦事處主要負責人擔任),在此基礎上成立技術領導小組,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
2.2 做好現代化農技推廣工作
培育科技示范戶,一般每個村推薦5名,在全縣嚴格按照遴選要求積極宣傳,群眾可自我推薦。根據群眾自發報名情況,結合當地確定的主導產業,由村委會公開選拔,此過程中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最后公示結果,接受群眾的監督,公示之后將名單報到縣農業局。以2015年為例,經過一層層的遴選,陽谷縣最終確定1 100戶示范戶,其中小麥、蔬菜、中草藥方面分別為700、300、100戶,初步建立起快速實現農業科技轉化的通道,即“專家+技術員+示范戶”。
2.3 發展農業科技實驗示范基地
新時期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得以發展、創新的平臺之一即為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其可以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陽谷縣根據當地農業發展需求,堅持“一業為主、多種示范”的原則,加大當地三大主導產業的發展,在小麥產業發展上開展高產創建活動,在蔬菜產業發展上實行標準化生產,在中草藥產業發展上采取規范化種植方式。以2015年為例,陽谷縣建立起1處小麥試驗示范基地、1處蔬菜試驗示范基地、1處中草藥科技示范基地,按照統一標牌、統一管理、統一指導等原則,促進了當地農技推廣體系的發展。
3 參考文獻
[1] 鞠東,彭波.關于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J].當代生態農業,2009(1):199-200.
[2] 楊帆,梁茂慧.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6(17):20.
篇3
關鍵詞:農業機械;問題與原因;對策分析
我國的農機推廣工作,是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農業機械設備,通過政府的引導和支持等各種形式將其應用于農業生產之中,使農業生產因此而獲得豐收,增加農民的經濟效益。這包括農業實驗、實地培訓、示范養殖、指導生產等許多形式,其中農機推廣工作現在已經成為我國廣大農業技術推廣中的重要部分,它的目的是將農機化的科學應用技術轉變農業生產力的現狀,這對于盡快實現小康社會,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促進農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國政府自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已經十一年了,產業結構需要及時的調整適應WTO的變化,同時,我國的市場經濟也在不斷的發展并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因此,我國在農業化的進程中,加快促進農機推廣工作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對農機推廣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無論在政策上還是資金的投入都為農機推廣給與極大的支持,同時,廣大農民也在接受新型的農業機械設備的意識也不斷的得到提高,但在我國廣大的區域發展是不均衡的,在有些偏遠地區仍存在很多問題,影響農機推廣工作的進一步推廣。我省地處北疆,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再加上我省農業的基礎也比較薄弱,這些因素都影響我省農機推廣工作水平的提高。
1、我省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
1.1在農機推廣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
在農機推廣工作中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尤其是農機管理部門,并沒有意識到農機推廣工作與我國經濟建設的關系,對農技推廣工作的重視程度還遠遠沒有達到要求,農機管理部門在思想上還沒有將農機的推廣工作作為一項長期、重要的任務來抓;因此出現地方政府對農技推廣工作支持不到位,財政投入不足;再加上我省農民的文化意識與中西部地區相比較低,思想觀念比較保守也比較落后,缺乏較強的農機投資的積極性,致使農機化推進比較緩慢。
1.2在農機推廣中受農業生產環境局限
我省農機化推進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農田需要的機械作業存在明顯的季節性需求。此外,由于受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影響,使原本應該成片的農田,又分割成生產單元規模較小并且很分散的狀態,這樣的生產模式又阻礙了使用機械化的要求,這也制約了農機的發展與推廣。
1.3在農機推廣存在市場發育落后
我省農村大田種植的糧食品種結構相對比較單一,屬于糧食種植型的溫飽型農業范圍,同時,我省農業市場的發育也相對比較落后,糧食產品雖然有很高的影響力,但其商品率很低,雖然我省有很多特色的農產品在全國聞名,但并沒有通過深加工來提高經濟價值。又使我省小型農產品加工機械很難形成市場,這種落后的市場需求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推進速度。
1.4在農機推廣存在缺乏理論指導
我省的農機化普及知識沿用的是平原地區農機化模式,尤其對大田耕作的機械化特別重視。這對于我省來講,顯然是不全面的,我省還需要半機械化機具及各類加工機械。但我省的農機化推進人員對于如何進行我省農機化還存在著理論認識問題,還沒有做到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地發展我省的農機化。
2、我省農機推廣中容易產生的問題與原因
2.1在農機推廣中受地理條件和經濟的制約
我省的耕地面積廣闊,應該使農機種田大有所為,但我省地處寒帶,大田機械只能是半年忙。尤其是經濟因素,農機的價格相對較高,而我省經濟欠發達,農民收入不高,使農民缺乏購買力,也制約了農機推廣。
2.2在農機推廣中缺乏服務體系與扶持政策
農機的服務體系很不健全,制約了農機化發展。相關人員技術不稱職,管理不到位,發揮不出專業職能的作用;同時推廣的經費也不到位;甚至農機推廣人員的醫療保險問題和工資待遇也沒有很好地解決,造成了農機推廣管理工作名存實亡。此外,當地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彈性,并且時有時無,對于一些操作也很不規范。我省的經濟欠發達,資金相對匱乏,地方政府財政方面補貼太少,這些都影響了農機化的發展。
2.3在農機推廣中受思想觀念落后的影響
我省內的農民還普遍存在著一些小農思想,缺乏長遠的發展意識,在生產過程中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未作長遠發展的打算。另外,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程度的加深,很多我省的勞動力已經開始出現外流,使農村的主要勞動力減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機化的發展。
3、我省促進農機推廣工作發展的對策
3.1農機推廣要加強輿論宣傳工作
傳統農業對于我省農民有著傳統的束縛,由于農民自身的文化素質也相對較低,這就導致他們對于一些新生事物接受得比較緩慢。因此,積極做好宣傳工作,讓我省的農民都對農機認識、了解、關心、支持。
3.2農機推廣中要抓好農機項目
國家的支農資金一般是以項目的形式下撥的,因此爭取農機的推廣資金首先要抓好項目的落實,這是推廣農機工作的重點。一是圍繞著政府對農村經濟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可以建設農技推廣項目庫,對項目論證以及申報要搞好。二是認真落實這種推廣項目,可以創辦一些農機化的實驗基地,將項目的推廣進行落實,要做給農民看,以點帶面達到輻射性推廣的目的。
3.3農機推廣中要做好農機技術服務
一是信息服務,要多搜集一些關于新技術、新機具的信息,并且要定期向農民。可以設立咨詢服務窗口,為農民解疑,使得他們進一步了解相關的信息。二是要做好售后服務,相關推廣人員要深入實地,幫助農民解決在農機使用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讓農民用得放心。三是進行示范表演,對于一些新器具、新技術要做好現場的演示。四是積極開展農機的作業服務,將一些機械技術好的有機戶組成機收服務隊,對于農田作業統一進行,提高機具的使用效率,帶動農機市場進一步發展。
4、結語
農機推廣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工作,對于我省來說還存在著一些復雜性問題,相關人員應該努力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積極推廣,最終達到機械化代替體力勞動的目的,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師宗縣;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對策
1前言
農業基礎,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對于廣大基層農村地區而言,立足實際,不斷建設和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刻不容緩。對于師宗縣來說,自然也是如此。最近幾年以來,師宗縣的農業發展不斷加快,進一步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刻不容緩。
2關于師宗縣農業技術推廣現狀的研究與分析
2.1師宗縣概述
師宗縣,居于云南省的東部地區,縣域面積為2783km2,平均海拔為1800~1900m,系亞熱帶與溫帶共存的氣候特征。在冬季和春季,由于受到大陸季風影響,陽光充足,氣候相對溫和干燥;等到夏季和冬季的時候,由于海洋季風氣候的影響,光照條件比較差,氣候總體來說就是溫涼和潮濕的。當地農業發展比較迅速,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也不斷提升。
2.2師宗縣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
首先就是落后的推廣理念。相對于技術服務手段而言,推廣理念還是比較落后的,這種落后主要體現在對農民主體地位的忽視,沒有真正形成以農民為中心的用戶需求導向理念。此外,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比較少,知識體系本身就不夠完善,再加上更新慢,這樣就逐漸導致無法很好適應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整體要求。還有一點就是農業推廣所必須的技術設施和技術服務手段也比較落后,也嚴重制約著農業科技推廣的發展。其次就是落后的硬件設施。要想真正做好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硬件設施是必須的。從目前所了解的實際情況來看,無論是在交通工具,還是在農業儀器,亦或是檢測手段方面,都是極為匱乏的,從而導致技術人員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經驗進行判斷,嚴重制約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整體進程。第三就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不夠。從目前師宗縣農業技術推廣的實際情況來看,當地的政府部門對農業的重視程度不夠,無論是在資金的投入,還是在技術的支持上,都是遠遠不夠的,這樣也就導致當地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遠遠滯后了;再加上農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素質比較低,對于新的農業技術和新的農業品種的接受比較慢,導致整體的推廣進程延緩,普及范圍不夠廣泛。最后就是經費投入嚴重不足。農業技術的推廣需要有力的經費支持。但是,目前來看,農業推廣的經費緊張,再加上從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資待遇、社會地位不高,積極性大大受挫,嚴重影響了推廣工作的開展。
2.3農業技術推廣的對策分析
要想真正做好師宗縣的農業技術推廣,筆者建議應該重點從以下方面著手努力:首先就是要提升思想,轉變認識。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動的先導。對于師宗縣來說,要想加快推進農業技術推廣的整體進程,就要首先樹立先進的理念。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先進理念包括很多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充分意識到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對于當地農業乃至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充分意識到農業技術的推廣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刻不容緩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充分意識到相關人員在農業技術推廣的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能否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是關系到工作質量和效果的關鍵所在。為此,一定要意識到提升人員待遇,改善其社會地位的重要性,為他們全身心投入實際工作中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就是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和支持。農業技術的推廣需要有力的資金支持。為此,當地政府應該立足于當地實際,在財政預算中有專項資金,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各項工作。還有一點就是當地政府要和相關部門一起,努力拓展資金的來源,實現資金來源途徑的多樣化,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從而有效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三就是要加大技術支持。
農業技術推廣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僅僅依靠傳統的理念是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發展實際需求的。為此,筆者建議一定要加大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加大技術支持,為農業技術推廣各項實際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第四就是要進一步做好科技示范工作。很多農民的綜合素養不高,對于新科技、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強,這樣就導致每一項農業技術在進行初期推廣的時候,持有觀望態度。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筆者建議一定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好科技示范工作,尤其是對于那些潛力大、經濟效益理想的項目,一定要有重點、有針對性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戶,將這些成果更加直觀展現在農民的面前,引導農民逐漸轉變傳統的經營方式,逐漸實現科技致富。最后就是要不斷加大宣傳的力度。加大宣傳,讓農民意識到農業科技推廣的現實意義尤為重要。為此,筆者建議一定要依托多媒體、網絡和電視等,采用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方式,做好宣傳工作,為進一步做好農業技術推廣的各項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3結語
從上文的論述中,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做好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但是要想真正做好這項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先進理念的指導下,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各項相關工作,加快推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整體進程,進一步發揮先進的農業技術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積極效用。
參考文獻
[1]許新清.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現狀調查與改革對策分析探討[J].農業科技管理,2011,30(5):64-66.
[2]劉曉斌.江蘇省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建議[D].南京農業大學,2016.
篇5
[關鍵詞]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8-0036-01
所謂農業技術推廣是指通過試驗、示范、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形式,將應用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的相關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全過程的活動。現今,伴隨著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經濟體制變革的不斷深入,農業技術推廣除了單純地推廣農業技術外,還蘊涵著教育農民、組織農民和培養農民的義務,甚至可以將之定位為改善農民實際生活質量和提高農民收入等的社會教育活動。但從目前農村農業技術推廣情況來看,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一、當前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沒有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現有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在國家統一部署之下,對推廣中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進行統一的分配與管理,對于重點的技術成果也是采取統一的推廣方式。然而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技術研究與技術推廣之間存在隔閡的問題,而且科、教、農三者之間也沒有良好的互動關系,使得大多數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單純注重農產品的種子與肥料,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并沒有落到實處。
2.農業技術推廣方式相對比較單一
綜合當前我國大多數地區的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方式,基本上還是延用傳統中的那套陳舊推廣方式,即以試驗和示范為主,把農業技術普及到具體的農業生產活動當中去。這種農業技術推廣形式注重的是單純的技術推廣,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重要因素。如果僅僅是在生產技術上做文章,卻忽略了產前和產后的工作,最終就會導致資源的浪費、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等諸多問題。從根本上來講,這種推廣形式并不利于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投入不足
我國每年農技推廣經費約占農業生產總值的0.2%左右,從全世界范圍來看,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比例占到0.5%左右,而發達國家則一般占到0.6%~1.0%。從投入資金存在的巨大差距來看,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必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才資源,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我國用于農業技術推廣上的資金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實際推廣工作的需要,導致了其被動局面的產生。
4.農民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制約了他們接納現代化農業高新技術的積極性
由于農民受到知識水平所限,個人缺乏對新興農業技術的了解和興趣,因此影響了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的推廣工作。農民們在使用高新技術之前,都會在內心先打一打自己的“小算盤”,他們普遍都會對即將投入的成本和將來所能獲得的收益進行橫向比較,只有當結果顯示為收益大于投入時,他們才會選擇使用高新技術。在另一個方面,農業高新技術在使用之初也確實蘊含著一定的風險,這讓農戶們更加謹慎地投入資金和勞動力,所以他們大多對農業高新技術保持著觀望態度。
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1.探索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技推廣新方式
一是結合當地的區域產業特色,建設和擴展新技術和新品種的展示示范基地,將基地做為標本,向農民直觀地、形象地展示和介紹新技術和新品種所創造的顯著經濟效益,從而提高農技推廣工作的說服力和農民接受新技術和新品種的積極性;二是通過實施科技進村入戶工程,建立起“專家—技術指導員—科技示范戶—普通農戶”四位一體的“立體化”科技進村入戶推廣模式,實現農業技術和農民的“零距離”接觸,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三是對測土配方施肥、高產創建等重大技術示范推廣項目,通過下鄉進村巡回宣傳宣講、廣泛張貼宣傳資料以及發放“明白紙”等形式進行連續性宣傳活動,大幅度地提高技術推廣活動的影響,促進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進行;四是通過“三電合一”(即電視、電話和電腦)的現代信息技術,及時為廣大農民提供咨詢服務,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
2.加強農民帶頭人的培養工作,建立農業技術協會
任何新生農業技術的出現,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地得到普及和推廣,因為只有經過實踐證明確實有效才能擁有說服力。為了加快新生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進速度,在推廣過程中可以挑選和培養一批有科學頭腦的農戶做為帶頭人,因為他們的科學思想意識強、文化素質較高,并有一定的抗風險意識,這樣的農戶敢于嘗試使用先進的農業技術,然后推廣人員可以將這樣的農戶所取得的超額經濟效益做為活生生的樣例,讓其他農戶真真切切地看到,這才是最有現實說服力,這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才是最有促進作用的。可以成立農業技術協會來加強對農民帶頭人的培養,讓農戶帶頭人感覺到自己是有組織依靠的,并且要針對農業技術帶頭人制定一定的鼓勵政策和優惠政策,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使用新的科學技術進行農業生產的自信心。
3.改革和優化農技推廣用人制度
增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能,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科學的人力資源運行管理制度,是推進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創新的關鍵所在。本文建議基層農技推廣系統在內部用人制度上,積極推行聘用制,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則,推行農技推廣執業資格制度,推行全員考核制度,以此作為人員續聘、解聘和薪酬調整的根本依據。在分配機制上,將貢獻、績效與收入掛鉤,對有突出貢獻的人員要實行科技重獎,從而調動和激發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使農技推廣人員安心本職工作,應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待遇,可考慮將農技推廣人員的工資、補貼及其他推廣業務費納入財政全額預算,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促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不為身處“農門”而苦惱。當然,其間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制定科學的用人制度,并采取強力措施使之得以落實,這樣就可以在全面提升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使得他們清楚推廣人員應遵循的職業道德,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最終成為一個受農民歡迎的農技推廣人員。
4.建立多渠道的農業科技推廣投融資體系
應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多渠道農業科技推廣投融資體系,從而提高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能,這也是推進基層農技推廣創新的必要保證。建議強化財政撥款的主渠道作用,增加農技推廣的投資總額,不斷改善投資的比例和結構,省級和地方各級財政在適當增加經費投入總量的同時,也要逐步完善農技推廣投入的分布結構;在逐步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資體系的同時,應鼓勵農技推廣部門興辦經濟實體,但要正確處理好農技推廣與經營創收之間的關系;在爭得試驗和示范專項推廣經費之后,相關部門和人員要認真研究和探索重大農業創新技術,取得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的技術突破,這種良性的經費使用方式無疑可以為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參考文獻
[1]劉春雷,創新農技推廣機制 推進農村經濟發展—萊陽市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運行機制創新情況的調查[J],農業科技管理,2011-12.
篇6
關鍵詞:農業技術 推廣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DF4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由于大批有知識的青壯年農民外出打工,留下的從業人員實際上多是“老弱病殘”,對新知識新技能接受能力差。有的早已被事實證明成效顯著的新技術,如旱育秧及機械化插秧等,推廣多年覆蓋面仍然不夠理想;實行配方施肥實際上還是農民憑經驗施肥。加之國家實行新的土地流轉政策剛剛開始,多年來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格局并未完全形成。可以說,農技推廣難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
一 、指導思想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主體,是國家對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的重要部分,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主要載體,是新階段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依靠力量。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將越來越依靠科學技術和農民素質的提高,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將承擔更為重要的任務。通過改革和創新,解決農業生產一線科技力量薄弱的問題,解決部分推廣人員素質不高的問題,解決調動企業等社題,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新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要按 照 《農業法》和《農業技術推廣法》的要求,通過明確職能,理順體制,科學設站,轉換機制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分別承擔公益性職能和經營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對政府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原則
落實黨和國家關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規,切實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強不是機構人員數量的增加,而是通過改革和創新,優化隊伍,形成合力,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確保農技推廣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2職能明確原則
合理劃分政府支持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承擔的公益性職能和經營性職能“強化公益性職能、明確機構隊伍,理順管理體制,確保經費來源,保證職能發揮;分離經營性職能,組建服務實體,參與市場競爭
3精簡效能原則
適當合井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大力精簡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中的非專業人員。按照專業特點和充分發揮公益性職能的需要,科學合理地設置機構,優化農業技術推廣隊伍。
4因地制宜原則
根鋸各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特點、地理環境、資源狀況、區域規模等情況、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分類指導,不搞整齊劃。
5穩妥推進原則
要正確把握改革、梢簡、創新與穩定的關系,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改革和精簡改革和梢簡,不是簡單地撤井機構和大量裁減人員,而是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積極探索新的運行機制、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以提高服務水平。
二、存在的問題
1農民技術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隨著現代農業進程不斷深化,各種新技術不斷涌現,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不能經常化,出現技術斷層,大多數農業技術人員水平不高,一定程度限制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服務。
2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專業人才隊伍待遇偏低
事業單位的機構改革頻繁開展,工作人員紛紛找機會外調或考錄公務員另辟途徑,鄉鎮基本沒有新的人員補充,現有人員基本都在鄉鎮工作10 年以上,為鎮域經濟及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由于鄉鎮機構設置級別及領導職數、職稱評聘職數限制,鄉鎮工作人員即使工作多年,在職級及工資待遇上也沒有多大發展空間,符合職稱晉升條件還要受聘用指標限制,而且缺乏與之配套的激勵競爭機制,嚴重影響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
3適應現代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設施還不是很健全
一是大部分村沒配齊電腦,縣、鎮、村技術推廣體系沒有完全實現網絡化管理;二是農技人員的交通工具和燃油補助問題需要財政撥款解決;三是攝錄設施不配套,一定程度限制了農技的培訓與推廣。
三、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建議
1 創新推廣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努力使農民接受農業科技由被動變為主動
把農技推廣工作與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很好地結合起來,與逐步建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體系結合起來,致力于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和盡快改變農業弱質產業的形象,促使人們自覺地加大農技推廣工作的力度,實實在在地為農民增收致富服務;
加強宣傳輿論導向,采取寓教于樂、形式多樣的宣傳手段,激發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興趣和熱情;
(3)改變行政命令型的農技推廣服務模式,通過說服引導、簽訂技術承包合同等方法,將農戶和農技部門的責權利結合起來,形成雙方自愿、利益同享、風險共擔的約束機制,提高農民采納推廣部門建議和技術措施的積極性。
2 創新推廣手段,抓好科技示范,努力使農業生產新技術簡便易行
由于大多數農民不愿花錢應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技術,因此每一項新技術推廣的初期農民大都抱觀望態度。為此,農技推廣部門要著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對增產潛力大、效益高、推廣面大的農業技術項目,區、鎮、村、組都要有目的、有重點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戶,為農民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習樣板,用活生生的事實教育和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應用科技致富。農忙季節可以用宣傳車在街道集鎮、田間地頭巡回講解,也可以常年利用黑板報及手機短信平臺等方式向農民傳授新技術、新技能。
3 創新素質教育,加強技術培訓,努力使農民應用科技由外行變為內行
根據目前農村經濟和農民素質現狀,加強農民技術培訓,應突出層次性和實用性。對科技文化素質偏低的農民,可根據農事季節的特點,采取辦培訓班與現場示范相結合的辦法,以增強他們的科技意識,提高運用農技進行自我服務的能力。同時,要注重加強對那些沒有正規學歷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學歷教育,通過多種渠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
4 創新服務思路,搞好整合配套,努力使農民從農技應用中真正得到實惠
農技部門要充分利用隊伍專、人才多、分布廣、信息靈的優勢,將產前的項目篩選、產中的技術指導和產后的銷售服務作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務范圍。在產前,要搞好市場調查和預測,為農民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準備;產后則可以采取獨營或聯營的方式,開展農副產品的購、加、儲、銷等服務,切實為農民解除后顧之憂。對量大面廣的主導產品,農技部門要及時推廣系列加工、包裝、儲運等方面的新技術,以實現農副產品的多層次增值,讓農民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5 創新體系建設,優化運行機制,努力使農技推廣機構鞏固和完善
良好的運行機制是搞活農技推廣工作、增強實力的關鍵所在。因此,農技推廣部門要改革舊的推廣模式,在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結合、技術開發、推廣與經營結合等方面走出一條新路。要遵循“立足推廣搞服務、搞好服務促推廣”的原則,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農機人員要走出機關大院,深入基層,發揮各自的技術特長,開展個人或集團技術承包,實行技術推廣與經濟報酬掛鉤,調動農技人員推廣農業科技的積極性,增強農技推廣機構的經濟實力,使基層推廣機構不斷鞏固,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服務方式不斷完善。
結束語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設立在縣鄉兩級為農民提供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農業機械、農村能源、水利等科研成果和實用技術服務的組織。長期以來,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搞好農田水利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 面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要求, 現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需要適時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 張樹峰,王學鋒。我國基層農業推廣體系創新與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07(20)
[2] 楊進華。安徽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的思考和建議[J]。 安徽農學通報。 2007(12)
篇7
關鍵詞:農作物新品種推廣問題對策
農作物優良品種的大面積推廣應用對農業生產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近年來,一大批優質、高產、穩產和專用型優良新品種出現在種子市場中,既豐富了種子市場,也為農民選擇良種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但從實際情況看,由于新品種推廣工作中一些環節未做到位,有明顯增產潛力的新品種并不能很快為農民所接受,推廣應用到農業生產中。
1.存在的問題
1.1老品種退出市場難
目前,在一些地區種子市場中銷售的主要農作物品種,其推廣年限有的可以追溯到20年前,但因一些種子企業沒有自主產權的新品種,所以一直使用這些老品種,這是老品種遲遲退不出市場的主要原因是之一。另外,部分地區因自然條件特殊,一些老品種雖然沒有高產的優勢,但在早熟穩產方面有較好的表現,從而獲得一些農民的認可,這是老品種退出市場難的另一個原因[1]。
1.2品種來源多,農民選擇難
種子經銷商通過與大型種子企業簽訂協議,取得該企業專利品種在本地區的權,引進不少未經在本生態區試驗、示范而任其夸大宣傳的新品種,甚至有的未經審定、認定的品種也紛紛上市,造成同一作物經銷品種往往可以達到四五十個,讓購種農民在眾多品種面前無所適從,難以放心選擇,只能聽任經銷商單方面的夸大宣傳,從客觀上影響了適應性強、產量表現突出的新品種的推廣[2]。
1.3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作用發揮不充分
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是農技推廣體系中的最基層單位,在職技術人員熟悉本鄉(鎮)的農業生產情況,因此在新品種推廣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近些年的良種推廣中,一些鄉(鎮)農技服務中心偏重追求利潤,即重點宣傳、推銷讓利高的種子企業,客觀上造成當地農業主管部門的主導品種與大田生產以及農民用種上出現斷層[3]。
1.4優良新品種價格普遍偏高
絕大多數新品種是《種子法》頒布實施后審定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價格比普通品種高許多。以玉米種子為例,普通品種市場價一般為5~7元/kg,而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市場價達到13元/kg左右,有的甚至超過30元/kg。多數農民在選擇種子時對新品種的高價難以認同,仍然選擇價格低廉的老品種。
1.5農技推廣部門對新品種示范推廣力度不夠大
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新品種的最終使用者是農民。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科學技術和育種手段的不斷提高,一批高產、優質、高效的農作物新品種投入市場,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由于多數農民文化程度較低,對新品種缺乏足夠的認識,接受緩慢,致使許多新品種在推廣階段得不到及時推廣而失去價值。實踐證明,新品種多點試驗示范是大面積推廣的重要途徑,為此,作為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主體的各級種子管理部門應做好種子的試驗示范工作。但由于經費不足等原因,難以對區劃品種進行多方位、大面積布點試驗示范,無法讓更多的農民在短期內對新品種有較深的認識。
2.對策
2.1加大新品種的宣傳力度,健全教育體系,提高農民素質
農民是農業發展的主體力量,推廣應用科技成果和先進技術的最終主體是農民。大力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建立農民科技書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培育新型農民,全面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依托種子推廣管理部門信息和技術優勢,廣泛引進近年來省內外投放市場的新品種,通過試驗,嚴格篩選出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再進一步延伸向各鄉(鎮)的示范點進行多點示范。對示范成功的品種,通過報紙開辟專欄,電臺、電視臺設立專題節目,還可以印發宣傳資料以及結合“三下鄉”活動到農村進行現場培訓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新品種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點,盡快使新品種深入民心,并在大田生產中得到全面使用,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作用[4]。
2.2完善品種更新機制,盡快消除品種多、亂、雜現象
根據各地不同地生態區域特點,因地制宜地確定主推品種與搭配品種的合理布局,按照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制定退出機制,逐步消除品種多、亂、雜現象。每年夏收和秋收前組織農業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推廣部門各進行1次夏秋作物的現場觀摩,認真評估,選出主推品種,確定退役品種,取消品種使用終身制,使品種數量在生產上保持合理水平的動態平衡。
2.3增加投入,加大新品種示范推廣力度
政府部門應充分重視新品種多點大面積示范工作,并增加這方面的投入,充分發揮種子管理部門的新品種示范推廣職能。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對新品種進行大規模多點示范,做到縣有中心示范區,鄉有示范點,村有示范戶。這樣,可使新品種零距離展示在農民面前,使農民對新品種有及時而準確的認識,從而增強示范效果,為下一步推廣打好基礎。
2.4強化推廣方式創新,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實踐證明,新品種示范展示為各級農業部門和廣大用戶提供了直觀評價新品種的平臺,是加快新品種推廣的有效途徑。目前新型農技推廣體系正在不斷完善中,今后,在新品種推廣中要不斷創新機制和方法,在抓好糧食作物示范的同時,要更加重視瓜果蔬菜等高效作物的示范展示,特別是設施栽培技術的宣傳推廣,對農機的宣傳要突出品種效應,把農技、農機、種子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示范。要讓真實可靠的種子信息進村入戶,科技入戶重點應該是種植高效作物的農戶,這些農戶更注重投入產出比,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技術。
2.5加強基層農技服務中心建設,強化其農技推廣職能
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是最基層的農技推廣部門,是新品種推廣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應予以高度重視,要運用行政和經濟手段,加強基層農技隊伍建設,增撥人員經費,吸收農技畢業生充實到基層,徹底改變目前鄉(鎮)農技中心人員不足、技術老化、經費偏少的現狀,以進一步強化其基層推廣職能,使新品種推廣形成網絡,讓農民盡快用上適合本生態區域的優質、高產、高效品種,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作物新品種推廣工作,促進農業現代化向縱深發展。
2.6對新品種增加補貼
良種補貼是國家一項重大的支農惠農政策,其目的有3個:一是推廣良種,增加單產,提高產量,促進高效農業發展;二是改善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推動科技創新。由于政府對新品種實行授權生產經營,使擁有新品種權的企業利益得到了有效保護,從而提高了育種者的積極性。針對新品種價格偏高的問題,政府可在原有良種補貼的基礎上,在新品種開始推廣的最初1~2年再給予一定數額的補貼,以相對降低專利品種的價格,逐漸消除農民對種價高不愿增加投資的心理,一旦農民對新品種有了充分的認識便可自然接受,從而使新品種得到快速推廣。
2.7充分利用種田大戶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農技推廣部門應在廣泛深入調查的基礎上,與有代表性的種田大戶建立聯系,對其進行有關新品種、新種法等方面的指導和培訓,使他們對新品種有比較充分的認識,從而積極使用新品種,起到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
參考文獻:
[1] 曹藍海,呂富棠.我市玉米新品種推廣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種子科技,2010(2):18-19.
[2] 楊大勇.當前農作物新品種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0(1):11-12.
篇8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穩步向前,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解決三農問題迫在眉睫。推廣農業機械技術是新興的一種農業發展模式,將農民勞作和現代化的機械技術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大大減輕農民的勞作負擔,還可以提高糧食的單位產量,從而貫徹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廣西北流市新豐鎮戰地103平方公里,其中包括9.7萬畝的山地和1.4萬畝的水田面積,該鎮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3%。因此,要在該鎮大力推廣農業機械技術,共同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美麗北流,增加全村人民的福祉。
二、挖掘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一)推廣力度不足
新豐鎮包含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65個村民小組,該鎮人口有5.3萬。基于我國當今貧富差距較大的國情來看,推廣農業機械技術的任務十分繁重,在一些落后及偏遠地區,并不能普及到農業機械技術。有時即使可以將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進村,但受到交通或其他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各部門協調能力不足,基礎條件較弱等限制因素使得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效果得不到最大發揮。
(二)推廣經費不足
該鎮每年的工作產值達13.8億元,在2014年,該鎮財政收入1277.17萬元。而要達到高效率高質量的農業生產活動,就需要具備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設備,在政府每年發放給農業機械技術推廣費用當中,拋去農業技術人員資金之外,所剩部分在農機推廣應用當中略顯不足。我縣在農機推廣的各個方面都缺乏條件支持,沒有資金鏈的不足,使得完善的設備儀器不能合理配備,機器儀器不能及時投入生產之內,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面臨巨大瓶頸。
(三)農民教育水平
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小農經濟已經深入人心,農民受傳統封建思想影響較大,對農業機械技術的接受具有一定的長期性,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跨度。大多農民受教水平較低,思想保守,往往擁有只有靠雙手創造成果的觀念,不愿意接受新技術。當然,更有持有懷疑觀?c的,并不相信可以實現高產高效的農業機械技術。
(四)推廣專業技術人員不足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部分領導干部也會認為農業機械技術可有可無,不會對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有較大的關注度,更不會對此進行資金支持,經費的不足等限制因素都會降低該縣對農業機械技術人員的吸引力,很難留住新型技術人才。受年齡水平的限制,有豐富技術經驗的老技術人員并不能一直保留,而新型專業技術人員不足,會使促進農業發展的人員出現斷層,造成嚴重的結構不合理現象,大大阻礙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改進當前農機推廣的對策
(一)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引起社會關注
堅持“農業穩鎮”戰略,不斷加強宣傳推廣力度,積極爭取政府對農業機械技術的資金投入,不斷鼓勵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加入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工作。有了充裕的資金支持,不斷完善設備儀器,并對資金的使用進行實時監督記錄,確保資金透明公開使用,將每一筆資金都投入到農業建設當中。加大對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技術人員以身作則,親自向農民進行實驗,讓農民親切感受農業機械技術的偉大,增強興趣,培養熟悉感。
(二)改進推廣方式
基于當地實際情況,深入農戶,探究出最適合的推廣方式,將完善的農業機械技術設備儀器帶入農戶家中,親自教學,充分利用政策優惠并不斷改革創新。因人而異,對農戶進行分類化管理,針對性的對不同類別的進行指導。建立農企業與農戶之間的關系網絡,使得農民可以長期解決農業機械技術設備儀器的售后問題,并保證了農戶未來的購機渠道,新豐鎮目前已經配備農業器械兩千多臺。
(三)實施培訓,開展農技推廣宣傳教育
由于農民的受教水平普遍較低,推廣農業機械技術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提高農民的理解能力和適應力。建立相關教育宣傳部門,將農機技術帶入農戶家中,從理論學起,最后引導農民深入實踐進一步推廣農業機械技術。培訓教育的內容應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從理論方面向農戶深入貫徹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認識到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所帶來的益處,增加農戶對推廣農業機械技術的認可度。
(四)開展實驗教學,鼓勵干部駐村教學
一些地區較為偏僻,基礎設施十分落后,要先面向該地區的土地、生產方式、作物種類進行實地考察,因地制宜的制定出該地區可行方案,例如該鎮的作物經濟有荔枝、八角、水稻、木薯等,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技術干部進行定期培訓教育,提高專業素養。增強該地區的吸引力,鼓勵干部駐村教學,激發農業機械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建立健全相關的考核機制,使得技術人員可以竭盡全力參與進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工作,起到連接農民和農業機械技術的橋梁作用,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四、結束語
篇9
農機推廣,即通過試驗、鑒定、示范、培訓、指導及咨詢服務等,將農業機械和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生產產前、產中及產后過程中的普及和應用的活動。在過去,我國的農業機械化主要局限于農業生產產前使用,機械化品種也基本是簡單機械化。近些年來,農業生產機械化開始逐步向產中和產后延伸推廣,而且品種由單一向信息化、自動化和電器化多樣化發展。然而,隨著農機事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原有的農機推廣觀念技術及體制都不能良好地適應于目前的形勢,存在一些問題和沖突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本文將對目前我國農機推廣事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概括,并提出解決方法。
1 我國農機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1 農機推廣不均衡
目前,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的推廣進程還處于初級階段,而且推廣程度受范圍限制,存在嚴重的區域差異。從我國農業機械化覆蓋程度而言,總體上北方農業機械化程度比南方高。北方以北京、天津為代表,南方以上海和江蘇為代表。而新疆與黑龍江則覆蓋推廣率要低很多,處于農業規模經營開始興起階段。
1.2 政府投入不足
在農業機械化的推廣過程中,政府不夠重視,對于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制定中缺乏具體有效的措施,操作性不強,使農機推廣工作受到一定的輕視。而且投入的經費不足,導致了農機推廣部門將農機的經營作為首要目的以增加經濟來源,推廣力度大大降低。也正是因為資金不足,農機部門難以承受農機推廣設備的老化、落后,導致了農機推廣公益性得不到保障。在池州,市、縣兩級投資力度逐年有所加大,但是總體上技術太小,支農資金還是十分有限。
1.3 農機推廣技術單一,體制落后
據我國農機推廣體系現狀研究結果發現,我國農機推廣體系為計劃經濟的產物,有四個等級:國家級、省級、縣級和鄉級。這種體系在我國80及90年代得到一定的發展,對于農業機械化的建設有很大的幫助。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這種完全依靠政府農機單位來推廣農業機械化產品和技術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群眾對于當前的農業機械技術的需求,不能適應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需求。
1.4 推廣人員意識淡薄,配備不合理
在農機推廣過程中,工作人員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工作人員年齡老化,高級人才引進不及時,專業化的年輕人極少,造成人才斷層現象嚴重。正因為工作人員思想觀念落后,知識陳舊,對新型的農業機械產品和技術了解不足,限制了農機推廣工作的開展。
其次,推廣過程中,工作人員全局觀念淡薄。在農機的推廣工作中,往往只注重一方面的目標,只考慮產前或產中某一過程中的應用,沒有樹立全局觀念,缺乏對農產品的深加工機械設備的推廣運用。
2 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和產品的對策
上面我們簡單分析了目前我國農機推廣中主要出現的問題,主要的解決對策就是從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綜合入手,來解決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問題。
2.1 完善農機推廣體制,加強政策落實,資金投入
2.1.1 加大對于農機推廣的支持力度,要保證推廣部門的完善性。可以實行推廣責任制,按區域安排專職人員負責,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明確各部門各單位的責任,市、先級要做好農機研究和科技創新,鄉村單位則做好宣傳示范,對于農民的要求要認真了解,嚴格對待。
2.1.2 盡量提高農機推廣部門的公益服務,保證農機部門發揮它作為政府、農機制造行業和農機用戶之間的紐帶作用。這就需要各級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了制定和實施具體有效的農機推廣政策和措施,落實政策,使農機推廣機制具有可執行性。
2.1.3加強資金的投入:針對農機推廣缺乏資金這一點,要加強對農機推廣部門的資金投入力度,確保推廣工作能持續高效的進行。同時,也可以加大落實補貼政策,鼓勵農民購買使用農機產品。
2.2 引進專業人才,加強推廣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
科技的高速發展帶動了農業機械技術的進步,農機產品的更新換代和技術的不斷革新對農機推廣人員有了更高的要求。前面提到在農機的推廣工作中,嚴重缺乏專業人才,而且推廣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素質都有很大程度的不足。因此,在農機的推廣過程中,要加強人才的儲備。按我國相關制度規定,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部門中,專業技術人員的比重不能低于80%,而實際上,專業人才的比重遠低于該標準。人才的儲備可以從兩方面來著手:第一方面,引入具備專業知識的高科技人才,第二方面,對于在職推廣人員加強專業知識和素養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要結合當前的市場經濟和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強農民收入為目的,從林牧漁業、設施農業及農產品加工等領域開展工作。從農機產品的選擇、新設備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和保養維修等多方面來進行培訓。此外,要加強推廣人員的素養,真正在農機的推廣工作中發揮個人能量,幫助農民盡快上手,提高農民的收入。
2.3 利用農機技術探索現代化農業合作社
新型農業合作社是現代化農業發展過程的產物,對于推進農業的現代化、產業化和持續化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推廣過程中,要深入基層,全面貫徹到農機使用的各個環節,合理調整產業規模,加快產業化調整,推動農業的專業化、規模化和集中化經營。積極引導現代農業的建設,支持農機制造企業的創新,調動從部門到個人的積極性,為現代化農業合作社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參考價值。
篇10
1.1推廣模式還不夠完善,推廣制度還不健全
目前農村技術推廣形式單一,主要是靠技術人員單方面的講解。由于技術人員和農民之間缺少互動,農民仍然處于被動狀態,所以導致技術推廣工作也很被動,沒有產生實際效果。
1.2農村技術推廣資金沒有合理配置
政府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投放資金到達地方政府以后,地方政府沒有對推廣資金進行合理安排,沒有落到實處,導致資金的使用不足。在重點推廣的技術上沒有足夠的資金,推廣就會停滯。
1.3農業推廣公益服務意識不強
很多政府推廣人員自己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認識還不夠,沒有認清自己從事一個什么樣的角色,沒有做好服務工作,態度不夠端正,趾高氣昂,引起農民心理不滿,導致推廣工作很難進行。
1.4農村技術人員自身技術水平有限
技術人員在推廣過程中自身技術水平不過關,沒有起到先鋒模范作用,技術人員也沒有樹立終身學習的態度,沒有及時學習更新的技術,因此不符合信息化時代的要求。
2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發展對策
- 上一篇:生物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 下一篇:語言教育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