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思潮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8 13:40: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民族文化思潮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民族文化思潮探究論文
在世界近代史上,當一些落后地區受到外來文化的強大影響或宰制時,往往引發民族意識的覺醒并由此導致民族文化思潮的激蕩,這是為數頗多近代化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在中國,中體西用論的產生,乃是洋務派開明人士及早期維新派人士在自強的目的下,欲援引西學又不欲有背傳統夷夏觀的兩難抉擇中,既要對頑固派的抨擊做出解釋,又要使自己對傳統文化的信念保持平衡,所做出的一種文化辯解論式。正是在此兩難抉擇的左右辯解中,迎來中國文化近代化的序幕。梁啟超于維新之后對西方民族主義的研究中受到啟發,從而為光大宏揚傳統文化而以“新史學”為代表,開始傳統文化的近代化探索。與之相前后有國粹派興起,倡言“保存國粹”、“復興古學”的宗旨,也主要借助史學宏揚民族主義,以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向近代化轉換。重新回顧在世界民族文化思潮的大背景下,中國近代自中體西用論以后為推動民族文化近代化的種種現象,于今日或可收溫故知新之益。同時若能與歐洲19世紀的文化民族主義作一比較,分析其異同,可使人們更加清楚近代中國民族文化思潮所表現出的歷史特殊性。
一、近代世界的民族文化思潮
在近代世界史上,在法國大革命之后,近代民族主義蓬勃興起。而民族主義的興起,又對世界歷史產生極大影響。誠如有的著作所言,從1830年到1914年世界歷史的特征是民族主義蓬勃發展,它成為影響西方世界歷史的最強大力量之一;如果審視民族主義的興起,除種族等方面的原因外,文化上的共同聯系是特別重要的;其目的是建立民族國家以擺脫外來壓迫和追求富強[1](P136-137)。有的學者則專從文化的角度探討民族主義興起的原因,其一是“文化危機論”。即一個社會從一種文化轉向另一種文化時,必然會導致文化沖突;這種文化沖突在受到外來文化入侵時更為加劇,由此造成文化危機,在此文化危機中產生民族主義。其二是“文化移入理論”。即某些特定國家都要經歷一個間斷性的文化轉移時期,這種文化轉移的推動力不是來自內部而是外部,即依靠著“文化移入”,在此“文化移入”的過程中產生民族主義[2](P15)。總之,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應該視為某一地區特定社會群體在受到外來侵略時,在文化上做出的回應;這種回應更多表現為對自己舊有文化的收集、整理與振興宏揚,以形成一種民族認同的文化理念,或者說為造就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質所必需的文化建設準備。這往往表現為一種民族文化思潮的流行,與此有關的是所謂文化民族主義,它在德國的表現最為典型。在進入到19世紀的相當一段時間,德意志仍然是一個封建的農業國家,政治上仍未統一,資產階級力量弱小。處在封建高壓下的資產階級,只能逃遁于民族的過去,把對民族的希望表達于文化領域,試圖在已經逝去的民族的偉大與光榮中找到鼓舞和自信。此外,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倫戰爭極大刺激了德意志的民族自覺,為爭取民族的復興和統一,促使一些知識精英把目光投向歷史,希望從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中,汲取現實的啟示和力量。德國學者赫得(J·G·vonHerder)是文化民族主義的直接啟迪者,他最早提出了“國民精神”的概念。由于“國民精神”的保有者是廣大民眾與鄉民文化,諸如風習、民德、文學、音樂、語言等等所有方面,于是赫得及其他德國學者開始收集整理民間傳說與民謠。他們從整理的成果中見到了古代德國光輝史詩的持續,見到了作為“德國獨有的”純真而自發的傳統的存在。在保存民族傳承的精神之下,德國的歷史研究也在這時開始出現,如現代職業史家的出現就在此時。日后“德國學派”的史學雖號稱是“科學的”,但其意識性是文化民族主義的。德國知識分子們積極從事自己歷史文化傳統的整理和研究,其根本目的是抵御外來文化的宰制和影響,并表現出構建民族精神的強烈文化追求。這種民族精神義理是為了揭示自己的人民在歷史上對人類有一定貢獻,和其他民族有同樣價值,因而這種整理和發揚自己歷史文化傳統的努力,歸根結底是為了提高本民族的現實地位。德國之外,文化民族主義在歐洲其他部分同樣很普遍,特別是在經濟上、政治上比較落后的地區。在愛爾蘭、波蘭、挪威、意大利,對振興與研究民俗傳統產生了同樣的興趣,出現了同樣的民族歷史和文學傳承的探索和同樣的語言學研究[3](P23-26,35-36)。上述例證說明,在近代民族主義興起之后,一些落后地區在受到外來文化的強大影響時,往往要高漲起本民族的民族文化思潮,其表現主要是對自己固有的歷史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為的是從文化上凝聚自己的民族和從文化上提升本民族的地位。在這種對各自民族歷史文化傳統的繼承發揚中,尤以史學上的成就與影響更具有代表性。19世紀德意志民族文化思潮的高漲,促使德意志民族主義史學的發達。史學家們利用史學宣傳德意志民族精神和發揚德意志民族文化傳統,極大地推進了德意志的民族統一運動,同時也推動“歐洲各國的歷史研究逐漸走上了民族主義的道路”[4](P33)。總之,以德意志為代表的高漲的民族文化思潮,構成近代歐洲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頁。
歐洲民族主義的惡性膨脹,演為帝國主義的海外擴張。對此,西方學者自己講得極為清楚:“民族主義的必然產物,即幅員廣大的和飛揚跋扈的帝國主義。”[1](P36)這是對近代歐洲資本主義列強發展由來的最好說明。其實在20世紀初,中國的有識之士就已指出:“綜觀各國大勢,莫不由民族主義變為民族帝國主義,略地遍宇內,山陬海澨各有主人,乃東亞大陸尚有一甌脫地在,于是萬馬齊蹄,千艘鼓輪,爭向我大陸進發”[5],即指出帝國主義乃由民族主義膨脹而來,而且隨之便向外,尤其是向亞洲和中國侵略擴張。伴隨著帝國主義政治、軍事上的擴張,是其文化上的擴張。帝國主義烈強的擴張,促使歐洲之外落后地區民族自覺與民族文化思潮的興起,近代亞洲的日本和中國就是如此。19世紀中葉,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日本也面臨淪為殖民地的危機。西方列強的刺激,引發日本在1868年開始為追求富強而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運動。在明治維新的前20年,日本已出現全盤歐化的狂熱思潮。做為對這種思潮的回應,1888年日本的一些有識之士倡導“國粹保存”運動,以抵制全盤歐化的消極影響。“國粹保存”運動的提倡者們多是些仰慕西方文化的人士,因而他們并不一般地排斥西方文化。但他們是民族主義者,因而其“國粹保存”思想乃是主張在保存日本文化特有的民族精神的前提下,輸入和吸納西方文化。所以日本的“國粹保存”運動,乃是日本受到西方文化入侵的刺激,在近代化過程中出現的民族自覺和民族文化思潮的激蕩。經歷這個過程之后,日本才走上“西方文化日本化”的道路,并取得現代化的巨大成功。因而可以說,以“國粹保存”形式表現出發來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日本文化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日本的這段歷史,對當日中國也曾起到很大的啟發借鑒意義。
按一般看法,西方19世紀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對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世界主義的回應。而日本近代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在西方列強入侵的刺激下所做出的反映。中國的情況與日本相似,只是近代中國的民族文化思潮在表現形式上更為復雜。不過大體上講,應以中體西用論的提出為端緒,以后陸續出現一批在民族主義思想主導下的學者,以繼承發揚傳統的學術文化為主體,同時注意吸納西方文化,用來構建新型的、獨立的近代民族主義文化,從而在文化領域表達出中華民族近代化的發展意識。
二、中體西用論與近代中國最初的民族文化反思
我國民族文化思潮論文
在世界近代史上,當一些落后地區受到外來文化的強大影響或宰制時,往往引發民族意識的覺醒并由此導致民族文化思潮的激蕩,這是為數頗多近代化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在中國,中體西用論的產生,乃是洋務派開明人士及早期維新派人士在自強的目的下,欲援引西學又不欲有背傳統夷夏觀的兩難抉擇中,既要對頑固派的抨擊做出解釋,又要使自己對傳統文化的信念保持平衡,所做出的一種文化辯解論式。正是在此兩難抉擇的左右辯解中,迎來中國文化近代化的序幕。梁啟超于維新之后對西方民族主義的研究中受到啟發,從而為光大宏揚傳統文化而以“新史學”為代表,開始傳統文化的近代化探索。與之相前后有國粹派興起,倡言“保存國粹”、“復興古學”的宗旨,也主要借助史學宏揚民族主義,以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向近代化轉換。重新回顧在世界民族文化思潮的大背景下,中國近代自中體西用論以后為推動民族文化近代化的種種現象,于今日或可收溫故知新之益。同時若能與歐洲19世紀的文化民族主義作一比較,分析其異同,可使人們更加清楚近代中國民族文化思潮所表現出的歷史特殊性。
一、近代世界的民族文化思潮
在近代世界史上,在法國大革命之后,近代民族主義蓬勃興起。而民族主義的興起,又對世界歷史產生極大影響。誠如有的著作所言,從1830年到1914年世界歷史的特征是民族主義蓬勃發展,它成為影響西方世界歷史的最強大力量之一;如果審視民族主義的興起,除種族等方面的原因外,文化上的共同聯系是特別重要的;其目的是建立民族國家以擺脫外來壓迫和追求富強[1](P136-137)。有的學者則專從文化的角度探討民族主義興起的原因,其一是“文化危機論”。即一個社會從一種文化轉向另一種文化時,必然會導致文化沖突;這種文化沖突在受到外來文化入侵時更為加劇,由此造成文化危機,在此文化危機中產生民族主義。其二是“文化移入理論”。即某些特定國家都要經歷一個間斷性的文化轉移時期,這種文化轉移的推動力不是來自內部而是外部,即依靠著“文化移入”,在此“文化移入”的過程中產生民族主義[2](P15)。總之,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應該視為某一地區特定社會群體在受到外來侵略時,在文化上做出的回應;這種回應更多表現為對自己舊有文化的收集、整理與振興宏揚,以形成一種民族認同的文化理念,或者說為造就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質所必需的文化建設準備。這往往表現為一種民族文化思潮的流行,與此有關的是所謂文化民族主義,它在德國的表現最為典型。在進入到19世紀的相當一段時間,德意志仍然是一個封建的農業國家,政治上仍未統一,資產階級力量弱小。處在封建高壓下的資產階級,只能逃遁于民族的過去,把對民族的希望表達于文化領域,試圖在已經逝去的民族的偉大與光榮中找到鼓舞和自信。此外,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倫戰爭極大刺激了德意志的民族自覺,為爭取民族的復興和統一,促使一些知識精英把目光投向歷史,希望從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中,汲取現實的啟示和力量。德國學者赫得(J·G·vonHerder)是文化民族主義的直接啟迪者,他最早提出了“國民精神”的概念。由于“國民精神”的保有者是廣大民眾與鄉民文化,諸如風習、民德、文學、音樂、語言等等所有方面,于是赫得及其他德國學者開始收集整理民間傳說與民謠。他們從整理的成果中見到了古代德國光輝史詩的持續,見到了作為“德國獨有的”純真而自發的傳統的存在。在保存民族傳承的精神之下,德國的歷史研究也在這時開始出現,如現代職業史家的出現就在此時。日后“德國學派”的史學雖號稱是“科學的”,但其意識性是文化民族主義的。德國知識分子們積極從事自己歷史文化傳統的整理和研究,其根本目的是抵御外來文化的宰制和影響,并表現出構建民族精神的強烈文化追求。這種民族精神義理是為了揭示自己的人民在歷史上對人類有一定貢獻,和其他民族有同樣價值,因而這種整理和發揚自己歷史文化傳統的努力,歸根結底是為了提高本民族的現實地位。德國之外,文化民族主義在歐洲其他部分同樣很普遍,特別是在經濟上、政治上比較落后的地區。在愛爾蘭、波蘭、挪威、意大利,對振興與研究民俗傳統產生了同樣的興趣,出現了同樣的民族歷史和文學傳承的探索和同樣的語言學研究[3](P23-26,35-36)。上述例證說明,在近代民族主義興起之后,一些落后地區在受到外來文化的強大影響時,往往要高漲起本民族的民族文化思潮,其表現主要是對自己固有的歷史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為的是從文化上凝聚自己的民族和從文化上提升本民族的地位。在這種對各自民族歷史文化傳統的繼承發揚中,尤以史學上的成就與影響更具有代表性。19世紀德意志民族文化思潮的高漲,促使德意志民族主義史學的發達。史學家們利用史學宣傳德意志民族精神和發揚德意志民族文化傳統,極大地推進了德意志的民族統一運動,同時也推動“歐洲各國的歷史研究逐漸走上了民族主義的道路”[4](P33)。總之,以德意志為代表的高漲的民族文化思潮,構成近代歐洲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頁。
歐洲民族主義的惡性膨脹,演為帝國主義的海外擴張。對此,西方學者自己講得極為清楚:“民族主義的必然產物,即幅員廣大的和飛揚跋扈的帝國主義。”[1](P36)這是對近代歐洲資本主義列強發展由來的最好說明。其實在20世紀初,中國的有識之士就已指出:“綜觀各國大勢,莫不由民族主義變為民族帝國主義,略地遍宇內,山陬海澨各有主人,乃東亞大陸尚有一甌脫地在,于是萬馬齊蹄,千艘鼓輪,爭向我大陸進發”[5],即指出帝國主義乃由民族主義膨脹而來,而且隨之便向外,尤其是向亞洲和中國侵略擴張。伴隨著帝國主義政治、軍事上的擴張,是其文化上的擴張。帝國主義烈強的擴張,促使歐洲之外落后地區民族自覺與民族文化思潮的興起,近代亞洲的日本和中國就是如此。19世紀中葉,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日本也面臨淪為殖民地的危機。西方列強的刺激,引發日本在1868年開始為追求富強而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運動。在明治維新的前20年,日本已出現全盤歐化的狂熱思潮。做為對這種思潮的回應,1888年日本的一些有識之士倡導“國粹保存”運動,以抵制全盤歐化的消極影響。“國粹保存”運動的提倡者們多是些仰慕西方文化的人士,因而他們并不一般地排斥西方文化。但他們是民族主義者,因而其“國粹保存”思想乃是主張在保存日本文化特有的民族精神的前提下,輸入和吸納西方文化。所以日本的“國粹保存”運動,乃是日本受到西方文化入侵的刺激,在近代化過程中出現的民族自覺和民族文化思潮的激蕩。經歷這個過程之后,日本才走上“西方文化日本化”的道路,并取得現代化的巨大成功。因而可以說,以“國粹保存”形式表現出發來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日本文化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日本的這段歷史,對當日中國也曾起到很大的啟發借鑒意義。
按一般看法,西方19世紀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對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世界主義的回應。而日本近代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在西方列強入侵的刺激下所做出的反映。中國的情況與日本相似,只是近代中國的民族文化思潮在表現形式上更為復雜。不過大體上講,應以中體西用論的提出為端緒,以后陸續出現一批在民族主義思想主導下的學者,以繼承發揚傳統的學術文化為主體,同時注意吸納西方文化,用來構建新型的、獨立的近代民族主義文化,從而在文化領域表達出中華民族近代化的發展意識。
二、中體西用論與近代中國最初的民族文化反思
民族文化思潮分析論文
一、近代世界的民族文化思潮
在近代世界史上,在法國大革命之后,近代民族主義蓬勃興起。而民族主義的興起,又對世界歷史產生極大影響。誠如有的著作所言,從1830年到1914年世界歷史的特征是民族主義蓬勃發展,它成為影響西方世界歷史的最強大力量之一;如果審視民族主義的興起,除種族等方面的原因外,文化上的共同聯系是特別重要的;其目的是建立民族國家以擺脫外來壓迫和追求富強[1](P136-137)。有的學者則專從文化的角度探討民族主義興起的原因,其一是“文化危機論”。即一個社會從一種文化轉向另一種文化時,必然會導致文化沖突;這種文化沖突在受到外來文化入侵時更為加劇,由此造成文化危機,在此文化危機中產生民族主義。其二是“文化移入理論”。即某些特定國家都要經歷一個間斷性的文化轉移時期,這種文化轉移的推動力不是來自內部而是外部,即依靠著“文化移入”,在此“文化移入”的過程中產生民族主義[2](P15)。總之,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應該視為某一地區特定社會群體在受到外來侵略時,在文化上做出的回應;這種回應更多表現為對自己舊有文化的收集、整理與振興宏揚,以形成一種民族認同的文化理念,或者說為造就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質所必需的文化建設準備。這往往表現為一種民族文化思潮的流行,與此有關的是所謂文化民族主義,它在德國的表現最為典型。在進入到19世紀的相當一段時間,德意志仍然是一個封建的農業國家,政治上仍未統一,資產階級力量弱小。處在封建高壓下的資產階級,只能逃遁于民族的過去,把對民族的希望表達于文化領域,試圖在已經逝去的民族的偉大與光榮中找到鼓舞和自信。此外,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倫戰爭極大刺激了德意志的民族自覺,為爭取民族的復興和統一,促使一些知識精英把目光投向歷史,希望從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中,汲取現實的啟示和力量。德國學者赫得(J·G·vonHerder)是文化民族主義的直接啟迪者,他最早提出了“國民精神”的概念。由于“國民精神”的保有者是廣大民眾與鄉民文化,諸如風習、民德、文學、音樂、語言等等所有方面,于是赫得及其他德國學者開始收集整理民間傳說與民謠。他們從整理的成果中見到了古代德國光輝史詩的持續,見到了作為“德國獨有的”純真而自發的傳統的存在。在保存民族傳承的精神之下,德國的歷史研究也在這時開始出現,如現代職業史家的出現就在此時。日后“德國學派”的史學雖號稱是“科學的”,但其意識性是文化民族主義的。德國知識分子們積極從事自己歷史文化傳統的整理和研究,其根本目的是抵御外來文化的宰制和影響,并表現出構建民族精神的強烈文化追求。這種民族精神義理是為了揭示自己的人民在歷史上對人類有一定貢獻,和其他民族有同樣價值,因而這種整理和發揚自己歷史文化傳統的努力,歸根結底是為了提高本民族的現實地位。德國之外,文化民族主義在歐洲其他部分同樣很普遍,特別是在經濟上、政治上比較落后的地區。在愛爾蘭、波蘭、挪威、意大利,對振興與研究民俗傳統產生了同樣的興趣,出現了同樣的民族歷史和文學傳承的探索和同樣的語言學研究[3](P23-26,35-36)。上述例證說明,在近代民族主義興起之后,一些落后地區在受到外來文化的強大影響時,往往要高漲起本民族的民族文化思潮,其表現主要是對自己固有的歷史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為的是從文化上凝聚自己的民族和從文化上提升本民族的地位。在這種對各自民族歷史文化傳統的繼承發揚中,尤以史學上的成就與影響更具有代表性。19世紀德意志民族文化思潮的高漲,促使德意志民族主義史學的發達。史學家們利用史學宣傳德意志民族精神和發揚德意志民族文化傳統,極大地推進了德意志的民族統一運動,同時也推動“歐洲各國的歷史研究逐漸走上了民族主義的道路”[4](P33)。總之,以德意志為代表的高漲的民族文化思潮,構成近代歐洲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頁。
歐洲民族主義的惡性膨脹,演為帝國主義的海外擴張。對此,西方學者自己講得極為清楚:“民族主義的必然產物,即幅員廣大的和飛揚跋扈的帝國主義。”[1](P36)這是對近代歐洲資本主義列強發展由來的最好說明。其實在20世紀初,中國的有識之士就已指出:“綜觀各國大勢,莫不由民族主義變為民族帝國主義,略地遍宇內,山陬海澨各有主人,乃東亞大陸尚有一甌脫地在,于是萬馬齊蹄,千艘鼓輪,爭向我大陸進發”[5],即指出帝國主義乃由民族主義膨脹而來,而且隨之便向外,尤其是向亞洲和中國侵略擴張。伴隨著帝國主義政治、軍事上的擴張,是其文化上的擴張。帝國主義烈強的擴張,促使歐洲之外落后地區民族自覺與民族文化思潮的興起,近代亞洲的日本和中國就是如此。19世紀中葉,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日本也面臨淪為殖民地的危機。西方列強的刺激,引發日本在1868年開始為追求富強而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運動。在明治維新的前20年,日本已出現全盤歐化的狂熱思潮。做為對這種思潮的回應,1888年日本的一些有識之士倡導“國粹保存”運動,以抵制全盤歐化的消極影響。“國粹保存”運動的提倡者們多是些仰慕西方文化的人士,因而他們并不一般地排斥西方文化。但他們是民族主義者,因而其“國粹保存”思想乃是主張在保存日本文化特有的民族精神的前提下,輸入和吸納西方文化。所以日本的“國粹保存”運動,乃是日本受到西方文化入侵的刺激,在近代化過程中出現的民族自覺和民族文化思潮的激蕩。經歷這個過程之后,日本才走上“西方文化日本化”的道路,并取得現代化的巨大成功。因而可以說,以“國粹保存”形式表現出發來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日本文化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日本的這段歷史,對當日中國也曾起到很大的啟發借鑒意義。
按一般看法,西方19世紀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對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世界主義的回應。而日本近代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在西方列強入侵的刺激下所做出的反映。中國的情況與日本相似,只是近代中國的民族文化思潮在表現形式上更為復雜。不過大體上講,應以中體西用論的提出為端緒,以后陸續出現一批在民族主義思想主導下的學者,以繼承發揚傳統的學術文化為主體,同時注意吸納西方文化,用來構建新型的、獨立的近代民族主義文化,從而在文化領域表達出中華民族近代化的發展意識。
二、中體西用論與近代中國最初的民族文化反思
中國自古以來極重華夷之別,而華夷之別的根本在文化上,因而有“華夷之別,在于文野”之說,由此形成中國歷史上始終以華夏文化為正統,并認為它是唯一最高文明范式的文化觀。至于外裔四夷,在文化上皆無足取,至多不過對之存有一種“禮失而求諸野”的拾遺補缺心態。在此觀念作用下,形成一種正統、自足的文化精神,認為中國在文化上兼備無遺,不假外求。此精神發展至極,于是表現為對外來文化貶抑拒斥的虛驕自大心理。明末以來隨著耶穌會士來華,出現西學東漸的局面。雖然如徐光啟輩開明士大夫對西學表示出極大興趣,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視之為外夷異說而痛斥深拒之。如當時有人指斥欲開局翻譯西學者“則亦不思古帝王大經大法所在,而不知彼之妖妄怪誕,所當深惡痛絕者,正在此也。”有人則跟隨唱和道:“臣惟天地開辟以來,而中國之教自伏羲以迄周孔,傳心有要,闡道有宗,天人之理,發泄盡矣,無容以異說參矣。”[6](P155-156,160)在此貶斥西學的論調中,明顯表現出華夏文化正統、自足的偏狹之見。至清初歷案,楊光先堅拒采用西洋歷法,并聲言:“南懷仁欲毀堯舜相傳之儀器,以改西洋之儀器。使堯舜之儀器可毀,則堯舜以來之詩書禮樂文章制度皆可毀矣。”[7](P714)所言宗旨可歸納為器以存道,器亡則道亡之意,其實質仍不過以嚴夷夏之防、反對用夷變夏之類口實,做出衛護中華圣道的姿態。對于明末以來傳入的西學,由清代乾隆時編著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做出了代表官方的總評價。如其中在試圖比較中西學術的優劣時說道:“其致力亦以格物窮理為本,以明體達用為功,與儒學次序略似。特所格之物皆器數之末,而所窮之理又支離神怪而不可詰,是所以為異學耳。”[8](P1080)即通過與儒家在治學宗旨上的比較,指出中西學術似有相近之處,但若從道器物理的角度進一步觀察時,就會發現西學在格物窮理方面不得要領,乃斥之為異學。又如在對西方的科學技術體系加以評價時有謂:“案歐羅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實逾千古。其議論夸詐迂怪,亦為異端之尤。國朝節取其技能,而禁傳其學術,具存深意。”[8](P1081)所論雖對西方的科學技術表示了推崇之意,但由于對其思想學說不予認同,還是斥之為異端,因而對清政府僅取其技能而禁絕其學術的政策,深表理解贊同。可以說,直至鴉片戰爭之前,中國由于沒有受到外來文化的實質性沖擊,固然表現出對自己文化的十足自信,但值得提出的卻是那種嚴重的正統、自足的虛驕自大心理,乃至于對明末以來傳入的西學,仍然本著嚴華夷之辯的古老信條,采取一種貶抑拒斥的態度。這就是19世紀后期中體西用說問世之前的社會文化背景。
民族文化思潮研究論文
在世界近代史上,當一些落后地區受到外來文化的強大影響或宰制時,往往引發民族意識的覺醒并由此導致民族文化思潮的激蕩,這是為數頗多近代化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在中國,中體西用論的產生,乃是洋務派開明人士及早期維新派人士在自強的目的下,欲援引西學又不欲有背傳統夷夏觀的兩難抉擇中,既要對頑固派的抨擊做出解釋,又要使自己對傳統文化的信念保持平衡,所做出的一種文化辯解論式。正是在此兩難抉擇的左右辯解中,迎來中國文化近代化的序幕。梁啟超于維新之后對西方民族主義的研究中受到啟發,從而為光大宏揚傳統文化而以“新史學”為代表,開始傳統文化的近代化探索。與之相前后有國粹派興起,倡言“保存國粹”、“復興古學”的宗旨,也主要借助史學宏揚民族主義,以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向近代化轉換。重新回顧在世界民族文化思潮的大背景下,中國近代自中體西用論以后為推動民族文化近代化的種種現象,于今日或可收溫故知新之益。同時若能與歐洲19世紀的文化民族主義作一比較,分析其異同,可使人們更加清楚近代中國民族文化思潮所表現出的歷史特殊性。
一、近代世界的民族文化思潮
在近代世界史上,在法國大革命之后,近代民族主義蓬勃興起。而民族主義的興起,又對世界歷史產生極大影響。誠如有的著作所言,從1830年到1914年世界歷史的特征是民族主義蓬勃發展,它成為影響西方世界歷史的最強大力量之一;如果審視民族主義的興起,除種族等方面的原因外,文化上的共同聯系是特別重要的;其目的是建立民族國家以擺脫外來壓迫和追求富強[1](P136-137)。有的學者則專從文化的角度探討民族主義興起的原因,其一是“文化危機論”。即一個社會從一種文化轉向另一種文化時,必然會導致文化沖突;這種文化沖突在受到外來文化入侵時更為加劇,由此造成文化危機,在此文化危機中產生民族主義。其二是“文化移入理論”。即某些特定國家都要經歷一個間斷性的文化轉移時期,這種文化轉移的推動力不是來自內部而是外部,即依靠著“文化移入”,在此“文化移入”的過程中產生民族主義[2](P15)。總之,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應該視為某一地區特定社會群體在受到外來侵略時,在文化上做出的回應;這種回應更多表現為對自己舊有文化的收集、整理與振興宏揚,以形成一種民族認同的文化理念,或者說為造就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質所必需的文化建設準備。這往往表現為一種民族文化思潮的流行,與此有關的是所謂文化民族主義,它在德國的表現最為典型。在進入到19世紀的相當一段時間,德意志仍然是一個封建的農業國家,政治上仍未統一,資產階級力量弱小。處在封建高壓下的資產階級,只能逃遁于民族的過去,把對民族的希望表達于文化領域,試圖在已經逝去的民族的偉大與光榮中找到鼓舞和自信。此外,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倫戰爭極大刺激了德意志的民族自覺,為爭取民族的復興和統一,促使一些知識精英把目光投向歷史,希望從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中,汲取現實的啟示和力量。德國學者赫得(J·G·vonHerder)是文化民族主義的直接啟迪者,他最早提出了“國民精神”的概念。由于“國民精神”的保有者是廣大民眾與鄉民文化,諸如風習、民德、文學、音樂、語言等等所有方面,于是赫得及其他德國學者開始收集整理民間傳說與民謠。他們從整理的成果中見到了古代德國光輝史詩的持續,見到了作為“德國獨有的”純真而自發的傳統的存在。在保存民族傳承的精神之下,德國的歷史研究也在這時開始出現,如現代職業史家的出現就在此時。日后“德國學派”的史學雖號稱是“科學的”,但其意識性是文化民族主義的。德國知識分子們積極從事自己歷史文化傳統的整理和研究,其根本目的是抵御外來文化的宰制和影響,并表現出構建民族精神的強烈文化追求。這種民族精神義理是為了揭示自己的人民在歷史上對人類有一定貢獻,和其他民族有同樣價值,因而這種整理和發揚自己歷史文化傳統的努力,歸根結底是為了提高本民族的現實地位。德國之外,文化民族主義在歐洲其他部分同樣很普遍,特別是在經濟上、政治上比較落后的地區。在愛爾蘭、波蘭、挪威、意大利,對振興與研究民俗傳統產生了同樣的興趣,出現了同樣的民族歷史和文學傳承的探索和同樣的語言學研究[3](P23-26,35-36)。上述例證說明,在近代民族主義興起之后,一些落后地區在受到外來文化的強大影響時,往往要高漲起本民族的民族文化思潮,其表現主要是對自己固有的歷史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為的是從文化上凝聚自己的民族和從文化上提升本民族的地位。在這種對各自民族歷史文化傳統的繼承發揚中,尤以史學上的成就與影響更具有代表性。19世紀德意志民族文化思潮的高漲,促使德意志民族主義史學的發達。史學家們利用史學宣傳德意志民族精神和發揚德意志民族文化傳統,極大地推進了德意志的民族統一運動,同時也推動“歐洲各國的歷史研究逐漸走上了民族主義的道路”[4](P33)。總之,以德意志為代表的高漲的民族文化思潮,構成近代歐洲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頁。
歐洲民族主義的惡性膨脹,演為帝國主義的海外擴張。對此,西方學者自己講得極為清楚:“民族主義的必然產物,即幅員廣大的和飛揚跋扈的帝國主義。”[1](P36)這是對近代歐洲資本主義列強發展由來的最好說明。其實在20世紀初,中國的有識之士就已指出:“綜觀各國大勢,莫不由民族主義變為民族帝國主義,略地遍宇內,山陬海澨各有主人,乃東亞大陸尚有一甌脫地在,于是萬馬齊蹄,千艘鼓輪,爭向我大陸進發”[5],即指出帝國主義乃由民族主義膨脹而來,而且隨之便向外,尤其是向亞洲和中國侵略擴張。伴隨著帝國主義政治、軍事上的擴張,是其文化上的擴張。帝國主義烈強的擴張,促使歐洲之外落后地區民族自覺與民族文化思潮的興起,近代亞洲的日本和中國就是如此。19世紀中葉,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日本也面臨淪為殖民地的危機。西方列強的刺激,引發日本在1868年開始為追求富強而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運動。在明治維新的前20年,日本已出現全盤歐化的狂熱思潮。做為對這種思潮的回應,1888年日本的一些有識之士倡導“國粹保存”運動,以抵制全盤歐化的消極影響。“國粹保存”運動的提倡者們多是些仰慕西方文化的人士,因而他們并不一般地排斥西方文化。但他們是民族主義者,因而其“國粹保存”思想乃是主張在保存日本文化特有的民族精神的前提下,輸入和吸納西方文化。所以日本的“國粹保存”運動,乃是日本受到西方文化入侵的刺激,在近代化過程中出現的民族自覺和民族文化思潮的激蕩。經歷這個過程之后,日本才走上“西方文化日本化”的道路,并取得現代化的巨大成功。因而可以說,以“國粹保存”形式表現出發來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日本文化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日本的這段歷史,對當日中國也曾起到很大的啟發借鑒意義。
按一般看法,西方19世紀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對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世界主義的回應。而日本近代的民族文化思潮,乃是在西方列強入侵的刺激下所做出的反映。中國的情況與日本相似,只是近代中國的民族文化思潮在表現形式上更為復雜。不過大體上講,應以中體西用論的提出為端緒,以后陸續出現一批在民族主義思想主導下的學者,以繼承發揚傳統的學術文化為主體,同時注意吸納西方文化,用來構建新型的、獨立的近代民族主義文化,從而在文化領域表達出中華民族近代化的發展意識。
二、中體西用論與近代中國最初的民族文化反思
文化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問題分析
【提要】馬、恩首先論述的是居于基礎地位的經濟全球化思想,爾后,推及至精神生產(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趨勢現今已為事實,對于民族文化而言利弊皆存。當前我國正處于深化文化體制革新的新時期,也是推動中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關鍵期,對《共產黨宣言》中的文化全球化思想重新解讀,對于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
當前學術界對于《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研究經歷了,從經濟到政治再到文化的逐步轉移,其中,對于文化全球化思想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挖掘。
一、對《宣言》中文化全球化思想的解讀
馬克思恩格斯在談到“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問題時表示,過去時代各民族封閉保守、自給自足的情形已被沖破,彼此交往、相互依賴成為了常態,“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他們指出,伴隨著全球化進程,各個民族建立了本國的現代工業生產方式及與之相應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亦日趨一致,促使不同國家之間形成了許多相似的文化觀念,這為他們之間的文化交流建立了內在基礎;而現代大工業所需要的普遍交往,信息通訊、交通運輸的發展更為文化傳播創造了機會與條件,從而開啟了文化全球化的時代。“文化全球化”是指各民族文化跨越地域空間、社會制度等的障礙在世界范圍內交流、滲透、認同、共享,由此形成“全球文化”的趨勢及過程。其主要包括兩層內涵:1.文化全球化是強調各國家之間的文化日益密切的交流、沖突與融合,從而文化共性增多的一個過程。2.在文化共性逐漸擴大的基礎上,各民族、國家不斷超越狹隘的民族、地方界限,最終形成一種較為融合的“全球文化”趨勢。《宣言》強調:“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此處所講的“世界文學”即指高度融合后的全球文化,它反映世界人民的理想與信念,是適用于各個民族、國家中的“文化一般”。但“全球文化”并意味著單一文化,并不代表民族文化將會喪失,其只是消除狹隘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源自各民族不同的物質生產方式及各自復雜多樣的人文地理環境。全球化進程雖使各民族生產方式趨于一致,但由于受種族基因、自然環境、經驗事實等的影響,而呈現出各種變異。因此,文化之間的一致只是性質層面的,而體現文化性質的內容及形式是多樣的,文化全球化即為各民族文化高度融合形態下的“多樣性的統一”。文化全球化是利用資本主義的文化擴張為自身開辟道路的,原因有二:其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由于樹立現代文化較早,其形成了適應現代物質生產方式的文化,這些蘊含先進因素的文化具有較強的傳播力和滲透性。而處于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國家,為促進文化現代化都必須吸取發達國家文化中的有益養分,導致資本主義文化與文化全球化相關聯。其二,從全球化的源起以及其發展階段來看,全球化以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在全球擴張為標志,構成了資本占據主導的全球化發展格局。發達國家在對欠發達國家輸出資本、信息、商品的同時也進行著文化輸出,以此達到同化或消解其他國家文化的意圖,從而維護自身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優勢地位。盡管文化全球化是由先進的資本主義文化率先開啟,但它最終無法實現各民族平等共存的“全球文化”。因為資本主義文化存在著固有弊端:人與自身、社會以及自然界處于對立情形,不斷異化,各民族文化發展不平等,沖突愈發升級……。而社會主義文化是一種超越資本主義文化的形態,因此只有當人類社會邁入更高的社會主義階段,“世界歷史”才算真正形成,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的實現“全球文化”。
二、文化全球化給民族文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紅色文化涵養與大學生文化自信研究
[提要]本文強調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性,指出青年大學生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現及危害,探討以紅色文化涵養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及有效路徑,以便充分認識到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價值意蘊,進一步以紅色文化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批判錯誤社會思潮,以紅色文化涵養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解決部分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矛盾,牢鑄大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加強大學生對社會思潮的辨析力,加強大學生對文化自信的自覺性,真正提升紅色文化的感染力,發揮紅色文化的感召力。
關鍵詞:紅色文化;文化自信;路徑探析
2021年是建黨一百周年,在這一百年的奮斗歷史中,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同譜寫出一幅幅壯麗篇章,形成了底蘊豐富的紅色文化精神。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和珍貴價值既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格情操和人文境界,又進一步創新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紅色基因。因此,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紅色文化對于引領青年學生充分認識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激發學生愛國愛黨的熱情,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性
紅色文化是批判錯誤社會思潮的有力思想武器。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思想文化呈現多元發展的特點,一些錯誤的社會思潮乘機滲透到青年群體中,給三觀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人造成了不良的思想文化沖擊。特別是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表面以推崇個人的自由和發展為訴求,其本質卻是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割裂的自私自利的狹隘思想,造成一些青年大學生盲目推崇西方虛偽的民主,放棄了樹立崇高理想的信念,得了精神上的“軟骨病”。而紅色文化既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所承載的價值觀的體現,又是中國人民共同凝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凸顯,其思想內涵中包含的愛國主義、崇高的理想以及艱苦奮斗的精神等革命和建設時期凝結的寶貴精神品質,就是醫治三觀紊亂這一思想問題的最佳良藥,是清楚認識錯誤社會思潮的本質、堅定馬克思主義思想旗幟、增強四個自信的有力思想武器。
二、青年大學生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現及危害
公共藝術中傳統民族元素的運用
摘要:我國多元化的民族元素在發展傳承中被抽象運用到公共藝術中。公共藝術的現代化發展一方面結合了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法,另一方面在表現形式和文化內涵上融入了傳統民族元素。傳統民族元素在公共藝術中的應用注重對文字元素、圖案元素、色彩元素的表達,實現傳統文化內涵與現代審美情趣的結合。
關鍵詞:公共藝術;傳統民族元素;文化傳承
在西方藝術文化和現代藝術手法的影響下,我國公共藝術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傳統民族元素在公共藝術創作中的傳承與創新。我國的傳統民族元素在時代進程中處于動態變化過程,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是時代、文化、民族的象征。由于公共藝術具有很強的公眾性和普世性,對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將傳統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有利于發揮其公眾感染作用,研究我國傳統民族元素在現代公共藝術中的應用對發展現代藝術文化有積極作用。
一、傳統民族元素在公共藝術中的應用價值
我國傳統民族元素是公共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靈魂特色,特別是在文化全球化趨勢日益凸顯的形勢下,掌握好我國傳統文化精髓并將其運用到公共藝術設計中不僅是創作“中國風”作品的先決條件,更是對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一)公共藝術樣式的中國式復古
剖析藝術探索與創新的社會制約性
摘要: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動力。藝術創新受到民族文化、道德、法律等社會條件的制約。對危害社會又阻礙藝術健康發展的極端的藝術探索、藝術創新,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是錯誤的。寬容對待藝術探索、藝術創新,展開正常的藝術批評,是藝術繁榮和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藝術創新;社會制約性;藝術批評
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動力。藝術要發展,就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然而,人們不能隨心所欲地探索和創新,探索和創新受到社會條件的制約。不顧民族文化、道德、法律的制約,熱衷于展現黃色的、淫穢的主題和出格行為等等所謂的探索和創新,既不利于藝術的發展,也不利于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一、民族文化、道德、法律制約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作為社會意識形式之一的藝術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藝術雖具有能動性、創造性等特點,但它必定受到社會存在的制約。藝術探索、藝術創新只能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前提下進行。人類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的復合體,經濟政治文化又具有內在的聯系。一方的變化受到其它兩個方面的制約,一方的變動必然引起其它方面的變化。文化的發展不能離開政治經濟的制約而單刀直入,也不能離開政治經濟的制約而畸形發展。文化是由科技、文學、藝術、政治法律思想等因素構成的精神力量。組成文化的各因素是互相滲透互相作用的。因此,作為文化因素之一的藝術的探索和創新,不能不考慮道德、法律等因素的制約。
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文化相互交往越來越密切,相互碰幢越來越激烈。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藝思潮對我國文藝的影響,是擺在我們面前而又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同志早就指出,對待外來文化應本著“洋為中用”的方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而,在藝術探索、藝術創新中,一些人分不清香花和毒草,對外來文化全盤照搬,機械模仿。近幾年,對我國藝術影響較大的是西方后現代主義藝術思潮。消解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藝術作品與非藝術作品的界限、藝術與生活的界限,把藝術與非藝術、藝術作品與非藝術作品、藝術與生活等同起來,取消藝術的審美、認識、教育等功能,是后現代主義文藝的基本特征。在后現代主義理論的負面影響下,藝術領域出現了以消解民族文化、道德,甚至法律為時尚,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象,浮躁、刺激、自我撫摩、回避是非、消解道義、逃避責任、告別崇高、低俗化、庸俗化等有所抬頭。前幾年,行為藝術極端化比較突出,吃死孩子、烙印、植皮、把人腦制成腦漿到超市去賣、男女裸體摞在一起等行為被賦予了藝術的意義。近幾年,也出現了《@41》及把自己的女性外陰特寫照公開展出的事情。搞笑要有一定的限度,超出一定度的搞笑就會走向變態。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都能看到一些搞笑走向變態的“藝術作品”。如可口可樂廣告竟是在衛生巾上用可口可樂的顏色涂上可樂瓶的圖案;紅艷艷的雙唇張著大嘴的男性小便池;男青年戴著鑲有豐滿“乳房”的圍巾,女青年穿著織有逼真“男性生殖器”的褲子……。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一旦超出了它的“度”,就會走向反面。任何民族的藝術都有其文化積淀。脫離文化的藝術是懸空的,是沒有生命力的。中華民族有其豐富的文化基礎,有重倫理道德、重人格修養、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而極少數行為藝術家搞的所謂“行為藝術”與我國的道德、法律相悖,實屬“垃圾文化”,丑惡行為。當某行為藝術家食死嬰、喝男性生殖器泡的酒的行為公布與世時,連外國記者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前衛藝術的大膽堪稱世界之最。康德告誡人們應該從藝術中看到道德的責任。如果藝術沒有道德的責任,就會變成社會的毒素。
藝術探索與社會制約性透析
摘要: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動力。藝術創新受到民族文化、道德、法律等社會條件的制約。對危害社會又阻礙藝術健康發展的極端的藝術探索、藝術創新,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是錯誤的。寬容對待藝術探索、藝術創新,展開正常的藝術批評,是藝術繁榮和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藝術創新;社會制約性;藝術批評
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動力。藝術要發展,就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然而,人們不能隨心所欲地探索和創新,探索和創新受到社會條件的制約。不顧民族文化、道德、法律的制約,熱衷于展現黃色的、淫穢的主題和出格行為等等所謂的探索和創新,既不利于藝術的發展,也不利于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一、民族文化、道德、法律制約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作為社會意識形式之一的藝術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藝術雖具有能動性、創造性等特點,但它必定受到社會存在的制約。藝術探索、藝術創新只能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前提下進行。人類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的復合體,經濟政治文化又具有內在的聯系。一方的變化受到其它兩個方面的制約,一方的變動必然引起其它方面的變化。文化的發展不能離開政治經濟的制約而單刀直入,也不能離開政治經濟的制約而畸形發展。文化是由科技、文學、藝術、政治法律思想等因素構成的精神力量。組成文化的各因素是互相滲透互相作用的。因此,作為文化因素之一的藝術的探索和創新,不能不考慮道德、法律等因素的制約。
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文化相互交往越來越密切,相互碰幢越來越激烈。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藝思潮對我國文藝的影響,是擺在我們面前而又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同志早就指出,對待外來文化應本著“洋為中用”的方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而,在藝術探索、藝術創新中,一些人分不清香花和毒草,對外來文化全盤照搬,機械模仿。近幾年,對我國藝術影響較大的是西方后現代主義藝術思潮。消解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藝術作品與非藝術作品的界限、藝術與生活的界限,把藝術與非藝術、藝術作品與非藝術作品、藝術與生活等同起來,取消藝術的審美、認識、教育等功能,是后現代主義文藝的基本特征。在后現代主義理論的負面影響下,藝術領域出現了以消解民族文化、道德,甚至法律為時尚,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象,浮躁、刺激、自我撫摩、回避是非、消解道義、逃避責任、告別崇高、低俗化、庸俗化等有所抬頭。前幾年,行為藝術極端化比較突出,吃死孩子、烙印、植皮、把人腦制成腦漿到超市去賣、男女裸體摞在一起等行為被賦予了藝術的意義。近幾年,也出現了《@41》及把自己的女性外陰特寫照公開展出的事情。搞笑要有一定的限度,超出一定度的搞笑就會走向變態。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都能看到一些搞笑走向變態的“藝術作品”。如可口可樂廣告竟是在衛生巾上用可口可樂的顏色涂上可樂瓶的圖案;紅艷艷的雙唇張著大嘴的男性小便池;男青年戴著鑲有豐滿“乳房”的圍巾,女青年穿著織有逼真“男性生殖器”的褲子……。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一旦超出了它的“度”,就會走向反面。任何民族的藝術都有其文化積淀。脫離文化的藝術是懸空的,是沒有生命力的。中華民族有其豐富的文化基礎,有重倫理道德、重人格修養、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而極少數行為藝術家搞的所謂“行為藝術”與我國的道德、法律相悖,實屬“垃圾文化”,丑惡行為。當某行為藝術家食死嬰、喝男性生殖器泡的酒的行為公布與世時,連外國記者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前衛藝術的大膽堪稱世界之最。康德告誡人們應該從藝術中看到道德的責任。如果藝術沒有道德的責任,就會變成社會的毒素。
漫談藝術探索與創新的社會制約性
摘要: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動力。藝術創新受到民族文化、道德、法律等社會條件的制約。對危害社會又阻礙藝術健康發展的極端的藝術探索、藝術創新,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是錯誤的。寬容對待藝術探索、藝術創新,展開正常的藝術批評,是藝術繁榮和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藝術創新;社會制約性;藝術批評
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動力。藝術要發展,就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然而,人們不能隨心所欲地探索和創新,探索和創新受到社會條件的制約。不顧民族文化、道德、法律的制約,熱衷于展現黃色的、淫穢的主題和出格行為等等所謂的探索和創新,既不利于藝術的發展,也不利于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一、民族文化、道德、法律制約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作為社會意識形式之一的藝術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藝術雖具有能動性、創造性等特點,但它必定受到社會存在的制約。藝術探索、藝術創新只能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前提下進行。人類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的復合體,經濟政治文化又具有內在的聯系。一方的變化受到其它兩個方面的制約,一方的變動必然引起其它方面的變化。文化的發展不能離開政治經濟的制約而單刀直入,也不能離開政治經濟的制約而畸形發展。文化是由科技、文學、藝術、政治法律思想等因素構成的精神力量。組成文化的各因素是互相滲透互相作用的。因此,作為文化因素之一的藝術的探索和創新,不能不考慮道德、法律等因素的制約。
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文化相互交往越來越密切,相互碰幢越來越激烈。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藝思潮對我國文藝的影響,是擺在我們面前而又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同志早就指出,對待外來文化應本著“洋為中用”的方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而,在藝術探索、藝術創新中,一些人分不清香花和毒草,對外來文化全盤照搬,機械模仿。近幾年,對我國藝術影響較大的是西方后現代主義藝術思潮。消解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藝術作品與非藝術作品的界限、藝術與生活的界限,把藝術與非藝術、藝術作品與非藝術作品、藝術與生活等同起來,取消藝術的審美、認識、教育等功能,是后現代主義文藝的基本特征。在后現代主義理論的負面影響下,藝術領域出現了以消解民族文化、道德,甚至法律為時尚,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象,浮躁、刺激、自我撫摩、回避是非、消解道義、逃避責任、告別崇高、低俗化、庸俗化等有所抬頭。前幾年,行為藝術極端化比較突出,吃死孩子、烙印、植皮、把人腦制成腦漿到超市去賣、男女裸體摞在一起等行為被賦予了藝術的意義。近幾年,也出現了《@41》及把自己的女性外陰特寫照公開展出的事情。搞笑要有一定的限度,超出一定度的搞笑就會走向變態。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都能看到一些搞笑走向變態的“藝術作品”。如可口可樂廣告竟是在衛生巾上用可口可樂的顏色涂上可樂瓶的圖案;紅艷艷的雙唇張著大嘴的男性小便池;男青年戴著鑲有豐滿“乳房”的圍巾,女青年穿著織有逼真“男性生殖器”的褲子……。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一旦超出了它的“度”,就會走向反面。任何民族的藝術都有其文化積淀。脫離文化的藝術是懸空的,是沒有生命力的。中華民族有其豐富的文化基礎,有重倫理道德、重人格修養、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而極少數行為藝術家搞的所謂“行為藝術”與我國的道德、法律相悖,實屬“垃圾文化”,丑惡行為。當某行為藝術家食死嬰、喝男性生殖器泡的酒的行為公布與世時,連外國記者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前衛藝術的大膽堪稱世界之最。康德告誡人們應該從藝術中看到道德的責任。如果藝術沒有道德的責任,就會變成社會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