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效應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03:56: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壟斷效應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壟斷效應

小議新經濟下對壟斷效應的認識

摘要:傳統經濟理論將壟斷與競爭對立起來,把壟斷等同于低效率。以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為主要載體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客觀上要求我們對壟斷效應進行重新認識:壟斷推動而不是抑制技術進步,增進而不是損害社會福利,促進而不是阻礙有效競爭。消除競爭崇拜,正視壟斷的正效應,需要對我國的產業組織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

關鍵詞:壟斷;壟斷效應;經濟全球化;經濟網絡化

長期以來,傳統經濟理論從其特定的研究邏輯出發,把競爭與效率相等同,而將壟斷視為低效率的代名詞,認為壟斷抑制了競爭,影響了資源的優化配置。亞當?斯密曾從三個方面論證了壟斷的低效率性:壟斷將導致產量的減少,從而導致福利的下降;資源將被用于獲取、維持和擴大壟斷,從而造成資源使用的浪費;壟斷在技術上是低效率的,給定相同的投入量,壟斷者的產出將少于競爭者的產出。

萊賓斯坦則從成本損失的角度,提出了非效率概念,即存在于壟斷企業內部的低效率的資源配置法則。事實上,并非一切競爭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競爭或過度競爭就是一種降低經濟效率的競爭形式。至于新古典經濟理論所推崇的完全競爭,也難以稱得上是高效率的。這是因為,其一,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中,性質相同的、為數眾多的買者之間和賣者之間以及買者與賣者之間,由于不存在直接的對抗性而不構成競爭之勢。既然完全競爭市場實際上是缺乏競爭的市場,因而也就不存在得自競爭的效率。就動態而言,完全競爭是不常見均衡時的靜態效率,同時也沒有一種機制將它轉變為動態效率。其二,完全競爭市場不能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不利于企業進行有效的技術創新。近些年來,經濟學者的研究表明,壟斷與競爭都是市場經濟運行的一種手段,壟斷是市場對競爭成功者的一種獎賞。因此,將壟斷一概稱之為低效率是武斷的。某些高度集中的市場,如計算機、電信和飛機制造業等正是最具有創新效率的。雖然壟斷被認為把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但相對于其他行業,這些壟斷行業的價格卻是下降的,這說明消費者的利益從而社會福利并未受到損害。進人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的迅速發展共同促進了新經濟形態的形成,并決定了新經濟條件下壟斷的現代特征。

經濟全球化下的壟斷效應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全球統一市場逐步形成,各國對全球市場份額的爭奪日趨激烈。各國企業為爭奪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紛紛通過內部擴張、橫向并購、強強聯合等形式,迅速擴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以獲取市場壟斷地位。特別是第五次跨國并購浪潮,使世界市場上許多行業形成了寡頭壟斷市場結構。目前全球10大化學公司、10大半導體公司分別壟斷了各自行業90%以上的國際市場;l0大輪胎企業占據著世界輪胎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航空制造業,自麥道被波音兼并后,全球只剩下波音和歐洲I空中客車兩大公司;在汽車領域,美國兩大汽車公司外加大眾、戴姆勒一克萊斯勒、豐田等少數廠商控制著全球90%以上的汽車生產與銷售;在鋼鐵領域,10~12家大企業控制著世界鋼產量的2/3;在計算機軟件業,僅微軟一家就擁有全球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軟件市場的90%、擁有運用軟件80%的市場份額。在經濟全球化推動下,各國的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國內市場國際化,各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市場擴大到全球范圍內,企業面臨的威脅不再局限于一個地區或一國市場范圍內,而是常常來自國外企業和全球市場,從而不得不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展開競爭。

查看全文

新經濟時代對壟斷效應的認識淺論論文

[論文關鍵詞]壟斷;壟斷效應;經濟全球化;經濟網絡化

[論文摘要]傳統經濟理論將壟斷與競爭對立起來,把壟斷等同于低效率。以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為主要載體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客觀上要求我們對壟斷效應進行重新認識:壟斷推動而不是抑制技術進步,增進而不是損害社會福利,促進而不是阻礙有效競爭。消除競爭崇拜,正視壟斷的正效應,需要對我國的產業組織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

長期以來,傳統經濟理論從其特定的研究邏輯出發,把競爭與效率相等同,而將壟斷視為低效率的代名詞,認為壟斷抑制了競爭,影響了資源的優化配置。亞當·斯密曾從三個方面論證了壟斷的低效率性:壟斷將導致產量的減少,從而導致福利的下降;資源將被用于獲取、維持和擴大壟斷,從而造成資源使用的浪費;壟斷在技術上是低效率的,給定相同的投入量,壟斷者的產出將少于競爭者的產出。萊賓斯坦則從成本損失的角度,提出了非效率概念,即存在于壟斷企業內部的低效率的資源配置法則。事實上,并非一切競爭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競爭或過度競爭就是一種降低經濟效率的競爭形式。至于新古典經濟理論所推崇的完全競爭,也難以稱得上是高效率的。這是因為,其一,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中,性質相同的、為數眾多的買者之間和賣者之間以及買者與賣者之間,由于不存在直接的對抗性而不構成競爭之勢。既然完全競爭市場實際上是缺乏競爭的市場,因而也就不存在得自競爭的效率。就動態而言,完全競爭是不常見均衡時的靜態效率,同時也沒有一種機制將它轉變為動態效率。其二,完全競爭市場不能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不利于企業進行有效的技術創新。近些年來,經濟學者的研究表明,壟斷與競爭都是市場經濟運行的一種手段,壟斷是市場對競爭成功者的一種獎賞。因此,將壟斷一概稱之為低效率是武斷的。某些高度集中的市場,如計算機、電信和飛機制造業等正是最具有創新效率的。雖然壟斷被認為把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但相對于其他行業,這些壟斷行業的價格卻是下降的,這說明消費者的利益從而社會福利并未受到損害。進人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的迅速發展共同促進了新經濟形態的形成,并決定了新經濟條件下壟斷的現代特征。

經濟全球化下的壟斷效應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全球統一市場逐步形成,各國對全球市場份額的爭奪日趨激烈。各國企業為爭奪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紛紛通過內部擴張、橫向并購、強強聯合等形式,迅速擴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以獲取市場壟斷地位。特別是第五次跨國并購浪潮,使世界市場上許多行業形成了寡頭壟斷市場結構。目前全球10大化學公司、10大半導體公司分別壟斷了各自行業90%以上的國際市場;l0大輪胎企業占據著世界輪胎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航空制造業,自麥道被波音兼并后,全球只剩下波音和歐洲I空中客車兩大公司;在汽車領域,美國兩大汽車公司外加大眾、戴姆勒一克萊斯勒、豐田等少數廠商控制著全球90%以上的汽車生產與銷售;在鋼鐵領域,10~12家大企業控制著世界鋼產量的2/3;在計算機軟件業,僅微軟一家就擁有全球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軟件市場的90%、擁有運用軟件80%的市場份額。在經濟全球化推動下,各國的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國內市場國際化,各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市場擴大到全球范圍內,企業面臨的威脅不再局限于一個地區或一國市場范圍內,而是常常來自國外企業和全球市場,從而不得不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展開競爭。

經濟全球化下的國際分工體系呈現為一種由“產業內分工代替產業間分工一企業內分工代替企業間分工一產品內分工”的演變格局。在這樣一種國際分工格局下,企業的運行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以核心能力為基礎的企業重構成為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一條重要途徑。企業重構不再拘泥于傳統的企業邊界,主要通過收購、兼并、控股、分拆、外包、戰略聯盟等形式進行外部資源的整合。這是因為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外包的盛行,企業間業務的互聯度越來越高,傳統的縱向一體化運營越來越被橫向一體化、虛擬一體化運營所代替。因此,大型企業及企業集團在日益深化和細化的國際分工體系下,要求得生存與發展,必須以培育核心競爭力為基本目標,收縮業務范圍,集中力量壟斷其具有競爭優勢的關鍵環節,而將一些輔助性工作通過虛擬化交由合作者來完成。

查看全文

新經濟時代壟斷效應進行重新認識論文

摘要:傳統經濟理論將壟斷與競爭對立起來,把壟斷等同于低效率。以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為主要載體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客觀上要求我們對壟斷效應進行重新認識:壟斷推動而不是抑制技術進步,增進而不是損害社會福利,促進而不是阻礙有效競爭。消除競爭崇拜,正視壟斷的正效應,需要對我國的產業組織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

關鍵詞:壟斷;壟斷效應;經濟全球化;經濟網絡化

長期以來,傳統經濟理論從其特定的研究邏輯出發,把競爭與效率相等同,而將壟斷視為低效率的代名詞,認為壟斷抑制了競爭,影響了資源的優化配置。亞當·斯密曾從三個方面論證了壟斷的低效率性:壟斷將導致產量的減少,從而導致福利的下降;資源將被用于獲取、維持和擴大壟斷,從而造成資源使用的浪費;壟斷在技術上是低效率的,給定相同的投入量,壟斷者的產出將少于競爭者的產出。萊賓斯坦則從成本損失的角度,提出了非效率概念,即存在于壟斷企業內部的低效率的資源配置法則。事實上,并非一切競爭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競爭或過度競爭就是一種降低經濟效率的競爭形式。至于新古典經濟理論所推崇的完全競爭,也難以稱得上是高效率的。這是因為,其一,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中,性質相同的、為數眾多的買者之間和賣者之間以及買者與賣者之間,由于不存在直接的對抗性而不構成競爭之勢。既然完全競爭市場實際上是缺乏競爭的市場,因而也就不存在得自競爭的效率。就動態而言,完全競爭是不常見均衡時的靜態效率,同時也沒有一種機制將它轉變為動態效率。其二,完全競爭市場不能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不利于企業進行有效的技術創新。近些年來,經濟學者的研究表明,壟斷與競爭都是市場經濟運行的一種手段,壟斷是市場對競爭成功者的一種獎賞。因此,將壟斷一概稱之為低效率是武斷的。某些高度集中的市場,如計算機、電信和飛機制造業等正是最具有創新效率的。雖然壟斷被認為把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但相對于其他行業,這些壟斷行業的價格卻是下降的,這說明消費者的利益從而社會福利并未受到損害。進人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的迅速發展共同促進了新經濟形態的形成,并決定了新經濟條件下壟斷的現代特征。

一、經濟全球化下的壟斷效應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全球統一市場逐步形成,各國對全球市場份額的爭奪日趨激烈。各國企業為爭奪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紛紛通過內部擴張、橫向并購、強強聯合等形式,迅速擴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以獲取市場壟斷地位。特別是第五次跨國并購浪潮,使世界市場上許多行業形成了寡頭壟斷市場結構。目前全球10大化學公司、10大半導體公司分別壟斷了各自行業90%以上的國際市場;l0大輪胎企業占據著世界輪胎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航空制造業,自麥道被波音兼并后,全球只剩下波音和歐洲I空中客車兩大公司;在汽車領域,美國兩大汽車公司外加大眾、戴姆勒一克萊斯勒、豐田等少數廠商控制著全球90%以上的汽車生產與銷售;在鋼鐵領域,10~12家大企業控制著世界鋼產量的2/3;在計算機軟件業,僅微軟一家就擁有全球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軟件市場的90%、擁有運用軟件80%的市場份額。在經濟全球化推動下,各國的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國內市場國際化,各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市場擴大到全球范圍內,企業面臨的威脅不再局限于一個地區或一國市場范圍內,而是常常來自國外企業和全球市場,從而不得不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展開競爭。

經濟全球化下的國際分工體系呈現為一種由“產業內分工代替產業間分工一企業內分工代替企業間分工一產品內分工”的演變格局。在這樣一種國際分工格局下,企業的運行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以核心能力為基礎的企業重構成為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一條重要途徑。企業重構不再拘泥于傳統的企業邊界,主要通過收購、兼并、控股、分拆、外包、戰略聯盟等形式進行外部資源的整合。這是因為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外包的盛行,企業間業務的互聯度越來越高,傳統的縱向一體化運營越來越被橫向一體化、虛擬一體化運營所代替。因此,大型企業及企業集團在日益深化和細化的國際分工體系下,要求得生存與發展,必須以培育核心競爭力為基本目標,收縮業務范圍,集中力量壟斷其具有競爭優勢的關鍵環節,而將一些輔助性工作通過虛擬化交由合作者來完成。

查看全文

淺析新經濟時代的壟斷論文

論文關鍵詞:網絡經濟網絡外部性標準化進入壁壘

論文摘要:新經濟下的產業以很大范圍產出上的平均成本遞減、相對于新企業在全球資本市場上可以獲得的融資而言不算太大的資本投入、非常高的創新率、迅速而頻繁的進入和退出、消費的規模經濟為特征的,滿足這些特征,要求在標準設定方面實行壟斷或者企業間的合作,縱向一體化在新經濟中往往更為普遙。而這些特征都把新經濟推向壟斷,同時也推向競爭。“波斯納的這段話簡潔扮煉地概括了新經濟時代壟斷的一些新特征,而正確認識網絡經濟條件下壟斷的新特征利于更好地把握新經濟下的壟斷現象,而在規制的對象、認定、標準和手段上應時而變,使反壟斷法更好地服務于市場。

一、新經濟條件下壟斷市場的形成

1.網絡外部性、正反饋效應和需求方規模經濟

網絡外部性作為新經濟最基本特征,是指某一信息產品對一用戶的價值隨著采用相同產品或者可兼容產品用戶的增加而增加的現象。因用戶數目增加而增加效用是產品的直接外部性,而由于用戶數目的增加導致更多互補產品供給而實現效用增加則是產品的間接外部性。網絡外部性是網絡規模擴大過程中的一種規模經濟。產生于市場需求,是一種需求方規模經濟。需求方規模經濟的存在,導致某一特定網絡產品用戶越多,該產品具有的價值越大,從而吸引更多用戶,由此形成網絡擴張的正反饋效應。在此效應作用下,信息產品市場迅速擴張,市場占有份額提高,市場壟斷性加強,可能形成獨家壟斷性市場結構。

而工業經濟下亦存在的正反饋效應,也有規模經濟效應。但是這種來自供應方規模經濟導致的正反饋效應,在產品達到一定產量便進入”邊際收益遞減”階段,負反饋將發揮支配作用。因此舊工業經濟時代,廠商很難將規模擴大到壟斷整個市場的地步,單個公司主宰市場的現象難以出現。

查看全文

企業縱向合并的封鎖效應詮釋

【論文關鍵詞】企業合并;經濟分析;反壟斷法

【論文摘要】反壟斷審查機構在使用這些方法的時候,過于倚重市場份額,忽視其他市場因素的重要性;在使用買方力量、封鎖效應等概念的時候沒有弄清楚其真實的含義;使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傳導”等似是而非的經濟概念;沒有認識到市場細分等經濟現象的存在。本文以商務部公告的案件為基礎,對企業合并反壟斷審查案件中經濟分析概念和方法的使用進行深入地探討。

自2008年8月《反壟斷法》實施至2010年6月底,商務部反壟斷局立案受理了企業合并審查案件140余件[1],其中經審查后決定禁止的合并以及附條件批準的合并共7件[2]。按照《反壟斷法》第30條的規定,商務部反壟斷局對外公告了全部7個案件的審查過程和審查結果。考察所有這些公告,我們可以明顯發現,反壟斷審查機構在企業合并案件的反壟斷審查方面已經逐漸進入角色,審查技術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是,在筆者看來,這些審查仍有不少疏漏之處,尤其在經濟分析方法的使用方面,仍然存在相當大的改進空間。

一、市場份額高能否與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劃等號

在企業合并的反壟斷審查中,市場份額無疑是反壟斷審查機構最為倚重的因素。例如,在“英博公司收購AB公司”案中,反壟斷審查機構附加限制性條件的唯一理由是:“此項并購規模巨大,合并后新企業市場份額較大,競爭實力明顯增強”[3]。在“三菱麗陽公司收購璐彩特公司”案中,反壟斷審查機構認為:“從橫向看,此次交易很可能會對中國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市場的有效競爭格審查機構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市場份額的最大意義,僅在于它為市場份額低的企業提供了一個安全港。當反壟斷審查機關發現企業合并后所占的市場份額很低,則可以斷定其完全不具備控制市場的可能,可以批準其完成合并了。因此,使用這一指標,有助于反壟斷審查機關提高審理案件的效率。但是,當企業市場份額比較高的時候,市場份額則僅具參考意義,反壟斷審查機關必須進一步考察市場的其他因素,才能作出最終判斷。

查看全文

小議企業封鎖效應的經濟問題

【論文關鍵詞】企業合并;經濟分析;反壟斷法

【論文摘要】反壟斷審查機構在使用這些方法的時候,過于倚重市場份額,忽視其他市場因素的重要性;在使用買方力量、封鎖效應等概念的時候沒有弄清楚其真實的含義;使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傳導”等似是而非的經濟概念;沒有認識到市場細分等經濟現象的存在。本文以商務部公告的案件為基礎,對企業合并反壟斷審查案件中經濟分析概念和方法的使用進行深入地探討。

自2008年8月《反壟斷法》實施至2010年6月底,商務部反壟斷局立案受理了企業合并審查案件140余件[1],其中經審查后決定禁止的合并以及附條件批準的合并共7件[2]。按照《反壟斷法》第30條的規定,商務部反壟斷局對外公告了全部7個案件的審查過程和審查結果。考察所有這些公告,我們可以明顯發現,反壟斷審查機構在企業合并案件的反壟斷審查方面已經逐漸進入角色,審查技術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是,在筆者看來,這些審查仍有不少疏漏之處,尤其在經濟分析方法的使用方面,仍然存在相當大的改進空間。

一、市場份額高能否與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劃等號

在企業合并的反壟斷審查中,市場份額無疑是反壟斷審查機構最為倚重的因素。例如,在“英博公司收購AB公司”案中,反壟斷審查機構附加限制性條件的唯一理由是:“此項并購規模巨大,合并后新企業市場份額較大,競爭實力明顯增強”[3]。在“三菱麗陽公司收購璐彩特公司”案中,反壟斷審查機構認為:“從橫向看,此次交易很可能會對中國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市場的有效競爭格審查機構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市場份額的最大意義,僅在于它為市場份額低的企業提供了一個安全港。當反壟斷審查機關發現企業合并后所占的市場份額很低,則可以斷定其完全不具備控制市場的可能,可以批準其完成合并了。因此,使用這一指標,有助于反壟斷審查機關提高審理案件的效率。但是,當企業市場份額比較高的時候,市場份額則僅具參考意義,反壟斷審查機關必須進一步考察市場的其他因素,才能作出最終判斷。

查看全文

擴大投資拉動經濟發展

當前,制約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最為突出的問題,仍然是國內需求不足。200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堅持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長期戰略方針”。總需求由投資、消費和出口三大需求共同構成,因此,促進經濟增長,實行擴一大內需,必須做好“投資拉動”這篇大文章。

1對“投資拉動”理論的簡要分析

投資乘數理論是“投資拉動”的理論基石。經濟學家卡恩首先提出了乘數理論,后來通過凱恩斯而得到推廣。卡恩的乘數是就業乘數,即投資引起的就業總量增加和新投資直接引起的初始就業增加量之比。而凱恩斯的乘數是投資乘數,是關于投資變化和收人變化關系的理論。如果以I表示投資總量,以Y表示國民收人增量,則投資乘數k=1萬,即Y=斤I,這就是說,國民收人增量將左倍于投資的增量。通過“投資乘數”理論可以看到,投資的變化會引起國民收人的連鎖反應,使國民收人增加量或減少量數倍于原來投資的增加量或減少量。因為投資的增加,必然導致生產資料生產的擴大,從而使社會就業和國民收人增加;而就業與國民收人的增加,又會引起消費的增加,使消費資料的生產擴大,從而使就業和國民收人進一步增加,周而復始,必將引起眾多的連鎖反應。所以,投資增加能夠引起國民收人的成倍增加。此外,“投資拉動”效應主要來自于投資的前向和后向聯系。德國經濟學家艾伯特•赫爾希曼(Albe比O.Hirschman)在探討最大化“誘導”投資的決策機制時,認為在直接生產活動中有兩個誘導機制在發生作用。這兩個機制是后向聯系效應和前向聯系效應。由于存在前后聯系效應,不同的部門、項目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只要投資某個部門或項目,就可能帶動其他部門或項目的發展。并且,兩個行業結合的聯系效應大于各個行業單獨計算的聯系效應之和,即:l+l>2。丹麥經濟學家拉斯馬森(P•N•Rasmussen)指出,它們的擴張將會“導致囊括所有或至少大多數行業的經濟活動的增長”,“由于后向聯系是由需求的增長引起的,后向聯系就會持續不斷地引發更多的凈資本形成”,從而誘發投資的最大化。

2我國通過政府直接投資誘導擴大社會投資的必要性

在計劃經濟年代,政府通過低工資政策,積累資金,國家是唯一的投資者。改革開放后,國民收人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財富積聚正在向居民轉移,政府可直接用于投資的資金有限,所面臨的赤字壓力越來越大。據資料顯示,1997、1998兩年,我國經濟所創造的財富增量分別是6300億和4900億元,而居民儲蓄的增量卻分別為7800億和7300億元。超過了國家財富增量的23%和56%。1999年底,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已高達62160億元,相當于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75%。按照凱恩斯的理論,民間不投資,就要求政府直接投資拉動和誘導。近三年來,政府實行了擴張型的財政政策,通過向銀行直接貸款和發行國債向居民借債進行投資,這些宏觀調控措施確實對于拉動國內需求,刺激經濟發展發揮了重大而積極的作用。遺憾的是,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的拉動作用十分有限,民間投資跟進不快、增長乏力。還沒有真正打破政府“單打獨斗”的投資格局。必須下決心扭轉這種被動局面。政府投資對經濟啟動與刺激作用的大小,不在于投資數量的多少,關鍵在于政府投資能夠帶動多大的民間投資,也就是其投資乘數效應的大小。政府投資的乘數效應越大,所撬動的社會投資也就越多。民間投資除了具有巨大的投資潛能以外,還具有許多政府投資所達不到的功能。它可以填補國有資產正在逐步退出的競爭性領域所留下的空白,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按一般規律,投資的40%可以轉化為消費基金,從而可以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者的收人、拉動有效需求;民間投資可以通過證券市場(股票、債券、風險投資基金等)進人,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同時,民間投資也是個體私營經濟快速發展的推進器。國債技改“四兩撥千斤”,就是“誘導投資最大化”的一個成功實踐。在國債支持技術改造以前,企業技術改造一直處于低谷,企業沒有積極性,銀行貸款慎之又慎。從1999年下半年,國務院從新增發的國債中拿出一部分資金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安排資金195億元,只占全部國債資金的5.4%,而拉動投資達2400億元,為其12倍,涉及項目880個。國債支持對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技改投資發生了可喜的變化,2002年,完成技改投資5077億元,增長13.2%,國債技改貼息的拉動效應明顯。因此,政府直接投資是擴大投資需求的有效途徑,但政府更為重要的職責是誘導社會總投資實現最大化,設法啟動民間巨大的潛在投資需求。

3社會資本難以啟動的制度性障礙因素分析

查看全文

小議跨區域兼并的市場績效機制

論文關鍵詞:跨區域兼并,有效競爭,公用事業,市場績效

論文摘要:馬歇爾“建設性競爭和聯合形式優越論”啟示了一個要素市場化方向:以跨區域經營權競爭兼并整合市場,區際割據向規模集中的業態演進過程,要素流動形成溢出效應同時產生累積強化機能。運用績效模型分析與深圳水務業實證表明,跨區域兼并是激發公用事業生產力集約潛能,增進公共服務協同化合意的市場化路徑。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的核心是引入有效競爭機制,使規模經濟與競爭活力相溶以實現市場績效優化。

我國公用事業運行體制變革的根本出路,應當是一種引入有效競爭機制的市場導向式改革。具體機制設計的困難在于,競爭與壟斷這組對立因素如何統一在同一經濟系統內,既要充分利用公用事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又要發揮競爭機制對推動企業和產業績效改進的激勵作用。這一兩難選擇也反映在“馬歇爾沖突”上,核心是找出競爭活力與規模經濟之間合理均衡的適度邊界,以使生產效率和社會福利最優化。

以自然壟斷和經濟規制理論變遷的視角審視,面對真實世界從“市場失靈”到“規制失靈”,理性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昭示,效率與福利改進單純依靠政府管制手段,仍會帶來權力尋租、規制俘獲和信息不對稱下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公用事業市場化問題本身是復雜的經濟范疇,它包涵自然壟斷與競爭機制、經濟效率與公共福利等沖突。公用事業的發展、產業績效的提升包括普遍服務等福利目標的實現,客觀上離不開競爭的促進作用。于是,競爭治理模式就演化為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的創新思路。當前我國公用事業基本現狀是市場化程度低,生產經營高度行政化,缺乏制度化的激勵約束,條塊分割屬地壟斷,管轄壁壘阻隔,要素流動受限,地區發展差異大,資源利用和配置不均衡,產品與服務水平參差,產業總體運行績效有待優化。由此論證指出,基于要素市場化路徑的競爭治理模式,分散割據的公用企業通過兼并,組建大規模集中化公用事業集團,以跨區域經營權競爭的資本運作整合市場,形成橫向一體化的空間并置結構,特別在當今經濟全球化跨國兼并浪潮的沖擊下,對打破產業行政壟斷,提升本土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等福利目標,有持續的促進作用。

一、要素市場化與有效競爭:公用事業跨區域兼并的理論邏輯

公用事業的自然壟斷主要是由規模經濟性決定的,克拉克森(1982)以規模經濟來描述自然壟斷特征:生產函數呈規模收益遞增,一家廠商大規模生產與幾家較小規模的廠商同時生產相較,更能有效利用資源。新福利經濟學的“可競爭市場理論”進一步拓展了自然壟斷理論:壟斷不一定破壞市場的競爭特性,潛在競爭的可能性會自動促使原有自然壟斷企業消除生產和管理的低效率,從而依靠潛在競爭力量可以達到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和經濟效率的最大化。按照鮑莫爾(1982)進退無障礙理論的具體闡析,若市場中存在潛在進入者的威脅,必然迫使在位廠商努力降低成本、增加技術創新、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效率,從而在改變市場結構的同時,也影響了經濟運行的績效。一個可行和有效率的競爭思想始于克拉克提出的“有效競爭”概念,繼后,哈佛學派基于結構主義思想分析了市場集中度、進入壁壘對市場績效的影響,進一步發展了有效競爭理論。其中梅森歸納了有效競爭的“市場效果基準”:市場上存在著不斷改進產品和生產工藝的壓力;生產集中在最有效率的規模單位下進行;不存在資源浪費現象。總之,公用事業引入競爭機制,不宜選擇產品與服務市場化模式,摧毀植根于規模效益的壟斷結構基礎,產品市場過度、無序的多頭競爭,帶來更多的是重復建設的配置低效率。合乎資源合理利用和要素優化配置的有效競爭,應當是一種保持壟斷效率優勢的要素市場化模式,它具有上述潛在競爭的績效特質。

查看全文

跨區域兼并的市場績效機制詮釋

論文關鍵詞:跨區域兼并,有效競爭,公用事業,市場績效

論文摘要:馬歇爾“建設性競爭和聯合形式優越論”啟示了一個要素市場化方向:以跨區域經營權競爭兼并整合市場,區際割據向規模集中的業態演進過程,要素流動形成溢出效應同時產生累積強化機能。運用績效模型分析與深圳水務業實證表明,跨區域兼并是激發公用事業生產力集約潛能,增進公共服務協同化合意的市場化路徑。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的核心是引入有效競爭機制,使規模經濟與競爭活力相溶以實現市場績效優化。

我國公用事業運行體制變革的根本出路,應當是一種引入有效競爭機制的市場導向式改革。具體機制設計的困難在于,競爭與壟斷這組對立因素如何統一在同一經濟系統內,既要充分利用公用事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又要發揮競爭機制對推動企業和產業績效改進的激勵作用。這一兩難選擇也反映在“馬歇爾沖突”上,核心是找出競爭活力與規模經濟之間合理均衡的適度邊界,以使生產效率和社會福利最優化。

以自然壟斷和經濟規制理論變遷的視角審視,面對真實世界從“市場失靈”到“規制失靈”,理性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昭示,效率與福利改進單純依靠政府管制手段,仍會帶來權力尋租、規制俘獲和信息不對稱下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公用事業市場化問題本身是復雜的經濟范疇,它包涵自然壟斷與競爭機制、經濟效率與公共福利等沖突。公用事業的發展、產業績效的提升包括普遍服務等福利目標的實現,客觀上離不開競爭的促進作用。于是,競爭治理模式就演化為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的創新思路。當前我國公用事業基本現狀是市場化程度低,生產經營高度行政化,缺乏制度化的激勵約束,條塊分割屬地壟斷,管轄壁壘阻隔,要素流動受限,地區發展差異大,資源利用和配置不均衡,產品與服務水平參差,產業總體運行績效有待優化。由此論證指出,基于要素市場化路徑的競爭治理模式,分散割據的公用企業通過兼并,組建大規模集中化公用事業集團,以跨區域經營權競爭的資本運作整合市場,形成橫向一體化的空間并置結構,特別在當今經濟全球化跨國兼并浪潮的沖擊下,對打破產業行政壟斷,提升本土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等福利目標,有持續的促進作用。

一、要素市場化與有效競爭:公用事業跨區域兼并的理論邏輯

公用事業的自然壟斷主要是由規模經濟性決定的,克拉克森(1982)以規模經濟來描述自然壟斷特征:生產函數呈規模收益遞增,一家廠商大規模生產與幾家較小規模的廠商同時生產相較,更能有效利用資源。新福利經濟學的“可競爭市場理論”進一步拓展了自然壟斷理論:壟斷不一定破壞市場的競爭特性,潛在競爭的可能性會自動促使原有自然壟斷企業消除生產和管理的低效率,從而依靠潛在競爭力量可以達到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和經濟效率的最大化。按照鮑莫爾(1982)進退無障礙理論的具體闡析,若市場中存在潛在進入者的威脅,必然迫使在位廠商努力降低成本、增加技術創新、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效率,從而在改變市場結構的同時,也影響了經濟運行的績效。一個可行和有效率的競爭思想始于克拉克提出的“有效競爭”概念,繼后,哈佛學派基于結構主義思想分析了市場集中度、進入壁壘對市場績效的影響,進一步發展了有效競爭理論。其中梅森歸納了有效競爭的“市場效果基準”:市場上存在著不斷改進產品和生產工藝的壓力;生產集中在最有效率的規模單位下進行;不存在資源浪費現象。總之,公用事業引入競爭機制,不宜選擇產品與服務市場化模式,摧毀植根于規模效益的壟斷結構基礎,產品市場過度、無序的多頭競爭,帶來更多的是重復建設的配置低效率。合乎資源合理利用和要素優化配置的有效競爭,應當是一種保持壟斷效率優勢的要素市場化模式,它具有上述潛在競爭的績效特質。

查看全文

自創商譽的原因思索

自創商譽的本質特征是可以帶來超額利潤。利潤形成的因素從經濟學上分析,可以分為三類性因素、資源性因素和顧客性因素。

一、結構性因素

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中,客觀上存在的各行業、各企業之間盈利率的差別,必然吸引社會資本向盈利高的行業和企業流動。所以,在完全競爭條件下,資本的自由流動必然導致風險相同的行業和企業的盈利率趨于一致。這一狀態就是“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廠商均衡”狀態。企業在追逐利潤的原動力驅使下,打破這種均衡,就能獲取超額利潤。打破均衡的方式有以下兩個:

1.效率。效率原先僅限于生產過程,即個別企業由于采用先進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的熟練程度,從而提高單位時間的產量、降低生產成本。在生產效率提高的同時,往往也伴隨著產品質量的提高。從廣義上說,企業由于選擇適當的采購渠道而降低生產成本,由于合理運用資金而降低資本成本,由于擴大產品銷路而節約銷售費用等等。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企業不改變商品的價格,可以通過效率的提高來降低成本,從而獲取超額利潤。

2.壟斷。壟斷企業在自己的壟斷行業中可以獲得超額利潤,而且可以長期獨占這些利潤。壟斷通常有下列幾種情形:①對生產要素的控制。如果一個企業能夠嚴格控制某種生產要素的使用,那么它就可以成為使用該生產要素進行生產的那個行業的壟斷者。②規模經濟。它是指隨著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其收益的增長速度超過成本的增長速度。因規模經濟引起的壟斷稱為自然壟斷。③專利權和技術秘訣。一個企業由于是唯一擁有生產某種產品所必需的技術或權利的主體而成為壟斷者。其利潤源于生產的產品及工藝的技術含量,即知識價值。④政府行為。除了專利權外,政府直接賦予企業某種特權,也可以使該企業成為壟斷者。⑤各企業之間在產品質量、包裝、商標、服務態度等方面存有的差別而形成的壟斷,稱為壟斷競爭。在壟斷競爭下,壟斷超額利潤吸引更多廠商加入,價格開始下跌,最終獲得均衡。但該均衡價格仍高于完全競爭狀態下的均衡價格,其正常利潤仍大于完全競爭狀態下的正常利潤,這就是壟斷帶來的利潤。

二、資源性因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