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3 15:08: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理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政治以倫理化剖析

儒家思想是建構倫理政治的思想。這一思想由早期儒家奠定方向,其中,孔孟貢獻最大。孔子為倫理政治的理論建構打了樁、奠了基。但是,他所提供的觀念與見解,還需要解釋。整全地看,倫理政治還只限于“為政以德”的籠統敘述上。分別地看,倫理一端的根據問題尚欠說明,以致倫理功能的顯現流于結果化(即以結果證其有效,但原因隱而不彰);政治一端還囿于對禮制權威的重建,新的權力觀與利益分配機制尚得進一步推敲。作為處在倫理政治理論預制者起點上的孔子,他也只能以這種概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政治文化理念。但下延及孟子,則非得以對孔子的突破,才能推進孔子事業。突破口有三:整全的、倫理的、政治的。孟子以倫理致思率其先,將政治融于其中,從而給政治以倫理化解釋,鮮明地凸現出倫理政治中倫理的地位與作用。孟子之采取這一進路,使其顯出與孔子周全地處理與政治關系不同,顯得清峻偉岸,是時代氛圍使然。一方面,從孟子所據的戰國時代的歷史氛圍而言,“天下無道”的狀況進一步加劇,政治的治理已成為一時難以達到的目標。因而,從心性內在用功以校正人心,顯得更為基礎和根本。這使孟子從孔子的內(心)外(禮)兼治的立場退卻,轉而為以內(心性)治外(政治)的思路。另一方面,孟子時代的思想氛圍也有了很大變化,諸子蜂起,思想流派的彼此攻訐相當厲害,思想資源的良性互借已不可能。在孟子,一者務必踐楊墨、斥無君無父之論,以確保儒家立于宗法根基之上的倫理政治論說;二者務必駁告子,以求為外在的政治治理尋求更可靠的倫理基礎;三者還必須拒斥法家的功利化立場和農家的返樸主張,從而確認儒家的以義統利和社會分工合作主張。這促使孟子采取了以心性一智慧統納政治的思維進路。如論者指出的,“孔子整個是圓形,孟子整個是方形。……他所以如此,就因為他要反顯一個主體,他要把盡物力的時代風氣壓下去。這里有一個破裂的對反。此時,若不作鄉愿,便不可隨便講圓和。”(牟宗三:歷史哲學),學生書局1988年版,第120頁。)孟子以良心說人、以性善論政,用心性之善為中介打通倫理與政治關隘,從而,成功地凸顯了孔子所述倫理政治的崇高一面。

(一)心性之學:將人的抉擇安置于可靠的倫理基石上

人是復雜的存在。除開其生理意義層面對人活動的先天限制,而使其具有不可克服的動物性以外,人還受一系列社會條件的影響與支配。現代社會科學揭示,人在社會集群中生活。作為單獨的個體,他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個性、心理、愛好、志趣、經歷、出身背景。同時,作為合群的人,他的言行抉擇,又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在這種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中,人要始終保持其智性和善心,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是不太容易的。因而現代道德哲學在頌揚人的優秀品性之時,存在哲學卻揭示了“他人就是地獄”①的可怕情形。以致于人們都同意,人,“一半是上帝,一半是魔鬼”。可以說,人的這種現代處境,不過是其古典格局演化的結果而已。但是,對人的這種現代結論。孟子一定會大不以為然。確實,人有其局限(如因“放心’而引起的蒙蔽與錯失),但根性上的善卻可以將之校正、收拾,使人的行動始終圍繞善的主軸而展開。

孟子的這種見解,有其認定的有力根據:人都有一顆活潑潑的良心,這顆良心是其為善抑惡的根據所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引、丑上》。下引《孟子》只注篇名),顆不忍人之心,是一顆在倫理的行為抉擇之極端情形下,都必然地、無條件發揮作用的善心。對此,孟子有一情景性極強的解釋。他講,“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側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干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同上)。這一解釋透露出孟子對“不忍人之心”的三種規定性:其一,“不忍人之心”是先天具有的。因此,它一方面是人人都擁有的,而不是部分人,尤其是部分優異人士所擁有的;另一方面,它是人的一種本質規定性,是劃分入與非人的界域與標準。其二,“不忍入之心”是非功利的。一者它與個人的情感反應、心理安適廣惡其聲”)無關;二者它與結交更多的社會關系(“內交于孺子之父母”)無關;三者它與獲得普遍的贊譽也無關(“譽于鄉黨朋友”)。因此,它是純粹的倫理之善。其三,“不忍人之心”是一顆在面臨非此即彼、非善即惡的危機處境中,人的行為抉擇所必然受其支配的良善之心。只要一處此境、一觸此情,它就會發動起來。而無需入的苦思冥想,也無需人的艱辛求索、反復比較。由此可見,人之為善,是一種先天規定性所注定了的。每一個人出生下來,就具有了這種倫理善的“種子”(孟子所謂“端”)。對此,孟子沿著兩條線索繼續論證,首先確認善心人皆有之,人皆有之善心又表現為四種倫理善的形式,“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釬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其次,在確認“人皆有之”肋先驗性存在基礎上,再將善的源起與擴展歸諸于“我”,使“不忍人之心”的外在顯現與功能拓展得到進一步的必然性確證,“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

孟子對人的“不忍人之心”做了“人皆有之”和“擴而充之”的兩手論證之后,使人確信人的善性良心的先驗性存在性質。但是,由于他采取的是一種極端性論證進路,并非人人可從經驗生活中見識的。因此,他還面臨一個經驗性說明的任務,非此不足以強化其論說的可靠性與可信性。為此,孟子從人的生活事實與經驗歸納兩方面,進一步對“不忍人之心”做了加強性確認。在前者,孟子舉出一個簡單事實,那就是并不經傳授和專門學習,兒童就知道愛其父母、親其兄長。故惻隱羞惡之心乃是人皆具有人皆能發揮的“天下道義”。“入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盡心上》)。如果說人的良知良能對倫理善的先驗性之證明,還是沿循“人皆有之”的思路,不過由超驗層面落實到經驗層面,因而仍難以使人完全信服的話,那么,孟子再以“同類相似”的理由對此做進一步的說明,似乎可以使人從“你我他”的人性、人心同然上,同意孟子的見解。孟子的這一論證,分為兩個層面:自然界與社會。前者他以大麥的生長,說明了在性質上的豐收相似性;后者,他又仔細地區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之生理上的相似性;“口之于味也,有同替焉;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告子上》);另一方面,他將生理相似性引至心理相似性上。從而,提出一個“心之所同然者何也”的問題,并指出理義正是心之所同然。而且,這與前一方面是相同的,“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同上)經過這一番先驗與經驗相吻合的論證,孟子將人本性的善良全然烘托而出。

孟子將人性本善作為倫理的行為抉擇根據,當然是意圖把人的行為抉擇安置于可靠的倫理基石上。所以,孟子特別強調物性的差別,物性與人性的本質不同,《告子上》的一段對白,說明了這點。“告子曰:‘生之謂性。’孟子曰:‘生之謂性也,猶白之謂白與?’曰:‘然。’‘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曰‘然。’‘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入之性與?”’但是,畢竟人的“上帝”面與“魔鬼”面在古今社會里,都同時呈現而出。孟子不可能忽略這一事實。盡管“上帝”控馭“魔鬼”的能力,孟子絕不懷疑,否則他不會強調人的本性之善。然而,畢竟抹不掉人的失足、陷溺及其完全的非人”化。為此,孟子一方面從具體措施上杜絕人成為非人的可能,祈求人之識“大體”,“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同上)。另一方面,又從根本處下手,既強調人性把握的重要性,人性得以把握的嚴重性、細微性;同時又特別注重個人修養、情操陶冶的極端重要,及其對人性升華的支配性影響。在前者,孟子著重指出“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離婁下》);在后者,孟子則強調,由于人之善性,“求則得之,舍則失之”,“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茍失其養,無物不消”(《告子上》)。因此要注重“求其放心”,力求避免“放其心而不知求”(同上)的失誤。與此同時,通過倫理的自覺修養,使人的行為更穩固地立于性善四端之上。個人自我的倫理修養,其可能性與現實性都基于個人自己具有完備的倫理善。“萬物皆備子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盡心上》)。因此,“反求諸己”乃強化倫理善性最適當的方法。在這點上他與孔子完全一致。在求諸己的基礎上,孟子還特別指出了保持善性的日常修養方法,基本理想的狀態和生死抉擇關鍵時刻的去取。在日常修養方法上,他強調以善心去思去想,“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告子上》)以心思,則取“居仁由義”(《盡心上》)之法,清心寡欲,并以之為最好的方法選擇。(“養心莫善干寡欲”)從而,保證善性良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與發揚(“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盡心下》)。在基本理想的狀態方面,孟子強調以“養浩然之氣”,達到“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公孫丑上》)的境界,培養成一種“大丈夫”精神,進而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藤文公下》),使仁心免除世俗功利的影響,使善舉堅定扎根于仁心之中。以此,在生死不能隨自然安排而必須做人為抉擇的時候,能夠“舍生而取義者也”(《告子上》)至此,入的行為心思,都已完全地納入了倫理規范之內;人的言行的正當性,都已整個地置于善性良心的根據中。于是,一種“心一性一天”和“事天一立命”的線性關系也就自然地顯現出來,“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盡心上》)在這里,擴張善性良心、理解人的本性,懂得天命,對待天命以處事,以安身立命,貫通一氣。

查看全文

包裝合理化設計論文

內容摘要:當代企業為了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必須擁有好的成本最優化和產品個性化的策略,從而很好地推進和維持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這就意味著控制物流成本以及包裝成本尤為重要。由于包裝與物流和銷售有著密切的關系,使包裝設計合理化可以實現這種優化策略。文章從物流的觀點來證明包裝合理化改革的有效性。

關鍵詞:市場物流環境包裝成本優化策略

競爭市場中的企業都很主動,但包裝的主要貢獻往往不在于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它的重要性在于通過產品的個性化來促進銷售以及降低成本,特別是物流成本,這些被包裝購買和包裝的損耗管理所直接影響,以及被包裝、分配和客戶要求所間接影響著。存在于后者當中的間接成本使得企業難以正確地理解關于改善物流系統效率的包裝設計的好處。

除了商業和物流的考慮,環境也應該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包裝主要與三大方面相關聯:市場、物流和環境。然而基于包裝與物流的重要關系,包裝物流學開始發展成為一門學科,同時發展出包裝在履行其功能方面的高、中、低三個水平間的層次和關系。我們可以從企業包裝設計策略的三大基石——采用成熟的組織結構、理解設計要求和應用最好的經驗,來闡明包裝物流學的概念。

綜合了以上三大基礎的包裝設計,在某種程度上不僅僅改善了產品的個性化,還通過減少物流花費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一、實例分析

查看全文

改進理化教學實踐

對于高等醫學院校藥學專業來說,物理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必修課程。其內容除了涉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知識外,還與物理學、高等數學和生物化學等知識密切相關。并且還為后繼課程如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等的學習提供方法和理論指導,它在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之間起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1],并且藥學研究的整個過程與物理化學密切相關。同時,學生的基礎水平和自學能力參差不齊,并且學時較少,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有限的學時內既要完成教學計劃保證教學質量,又要重視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藥學專業人才。因此,改進物理化學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就顯得尤其重要。本文將就作者在物理化學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和體會與大家進行交流。

1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學生對一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師的教學能力密切相關。“欲給人一杯水,自己先要儲備一缸水”。要上好物理化學課,就要求授課教師不僅要扎實的專業基礎,同時還要有恰當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對于年輕教師,更應該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首先是注重備課環節。備課時重點參考一些理論基礎強且較為全面的相關教科書,如南京大學物理化學教研室的傅獻彩等主編的《物理化學》課本,也可以通過網絡查閱一些有關物理化學的最新進展。從中吸取精華,并進行分析比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知識變得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其次是在教研室內部通過相互聽課的方式,互相借鑒對方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以取長補短;另外,教師還可利用每周的教研室活動安排一些專題討論,把在備課及教學中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各抒己見以供借鑒和參考。此項活動的開展對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物理化學理論性強、內容抽象、公式眾多且各有其特定的使用條件和范圍,因而教學雙方對此都感到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學生在初學物理化學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而影響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如能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地變換一下教學方法和手段,常使學生感到知識新鮮有趣,勢必能起到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作用。

2.1講述法—抓住重點,講清概念和規律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3門課程有所不同,物理化學不但與中學化學聯系較少,而且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講清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尤為重要。對于新理論的實驗依據,處理方法和該理論的應用以局限性都必須講清講透,澄清可能產生的各種模糊認識。而對于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前設課程中已有完整論述的內容不講或略講,讓學生自己閱讀鞏固提高,再用較少的課時加以引申和提高。例如在無機化學中已經系統地學習過的熱力學中的基本計算、化學平衡的基本計算以及電化學中的有關Nernst方程的計算等,在物理化學課程中就可以略講,甚至于可以不講。

查看全文

合理化建議管理條例

一.總則

為充分調動全體員工參與公司管理的積極性,改善公司管理,提高經營效益,特制定本條例。

二.管理范圍

以下范圍的建議是應鼓勵和可接受的:

經營管理思路和方法的改進;

各種工作流程、規程的改進;

查看全文

企業金融會計風險及合理化防范對策

摘要:在企業的金融會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由于市場的影響和工作人員能力的差異,從而埋下了一定的金融安全隱患。本文主要介紹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因素和合理化防范的對策。

關鍵詞:金融會計;風險因素;合理化防范

企業金融會計是企業的核心業務,是企業各項業務工作開展的原始動力,在企業金融會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開展一定的工作,可以有效地規避金融風險的發生,給企業的運營提供一定的金融保障。

一、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的類型

(一)會計核算風險

隨著企業會計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需要加強企業金融風險的控制。企業中的一些會計工作,不能及時地進行審查或者是在核算時的過程出現了人工的失誤等,這些因素的存在,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損失。

查看全文

科學合理化寫作管理論文

寫作教學的指導需要有“序”,而且需要科學合理化的“序”。這較為科學合理的指導程序究竟是什么?多年來,筆者潛心于這方面的探索與研究,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這樣一條新思路,這就是①明確目標→②研讀領悟→③探討寫法→④訓練操作→⑤交流評議→⑥指點迷津→⑦修改重作→⑧總結升華。這一指導程序合乎學生的認識感知規律,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逐步深化提高的認識過程。實踐表明,運用這一程序進行寫作的指導是行之有效的,它不僅對學生的寫作起正確的導向作用,而且可迅速提高寫作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下面和大家談談我在教學時實施這八個步驟的具體做法和體會。

第一步:明確目標在寫作訓練之前,筆者首先根據這次訓練的目的意圖及要求,明確地向學生提出這次訓練的目標,使學生個個心中有數。當然,目標的設計一要具體,切忌籠統空泛,比如寫記敘描寫性的文題,不應只是“線索清楚、詳略得當”“具體、生動”之類的話;二要有針對性,目標的設計應結合學生實際,充分估計學生在寫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便有的放矢、重點突破,使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寫作訓練的目標準了,導向明了,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就不至于盲目地走彎路,也就有了積極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和克服學習困難的內在動力。

第二步:研讀領悟針對目標要求,布置學生課前廣泛閱讀與這次訓練文體題型同類的文章。其目的有三:一是感知“寫什么”,二是豐富積累,三是培養語感。同時指定(印發)具有代表性的優秀習作二至三篇,要求學生仔細研讀領悟,初步了解這類文體的寫作特點,注意揣摩其寫作思路和結構模式。這一步驟比較重要,它為下一步探討這類文章的寫法,解決“怎么寫”的問題作了鋪墊,是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進而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其閱讀的材料則還可供學生在實際寫作時模仿與借鑒。

第三步:探討寫法在上述研讀領悟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集體討論,對這類文章的寫法(主要是構思和章法)進行綜合分析,通過比較異同,尋找共性,探求規律,從而逐步形成共識。關于文章的寫法問題,古人說“文無定法”,可大體則有。中學生訓練的四類文體(記敘、議論、說明、實用)中,應用文有一定的格式自不待言,其他體裁的文章又何嘗不是如此?比如,就議論文而言,總的來說通常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來展開論述,亦即回答“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怎么辦”等問題,這就形成了“引論”“本論”“結論”的結構模式。具體到某一題型又有相對的定式,如對一般事理的闡發可采用“引話題亮觀點”“正面說反面議”“駁異議明是非”“提辦法做總結”(古人稱之為“起、承、轉、合”)的思路展開,而對一些消極現象的評論則以采用“擺現象”“論危害”“挖根源”“道實質”的構思方法為佳,如此等等。

一般地說,對文章寫法的探討,我們固然應注意審題立意、選材剪裁、語言表達等方面,但更應著眼于文章思路和結構的分析揣摩上,因為就目前的現狀而言,中學生寫作的困惑主要有兩點:一是“寫什么”、二是“怎么寫”。解決這兩個問題,前者易,后者難。而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思路和結構模式,有助于學生擺脫不知“怎么寫”的迷惘,從而合理地謀篇布局,嚴謹地構思行文。因此,在寫作教學指導的過程中,我們不可忽視“寫法探討”這一環節。抓住這一作前指導的環節,很大程度上能解決該“怎么寫”的問題,以達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第四步:訓練操作這一步驟的實施,大體分這幾步進行:首先出示文題,接著進行審題指導。審題指導的側重點可因題型、文體的差別而異,對記敘性的命題作文主要指導學生如何抓“題眼”,如何把握“旨趣”;而對供料型議論文,審題指導的內容應著重如下幾個方面:(1)弄清著眼點,抓住材料的“神”;(2)把握側重點,確定最佳議論角度;(3)選準聯系點,力求和生活貼近,等等。然后指導學生編擬提綱,最后師生同作。平時的訓練,通常是學生習作,教師“旁觀”;其實,學生習作,教師亦下水垂范,我以為這個辦法很好。師生共同參與,對學生來說,可激發興趣,增強“競爭”意識;就教師而言,“下水”嘗試,不僅與學生溝通了感情,而且能品嘗到訓練的甘苦,真切地體會到這次寫作的困惑之所在,以便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有利于加強習作指導的針對性。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平常我們自己不“下水”實踐,只知紙上談兵,叫學生寫作是缺乏說服力的。當然,教師“下水”垂范,既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也還需要有點勇氣。這個道理不言而喻。

查看全文

經濟管理制度合理化探討

摘要:當今社會飛速發展,日新月異,各行各業的競爭也是愈演愈烈,企事業單位要想在競爭大流中爭得一席之地,必須對其經濟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優化。本文主要對企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制度的合理化進行探討,并提出合理的應對政策,以逐步創新和完善企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制度,確保企事業單位高效地發展和提高。

關鍵詞:企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制度;創新

在當今全球化趨勢的大發展背景之下,單位要想克服重重障礙,有所突破和發展,在這個社會站穩腳步,更好地立足于市場,就必須大力改革經濟管理制度,認真分析原有經濟管理制度,保留合理之處,對于不足之處要及時摒棄,并制定合理的應對對策,最重要的就是要進行經濟管理制度的創新,用新式的管理理念來管理企事業單位,同時完善各項制度、明確責任分工、合理分配資金、杜絕鋪張浪費現象,并在實踐中不斷進行分析總結,以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企事業單位在經濟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1.管理理念落后。眾所周知,一家企事業單位擁有良好的經濟管理制度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潮流,才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但是如今的企事業單位中明顯存在著管理理念落后的現象。企事業單位中的在職工作人員很多都是在位多年的“老人”,他們在自己的職位上工作了很多年,思想觀念落后,對當今時代的發展趨勢不甚了解,還在用他們的老一套工作方法管理著單位,導致企事業單位在競爭大流中錯過了諸多發展機遇,這對于單位的發展無疑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只會導致單位的發展停滯不前。2.管理制度不完善。波蘭作家萊蒙特曾經說過,“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我國古人也說過,“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經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更是掌管控制企事業單位的命脈。而目前,很多企事業單位在經濟管理制度方面存在著許多突出的問題,并不盡如人意。就比如很多企事業單位內部都存在形式主義作風,制定的計劃很是完美,但是當要真正落實到實際中去時,又都唯唯諾諾,推三阻四,行動跟不上言語,明顯的形式主義作風。在項目及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有效地監管作用,如果管理制度不能為企業的發展服務,企業的整體發展將會因此駐足不前。3.責任分工不明確。在當今的企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制度中,存在著很嚴重的責任分工不明確現象,當一個問題要落實到具體某個人身上時,相關人員經常是互相推卸責任,找各種理由推脫責任,而由于責任分工不明確,企業也并不能很針對性地把問題具體定責到某個人身上,導致企事業單位辦事效率低下,企業內部的職工人員思想渙散,行為懶散,認為反正不會是自己的責任,態度消極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沒有一種為單位主動奉獻的精神。4.資金分配不合理。資金對于一家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和運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資金鏈的正常運行關系著一家企事業單位的存亡。但是經過調研我們可以發現,在很多企事業單位內部都存在著資金不合理分配的問題,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來可能是企業內部人員對項目工程的考察力度不夠科學全面,浮于表面,馬虎了事,導致這些實際意義不大的項目反而成了重點投資關注的項目,二來可能是這些項目工程是面子工程,企事業單位為了“面子”進行大力投資,導致投資大卻收效甚微。5.鋪張浪費現象嚴重唐代大詩人李商隱說過,“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永遠也不會過時,不僅對于一個人來說要勤儉節約,對于一家企業來說也要勤儉節約。在企事業單位的日常運營管理中,存在很多不必要的開銷,比如兩家企業在洽談合作事宜時,往往會選一些比較高消費的餐廳或咖啡廳進行合作交流,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洽談合作完全可以選在會議室,這樣不僅顯得正式而且也節省了一筆不小的開銷,諸如此類浪費的現象還有很多。

二、針對不足所應采取的合理對策

查看全文

理化檢驗技術提升食品檢測質量的對策

摘要:隨著我國當前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傾向選擇購買高品質及高營養食物。在食品安全檢驗中采用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能提高食品安全性,成為有效保證食品安全的一種必要手段。本文通過對食品理化檢驗技術進行質量控制的必要性和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其在使用過程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旨在提高食品質量檢測效果。

關鍵詞: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質量控制;策略

食品理化檢驗內容包括食品所含成分和有無受到化學藥品污染。根據檢測數據,給予更為詳細地分析,并判斷食品安全性和食品質量[1-2]。食品理化檢驗不僅能提高食品質量安全,同時還能避免食品資源浪費。現階段,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檢測方法,對該檢驗技術的質量控制策略進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1理化檢驗技術控制食品質量的意義和現狀

1.1提高檢驗結果準確性

影響食品檢驗結果因素較多,如工作人員操作技能、操作熟練程度、樣本采集、實驗室環境、儀器設備、檢驗方式、樣品原因等,而通過質量控制對一些尚未明確的因素進行評價,并在符合評價因素基礎上實施檢驗,可大大提高檢驗結果準確性,保證食品檢驗最終結果真實可信[3]。

查看全文

食品理化檢驗質量控制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如今,人們對食品質量問題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食品質量不僅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也關系到社會穩定和國家發展。對此,相關部門必須認識到食品理化檢驗中質量控制的重要性,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制定食品理化檢驗質量控制方案,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關鍵詞]食品理化檢驗;質量控制;研究

雖然食品理化檢驗質量控制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從食品理化檢驗質量控制現狀可以看出,食品理化檢驗質量控制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很多食品質量檢驗人員對食品理化檢驗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沒有真正發揮出食品理化檢驗的作用,導致食品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在新形勢下,檢驗人員必須認識到食品理化檢驗的重要性,提高食品理化檢驗水平,以更好地保障食品質量和安全[1]。

1食品理化檢驗中的質量控制現狀分析

食品理化檢驗中的質量控制對于食品安全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但是,在食品理化檢驗過程中,很多因素會影響食品理化檢驗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主要包括以下因素:①檢驗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②實驗器材;③設備性能;④實驗環境。對此,要想保證食品理化檢驗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就必須嚴格控制以上幾個因素。如今,食品安全問題不斷出現,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穩定性。雖然我國相關部門也認識到了食品理化檢驗的重要性,加大了食品理化檢驗方面的資金投入,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食品理化檢驗中還是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雖然我國設置了專門的食品理化檢驗機構,但是食品理化檢驗管理環節比較薄弱,各個食品理化檢驗機構之間缺少溝通和交流,導致食品理化檢驗結果的真實性依舊得不到保證,而且我國開展食品理化檢驗的時間比較短,缺乏實踐經驗,缺乏先進的食品理化檢驗技術,這些都制約著食品理化檢驗工作的開展[2]。

2食品理化檢驗中質量控制對策

查看全文

食品理化檢驗環節質量控制策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食品安全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導致人們對于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失去信任。為了提高人們的信任度,國家加大了對食品行業的治理力度,嚴控食品安全質量成為監管部門最主要的工作內容。隨著食品檢測技術的發展,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質量,但由于受到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仍然有待提高。本文以食品理化檢驗為例,分析了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四大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檢測準確度的質量控制策略。

一、食品理化檢驗概述

食品理化檢驗是指應用物理、化學的檢測方法來檢測食品的組成成分及含量,目的是對食品的某些物理常數(密度、折射率、旋光度等)、食品的一般成分(水分、灰分、酸度、脂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食品添加劑、食品中礦物質、食品中功能性成分及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等進行檢測。食品理化檢驗的任務是對食品進行衛生檢驗和質量監督,使之符合營養需要和衛生標準,保證食品的質量,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確保食品的食用安全;研究食品化學性污染的來源、途徑、控制化學性污染的措施及食品的衛生標準,提高食品的衛生質量,減少食品資源的浪費。總的來說,食品理化檢驗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它在保證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論什么食品,只要進行理化檢驗,就必須按照一個共同的程序進行。食品理化檢驗的基本程序大致如下:樣品的采集和保存;樣品的制備和預處理;檢驗測定;分析數據處理;檢驗報告。從上述食品理化檢驗的程序來看,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人為因素也有設備因素,唯有做好食品理化檢驗的質量控制,才能獲得準確的檢測結果。

二、影響食品理化檢驗準確性的四大因素

1.樣本。進行食品理化檢驗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采集樣本,樣本在采集、貯存、和運輸的過程中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最終影響檢驗的精確度。例如,如果采集人員技術不專業,可能會導致樣本不合格,或者導致樣本被污染。在采集液體樣本時,由于液體存在沉淀,所以在采集時要充分攪拌,使其混合均勻,才能確保樣本符合規定。再有,不同的樣本,貯存的條件和運輸的方式也不同,如果沒有按要求進行貯存、運輸,也會影響樣本的質量,最終影響檢驗準確性。比如,在貯存樣本時,要防止樣本受到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從而影響樣本的質量。2.儀器和試劑。(1)儀器。儀器是影響食品理化檢驗的重要因素,高精密的儀器可以提高檢驗的準確性。但在實際的檢驗過程中,如果技術人員對儀器的使用不規范,或者開始未對儀器進行數據核準,就很容易影響檢驗的結果。所以在進行食品理化檢驗時,要管理好儀器,提升儀器的精密度,確保其準確性。(2)試劑。試劑也是影響食品理化檢驗的主要因素,如果試劑的用量不準確,很容易導致檢驗的結果不準確,而且也會延長檢驗的時間,影響檢驗效率。例如,有的試劑在不同的溫度下會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所以要嚴格控制試劑的量和使用時間,確保試劑的科學使用,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檢驗質量,確保檢驗的準確度。3.檢測人員。食品理化檢驗是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操作的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對于檢測人員的專業能力、責任意識都有較高的要求。目前來看,檢測人員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檢測人員的責任意識不高,人員配置不合理。在檢驗工作中,很多檢測人員在工作中責任心不強,沒有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導致在檢驗的過程中操作不規范,影響了檢驗的準確性。另外,目前一些檢測機構的檢測人員配置也不太合理,具有專業職稱的人員數量較少。二是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影響理化檢驗的準確度。前面提到,食品理化檢驗是一項需要專業技術的工作,檢測人員的專業性不高,會導致檢驗的結果存在很大的誤差。但在目前的食品理化檢測工作中,有部分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有限,在進行操作的時候,由于對操作步驟不熟悉,導致操作過程不符合要求,最終影響檢驗的結果。還有部分檢測人員的檢驗經驗有限,在面對一些從未遇到過的檢測技術時不知該如何操作,無法順利開展檢驗工作。所以,在食品理化檢驗中,要加強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提高其專業能力,這是保障檢驗結果準確性的重要手段。4.檢驗標準。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食品行業也方興未艾,目前市場上的食品類型日漸豐富,這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食品的同時,也埋下了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隱患。對于這些新型食品,由于檢驗標準滯后,導致檢測人員沒有可供參考的檢測依據,從而讓一些生產不安全食品的企業鉆了空子,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威脅。

三、提升食品理化檢驗準確性的質量控制策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