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1 09:03: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寬容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寬容

寬容讀后有感

編者按:從內容上講,這本書談不上高深,但正是它教給我的這兩個簡單的字,教給了我正確的“心法”。房龍是個很在行、很徹底的后現代:他把偶像拉下神壇,卻警告人們千萬不要樹立新的偶像。但房龍不是虛無主義者,他承認歷史,承認發展,這主面又類似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實踐理性。房龍最反對的是世俗全力和精神信仰結合后施加給所有信徒及非信徒精神和肉體上的暴政。房龍給出的解決是懷疑,對任何的觀念、理論、思維方式都要用懷疑來沖淡它繁殖、復制、獨裁的本性,就連自己都要懷疑。在房龍的眼中,大部分信念信仰的開端都是樸素的,甚至可以說是浪漫的,但一旦穩定發展起來,就會落入功利主義的魔爪而萬劫不復。在面臨全球化經濟的今天,一個國家要想站穩腳跟,就必須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房龍先生堅信“寬容一統天下的日子定會到來,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進步”。

從內容上講,這本書談不上高深,但正是它教給我的這兩個簡單的字,化去了我來自青春期的玉驕龍式的戾氣,是的,是房龍教給了我正確的“心法”。

《寬容》,它繼續用世俗的、希臘式的眼光關注審視這一統治西方人頭腦和靈魂超過一千年的“神的道”,用現在通行的話講,房龍是個很在行、很徹底的后現代:他把偶像拉下神壇,卻警告人們千萬不要樹立新的偶像,他說過去的一切標簽都是錯誤的書寫,但拒絕給出正確的標簽。但房龍不是虛無主義者,他承認歷史,承認發展,這主面又類似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實踐理性。他的作品在今日中國大行其道,除了適逢思想匱乏的國人要精神進補的時機之外,這樣樸素的、自然的、充滿實踐唯物論精神的文風,也讓中國人倍感親切,易于接納。

房龍在書中要說的道理很簡單,可以引用他自己的一段話來說明:“大凡為寬容而戰的人,不論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點是一致的:他們的信仰總是伴隨著懷疑;他們可以誠實地相信自己正確,卻又從不能使自己的懷疑轉化為堅固絕對的信念。”房龍最反對的是世俗全力和精神信仰結合后施加給所有信徒及非信徒精神和肉體上的暴政。在他看來,任何絕對的信念,都包涵著潛在的暴力,一旦信念找到了通往世俗權力的門徑,它的暴虐本性就會顯露出來。房龍給出的解決是懷疑,對任何的觀念、理論、思維方式都要用懷疑來沖淡它繁殖、復制、獨裁的本性,就連自己都要懷疑。懷疑一切,用懷疑給一切以改善發展的余地。在房龍的眼中,大部分信念信仰的開端都是樸素的,甚至可以說是浪漫的,但一旦穩定發展起來,就會落入功利主義的魔爪而萬劫不復。痛恨功利的房龍卻用功利觀來解釋敘述歷史,勿寧說這是合乎邏輯的,因為那最初的純潔高尚很可能在本質上是虛假的,是違反人類天性的。政治上的浪漫主義會演變成流血的暴政,帶有浪漫情懷的君主往往都墮落為暴君,前者有法國大革命為證,后者在我們身邊就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在面臨全球化經濟的今天,一個國家要想站穩腳跟,就必須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國家內部的改革、對外的開放必不可少,一個個舊企業面臨停產甚至倒閉,一批新興工業正在迅速崛起,市場經濟來不得一絲一毫的寬容。將之擴大到生活和學習中,就是要樹立競爭的對象,對別人的前進總抱以不認輸、不甘落后的態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趕超別人,這也就是不予以寬容。值得指出的是,這里的競爭是平等、公平的,這里的不寬容不僅體現在對強者的不屈服,還表現為對自己的不滿足,敢于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說來,發展就要有對人對已不寬容、不松懈的態度,要有敢于挑戰的勇氣。

房龍先生堅信“寬容一統天下的日子定會到來,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進步”。思想的束縛、戰爭的暴虐、種族的歧視等等,都在呼喚寬容,我們渴望那和平安詳的日子,但我們同樣要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負責,必要的時候決不能“寬容”地得過且過,將寬容發展成為漠不關心,那恐怕才是最大的災難!用客觀的態度去看待人生,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寬容會讓你平和安詳,而發展中的不寬容會促進社會的進步,無論過去、現在、將來,二者都需要存在。

查看全文

道德寬容及價值思考

本文作者:韓玉璞工作單位:安陽師范學院

道德寬容的核心內涵道德寬容的核心內涵是道德自由、不干涉及尊重權利原則、實現公平正義的道德秩序。道德自由。道德自由是道德寬容的應有之義,應該說沒有道德自由就沒有道德寬容。道德自由是指道德主體自覺、自愿、自主地遵循反映歷史發展必然性的道德原則和公眾共同認可的道德范式去行動,它由道德認識上的自覺、道德情感上的自愿、道德行為上的自主三個維度組成,以自覺自愿為主要特征[3]。而道德寬容的態度和行為也必須是行為主體自覺自愿的選擇,行為主體非理性、非自愿情況下作出的選擇不能稱為道德寬容。因此,道德寬容要求行為主體能夠發自心靈地選取道德價值觀念,具有深刻而自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覺悟,完全自主地選擇道德行為,這實質上就是主體的道德自由。不干涉及尊重權利原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文化的精華,也是道德寬容的核心實質。每一個人都有不可剝奪、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任何人任何組織都無權干涉人們正當合理地行使自己的權利。給予別人自由的空間,給他人道德選擇、道德實踐的“有限”自由,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采取行動。絕不可用獨裁思維和行動來宰制別人,絕不強迫要求別人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與自己同一,不干涉并且尊重每個人的基本權利,這也應該是道德寬容的核心內涵。當然,不干涉和尊重權利并不是所謂的完全自由,放棄原則,聽之任之,那樣只能導致整個社會狀態的無序、混亂,會與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不干涉及尊重權利原則的目的是對社會個體有利、對國家民族有益,是為了實現全社會的道德和諧秩序和歷史發展秩序。因此,實現道德寬容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不干涉及尊重權利原則。實現公平、合理、正義的道德秩序。通常來講,秩序是一個規范系統。雖然道德秩序相對于社會法制、宗教信條、政治策略等秩序要素顯得力量較弱,但它卻涉及面廣,屬于一個整體范疇的“秩序源”。我們知道,道德寬容的存在基礎是個人平等、文化多樣,也由此可知,追求個人平等、尊重文化多樣是道德寬容始終不渝的目標。要實現公平、合理、正義的道德秩序,就要求各道德主體在堅持一定原則的前提下,以寬和的心態容得下并尊重異己的價值觀念、異己的審美需求、異己的文化生態、異己的行為方式,而不是千方百計地排斥、打擊、壓制異己行為和異己觀念。只有這樣,整個社會才會處于良性運行中,才能達到公平、合理、正義的道德秩序。

道德寬容的實現

道德寬容的真正實現,需要道德教育的指引與范導,需要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一)教育的指引與范導任何一種道德意識和道德自覺都會以一種強大的、無形的、非秩序的力量深藏于人們的內心世界,內化為一個人的感情、意志、信念,以一個人的品性、意向示現與人,道德寬容亦是如此。心靈的改變最為艱難,某種道德觀念要想成為現實的道德力量絕非易事,因為它的實現必須首先“征服”“占據”人們的心靈,從而獲得意識上的肯定。因此,道德教化在道德主體的道德養成過程中必不可少,起到了指引與范導的引領作用。道德寬容的理念和原則既不會“胎生”在人們的頭腦中,也不會自動根植到人的心靈中生根發芽,它需要在道德主體中反復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寬容理念教化,才有可能在社會上自覺化、普遍化、共同化。道德寬容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道德主體的三種意識。培養道德主體的價值多樣性、差異性意識。道德寬容首先承認差異性和多樣性。這就要求道德寬容的實施主體具備多樣性、差異性的主動意識和認知能力。意識決定實踐活動,如果道德主體不具備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就會在實踐中立己為標桿,以自己的道德意識為中心,干涉別人的道德自由權利,否定別人的價值理念、價值審美、價值選擇。道德主體要想具有道德寬容的觀念,進而將道德寬容付諸實踐,就必須具備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所以,培養一個人的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就成為其具有道德寬容觀念的首要之舉。一般而言,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培養:首先,要讓人們明白,價值的差異性、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無法避免的。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有的價值追求、宗教理想、道德準則,它們的形成歷經了漫長的過程,依賴于各個國家、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歷史階段、地理存在、文化傳承甚至種族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國家、同一地理區域內的人們,生活方式的選擇、價值觀念的追求、宗教信仰的理想等受社會分層、教育程度、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也不可能整齊劃一、絕對同一,而是有差別的。其次,要培養出人們的道德寬容意識還必須要培養人們用理解、寬諒、尊重的姿態理性和融地對待價值選擇的差異性、多樣性,任何壓制、排擠、棒殺價值差異性和多樣性的做法只可能導致道德滑坡。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社會的發展與變革增強了人們的平等意識,實際上,主體平等是道德寬容得以存在和實現的重要基礎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主體平等,就沒有道德寬容。所以,對道德主體進行平等意識的教育也就成為實現道德寬容的必修課程。不具備平等意識的人極易產生兩種極端傾向,即盲目性的優勢論和習慣性的劣勢論[4]。盲目的優勢論者往往自視極高,把自己看做最好的,是別人的榜樣,對他人一概采取貶低、蔑視的態度,不屑一顧,沒有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識,更不會去理解、尊重異己的價值理想和道德實踐,這與道德寬容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的。而習慣性的劣勢論者則步入了另一個極端,他們缺乏自信,自覺矮人三分,習慣于用別人的觀念、價值尺度來衡量自己,人云亦云,不具備獨立的人格尊嚴,甚至于成為別人的附庸。這樣的人可以容忍別人,但絕不是寬容,因為這種容忍是被動的,缺乏道德自由的底蘊,只能屬于道德容忍或道德縱容,不屬于道德寬容。所以,只有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加強對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教育,才能消除以上兩種不良傾向,逐漸養成人們的道德寬容習慣。一個人只有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平等、平等有什么重要意義,才有可能真正地從思想上接受平等,并按照平等的要求去做。所以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無疑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另外,道德主體所處的社會環境也不容忽視,平等、和諧的社會氛圍將有助于人們平等意識的培養和形成。營造平等的社會氛圍首先要從制度、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上體現平等精神;其次要從輿論導向上大力倡導平等精神,創設一種平等的輿論氛圍。培養道德主體的主體性意識。道德寬容意識的產生同人們的道德主體性意識的覺醒和增強是分不開的。所謂道德的主體性,是指人們在一定道德情境中對待所面臨的道德客體時具有道德準則和規范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5],也就是人們在道德活動中具有主體性意識。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道德主體在道德活動中具有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能力。人們在實施道德選擇時往往會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干擾和破壞,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情況,道德主體都能及時調節自身的需求和情感,堅定自己的信念,自主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使得道德活動的方法選擇、手段使用、過程調控都指向活動的終極目標。如果道德主體具備自我選擇的能力,他就會自主理性地選擇尊重和不干涉的對象范圍,促成道德寬容的實現。所以培養人們獨立進行行為選擇的能力也就是培養人們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能力,這與道德寬容的實現是密不可分的。第二,主體具有自覺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利益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利益意識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會促使主體對自身擔負的社會責任具有明晰的判斷,會成為道德主體從事道德實踐的內生動力,同時也會引導道德主體在道德活動中處處為社會、為他人著想,從而使正確的利益意識成為主體自性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道德寬容首先強調的是一種道義責任,只有當道德主體認識到自己對他人和社會所負的義務、責任和使命時,才不會畫地為牢,推諉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才能夠尊重他人的權利,不干涉他人的自由,心甘情愿地讓渡或放棄某些權利或權力。綜上可知,培養道德個體的主體性意識,關鍵在于培養道德主體的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責任意識,這將有助于人們把握道德寬容限度和實施道德寬容實踐。(二)強化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人性的多樣化使得任何有益目的的實現都必須制度化,道德寬容亦是如此。道德寬容意識的教育可以使道德寬容成為一種可能,但要使這種寬容意識真正內化為人們的思想,轉化為人們自覺的道德寬容實踐,僅有道德意識教育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首先,道德寬容教育總是崇高化、理想化的。道德寬容教育所描繪的理想化的人性意識和道德圖景雖然可提升人的主觀意識和精神境界,引導和激勵現實世界的人們為實現理想的道德寬容愿景而努力,但“勸導”和教育無法讓人格各異的人在諸多的摻雜了利益存在的道德選擇中保持“崇高”的道德寬容。其次,道德意識教育只有通過主觀世界的自我接受和認可才起作用,它是通過榜樣示范、思想勸導、社會輿論等柔性手段和途徑來進行的,對那些缺乏較高道德責任感和較堅定的道德信念,破壞、逃避道德建設的人往往無能為力,只能給予良心和道義上的譴責,不能保證社會道德規范的共同遵守。因此,要培養人們的道德寬容意識并將之真正付諸實踐,就必須在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使道德寬容得到制度的倫理關懷。為了使道德主體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自覺的養成得到制度力量的支撐和關懷,就必須為道德建設提供一種制度安排的倫理環境,這就是制度的倫理關懷。建立允許存在并尊重多元道德體系的制度是道德寬容在更廣泛的領域得以實現的保證。這一制度的核心是尊重多元道德價值,尊重異己觀念、異己價值、異己行為,反對一元道德價值體系。這就從制度內容本身體現出寬容,即容忍差異性、尊重多樣性,并反映社會基本的、正義的價值理念。制度內容的正確性需要制度制定程序的嚴格來保證。這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度的制定者要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代表社會群體大多數的利益。二是制度制定過程的基調是平等、尊重、協商、對話和討論。任何組織、群體和個人的粗暴獨斷甚至以自己的價值標準來認定道德價值體系的合理性與存在性都是行不通的。懲惡揚善是最為樸素而有效的道德準則。制度內容的寬容性和制度程序的正義性保證了制度的內容和制定程序符合寬容原則和正義理念。但要真正實現道德寬容,同樣需要在這一制度貫徹、踐行的過程中把握好懲惡揚善的基本準則。一是揚善,要想揚善,必須報善。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得到了物質和精神上的認可和滿足,才能再接再厲并且示范于社會。所以,對于符合人性和社會要求的道德寬容行為一定要大張旗鼓地給予制度上的支持和鼓勵;二是懲惡,即對排斥、打擊符合正義的價值差異的態度和行為予以制度上的打擊和制裁,使其為自己不符合道德寬容的行為付出實質性的代價。揚善是一種攜帶和引領,是正義和道德的肯定和彰顯,它可以促使道德寬容與文明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旋律;懲惡是一種制止和糾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阻止人們在道德上步入歧途。制度的揚善和懲惡可以在人之本性的基礎上促進個體的道德寬容自覺性的形成,在道德寬容建設中,這兩種功能和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具備了制度的合理安排,一個社會的普遍的道德寬容才有可能形成。

道德寬容的現代價值

倡導道德寬容的最終目的是指導道德寬容實踐,在解決道德領域的問題中彰顯道德寬容的現代價值。(一)公平、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是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共同心愿。當今的國際社會呈現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發展極不平衡性兩大特點。在此基礎上,要想打破固有的國際政治、經濟、道德舊秩序,建立新秩序,并非易事。但只要各國、各民族都勇于承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寬容,能夠發揮各自的作用,那么在付出艱辛的努力后,符合世界發展要求的、公平正義的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新秩序就能夠建立起來。世界的多樣性表現為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全方位的差異性,在這樣“差異”的世界里建立需要“妥協”甚至“犧牲”的新秩序更需要寬容。因為,只有寬容、尊重、諒解才能保持世界的多樣性與和平、穩定、發展。但任何寬容和尊重都是有限度和底線的,那就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要以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對于侵犯國家主權的行為絕沒有尊重、寬容可言。所以,建立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不但需要各國、各民族以符合現代道德規范的民族寬容心態對待其他國家和民族,還必須打破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二)普遍倫理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世界一體化趨勢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日益明朗,整個世界將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大家園。在這種大趨勢下,業已形成的、歷史的處理國家之間、地區之間、民族之間關系的倫理規范與原則顯然已不能適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格局重組局面下各利益主體的要求,這就從客觀上要求重建能夠達成最低限度的普遍性共識的倫理規范與原則,即普遍倫理。當然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使得普遍性共識的達成極其艱難,它將遭遇到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重重阻攔。利益多元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不爭的事實,國家與民族之間的利益沖突不可避免且很難調和;文化多元亦無可否認,而且文化激蕩難以消除。因此,要在全球范圍內確立普遍倫理,就需要以民族利益為主體的利益團體放棄宰制性心態和文化霸權主義心態,適當進行利益“放棄”和文化“妥協”,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平等的準則即采取道德寬容的態度去理解、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6]。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達成共識,避免矛盾和沖突,從而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關于普遍倫理建立的路徑,西方學者哈貝馬斯提出了商談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是在矛盾的解決過程中彼此通過“對話”“商談”的手段來達成共識。所謂“商談”就是在不同的道德主體、價值個體之間在沒有外力施加影響的前提下進行基于平等的對話、協商、討論,當然也可以爭論甚至論戰。商談的這種特質決定了它絕不是靠經濟甚至軍事強勢、政治強權來達成商談對象中部分主體“無奈”狀況下的統一,而是相互尊重對方合理正義的權利訴求。同時,商談的主體還具有廣泛性,它可以在不同的道德主體、文化主體之間進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化霸權主義和利益獨裁行為。這樣,普遍倫理才能夠得以建立,道德寬容也才有可能在世界范圍內逐漸形成。(三)和諧社會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道德寬容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道德寬容的張力得到了積極體現,它不僅有助于社會個體成員之間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共同價值理念,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進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動,從而倡導民主,增進自由,體現平等。因為構成世界文明的模式(文化、制度、宗教、習俗等)具有多樣性,在融合中存在著可控甚或偶爾不可控的“沖突”,在借鑒、競爭的常態中需要文明對話。文明對話不僅是各種文明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前提,而且是不同文明相互理解與觀照的方式[7]。當然,“趨同”只是多元文化共存的一種狀態,“趨近”才是訴求可行的現實,在“趨近”中必然是“和而不同”。這就要求在文明、文化大互動的進程中保持道德寬容的態度,只有這種態度才能促進多元文化的激蕩、沖突、交匯,進而推動文化的大融合,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良好的文化和思想基礎。當然,道德寬容在當代中國對處理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推動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維護祖國的統一大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查看全文

《學會寬容》讀后感

暑期里我翻開了《學會寬容》這本書,在書中我靜靜地領略、感受寬容的力量。“寬容是智慧、是力量,寬容是、是體諒,寬容也是福……”書中的一字一句在我的腦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這本書一共分成了5大塊,“寬容是一種智慧和力量”“寬容是深藏心的體諒”“寬容是對生命的洞見”“寬容是成長的綠蔭”“寬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訣”……書中的每個章節都是一個或幾個故事,這些故事都證明和體現出寬容給人生帶來的是美好。

最簡單的講,我讀這本書后最大的體會就是明白了寬容是一種最高貴的品德。寬容是人性之間必不可少的,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也是一種寬容的體現。懂得退讓,懂的寬恕他人,可以少了一份責罵,那是沒必要的。面對任何事,都要學會寬容地看待一切,這樣所有的事情都會簡單起來,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可以更美麗的,就算是別人的侵犯還是過錯,都需要學會寬容。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寬容是一種沒用的表現,向別人屈服,只能讓我們退讓和忍受;寬容應該是相互的,如果我對他寬容,他對我卻不寬容,豈不是自己吃了大虧?抱有這種認識和思想的人,實際上他們已經不寬容了,他們理解的寬容是片面的,極端的。

書上很恰當的舉了一種比喻,這是我們生活中很確切的事實:比如有甲乙兩人。如果甲向乙借用鐮刀,結果遭到乙的拒絕。不久,乙向甲借馬,甲說:“上回你不借我鐮刀,所以這回我不借馬給你。”這是報復。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如果甲向乙借用鐮刀,結果遭到乙的拒絕。不久,乙向甲借馬,甲雖然答應,卻趁借馬之機向乙說道:“你回不借我鐮刀,但是這回我借你馬匹了。”

這是憎惡。

查看全文

對打錯電話要寬容

隨著電話的普及,我們每個人都有過打錯了電話或接到打錯了的電話的經歷。當我們按照朋友留下的號碼撥打一個電話,接聽方可能會告訴你:“沒這個人,你打錯了。”還沒弄清究竟錯在哪了,接聽方就把電話掛斷了。是朋友把電話號碼寫錯了,還是他的電話號碼變了?還是我自己撥錯號了?因為有急事要找這位朋友,只好提心吊膽地再撥打一次,問:您的號碼是×××嗎?接聽方可能并不答復你的問題,只是氣憤地說:告訴你打錯了!怎么還往這兒打!!

日前我打錯了一個電話,接聽方的做法真讓我感動。我家前兩年買了個知名品牌的電熱水器,想找廠家的維修部保養一下,除除水堿。我按照廠家留的維修部電話撥了過去。接聽方告訴我:“這里是私人住宅。”我連忙道歉。沒料到對方還彬彬有禮地把電熱水器維修部的電話號碼告訴了我。我順利地找到了那個維修部,得知他們因遷址變更了電話號碼。

我想:這種電熱水器在北京有那么多用戶,這個私人住宅不知受到多少像我一樣打錯電話的人的“騷擾”,而他們是那么寬容,那么聰明,那么富于愛心……如果只告訴對方“你打錯了”便掛斷電話,不知有多少個打錯電話的人還要再打過去。在感動之余,我萌生了這樣一個念頭:把這個小故事告訴大家。當我們接到打錯的電話時,如能問一下對方欲撥打的號碼,讓他知道打錯電話的原因,對人將帶來方便,對己也將減少麻煩。

查看全文

學會寬容的讀后有感

前一段時間,我翻開了《學會寬容》這本書,在書中我靜靜地領略、感受寬容的力量。“寬容是智慧、是力量,寬容是愛、是體諒,寬容也是福……”書中的一字一句在我的腦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學會寬容》這本書一共分成了5大塊,“寬容是一種智慧和力量”、“寬容是深藏愛心的體諒”、“寬容是對生命的洞見”、“寬容是成長的綠蔭”、“寬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訣”……書中的每個章節都是一個或幾個故事,這些故事都證明和體現出寬容給人生帶來的是美好。最簡單的講,我讀這本書后最大的體會就是明白了寬容是一種最高貴的品德。寬容是人性之間必不可少的,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也是一種寬容的體現。懂得退讓,懂的寬恕他人,可以少了一份責罵,那是沒必要的。面對任何事,都要學會寬容地看待一切,這樣所有的事情都會簡單起來,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可以更美麗的,就算是別人的侵犯還是過錯,都需要學會寬容。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寬容是一種沒用的表現,向別人屈服,只能讓我們退讓和忍受;寬容應該是相互的,如果我對他寬容,他對我卻不寬容,豈不是自己吃了大虧?抱有這種認識和思想的人,實際上他們已經不寬容了,他們理解的寬容是片面的,極端的。書上很恰當的舉了一種比喻,這是我們生活中很確切的事實:如甲乙兩人,甲向乙借鐮刀,結果遭到乙的拒絕。不久,乙向甲借馬,甲說:“上回你不借我鐮刀,所以這回我不借馬給你。”——這是報復。如果甲向乙借用鐮刀,遭到乙的拒絕后,乙向甲借馬,甲雖然答應,卻趁借馬之機向乙說道:“你上回不借我鐮刀,但是這回我借你馬匹了。”——這是憎惡。如果甲遭到乙的拒絕后,乙向甲借馬,甲欣然答應,不但決口不提上次借鐮刀的事,還熱情地告訴乙這匹馬的習性。——這就是寬容。是軟弱無力嗎?不是的,寬容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責備不如幫人,倘若對別人的錯處一味挑剔,呵責,非但令人反感,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錯再錯。是啊,我反扣書想:如果能寬容,那么那個曾經受到寬容的人就能認識到自己的不是,這種無聲的教育,何嘗不試試呢?好多例子,好多比方,好多好多的故事——都證明了寬容在不同的情況下不同的好處。我清晰地記得,書上曾說過這么一個簡單的故事,題目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我當時看到這個題目就很感興趣,是什么意思呢?原來,是一個從小雙目失明的人,自他懂事后他煩惱,認定是老天在責罰他,感到一輩子完了。雖然很多親友和社會的人來關懷他,但他不愿在憐憫中度過一生。后來一位老師告訴他:“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較大,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從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鐘愛,開始振作起來。上帝知道了這事,笑道:“我很喜歡這個美麗的比喻,但要聲明一點:所謂的缺陷是指生理上的,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是爛蘋果,不是我咬的,是蟲。”多么富有哲理的話語呀,怎能不引起我的深思呢!是呀,當我們還在為先天的缺陷自怨自艾、自暴自棄時,想想這個比喻吧“因為上帝太喜歡你了,所以咬得大了些”。不能改變的事情是不必自尋煩惱的,坦然的接受上帝的安排,發揮自己的長處,做生活的強者。

這本書給我太多的感觸,合上這本書,寬容的種子撥撒在我心里,生根、發芽……記住,只有學會寬容,才有足夠的心里走好人生的道路……

《學會寬容》讀后感2

租賃公司蔣宗武

前一段時間,我翻開了《學會寬容》這本書,在書中我靜靜地領略、感受寬容的力量。“寬容是智慧、是力量,寬容是愛、是體諒,寬容也是福……”書中的一字一句在我的腦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查看全文

西方宗教寬容思想研究論文

[摘要]不同宗教之間,宗教與世俗社會之間應當相互寬容、相互容忍,相互承認、相互尊重,相互對話、相互理解,以切實實現和保障宗教自由與宗教信仰自由。為此我們須承認人的意志自由,實施政教分離原則以及世俗政治權力分立與相互制衡原則。

[關鍵詞]宗教宗教寬容宗教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寬容一詞來源于拉丁文tolerare,意為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于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具有耐心和公正的容忍。在各種論述寬容的文獻中,對寬容問題的討論最多也可能是最早的,是關于宗教的寬容。

宗教是超越現世的,是寬容的,它最關心的就是人的靈魂或精神的自由與解脫。因此,寬容與容忍才是真信仰,才是宗教自由以及信仰自由的前提。而要切實地做到寬容,就必須徹底超越與超脫對現世利益與權力的爭奪。那些在宗教上不寬容、損害宗教自由與信仰自由的人,實際上往往并非為了維護宗教,而是在其背后總是隱藏著世俗利益及權力的糾纏。

為什么宗教本身主張仁慈、寬容,卻往往不見容于世人,甚至宗教各宗各派之間也常常不能相互容忍?對這個問題的不斷思索、探尋、解答,并在實際當中不斷地推動問題的解決,便構成了人類爭取宗教寬容、宗教自由以及信仰自由的歷史。

宗教信仰自由,哪怕是容忍的問題,依舊沒有考慮。不過,教權與王權的紛爭,新教與舊教的對立卻促使人們、尤其是紛爭對立的雙方或多方的思想家、理論家去不斷地思索與探求這兩種權威的界限及其正當的聯系,思索宗教寬容、宗教自由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等等問題。直至人們的思想成熟到提出并堅持對天賦自由權利的要求,爆發為爭取自由權利的革命,建立憲政體制,確定“政教分離”原則,也就是說,世俗權威的問題通過世俗權力的分立,也即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及其相互制衡的方式來加以解決。一般說,宗教權威并不直接參與其中,宗教權威不應當具有代行世俗權力的權利。事實上,宗教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上的理想、一種堅持正義的堅定主張、一種盡可能以自身的善行去抵消現實社會中人的悲痛的努力。因此宗教的任何攫取與凌駕世俗權力的企圖及實踐,無論成功與失敗皆與宗教的事業有害無益。反之,世俗政府也不應該具有決定、支配以及干預宗教的權力,尤其不可以決定公民的宗教信仰。因此,世俗權威在宗教及其信仰的問題上應當嚴格恪守中立的立場。也就是說,世俗政府只可以擁有有限而決非無限的權力,它只有權確立全民都可以接受的、有限的一些普遍原則,象天賦自由權利原則,政教分離原則,政治權力分立及其相互制衡原則,等等。否則,宗教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思想與言論自由都將不復存在。

查看全文

道德寬容及價值透析

本文作者:工作單位:

道德寬容的實現

道德寬容的真正實現,需要道德教育的指引與范導,需要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一)教育的指引與范導任何一種道德意識和道德自覺都會以一種強大的、無形的、非秩序的力量深藏于人們的內心世界,內化為一個人的感情、意志、信念,以一個人的品性、意向示現與人,道德寬容亦是如此。心靈的改變最為艱難,某種道德觀念要想成為現實的道德力量絕非易事,因為它的實現必須首先“征服”“占據”人們的心靈,從而獲得意識上的肯定。因此,道德教化在道德主體的道德養成過程中必不可少,起到了指引與范導的引領作用。道德寬容的理念和原則既不會“胎生”在人們的頭腦中,也不會自動根植到人的心靈中生根發芽,它需要在道德主體中反復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寬容理念教化,才有可能在社會上自覺化、普遍化、共同化。道德寬容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道德主體的三種意識。培養道德主體的價值多樣性、差異性意識。道德寬容首先承認差異性和多樣性。這就要求道德寬容的實施主體具備多樣性、差異性的主動意識和認知能力。意識決定實踐活動,如果道德主體不具備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就會在實踐中立己為標桿,以自己的道德意識為中心,干涉別人的道德自由權利,否定別人的價值理念、價值審美、價值選擇。道德主體要想具有道德寬容的觀念,進而將道德寬容付諸實踐,就必須具備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所以,培養一個人的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就成為其具有道德寬容觀念的首要之舉。一般而言,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培養:首先,要讓人們明白,價值的差異性、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無法避免的。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有的價值追求、宗教理想、道德準則,它們的形成歷經了漫長的過程,依賴于各個國家、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歷史階段、地理存在、文化傳承甚至種族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國家、同一地理區域內的人們,生活方式的選擇、價值觀念的追求、宗教信仰的理想等受社會分層、教育程度、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也不可能整齊劃一、絕對同一,而是有差別的。其次,要培養出人們的道德寬容意識還必須要培養人們用理解、寬諒、尊重的姿態理性和融地對待價值選擇的差異性、多樣性,任何壓制、排擠、棒殺價值差異性和多樣性的做法只可能導致道德滑坡。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社會的發展與變革增強了人們的平等意識,實際上,主體平等是道德寬容得以存在和實現的重要基礎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主體平等,就沒有道德寬容。所以,對道德主體進行平等意識的教育也就成為實現道德寬容的必修課程。不具備平等意識的人極易產生兩種極端傾向,即盲目性的優勢論和習慣性的劣勢論[4]。盲目的優勢論者往往自視極高,把自己看做最好的,是別人的榜樣,對他人一概采取貶低、蔑視的態度,不屑一顧,沒有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識,更不會去理解、尊重異己的價值理想和道德實踐,這與道德寬容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的。而習慣性的劣勢論者則步入了另一個極端,他們缺乏自信,自覺矮人三分,習慣于用別人的觀念、價值尺度來衡量自己,人云亦云,不具備獨立的人格尊嚴,甚至于成為別人的附庸。這樣的人可以容忍別人,但絕不是寬容,因為這種容忍是被動的,缺乏道德自由的底蘊,只能屬于道德容忍或道德縱容,不屬于道德寬容。所以,只有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加強對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教育,才能消除以上兩種不良傾向,逐漸養成人們的道德寬容習慣。一個人只有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平等、平等有什么重要意義,才有可能真正地從思想上接受平等,并按照平等的要求去做。所以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無疑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另外,道德主體所處的社會環境也不容忽視,平等、和諧的社會氛圍將有助于人們平等意識的培養和形成。營造平等的社會氛圍首先要從制度、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上體現平等精神;其次要從輿論導向上大力倡導平等精神,創設一種平等的輿論氛圍。培養道德主體的主體性意識。道德寬容意識的產生同人們的道德主體性意識的覺醒和增強是分不開的。所謂道德的主體性,是指人們在一定道德情境中對待所面臨的道德客體時具有道德準則和規范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5],也就是人們在道德活動中具有主體性意識。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道德主體在道德活動中具有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能力。人們在實施道德選擇時往往會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干擾和破壞,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情況,道德主體都能及時調節自身的需求和情感,堅定自己的信念,自主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使得道德活動的方法選擇、手段使用、過程調控都指向活動的終極目標。如果道德主體具備自我選擇的能力,他就會自主理性地選擇尊重和不干涉的對象范圍,促成道德寬容的實現。所以培養人們獨立進行行為選擇的能力也就是培養人們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能力,這與道德寬容的實現是密不可分的。第二,主體具有自覺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利益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利益意識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會促使主體對自身擔負的社會責任具有明晰的判斷,會成為道德主體從事道德實踐的內生動力,同時也會引導道德主體在道德活動中處處為社會、為他人著想,從而使正確的利益意識成為主體自性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道德寬容首先強調的是一種道義責任,只有當道德主體認識到自己對他人和社會所負的義務、責任和使命時,才不會畫地為牢,推諉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才能夠尊重他人的權利,不干涉他人的自由,心甘情愿地讓渡或放棄某些權利或權力。綜上可知,培養道德個體的主體性意識,關鍵在于培養道德主體的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責任意識,這將有助于人們把握道德寬容限度和實施道德寬容實踐。(二)強化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人性的多樣化使得任何有益目的的實現都必須制度化,道德寬容亦是如此。道德寬容意識的教育可以使道德寬容成為一種可能,但要使這種寬容意識真正內化為人們的思想,轉化為人們自覺的道德寬容實踐,僅有道德意識教育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首先,道德寬容教育總是崇高化、理想化的。道德寬容教育所描繪的理想化的人性意識和道德圖景雖然可提升人的主觀意識和精神境界,引導和激勵現實世界的人們為實現理想的道德寬容愿景而努力,但“勸導”和教育無法讓人格各異的人在諸多的摻雜了利益存在的道德選擇中保持“崇高”的道德寬容。其次,道德意識教育只有通過主觀世界的自我接受和認可才起作用,它是通過榜樣示范、思想勸導、社會輿論等柔性手段和途徑來進行的,對那些缺乏較高道德責任感和較堅定的道德信念,破壞、逃避道德建設的人往往無能為力,只能給予良心和道義上的譴責,不能保證社會道德規范的共同遵守。因此,要培養人們的道德寬容意識并將之真正付諸實踐,就必須在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使道德寬容得到制度的倫理關懷。為了使道德主體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自覺的養成得到制度力量的支撐和關懷,就必須為道德建設提供一種制度安排的倫理環境,這就是制度的倫理關懷。建立允許存在并尊重多元道德體系的制度是道德寬容在更廣泛的領域得以實現的保證。這一制度的核心是尊重多元道德價值,尊重異己觀念、異己價值、異己行為,反對一元道德價值體系。這就從制度內容本身體現出寬容,即容忍差異性、尊重多樣性,并反映社會基本的、正義的價值理念。制度內容的正確性需要制度制定程序的嚴格來保證。這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度的制定者要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代表社會群體大多數的利益。二是制度制定過程的基調是平等、尊重、協商、對話和討論。任何組織、群體和個人的粗暴獨斷甚至以自己的價值標準來認定道德價值體系的合理性與存在性都是行不通的。懲惡揚善是最為樸素而有效的道德準則。制度內容的寬容性和制度程序的正義性保證了制度的內容和制定程序符合寬容原則和正義理念。但要真正實現道德寬容,同樣需要在這一制度貫徹、踐行的過程中把握好懲惡揚善的基本準則。一是揚善,要想揚善,必須報善。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得到了物質和精神上的認可和滿足,才能再接再厲并且示范于社會。所以,對于符合人性和社會要求的道德寬容行為一定要大張旗鼓地給予制度上的支持和鼓勵;二是懲惡,即對排斥、打擊符合正義的價值差異的態度和行為予以制度上的打擊和制裁,使其為自己不符合道德寬容的行為付出實質性的代價。揚善是一種攜帶和引領,是正義和道德的肯定和彰顯,它可以促使道德寬容與文明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旋律;懲惡是一種制止和糾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阻止人們在道德上步入歧途。制度的揚善和懲惡可以在人之本性的基礎上促進個體的道德寬容自覺性的形成,在道德寬容建設中,這兩種功能和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具備了制度的合理安排,一個社會的普遍的道德寬容才有可能形成。

道德寬容的現代價值

倡導道德寬容的最終目的是指導道德寬容實踐,在解決道德領域的問題中彰顯道德寬容的現代價值。(一)公平、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是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共同心愿。當今的國際社會呈現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發展極不平衡性兩大特點。在此基礎上,要想打破固有的國際政治、經濟、道德舊秩序,建立新秩序,并非易事。但只要各國、各民族都勇于承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寬容,能夠發揮各自的作用,那么在付出艱辛的努力后,符合世界發展要求的、公平正義的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新秩序就能夠建立起來。世界的多樣性表現為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全方位的差異性,在這樣“差異”的世界里建立需要“妥協”甚至“犧牲”的新秩序更需要寬容。因為,只有寬容、尊重、諒解才能保持世界的多樣性與和平、穩定、發展。但任何寬容和尊重都是有限度和底線的,那就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要以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對于侵犯國家主權的行為絕沒有尊重、寬容可言。所以,建立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不但需要各國、各民族以符合現代道德規范的民族寬容心態對待其他國家和民族,還必須打破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二)普遍倫理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世界一體化趨勢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日益明朗,整個世界將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大家園。在這種大趨勢下,業已形成的、歷史的處理國家之間、地區之間、民族之間關系的倫理規范與原則顯然已不能適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格局重組局面下各利益主體的要求,這就從客觀上要求重建能夠達成最低限度的普遍性共識的倫理規范與原則,即普遍倫理。當然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使得普遍性共識的達成極其艱難,它將遭遇到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重重阻攔。利益多元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不爭的事實,國家與民族之間的利益沖突不可避免且很難調和;文化多元亦無可否認,而且文化激蕩難以消除。因此,要在全球范圍內確立普遍倫理,就需要以民族利益為主體的利益團體放棄宰制性心態和文化霸權主義心態,適當進行利益“放棄”和文化“妥協”,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平等的準則即采取道德寬容的態度去理解、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6]。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達成共識,避免矛盾和沖突,從而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關于普遍倫理建立的路徑,西方學者哈貝馬斯提出了商談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是在矛盾的解決過程中彼此通過“對話”“商談”的手段來達成共識。所謂“商談”就是在不同的道德主體、價值個體之間在沒有外力施加影響的前提下進行基于平等的對話、協商、討論,當然也可以爭論甚至論戰。商談的這種特質決定了它絕不是靠經濟甚至軍事強勢、政治強權來達成商談對象中部分主體“無奈”狀況下的統一,而是相互尊重對方合理正義的權利訴求。同時,商談的主體還具有廣泛性,它可以在不同的道德主體、文化主體之間進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化霸權主義和利益獨裁行為。這樣,普遍倫理才能夠得以建立,道德寬容也才有可能在世界范圍內逐漸形成。(三)和諧社會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道德寬容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道德寬容的張力得到了積極體現,它不僅有助于社會個體成員之間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共同價值理念,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進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動,從而倡導民主,增進自由,體現平等。因為構成世界文明的模式(文化、制度、宗教、習俗等)具有多樣性,在融合中存在著可控甚或偶爾不可控的“沖突”,在借鑒、競爭的常態中需要文明對話。文明對話不僅是各種文明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前提,而且是不同文明相互理解與觀照的方式[7]。當然,“趨同”只是多元文化共存的一種狀態,“趨近”才是訴求可行的現實,在“趨近”中必然是“和而不同”。這就要求在文明、文化大互動的進程中保持道德寬容的態度,只有這種態度才能促進多元文化的激蕩、沖突、交匯,進而推動文化的大融合,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良好的文化和思想基礎。當然,道德寬容在當代中國對處理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推動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維護祖國的統一大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查看全文

寬容序言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過歸納、總結,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者”、“守舊老人”、“無知的人們”三種形象的典型意義。

3.把握和評價故事中蘊含的哲理;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查看全文

宗教之間理當相互寬容

中文摘要:不同宗教之間,宗教與世俗社會之間應當相互寬容、相互容忍,相互承認、相互尊重,相互對話、相互理解,以切實實現和保障宗教自由與宗教信仰自由。為此我們須承認人的意志自由,實施政教分離原則以及世俗政治權力分立與相互制衡原則。

主題詞:宗教宗教寬容宗教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體制化宗教

OntheReligiousToleration

Summary:Variousreligions,religionsandsecularsocietiesshouldtolerateeachother,recognizeeachother,respecteachother,discusswitheachother,understandeachother,inordertorealizeandguaranteethereligiousfreedomandthefreedomofreligiousbelief.Forthisreasonwemustapprovethefreedomofthehumanwillandrealizeseparationofthechurchfromstateanddivisionofsecularpowers.

Keywords:religion,religioustoleration,religiousfreedom,freedomofreligiousbelief,institutionalreligion.

西方著名神學家漢斯·昆(HansKüng)創立世界三大宗教河系(threegreatreligiousriversystems)理論,他認為:“起源于閃族的(Semitic)宗教。他們都有一位先知人物(apropheticcharacter),總是從神與人的比較(acontrast)開始,其主要特征是宗教對抗(religiousconfrontation)。這樣的宗教有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而“起源于印度的(Indian)宗教。它們基本上都有一種神秘(mystical)色彩,傾向于聯合(union),主要特征是信仰的內在性(religiousinwardness)。這樣的宗教有奧義教(Upanishads),佛教(Buddhism)和印度教(Hinduism)等早期印度宗教。”還有“具有中國傳統的宗教。它們以智慧(wisdom)為標志,主要特征是和諧(harmony)。這樣的宗教有儒教和道教。”“盡管所有的宗教彼此之間都有很多的不同,卻都是得救的福音(messagesofsalvation),都要回答相似的人類基本問題(basichumanquestions),回答愛情和悲哀、犯罪和贖罪、生和死等永恒的問題。世界及其秩序是從哪里來的?我們為什么會出生又為什么一定要死?是什么決定了每個人和整個人類的命運?道德意識和倫理規范形成的基礎是什么?除了對塵世的解釋以外,各種宗教還都提供了類似的得救途徑(wayofsalvation):告訴人們如何擺脫苦難和罪行,教導人們在今生今世做有意義、負責任的事棗引導人們走向持久、永恒的得救,消除一切苦難、罪行和死亡。所有這些都說明,即使那些反對宗教的人也必須把宗教當作一種基本的社會現實加以嚴肅認真的看待;而所有的宗教都與生活的有無意義、人類的自由和奴役、民族的平等和壓迫、歷史和現實中的戰爭和和平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1]數千年宗教間的對立沖突、迫害殺戮、戰爭流血終于令人們稍稍有所覺醒了。不同宗教以及不同教派之間,宗教團體與世俗社會之間應當相互寬容、相互容忍、相互承認、相互尊重、相互對話以及相互理解,以切切實實地實現和保障宗教自由與宗教信仰自由。那么,這種相互寬容、相互容忍等等,如何才可能得以實現呢?為此,我們得從宗教本身開始談起。

查看全文

宗教間須相互寬容

西方著名神學家漢斯·昆(HansKüng)創立世界三大宗教河系(threegreatreligiousriversystems)理論,他認為:“起源于閃族的(Semitic)宗教。他們都有一位先知人物(apropheticcharacter),總是從神與人的比較(acontrast)開始,其主要特征是宗教對抗(religiousconfrontation)。這樣的宗教有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而“起源于印度的(Indian)宗教。它們基本上都有一種神秘(mystical)色彩,傾向于聯合(union),主要特征是信仰的內在性(religiousinwardness)。這樣的宗教有奧義教(Upanishads),佛教(Buddhism)和印度教(Hinduism)等早期印度宗教。”還有“具有中國傳統的宗教。它們以智慧(wisdom)為標志,主要特征是和諧(harmony)。這樣的宗教有儒教和道教。”“盡管所有的宗教彼此之間都有很多的不同,卻都是得救的福音(messagesofsalvation),都要回答相似的人類基本問題(basichumanquestions),回答愛情和悲哀、犯罪和贖罪、生和死等永恒的問題。世界及其秩序是從哪里來的?我們為什么會出生又為什么一定要死?是什么決定了每個人和整個人類的命運?道德意識和倫理規范形成的基礎是什么?除了對塵世的解釋以外,各種宗教還都提供了類似的得救途徑(wayofsalvation):告訴人們如何擺脫苦難和罪行,教導人們在今生今世做有意義、負責任的事棗引導人們走向持久、永恒的得救,消除一切苦難、罪行和死亡。所有這些都說明,即使那些反對宗教的人也必須把宗教當作一種基本的社會現實加以嚴肅認真的看待;而所有的宗教都與生活的有無意義、人類的自由和奴役、民族的平等和壓迫、歷史和現實中的戰爭和和平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數千年宗教間的對立沖突、迫害殺戮、戰爭流血終于令人們稍稍有所覺醒了。不同宗教以及不同教派之間,宗教團體與世俗社會之間應當相互寬容、相互容忍、相互承認、相互尊重、相互對話以及相互理解,以切切實實地實現和保障宗教自由與宗教信仰自由。那么,這種相互寬容、相互容忍等等,如何才可能得以實現呢?為此,我們得從宗教本身開始談起。

一宗教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這是一個典型的康德(I.Kant)式的發問。以此發問意欲逼顯出人類的一個宿命,即:人盡管戡天役物,縮地長時,似無所不能,但是,人卻不可能不回頭面對一個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迷”(theSphinx):人是什么?人從哪里來?又向何處去?一句話,人究竟是否可能以及怎樣可能?這就好比人一次又一次地建造起輝煌的大廈,然后又一次又一次地拆掉它,僅僅為了察看一下它的地基情況如何。如果說人連他完全自身的問題都難以解答,那么,人又怎么可能不是有局限性的存在者!況且世間人之角色盡管林立種種,然而無論帝王將相、經倫飽學、販夫走卒……最終皆不可能抗拒死亡的召喚,無一例外地會終止他在世間的業行,去到人所不知的地方。是否人的善惡美丑會隨著這一去而盡悉一筆勾銷,抑或是善惡終將有報,無論過去、今生以及來世?由此看來,人決非全知(或全智),否則,怎么會遺留下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迷!人也決非全能,不然人那會終有一死!而且人也不是全善,他總有可能出錯,甚至犯下罪惡。一句話,人只可能是有限的存在者!人對自身有限性的省知由來已久,中國古書有關“絕地天通”的記載正是典型的一例。

民興胥漸,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詛盟。虐威庶戮,方告無事于上。上帝監民,罔有馨香德,刑發聞惟惺。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報虐以威,遏絕苗民,無世在下。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鰥寡無蓋(害)。皇帝清問下民,鰥寡有辭于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人之為人的自覺,就在于人神相分。人自覺其為有限的、不完滿的存在者,并且意欲重新確立人神聯系的適宜方式。由《國語》的進一步說明,我們便知道了,中國遠古時代的初民曾經生活在一種神我不分的原始混沌狀態當中,其直接結果是“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禍災薦臻,莫盡其氣”;人非其人,神非其神!而“絕地天通”的目的就是要使“民神不染(雜)”,“無相侵瀆”,然后,重建神人溝通的恰當管道,從而“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人明了自身的有限,體證與敬畏無限圓滿的神祗,進而超越自身的有限,這既是人的自覺,也同時是宗教的發軔。

其他民族也有著類似的傳說,象古希臘流傳的“蒙雙氏”人的故事。據說,這種人男女合體,雙頭四臂四足,其能耐近于天神,因而不把天神放在眼里,并屢屢冒犯天神。后來終被神王宙斯(Zeus)用霹靂一一劈開,復成為男女異體的凡人。于是神既削弱了人的力量,又使侍奉神的人和祭獻的禮物成倍增加。另外,在猶太民族的《舊約圣經·創世紀》第十一章中記載的“巴別塔”(thetowerofBabel)故事,是又一個“絕地天通”的傳說。那時操著同一語言的人們要建造一座城及一座通天的塔,以揚他們的名。上帝擔心人會因此無所不能而與神無別,便變亂了人們的口音,使他們言語不通,不能合作,于是造不成城與塔了。同書第三章還記載了人類始祖亞當(Adam)、夏娃(Eve)偷吃禁果,從而與神相似也能定善惡。上帝擔心他們再采摘生命樹果子吃,也象神一樣永遠活著,故而將他們逐出伊甸園(thegardenofEden),并安排基路伯(thecherubim),以及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把守生命樹的道路。臺灣學人林安梧先生認為,中西宗教觀念的分野,正存在于上述不同方式的“絕地天通”之中。中國雖區分“天人之際”卻并不絕對隔絕之,它以道德實踐為首出,認為道德實踐是通天徹地的,能縫合天人之間的疏離。所以中國走的是“連續的路”、“天人合一之路”,是“因道以立教”。反之,西方是以斷裂的方式實現“絕地天通”,于是乎它必須通過一種“道成肉身”的中介連通天人,所以是“立教以宣道”。擴而言之,不僅中國甚至幾乎整個東方世界都不約而同地走了與西方“道成肉身”相反的“肉身成道”的路,以此實現與天的直接合一。象印度各宗普遍尋求的“梵我一如”,中國的“道通為一”、“天人合一”,釋家人皆可以成佛,道教人皆可以為仙,儒家人人可為圣賢,等等,從而形成天、梵、道無處不在而尤與我人之本心、精神以及靈魂相通的“泛神論”(Pantheism)型的宗教及文化。反之,西方則普遍地尊奉“一神論”(Monotheism)型的宗教及文化。人是一有限的存在者,遠非無所不能。在茫茫的宇宙當中,人好似一棵葦草隨風搖曳,隨時都可能夭折,被連根拔起。不過人卻是一棵會思想的葦草。此是他不同于畜牲的關鍵。正是因此,人才能夠認識自身的有限,不斷地思索并向往超越自身的有限。只有當“絕地天通”的那一刻,人的抬頭仰望棗此刻人覺醒了,同時也就誕生了宗教。人充分意識到自身的有限,心中布滿敬畏,復又憧憬著重返無限的懷抱。西方人把這個過程描述為,上帝將“自在存在”的自由傳給了理念,理念籍此脫離上帝變成現實的與經驗的,也就是有限的,此就是自然。而自然的神圣本質又力求回到原初的本質、回到原形,這便形成了歷史。自然的最終目的就是背離的和解,是理念與上帝的重新結合,是理念獨立自主的終止!于是有了宗教,上帝正是在人類的宗教生活中顯示自己、發展自己。因此人類的宗教幾乎與人類一樣的古老、悠久。因為人注定只可能是有限的存在,卻又不甘于有限,總是企圖超越有限進入無限,于是宗教就將相伴人類的自始至終。而人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問題也就首要地取決于宗教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問題的解答上了。

二“宗教”之“宗”依《說文解字》從“宀”從“示”,“宀”謂屋也,“示”謂神也。故“宗”即指事神的宗廟或尊祖廟。而“教”有“上施下效”之義,如《易經·觀卦》所言“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現代以“宗教”一詞對譯西文之religion,泛稱對神道的信仰。而西文的religion一類詞皆源自拉丁文religio。西塞羅(M.T.Cicero)認為此religio是從動詞relegere(重讀或尋思之義,即toreadover,tothinkoverdivinethings)演變而來。拉克雪丹(Lactantius)卻認為當淵源于religare(束縛、聯系,tobindtoGod)。圣奧古斯丁(StAugstine)則主張是從reeligare(再擇、復得,tochooseagainGodlastbysin)來的。可見西文religion一類詞整體表達的是神人間的某種聯系。[12]至于宗教的本質,一言以蔽之是重新與第一根源及最終目的相連系。盡管宗教對整個人類皆是古已有之,但這卻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民族一開初都可能形成本民族自己的體制化的宗教。[14]這就好比所有的民族都可能有哲理思考,可是在文化與文明的開初就形成系統理論的哲學的惟有希臘、印度與中國。而形成體制化宗教的也許就只有印度民族與猶太民族。他們的宗教是原創而非后發的。同其他民族相比,他們似乎對宗教更情有獨鐘。幾乎從一開初他們整個民族的優秀分子就都向著這方面用功,真正以宗教為主要事業,為宗教犧牲金錢甚至生命亦在所不惜。尤其是“印度民族心理特別喜愛宗教,并在宗教中獲得充分表現,甚于任何其他各國。……上至君王,下至農民,多數印度人對于神學感覺興趣,而且往往對它具有熱烈的情感。很少藝術和文學作品是純粹世俗性的,印度的文藝和美術作品雖然是悠久延綿,具有特色,但卻都是千篇一律,因為他們幾乎都是某種宗教方面的表現。但是宗教本身卻是充實和變化多端。對于討論和思索的喜愛在實踐中創造了可觀的變化,在教義和學說方面則幾乎是沒有止境的變化。世界上各種神學所知悉的教條,很少不是印度各色各樣的教派之中的某一教派所持有的,……”即使印度哲學也是完全為了宗教并寓于宗教教理、教義之中的。[16]或許正是由于整個民族幾乎都向著宗教、向著超世的永恒用心,所以印度民族的現世歷史感極為淡薄,古代甚至查無信史。而猶太民族干脆就以《舊約圣經》作它的信史。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說,這兩個民族是世界上宗教信仰最虔誠的民族。現存的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印度直接的原創,它傳入中國,不僅形成中國佛教,而且還促成了中國的作為體制化宗教的道教(Taoism)的產生。基督教(Christianity)以及伊斯蘭教(Islam),尤其它們的教理、教義都或直接或間接地淵源于猶太教(Judaism)。可是為什么猶太教自身卻未能象佛教那樣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呢?關鍵在于猶太教沒有超越一個特定民族的局限。它的一些教義,比如惟猶太民族才是上帝獨一無二的選民,它有關黃金時代的理想,無論怎樣世界化,也不能與猶太人的民族希望分開,這即是猶太人高于一切!這當然不是外幫人尋求靈魂的拯救時所期待于宗教的好事。[18]再有它的某些律法,譬如行割禮等等都只是道地的猶太民族的習俗而已。而猶太教中的上層權威人士如法利賽派(Pharisees)卻把謹守這些制度視作宗教精神的最高表現,以致忘記正義、憐憫和信實才是最為重要的。相反,耶穌(Jesus)之后的基督教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就在于他們突破了一個特定民族的界限!讓真正誠信的人棗無論猶太人,還是外邦人棗與上帝訂立超越特定民族局限的“新的約定”,從而都可以平等地成為上帝屬下的選民。耶穌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不愧為偉大的宗教家,緊緊抓住了宗教的本質方面。被同時代人看得十分重要的現世社會的、經濟的改革,他很少關心。律法固然重要,應當遵守,不過這不見得就是宗教精神的最高表現。上帝對人所要求的品質是虔敬、道德和仁愛。尤其在這仁愛當中,透顯著對一切人,包括對惡人的善意與寬容。當文士(thescribes)和法利賽人要依摩西(Mose)律法用石子砸死一個行淫被拿的婦人時,耶穌卻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結果無人動手。耶穌便對婦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19]宗教是超越現世的,是寬容的,它最關心的就是人的靈魂或精神的自由與解脫。這在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Sakyamuni)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他身為剎帝利族(Ksatriya)可以承繼王權作“轉輪王”,不過他卻主動地放棄了這世俗的權力與殊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宗教,作了“法輪王”。并且從此再沒有求取世俗權力,介入現實政治。在教義上,他也只堅持本質方面,頒定維護宗教生活最低限度的戒律,并不支持要求更為嚴厲的戒律的主張。他諄諄告誡弟子的是依法不依人,并授權他們在他死后修改一切次要的戒條。[20]對于強制別人信仰以及強制改變信仰在他看來都是沒有意義的。他盡管也批評屬邪見(不正見)的信仰,然而態度卻是寬容的。當一位貴族表示從此皈依佛門,終身侍奉佛時,釋迦反倒勸他不要因此中斷了對另一位婆羅門(Brahmana)的繼續奉養。正是因為這些,才使佛教顯示了它真正的國際性質。它不能充當印度“民族”(如果可能有那樣的東西)的意識形態來鞏固印度帝國反對非印度人。它只能為一個國際性的帝國服務,促進團結而不是分裂全人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