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7 22:46: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救助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殘聯救助教育工作總結
20*年,*縣殘聯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創業富民、創新強縣”戰略,緊緊圍繞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目標任務,精心調研,扎實工作,提升了殘疾人工作整體水平,推進殘疾人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加快發展。
一、推進重點工作,提升殘疾人事業發展水平。
(一)深入開展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主題教育活動。把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中發〔20*〕7號)精神、新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以及中國、省、市殘聯五代會精神等納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主題教育活動,形成整體推進,各有所重的局面。
(二)有序推進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
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見》,我縣積極實施*縣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在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根據*縣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見》精神,及時啟動我縣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20*年,全縣共有190名重度殘疾人享受了基本生活保障;147名重度殘疾人得到了托安養服務,其中集中托養47名;使321名貧困殘疾人得到“三助”康復服務,已全面完成了省市下達的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任務。嘉興市督查組和省殘工委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考核組對*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工作都給予了充分肯定。
(三)開展第二代殘疾人證核發工作。
民政局完善救助教育計劃
20*年民政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十六屆六中全會和全縣民政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建設“一城三地”的戰略目標,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民政工作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把握重點、攻克難點、打造亮點、補強弱點,促進我鎮民政工作全面發展。
一、進一步抓好救災救濟工作,健全社會救助體系
1、夯實救助平臺,提高救助能力。堅持以健全體系、完善制度、做好銜接為著力點,以推進規范化、法制化建設為目標,進一步健全縣、鎮、村(社區)三級社會救助網絡,形成一個全鎮上下貫通,方便群眾的救助組織,確保各項社會救助政策落實到實處。
2、完善城鄉低保制度,督促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實處。進一步鞏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新型社會救助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大低保工作監管力度,規范操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不斷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根據海鹽縣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的實施意見》鹽政發[20*]43號文件精神,督促各項政策性幫扶優惠落實到實處。
3、做好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工作,完善醫療救助體系。按照明確救助對象,規范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水平的思路,進一步完善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救助為基礎,民政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慈善大病救助為補充的醫療救助體系,擴大醫療救助覆蓋面,確保困難群眾有病能夠及時得到醫治。
4、進一步落實五保供養政策,全面提高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水平,完善敬老院長效管理機制,提高供養質量。
在慶“六一”“關愛兒童貢獻獎”表彰大會領導講話
剛才聽了幾位同志和同學的典型發言,他們為了讓我們的貧困兒童能夠更好的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讓我非常感動,被救助的貧困生所取得的成績令我十分欣慰。助學活動是一個窗口,從這里,我們看到了在困境中的孩子們能夠珍惜機會、自立自強、勤奮好學、樂于助人的堅強意志,看到了那么多慷慨解囊奉獻社會的熱心人士的高尚義舉,看到了為搭建愛心橋而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者們的無私奉獻精神,這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生動實踐,是我們廊坊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也是我們廊坊人應有的品質和素質。這項工作,從其表面看,是對困難兒童的救助,但從深層次看,體現的是我們黨和國家是關心群眾、關心人民、關心弱勢群體和困難群體的,實質上是一種社會道德。
去年,這個時候,市婦聯以家庭教育為主要內容召開了一次慶“六一”表彰大會,當時我講過五句話,不知大家還有沒有印象。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助教為樂,師以從教為榮,家以身教為責。家庭教育就是要求家庭要做好學生的第一課堂,家長當好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今天又以“關愛兒童貢獻獎”表彰為內容慶祝今年的“六一”兒童節。關愛兒童重點就是要求把民以助教為樂落到實處。也就是“再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因為,教育是基礎產業,是培養造就人才的偉大事業。我們都知道,當前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學技術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實質上是教育的競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誰把教育搞上去,誰占有了人才,就占據了發展的制高點,掌握了發展的主動權。所以,實施“春蕾計劃”,救助貧困兒童,是推進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每個兒童都有受教育的權力,然而對那些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和某些意外事件而造成家庭貧困的兒童來講,受教育似乎成為一種奢望,我們要做到就是盡一切努力幫助他們享有受教育的權力。下面,我就如何進一步做好關愛兒童工作,大力推進“春蕾計劃”的實施,提幾點要求。
一、提高認識,常抓不懈
“春蕾計劃”是1989年由全市婦聯和中國兒童基金會共同啟動實施的。“春蕾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發動社會力量救助貧困而失學或面臨失學的女童。我們廊坊在實施這一計劃過程中,針對廊坊實際,把內容擴展開來,不僅救助女童,也同時救助男童。我看到市婦聯提供了一個數字,開展這項活動以來,全市婦聯組織采取多種形式,累計募集救助款300多萬元,使1萬多名面臨輟學的兒童安心校園接受教育。這是一項社會效益十分巨大的工作,是一項實實在在落實以人為本,推進全面發展的工作,是提升廊坊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一個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百萬個孩子是廊坊的希望,千萬個孩子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兒童作為弱勢群體應該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和保護,貧困兒童作為弱勢集體中的弱勢更應該受到全社會的呵護。所以,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春蕾計劃”的實施,不斷擴展范圍,提升標準,切實解決貧困兒童生活、學習上的實際困難。參加會議的同志,回去要給主管書記和縣委書記匯報,市委從今年開始,各級婦聯要建立基金,有的進一步擴大規模,增加數額,沒有的,回去以后要盡快建起來。三河、霸州、香河三個縣市基金的資金每年的存款額不得低于30萬,其它的七個縣區在帳戶上的存款余額不能低于20萬,要把它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三個月,我要聽取各縣(市、區)委主管書記的匯報,三個月完成任務,不能搞灘派,但可以搞自愿的,財政也可以出。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長效機制,每年我們的資金不能低于這些數字。
各級婦聯和教育主管部門作為實施“春蕾計劃”的主要責任單位,要以“愛心大使”的形象一如繼往的在救助者和貧困生之間發揮好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培樹先進典型,鞏固助學成果,轉變救助方式、豐富救助內容,擴大救助范圍,調動起社會各界的拳拳愛心,共同參與到救助活動中來。同時,要將“春蕾計劃”的實施與當前開展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相結合、與“百萬父母育英才”工程的實施相結合、與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形式,濃厚民以助教為樂的社會氛圍,使更多的貧困兒童得到救助,使每一個貧困兒童都能得社會的關心,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適應形勢,推陳出新
建立農村困難群體救助體系的意見
為妥善解決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就醫、上學等問題,確保社會穩定,加快富民奔康步伐,特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籌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從我縣實際出發,從解決農村困難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以救災、五保供養、醫療、教育等專項救助為主,以其他救助、救濟形式和社會幫扶為輔,逐步形成覆蓋農村的社會救助體系。
二、總體要求和救助原則
通過政府救濟、社會互助、親友相幫等有效措施,切實保障農村災民、特困戶、五保戶、庫區群眾的基本生活,解決重點優撫對象醫療難問題,幫助農村困難學生完成學業,從而建立起覆蓋面廣、輻射力強的農村困難群體救助體系,共享富民興源成果。在具體工作中,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一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加強社會救助工作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涉及全社會的系統工程。各鄉鎮必須高度重視,落實責任,確保必需的投入,扎實推進各項社會救助制度建設。要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參與和支持農村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在地區慶祝教師節暨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教師節講話稿
在第21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隆重召開慶祝教師節暨表彰大會。首先,我代表地委、行署向為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和離退休老教師、老同志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向受到表彰的“三育人”先進個人、捐資助學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示祝賀!向重視、關心、支持地區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各級黨政領導、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科教興地”戰略,以發展和鞏固“兩基”為重點,深化辦學體制和教學體制改革,加快學校布局和結構調整,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不斷鞏固基礎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積極發展學前教育,認真抓好特殊教育,著力加強職業教育,在教育規模、教育質量、辦學水平、教師隊伍素質和社會效益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為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有力地推動了地區“三個文明”建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我們的高考上線率和錄取率連年提升,在自治區名列前茅。在今年的高考中,地區民漢考生本科上線率達到67.2%,高考錄取率達到77%,高考錄取率比自治區平均水平高出12個百分點;其中30名考生的高考成績躍入自治區前100名,并涌現出全疆文科高考狀元。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我們各級黨委、政府長期以來重視教育、關心教育的結果,是學校、家庭和社會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結果,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無私奉獻、辛勤耕耘的結果。多年來,全地區廣大教育工作者始終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飽滿的工作熱情、高尚的職業道德、過硬的業務能力,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全身心地獻給了崇高的教育事業,是你們鑄就了某教育事業久盛不衰的輝煌和榮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一項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事業,更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教育發展水平高低,是衡量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整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在這樣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贏得主動,搶占先機,乘勢而上,使地區經濟和社會有一個大的發展,核心是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關鍵是要培養和擁有一大批善于創新的人才。今年以來,地委、行署著眼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堅持生態立區、工業強區、南園北牧、增收富民的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路子,為把某建設成為現代化工業城市而努力奮斗”的總體發展目標和“優化一產,突出二產,提升三產,打造強而精、富而美的新某”的工作思路。實現這一奮斗目標和推進這一工作措施的落實,根本在人才,關鍵靠教育。我們必須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經濟發展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充分認識加快教育發展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加快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始終把教育工作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按照區域、城鄉和各級各類教育統籌協調發展的要求,夯實基礎,不斷提高教育工作的整體水平,推動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一是要把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基礎工程,擺在突出位置,努力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現代化建設者和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拔尖人才,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二是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盡快形成符合地區優勢產業發展要求,把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與普通教育相互滲透,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的職業教育體系,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水平。三是要重點加快農村教育發展,加大對城鄉弱勢群體教育的扶持力度,給他們更多關愛、更多溫暖、更多幫助。四是要把市場機制引入教育的發展與改革,不斷創新和拓寬發展思路,進一步科學布局,合理規劃,加快整合教育資源;通過引進市場投入機制,加快教育基礎設施的改善;通過有效發揮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打造和培育出一批“名學校、名校長、名教師”,不斷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支持地區一中、二中等一批有基礎、有條件、有潛力的學校加快發展,努力打造新疆一流學校。五是要進一步加大雙語教學力度,不斷提高少數民族教育水平,認真辦好疆內初中班,加快培養“民漢兼通”的高素質人才。六是要始終堅持把德育擺在教育工作的首位,牢牢抓住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重要環節,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建設一支思想政治過硬、業務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是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任務,對廣大教師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廣大教師一要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希望我們每一位人民教師都要立足崗位、忠于職守,淡泊明志、不計名利,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去,真正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和“園丁”這一光榮稱號。二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書者必先強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不僅要注重言傳,更要注重身教。要從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好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淵博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樹立良好的師德風范。三要終身學習,銳意創新。希望廣大教師堅持學習、善于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創新,做終身學習的楷模;要善于育人,精于教學,聚精會神地鉆研教育教學藝術,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使自身的觀念、知識、能力與時展并進。
振興教育,全民有責。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不僅是教育部門的任務,也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職責。各級黨委,政府要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教育改革工作,要著力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積極支持教育改革和發展。要確保教育經費的增加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為教育優先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保證。要認真貫徹執行中央關于禁止中小學亂收費的規定,堅決制止各種亂收費行為,嚴肅查處收費中的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認真落實有關減免費和扶貧助教的各項政策,切實解決好城鄉困難家庭子女的就學問題。今年,地區用于高考貧困生的救助和高考優秀生的獎勵資金達到50萬元,從明年起,對高考貧困生的救助資金和高考優秀生的獎勵資金將列入財政預算,使就學救助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要依法維護教師權益,保障和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為教師創造更好的工作、學習、生活條件,使我們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各行各業都要從大局出發,通力協作,積極主動地為教育事業發展辦實事。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動員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來關心和支持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共同為地區的教育事業獻計出力。
民政局惠民政策自查報告
一、加快發展養老、健康服務業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下我養老健康服務工作不斷加強,養老機構建設不斷完善,取得了顯著成效。
1.加強養老機構建設,優化集中供養。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集中供養“硬環境”。全縣現有的鄉鎮敬老院10所,共有養老床位294張。今年正在繼續加大機構建設力度,重點放在加大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扶持力度,新建養老服務中心該項目占地面積52畝,預計投資3987萬元,總建筑面積有17873平方米,預設200張床位。建成后的養老服務中心,將成為我省中部集定期托養、醫療康復、臨時暫住、休閑度假等功能齊全的星級養老服務中心,能夠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顧、醫療保健及文娛活動等相關服務,為老人頤養天年提供優質服務和良好的生活環境。對鄉鎮敬老院加強管理,通過健全功能、完善設施、提升服務,升級為護理型養老機構。二是實行規范化管理,改善集中供養“軟環境”。規范敬老院章程、內部管理制度、崗位職責等等,實現民主管理;落實敬老院安全管理各項措施,保障院內老人的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等;加強服務人員業務培訓,提高五保供養質量。三是擴大集中供養受益面,按政策將符合條件的對象全部納入保障范圍,農村“五保”老人進敬老院供養,并在紅毛敬老院和什運敬老院集中供養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向全縣敬老院推廣集中伙食,讓入住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減輕家務負擔,安享晚年。
2.全面鋪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2013年,根據省老齡辦的社區居家養老工作的要求,我縣成立了由縣政府副縣長吳鐘良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同時成立營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2013年營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共入戶調查330戶,符合政府無償服務對象的有56人,并從當年5月1日開始接受政府提供的無償居家養老服務。今年以來縣民政局在總結去年營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啟動在縣城三個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成立了泰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累計投入資金17.4萬元,共有工作人員9名,服務對象102人。
二、加強社會救助、保障群眾困難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
加強社會救助、保障群眾困難基本生活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維護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的根本要求。近幾年來,我縣高度重視城鄉社會救助和保障工作,做到領導高度重視,分工專人負責,層層分解目標,扎實開展好各類社會救助工作。涉及城鄉困難群眾生活、住房、就學、就醫、就業等方面的具體困難不同程度得到解決。取得了以下成效。
民政局強化殘疾人服務工作計劃
20*年是實施《*縣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的關鍵之年,我鎮殘疾人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發展殘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的要求。依靠黨委和政府,動員社會,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圍繞重點、狠抓落實,全心全意為廣大殘疾人服務,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推動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今年我鎮將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自身組織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對照《*縣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按照組織落實、場地落實、制度落實、任務落實、經費落實的要求,加強鎮殘聯、村殘協組織建設。貫徹落實《全國殘疾人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抓好鎮殘聯、村殘協干部培訓,努力提高殘疾人工作者職業道德水平,建設一支“人道、廉潔、服務、奉獻”的隊伍。加強殘疾人專門協會建設,促進協會更加活躍。適時召開全鎮殘疾人工作者會議,健全規章制度,督促基層殘協,加強內部建設,增強能力,拓展業務。
二、培育殘疾人種養殖大戶,實施“造血”扶貧。
加大對殘疾人扶貧基地、殘疾人種養殖示范戶和小康示范戶的扶持力度,重點抓好八字村助殘扶貧基地建設,著力實現扶貧方式從“輸血”扶貧向“造血”扶貧質的轉變。鎮殘聯要有扶持辦法、措施和內容,通過多方協調、引導,通過送苗木、補資金、輔技術、抓銷售服務等形式,幫助殘疾農戶發展水果種植,下大力氣培育新增殘疾人種養殖大戶。在扶優扶強的同時,對一些小規模的種養殖戶也要提供幫助。
三、加大扶持力度,切實保障殘疾人的教育、就業等權利。
流浪人保護改進措施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近年來,受人口流動加速、家庭監護缺失和社會不良因素影響,未成年人流浪現象仍然存在,甚至出現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和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等問題,嚴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妨害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進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體系,切實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經區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整改措施如下:
一、充分認識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
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關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和諧安定,關系到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落實。及時有效救助保護流浪未成年人,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救助保護水平,維護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要求
全縣殘疾人工作實施打算
2012年是全面實施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的重要一年,全縣殘疾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以及省市實施意見的要求,繼續堅持“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主線,以實施省政府民生工程為重點,著力落實各項殘疾人政策和措施,全面完成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各項年度任務,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障、康復訓練和生產生活水平,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一、把握重點,全面完成年度各項工作任務
全面完成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年度任務。按照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及實施的總體要求,細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到位,確保年度任務圓滿完成。
全面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殘疾人項目工作任務。免費為896名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與救助,為800名殘疾人提供康復需求評估與建檔服務,并根據殘疾人需求免費配發輔助器具;為100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費服藥;為6名肢體缺失者安裝假肢,為15名6歲以下殘疾人聾兒實施搶救性康復。為25名城鄉殘疾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購買24個公益性崗位安置殘疾人就業,確保73個農家書屋殘疾人管理員崗位穩定和管理到位;在全縣危房改造大局中,按照“統籌考慮”、“優先安排”的原則,為24戶農村貧困殘疾人進行危房改造。
全面完成各項中心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完成縣委、縣政府安排工作的各項中心工作任務。
二、整合資源,推進兩個體系建設
堅持以民為本 打造民心工程**縣積極開展貧困學生救助活動
**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牢記總理在定興視察時“百姓之病,如腹心之患”的諄諄教誨,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8月以來,緊緊圍繞省、市委關于落實親民、愛民、為民政策,大力實施民心工程這一要求,大膽嘗試,不斷創新,在全縣深入開展“貧困學生救助活動”,探索出了一條凝聚民心促發展、扶貧濟困保穩定、奉獻愛心助教育的成功之路。
主要做法
一、成立組織,明確救助思路。縣委、縣政府組織成立“貧困學生救助工作領導小組”,由一名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縣委辦公室、群工辦、教育局、民政局、人勞局、財政局、工會、縣婦聯、團縣委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小組成員,明確以各級各部門、社會知名企業、團體、人士為救助中堅力量;組建“縣貧困學生救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從成員單位抽調五名精干人員,配備專門辦公用房、辦公設施。救助辦在救助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組織、協調、服務、監督、管理等日常救助的具體事宜;制發《縣委、縣政府關于深入開展貧困學生救助活動的實施意見》、《貧困學生救助活動的工作方案》,對救助的意義、宗旨,救助的范圍、條件、程序、方式方法等做出規定。為救助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領導保證、組織保證和思想保證。
二、創新機制,保證救助效果。工作初期,領導小組以“建立機制、扎實辦事、量力而行、保證效果”為指導思想,堅持以救助辦建設為重點,從建章立制入手,在職責職能定位、救助申請審批、救助基金籌措管理、救助方式實施、回訪跟蹤調查、社會救助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入調查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規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流程,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系統、縝密、操作性強的工作制度和“部門牽頭、社會參與、齊心協力、協調聯動”的救助機制。截止目前,累計籌集社會資金50多萬元,先后對454名(535人次)貧困學生進行了資助,發放資助金43萬元,使全縣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在冊貧困學生全部受到了資助,救助面到100%,貧困大學生資助面達81%。
(一)檔案管理制度。救助辦、教育局、民政局、人勞局密切配合,走村進校,對全縣213所小學、30所中學、6所高中的貧困學生進行深入、細致地摸排調查,不漏一班,不漏一人。建立客觀、翔實的個人檔案,包括救助申請書,回訪跟蹤調查表,學生成績、在校表現和榮譽記錄表,自我評議書,在校師生評議書,救助措施記錄等全面反映學生生活、學習、思想方面的內容。檔案實行微機、文字雙重管理。建立日常救助臺帳,實行動態管理、規范操作。共登記核實貧困學生485名,建檔案500余冊。
(二)申請審批機制。制定《申請救助審批程序》、《貧困學生救助回訪跟蹤調查制度》。對貧困學生的救助申請、審核、審批等環節作出具體要求,建立縣、校、村三級網絡,形成了學生級級申請、部門聯合審核的雙向互動申請審批機制。每學期至少兩次不定期到貧困學生所在學校、家庭進行走訪,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家庭經濟狀況、救助措施效果回訪跟蹤調查,及時調整救助措施,提高救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