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12:57: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古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古文

農村|中學|古文|實踐

摘要:古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語文水平和素質的重要尺度,在新課改如火如荼的今天,農村初中由于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的原因,古文教學水平比城鎮中學偏低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教師怕教古文,學生怕讀古文,古文教學低效,無疑影響著素質教育的整體推進和教育的改革,這一現象一直困撓著廣大農村語文教師。如何改變這一現象以提高農村初中古文教學的質量,本文首先闡述了農村中學生古文總體水平欠佳現狀,聯系自身實際教學經驗,之后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古文學習理解或翻譯的有效方法與對策,以提高中學生的古文自主學習效率。

關鍵詞:古文自主學習、理解或翻譯

一、問題與實踐:

古文的解讀(即理解或翻譯),是文言文教學的難點之一。幾年來的中考經過同行分析認為“文言文閱讀”,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對常用實詞意義的理解與現代漢語混淆,還有就是對文意的把握欠全面。農村初中學生失分尤為嚴重。

又如我在教學《口技》一課翻譯“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一句時,一位學生說:“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斜眼旁視,微露笑容……”(原原本本地援引的《參考書》上的說法),話還沒說完就有學生問:“這些賓客在做廣播體操啊?”這一問,反把我和許多同學給問住了。是啊,賓客們驚訝的動作根本不可能如此一致,怎樣理解呢?稍思片刻后,我反問道:“賓客們有一致的地方嗎?”同學們馬上回答道:“以為妙絕。”“對啊,賓客們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我們怎樣理解這句呢?”同學們紛紛發言,認為這句應理解為:“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認為好極了,有的伸長脖子,有的斜眼旁視,有的微露笑容,有的暗暗贊嘆。”這件事,使我和學生們都深深地懂得:解讀古詩文的詞句,除了借助于有關工具書、參考書(參考書僅能提供參考)外,還必須聯系作品內容,聯系社會實際,聯系自身經驗,仔細推敲,才能真正走進文本,真正理解其內容。下面就談談古文自主學習的幾種方法:

(一)、讀

查看全文

古文論研究論文

三年前,曹順慶先生提出文學理論研究最嚴峻的問題是“失語癥”①。同一時期,他又提出醫治此種“失語癥”的辦法是重建中國文論話語②。而重建中國文論話語的途徑,主要是借助于古文論的“話語轉換”。對于文學理論界來說,這個問題的提出確實反映了面對現狀尋求出路的一個很好的愿望。因它接觸到當前文學理論界的要害,因此引起了熱烈的響應,一時間成了熱門話題。學者們紛紛提出利用古文論以建立我國當代文論話語的各種可能性。張少康先生認為應該以古文論為母體和本根,吸收它的精華;同時深入研究西方文論和我國當代的文學創作實際,來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學③。蔡鐘翔先生提出“古文論的現代轉換,可以先繞開范疇體系的建構這個難題,而從局部性的理論入手,這樣推陳出新之路可能走得更順利。更有效”④。蔣述卓先生則特別強調了“用”,在用中達到古文論與當代文論的融合。他還提出了若干個可用的方面⑤。這些見解都是文論界為尋出路而思慮再三的有得之見。但是,如何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實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它不僅牽涉到古文論的利用,而且牽涉到當代的文化現狀(杜會的文化水平、文學創作的實際情況、文學理論界的現狀等等)。而且,能否很好地利用古文論,也與目前的學術水平有關。因此,對于“失語”和“話語轉換”這樣的命題,也就自然地存在不同的意見。蔣寅先生認為“失語癥”這一命題難以成立⑥;陳洪、沈立言先生認為,傳統文論的某些命題迄今仍被廣泛認可并采用,并不意味著它可以在不遠的將來再生、復興,因為它自身的弱點妨礙其直接轉化為現代意義的文論話語系統。他們指出這些弱點是:概念木語使用的隨意,分體文論不平衡,理論創新的動力不足,主流理論發展不明顯。王志耕先生更進一步,提出中國古文論的語境已經缺失,只能作為一種背景的理論模式或研究對象存在,如要將它運用于當代文學的批評,則正如兩種編碼系統無法兼容一樣,不可在同一界面上操作。他認為,不能回歸古文論,卻必須回歸文化母體⑦。這些意見分歧說明討論已經深人。但是,至今為止,對于古文論的利用似仍停留在純理論的探討上。古文論的話語究竟能不能轉換,如何轉換,轉換是否就能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等問題,尚未得到實踐的證明,甚至如何付之實踐,也未見有開始操作的跡象。在未付之實踐之前,是是非非,恐怕一時是難以論定的。我對于文藝理論并無研究,本元資格談論此一問題。由于此一問題涉及古文論的研究,而我多年來的教學工作,正在這一領域,對此也就有了一些很不成熟的零碎的想法,愿提出來就正于行家。

古文論研究的目的:用與不用之用

古文論的研究目的,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這個學科創立之初,研究目的似較單一,那就是作為史的研究的一部分,能夠幫助更好地了解文學史。后來逐漸地轉向了為建立新的文學理論而研究⑧。這種轉變有它的大的文化背景。50年代提倡“古為今用”以來,一切涉及“古”的研究對象,目的都是“今用”。因為研究的前提是為了今用,凡能說明今之合理的、于今有益的,就是‘精華”頎之,就是糟粕。干是哲學史的研究以唯心、唯物分界,以唯心、唯物定是非。對于一些思想家究竟屬于唯心還是唯物爭論不休,而不問其思想的原有特色如何。文學史的研究以階級性、人民性、真實性分界,于是有諸如山水詩有元階級性之類的令人啼笑皆非的討論。這些在當時是很“有用”的,是為現實服務的。現在回過頭來看,又有多少用處呢?反思這段歷史,我們應該從中有所領悟了吧。急功近利,對于文化遺產的研究來說,孰得孰失,值得思考。

古文論的研究為今所用,非始于今天。1957年就有研究者在《新建設》上提出這個問題;1961年《文藝報》在五、七兩期里開展專題討論,宗白華、俞平伯、孟超、唐張、王朝聞、王瑤等著名學者都就此發表意見。1982年《文史哲》為此專門召開座談會。1983年賀敬之、徐中玉諸位先生又發表文章,就此提出建議⑨。這些討論,出發點都是很好的,都是為了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反對教條主義,以祈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從這一問題提出至今,四十余年過去了,一直未能很好解決,現在又提了出來。這次是從“失語癥”說起,并且提出了達到重建的途徑:“話語轉換”。這一次會有什么結果,目前還不清楚。四十年來反復提出同一個問題,指導思想其實都一樣,都是“古為今用”。“古為今用”可以說是我們幾代人在對待古文論上的思維定勢。至于如何理解“古為今用”,是急用先學,還是把對于古文論的研究看作整個文化遺產研究繼承的一部分,在深人研究的基礎上,讓其自然地、不知不覺地融人當前的文化建設中,似乎就有不同的看法。我以為,研究古代文學、古代文論,以一顆平常心,意在求真,其實是學術研究的一種正常現象,在其他國家似乎并不成其為問題。而在我們這里卻需要反反復復討論如何“古為今用”!這實在是一種很特異的現象。

學術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求真。我在1989、1991年先后兩次提到古文論的研究不一定要急于為今所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的目的應該是多元的,它可以有助于當前建立有民族特色的文學理論;也可以在無形中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可以有助于其他學科如文學史、思潮史、藝術史、社會史、士人心態史的研究。它可以有益于今天,也可以有益于將來。從文化承傳的角度說,弄清古文論的本來面目,也可以說是研究目的。我們不能把古文論的研究目的理解得過于狹窄,就像自然科學中的基礎理論研究雖不能直接為生產所用而對于未來生產的發展卻至關重要一樣,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研究也往往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⑩。后來有一些學者對此提出異議,我卻至今堅持這一認識。文化建設是多層次的,每個層次之問都存在著無形的微妙的關系。對于傳統的深入認識本身,也就幫助我們提高文化素養,幫助我們認識今天的許多事物,幫助我們對傳統中優秀部分的選擇與吸收。求真的研究,看似于當前未有直接的用處,其實卻是今天的文化建設非有不可的方面。我們的文學創作。書法、繪畫創作,無不與文化素養的深厚與否有關。近年來兩岸三地都在討論國畫要不要革新的問題,意見分歧頗大。其實革新是必然的,時展了,審美趣味變了,我們總不能固守原來的審美標準,千年同一模式。當代有成就的國畫家,元不是革新者。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林風眠、吳冠中都是例子。李可染那樣表現光和影,吳冠中那樣運用線和點,無疑都是對傳統國畫的革新,但我們仍然在他們的畫中看到非常中國式的東西。在李可染的畫中是靜襤的詩情,有古代詩歌境界的影子;在吳冠中的畫中我們感受到旋律和節奏的美。他們的畫中都有著濃烈的情思氛圍,有生命的律動。我想除了他們的高度的藝術素養之外,就是因為他們都有深厚的文化素養。這深厚的文化素養,正是他們繪畫的根基。而我們看另外一些畫家的作品,他們也著意革新,但我們看到的只是形式上的新變,只有圖形而找不到情思韻味的美,找不到豐厚的民族文化內涵,顯得單薄、乏味。我曾見過一位有點小名氣的中年畫家畫的一幅人物畫。他畫的是嵇康,滿身鬼氣。原來他對嵇康并無些微的研究,只據《語林》所記稚康彈琴遇鬼的故事加以生發。小說家言本不足為憑,卻據以把一位歷史上有名的敢于非湯武而薄周孔、任個性而輕利祿、風神瀟灑的人物,丑化得不像樣子。由于缺乏必要的傳統文化的素養,縱有筆墨又如何!近年的書法也有類似的情形,行筆與結體是刻意求變了,也挺好看,但就是沒有韻味。我非常同意楊守敬關于書法七分天資三分苦功的說法,不過天資之外應該還有文化素養。氣質和素養是藝術的生命。我們看王秦之的《哀禍帖》、王獻之的《鴨頭丸帖》,那一種瀟灑飄逸、神采飛揚,完全在不經意中表現出來,那就是氣質與素養。當代的林散之亦如此。現在的一些書畫家,缺乏的不是沒有自己的藝術語言,而是缺乏深厚的文化素養。從這里我想到文學理論的對話問題,關鍵恐怕也不是有沒有自己的話語,而是學術層次問題。錢鐘書先生不存在“失語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一點其實用不著忌諱,對于我們來說,是很正常的。我們的文藝理論界五十年來經過多次的波折,先是閉目塞聽,唯尊蘇聯一家;近二十年來又饑不擇食,有的研究者慌慌張張、似懂非懂地塞進許多西方的各式各樣的理論。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先,缺乏消化能力在后,來不及充實自己,處于這樣一個轉型期,社會文化積累也還不夠,要建立自己的理論與國際文學理論界對話,又談何容易!

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古文論研究,求識歷史之真,以祈更好地了解傳統,更正確地吸收傳統的精華。通過對于古文論的研究,增加我們的知識面,提高我們傳統文化的素養;而不汲汲于“用”。具備深厚的傳統文化的根基,才有條件去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這或者才是不用之用,是更為有益的。

查看全文

古文語感研究管理論文

很多英語學習者在閱讀英語文章時,習慣于在頭腦中先將其轉化成漢語,表面讀的是英文,其實腦子里映現的是漢字,這是英語語感不良的體現。同樣,我們現在很多中學生學古文,表面閱讀的是古文,其實腦子里映現的卻是現代文,由于經過了這樣一個轉換機制,也導致了古文閱讀速度大大降低,古文閱讀能力久久得不到提高。這種不良習慣的養成,其實并不全與學生有關,因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往往決定學生的學習方式。<--IWMS_AD_BEGIN--><--IWMS_AD_END-->

傳統教學一篇古文的基本過程總是這樣:一,字字落實,將文中學生不理解的字詞全部搞定;二,句句疏通,將字詞連起來,翻譯成準確通順的現代文句;三,整釋全文,按“信、達、雅”的標準,將現代文句連成一篇準確通暢又不失優美的現代文。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帶領學生分析理解課文,豈不知,此時在學生頭腦中映現的,已不再是古文,而是完完全全的一篇現代文了。也許這就是學生之所以古文語感難以提高、古文教學少慢差費的根本原因。

那么該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古文語感呢?這里以蘇教版幾篇古文教學為例,來談談自己的思考和實踐。

一、讀到六分懂

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認為,學好英語的唯一秘訣就是讀、讀、讀,讀它個百遍千遍昏天黑地,英語語感自然而然就產生了,英語思維方式自然而然就生成了,英語自然而然就脫口而出了。他甚至說,練語言無非就是練肌肉,一種語言就是一種肌肉運作方式。我國歷代童蒙教育的秘訣其實也正是如此,“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章意義先不去講,先讀個滾瓜爛熟再說。朱光潛也表達過類似的意思,他說,各種技藝都有各自特殊的筋骨技巧,唱歌、吹簫要有喉舌唇齒筋骨的技巧,誦讀也是這樣,“朗誦既久,則古人之聲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跡”。

綜上所述,古文語感首先是怎么練出來的?是勤奮刻苦地讀出來的。

查看全文

醫古文閱讀教學實驗研究

文選閱讀是《醫古文》課程教學的核心環節,但長久以來,醫古文閱讀教學都存在困境:一方面,學生欠缺閱讀經驗技巧,自主閱讀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傳統模式下的醫古文閱讀教學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參與度低,教學效果有限。因此,有必要對醫古文閱讀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而近年來興起的翻轉課堂模式為此提供了良好借鑒。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的概念在2000年由美國學者J.WesleyBaker率先提出,這是一種基于自主學習理念的教學模式。目前,翻轉課堂已經在國內全面展開,并且產生了多種適應我國教學實際的變式。本文以《扁鵲傳》為例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實驗,旨在探求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的醫古文閱讀教學方法,并為學者提供案例參考。

一、以《扁鵲傳》為例的教學實驗

(一)實驗文本、對象與時間。《扁鵲傳》節選自《史記》,是現存最早的一篇醫家傳記,也是醫古文閱讀課程中的經典篇目之一,文中提出的“六不治”和“隨俗為變”思想,對如今的醫療實踐仍有指導意義。本次實驗對象為全日制高校中醫學專業本科一年級學生,共396人,分4個班級,其中2個班為實驗組,共196人,采用翻轉課堂教學。另外2個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后對所有學生以相同題目進行測試,并檢查教學效果。實驗安排在大一下學期中段進行,4個班級的任課教師、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均保持一致,盡可能地排除與實驗無關的變量,以便客觀反映實驗效果。(二)實驗前期準備。教學鋪墊方面,教師需在前期教學中講授古漢語基礎知識,并介紹相關辭書和檢索工具,以使學生具備基本的閱讀與檢索能力。此外,還需講解一篇文選,為學生示范文本解讀流程和表述規則,作為自主學習階段的參考。教學資源和平臺方面,教師需針對本次實驗編寫相應的導學案,制作微課視頻等,為學生提供其所需的學習資料和文獻目錄,并建立課程群、討論組、網絡考試平臺和問卷調查平臺,以便進行答疑互動、作業測試和教學反饋。課堂準備方面,首先,教師向學生介紹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明確學習要求和小組任務分工。學生自由結成4—6人的討論小組并自主推選組長、決定組內分工。其次,小組成員根據任務分工,自主設計討論題目,并形成閱讀任務單。這一階段,教師主要提供自主學習資源,協助學生完成分組,并指導學生擬寫符合課堂討論要求的閱讀任務單。(三)教學活動組織。第一,自主學習階段。各小組根據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和自擬的任務單開展自主學習。組長負責組織小組討論,根據小組意見決定課堂分享議題,填寫并上傳任務單。教師全程指導,審查各組任務單,并設計自學測試問卷。第二,課堂討論階段。課堂討論安排4課時連堂進行,分為自學測試、文本解讀和觀點分享3個環節。首先,教師5分鐘在線測試問卷,以檢測自學效果。其次,學生根據自主討論和自學測試結果提出問題,教師逐一解答。最后,各小組以PPT演講形式上臺展示本組討論成果,回答其他學生的疑問,教師進行點評、糾錯和補充。第三,總結反饋階段。課堂討論結束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總結評價,對討論過程中的問題提出改善建議,再課后作業和調查問卷,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深化理解,并收集反饋意見。

二、實驗結果分析

本次教學實驗中形成了34個閱讀小組,回收紙質任務單34份。實驗組回收能力測試卷、教學反饋問卷各196份,對照組回收能力測試卷200份。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更為重視詞句解析和內容細節問題(如圖1),這說明學生能夠按照教學要求,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把握自主學習的方向,這為組織課堂討論活動提供了良好條件。在課堂互動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夠進行有效互動,其中63.16%的學生能夠傾聽他人觀點,能提供補充和質疑意見的學生分別占比60.53%和47.37%(如圖2)。且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有效互動頻率大為提高,說明翻轉課堂確能更好地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感。對課堂測試和課后作業的成績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在基礎知識、文意理解能力方面均有顯著提升(如表1,測試滿分50分,及格≥30分,優良≥37分,高分≥45分),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切實提升教學質量。課堂反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7.37%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和提升學習效果。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在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理解文意方面具有更大優勢。

三、研究結論

查看全文

小議中國古文化天命思想

一、從“服天命”到“天命令”

先期的人類從自然中走來,原始的圖騰崇拜和祖先神崇拜占據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因此,在論證他們說理的合理性時,都打上了“天命”的烙印,把體現他們意志的說理說成是天命的體現。《易經》是其典型的例子。

人類社會是一自然歷史過程,這一自然歷史過程在今天看來是太深奧了,不過,在人類之初,其自然歷史過程是最切帖的。因為他們剛剛從自然中走來,還抹不去身上的泥土,他們把他們自身與自然界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他們遵從四季的變化,遵從陽光、雷電、風、雨,遵從山川水澤的安排,他們努力使自身與動物界分離,他們要別男女、區分父母兄姝、著衣服、同姓不通婚,他們要有人倫,他們要敬祖宗,他們要建立禮文化。這一切在他們看來都是“天命”的要求。因為只有服從這些“天命”人類才能發展自身。認識這些“天命”的人大概就是圣人,要求人們服從這些“天命”的人大概就是領導人——伏羲、神農、黃帝。伏羲、神農很難考,黃帝時代中國已有“天命”思想,不過這個“天命”是指自然規律之“天命”。

遠古之時的“天命”并非我們現在理解的上天決定的命運,它的核心是自然之天。人從自然中走來,他們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們也把自己當作自然的一部分,只是人是有高度思維的存在物,他們把自己當作主體,把自然界當作客體,認識自然,適應自然,改造自然以利于人類自身的發展。但是,那高高在上的,包羅一切的,變化無窮的,給人類以陽光、風云、雷電、雨雪的“天”其力量太大了,似乎決定著人類萬物的命運。人類自身太弱小了,他們必須順應那高高在上的自然之天才能存在和發展,順應那天者發展得最好,其生命存在得最好,他總是遇到好的運氣。

人的思維總是雙向的,是人要服從那自然之天的運動變化規律——天,反過來是天要命令人們服從那自然之天的運動變化規律——天的命令。這兩種思維的方向是相反的,但一定條件下對人的結果是一致的,即:你必須服從自然規律才能生存,自然規律命令你服從它你才能生存,“生存”的結果是一致的。后一種思維把天賦予了思維,把天當成了主體,把人自身當成了客體。天被神話了。中國人的“命”這個詞,既指“命運”,也指“命令”。

本來是擬人化的天,當人們賦予自然之天生命,把自身當作自然之天的客體時,自然之天就成了“上天”,成了有思維(靈魂)、喜、怒、哀、樂的能主宰人的生存發展的天。人類要服從自然之天,成了天要人民服從它的命令。這就是神權思想的思維萌芽。當自封為“神權者”的人制訂規章制度成為法要人們服從時,這個法總是披著神的命令的外衣,這個法就是神權法。

查看全文

天津古文化街改造優劣綜述

1天津古文化街的今昔對照與往日的喧囂相比,今天的天津古文化街顯得冷清了許多。

與現在古文化街的“繁華”相比,天津鼓樓南北東三條街的景象就更不值得一提。從一張張古文化街的老照片,以及文字記載中可知:在人群擁擠的古文化街中,糖人、手里糕、空竹、陀螺、面人這些現今幾乎滅絕的民間藝術隨處可見,小商小販推著車、撐著板、提著嗓門喊出地地道道的天津叫賣,這些東西現如今只留在照片、文字以及地道天津人的記憶中。現如今,坑坑洼洼的青磚地面被換成平整滑亮的大理石鋪裝,人擠人的“雜亂”場面一去不復返,因為翻新的街道可以讓三輛轎車并肩開過,兩側低矮的一層平房被改成清一色二層樓閣……與古文化街改造同期建設的鼓樓南北東三街也不出所料的采用了相同的空間格局。改了模樣的古文化街,也失去了很多令人難以忘懷的生氣。盡管令人惋惜,但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社會現實。原因是多方面的:懷舊情緒總是讓人們希望城市中有些應該留住的東西;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使人們無暇去關注這些活古董;城市的更新沒有恰當的保留了原有的文脈和空間氛圍;經濟利益的刺激常常使人頭腦發熱,很多人好心卻做了壞事等等。在這諸多原因之中,本文將運用城市設計的三大理論對其更新的優劣進行評析。

2運用城市設計三大理論分析天津古文化街“失落”的原因

城市設計的三大理論(圖底理論、關聯耦合理論、行為場所理論)為我們分析城市空間結構、肌理特色和發展動態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本文運用三大理論,通過對比分析古文化街改造前后的空間特點和場所活力,試圖在城市設計層面找到其“蕭條”現狀的原因。

2.1運用圖底理論分析原因幾乎所有的當代城市設計理論都會論及“圖底關系”理論,認為圖底關系的好壞是判斷城市外部空間設計成敗的重要手段之一。RogerTrancik在《找尋失落的空間》一書中說:“圖底理論系研究地面建筑實體和開放虛體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的理論。控制圖底關系的目的在于建立不同的空間層級,理清都市內或地區內的空間結構。”建筑的外圍公共活動空間主要是由建筑本身的造型和體量限定出來的,或是由建筑與周圍建筑相配合限定出來的。建筑的造型和外圍空間形成圖底關系。在街區的營造過程中,建筑外圍活動空間無疑是表現的重點,應該處于“圖”的地位。天津文化街老城區拆遷以前,在大片灰瓦坡頂的民居襯托之下,古文化街是一條強勁有力的折線將地塊一分為二,垂直于古文化街的小巷,一條又一條的引入海河,圖形的美感正暗示了街道的文化張力,主次分明、條理清晰的圖畫正體現了它往日的喧囂與繁華。街道的活力展現的淋漓盡致,古文化街無可非議的成為地塊的主角占據“圖”的地位。改造后與街道相比,富有韻律感的現代建筑群顯然更加吸引人的眼球。如果我們在遠處高空俯視,建筑群的圖形地位更為明顯,若不特意標明,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那條隱藏在爭奇斗艷的現代建筑中的滄桑古街。相反,歷史上的古文化街卻顯得蒼勁有力了許多。城市更新使古文化街由“圖”變成了“底”,其失落的原因略見一斑。也許有人會辯解新的古文化街將更多的人流吸引到兩邊的建筑中去,但如此一來,“街”的味道就少了許多。當街不再是街的時候,古文化街原有的場所精神和文脈傳承也就所剩無幾了。

2.2運用關聯耦合理論分析原因關聯耦合理論也叫連接理論、聯系理論,其代表人物是Ed-mundBacon,他通過對無數優秀的城市設計范例的研究,指出城市的運動系統聯系了城市的建筑和空間,對塑造城市形態起著重要的作用。關聯耦合秩序的建立可分為兩個層次,即物質層面和內在動因。在物質層面上,關聯耦合表現為用線將客體要素加以組織和聯系,從而使彼此孤立的元素之間產生關聯;從內在動因來看,通常不僅僅是聯系線本身,更重要的是線上的各種流,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價值流的內在作用,將各空間要素聯系成為一個整體。兩個層面上的聯系線共同形成一個“關聯域”,由于“線”的連接與控制作用,關聯域也就使得原來彼此不相干的元素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有序結構,從而建立了合理的空間秩序。從物質層面上看,古文化街周邊的交通比較便利,與其附近的大胡同、估衣街、新世界百貨、遠東百貨、鼓樓文化街、女人街商業區都有較好的聯系。但這些商業的點、線、面松散的分布在方圓幾千米的廣袤土地上,并沒有形成良好的聚集效應和區域優勢。由于其分散的布局,游客經常由于懶于長途跋涉而放棄繼續購物,從而造成隱形的商業損失。而與古文化街相毗鄰的區域,在功能上缺乏與其相得益彰的商業,雖有聯系但沒有互融。

查看全文

高中語文古文學習策略分析

【摘要】高中語文的古文學習,篇幅之長,令人咂舌;文章之深奧,令人眩暈;言辭之繁復,令人無所適從。在高中語文古文的學習策略上,首先,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背古文;其次,把古文知識點分類做好筆記并反復記憶;最后,深悟精髓、提升境界,以古文帶動寫作。

【關鍵詞】古文背誦;學習策略;知識點分類

高中古文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上了高中,才知道初中的古文學習和高中的古文學習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篇幅之長,令人咂舌;文章之深奧,令人眩暈,言辭之繁復,令人無所適從。但是不管我們這些學生怎樣的感慨,我們也繞不開高中古文的學習。為了學好古文,筆者結合老師的教學,總結了以下學習古文的策略。

一、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背古文

古文是一道坎,但不是一道無法跨越的坎。只要功夫到家,這道坎就能夠跨越,而且跨過去之后,還會有別樣的風景。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怎樣跨越這道坎。以我的學習經驗,我認為跨越這道坎的首要關口是把課文能熟練的記憶和背誦。我是一只小笨鳥,懂得笨鳥先飛。我在老師講之前,先把課文預習一遍,大致意思疏通之后,就開始背誦。我先把課文按段落分開,先一段一段地背,背的時候,按句意靈活記憶語句,做到既要記住句子,又要懂得句意,這不同于死記硬背。班里有同學死記硬背。他們記住也很快,你要讓他背,他會不打磕巴的一口氣給你背下來。但如果中間要是斷了,他就還回到第一句重新背。這就是死記硬背的特點,他是靠慣性背的。時間一長,就會忘得很死,記也記不起來。我和他們不同,我是按意思記憶,記得慢,但不容遺忘。而且,有時在寒暑假,我就把要學的古文先自學,然后背誦,這樣老師講的時候,我等于學的第二遍,當然學起來要省力。可是,動的遲的同學就不同了,他們是初學,文本又長,還不好懂,老師的速度是比較快的,一節課講好幾段,講完就需要背過。這些動的遲又不講記憶技巧的同學就被動了。一上課,老師檢查背誦,這些同學不是挨批,就是磕磕巴巴,真是很尷尬。而我總是很從容,背的不快,但能熟練的把課文背誦下來,老師很是欣賞。背誦課文的好處在于,培養語感,并且熟悉句式,為做課外古文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把古文知識點分類做好筆記并反復記憶

查看全文

小議高中古文學習重難點

古文在這里就是古代漢語的簡稱,也就是白話文改革前中國社會所使用的語言。高中古文的學習一直是學生最頭疼的內容。由于古文詞匯與現代漢語詞匯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在語法和含義上區別也非常明顯,詞匯含義眾多,閱讀習慣也不一樣,學生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往往會感覺晦澀難懂、不易掌握。因此,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將學習的古文知識匯總一下,分清知識的重點與難點,然后在此基礎上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

一、高中古文學習的重點內容

高中古文學習中的重點內容,也就是高中古文學習中必須掌握的內容,包括詩、賦、散文這三個方面。因為在整個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這三類文學體裁的成就最高,而這也是高考中最常見的考察內容。如2003年高考就考察了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詩歌中的一些名言名句,也是高考中的重點內容。因此,把這三個部分學習當作高中古文學習的重點內容一點也不為過。

1.詩歌的學習。詩歌是學生最早接觸的古文形式,在小學課本里就有《鵝》。進入高中學習以前,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就已經系統地學習了幾十首詩歌,可以說詩歌的掌握比詞、賦、曲、散文等古文學習掌握得要好很多。但是,高中學習階段要求學會分析、理解詩歌的內容,欣賞、學習詩歌的精妙之處。因此,學生要想真正體會到其中的韻味,理解詩歌所表達的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內容,就只有加強詩歌的閱讀。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必拘泥于課本,而應該把閱讀的內容放在課外,這也符合近年高考命題的趨勢。學生通過加強詩歌閱讀,可以增強語感,通過閱讀把握詩歌內容的規律和要點。當然,閱讀也不是胡亂閱讀的,而應盡量以名家的作品為主。

2.賦的學習。賦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雖然沒有詩的成就高,但它卻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運用修辭手法最多的一種文學形式,是中國古代文學中表現力最強的文學形式。賦應該是高中古文學習的重點內容,因為它是之后很多古代文學形式的淵源,如詩、詞、曲等,這些古代文學形式的一些寫作手法、修辭的運用等都來源于賦。因此,如果掌握了賦的知識,就很容易進入到詩歌、詞、曲的學習中了。但賦的篇幅比較大,語言表現形式更是復雜多樣,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且一首賦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多,賦與賦之間很多內容都是相似的,所以只需掌握很少的篇幅即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找一些名篇進行學習,如曹植的《洛神賦》、左思的《三都賦》,等等。

3.散文的學習。散文并不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學形式,但卻是高中學習的重點內容,因為散文在唐宋興起以后,代表了中國古文向白話文發展的過程。散文的學習內容可以說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唐宋八大家中,尤其是以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等人為主。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要多讀、多體會散文,思考作者在寫散文時的心情,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對于散文的學習,學生不必計較枝枝末末,而應以理解文章的內容為主,至于散文中的各種語法知識,則不必過于重視。

查看全文

語文古文教學管理論文

[內容]

為盡快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吸收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出版了大量的各種古(詩)文選本,古漢語基礎知識之類的讀物,廣大青年學習古文的熱情甚高。同時,各級學校也加強了古文的教學工作,這是十分可喜的現象。

然而,據不系統的觀察和了解,有相當一部分初學者,由于學習不得法,或急于求成,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他們草草讀了幾篇古文,就索性把文章丟在一邊。便津津有味地去閱讀那些談基本知識的小冊子,這樣學來學去,規律和原理可能記得不少,可一旦回過頭去接觸原作,便如墜霧中,不知所云了。即使讀讀文選,也多去依賴“串講”、“譯文”,但那經過別人嚼爛來喂的,與原文難以對上號,結果是半懂不懂,或根本就沒懂。

再就是一些講古文的教師,無論講課,還是復習,晴蜓點水般地涉獵一下課文,就不厭其繁,旁征博引地大講其“規律”,結果學生的閱讀水平還是很低。

凡此種種,看似方法問題,而究其原因,還是對古漢語的學習目的不甚明確所致。

學習古文漢語的直接目的,就是培養閱讀古書(中學則是讀懂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查看全文

語文古文教學管理論文

[內容]

為盡快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吸收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出版了大量的各種古(詩)文選本,古漢語基礎知識之類的讀物,廣大青年學習古文的熱情甚高。同時,各級學校也加強了古文的教學工作,這是十分可喜的現象。

然而,據不系統的觀察和了解,有相當一部分初學者,由于學習不得法,或急于求成,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他們草草讀了幾篇古文,就索性把文章丟在一邊。便津津有味地去閱讀那些談基本知識的小冊子,這樣學來學去,規律和原理可能記得不少,可一旦回過頭去接觸原作,便如墜霧中,不知所云了。即使讀讀文選,也多去依賴“串講”、“譯文”,但那經過別人嚼爛來喂的,與原文難以對上號,結果是半懂不懂,或根本就沒懂。

再就是一些講古文的教師,無論講課,還是復習,晴蜓點水般地涉獵一下課文,就不厭其繁,旁征博引地大講其“規律”,結果學生的閱讀水平還是很低。

凡此種種,看似方法問題,而究其原因,還是對古漢語的學習目的不甚明確所致。

學習古文漢語的直接目的,就是培養閱讀古書(中學則是讀懂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