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作用范文10篇

時間:2024-01-30 11:27: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功能作用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功能作用

政府與社會的功能作用淺議

摘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加強和完善政府公共管理職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能力;需要完善社會三大部門的平衡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需要減少公權力侵犯私權利的行為,完善權力監督制約體系。

關鍵詞:和諧社會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監督與制約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指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觀點和“度”的觀念。辯證觀點認為,一切事物的矛盾,不但是相克的,而且是相生的。只有對抗性矛盾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的關系,而我國現今社會整體上是非對抗性社會,社會矛盾普遍存在相生、互利、共贏的關系。矛盾一方的存在和發展,是以另一方的存在和發展為條件的。例如要快速建設城市和工業,必須更好地建設鄉村和農業;要保持東南部快速發展,必須同時大規模開發中西部;要鼓勵更高效率,必須實現公平;人要更長久地利用自然資源,必須同時更好地保護和造就自然資源等等。要解決好這些矛盾,達到協調、均衡、共贏、共享,顯然政府在和諧社會中的角色尤為重要。加快政府管理創新,是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保證和關鍵。政府作為和諧社會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發展戰略上要打破單一經濟建設型政府的思路,要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由一個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務型政府。同時要充分認識和考慮不同群體和階層的利益、公平公正地分配社會資源和制定社會行為規則,維護不同群體和階層之間的和諧。

1加強和完善政府公共管理職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能力

公共管理是指那些不以營利(不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進與公平地分配社會公共利益的調控活動。毫無疑問,政府對社會發展負有主要責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在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發揮著直接提供、資金供給和監管三種作用。目前我國公共服務實現了供給主體多元化,但存在覆蓋領域窄、財政供養不規范、績效管理不嚴格、過度市場化又缺乏嚴格的監管等問題。為此,我們從以下幾方面探討提高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能力,以保證公共服務全覆蓋、高效率和高質量。

第一,行政人員應轉變服務理念。在政府中,很少有人用“顧客”一詞。大多數行政人員根本不知道誰是他們的顧客。他們只知道為領導、上級服務,而無視那些真正的服務對象。從理論上講,民主政府的存在就是為公民服務。今天的時代已不同于工業時代,人們對政府提供的服務產生了懷疑,試圖改變一切:成立各種委員會,制定新的計劃,籌集資金,自愿服務等,這無疑對政府提出了挑戰。為適應這種變化,政府應把顧客放到司機位置上。因為一旦顧客上了汽車,就只能希望司機把自己送到目的地,這是被動的。如果讓乘客自己開車,他們就會選擇自己的路線抵達終點。

查看全文

身體功能訓練在舞蹈教學的作用

摘要:舞蹈是一種通過身體和心靈碰撞形成的肢體藝術,是一種復雜的運動,要求身體各個關節、肌肉、韌帶發揮到及至,良好的身體素質直接影響到舞蹈的表現力和舞蹈的教學效果。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要提高舞蹈專業技術水平,就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加強學生身體功能的素質訓練,使之貫穿于舞蹈教學和訓練的全過程,這樣才能使舞蹈教學質量和效果得以更大提高。

關鍵詞:身體功能訓練;舞蹈教學;應用

舞蹈作為一種通過身體和心靈碰撞形成的肢體藝術,舞蹈的藝術感染力和人體運動的美學特征的完美展現是需要在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上實現的,或者可以說良好的身體素質直接影響到舞蹈的表現力和舞蹈的教學效果。在舞蹈教學過程中,人體功能及人的運動形態不僅影響到舞蹈動態形象塑造、舞蹈語匯和情感的表達,而且對于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和展現舞蹈藝術的表現力也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也可以說身體功能的狀態對舞蹈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影響至關重要。近年來在體育運動訓練和教學中迅速發展的身體功能訓練倍受青睞,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等諸多體育運動院校和專業運動員均已采用這種訓練理念,不僅能夠促進和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訓練效能,有效提高運動員的肌肉協調運動能力、動作運用控制能力、身體重心掌握的能力以及運動過程中身體瞬間的穩定性的掌控能力,而且還可以有效預防運動訓練損傷以及有助于傷病康復。筆者作為一名高校舞蹈教師,一直注重身體功能訓練在舞蹈的教學中的運用,并通過實踐認為身體功能訓練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挖掘學生的潛力,增強學生對自體的認知,而且對舞蹈演員和舞蹈專業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和運動損傷的預防等方面有積極的成效。將身體功能訓練應用于舞蹈教學是筆者在本文重點提出的觀點。

一、身體功能訓練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

舞蹈需要通過優美的舞姿和運用創新多變的高難度技巧動作來刻畫人物形象、表現情緒情感,這除了對表演者舞蹈基本技能有很高要求以外,舞者良好的身體功能在舞蹈表現效果和舞蹈語匯的表達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就必然對舞蹈教學環節進行的身體功能訓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在舞蹈教學中應用身體功能訓練是新事物,筆者通過自身實踐認為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要提高舞蹈專業技術水平,就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加強學生身體功能的素質訓練,使之貫穿于舞蹈教學和訓練的全過程,這樣才能使舞蹈教學質量和效果得以更大提高。

(一)身體功能訓練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有助

查看全文

運動功能性元素在服裝設計的作用

現如今,體育運動已為大多數人認可的健康生活方式,這為體育運動服裝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空間。普通運動服市場的飽和意味著現代運動服的變化到來。如今,人們對運動服的需求包含了功能性、美學和設計感。運動服文化與人類運動文化的歷史息息相關。體育的不斷發展帶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運動服已經偏離了普通服裝的范圍,并逐漸演變成本身被認可的服裝系統。人們對運動和健身概念以及運動服應用的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化。隨著中國各種戶外運動的興起,戶外運動用品市場迅速擴大,但從國內戶外運動服裝市場的產品結構來看,國外品牌產品占據主導地位,深受戶外運動者青睞。國內部分運動服裝品牌產品,由于對戶外運動服功能設計的研究比較薄弱,因此有必要進一步了解和理解戶外運動服的功能。在《運動服裝設計》這一書中,讀者便可對運動服的設計有所了解。

現代運動服設計不僅涵蓋藝術設計類別,而且涵蓋該別的知識范圍,并且應基于服飾美學、服裝工藝技術及紡織技術等服裝等要素。同時,必須特別考慮每種特定運動的特征、運動的環境要求以及對人體的全面了解。陳彬主編的《運動服裝設計》從運動服色彩設計、運動服材料設計等方面進行討論并提出改善運動服設計的建議。書中提出除了舒適性、功能性和創新性之外,運動服設計還必須注意美學,也應該融入一些時尚元素,使運動服看上去不那么刻板。陳彬老師主編的這本《運動服裝設計》具有一定的理論高度,接近生活并且易于理解。可以用作大學運動服設計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教材。對于運動服裝設計、時尚從業人員以及已經具有服裝設計基礎知識的服裝愛好者,也是具有參考價值的。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豐富的色彩,因此服裝設計也應該與色彩密不可分。《運動服裝設計》提到在服裝中,色彩往往在最先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其次是衣服的樣式,最后是衣服的面料和手工藝。因此,色彩在運動服設計的表現力和衣服的美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服裝色彩設計的成功使服裝更時尚,更時尚,進而可以擁有更廣闊的市場。戶外運動對服裝色彩設計也有嚴格的要求。戶外運動服色彩設計必須首先滿足戶外運動服色彩設計的基本要求。服裝的顏色不僅是運動服的重要因素,而且還是影響戶外運動的重要因素。在運動時,運動服的顏色具有警示、保護等作用。在配色中,重要的是使得運動員在運動時容易被識別,進一步保護運動員。

《運動服裝設計》還介紹到顏色對運動員心理變化的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所以該書大篇幅地介紹了運動服色彩的功能性。顏色本身是沒有情感的,但是人們可以感受到顏色的情感。這是因為人們長期生活在色彩斑斕世界中,并積累了很多視覺體驗。當感官體驗和外部色彩刺激相互反應時,會給人類心理帶來一些情感。因此運動服中明亮的設計會使運動員感到愉快,并使運動過程更加輕松舒適。戶外遠足活動量很大,需要運動服可以輕松散發大量的熱量和吸收汗水。因此,需要運動服的散熱性、透氣性和舒適性都需要特別重視。同時,戶外運動期間的天氣條件各不相同,運動服需要一定程度的防水性能。在多功能需求下,運動服織物已經從天然纖維演變為具有多種功能的人造纖維。在此過程中,衣服的材質發生了顯著變化。例如,棉織物具有優異的吸濕性和滲透性,但是容易褪色帶來色差。因此,它通常不適合制作專業戶外運動服的材料,大多數適用于休閑風格的戶外服裝。由于人們對運動服功能和美學的需求,運動服具有時尚感、設計感、實用功能。在服裝設計中應用彈性織物、松緊帶、插扣、拉鏈和其他運動服功能元素,都會為消費者帶來特定的功能和裝飾效果,讀者們只要細細研讀《運動服裝設計》,就能將運動設計概念與服裝設計結合起來,設計出更好地滿足大眾的需求的運動服,這也是《運動服裝設計》成為各大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輔書的原因。

作者:陶婉芳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查看全文

經濟法功能作用研究分析論文

摘要:民商法在一定程度上雖能促進經濟的發展,但對市場經濟自身缺陷的克服卻存在與生俱來的局限,這為經濟法的功能實現奠定了基礎;經濟法的功能實現是建立在以民商法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它表現為對民商法張揚的權利的限制和對國家干預經濟權力的規范;探討經濟法功能具有積極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民商法;經濟法;經濟法功能

任何一部門法的產生都是依從于它所處的社會歷史背景,其功能表現也總是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社會之需要。從歷史上看,商品經濟是商法與經濟法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商法產生于商品經濟初始時期,經濟法產生于商品經濟較發達的后期。經濟法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在經歷了以民商法為基礎的商品經濟階段后國家全面干預經濟的結果,是國家權力與(市場)經濟的結合。

經濟法的功能,是指經濟法作為一個有機體系,在一定的立法目的指引下,基于其內在結構屬性而與社會單位所發生的,能夠通過自己的活動(運行)造成一定客觀后果,并有利于實現法律價值,從而體現自身價值在社會中的實際特殊地位的關系。經濟法功能實現是建立在以民商法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體現在市場經濟的自身缺陷和民商法對市場經濟自身缺陷的克服存在的局限。

一、反對權利濫用

就人們認識社會現象的基點來講,主要有兩種方法論,即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按整體主義的觀念,雖然社會有機體的存在與發展是以個體的存在及每一個體功能的發揮為基礎,但個體的存在及功能的發揮又都依社會的存在為條件,特別是在科學技術及社會化高度發展的現代經濟條件下,個體所處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對其取得的經濟成就尤為重要。不僅如此,就每一個體來講,社會總是先于個體存在。因此,從整體主義講,處于社會有機體中的功能個體的權利,與其說是持有者之權利,不如說是權利保持者之社會的權能而己。故經濟法不是在授予個體以權利,而是在積極地限制或防范權利的濫用,以擔保權利人行使社會機能之可能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某些經濟權利的行使,從個別的、短期看并沒有侵犯另一權利,但從有機整體主義看,任何經濟權利的行使都具有外部性,都可能對經濟機體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為了保證整個經濟機體的健康、持續運行,任何經濟權利的行使都應有限度,超越限度行使權利即構成權利濫用。

查看全文

行政執法功能與作用研究論文

「出處」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編:《憲政與行政法治評論》(創刊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摘要」行政執法是行政法治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改進和完善行政執法是貫徹依法行政原則、落實執政為民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而要加強、改進和完善行政執法,首先必須明了行政執法的功能和作用。只有對行政執法的功能和作用有全面、正確的認識,才能形成加強、改進和完善行政執法的自覺性,并找到和確立加強、改進和完善行政執法的正確途徑。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探討和論述了行政執法的功能和作用:其一,行政執法將法從文本規定化為人們實際行為規范的作用,即實現法的作用;其二,行政執法將公民權利從“應然”變成“實然”的作用,即保障和實現人權的作用;其三,行政執法將國家的社會、經濟秩序從靜態設計轉化為動態建構的作用,即確立、維護和保障秩序的作用。文章對這三方面作用的具體內容和實現途徑進行了較詳細的闡釋。

「關鍵詞」行政法治行政執法行政處理行政主體行政相對人

行政執法的功能與作用是多方面的。我們可以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第一,從執法與立法的關系來分析。立法是執法的前提,是執法的基礎,沒有立法,無法可執,無從談執法。執法則是立法實現的途徑和保障,沒有執法,立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等于廢紙一堆,立法調控社會關系的目的無從實現。第二,從執法與公民權利、自由的關系來分析。實現、保障和維護公民權利、自由是執法的目的,離開了公民權利、自由,執法就失去了意義,而執法是公民權利、自由實現的手段,沒有執法,公民權利、自由在很多情況下就可能成為“畫餅”,而且隨時可能被侵犯,被蠶食,被踐踏。第三,從執法與社會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的關系來分析,保障和維護社會秩序、市場經濟秩序是執法的重要任務,離開了保障和維護社會秩序、市場經濟秩序的任務,執法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社會需要和存在的理由,而執法則是保障和維護社會秩序、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條件,沒有執法,社會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將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混亂,人們可能不得不恐懼地生活于某種“無序狀態”中。此外,我們還可以從執法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關系來分析行政執法的作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執法追求的理想目標,不講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執法將失去靈魂,失去方向,而執法則是建設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保障,沒有執法,文明不僅不可能推進,而且還可能向野蠻倒退,回歸野蠻。當然,執法本身亦應是文明執法。

一、執法:使法從文本規定化為人們的實際行為規范

立法和執法均是法治的基本要素:立法解決有法可依的問題,為執法提供前提,提供準則,提供依據,為執法主體和執法相對人的行為提供規范,為社會關系的調整提供基準、規則;執法解決法的實施問題,即將立法確立的準則、規范、基準、規則適用于人們的實際社會生活,適用于實際的社會關系調整,使法律文本的規定在人們的實際行為中得到遵守、執行,在各種相應社會關系的發生、進行、變更和消滅的過程中得到貫徹、實現。

查看全文

企業倫理功能及作用論文

摘要:企業倫理建設是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所不可缺少的基礎建設。本文通過論述企業倫理建設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我國企業倫理建設應從樹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制定企業倫理規范、建立公開的企業倫理監督機制、構建完備的法律體系、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加強員工企業倫理教育六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企業倫理倫理建設對策

企業倫理(businessethics)也稱商業倫理,是指蘊含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及生活中的倫理關系、倫理意識、倫理準則與倫理活動的總和。[1]它表明的是一個企業為什么要存在,將會以什么方式和途徑來體現和實現存在。企業倫理觀反映的是企業“善與惡”的價值判斷,是企業價值觀的核心。一個企業在其經營管理活動中,只有重視和加強企業的倫理建設,嚴格遵循企業的倫理規范,才能真正達到經營管理的理想境界,使企業具有強勁的競爭力。當前,由于各種機制的缺陷以及市場規則的不健全,引起了市場經濟秩序上的諸多混亂,經濟領域中出現的假冒偽劣、偷逃稅款、不講信用等種種反倫理行為不僅影響了企業聲譽、影響了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且使社會秩序混亂、社會倫理道德水平下降,因此,正視企業倫理問題,加快企業倫理建設已迫在眉睫。[2]

一、企業倫理的功能及作用

企業倫理道德以其特有的社會功能對企業發展施以影響。在企業內部,倫理道德規范作為一種校正人們行為及人際關系的軟約束,它有助于企業確立整體價值觀和發揚企業精神,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群體行為合理化,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在企業外部,企業倫理是企業立足社會的保證。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社會效益,積極參與社會的公益活動,履行社會的義務和完成社會的使命,有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1、導向功能。企業倫理是企業正確認識和處理它在社會上、市場上的角色、功能、責任、義務所不可缺少的,可以為企業正確處理它和社會、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提供正確的指導原則。企業只有使自己的求利行為符合人的全面發展、社會整體利益、可持續發展等價值取向,即以倫理為決策導向,才能在決策過程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進而獲得管理的成功。

查看全文

淺談公共藝術教育教學的功能作用

一、科學把握美育在黨的教育方針中所占據的重要位置

一個政黨或國家在一定歷史階段,為實現自己的根本目標而提出的有關教育工作的總的方向和總指針,就是該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它是確定這個國家教育事業發展方向、指導教育發展的總的行動綱領,其內容涵蓋了教育的性質、目的、地位、根本目標和實現途徑等。因此,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社會中,不同的統治集團會有不同的教育方針;即使是相同的統治集團,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會有不同的教育方針,相同的歷史時期因需要強調某個方面而使得教育方針的表述也會有所不同。早在1949年9月通過的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就第一次明確了當時我國教育工作的性質、任務和總方向。同年12月,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重申了《共同綱領》制定的文教政策,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為當前的革命斗爭與建設服務”。1951年3月,第一次全國中等教育會議首次提出智、德、體、美全面發展,使教育方針的表述更加全面簡明。1952年3月,教育部提出“實施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的教育”。這對于建國初期中國教育的改造與建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后又不斷有不同的提法。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在不同時期的教育方針,總的來說,雖然其內容和表述不盡相同,但在本質上都揭示了社會主義教育的性質,都是緊緊圍繞和回答教育“為誰服務”、“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這三個最基本問題而展開的。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對“三大規律”認識和把握的不斷深化,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教育規律也有了新的認識。黨的十八大對我國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針,堅持了教育的目的性質(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明確了教育的根本任務(即立德樹人),規定了教育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上,強調必須牢牢把握“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四者不能偏廢、缺一不可,“美育”占據著“四大支柱有其一”的重要地位。這一教育方針,是遵循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的,是符合社會主義教育規律的。因為要實現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就必須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審美修養素質等四個方面的基本素質,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稱之為“全面”發展。與這四個基本素質相對應的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規律和特點,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同的,應當有其獨立的位置,不能相互替代。比如說,“德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要內容、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質的,所要解決的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智育”是以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為主要內容、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質的,所要解決的是人的人文知識、人文修養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問題。“體育”是以身體與心理方面的教育和訓練為主要內容、提高人的身體心理素質的,所要解決的是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問題。而“美育”則是以美學知識教育和審美實踐活動為主要內容、提高人的審美修養素質的,所要解決的是人的審美觀及審美鑒賞力、審美感受力和審美創造力問題。學校藝術教育教學,是實施美育的最主要的內容,也是最主要的途徑。我們作為高校的藝術教育者,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和足夠的自覺。

二、正確看待當前學校藝術教育所取得的成績及其問題

按照《現代漢語詞典》和《辭海》的解釋,“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是人類以情感和想像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主要包括繪畫、書法、音樂、舞蹈、建筑、雕塑、文學、攝影、戲劇、電影、曲藝和新興的電子游戲等。在現代社會中,一般來說,“藝術教育”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藝術教育,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專業藝術教育”,是指為培養專業藝術人才所進行的各種藝術理論教育與藝術實踐活動,如各種專業藝術院校和普通高校開設的藝術專業所進行的藝術教育。廣義的藝術教育,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公共藝術教育”,是指通過對古今中外優秀藝術作品的欣賞和評價,普及藝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培養人們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提高人們的藝術鑒賞力和審美修養的教育。我們在這里所談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教學,就是從廣義上講的。公共藝術課程教學是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近年來,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大力推進下,無論是中小學階段還是大學階段的公共藝術教育教學,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而且中小學階段的藝術教育又為大學階段的藝術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據教育部體衛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2016年4月曾透露,從2006年教育部印發了《課程方案》起,每年對200余所普通高校一年級新生美育調查表明,近80%的被調查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接受了正規的藝術課堂教學,掌握了一定的藝術知識與技能,具備了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目前,我國已有449所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校,增進了中小學生對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的了解及感情。就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來說,《課程方案》明確規定了限定性選修課程和任意性選修課程兩大類公共藝術課程,要求普通高校應把它納入各專業本科的教學計劃之中。其中,設置有《藝術導論》、《美術鑒賞》、《書法鑒賞》、《音樂鑒賞》、《舞蹈鑒賞》、《影視鑒賞》、《戲劇鑒賞》、《戲曲鑒賞》等8門藝術限定性選修課程和4類8門任意性選修課程,要求教育部部屬學校、“211工程”學校,以及省屬重點學校應開足開齊限定性選修課程;每個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至少要在藝術限定性選修課程中選修1門并且通過考核;有條件的學校應將任意性選修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同時,明確規定各校擔任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的教師人數配備及其比例。從此以后,中國的高校藝術教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據有關報告顯示,近十年來設置藝術類專業的高校增加數千所,很多學校開設了很有特色的藝術教育課并取得較好的成績,在藝術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教學課程等方面也有很大的進步,我國高等院校藝術教育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和發展前景。但在整個高校教育中,公共藝術教育依然是最薄弱的環節,仍存在諸如藝術教育管理架構尚未理順、考核評價機制欠缺,高素質的藝術師資短缺、教師所涉及的藝術領域也較狹窄,藝術課程開課率不足、課程設置取決于藝術教師的專業興趣,學生藝術活動參與面小、選修課報不上名等突出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藝術教育在立德樹人中獨特功能的發揮。因此,我們作為高校的藝術教師,要主動承擔起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充分認識和發揮藝術教育應有的功能作用,努力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三、深刻認識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教學所獨具的功能作用

藝術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藝術家知覺、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體現和物化著人的一定審美觀念、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主要是滿足人們多方面的審美需要,從而在社會生活尤其是人類精神領域內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說中小學階段的藝術教育是“啟蒙”、是“基礎”的話,那么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教學則是“自覺”、是“升華”,是發揮這種潛移默化作用的主要陣地,是實現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目標的主要途徑,具有其它學科所不能替代的獨特的重要作用。這種獨具的功能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通過藝術教育教學,能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樹立審美觀念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首要任務。形象是構成藝術作品的基本要素,形象性是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特殊形式,是藝術區別于其它社會意識形態的最基本的特征。藝術中的形象是有“意味”的形象,是藝術創作者經過理性選擇與深邃加工,并融入其對事物的理性認識和基本態度以及對人生的理解的形象,而不是對客觀生活圖景的隨意照搬。在藝術課堂教學中,通過對這些優秀的藝術作品的鑒賞與評析,就能引導大學生逐步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念,使他們能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在我軍院校的優良傳統中,艱苦奮斗是一面醒目的旗幟。革命戰爭時期,軍校建設環境十分艱苦:經費短缺、物質匱乏、學習環境艱險。軍校鼓勵學員自力更生,自己建校舍、做教材、開荒種田、粗衣礪食,克服種種困難,以艱苦奮斗為燧石,磨礪學員不懼一切艱難險阻的意志品格。抗大時期,許多青年學員來自較為優裕的家庭,初入學時吃不慣雜糧、穿不慣粗布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但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在克服諸種困難過程中,用汗水和毅力洗刷了驕嬌之氣,成長為體魄健壯、思想健康、情操高尚、能吃苦耐勞的優秀抗日骨干。民主革命時期我軍院校艱苦奮斗的作風,也成為我軍院校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成為我軍戰斗力的重要來源。

查看全文

德育功能對素質教育的作用論文

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強調“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江總書記從素質教育的高度對德育的重要性作了明確的闡述。我們意識到德育是素質教崐育的核心,我校堅持把德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中之重來抓。長期以來,我們根據校情特點,面向全體學生,形成了“三全”(全員、全程、全控)育人的體系,注重德育隊伍的素質培養,注重德育工作的經常性、針對性、實效性、滲透性和主動性。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暑期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連續三年,其中有一年是市政府頒發的),福建省教育先進單位、省、市文明學校、市“科教興市”先進單位、中國健康促進學校等八項綜合榮譽和26個單項榮譽稱號。現將工作匯報如下:

一、以提高素質為前提,優化德育干部隊伍

德育干部隊伍素質的優劣,決定著德育工作的成敗。我們學校德育隊伍存在著“二多一少”現象,即年輕的多、新老師多,德育教齡長的少。而今天的社會是高科技的社會,又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社會的問題往往會波擊校園,給德育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為適應新時期的需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著力培養建設一支思想政治素質強,職業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學的德育工作隊伍。

1.加強師德規范教育

我們要求并引導德育工作者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生觀,增強師德信念和師德修養。教師一旦是發自內心的,對某種道德的義務形成堅定的信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就會達到師德水準高境界的升華,他就會堅定不移地、滿腔熱情地對教育、對學生實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并且能夠在實踐中自覺地創造性地激發自己的力量和才華,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我們制定了“教師文明行為十應十忌”條例,我們常組織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也注意樹立我校教師隊伍中典型先進人物的形象,使大家學有榜樣、趕有方向。大大增強了教師師德修養的自覺性。近年來,我校德育隊伍榮獲校級以上各級各類先進的達118人次。

2.加強德育隊伍的培訓和理論學習

查看全文

企業文化作用與功能論文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企業群體共同認可的某種文化觀念、行為方式、價值準則、道德準則等。它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自身的管理風格和精神風貌,是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的意識形態的總和。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管理的“靈魂”,正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企業在激烈復雜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取得成功的法寶。

企業文化是以觀念的形式潛移默化地滲透于員工的思想,用以調節員工行為,是一種非直接的、又是更深層次的企業管理,其作用是毋庸質疑的。從大量事實中不難看出:處在同一經濟區內的一些企業,論其規模、經營方式、市場條件等基本因素相似,但實際經營效果卻相差甚遠,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尤為明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在那許多相似之處,還有員工的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經營哲學以及由之派生的服務水平等等的不同,而這些正反映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差異。

一、企業文化的作用與功能

美國IBM公司總裁華特曼在《企業與信念》一書中說過:“企業的成功主要是跟它的基本哲學、精神和驅策動機有關,信念的重要性遠超過技術和經濟資源…...”(彼特斯•華特曼《追求卓越》第25頁)。許多經營管理學家也都認為,企業能長盛不衰的關鍵在于它的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獲取成功的秘訣。企業文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導向作用。現代企業面臨的是一個復雜多變的開放的社會系統,其行為標準體系是否符合企業生存發展,決定著企業經營決策的正確性,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全體員工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集中反映,在企業經營決策過程中具有很強的定向與規范作用,它為企業決策行為提供了一個清晰明確的坐標系統,促使企業始終把企業的價值觀看作是制定企業經營決策的最終依據和衡量方案決策優劣的最終尺度。在“一切為用戶著想”的企業文化中,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目標制定就必須以產品的服務及對顧客有益為出發點,用“制造最好的產品,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來要求員工;在以“開拓創新”為核心的企業文化中,企業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技術和新的管理方式,使企業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則是統帥企業一切經營決策的靈魂,達到消費者與經營者雙贏的目的。同時,企業文化還可通過自身強大的感召力,把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全體員工團結起來,引導到先進的目標上去。企業內部各部門在制定本部門工作目標時,首先遵循企業的價值觀和經營觀,一旦由于工作性質、角色差異和利益差別產生矛盾時,企業文化也可憑借它所特有的目標協調作用促使各部門自覺進行調整,達到理解與溝通,從而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工作關系。

2.凝聚作用。一個企業要搞好經營管理,必須使全體員工在統一的價值觀指引下,產生對企業目標、行為準則、道德規范的一種認同感和使命感。企業文化的一個特殊功能,就是以一種特有的整合力和推動力,促使人們遵從企業文化中的價值取向、行為模式、習慣等,從而使人們的行為匯聚導向終極的企業目標。企業文化就象粘合劑一樣,持久廣泛地加固、充實著企業的經濟、政治等剛性部件,使員工能夠在一種自主自覺的意識中以企業利益為坐標,調整自身的思維和行為模式,為企業無私奉獻。

查看全文

德育功能對素質教育的作用論文

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強調“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江總書記從素質教育的高度對德育的重要性作了明確的闡述。我們意識到德育是素質教崐育的核心,我校堅持把德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中之重來抓。長期以來,我們根據校情特點,面向全體學生,形成了“三全”(全員、全程、全控)育人的體系,注重德育隊伍的素質培養,注重德育工作的經常性、針對性、實效性、滲透性和主動性。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暑期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連續三年,其中有一年是市政府頒發的),福建省教育先進單位、省、市文明學校、市“科教興市”先進單位、中國健康促進學校等八項綜合榮譽和26個單項榮譽稱號。現將工作匯報如下:

一、以提高素質為前提,優化德育干部隊伍

德育干部隊伍素質的優劣,決定著德育工作的成敗。我們學校德育隊伍存在著“二多一少”現象,即年輕的多、新老師多,德育教齡長的少。而今天的社會是高科技的社會,又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社會的問題往往會波擊校園,給德育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為適應新時期的需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著力培養建設一支思想政治素質強,職業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學的德育工作隊伍。

1.加強師德規范教育

我們要求并引導德育工作者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生觀,增強師德信念和師德修養。教師一旦是發自內心的,對某種道德的義務形成堅定的信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就會達到師德水準高境界的升華,他就會堅定不移地、滿腔熱情地對教育、對學生實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并且能夠在實踐中自覺地創造性地激發自己的力量和才華,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我們制定了“教師文明行為十應十忌”條例,我們常組織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也注意樹立我校教師隊伍中典型先進人物的形象,使大家學有榜樣、趕有方向。大大增強了教師師德修養的自覺性。近年來,我校德育隊伍榮獲校級以上各級各類先進的達118人次。

2.加強德育隊伍的培訓和理論學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