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理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18:30: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對外貿易理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對外貿易理論

對外貿易理論研究論文

我國對外貿易的指導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并在此基礎上吸納了西方經濟學中的科學成分,使這一理論更加豐富和完善。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對國際貿易理論貢獻最大的當數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李嘉圖之前,在經濟學中占主導地位的是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這種理論認為,一個國家只能出口有絕對優勢的產品,才能從國際貿易中得到收益。按照這種理論,國際貿易的范圍,包括國家和商品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為倘若一個國家在任何商品的生產上都不具備優勢,那么這個國家便不能出口任何商品,而由于進口終歸要由出口所得來支付,那么這個國家也就不能進口任何商品,因此,該國便不能參與國際貿易。李嘉圖的理論改變了這一認識,從而給國際貿易奠定了新的理論基礎并使各國找到了自己參與國際貿易的實踐準則。李嘉圖以英國和葡萄牙兩國為例說明他的理論。他假定英國生產一單位毛呢要100人/年的勞動,生產一單位葡萄酒用120人/年的勞動;而葡萄牙生產一單位毛呢用90人/年的勞動,生產葡萄酒用80人/年的勞動。按絕對優勢理論,這兩個國家之間是不可能進行貿易的。因為英國在任何一種商品的生產上都不具備優勢,所以不能出口;因為不能出口,當然也就不能進口。而李嘉圖認為這種結論是不對的,英國可以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毛呢,而進口不具備比較優勢的葡萄酒。同樣,葡萄牙生產葡萄酒比生產毛呢有比較優勢,因此可以出口葡萄酒而進口毛呢,這樣兩國都可以從貿易中得到好處。李嘉圖由此提出國際分工理論,認為英國可專門生產毛呢,而葡萄牙專門生產葡萄酒。這一理論可用下表表示。

表1分工前所需的勞動量

1單位酒1單位毛呢共計

英國120人/年100人/年220人/年

葡萄牙80人/年90年/年170人/年

查看全文

對外貿易理論研究論文

我國對外貿易的指導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并在此基礎上吸納了西方經濟學中的科學成分,使這一理論更加豐富和完善。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對國際貿易理論貢獻最大的當數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李嘉圖之前,在經濟學中占主導地位的是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這種理論認為,一個國家只能出口有絕對優勢的產品,才能從國際貿易中得到收益。按照這種理論,國際貿易的范圍,包括國家和商品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為倘若一個國家在任何商品的生產上都不具備優勢,那么這個國家便不能出口任何商品,而由于進口終歸要由出口所得來支付,那么這個國家也就不能進口任何商品,因此,該國便不能參與國際貿易。李嘉圖的理論改變了這一認識,從而給國際貿易奠定了新的理論基礎并使各國找到了自己參與國際貿易的實踐準則。李嘉圖以英國和葡萄牙兩國為例說明他的理論。他假定英國生產一單位毛呢要100人/年的勞動,生產一單位葡萄酒用120人/年的勞動;而葡萄牙生產一單位毛呢用90人/年的勞動,生產葡萄酒用80人/年的勞動。按絕對優勢理論,這兩個國家之間是不可能進行貿易的。因為英國在任何一種商品的生產上都不具備優勢,所以不能出口;因為不能出口,當然也就不能進口。而李嘉圖認為這種結論是不對的,英國可以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毛呢,而進口不具備比較優勢的葡萄酒。同樣,葡萄牙生產葡萄酒比生產毛呢有比較優勢,因此可以出口葡萄酒而進口毛呢,這樣兩國都可以從貿易中得到好處。李嘉圖由此提出國際分工理論,認為英國可專門生產毛呢,而葡萄牙專門生產葡萄酒。這一理論可用下表表示。

表1分工前所需的勞動量

1單位酒1單位毛呢共計

英國120人/年100人/年220人/年

葡萄牙80人/年90年/年170人/年

查看全文

對外貿易理論研究論文

我國對外貿易的指導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并在此基礎上吸納了西方經濟學中的科學成分,使這一理論更加豐富和完善。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對國際貿易理論貢獻最大的當數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李嘉圖之前,在經濟學中占主導地位的是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這種理論認為,一個國家只能出口有絕對優勢的產品,才能從國際貿易中得到收益。按照這種理論,國際貿易的范圍,包括國家和商品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為倘若一個國家在任何商品的生產上都不具備優勢,那么這個國家便不能出口任何商品,而由于進口終歸要由出口所得來支付,那么這個國家也就不能進口任何商品,因此,該國便不能參與國際貿易。李嘉圖的理論改變了這一認識,從而給國際貿易奠定了新的理論基礎并使各國找到了自己參與國際貿易的實踐準則。李嘉圖以英國和葡萄牙兩國為例說明他的理論。他假定英國生產一單位毛呢要100人/年的勞動,生產一單位葡萄酒用120人/年的勞動;而葡萄牙生產一單位毛呢用90人/年的勞動,生產葡萄酒用80人/年的勞動。按絕對優勢理論,這兩個國家之間是不可能進行貿易的。因為英國在任何一種商品的生產上都不具備優勢,所以不能出口;因為不能出口,當然也就不能進口。而李嘉圖認為這種結論是不對的,英國可以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毛呢,而進口不具備比較優勢的葡萄酒。同樣,葡萄牙生產葡萄酒比生產毛呢有比較優勢,因此可以出口葡萄酒而進口毛呢,這樣兩國都可以從貿易中得到好處。李嘉圖由此提出國際分工理論,認為英國可專門生產毛呢,而葡萄牙專門生產葡萄酒。這一理論可用下表表示。

表1分工前所需的勞動量

1單位酒1單位毛呢共計

英國120人/年100人/年220人/年

葡萄牙80人/年90年/年170人/年

查看全文

農產品造價對外貿易論文

摘要:對外貿易過程中,建立合作博弈效益量標準控制模型,可以提高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優化控制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合作博弈效益。傳統的合作博弈效益量標準控制模型采用的是彈性均衡分配模型,對經驗數據的依賴性較強,在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評估效果不好。構建對外貿易中農產品的效益量和代價量的參數控制模型,建立一種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合作博弈效益量標準控制模型,采用合作博弈標準化控制方法實現對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量化控制模型改進,根據合作博弈方的貢獻程度,選擇主成分的個數,最終使得博弈模型達到均衡,結果表明,該模型對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控制精度較高,提高了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預測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

關鍵詞:合作博弈;對外貿易;農產品造價;控制

一、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步伐的不斷擴展,對外貿易活動的規模不斷擴大,對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管理和控制研究受到人們的重視。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量化控制是一門系統性交叉性學科,通過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管理,實現對對外貿易活動的造價成本控制。通過對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管理,建立有效的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控制模型,實現成本控制和造價開銷預測,為對外貿易活動的進行和管理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通常,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農產品、人工、設備、設計規劃、物流等,這些影響因素之間存在著一種合作博弈關系,通過構建合作博弈的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效益量化標準控制模型,實現對對外貿易活動的整體管理,達到對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優化控制的目的,研究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效益量化標準控制模型具有重要的意義[1,2]。傳統方法中,對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效益量標準控制模型主要從節約成本的角度出發,通過工程開銷預測線性建模,實現對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制約因素的量化控制,其中,文獻[3]提出一種基于異構融合的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控制模型,基于對外貿易中農產品對服務質量需求的非單調性特征,采用多屬性決策(MADM)選擇方法實現對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控制,降低了對外貿易中總體成本;文獻[4]在隨機控制的基礎上,提出了對外貿易農產品造價的效益量化控制模型,基于經驗評估和結構壽命預測的對外貿易中農產品成本模型設計,不符合規定年限內基本狀態因子最大化的原則。可見,傳統的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效益量標準控制模型采用的是彈性均衡分配模型,對經驗數據的依賴性較強,對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評估效果不好。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建立了一種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合作博弈效益量標準控制模型。采用合作博弈標準化控制方法實現對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量化控制模型改進,根據合作博弈方的貢獻程度,選擇主成分的個數,最終使得博弈模型達到均衡,該模型對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控制精度較高,提高了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預測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

二、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效益量和代價量參數模型

(一)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量化評價參數模型。在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標準化控制的基礎上,需要構建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量化評價參數模型,通過建立農產品的最大效益量和參數量模型,在每一個對外貿易環節與農產品選配等方面實現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的合理控制。在對外貿易農產品造價量化評價參數模型中,物流就是其中一大重要的影響參數,這是因為當今物流在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對外貿易農產品造價中物流參數的相關概述。物流經濟學是新興產業所衍生出的一門學科,在對目前經濟活動研究下,物流活動能夠促進相關產業經濟的發展。物流經濟學利用了微觀、宏觀、工程、產業經濟、運籌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相互利用與推動發展物流行業市場以及農業的發展,為它們的共同發展提出解決辦法的決策性建議;與此同時,又要利用微觀經濟學、技術經濟學等相關學科和理論依據作為輔助,重視在目前微觀物流活動中所產生的經濟問題并且對相應問題做出正確決策和改革方案,為農業微觀物流活動的科學化、合理化、可持續化、最優化提供理論支持和研究討論。(三)對外貿易農產品造價效益量中物流參數的影響。影響物流業發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全球化,“技術控”的勞動力,增長方式,消費習慣,貨運共享化以及安全性。其中全球化就是所說的“走出去”,農業對外貿易發展中就要堅持對外開放,此時就需要借助物流來實現農產品的出口。物流業發展得越快,各個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就會越激烈,那么農產品在運輸造價這一方面的造價就會越低,對外貿易中農產品造價效益量就會越高。安全性則主要指物流的客戶信息以及運輸產品的安全性。

查看全文

對外貿易與國際物流發展關系探討

一、國外研究

根據MichaelEPorter的鉆石模型,一國的經濟興衰取決于該國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關鍵在于是否擁有優勢性的主導產業。波特認為,主導產業是否具有競爭力取決于生產要素、國內需求、相關產業與支撐產業及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四個最基本要素。將這一理論應用到物流發展層面,對外貿易作為物流業的相關和支撐產業是物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保證。Samuelson指出,運輸成本既是國際貿易商品定價的基礎,也是一國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國際貿易和物流是相互影響的。Krugman首次探討了國際貿易和物流成本之間的關系。等國的雙邊貿易會推動物流的發展。

二、國內研究

葛飛秀用貨物周轉量作為衡量新疆物流業發展的研究指標,對新疆對外貿易、GDP和物流發展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發現外貿與物流發展存在單向因果關系,進出口貿易的增加會促使貨物周轉量的提升,但是物流業的發展對經濟和外貿的拉動作用十分有限。劉海濤、王茂林以港口貨物吞吐量來衡量天津市的國際物流發展程度,通過協整理論研究了天津市對外貿易和進出口總額之間的關系,發現天津市國際物流對外貿的影響大于外貿對國際物流的影響,這與其他省市的研究結果有所差異。羅淯新運用貨物周轉量和貨運量來代表我國國際物流的發展規模,得出我國外貿和物流業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張光明對廣西港口物流與對外貿易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格蘭杰因果檢驗的結果是進出口貿易對物流的推動力小于物流對外貿的推動力,作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廣西物流和外貿發展的針對性建議。歐陽碧媛梳理了廣西國際物流與對外貿易發展的歷史現狀并對兩者的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理論論述,指出兩者互為載體、互為助推器。胡勇軍用貨物運輸量和港口貨物吞吐量來衡量物流的發展,建立數理模型研究了廣東省進出口和物流發展的關系,發現物流的發展對廣東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但較高增速的外貿卻沒有有效拉動廣東國際物流業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廣東省物流企業與外貿企業的合作不夠深入。陳曉艷、陳曉寧對新疆進出口貿易和現代物流的發展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在文中選取了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的產值作為衡量現代物流的指標,對樣本數據進行協整檢驗,研究得出,新疆物流業的發展對進出口貿易影響顯著,而對外貿易對物流業的發展作用不大,主要原因在于新疆的外貿方式較為單一,以邊境貿易為主。唐心智研究了內陸省份四川的進出口貿易、物流發展與GDP之間的關系,發現進出口貿易與物流發展存在互補關系。陳楊用物流供給(物流運營里程總數)、物流需求(貨物周轉總量)和國際貿易(主要衡量貨物貿易)指標構建數理模型,對我國1981-2009年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得出三者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從短期看,國際貿易的發展對物流供給具有較強的負面影響,對物流需求的影響為正;從長期看,國際貿易對物流需求的影響是對物流供給影響的4倍。程偉、龔新蜀通過歷史數據研究了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對外貿易和物流的發展,發現兩者是相互促進的,外貿對物流的影響高于物流對外貿的影響,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有針對性的物流發展建議。秦金中采用區域物流業總產值代表廣東省的物流發展水平,建立VAR模型研究得出,廣東現在的物流業發展與對外貿易的發展是不匹配的。蘆丹提出,國際物流在國際貿易的發展中得以誕生,其物流發展規模隨著貿易發展進一步擴大。同時,物流發展壯大,對外貿易的效率也會隨之提升。向敏、于潔對重慶港口物流和對外貿易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發展兩者發展程度并不協調一致,在研究結果的基礎上作者從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信息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對重慶市港口物流的發展提出建議。胡炯杰對浙江省物流產業與外貿出口互動關系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從理論上,作者認為:外貿企業的出口頻率及出口量影響著物流企業的發展,為物流產業創造了更多的市場及潛在市場;物流企業為外貿企業提供便利的交通運輸服務,其運輸風險影響著外貿企業的出口。兩者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形成互動機制。作者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浙江省的相關數據進行了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發現在滯后1-4期的情況下,浙江省物流業的發展是外貿出口的格蘭杰原因。但是,從滯后3期開始,外貿出口才是物流發展的格蘭杰原因。兩者的互動在時間上體現出差別性。李建春探討了貿易開放條件下廣西商貿物流的發展優勢和存在的問題,作者指出,廣西可以基于比較優勢,開發出針對不同市場需求的物流產品。林青研究得出:對外貿易的發展推動了是港口物流現代化進程,港口物流的建設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作者以港口集裝箱和進出口貿易總額為指標建立VAR模型,運用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研究了我國對外貿易與現代港口物流發展的關系。分析得出:我國對外貿易與現代港口物流相互促進,但對彼此的影響不盡不同。陳夏妍實證檢驗了深圳市對外貿易與現代物流的關系,發現兩者相互促進。但是,如何協調兩者之間的關系,使其共同發展,作者在文中并沒有探討。李彥萍認為,一國年進出口貿易量的大小決定了國際物流量的大小,貨物主要進出口地,決定國際物流線路的分布特點,進而決定國際物流網絡的布局特點。李雪指出,國際物流因國際貿易而存在,外貿的發展對企業物流管理及預測等活動提出更嚴格的要求,促進了物流技術的改革和創新,成為物流技術進步的重要原因。厲關強指出,國際貿易是現代國際物流產生的前提和基礎。“全球貿易一體化”和“物流無國界化”會促使物流企業向著規模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王領以進出口貿易額作為衡量對外貿易的指標,以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物運輸量作為衡量物流發展的指標,通過對上海市1978-2008年的實際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在短期內,外貿的增長會促使貨物運輸量增加,但從長期來看,這種影響具有時滯性。李慧通過對天津物流與外貿的發展研究得出:不同貿易產品對物流功能的需求偏好有異。

譚丹認為對外貿易從質量、效率、成本、安全等方面對國際物流業提出新要求。作者使用改進的P-中值模型研究了物流中心的選址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發展我國國際物流業發展的制度路徑。孔原選取沿海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HYL)作為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衡量指標,通過脈沖響應函數對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的關系進行動態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現代物流對進出口貿易都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中長期影響更為顯著;從長期來看,進出口貿易對物流業發展具有微弱的拉動作用,短期波動較大。這表明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的對外貿易并沒有有效提升我國物流產業水平,物流產業沒有充分享受到國際貿易大幅增長帶來的增值收益。作者指出:加工貿易占主體地位且缺乏貿易競爭力的對外貿易結構、國際物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是國際貿易對物流業發展驅動不顯著的主要原因。張寶友采用貨運周轉量和物流網絡里程作為衡量我國現代物流業的指標,運用相關性和彈性等分析工具,就我國1995-2004年間的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問題進行了實證研究,得到我國物流業可以通過降低貿易成本、物流外包、拓展消費者的選擇空間等途徑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欒淑彥認為,國際貿易與現代國際物流的發展是互動的,探討了以國際貿易為導向的國際物流運作體系建設。

查看全文

對外貿易和經濟增長論文

一、對外貿易促進經濟增長嗎

從上面的對外貿易理論的發展來看,也可以看出對于對外貿易是否促進經濟增長還有爭論,主要存在促進論,阻礙論和折衷論。促進論的代表是羅伯特遜,他提出“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發動機”的命題,而普雷維什則以“中心—外圍論”表示反對。

為了支持各自的理論,經濟學家也對對外貿易于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由于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迅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對我國經濟的增長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國內外大批學者運用我國的數據對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果大都支持外貿,特別是出口貿易對我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因為進口貿易也是對外貿易的一方面,所以也有很多學者把目光轉向進口貿易,考察進口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對外貿易究竟是促進還是阻礙了經濟增長,不同國家或者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時期,情況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我們可以得到的啟發是:要對出口貿易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重新進行審視,不能一味崇拜出口,也要重視進口貿易的作用。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重視出口而排斥進口,認為進口會減少GDP的增長,從中世紀的歐洲重商主義學派就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有這樣的看法,包括重商主義的“獎出限入”,貿易乘數論也認為出口會帶動經濟的增長,而進口會抵消這種作用,而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恒等式Y=C+I+G+(X-M),明顯的告訴人們凈出口增加國民收入。直到近幾年,才有學者看到進口也可以促進經濟增長。

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出口貿易確實對我國的經濟增長起到很大的作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們也要看到,近年來的一些新情況值得我們深思、重視。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國際原油價格、糧食價格上漲導致的輸入型通貨膨脹,特別是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危機給我國加工制造業帶來的沖擊,使得國內的許多制造業企業生存環境急劇惡化,對出口加工類的企業打擊更大,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減退,出口增幅下降。由于我國的出口產品多為低端產品,高新技術含量有限,我國的制造業產業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所以出口貿易是否對我國經濟增長繼續有重大的作用還值得我們去探討,而一直為人們所忽視的進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正在被重視。

查看全文

國際貿易新理論與外貿戰略論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現狀,然后對國際貿易新理論進行了介紹,著重對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和競爭優勢理論進行了闡述,最后探討了國際貿易新理論對我國對外貿易戰略的啟示,提出了中國對外貿易的新戰略。

關鍵詞:國際貿易新理論外貿戰略啟示

在如何開展對外貿易上,發展中國家大都是按照傳統比較優勢理論,強調勞動力和資源優勢。這樣雖然使發展中國家在一段時間內得到了一些貿易利益,但是也因此強化了低水平的產業結構,使其長期發展缺乏后勁,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在我國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的今天,要想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必須重視國際上20世紀70年代以后興起的國際貿易新理論,實施創新的對外貿易戰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

一、我國對外貿易的現狀

1、外貿增長方式為粗放型,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

與世界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外貿規模擴大較迅速,但仍是粗放型的,出口產品附加價值低,技術含量低。根據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我國企業在短時間內難以適應外貿發展戰略轉型。另外,由于我國目前從事加工貿易的勞動力素質問題,三資企業加工貿易升級換代難度也較大,使得我國有可能失去一部分中低檔產品的國際市場,同時失去一次參與新一輪國際間產業轉移的機會。

查看全文

經濟效益指標畢業論文

一、對外貿易經濟效益

主流觀點指出,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實質即通過外貿活動實現社會勞動的節約,其形式是通過實物形態及價值形態的轉換,使國內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同世界市場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但也有的觀點認為,在外向型經濟日趨發展的條件下,應注重開拓新的國際分工和交換的利益源泉,擴展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內涵。

二、我國外貿經濟效益衡量指標存在的問題及影響

評價指標是從結果角度對已發生事件的評價,其合理性是對以往經濟行為真實有效評價的關鍵。同時評價指標不僅是對已發生經濟行為的結果的衡量和評價,更是對未發生經濟行為的引導。

對外貿易經濟效益作為客觀存在,要求得到評價和衡量。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衡量指標分兩類:一類是對外貿易社會經濟效益的衡量指標,一類是對外貿易企業經濟效益的衡量指標。對于對外貿易社會經濟效益的衡量指標,包括:進出口貿易總額、平均換匯成本、資金利潤率、進出口貿易稅利、貿易條件等;進出口貿易總額是對外貿易的直觀總體表現,反映了我國對外貿易活動的規模,參與國際分工的程度和外貿計劃的完成情況。以此為基礎構筑的外貿社會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在我國外貿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度量、評價和引導作用,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外貿的快速發展,如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一個貿易大國。2004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11000億美元,提前6年實現突破10000億美元的規劃目標,其中順差超過300億美元。2005年我國對外貿易仍然保持著迅猛的發展速度,貿易總額14221.2億美元,貿易順差高達1010.8億美元。我國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繼續保持了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創匯”思想的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評價指標體系中也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過分強調貿易總量和貿易順差

查看全文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戰略調節的必要性

摘要:從世界經濟與我國國內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我國對外貿易正面臨較多的不利影響,我國對外貿易戰略調整勢在必行。但是優化我國對外貿易戰略,從目前來看還存在較多的障礙,正確看待制度變革中的問題是我國建立新型對外貿易戰略的關鍵之一。

關鍵詞:對外貿易戰略原因障礙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增長主要靠投資和出口拉動,但是以加工貿易及粗加工為主的出口方式導致我國經濟過度依賴自然資源。我國出口商品正面臨激烈的競爭、存在貿易條件惡化的傾向,調整和轉變我國對外貿易戰略,有利于我國對外貿易長期、健康、穩定的發展。我國政府提出了優化對外貿易戰略的基本思路,但是由于歷史原因、現行世界經濟秩序以及國內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目前對外貿易戰略的優化還存在較多障礙。

一、我國對外貿易戰略調整的原因

(一)現有的出口增長方式導致我國資源環境壓力加大

粗放型的出口增長越多,對能源和資源的消耗就越多,對環境的破壞就越嚴重。我國目前已經是一個能源和資源消耗大國,如果我國繼續保持這種以高耗能、高耗原材料為基礎的粗放型出口增長,那么所消耗的能源和資源并不是為生產和消費所消耗的,而是為其他國家生產和消費所消耗的,讓本來已經很脆弱的資源和環境來承擔這種高消耗的發展道路,只能是擁有短期利益而損害長遠利益。通過出口廉價商品、污染環境、浪費資源、拿低工資,卻讓其他國家享受世界低成本的產品,顯然不是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期望。

查看全文

跨境電子商務與對外貿易研究

摘要:隨著跨境電子商務地位不斷提升,帶來了貿易方式、營銷方式、業務流程和競爭模式方面的創新,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通過VAR模型分析得出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和對外貿易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的結論。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對外貿易;關系研究

一、我國跨境電商現狀

隨著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網絡化的發展,國際貿易領域中出現跨境電子商務。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進、出易規模分別為1.2萬億元和5.5萬億元,跨境電商成為對外貿易的新增長點。2016年跨境電商進、出口比例分別為17.92%和82.08%,出口占八成比重,進口比重逐年增加。有效釋放了消費者對全球商品的需求和企業對全球采購的需求。

二、跨境電子商務與我國對外貿易相互影響

跨境電商讓市場營銷由大眾化、標準化變得個性化、定制化,產品附加值增加,營銷模式隨之變化。影響營銷渠道和利潤空間,如圖2,跨境電商可能選擇渠道3和4,兩者比渠道1、2的價值空間更大。外貿市場份額龐大,傳統貿易方式不能滿足外貿需求,催生出以網絡平臺為載體的跨境電商,實現全球范圍內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為全球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了互聯互通的平臺。圖2國際貿易銷售渠道結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