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19:20: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導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領導致辭七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校友:

大家好!

值此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之際,我謹代表全所師生員工,向各位領導、來賓和校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北大遙感所發展的各位領導、專家和社會各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北大遙感所作為空間信息科學技術領域重要的教育與科研機構之一,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伴隨著我國遙感、空間信息科學技術研究與應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快速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間承擔了數十項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與衛星導航系統方面的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自然科學基金、國防863重大項目等國家重大項目計劃與國際合作計劃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部委級科技進步獎20余項。在軟件研制和成果轉化方面,北大遙感所是國內最早從事國產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的開發單位之一,開發了多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遙感圖像處理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如“城市之星”(CityStar)3S集成軟件產品,曾獲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重中之重”項目支持,還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糧農組織及世界銀行的項目采用,并已實現了成果的企業化轉化。

北大遙感所現設有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教研室、攝影測量與遙感教研室、衛星定位與導航教研室和基礎課教研室,以及遙感信息科學、地理信息科學、航空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與軟件、衛星導航應用、成像技術、空間信息應用工程、地圖制圖技術、數字地球等研究室和中心實驗室。擁有“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理學)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攝影測量與遙感”(工學)碩士點和博士點。已經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至2002年為止,已培養碩士研究生200多名,博士研究生40多名,博士后20多名,先后舉辦了數十期國內外培訓班,培訓人員近萬人。

近年來,北大遙感所面向“數字中國”、“電子政務”等國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在空間信息科學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發展更快。北京大學于2001年組建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系,與北大遙感所采用系所合一的管理模式,隸屬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目前,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和北京大學的領導和支持下,正在積極籌建“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北大遙感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查看全文

領導致辭三

領導致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鮮艷的五星紅旗昭示著前進的航程,雄壯的國歌激勵著我們前進的動力,招展的彩旗顯現校園的格外靚麗,芬芳的花朵孕育了我們教育教學的今日的輝煌,蔚藍的天空暢游埠村教育騰飛的夢想,丹青的能手將為我們描繪宏偉的明天,高亢的旋律唱響我們埠村教育發展的希望,爽朗的東風鼓起了我們前進的風帆,颯爽的英姿彰顯文化藝術的魅力,燦爛的笑容書寫著我們內心的激動與自豪!帶著希望,帶著歡欣,伴隨矯健的步伐,嘹亮的口號,埠村教育辦首屆中小學藝術節隆重開幕了!在此,我代表教育辦向藝術節致以熱烈的祝賀!

回顧埠村教育昨天的一切,學校各項工作蒸蒸日上,我們倍感驕傲與自豪!目睹埠村教育今日千百學子不負厚望與學校的快速發展,我們倍加心潮激蕩!此時此刻,歌聲與微笑寫滿幸福,寫滿吉祥,寫滿和諧,寫滿所有辛勤耕耘、潑灑青春!此情此景,鮮花與掌聲向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老師致敬!加減乘除,算不盡他們付出的艱辛;詩詞歌賦,頌不完他們作出的貢獻!和風細雨滋潤,蕩滌著學生心靈;一片愛心的澆灌,孕育桃李的絢麗;一番辛勞的耕耘,鑄造了秋天的金黃;搏擊藍天是他們給同學們插上騰飛的翅膀;沖浪面前,是他們給同學們弄潮的力量;愿我們的謝意編成一束不凋的鮮花,給大家的生活帶來無限的芬芳!愿我們的祝福化作一首激情的歡歌,助大家譜寫更加靚麗的篇章!

為了埠村教育辦首屆中小學藝術節的順利舉辦,全體領導、班主任、音體美教師及教育辦工作人員不辭辛勞、起早貪黑,日夜忙碌,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同學們積極參與,密切合作、相互鼓勵、刻苦訓練,付出了較大的努力。為此,我代表藝術節籌備領導小組向積極參與的此項活動的師生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為本次大會的順利召開而精心準備的教師、所有工作人員和同學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舉辦藝術節,是我教育辦的一次盛事,是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落實新課改,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全面檢閱我教育辦幾年來教育教學成果的具體體現,是培養和選拔特長生的有效途徑;舉辦藝術節是展示埠村教育人精神風貌的大舞臺,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載體,是我們全體師生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傳統習慣和作風、行為方式等意識形態的匯聚,使我們的集體主義精神、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個人才華、藝術魅力得到完美的展現。本屆藝術節的舉辦,必將大大促進學校群眾性文化活動的嶄新局面。在藝術節活動中,同學們高揚智慧的風帆,翱翔升華的思想,抒發純真的感情,舞動青春的旋律,展示獨特技能,探索科學的方法,體現頑強的毅力,飛揚優美的詩意……這里的競爭與合作,先進與落后,淚水與汗水,歡笑與欣慰將完美展現高尚的文化活動的道德和“重在參與”的優秀理念。它對每一位師生的發展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衷心希望通過廣大師生的不懈努力和歲月的傳承、儀禮的揚播,將使我們的校園內一直蕩漾著重視文化藝術教育的良好風氣。

查看全文

領導致辭六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趨勢的加劇,無論個人、企業、地區經濟、還是國民經濟,其發展面臨的競爭會日益激烈。本質上講,未來的競爭是創新的競爭、知識的競爭、體制和機制的競爭,而其根本是人才的競爭,誰占有人才,誰就會贏得未來。陜西省政府領導面對未來,深深認識到陜西的發展依賴于人才,毅然決定聯合在陜高校管理教育力量,成立陜西MBA學院,大力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級管理人才,并專門成立了由政府領導、專家、企業家組成的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學院的辦學和發展。時任陜西省省長的學院院長程安東先生指示我們,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盡管我們的學員目前還無法得到國家認可的MBA學位,但我們嚴格按照MBA的要求培養學員,使他們真正學到知識,提高管理的本領,因為對學位和人才的真正認可在于市場和社會。

根據教育指導委員會提出的辦學思想和院長的指示,在省教育廳的領導下,我們建立了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和符合國際規范的培養方案,并要求各教學點配備強有力的教師,保證教學質量,學院還不定期地進行抽查和有關考評,進行相關的改革和試點,以促進教與學能達到預期目標。通過近十年的努力,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陜西MBA學院已經得到了社會和市場的認可,在國內外MBA教育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每年仍有上千管理界有識之士選擇我們,我們的大部分學員不僅獲得了較重要的崗位,而且在其崗位上做出了日益重要的貢獻。

雖然我們的培養方案和確立的目標想盡量與國際接軌,并竭力使培養水平不低于國家目前承認學歷和學位的MBA,但由于我們的學員大部分都是現職的管理者或管理實踐家,其時間很緊,加上與國際相比,我們培養MBA的歷史較短,經驗還不足,所以我們的培養過程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創造性地進行改革,以適應中國社會和學員的特點。例如,國際上只有很少大學要求MBA學員做畢業論文,但我們卻對論文環節抓得很緊,看得很重,其原因是我們的學員和培養過程雖然類似于國際上的EMBA,但學員課前和課后準備時間卻有限;另外盡管我們要求教師強化案例教育,但由于時間和經驗原因,我們在課堂上的案例教育與國際上的MBA教育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于是,我們用三個方面的工作來進行補救:一是我們在選拔學員時對其實踐經驗和閱歷有一定要求,以保證學員有較強的實踐經驗和實際體會;二是強化學員間的交流和課外活動,以使具有不同背景,不同實踐環境的人相互溝通、相互幫助,甚至在事業上相互合作;三是強化論文環節,使學員在完成課程學習后能夠將所學知識用來系統地解決其所面臨的、有興趣的管理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其所學知識系統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其理論聯系實際、鍛煉和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如,我們開始EMBA培養工作,通過國內外聘請教授,一方面提高我們的教授水平,另一方面也提升我們辦學模式和培養過程,等等。

在跨入新世紀之初,我們不僅面臨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中國入世的機遇和挑戰,還遇到了西部大開發的大好機會,已經走過近十年辦學歷程,培養了1725名管理精英的陜西MBA學院,將在總結自己發展過程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完善自己的培養理念、培養模式、培養過程,為陜西和社會造就更多、更高水平的高級管理人才,為國家繁榮昌盛做出更大的貢獻!

查看全文

領導致辭演講

春風浩浩催桃李,萬木蔥蔥滿校園。伴隨著國家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西安工程科技學院以豪邁的步伐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學校師生員工認真遵循教育規律,準確把握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以人才為核心,質量為根本,科研為載體,新校區建設為基礎的建設大學一體化工程,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實力不斷增強,效益不斷提高,已邁入萬人大學行列。

西安工程科技學院位于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古都西安市,其前身為建于**年的北京高等工業學校機織科。**年經國務院批準組建西北紡織工學院,為國家紡織工業部直屬院校,**年劃轉為國家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院校。20*年2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西安工程科技學院。進入21世紀,學校的辦學規模、辦學水平和學科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學校占地1625畝,在校學生16000余人。校舍總面積51.97萬平方米,其中學生宿舍11.45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27.4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近億元,圖書資料近100萬冊。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紡織服裝為特色,工、文、管、理、經、法、教多學科、多層次,綜合實力較強的高等院校。

學校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提高學科層次,抓好學科建設。西安工程科技學院是國務院首批批準的學士學位授權單位和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年經教育部批準具有計劃單列聯和培養博士研究生學位點。學校現有42個本科專業,其中紡織工程專業和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為陜西省名牌專業。具有16個碩士專業點,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學校具有應屆生攻讀碩士學位免試推薦權、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200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此前已聯合培養博士生近40人,現就讀研究生800余人。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本,發展為第一要務。近年來學校教學投入大幅增加,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科研經費連年翻番增長,校園基本建設力度加大。投資5.8億元,占地1500畝的臨潼新校區首期建筑群拔地而起,首批學生于20*年9月入住。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的方針,與澳大利亞合作辦學,開陜西省中外合作辦學實施學歷教育的先河。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開辦的碩士學位班已招收第二屆學生,形成多種形式辦學的格局。學校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努力培養“四有”新人,多次榮獲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和“挑戰杯”等多個獎項,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素質較好的專門人才,為國家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20*年是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年。面對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人才市場化的新形勢與新挑戰,學校正在全面推進人才隊伍工程建設、學科立項工程建設、新校區工程建設,積極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構建新平臺,尋求新突破,贏得新機遇,提高競爭力,實現立足陜西、服務全國、融入世界、圖報社會的科教強陜興國之目的。

長風破浪,宏圖大展。學校正在跨步飛躍,躋身于國內知名大學之林。目前,學校各項工作轟轟烈烈地開展,全體教職員工意氣奮發,斗志昂揚,學校實施的人才強校戰略,已凝聚了眾多學有所長、育人有方的學者和良師。我們堅信,學校有姚穆院士領軍,有**年就培養研究生的經歷,有**年被國務院首批授予碩士點以來的學術成果積淀,有多項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的支撐,有一批成長工作在學校、受聘于國內名校的博導和幾十位學術帶頭人、幾百名正副教授的勤奮拼搏,學科建設、辦學水平一定會有新突破、大進展。春歌一曲賦偉業,濃墨重彩寫華章。

查看全文

政府領導致辭

海州,一個充滿著蓬勃生機和無限希望的地方,一顆瑰麗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黃海之濱。千年的滄桑,古韻時空浸潤穿梭,遺留下深邃豐厚的歷史人文。秀麗的山川、生靈的活水滋養哺育著一方勤勞善良的人民。

海州,蘇北平原上一個熠熠生輝的名字,歷史上多為歷朝府州郡縣之治所。秦置朐縣,至北朝東魏武定十年,始稱海州。清雍正二年,海州升直隸州。民國元年,裁州存縣,改海州直隸州曰東海縣;建國后易名為海州區,是連云港市三個城區之一,東瀕黃海,西連徐邳,北搭齊魯,南接江淮,加之歷史上的“魚鹽之利”,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著名的淮海戰役即東起海州。轄區總面積158.9平方公里,轄2鎮4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有33個行政村、18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3.38萬人。

21世紀的海州,步入了快速發展的經濟高速公路,豪步邁進了“五年再造一個新海州”的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和諧發展新時期,展現出豐饒的人文內涵和獨特的經濟亮點:

人文海州——海州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據考證,四五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海州地區繁衍生息。古老的文化淵源和特殊的地域位置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海州文化,千百年來,吸引著無數騷人墨客,孕育了眾多的文化珍品。孔子曾兩次率弟子顏回、子路來海州講學論道,并登山望海;北宋著名詩人蘇軾曾三次來海州,并留下了36首詩篇;《西游記》作者吳承恩閱過大量的海州文獻,并以風光旖旎,景色獨特的“東天一角”——古海州境內的云臺山為背景寫出了聞名于世的《西游記》;大文學家李汝珍在晚年于海州寫出著名的《鏡花緣》……這些歷史遺跡讓人們不斷去追尋一代又一代名流的風采,去發現人杰地靈的歷史折光,去感受古海州豐厚、淳樸的文化底蘊。

旅游海州——海州歷史文化悠久,旅游資源豐富。建城已有1500多年,素以“東海名郡”和“淮海東來第一城”著稱,自秦代開始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出海口,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境內主要景觀和名勝古跡有孔望山、石棚山、白虎山、桃花澗等景區及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8處,其中“將軍崖巖畫”、“孔望山摩崖石刻”等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名揚中外,“將軍崖巖畫”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原始社會巖畫,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開放海州——海州交通優勢富集,基礎設施完善。東距港口30公里,西達機場15公里,隴海鐵路穿城而過,寧連高速公路經過我區東部,204、310道及同三、連霍高速公路通達全國各大城市。區內擁有和市區融為一體的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路網體系。海州商貿流通發達,特色經濟明顯。海州自古以來就是蘇北魯南地區重要的商埠。目前全區共擁有小商品、農副產品、建材等各類專業市場十多個,總營業面積二十多萬平方米,其中白虎山批發市場擁有經營攤位二千余個,是蘇北魯南地區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之一;興隆裝飾城、寶利步行街等發展潛力巨大。海州工業優勢突出,開放勢頭強勁。海州很早就是連云港市的老工業基地,目標區域內有海州開發區和洪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機械、紡織、電子等支柱產業特色明顯,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查看全文

領導致辭二

長春稅務學院法學系自**年建系至今,全系師生本著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精神,將法學系建設成為思路廣博、條件優越的辦學先進集體。系內教學科研、學生管理等事業蓬勃發展,法學專業被列為院級重點建設學科。

師資隊伍

法學系擁有敬業博學的師資隊伍。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完備,梯隊建設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現有專任教師33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9名;博士2名(含系教學副主任一名),在讀博士7名,均為中青年教學骨干。具有碩士學位(含在讀碩士)以上教師比重近80%。設有4個專業教研室,師資力量強勁。系內通過多種途徑和措施提升現有教師隊伍的素質,同時加大對專業教師特別是高職稱、高學歷,科研能力強的學科帶頭人的引進力量。多年來法學系教師科研水平不斷飛躍,數量每年呈一定幅度迅速遞增,并有多篇獲省部級獎,承擔多項省部級重點課題。

該系教學手段豐富多樣,多媒體教學、雙語教學、診所式教學等先進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收到良好的效果。

學科建設

系內注重專業學科建設,把握高等教育發展脈搏,確立了培養應用型、外向型、復合型法律人才為目標的辦學理念。該系“經濟法”課程在吉林省有較高的聲譽,多名教師在吉林省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領域有權威地位,并直接參與到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輔導工作中。

查看全文

校領導致辭

各位來賓、新聞界的朋友,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風光秀麗的大學城迎來了一個喜慶的日子。南方傳媒界、企業界及新聞教育界各路精英們,聚集到我們華工南校區,出席第二屆南方傳媒高峰論壇,圍繞“多媒體融合與南方傳媒未來”這一主題,進行熱烈而又深入的探討,共商廣東傳媒業及新聞教育大計。在此,我謹代表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及全校師生員工,對出席此次論壇的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去年的5月18日,華南理工大學與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共同舉辦了首屆“南方傳媒高峰論壇”。這屆論壇開了個好頭,業界反響強烈,網易進行了全程直播,新華社、《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廣東電視臺、南方電視臺、廣州電視臺等多家媒體也都予以報道,并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們完全有信心把南方傳媒高峰論壇發展成為促進南中國新聞與傳播教育事業發展,加強傳媒間溝通與對話的一個高層次平臺。

本次論壇的主題切合了當下傳媒業關注的熱點,對今后傳媒業發展大勢具有指導意義。今天出席論壇的嘉賓單位除了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佛山傳媒集團等傳統媒體外,還有網易、21CN網、騰迅網、3G門戶網、天涯社區等網絡媒體。以網絡為代表的新興媒體打破了舊的傳媒格局,對傳統媒體形成了有力的挑戰,而傳統媒體在新興媒體的沖擊下,在變革中求發展,在融合中進一步壯大。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共存共榮,在不斷融合中尋求自己更大的生存空間。

當今傳媒業已進入競合時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挑戰、大機遇、大變局。媒體間的融合深刻地影響著新聞傳播的各個領域,業界和學界必須拿出相應的對策。在新的傳媒形勢下,高校新聞教育有必要在教育理念與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等方面及時做出調整。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成立時間不長,跟老牌的兄弟院校相比還顯得稚嫩。但是,它有華工強大的工科作為背景,可以揚長避短,逐漸辦出自己的特色。這種文科與理工科交叉的辦學模式,恰好適應了多媒體融合的發展需要。現代傳媒業需要的是既懂得傳統的新聞采編業務,又掌握現代傳播技術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我相信,在學校的關懷下,在廣東傳媒界的大力支持下,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一定能辦出自己的特色,闖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

查看全文

領導致辭四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趨勢的加劇,無論個人、企業、地區經濟、還是國民經濟,其發展面臨的競爭會日益激烈。本質上講,未來的競爭是創新的競爭、知識的競爭、體制和機制的競爭,而其根本是人才的競爭,誰占有人才,誰就會贏得未來。陜西省政府領導面對未來,深深認識到陜西的發展依賴于人才,毅然決定聯合在陜高校管理教育力量,成立陜西MBA學院,大力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級管理人才,并專門成立了由政府領導、專家、企業家組成的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學院的辦學和發展。時任陜西省省長的學院院長程安東先生指示我們,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盡管我們的學員目前還無法得到國家認可的MBA學位,但我們嚴格按照MBA的要求培養學員,使他們真正學到知識,提高管理的本領,因為對學位和人才的真正認可在于市場和社會。

根據教育指導委員會提出的辦學思想和院長的指示,在省教育廳的領導下,我們建立了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和符合國際規范的培養方案,并要求各教學點配備強有力的教師,保證教學質量,學院還不定期地進行抽查和有關考評,進行相關的改革和試點,以促進教與學能達到預期目標。通過近十年的努力,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陜西MBA學院已經得到了社會和市場的認可,在國內外MBA教育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每年仍有上千管理界有識之士選擇我們,我們的大部分學員不僅獲得了較重要的崗位,而且在其崗位上做出了日益重要的貢獻。

雖然我們的培養方案和確立的目標想盡量與國際接軌,并竭力使培養水平不低于國家目前承認學歷和學位的MBA,但由于我們的學員大部分都是現職的管理者或管理實踐家,其時間很緊,加上與國際相比,我們培養MBA的歷史較短,經驗還不足,所以我們的培養過程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創造性地進行改革,以適應中國社會和學員的特點。例如,國際上只有很少大學要求MBA學員做畢業論文,但我們卻對論文環節抓得很緊,看得很重,其原因是我們的學員和培養過程雖然類似于國際上的EMBA,但學員課前和課后準備時間卻有限;另外盡管我們要求教師強化案例教育,但由于時間和經驗原因,我們在課堂上的案例教育與國際上的MBA教育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于是,我們用三個方面的工作來進行補救:一是我們在選拔學員時對其實踐經驗和閱歷有一定要求,以保證學員有較強的實踐經驗和實際體會;二是強化學員間的交流和課外活動,以使具有不同背景,不同實踐環境的人相互溝通、相互幫助,甚至在事業上相互合作;三是強化論文環節,使學員在完成課程學習后能夠將所學知識用來系統地解決其所面臨的、有興趣的管理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其所學知識系統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其理論聯系實際、鍛煉和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如,我們開始EMBA培養工作,通過國內外聘請教授,一方面提高我們的教授水平,另一方面也提升我們辦學模式和培養過程,等等。

在跨入新世紀之初,我們不僅面臨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中國入世的機遇和挑戰,還遇到了西部大開發的大好機會,已經走過近十年辦學歷程,培養了1725名管理精英的陜西MBA學院,將在總結自己發展過程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完善自己的培養理念、培養模式、培養過程,為陜西和社會造就更多、更高水平的高級管理人才,為國家繁榮昌盛做出更大的貢獻!

查看全文

政府領導致辭稿

**鎮位于*市區北部,隸屬于寬城區,是一座頗具經濟實力、工農業較為發達的新型鄉鎮,已被列為*省“十強鎮”改革試點單位。

資源豐富,小鎮發展潛力巨大。**鎮幅員面積76平方公里,擁有耕地4598公頃,轄14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民委,53個自然屯,總人口4.1萬,其中農業人口3.4萬。全鎮有工業企業136戶,其中年銷售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13戶,2006年全鎮社會總產值17.3億元,工業總產值9.1億元,固定資產5.5億元,財政收入3500萬元。豐富的土地資源、充足的勞動力和厚實的經濟基礎,為小鎮的發展注入了巨大潛力。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鎮作為*北部的交通樞紐,南與奮進、城西兩鄉毗臨,西與綠園區合心鎮接壤,北與合隆相連,東與德惠市三勝鄉隔河相望,距*市城區7.5公里,距環城高速公路青年路出口1.2公里,長農公路、長白鐵路貫穿南北,鎮村公路四通八達。

產業集聚,工業強鎮邁出鏗鏘步伐。**鎮始終把打造一流工業園區作為支撐產業發展、提高鎮經濟總量的突破口。目前,工業園區起步區2.25平方公里的立項、土地審批、規劃設計已經完成,園區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備,已經達到“七通一平”。食品飲料、醫藥化工、機械配套加工、汽車配件、建材橡塑、鐵路客車配套等行業的入駐企業達36戶,已成為全鎮經濟和財政收入的主力軍。

科技引路,生態農業園區各不相同盎然。**鎮“東稻西菜”農業發展戰略已全面實施,東部推行種植千畝水稻的農業發展工程,西部建成萬畝無公害綠色蔬菜基地。2006年又確立了農業發展園區化、園區發展外向化的新思路,投資1500萬元,規劃占地40平方公里的**鎮農業生態園區,是打造鎮域經濟發展的新平臺。

和諧發展,新農村建設響徹希望田野。經過近年的努力,**鎮已是老有所養、少有所學。小鎮建設項目一個接一個,先后投資5140萬元,新修道路64.9公里,新建兩幢小學教學樓,重新改建敬老院……如今的**鎮,可謂是:西邊菜葉綠,東邊稻花香;條條道路筆直通暢,幢幢教學樓巍然聳立;基礎設施日新月異,工業企業鱗次櫛比;社會安定和諧,百姓安居樂業。

查看全文

領導致辭演講二

您好,歡迎您進入霍山縣但家廟鎮!

但家廟鎮位于安徽省霍山縣東北部,緊鄰霍山縣生態工業園區,面積72平方公里,轄5個村,人口1.58萬。

但家廟資源富饒,物華天寶。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形賦予全鎮較為豐富的物產資源。境內盛產稻米、板栗、茶葉。經過近年來的培育發展,現已建成萬畝優質稻米,5000畝優質茶園,8000畝優質栗園,3000畝瓜類四大種植基地,形成三黃雞、生豬、山羊、水產四大養殖基地。依托本地資源,精米加工、茶葉精制等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應運而生,初具規模。

但家廟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全鎮森林覆蓋率達60.3%,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秀美的自然風光,留下不少罕為人知的人文景觀。境內河渠交錯,山巒疊嶂,七座小二型水庫點綴其間,觀音巖、復覽山等自然景觀旑旎動人。豪珠嶺上,有始建于明貞觀年間的古剎東觀禪院;舒家祠旁,有皖西紅色革命先鋒舒傳賢故居;復覽山上,留有“漢武南巡回鑾登此復覽南岳”的碑文,所有這些,均極具觀光旅游開發價值。

但家廟環境宜商,工貿興旺。105國道穿境而過,商景高速橫跨境內。境內建有110KV變電所,通信、金融服務高效便捷,勞動力資源豐富。特別是歷屆鎮黨委政府矢志強力推進工業發展,催生了工業企業和民營經濟的較早起步和較快發展。90年代中期,但家廟曾一度躋身“皖西經濟實力十強鄉鎮”行列。近年來,安徽世林集團以但家廟為起點迅速崛起為省內知名的大型企業集團,華安建筑、雁江印務等一批規模企業取得長足發展,企業實力大幅提升,多次榮獲市級以上表彰獎勵。目前,全鎮初步形成建筑建材、彩印包裝、機械制造等三大門類主導產業。

但家廟社會安定,民風淳樸。作為大別山革命老區霍山縣東大門,但家廟人民勤勞純樸,社會治安良好,經濟持續發展。受惠于工業和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家廟鎮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近年來始終位居全縣鄉鎮前列,2004年底戶均存款余額達8000余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