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3 10:00: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持續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產業化是農民持續增收良策

2004年,9億農民在中央一號文件的引領下,實現了糧食產量4550億公斤的預期增長目標。與糧食的增產相對應,農民收入也獲得了大幅度提高,增幅達10%,但這主要是前三季度的情況。進入第四季度后,市場上農產品價格急轉直下,出現了農民賣難的現象。因此,有必要探討農民持續增收的對策。

一、2004年農業大幅度增產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資料,2004年我國糧食生產出現了重大轉機,糧食生產扭轉了連續幾年持續下滑的頹勢,實現了年初4550億公斤的預期目標。經濟作物,如棉花、大豆、花生等,也獲得了大豐收,產量遠遠高于去年。我認為,2004年農業增產,既有市場本身的因素,也與中央的支農政策分不開,還與風調雨順的氣候有關,總之是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2004年農民收入的情況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三季度,隨著糧食的增產,農民增收幅度較大;但進入第四季度以后,由于主要農產品的價格急轉直下,農民增收發生重大困難。

為了扶持農業,國家大幅度調高了農副產品的價格。事實證明,國家對農產品漲價的政策是有效的,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供求關系起主導作用,當農產品供大于求時,價格下降是難免的。那么,怎樣使農民增受能夠得以持續?

二、農民持續增收的對策

查看全文

農業持續化管理論文

摘要世界上各種思潮時起時落,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的熱點。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轉變為現代農業,這是農業發展的歷史規律。農業現代化與持續化并不是對立或替代而是相互補充的關系。中國農業的偉大目標是在二十一世紀實現農業現代化,走集約持續農業的道路。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農業持續化;集約持續農業;持續發展

科學理論是實踐變革的指導。本世紀以來,先后出現了四種全球性與農業有關的思潮,即農業現代化、綠色革命、自然農業與可持續農業。作為一種思潮,往往是狂風般的蜂擁而來,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種思潮中科學性強的理論能經受歷史的考驗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經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學性不強或反科學的理論只能熱鬧一時而自然地退出歷史的舞臺。當代受各種思潮沖擊的人們,必須保持冷靜頭腦,分析思潮產生的背景、實質性內容、利與弊,進而辨認其科學的真偽,從而從本國本地的情況出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任何對農業思潮的盲從或“拿來主義”都會導致行動或決策中的失誤。

一、農業現代化思潮--二十世紀的主旋律

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或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紀工業與科學技術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準備了條件。1892年第一臺拖拉機問世,1840年李比希營養歸還學說出臺,再加上達爾文雜種優勢理論與摩爾根遺傳學理論等,促進了農業現代化思潮與行動的產生與發展。其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行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以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用雜交玉米等高產新品種與新耕法替代老品種老經驗;以現代經濟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農業,用開放式的商品經濟替代封閉式的自給性傳統經濟。

查看全文

文明視角下的可持續城市化

對當代中國文明論的研究,最缺乏的不是“文明學”、“文明史”、“文明哲學”、“文明社會學”的研究,而是缺乏對當今中國千百萬市民在追求與實踐的“文明城市”本質的論證,缺乏對“文明城市”在構建中國特色可持續城市化新模式方面所具有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研究。我基于10多年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實踐的研究,從理論上對上述問題作些探討。

1文明發展與中國的可持續城市化

城市是一種文明,一部城市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的文明史。但是,隨著工業化、后工業化深入而不斷發展的中國的城市化,正因其在走向可持續城市化進程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給當代中國的城市文明①、當代中國的文明發展提出了種種問題:要不要確立城市文明發展的價值取向?如何以城市的文明發展來引導可持續城市化?如何針對可持續城市化面臨的種種挑戰來破解城市文明發展的難題?

今后10到20年,中國的可持續城市化面臨八大挑戰。這八大挑戰也可以說是中國要確立城市文明發展的價值觀、價值取向,走向文明發展所面臨的八個難題。

1.1資源約束給可持續城市化帶來的挑戰

土地資源約束。我國是土地資源相對貧乏國家,人均國土面積不到1公頃,且地貌復雜,山地、高原多,平原少。在土地資源總量中,農用地指數不及55%,墾殖指數只有10%,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沙漠、石山等面積較大,道路、居民點等就占據了國土面積的20%;草地數量雖然較多,但可利用面積不到75%。

查看全文

小議人口老齡化和可持續發展

[摘要]人口老齡化是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利影響的基礎上,探討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可持續發展;影響;措施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有一個良好的人口環境。“良好的人口環境,將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老齡化成為我國人口發展的趨勢,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諸多壓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制訂積極有效的措施,應對人口老齡化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本文試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一、人口老齡化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依據國際通行的標準,將60歲以上人口算作老齡人口,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超過10%或7%的地區,即可看作是進入了老年型地區。2000年,我國步入老年型國家,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同世界其他國家大致相同,同時也呈現出自己的一些特點,如老齡人口規模大、增長速度快、地域分布不平衡、高齡化趨勢明顯等。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是在本國家或地區完成工業化后,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情況下到來的,因此,其對老齡化的承受力強。而我國是在經濟比較落后的條件下出現的,老齡化進程與經濟發展不同步,發達國家是“先富后老”,而我國是“未富先老”。我國是個人口大國,人口老齡化必然會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方方面面的影響,成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導致老年撫養系數上升。人口老齡化意味著退出勞動崗位的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從事社會經濟活動的人口減少,老年撫養系數上升,即被贍養的人口增加。人口年齡結構預測表明,老年撫養系數從1970年起一直上升:1975年為12.9%,1999年為13.5%,2010年為17.4%,2030年為37%,到2050年則進一步上升為47.5%,勞動年齡人口與老年人口之比接近于2:1。(熊必俊:《人口老齡化與可持續發展》,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頁)盡管少兒撫養比有下降趨勢,但由于老年撫養比的上升大大快于少兒撫養比的下降,老年人口贍養費用也要比少年兒童撫養費用多得多,因此,勞動力成本會大大提高,這會降低產品的競爭力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

查看全文

林業產業化可持續發展措施

林業產業化經營,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是一種基本經營制度的改變和重大的制度創新。作為林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對傳統的、小生產經營方式的揚棄和超越,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生產關系的變遷對生產發展的必然反映。而可持續發展理論則是從歷史及哲學的高度,對人類所走過的發展道路(具體來說是對工業文明)反思的結果。它作為一種嶄新的發展觀及思維方式,是對唯經濟的、掠奪性、自利主義的傳統發展觀的揚棄和否定。在推進林業產業化的進程中,我們必須弄清這兩者的本質內涵,擺正這二者的關系。從哲學層面上看,可持續發展是發展的“世界觀”問題,因而需要發展的哲學理論來回答;而產業化則是一個發展的“方法論”問題,因而需要發展的經濟學理論來回答。不同的發展觀會有不同的發展目標、發展戰略、發展道路及發展模式,會得到不同的發展展結果。因而發展觀是發展問題中最根本性的問題,是選擇經濟發展模式的前提,是制訂經濟政策的依據,是評價經濟結果的尺度,是指導經濟工作的總綱。林業產業化無論從內涵、目標及手段上都是與可持續發展觀相統一的。因此,在實施林業產業化進程中,關鍵在于如何將可持續發展觀細化為發展戰略,融合于產業化進程之中,用以指導產業化的過程。

一、轉變發展的價值取向,確立生態文明及可持續發展觀,實施生態發展戰略

在推進林業產業化的進程中,要想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完成發展價值取向的轉變及發展觀的革命。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工業文明觀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可以斷言,本世紀是生態文明觀居主導地位的世紀,從工業文明觀到生態文明觀,是人類認識過程的大飛躍,同時也是價值觀念的大轉變。所謂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又主動保護客觀世界,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確立生態文明及可持續發展觀,要求在林業產業化進程中,將生存觀與發展觀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同時,必須堅持以生態文明觀為取向,在生態文明的意義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著眼于戰略高度,把經濟發展中的全局性利益與局部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結合起來.,實現生態經濟效益的最優化。為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從那種粗放的開發資源和發展經濟的戰略,轉移到合理保護、集約式開發資源和發展經濟的生態發展戰略上來。實施生態發展戰略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由于林業承擔著中國21世紀農業、生態環境與整體發展的重大使命,在可持續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必須把林業發展置于基礎產業地位,切切實實地在政策、投資、稅收等方面將林業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礎產業來辦。將林業產業化與江河治理、水土保護及環境保護、扶貧攻堅結合起來,實行整體推進、綜合發展的策略。

(2)按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對林業生態環境資源的產權給予明確的界定,使林業生態環境資源資本化。在制度上,建立合理的生態效益的補償機制,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指導林業產業化運動(因此說生態經濟學是生態文明階段的政治經濟學和生存發展經濟學)。

(3)在產業化推進過程中,實施區域發展診斷、實際效果的測定及發展程度的評價,在全國范圍內分期分批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工程和示范區域網絡,提供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化模式。

查看全文

水利工程可持續化管理方案

摘要:隨著國家對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資源分布不均衡成為了我國的人民生活的主要矛盾之一。在此背景下,水利工程的快速發展不僅為我國水資源結構分布做出了貢獻,同時也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新的巨大的貢獻。本文將針對水利工程的發展現狀做出分析,指出其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可持續化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水利工程;可持續管理;創新;管理

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同時國民生活與消費能力大幅度提高,各項制度也在不斷完善。隨著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與新能源開發技術的進步,水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社會實際與近幾年水旱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加等情況,水利工程的優越性與重要意義逐漸顯示了出來。如09年的西南大旱。從2009年8月開始,持續了半年之久,影響了我國云南、貴州、廣西、重慶與四川五個省區市,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物價上漲等嚴重后果。水利工程建設是關系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在某一方面甚至可以決定該領域或該區域的發展未來。簡單來說,它是一種以水庫為研究對象的工程規劃。不僅是經濟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減少水旱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還可有效進行水資源的調度,滿足缺水地區的需要,如南水北調工程等。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基礎產業,必須保持與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必須滿足不同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利的要求。

1.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現狀

1.1企業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1.1.1工程周期長,前期準備具有盲目性。水利工程由于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較明顯,其施工與建設方案往往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其次,施工的難度與對環境的測量都導致建設過程成本高的問題。工程時期過長導致了現在在建設和施工時出現的盲目。這部分水利工程項目應當在施工之前需要與周圍的地理情況結合,并進行完整的設計與考量,這一盲目性導致了最開始的規劃設計存在很多不合理之處,工程的建設施工以及資金投入受到了很大限制,最終建成的水利工程設施可能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1.1.2后期運行管理不足。由于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后,正常情況下在5-10年期間內不會進行擴建。所以在后期的使用的過程中,當地的相關部門對該工程的管理與監督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在某些地區存在沒有專門人員對運行的設備進行檢修或定期檢查等問題。另一方面,缺少對水利工程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與招收政策,導致在職的工作人員缺少培訓與相關素養,年輕的工作人員難以招收,即便招收了員工,能夠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后留下來的人數也極為少數。長期發展下來,會形成職員工老齡化,缺少專業素養的年輕人等問題。1.2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1.2.1水土流失。不同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區域,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對環境影響的特點也是各不相同的。我國是黃土面積分布最廣的國家,水利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問題,如黃土高原地區的大規模黃土的流失。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往往建設在距離居民區較遠的地方,因此水利工程往往伴隨著移民安居,在移民的過程中常常需要開墾毀林,這也是導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1.2.2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水庫在蓄水過程結束后會對周遭環境尤其是農業生產活動造成極大的影響:周圍土地加速鹽堿化,不適宜農作物的種植;由于在河道中的水流量大大減少,也會促使整個的水流流動趨勢變緩,對于排入到河道中的污染物無法及時排除,逐漸在其中集合,會形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導致對河流一帶的農作物污染嚴重,若被人體食入會極可能造成食物安全問題,威脅人類的健康等。除此之外,水庫淹沒會影響陸生生物的生活環境;修壩對水生生物特別是洄游性魚類將產生直接影響,對水利工程施工地段的生物多樣性影響較大,若不及時處理可能造成社會的重大問題。在建設水庫的周圍也會引起溫度、濕度、風速等直接因素的變化,同理的,水域越大對庫區周邊的氣候影響也越大。1.2.3對河流航運的影響。尤其是對多泥沙河流而言,在運行過程中水庫回水的末端易產生泥沙并淤積起來,長期不處理的話會導致泥沙越積越多,不僅會減少水庫的蓄水容量,嚴重時會導致河床升高,進而影響該行路上的航運狀態。另一方面,可能會改變河流的流向,從而引發航路的改變等問題。

2.對水利工程可持續化管理的建議

查看全文

城市化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綜述

摘要:吉林省已經進入了城市化加速推進階段,城市化發展在吉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吉林省城市化進程中主要存在著人口數量較大,城市數量較少,城市供給比較短缺;城市低端就業市場日趨緊張,城鎮失業率逐年增長;水資源問題嚴重威脅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工業不強,產業不大等問題。吉林省在城市化進程中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取消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盡快將失地農民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解除進城務工農民的后顧之憂,構建吉林省大、中、小城市科學而合理布局的城鎮化體系。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城市化;城鎮建設

當今世界,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聲音,城市化發展也不能回避這個問題。城市的繁榮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標志,是人類社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城市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成為人類文明的集中體現。

一、吉林省實現城市化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吉林省作為我國東北部經濟欠發達的農業省份及邊疆民族地區,在城市化進程中與我國經濟發達省份相比,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一)人口數量較大,城市數量較少,城市供給比較短缺

查看全文

對外貿易條件持續惡化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國貿易條件惡化的原因;提升我國貿易條件的措施和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國的比較優勢產業仍然處于劣勢地位、我國的比較優勢由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到非熟練勞動密集型產業、外商投資企業進行企業內貿易的結果、企業內貿易指在同一企業內部所開展的國際貿易、我國鼓勵出口的政策、出口退稅和出口補貼使得很多企業采取“只外銷,不內銷”策略、近年來我國進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對原油、鐵礦石等初級產品需求的大量增加、發揮比較優勢并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深化外貿體制改革以促使外貿企業有序競爭、完善反不正當競爭立法等,具體請詳見。

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不僅沒有改善,而且有惡化的趨勢,其中最有影響的是“貿易條件惡化論”。我國的對外貿易快速發展,但貿易條件并沒有得到改善,而且有持續惡化的趨勢。

1我國貿易條件惡化的原因

(一)我國的比較優勢產業仍然處于劣勢地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比較優勢由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到非熟練勞動密集型產業,但仍然處于比較優勢階梯的下端,因此不能避免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普遍惡化的趨勢。而且,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使得我國企業在出口時的一貫策略就是打價格戰,結果導致了企業之間的盲目競爭,使貿易條件更加惡化。

(二)外商投資企業進行企業內貿易的結果

查看全文

農業現代化與農業持續化的相互補充關系

摘要:世界上各種思潮時起時落,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的熱點。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轉變為現代農業,這是農業發展的歷史規律。農業現代化與持續化并不是對立或替代而是相互補充的關系。中國農業的偉大目標是在二十一世紀實現農業現代化,走集約持續農業的道路。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農業持續化;集約持續農業;持續發展

科學理論是實踐變革的指導。本世紀以來,先后出現了四種全球性與農業有關的思潮,即農業現代化、綠色革命、自然農業與可持續農業。作為一種思潮,往往是狂風般的蜂擁而來,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種思潮中科學性強的理論能經受歷史的考驗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經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學性不強或反科學的理論只能熱鬧一時而自然地退出歷史的舞臺。當代受各種思潮沖擊的人們,必須保持冷靜頭腦,分析思潮產生的背景、實質性內容、利與弊,進而辨認其科學的真偽,從而從本國本地的情況出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任何對農業思潮的盲從或“拿來主義”都會導致行動或決策中的失誤。

一、農業現代化思潮--二十世紀的主旋律

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或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紀工業與科學技術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準備了條件。1892年第一臺拖拉機問世,1840年李比希營養歸還學說出臺,再加上達爾文雜種優勢理論與摩爾根遺傳學理論等,促進了農業現代化思潮與行動的產生與發展。其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行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以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用雜交玉米等高產新品種與新耕法替代老品種老經驗;以現代經濟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農業,用開放式的商品經濟替代封閉式的自給性傳統經濟。

查看全文

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摘要: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加快農業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舉措,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是當下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也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是,我國現階段的農業機械化水平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建設的必要性,探究我國農業機械化建設的現狀,提出了針對性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可持續發展;農業發展;措施

1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必要性

1.1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當今社會,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成為了時展的必然要求,同樣也符合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根據現階段的農業發展情況分析,價格戰以及質量戰最終將轉變成為技術戰,我國也越來越重視農業科技技術的創新,以促使我國農業邁進世界先進前列。因此,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農業機械化建設當中,引領我國農業完成現代化轉變[1]。1.2現代農業的必經之路。現代農業的發展越來越需要機械技術的支持以順應時代的潮流。因此,我國農業要想完成現代農業的過渡,掌握農業科技技術是現代農業的前提。在未來的農業建設中,我國必須加快農業機械化的創新,不斷把最新技術應用到農業領域中,協助農業完成產業化結構優化升級以及現代化農業轉型[2],從而開創一條帶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業改革之路。

2農業機械化建設的現狀

2.1專業人才不足。毋庸置疑,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必須擁有足夠的專業人才,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我國農業發展正是受到了專業人才的限制,各個環節的專業人才十分稀少,同時在推動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中沒有制定誘人的獎賞機制,使得農業專業人才流動較為頻繁,延緩了我國農業的發展速度。2.2農業機械化機構資金比例不合理。農業內部機構資金比例不合理,大大制約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近幾年我國確實投入了一定的資金在農業機械化技術的建設中,但是相比其它領域,投入比例還是很少,遠遠落后于其它農業大國[3]。同時,農業各個機構的資金投入比不平衡,比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沒有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使得基礎研究一直停滯不前,機械化水平上不去。2.3管理體制不完善。我國農業管理模式依舊采取傳統模式,計劃經濟下完成農業機械化管理,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規律相違背,從而影響著我國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過渡。農業推廣部門和科研團隊也沒有形成一套合作體系,即使農業科研完成了技術上的創新,沒有推廣部門的宣傳推廣,科研創新技術也難以在我國農業普及下去,這就使得機械化水平難以上去,我國農業基礎的推廣方法也較為落后,不能合理的運用現代化技術,增加了農業機械化建設的難度系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