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層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1 22:59: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超高層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超高層建筑消防系統設計探索

摘要: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為了尋求更多機遇而涌入大城市,也由此導致各城市土地資源出現緊張情況,超高層建筑數量也隨之增多。由于超高層建筑人員密度較大,一旦發生火災,就容易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甚至人員傷亡。因此,高層建筑消防設計應對消防火栓及自動噴火系統設計進行優化,從而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消防系統;給水系統

1超高層建筑的主要特點

首先,超高層建筑高度比一般建筑要高,且樓層也更多,建筑面積相對較大。電梯是超高層建筑的主要設施,可以更好地滿足居住者使用要求。與普通建筑相比,超高層建筑從豎向空間方面來看也更加密集,從而增加了消防設計難度。其次,超高層建筑中有較多豎井且相關設備相對較多,不同的樓層功能、結構均是獨立的;同時超高層建筑高度非常高且豎向體積較大,會設置較多的避難層,因此在進行消防系統設計時應更好地滿足火災救援要求。

2超高層建筑消防系統設計的意義

與普通建筑相比,超高層建筑結構復雜、樓層也相對較多,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災害的發生率。超高層建筑中水電路結構相對復雜,增加了用水、用電的負擔,當出現短路、漏電等情況時非常容易導致火災發生。在超高層建筑中豎井數量多,且各樓層間都是連通的,一旦某層樓發生火災就會蔓延到其他樓層,出現煙囪效應,或是蔓延相對較快。如果消防系統不完善就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救援,同時還會增加人身及財產方面的損失。因此,在進行超高層消防系統設計時應采用規范的方式,以保證超高層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從而更好地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查看全文

超高層防震建筑結構論文

1我國超高層建筑發展現狀

1.1建筑高度

截至2012年底,我國共建成高度超過250m的超高層建筑94幢,其高度分布比例如圖1所示。高度250~300m的超高層建筑數量最多,約占建筑總數的59%;高度500m以上超高層建筑僅1幢;港澳地區超高層建筑共計18幢,約占總數的20%。這一階段國內典型超高層建筑,有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高度492m)和深圳京基金融中心(高度442m)。2013—2018年,我國計劃建成高度250m以上的超高層建筑共計164幢,如圖2所示。與圖1相比,高度300~400m的超高層建筑數量顯著增多,約占總數的43%。港澳地區超高層建筑共2幢,約占總數的1.2%。除超高層建筑數量增多外,超高層建筑的高度近年來不斷增加。高度500m以上的超高層建筑增多,部分建筑高度已突破600m。如上海中心大廈,總高度632m。建成之后將與高度420m的金茂大廈、492m的環球金融中心共同構成浦東陸家嘴金融城的新三角。建造中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塔樓桅桿頂高度為648m。

1.2分布地區

截至2012年底,我國已建成高度250m以上的超高層建筑地域分布如圖3所示,可見,超高層建筑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主要城市包括上海、香港、廣州和深圳。2013—2018年,我國計劃建設高度250m以上的超高層建筑分布如圖4所示,可見,超高層建筑分布區域明顯增加,其中環渤海地區將成為超高層建筑的集中地,二線城市的超高層建筑數量亦顯著增加。

2超高層建筑結構發展新特點

查看全文

超高層建筑研究分析論文

摘要:在超高層建筑中,快速、高效、平穩的垂直服務是不可缺少的。電梯作為垂直交通工具,對其數量的配置、控制方式及有關參數的選定將不僅直接影響建筑物的一次投資一般電梯投資約占建筑物總投資的10%左右),而且還將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經營服務質量……

關鍵詞:高層建筑電梯系統選擇應用

一、高層超高層電梯的配置

在超高層建筑中,快速、高效、平穩的垂直服務是不可缺少的。電梯作為垂直交通工具,對其數量的配置、控制方式及有關參數的選定將不僅直接影響建筑物的一次投資一般電梯投資約占建筑物總投資的10%左右),而且還將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經營服務質量。在建筑物內,恰當地選用電梯的臺數、容量、運行速度、控制方式非常重要,而建筑物內的電梯一經選定和安裝使用就幾乎成了永久的事實,以后若想增加或改型非常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在設計中應該在設計開始時對電梯的配置應予以充分重視。

現代超高層建筑大都在100層左右,建筑內人口流動大,縱向交通主要依賴電梯,有效設計超高層建筑的電梯的關鍵是運用各種局部電梯進行服務,并把局部區域電梯系統組織起來。通往這些局部區域,通過由地面始發站至局部區域的空中候梯廳之間的快速穿梭電梯進行服務,乘客到達空中候梯廳后再換乘區間電梯。為了能夠將乘客以最快的速度運送到達目的地,一般以建筑每30~35層為一局部區域。常規超高層大廈(100層)電梯配置如圖1所示。

圖1常規超高層大廈(100層)電梯配置

查看全文

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分析

摘要: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我國建筑行業也受到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而這些建筑的出現也就意味著城市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而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結構設計是關鍵更是重點,需要加強對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進行研究,為推動建筑行業發展做出相應貢獻。本文先了解建筑結構設計方案的選擇,然后說明在這過程中需要注意到的問題,最后了解其設計要點。

關鍵詞:復雜高層;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

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工程的建設需求越來越大,而其中的難易程度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對其結構進行設計。做好結構設計是能夠讓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合理使用的關鍵因素,也是能夠提升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經濟效益的重要方法。而對于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而言,要根據自身所能夠承受的不同強度來對其結構進行具體設計。

1建筑結構設計方案的選擇

1.1結構方案和結構類型的選擇。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結構設計過程中,其結構方案是否合理就直接決定著建筑的自身質量[1]。在選擇結構方案過程中,如果沒有根據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就很可能在后期建設過程中出現問題,不斷調整其建筑結構內容,增加成本投入。因此,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選擇過程中,就應該以相應的建筑結構專業知識為主,將其有效的應用于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在這過程中不僅需要充分考慮到建筑工程的土層結構情況,還要將建筑結構的防震性能考慮在內,這樣才能夠有效降低工程建設成本投入。因此,在選擇結構類型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是否能夠順利施工。1.2結構方案和類型的選擇。結構方案和類型在選擇過程中,都必須要注意其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設計理念,在大量設計實踐過程中能夠看出,在設計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過程中,必須要適當提升建筑結構自身的結構強度,確保建筑結構受力均勻,延長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2]。

2建筑結構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查看全文

超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論文

1超高層建筑

超高層建筑高度要求與結構類型和抗震烈度密不可分,超高層結構設計要進行兩種方法以上的抗震核算,并且進行抗震設防專項審查。世界超高層建筑有迪拜哈利法塔,高828m;廣州塔,高600m、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高492m等。超高層建筑因其超高的高度而具有不同于普通建筑和高層建筑的特點。首先,對于超高層建筑,傳統的磚、石等材料已難以適用,其結構類型也更具選擇多樣性,如鋼筋混凝土結構、全鋼結構和混合結構等。其次,超高層建筑的垂直交通與消防,由于其超高的高度,較依賴于垂直交通,同時也給消防增加了困難,這就要求超高層建筑的每一層都需設置靈敏的煙霧報警器、自動噴淋和適當的避難所。最后,超高層建筑通過對風作用效應、重力荷載作用效應、施工過程的影響、空間整體工作計算、結構整體內力與位移、抗震性能等設計計算分析,進而提高超高層的抗震性和安全性。

2超高層建筑結構抗側剛度設計與控制

為了提高超高層建筑的抗震性,其足夠的結構側向剛度必不可少。足夠的結構側向剛度不僅可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抗震性,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抵抗建筑結構構件的不利受力情況及極限承載力下的安全穩定性。設計超高層建筑的結構抗震側向剛度,應重點從其結構體系和剛度需求進行。

2.1結構設計。結構初步設計根據建筑高度和抗震烈度確定高度級別和防火級別。超高層結構設計首先滿足規范要求的高寬比限值和平面凹凸尺寸比值限值,其次控制扭轉不規則發生:在考慮偶然偏心影響的規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扭轉位移比不大于1.4;最大層間位移角不大于規范限值的0.4倍時,扭轉位移比不大于1.6;混凝土結構扭轉周期比不大于0.9,混合結構及復雜結構扭轉周期比大于0.85。最后設計過程中嚴格控制偏心、樓板不連續、剛度突變、尺寸突變、承載力突變、剛度突變等現象。滿足結構設計規范的同時,還應考慮建筑師的設計意圖和功能需求,同時滿足設備專業設計要求。結構平面的規整程度直接影響著抗震設計的強弱,盡量采用筒體結構,以使得承受傾覆彎矩的結構構件呈現為軸壓狀態,且其中的豎向構件應最大程度的安置在建筑結構的外側。各豎向構件和連接構件的受力合理、傳力明確,降低剪力滯后效應,杜絕抗震薄弱層產生。

2.2結構側向剛度控制。超高層建筑的抗震性能設計主要與結構側向剛度的最大層間位移角和最小剪力限制相關。對于層間位移角限值,其是衡量建筑抗震性的剛度指標之一,地震作用應使得建筑主體結構具有基本的彈性,保證結構的豎向和水平構件的開裂不會過大。同時,因超高層建筑的底部樓層、伸臂加強層等特殊區域的彎曲變形難以起主導作用,所以應采取剪切層間位移或有害層間位移對其變形進行詳細的分析與判斷。對于最小地震剪力,其最重要的兩個影響因素是建筑結構的剛度和質量,當超高層建筑難以達到最小地震剪力要求時,設計人員應該結合具體情況適度的增加設計內力,提高其抗震能力和穩定性,然而,當不能滿足最小地震剪力時,還需通過重新設計或調整建筑結構的具體布置或提高剛度來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而非單純增高地震力的調整系數。

查看全文

超高層建筑機電設備論文

1高層建筑機電設備安裝的特點

在超高層建筑施工的過程之中,機電設備安裝的工作量很大,由于超高層機電設備的安裝技術非常復雜,因而機電設備的安裝技術要求也比較高。因此,機電設備的安裝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同時,超高層建筑的機電設備安裝工作量也很多,各個施工工序的質量會直接影響超高層建筑施工的整體質量。目前,我國建筑施工的單位也很多,這就導致超高層建筑機電設備安裝技術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超高層建筑機電設備的安裝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完成后,并且要在超高層建筑開始裝修前完成機電設備的安裝工作。但是,由于超高層建筑機電設備的安裝工作時間比較短,有的超高層建筑的機電設備安裝可以與建筑施工同時進行。因此建筑施工單位還需要制定完善的機電設備安裝的制度。同時,還需要保證機電設備安裝的資金和物力等資源提供得到保障。

2高層建筑機電設備安裝中存在的問題

2.1忽略高層建筑工程機電設備安裝的質量

目前,超高層建筑在我國現代化城市建設中越來越多,在這些超高層建筑中,現在對機電設備的安裝技術要求更高。但是,超高層建筑機電設備安裝還會影響建筑物的美觀程度,過多關注超高層建筑的美觀問題又會影響機電設備的使用。導致我國超高層建筑機電安裝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筑施工單位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建筑工程的質量意識不強,同時,建筑施工單位不能采取較好的措施提高超高層建筑工程機電設備的安裝的水平,從而提高超高層建筑施工的質量。

2.2建筑機電設備的震動和噪聲較大

查看全文

超高層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探討

超高層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建筑,近年來,隨著技術經濟的發展,超高層建筑不斷涌現,作為現代城市地標,正不斷地改變著城市生活和景觀?;炷帘盟褪┕な浅邔咏ㄖ┕ぶ械暮诵沫h節,通常也是施工難點。超高層混凝土泵送技術一般指泵送高度超過200m的現代混凝土泵送技術,超高層建筑的混凝土往往強度等級高、粘稠度大,泵送阻力大,泵送壓力高,致使泵送施工困難,容易出現堵管、爆管、泵送壓力損失的情況,嚴重影響工程進度[1-4]。因此,做好超高層混凝土泵送施工對超高層建筑乃至建筑技術的發展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超高層混凝土泵送施工是一個系統工程,本文從混凝土原材料選擇、配合比設計、產品性能、泵管布置、泵送設備選型及應急管理等方面進行闡述分析,為超高層混凝土泵送施工提供參考。

1混凝土性能

1.1超高層混凝土目標設計。超高層泵送混凝土技術方面主要考慮減少混凝土泵送阻力,降低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泵送損失。具體要求為混凝土需具有大流動性、高抗離析性、低粘度、高保坍、低泵損。1.2原材料優選。根據混凝土目標設計優選原材料,具體要求為:1)水泥,采用性能穩定、水化熱低、凝結時間利于施工的42.5R級普通硅酸鹽水泥。2)礦物摻合料,常用的有粉煤灰、石灰石粉、礦渣粉。粉煤灰,不宜低于Ⅱ級,一方面改善混凝土粘聚性和可泵性,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泥用量,減少水化放熱,降低工作性能損失;石灰石粉,篩余細度宜小于15%,利用其微顆粒的填充效應,增加混凝土抗離析性能,并減少混凝土壓力泌水;礦渣粉,不宜低于S95級,活性高,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同時改善混凝土微觀結構,強化了漿體與集料界面的粘結力,提高混凝土抗離析性。3)骨料,為進一步提高混凝土體系的穩定性,減小離析,考慮降低大石子粒徑,改善骨料粒型,降低泵送摩擦阻力,粗骨料宜選用5~10mm、10~16mm級配的整形碎石,細骨料宜選用細度模數為2.5~2.8范圍的中砂。4)外加劑,外加劑對于超高層泵送混凝土十分關鍵,建議根據工程特點調整專用外加劑,調整需充分考慮在大流動性及高壓泵送條件下混凝土整體的抗離析性能、高保坍性和低泵損性,嚴格控制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經時和泵壓損失。1.3配合比設計。配合比設計圍繞提高混凝土可泵性開展,可泵性指新拌混凝土在泵壓下沿輸送管道流動的難易程度及穩定程度的特性,主要表現為流動性和內聚性[5](抗離析性)。具體措施有,采用大摻量礦物摻合料,在保持水膠比不變的基礎上適當提高膠凝材料用量,適當提高砂率,增加水泥砂漿的量,提高混凝土流動性并最大程度減少泵送摩擦阻力;另一方面,采用相對較小粒徑的粗骨料,減少骨料沉降,采用高保坍、高抗離析、低泵損的專用外加劑,提升混凝土的抗離析性能。表1所示為某超高層工程泵送混凝土部分施工配合比。

2泵送施工

2.1泵送壓力?;炷帘盟退鑹毫χ饕ㄈ齻€部分,①混凝土在管道內流動的沿程阻力造成的壓力損失,②混凝土經過彎管等的局部壓力損失,③混凝土在高度方向的重力[6]。混凝土泵送阻力計算及各類輸送管換算參照JGJ/T10-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7],根據工程建筑高度和布管條件,計算混凝土泵送施工所需的最大泵送壓力,根據計算的最大泵送壓力進行泵機和泵管選擇。2.2泵管布置與安裝。1)泵管布置原則(1)最短距離最少彎管原則,泵送管道的配管線路最短,管道中盡量少采用彎管和軟管,應避免使用彎度過大的彎頭,管道末端活動軟管彎曲不得超過180°,并不得扭曲。(2)1/4原則,水平管與豎直管道長度之比不宜小于1/4,宜在1/4-1/3范圍,水平長度有利于減緩垂直高度重力壓力對泵機設備的影響。當施工現場場地限制,水平管道長度無法滿足時,可以適當增加彎頭數量,用于抵抗豎向管道內由于混凝土自重而對泵機產生的反壓。(3)基準點原則,泵口不是布管的基準點,基準點是在水平與垂直管道的轉點,布管時首先需確定基準點的位置和高度,基準點泵管必須完全剛度固定。(4)等高原則,水平管道應遵循基準點等高原則,即與基準點高度保持在一個水平面,因為水平管靠近泵口,管道內壓力最大,否則水平管易發生振動造成密封圈損壞或者爆管[8]。(5)先布管后固定原則,為保證同一平面管道處于一個水平面,避免因長度不合適造成接管,影響工期,應遵循先布管后固定原則。(6)用一備一原則,考慮到主體混凝土澆量較大,考慮布置兩套完整管路,即使一套出現堵管時另一套也能繼續泵送。2)泵管安裝與固定超高層泵送管道宜采用高壓泵管,技術性能如表3所示,每次澆筑前對管壁厚度進行檢查,降低泵送過程中爆管風險。豎直管在每層樓板預留孔處均應固定,當垂直管固定在腳手架上時,要對腳手架進行加固。水平管與豎直管相連接的彎管采用水泥墩支撐,用砼管固定裝置固定牢固,當層高超過3m時,要采用U碼專用固定裝置將豎直管固定牢固,如圖1所示。水平管采用水泥墩支撐時,水泥墩的高度應盡量與泵機出料口高度一致,混凝土墩間隔4-5m,水泥墩上應預埋用來固定水平管的固定螺栓,如圖2a。泵機出口10m處設置截止閥,如圖2b,截止閥配合專用配電箱使用,由泵機操作工負責控制。2.3泵送設備選型。泵機的出口壓力和整機功率是選擇超高層混凝土泵送設備的關鍵指標,出口壓力決定泵送高度,整機功率是泵送方量的保證。為保證泵送的穩定性、高效性,通常會預留一定的泵送壓力余量,根據實際經驗,泵機的最大出口壓力應比理論計算高20~30%,多出的壓力儲備用以應付泵送過程的壓力損失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變化引起的異?,F象,避免堵管。根據工程經驗,澆筑200~300m的超高層混凝土,一般選擇出口壓力26~28MPa的高壓泵,如三一HBT90CH-2128D高壓泵、中聯HBT110.26.390RS高壓泵,澆筑300~380m的超高層混凝土,宜選擇出口壓力35MPa及以上的高壓泵,如三一HBT90CH-2135DA高壓泵。2.4泵送作業。在泵送混凝土前先泵送一定量清水,使料斗、閥箱、泵管充分濕潤,然后采用砂漿潤滑管道,砂漿用量取決于輸送管的長度,一般按80m管道配合1m³砂漿使用,管道彎頭多時,應適當增加砂漿用量。砂漿潤滑后,料斗內的砂漿未泵送完,就應送入混凝土,以防空氣進入閥箱。如混凝土供應不上,應在混凝土到場后再行泵送砂漿。開始泵送混凝土時,應在確定作業面泵管已泵出混凝土時方可停止泵送,否則停泵易造成堵管。泵機料斗上應裝有濾網,防止大粒徑石塊進入泵機。泵送混凝土時,混凝土應充滿料斗,料斗內混凝土面最低不得低于料斗攪拌軸。如混凝土供應不上,泵送需要停歇時,每隔10min-15min反泵一次,反復推動泵管內混凝土,以免混凝土下沉堵塞管道。2.5洗泵方法超高層混凝土泵送施工中,洗泵工藝十分重要,尤其是水平管道容易沉砂,直接影響下一次泵送施工效果,宜使用海綿球進行泵管清洗,如圖3。洗泵分水洗和氣洗,氣洗是指利用空壓機的高壓氣體推動海綿球將管道內的混凝土從高處往下推送,水洗是利用泵機推動水和海綿球實現管道的清洗。通常泵機在水洗時應打開錐管將其清洗干凈,然后把用水浸過的扎成圓柱形的海綿球先后放進已清洗干凈的錐管中,再接回錐管和管路,關閉卸斗門,向料斗注滿水,然后泵送水直到清洗球從輸送管的末端冒出為止,所有清洗球均為一次性使用。

3應急管理

查看全文

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論文

一、復雜高層建筑與超高層建筑在結構設計上要考慮的問題

1.建筑結構設計方案問題

對于一個相對比較優秀的結構設計師來說,在對建筑結構進行設計的時候第一步就要對建筑物的結構方案問題進行重要的思考。特別是對于那些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來說,如果因為在選擇結構設計方案的時候沒有恰當的選擇,那么就很容易引起整個結構設計方案大幅度的調整。正因如此,設計單位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方案的制定時,不僅僅要把專業的東西結合進去,還要對去其他地區的實例進行考察,結合多方面的東西,來對方案進行有效的確立。

2.建筑結構的類型問題

對復雜高層建筑與超高層建筑在展開選擇結構類型的時候,結構設計工作者不僅僅要對建筑所在的地區的抗震度進行充分的考慮,還應該對建筑地區的外部環境的地質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不僅如此,在一個方面還應該大量的減少建筑成本,對建筑工程造價問題進行充分合理的考慮,如果條件一樣的話盡量選擇成本比較低的借建筑結構。

3.防地震的烈度

查看全文

超高層建筑綠色節能技術與設計探析

【摘要】超高層建筑具有耗材多、能耗大、對環境影響大的特點,而超高層在建設過程中如何做到綠色可持續發展是目前急需探索的方向,文章對綠色建筑設計與在超高層建筑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方案進行探索,介紹了能在超高層建筑的設計實踐中的應用實例。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綠色節能;技術;設計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的發展逐漸加快,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的建筑垂直高度顯著提高。針對此類建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參照現行GB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1],對超高層建筑設計、施工和運營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制定并頒布了《綠色超高層建筑評價技術規程》(建[2012]76號),遵循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評價體系的六大類,根據超高層建筑的特點進行了調整[2]。

2室外環境的設計

2.1光污染的控制。超高層的建筑物外墻防護一般是采用大面積的玻璃幕墻,玻璃幕墻材質較為輕質,對可見光有著極高的反射率,所以光污染是超高層建筑對周邊環境最大的一個影響,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光的因素設計優化方案,減少光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超高層建筑在設計之初,通過分析可見光在幕墻上的反射,可以避免一定時間內反射光的過度集中,特別是如何避免對周邊居民區或敏感區的影響。建筑幾何朝向的選擇將直接影響玻璃幕墻的反射角。因此,在方案選擇過程中,需要考慮如何使反射光的方向偏離城市的主要街道和行人視線。幕墻的細節(如圖1所示的平滑、交錯等)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光的反射方向以及對光的吸收之后再反射造成的光污染情況,以昆明西山萬達幕墻分析為實例結果表明,與光滑結構相比,交錯結構使光污染強度明顯降低。最后選擇交錯式幕墻結構。2.2室外風環境的控制。與傳統的方形建筑形式相比,許多超高層建筑通常是采用流線型構造,相比傳統構造除了創新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空氣流動的阻力。在降低風荷載的情況下,還能最大限度的將建筑物與自然融合,使建筑物對周圍風環境的不利影響降低到最低。在建筑主體更加光滑、轉角位置更加平順外,還需要在建筑物部分樓層增加風道,使建筑物盡量融入自然,減少風荷載和對周圍環境的影響。2.3立體綠化。從目前來看,超高層建筑大多采用立體綠化與空中庭院相結合的形式。例如,工行總部是由于其綠化方式越來越高,外部環境不適合植物生長的超高層建筑最可行的立體綠化方式。

查看全文

超高層建筑建設探討論文

摘要:多高的建筑就可以稱為“超高層建筑”?在我國的建筑規范中并無明確的規定。在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2001年版)中,只規定了:10層及10層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在24m以上的公共建筑,稱之為“高層民用建筑”。至于對“超高層建筑”則無明確的界定……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

建設多高的建筑就可以稱為“超高層建筑”。在我國的建筑規范中并無明確的規定。在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2001年版)中,只規定了:10層及10層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在24m以上的公共建筑,稱之為“高層民用建筑”。至于對“超高層建筑”則無明確的界定。在該規范中,只在避難層、停機坪、消防水壓、滅火設施、正壓排煙及火災自動報警等方面,對于高度超過100m或層數超過32層的民用建筑有特殊要求。依此理解,是否100m可以作為“超高層”與“高層”的一個界限呢?我認為是合適的。從日本的(消防法)來看,它對高層建筑的界限是定在31m高或10層的建筑物。在1999年日本出版的一本著作中,進一步將高度在100m以上或25層以上的建筑物定義為“超高層建筑”,并將高度在300m以上或,5層以上的建筑物稱為“超超高層建筑”。實際上,到2000年,日本的第一高樓還只有296m高(橫濱的置地大廈,地上70層,地下3層,1993年建成)。

我國高度在百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的建設,開始自20世紀70年代。當時突出的例子是115m高的廣州白云賓館,它建成于1976年。80年代,我國在經歷浩劫之后,轉入改革開放的局面。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有一批百米以上的高樓崛起于沿海開放地區。首先集中在廣州和深圳,上海、天津間有一些,尚形成不了氣候。真正成群的高樓聳立是在90年代。特別是在1992年以后,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進一步形成,一棟棟擎天巨廈矗立在祖國的土地上。僅從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統計來看:截至1996年底,全國最高的百棟建筑物中,最低的為120m,高度在200m以上的有8棟。到了1998年底,全國最高的百棟建筑中,最低者為150m,200m以上者有20棟,最高為420m.其中高度在300m以上的就有深圳的地王大廈(325m,81層,1996年建成,世界高樓第十一位)、廣州中信廣場(322m,80層,1996年建成,世界高樓第十二位)和上海金茂大廈(420.5m,88層,1998年建成,世界高樓第三位)。這都夠得上“超超高層建筑”了。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高層建筑46660棟,百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有850棟。

到了2000年左右,全國好幾個地方都提出了擬建超超高層建筑的規劃,僅在北京見諸報端的就有兩棟300m以上的高樓和3棟500m以上的高樓。

2000年8月,金茂大廈開業一周年,上海舉辦了國際超高層建筑經營管理研討會,邀請了世界上最高的4棟大廈的物業主管經理參加,即吉隆坡的雙塔、芝加哥的西爾斯大廈、上海的金茂大廈和紐約世貿中心。紐約世貿中心的物業主管經理AlanReiss相當仔細地介紹了紐約世貿中心的管理經驗,特別是在1993年遭受恐怖分子汽車炸彈襲擊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應付突發事件的措施。我們當時聽了,很佩服他們考慮周到。但是當時沒有想到的是,僅僅過了一年,“9.11”事件就將紐約世貿中心夷為平地。而Reiss先生是否罹難,亦不得而知。這次會議還邀請了日本第一高樓橫濱置地大廈和韓國第一高樓漢城的六三大廈的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這次會議開得很成功,但是對國內建設界的影響并不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