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政策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8 15:02: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邊疆政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我國古代邊疆政策研究論文
中華民族既是一個民族共同體概念,也是一個國族概念,“多元一體”是中華民族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的民族發展大趨勢的體現。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多元”的特征,是指各民族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所具有的“個性”和“特質”,即語言、地域、經濟、文化心理的多樣性和表現形式上的特殊性。“一體”的特征,是指各民族的“個性”和“特質”在共同的發展過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同化所形成的民族共同體的共同特征和“一體化”趨勢。在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存在著由多元到一體的凝結特點:先是分布于黃河流域的多個部落互相融合形成了華夏族;之后華夏族又融入北狄、東夷、西戎、南蠻等多種族群而形成漢族。作為中華民族凝聚核心的漢族一經出現,就對周圍的眾多民族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他們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發生著密切的聯系,并不斷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一個整體,這就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有兩個值得重視的特點,一是多元中的本土特點。中華民族盡管是由眾多的民族經過數千年的不斷融合而形成,但這些民族無論是歷史上已消失的民族,還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民族,多是在中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土生土長的民族,即便是有些少數民族的祖先具有外人的血統,也是在與中國境內各民族的不斷融合中形成的;二是在抵御外侮的共同斗爭中,使中華民族凝聚力得到不斷升華。中華民族內部各民族,包括歷史上已經消失的民族,他們之間雖然也有過沖突,但數千年來相互間不斷交融已經將他們結合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中國成為他們共同的活動地域和共同的家園。當近代遭遇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瓜分時,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即被空前釋放出來。
在歷史演進中,統一多民族國家和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同步發展的。統一多民族的中國與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同步發展,成為世界歷史發展史上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促使這種同步發展成為可能、成為現實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極富中國特色的邊疆政策的實施。邊疆政策的基本任務是守住一條線(邊界線),管好一片地(邊疆地區),實際上包含著物與人兩個要素。可以說,邊疆治理是一項針對人和物綜合治理的社會系統工程。在統一多民族的中國,邊疆地區是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區。因此,邊疆政策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即是處理民族關系,唯有調動邊疆地區民族上層的積極性和為廣大民族群眾打造一個穩定、發展的社會環境,才能推進統一多民族中國和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良性發展。
邊疆政策:內涵、外延與作用
中國歷史上無論哪一朝哪一代,都面臨著邊疆問題,統治者也都為鞏固統治而制定邊疆政策,展開邊疆經略。邊疆經略是歷代王朝對邊疆地區的開拓與經營。邊疆政策是實施邊疆經略的指導方針與具體措施,而治邊思想則是制定邊疆政策的重要前提之一。邊疆政策的正確與否,邊疆經略的成敗得失,治邊思想能否符合時代潮流,不僅直接影響一個朝代的興衰存亡,而且對于作為整體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中國的形成、發展也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封建王朝的邊疆政策,自秦漢時期初具規模后,經隋、唐、元、清諸多大統一王朝邊疆經略實踐的充實、完善,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這在世界各國歷史上是頗具特色的。中國古代邊疆政策包含十分豐富的內涵,其要者有從中央到邊疆地區的管理體制、邊疆的行政建置、邊防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經濟開發政策以及近代以來與邊界交涉相關的外交政策等,所有這一切構成了古代邊疆政策的完整體系。中國古代邊疆政策外延應該包括與治邊思想有關的世界觀、國家觀、民族觀、傳統治邊思想以及與邊疆政策有關的人、事、地、物研究和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不同國別的邊疆開發比較研究等方面。
概而言之,中國古代邊疆政策的基本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我國古代的邊疆政策研究論文
中國古代邊疆政策在促進統一多民族中國的發展、壯大進程中發揮過獨特的作用。加強中國歷史上邊疆政策的研究,對于當代中國邊疆治理具有借鑒意義。
邊疆政策:特殊國情的產物
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是國人每每引以為自豪的。如果我們對此稍作認識上的升華和哲理上的思考,那么,它們即是指我們的先輩為今人留下的兩項舉世囑目、無與倫比的歷史遺產:幅員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和人口眾多、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簡言之即為大一統與多民族。這是中國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特殊國情。
統一多民族的中國,是經過一個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過程后大致定型于現代狀態的。這一過程雖然十分漫長、復雜和曲折,但總的趨勢是,自先秦時期起,在現代中國領土內開始形成一個核心區域,這一區域雖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大致在黃河中下游至長江中下游一帶。在這個中心區域建立政權的既有華夏,也有夷狄,既有漢族,也有少數民族。在國家的發展進程中,邊疆地區的發展是其有機組成部分,全國范圍的發展狀況決定了邊疆地區的發展水平,邊疆地區的發展狀況對全國范圍的發展也產生重要影響。
中華民族既是一個民族共同體概念,也是一個國族概念,“多元一體”是中華民族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的民族發展大趨勢的體現。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多元”的特征,是指各民族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所具有的“個性”和“特質”,即語言、地域、經濟、文化心理的多樣性和表現形式上的特殊性。“一體”的特征,是指各民族的“個性”和“特質”在共同的發展過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同化所形成的民族共同體的共同特征和“一體化”趨勢。在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存在著由多元到一體的凝結特點:先是分布于黃河流域的多個部落互相融合形成了華夏族;之后華夏族又融入北狄、東夷、西戎、南蠻等多種族群而形成漢族。作為中華民族凝聚核心的漢族一經出現,就對周圍的眾多民族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他們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發生著密切的聯系,并不斷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一個整體,這就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有兩個值得重視的特點,一是多元中的本土特點。中華民族盡管是由眾多的民族經過數千年的不斷融合而形成,但這些民族無論是歷史上已消失的民族,還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民族,多是在中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土生土長的民族,即便是有些少數民族的祖先具有外人的血統,也是在與中國境內各民族的不斷融合中形成的;二是在抵御外侮的共同斗爭中,使中華民族凝聚力得到不斷升華。中華民族內部各民族,包括歷史上已經消失的民族,他們之間雖然也有過沖突,但數千年來相互間不斷交融已經將他們結合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中國成為他們共同的活動地域和共同的家園。當近代遭遇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瓜分時,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即被空前釋放出來。
在歷史演進中,統一多民族國家和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同步發展的。統一多民族的中國與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同步發展,成為世界歷史發展史上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促使這種同步發展成為可能、成為現實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極富中國特色的邊疆政策的實施。邊疆政策的基本任務是守住一條線(邊界線),管好一片地(邊疆地區),實際上包含著物與人兩個要素。可以說,邊疆治理是一項針對人和物綜合治理的社會系統工程。在統一多民族的中國,邊疆地區是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區。因此,邊疆政策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即是處理民族關系,唯有調動邊疆地區民族上層的積極性和為廣大民族群眾打造一個穩定、發展的社會環境,才能推進統一多民族中國和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良性發展。
廣播電視促進民族團結穩定發展策略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廣播電視領域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民語廣播電視作為廣播電視的一支重要力量,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近幾年還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作為具有多重社會價值的傳媒載體,民語廣播電視肩負著促進民族團結穩定的重要使命。本文將立足于廣西民語廣播電視的發展現狀,分析民語廣播電視促進民族團結穩定的巨大功效,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符合實際的可行性發展策略。
關鍵詞:廣西壯族自治區;民語廣播電視;民族團結穩定;發展策略
一、廣西民語廣播電視發展現狀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于我國南部邊疆,地域廣袤,人口密度小,少數民族分布廣泛且復雜。壯族、苗族、侗族、瑤族等12個民族在廣西聚居,廣西擁有約1988萬的少數民族人口,占整個自治區總人口的37.94%,少數民族人口總數位居全國第一。廣西具有特殊的民族、人口特點,依托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廣播電視領域打造出滿足廣大受眾需求、貼近百姓生活、拓展少數民族獨特文化、順應自然和歷史發展的廣播電視節目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20世紀90年代,廣西民語廣播電視開始起步。根據受眾的需要,依托各民族的發展實際,先后創立了壯族語廣播欄目與電視節目,主要有三檔壯語節目:《壯語新聞聯播》《壯語新聞》《壯語廣播學校》。歷經20余年的發展,廣西的民語廣播電視實現了廣泛覆蓋,民語欄目從最初的幾個發展到現在的30余個,語種由3個(壯、侗、苗)增加到6個(壯、侗、苗、瑤、仫佬、毛南),包括電影公司在內的8個譯制點開展了民語電影的譯制工作。隨著科技領域的日新月異,民語廣播電視也隨之更加豐富多彩,節目形式和內容都有了一定的創新,影響力與覆蓋面也不斷擴大。廣西政府也表示了充分的關心和支持:財政每年劃撥300萬元預算,專門支持民語廣播電視的發展。在良好的發展形勢下,廣西兩臺和地方廣播電視臺創辦節目的積極性不斷增強,開辦民語節目的計劃也正在逐步進行。同時,全國人大代表盧獻匾根據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精神,提出了在廣西人民廣播電臺開設壯語衛星廣播頻道的建議。廣西民語廣播電視的逐步興起,讓我們看到了廣播電視作為現代信息社會傳媒工具,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巨大影響力和覆蓋力。其在把握發展規律、發揮積極性、打造節目文化品牌的同時,也需認識到當前存在的問題。例如,起步晚、底子薄、對民語廣播電視認識不到位、節目內容質量有待提升、各項資源缺乏、其社會價值未得到充分發揮等問題。
二、民語廣播電視在促進民族團結穩定中的社會價值
廣西民語廣播電視不僅是中國廣播電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少數民族地區民語節目的主要分支。以少數民族語言設置的廣播電視節目有利于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對普及文化教育、消除文化差距、促進物質精神雙重建設都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作為黨和政府的傳播媒介,廣西民語廣播電視在促進民族團結穩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第一,民語廣播電視是黨和政府進行政策、輿論宣傳的重要工具。一方面,黨和政府通過廣播及電視多樣化的宣傳手段來大力宣傳和貫徹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使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以及邊疆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使各項政策真正得到貫徹實施,促進民族地區的繁榮發展;另一方面,借助廣播電視這一有力的推手,采用人們樂于接受的形式來傳播新思想、新觀念、新信息,有效引導意識方向,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的民眾樹立新思想、革除舊觀念、提升思想層次,從而更好地維護民族地區的團結與穩定。例如,《壯語新聞》這一節目就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第二,民語廣播電視是傳達民聲民意、表達民愿的重要渠道。民語廣播電視改變了以往單向溝通的限制,作為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民語廣播電視能夠很好地深入少數民族群體,傾聽民聲、了解民愿、表達民意,不僅給了普通群眾表達訴求、發表建議的機會,同時也是對政府工作的檢驗與支持,做到了察民情、集民智、解民憂、惠民生。民語廣播電視為普通的少數民族民眾爭取到了更多的關注與福利,彰顯了它在促進民族團結穩定中的重要價值。第三,民語廣播電視是加強科學文化普及、提供娛樂服務的重要平臺。改善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狀況是保障民族穩定團結的根本,而團結與穩定又是發展經濟的前提。廣西民語廣播電視通過新聞類節目、致富類節目、農業類節目將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與富民政策很好地傳遞給當地的人們,在幫助人們提升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設,以滿足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娛樂需求,從而不斷拓寬視野、提升道德風尚。例如,廣西《壯語900句》以及譯制版的《射雕英雄傳》,都是民語廣播電視提升科技文化水平、提供娛樂服務的表現。第四,民語廣播電視能夠加強民族交流、增強凝聚力。廣西全區遍布多個少數民族,妥善地處理好各個民族之間的關系,對促進民族地區穩定團結是大有裨益的。廣西民語廣播電視能夠幫助各民族之間加強交流,增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實現了民族之間的資源共享,有利于消除各民族之間的誤會與隔閡,牢固樹立中華民族這一統一概念,為促進民族地區穩定團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五,民語廣播電視能夠抵御外來文化糟粕的侵襲。廣西地處祖國南疆,與越南接壤,在地理位置上與多個東南亞國家都非常接近。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歷來是外來文化糟粕滲透的首當其沖的區域,民語廣播電視的影響力與覆蓋面可以更好地固守邊疆,防止不良文化的侵襲,用先進思想搶占文化陣地,對外來文化進行過濾吸收,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實現民族地區的穩定與發展。
農業生態保護開發管理論文
[摘要]清初,為了穩定北部邊疆,安排中原難民,清政府開始著力口外內蒙古地區的農業開發。為此調整了邊疆政策,即由封禁而為松弛,進而鼓勵中原漢民出邊,以圖對內蒙古地區的農業開發有所促進。經過清前期一個世紀的開墾,這些地區的農業得到了發展,成為較穩定的半農半牧區。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方面是農業的開發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這給予我們深刻的警示。
[關鍵詞]內蒙古;農業開發;環境破壞
清代以前,蒙古地區向以畜牧業為主要生產方式,農業很不發達。清朝立國后,隨著統治的穩定,開始注意口外蒙古地區的農業開墾問題。這是因為:第一,糧食問題曾是引發蒙古與明王朝沖突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政府由此認識到,要穩定蒙古就必須解決糧食問題。同時,蒙古王公也深感缺糧之苦,因此也主動要求發展農業。如康熙年間,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疏言:“思得膏腴之地,竭力春耕,以資朝夕”[1];第二,康熙、雍正時期,準噶爾部屢次反叛,北疆戰事頻繁。但由于這一地區農業不發達,所以清軍所用糧草不得不從內地長途輸運,異常艱辛。清政府由此認識到,就地解決北疆的糧食問題,對于北部邊防意義重大。如康熙言“邊外積谷,甚屬緊要”[2];第三,則是為了減輕中原人口的壓力。清朝統一全國后,人口迅速增長,人與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指出:“今太平已久,生齒日繁,而由土未增,且士商僧道等不耕而食者甚多。或有言開墾者,不知內地實無閑處。”[3]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上諭說:“國家承平日久,生齒殷繁,地土所出,僅可贍給,偶遇荒歉,民食維艱,將來戶口日滋,何以為業?”[4];第四,中原地區幾次大的自然災害造成了大批難民,為減少難民對社會穩定的沖擊,清政府不得不開放蒙地,允許他們到此謀生。由于上述,促使蒙古地區的農業得到開發。
早在康熙初年,已有一部分蒙古牧民開始兼營農業生產,但十分粗放。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玄燁巡行塞外漠南蒙古地區時,對此描述說:“農業非蒙古本業,今承平日久,所至多依山為田,即播種后則四出放牧,秋獲乃歸。”[5]清政府雖派遣內地官員前去教授耕種技藝,并配發種籽、農具等,如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派“原任內閣學士黃茂等,前往教養蒙古”[6],但蒙地的開發仍未有大的進展。后清政府容許中原漢民來蒙地開墾,蒙古地區的農業才迅速發展起來。
一
蒙古地區的農業是在清政府容許中原漢民來蒙地開墾后才得以迅速發展起來的。這經歷了清政府由嚴禁漢民出邊,到放松邊禁再到積極招募漢族農民開墾的政策調整過程。
土地沙化問題管理論文
[摘要]清代,人類開發干預與轉為干冷及溫干的氣候相共軛。清末為維護統治.實行的“放墾蒙地”、“移民實邊”政策,是破壞鄂爾多斯生態脆弱地區的植被、誘使毛烏素沙地東南緣土地沙化的主要社會趨動因素。然清柬放墾并不是造成鄂爾多斯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而是在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長期綜合作用下,生態脆弱的覆沙地區人類過度利用,或不合理的經濟活動誘發引起。第三、四紀以來,青藏高原隆升造成該地區生態脆弱性,是易于發生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
[關鍵詞]清末放墾;鄂爾多斯;東南緣;土地沙化
鄂爾多斯高原處氣候敏感的農牧交錯過渡帶。第四紀以來嚴酷的生態條件對人類的生存具有顯著的限制,而人類的開發活動也不時地對自然環境施加影響。認識和揭示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的規律,是邊疆開發史研究的重要任務。筆者旨在考察清代對鄂爾多斯地區放墾基礎上,探討人類開發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探討土地沙化的原因。
一
清前期在蒙古地區實行封禁政策。初期嚴厲.康熙間一度松弛,乾隆、嘉慶朝復又加強封禁力度。然隨著內地土地兼并的加劇,小農破產,流民日益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加之蒙古王公為獲取地租,私自招墾。容留內地民人開墾蒙地,甚至“乞發邊內漢人與蒙古人一同耕種”[1](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乙亥)。清政府的封禁政策不得不在事實上逐步放寬。
自康熙至同治、光緒,土默川和伊盟后套黃河改道所淤出的沃土,已先后“宮墾”或招民墾殖,盡管開發較早、力度較大,但這一帶生態環境好,至今尚是內蒙古西部地區的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