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6 01:38: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愛因斯坦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愛因斯坦傳》讀后感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國。他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用實驗證實了原子的存在,創立了相對論,并發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說。他突破了牛頓經典物理學的框架,創立了適用于微觀高速運動領域的相對論。
在愛因斯坦之前,人們自古以來都認為,雖然物質在時間和空間中存在,它們的運動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但時間和空間都是不受物質的分布及其運動影響的。由此,把時間、空間、物質、運動完全割裂孤立開來。
愛因斯坦從光速有限出發,提出宇宙間的時間同時性都是相對的,是相對于某一參照系來說的。于1905年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1916年,愛因斯坦又經過10年探索,進一步完成了廣義相對論創立工作。廣義相對論是一種沒有引力的新引力理論,是適用于所有參照系的物理定律。
愛因斯坦曾經根據廣義相對論時空彎曲的概念,提出了“靜態的無邊的有界的”宇宙模型,而為了從理論上解釋這個模型,愛因斯坦修改了自()己的引力方程。然而,在他提出這種模型后12年,美國物理學家哈勃發現了宇宙的紅移的存在,宇宙并不是靜止的,宇宙在膨脹。愛因斯坦非常坦然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他的這種科學精神應該值得我們學習。
愛因斯坦畢生都致力于提倡人類的正義,呼吁人們團結起來防止戰爭。
愛因斯坦的哲學分析
論文關健詞:愛因斯坦人文精神科學道德科學美
論文摘要:愛因斯坦并不像人們通常想象的那樣一直生活在榮耀與崇拜中。尤其是在他做出相對論等最重要科學創造成果的那些年代里,他一直遭受著疾病、貧困和家庭矛盾等多重困擾。如果沒有杰出的人文素質,他就不可能在這么多困難的考驗中點燃自己生命的火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的杰出人文素質最突出地表現在:他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對人類和平與正義的不懈追求以及對科學道德和科學美的探求。
過去人們往往產生一種誤解,認為現代西方工業化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有利于科學創新人才的成長,科學研究事業會受到社會的重視,科學家都是社會的“驕子”、“寵兒”。但是,筆者在對有關愛因斯坦的傳記資料進行較詳細的研究后卻發現:在提出和發展相對論的那些歲月里,愛因斯坦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并不理想。與許多經歷過困難與挫折的偉人一樣,愛因斯坦在其科學創造活動最重要的年代里,其實也是生活在“逆境”中。如果沒有堅定而崇高的人生理想,沒有為人做出奉獻的廣闊胸懷,沒有堅強樂觀的個性和對幸福人生的深刻理解與向往,愛因斯坦是難以戰勝重重困難,獨自完成他對宇宙之謎的孤獨探索的。這使我們認識到:杰出科學家的人文素質是推動他們一生走向科學高峰的重要動力。對于愛因斯坦來說,人文素質最突出地表現在他對人生意義的深刻理解,他對人類生存狀況的關注以及他對科學道德和科學美的探求中。
一、對人生意義的獨立思考
從少年時代起,愛因斯坦就從閱讀科學讀物中感受到宇宙之謎巨大而永恒的吸引力。他尊敬并欽佩這些科學著作的創作者,相信他們從科學探索中獲得了思想的自由和解放,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幸福和安寧。這使他很早就選擇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在自己的科學自傳中說:“當我還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少年的時候,我就已經深切地意識到,大多數人終生無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無價值的。而且,我不久就發現了這種追逐的殘酷,這在當年較之今天是更精心地用偽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飾著的。每個人只是因為有個胃,就注定要參與這種追逐。而且由于參于這種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滿足的;但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卻不能由此而得到滿足。”愛因斯坦在《自述》一書中,批判性地指出:在資本主義市場競爭中,受個人主義價值觀的支配,許多人無休止地追求金錢和物質享受的人生觀是違背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因而,、一個對人生意義持有深切理解的人是不會隨波逐流的,因為物質欲望的追求只會使人感到痛苦和失落。為了尋求精神世界牢固的支點,他堅定地選擇了對科學真理的追求,“在向我們提供的一切可能范圍里,從思想上掌握這個在個人以外的世界,總是作為一個最高目標而有意無意地浮現在我的心目中。”
愛因斯坦從青年時代起就以積極的態度肯定人生的意義。1934年他出版了《我的世界觀》文集,其中談到“人類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他回答:“凡是認為他自己的生命和人類的生命是無意義的人,他不僅是不幸得很,而且也難適應生活。”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取決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義上從自我解放出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對人生意義的這種理解是很可貴的。他又說,人生的‘t善”的價值,在于“對人類和人類生活的提高有貢獻。”這樣的人,是應當受到尊敬與愛戴的。一個人為人民最好地服務,是讓他們去做某種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的工作。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他對人生觀、價值觀的這些論點表明,他從事科學探索的根本動力,是為人類的進步作貢獻,這包括為人類打開通向真理的大門,并使科學有助于提高人類的生活。
愛因斯坦精神研究論文
摘要: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哲人科學家和最偉大的人。他的自由的心靈、獨立的人格、廣博的胸襟、人道的情懷、神圣的責任、理性的氣質、批判的態度、攻堅的毅力、寬容的心地、臻美的追求、高潔的人品構成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愛因斯坦精神”。這種精神具有非私人的、超私人的生命,至今依然發出無窮無盡的光和熱。
關鍵詞: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精神哲人科學家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和人,是千百年難得一遇的歷史人物。他不僅創造了劃時代的科學理論和新穎深邃的哲學及社會政治思想,而且也以自己的切實行動為世人樹立了為人處事的光輝的范例。這一切,凝聚成一種博大而豐厚的精神——一種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精神——我姑且命名其為“愛因斯坦精神”(Einstein’sspirit)。
愛因斯坦精神包括那些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的內涵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由的心靈
愛因斯坦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他的心靈是最自由的心靈。他的“狂熱的自由思想”肇始于他中止宗教信仰、選擇獻身科學的少年時代,后來他深諳、躬行、光大了斯賓諾莎的自由之道,把自由看得比任何東西都珍貴。他多次引用別人對海涅的評論:“他為上帝效勞,這個上帝比所有奧林比亞諸神都偉大。我指的是自由上帝。”作為一個自由思想者,他像海涅一樣終生為自由上帝效勞。
馬赫和愛因斯坦探究論文
馬赫是世紀之交物理學革命的啟蒙者和先驅,愛因斯坦是這場革命的先鋒和主將。馬赫在19世紀末敲打出的“火星”,在20世紀伊始點燃了愛因斯坦這支易燃的“火捻”,終于燃起物理學革命的熊熊“火焰”。本文將以馬赫與愛因斯坦之間的交往關系為主線,重點剖析一下愛因斯坦對馬赫的批評。
一、馬赫與愛因斯坦的交往
馬赫首次提及愛因斯坦好像是在1909年。當時他在(能量守恒)第2版中加了一個新注,表示贊成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空間和時間在這里未被看作是獨立的實體,而是現象相互依賴的形式。于是,我贊同相對性原理,我也在我的《力學》和《熱學》中堅持贊成它。”
也就是在這一年,馬赫把他的再版書寄贈給愛因斯坦,由此引發了二人之間的通信。馬赫給愛因斯坦的信無從找到,但是從愛因斯坦致馬赫的信中可以看出,馬赫“對相對論感興趣”。在《能量守恒》再版的序言中,馬赫首次對普朗克1908年12月的萊頓講演做出了反應。此后,馬赫一直關心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其后的研究,他在1914年致彼得楚爾特的兩封信中也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表示好感。
1910年初,在弗蘭克的安排下,馬赫在維也納附近的住所會見了愛因斯坦。當時馬赫已是年逾七旬的老人,愛因斯坦則剛剛30出頭,弗蘭克則是20多歲的小伙子。弗蘭克回憶當時見面的情景:
透析愛因斯坦的人文精神與科學創造
摘要:愛因斯坦并不像人們通常想象的那樣一直生活在榮耀與崇拜中。尤其是在他做出相對論等最重要科學創造成果的那些年代里,他一直遭受著疾病、貧困和家庭矛盾等多重困擾。如果沒有杰出的人文素質,他就不可能在這么多困難的考驗中點燃自己生命的火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的杰出人文素質最突出地表現在:他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對人類和平與正義的不懈追求以及對科學道德和科學美的探求。
關健詞:愛因斯坦人文精神科學道德科學美
過去人們往往產生一種誤解,認為現代西方工業化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有利于科學創新人才的成長,科學研究事業會受到社會的重視,科學家都是社會的“驕子”、“寵兒”。但是,筆者在對有關愛因斯坦的傳記資料進行較詳細的研究后卻發現:在提出和發展相對論的那些歲月里,愛因斯坦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并不理想。與許多經歷過困難與挫折的偉人一樣,愛因斯坦在其科學創造活動最重要的年代里,其實也是生活在“逆境”中。如果沒有堅定而崇高的人生理想,沒有為人做出奉獻的廣闊胸懷,沒有堅強樂觀的個性和對幸福人生的深刻理解與向往,愛因斯坦是難以戰勝重重困難,獨自完成他對宇宙之謎的孤獨探索的。這使我們認識到:杰出科學家的人文素質是推動他們一生走向科學高峰的重要動力。對于愛因斯坦來說,人文素質最突出地表現在他對人生意義的深刻理解,他對人類生存狀況的關注以及他對科學道德和科學美的探求中。
一、對人生意義的獨立思考
從少年時代起,愛因斯坦就從閱讀科學讀物中感受到宇宙之謎巨大而永恒的吸引力。他尊敬并欽佩這些科學著作的創作者,相信他們從科學探索中獲得了思想的自由和解放,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幸福和安寧。這使他很早就選擇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在自己的科學自傳中說:“當我還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少年的時候,我就已經深切地意識到,大多數人終生無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無價值的。而且,我不久就發現了這種追逐的殘酷,這在當年較之今天是更精心地用偽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飾著的。每個人只是因為有個胃,就注定要參與這種追逐。而且由于參于這種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滿足的;但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卻不能由此而得到滿足。”愛因斯坦在《自述》一書中,批判性地指出:在資本主義市場競爭中,受個人主義價值觀的支配,許多人無休止地追求金錢和物質享受的人生觀是違背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因而,、一個對人生意義持有深切理解的人是不會隨波逐流的,因為物質欲望的追求只會使人感到痛苦和失落。為了尋求精神世界牢固的支點,他堅定地選擇了對科學真理的追求,“在向我們提供的一切可能范圍里,從思想上掌握這個在個人以外的世界,總是作為一個最高目標而有意無意地浮現在我的心目中。”
愛因斯坦從青年時代起就以積極的態度肯定人生的意義。1934年他出版了《我的世界觀》文集,其中談到“人類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他回答:“凡是認為他自己的生命和人類的生命是無意義的人,他不僅是不幸得很,而且也難適應生活。”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取決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義上從自我解放出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對人生意義的這種理解是很可貴的。他又說,人生的‘t善”的價值,在于“對人類和人類生活的提高有貢獻。”這樣的人,是應當受到尊敬與愛戴的。一個人為人民最好地服務,是讓他們去做某種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的工作。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他對人生觀、價值觀的這些論點表明,他從事科學探索的根本動力,是為人類的進步作貢獻,這包括為人類打開通向真理的大門,并使科學有助于提高人類的生活。
愛因斯坦演繹法研究論文
一切探索,歸根到底都是的探索。愛因斯坦在創立相對論的過程中,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后來,他通過對自己的科學發現進行反思,逐漸形成了他的別具一格的方法論體系,其中頗有特色的是探索性的演繹法、邏輯簡單性原則、準美學原則和形象思維。本文僅就愛因斯坦的探索性演繹法加以論述。
一、理論物的重要方法
探索性的演繹法是理論物理學的重要方法。在愛因斯坦看來,理論物理學的完整體系是由概念,被認為對這些概念是有效的基本原理(亦稱基本假設、基本公設、基本定律等),以及用邏輯推理得到的結論這三者所構成的。因此,理論物理學家所運用的方法,就在于那些作為基礎的基本原理,從而導出結論;于是,他的工作可分為兩部分:他首先必須發現原理,然后從這些原理推導出結論。對于其中第二步工作,他在學生已得到很好的訓練和準備。因此,如果在某一領域中或者某一組相互聯系的現象中,他的第一個已經得到解決,他就一定能夠成功。可是第一步工作,即建立一些可用來作為演繹的出發點的原理,卻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這里并沒有可以的和可以系統地用來達到的的方法。科學家必須在龐雜的經驗事實中間抓住某些可精密公式來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界的普遍原理。
愛因斯坦指出,一旦找到了作為邏輯推理前提的基本理,那么通過邏輯演繹,推理就一個接著一個地涌現出來它們往往顯示出一些預料不到的關系,遠遠超出這些原理依據的實在的范圍。但是,只要這些用來作為演繹出發點原理尚未得出,個別經驗事實對理論家是毫無用處的。實際上,單靠一些從經驗中抽象出來的孤立的普遍定律,他甚至么也做不出來。在他沒有揭示出那些能作為演繹推理基礎原理之前,他在經驗的個別結果面前總是無能為力。
愛因斯坦把物理學理論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其中之一是“原理理論”。建立這種理論使用的是方法,而不綜合方法。形成它們的基礎和出發點的元素,不是用假設造出來的,而是在經驗中發現到的,它們是自然過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這些原理給出了各個過程或者它們的理論表述所必須滿足的數學形式的判據。熱力學就是這樣力圖用分析的方法,從永動機不可能這一普遍經驗得到的事實出發,推導出一些為各個事件都必須滿足的必然條件。用探索的演繹法建立起來的相對論,就屬于“原理理論”。但是物理學理論大多數是構造性的。它們企圖從比較簡單的式體系出發,并以此為材料,對比較復雜的現象構造出一幅圖像。氣體分子運動論就是這樣力圖把機械的、熱的和擴散的過程都歸結為分子運動——即用分子假設來構造這些過程。當我們說,我們已經成功地了解一群自然過程,我們的思想必然是指,概括這些過程的構造性的理論已經建立起來了。愛因斯坦認為,構造性理論的優點是完備,有適應性和明確,原理理論的優點則是邏輯上完整和基礎鞏固。([1],pp.109~110)
相對論就是愛因斯坦自覺地運用探索性演繹法的杰作。它不僅以其革命性的新觀念和卓有成效的理論結果為人津津樂道,而且它所體現出的科學方法的新穎、精湛以及理論的邏輯結構的嚴謹,也令人嘆為觀止。愛因斯坦在創立狹義相對論(1905)時,他依據的僅僅是光行差現象和斐索實驗這兩個并不充分的實驗材料,著名的二階以太漂移實驗即邁克耳孫-莫雷實驗,對他并沒有直接。他主要通過對16歲時想到的“追光”思想實驗的沉思,對經典力學和經典電動力學基礎的深入考察,發揮了思維的自由創造,提出了兩個基本假設——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美國著名科學史家霍耳頓認為,在狹義相對論中,除了被提高為公設的兩個基本原理外,愛因斯坦還作了另外四個假定:一是關于空間的各向同性和均勻性,另外三個是定義鐘的同步的三個邏輯性質。霍耳頓的學生米勒后來指出,另外的四個假定也是兩個基本原理的必然結果,他們不是獨立的假設。參見[3],p.196)。然后,他以此為邏輯前提,接二連三地推導出了關于運動學和電動力學的結論,著名的質能關系式是他先前根本沒有料想到的,這些結論大大超出了兩個原理所依據的實在的范圍。廣義相對論(1915)的建立也是這樣。作為廣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原理,即廣義相對性原理和等效原理,前者是愛因斯坦基于把相對性原理貫徹到底的信念(從慣性系推廣到加速系)提出的,后者是依據厄缶實驗(慣性質量等于引力質量)和升降機思想實驗提出的。
閱讀訓練材料論文
[例文]
愛因斯坦的成長
愛因斯坦(1879—1955),德國人,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人們都以為,他小時候一定是一個神童,學習成績非常出色。其實,并不是這樣。
愛因斯坦小時候腦子遲鈍(dùn),學話很慢,直到3歲才會說話。父母擔心他會是一個傻子,上小學以后,愛因斯坦學習成績很差,老師給他的評語是:“生性孤僻(pì),智力遲鈍。”學校的訓導主任曾對他父親說:“你的兒子將是一事無成的”,甚至令他退學。16歲時,愛因斯坦投考一所大學,因成績差沒有被錄取。這時,他很難過,不想再念書了。中學的校長鼓勵他不要灰心,說英國人達爾文也曾因智力平常被大學趕出來,后來不是成了大科學家嗎?愛因斯坦聽了這些話,又繼續努力學習,第二年就考入了大學。以后,他刻苦鉆研,很快創立了相對論,在28歲那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成為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
愛因斯坦的成長過程說明,人的智力雖然有天生的差別,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后天的教育和發掘,還是靠勤奮學習。
[提示]
科學理論評價標準分析論文
科學理論的評價標準問題,迄今仍然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大凡卓有成效的科學家,都十分關心這個問題。愛因斯坦就是一位對科學理論評價問題有獨到見解的科學大師,他關于科學理論的評價標準的論述,即使今天看來還是那么引人入勝。本文主要就愛因斯坦的有關見解作一闡釋,也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兩個評價標準——“外部的確認”和“內部的完美”
晚年,愛因斯坦把自己在科學實踐中的經驗從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高度加以思考和提煉。在“自述”(1946年)這篇有名的回憶錄中,他在開始批判那個作為物理學基礎的力學之前,論述了批判各種物理學理論的普遍觀點。愛因斯坦明確提出,評價科學理論有兩個標準。他認為:“第一個觀點是很明顯的:理論不應當同經驗事實相矛盾。”它“所涉及的是用現成的經驗事實來證實理論基礎”。“第二個觀點涉及的不是關于(理論)同觀察材料的關系問題,而是關于理論本身的前提,關于人們可以簡單地,但比較含糊地稱之為前提(基本概念以及這些概念之間作為薹礎的關系)的‘自然性’或者‘邏輯的簡單性’。”愛因斯坦分別稱這兩個標準為“外部的確認”和“內部的完美”。它們可以看作是評價科學理論的外部標準和內部標準。
愛因斯坦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寫道:“雖然概念體系本身在邏輯上完全是任意的,可是它們受到這樣一個目標的限制,就是要盡可能做到同感覺經驗的總和有可靠的(直覺的)和完備的對應關系;其次,它們應當使邏輯上獨立的元素(基本概念和公理),即不下定義的概念和推導不出的命題,要盡可能地少。”(pp.5~6)就這樣,愛因斯坦十分明確地提出了評價科
學理論的外部標準和內部標準,而且認為內部標準從來都在選擇和評價各種理論時起著重大的作用。在科學史上和哲學史上,像這樣徑直從兩個方面提出評價科學理論標準的,恐怕很少有先例。愛因斯坦的這些觀點對當代科學哲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當代科學哲學文獻中所謂的客觀標準和主觀標準、后驗標準和先驗標準,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與愛因斯坦的外部標準和內部標準有相通之處。
二、兩個標準在評價科學理論中的地位
閱讀訓練材料管理論文
愛因斯坦(1879—1955),德國人,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人們都以為,他小時候一定是一個神童,學習成績非常出色。其實,并不是這樣。
愛因斯坦小時候腦子遲鈍(dùn),學話很慢,直到3歲才會說話。父母擔心他會是一個傻子,上小學以后,愛因斯坦學習成績很差,老師給他的評語是:“生性孤僻(pì),智力遲鈍。”學校的訓導主任曾對他父親說:“你的兒子將是一事無成的”,甚至令他退學。16歲時,愛因斯坦投考一所大學,因成績差沒有被錄取。這時,他很難過,不想再念書了。中學的校長鼓勵他不要灰心,說英國人達爾文也曾因智力平常被大學趕出來,后來不是成了大科學家嗎?愛因斯坦聽了這些話,又繼續努力學習,第二年就考入了大學。以后,他刻苦鉆研,很快創立了相對論,在28歲那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成為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
愛因斯坦的成長過程說明,人的智力雖然有天生的差別,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后天的教育和發掘,還是靠勤奮學習。
[提示]
這篇短文講述了愛因斯坦由一個笨孩子成長為一名科學家的故事,說明人的才能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長期勤奮學習的結果。
[練習]
科學與宗教聯系研究論文
“上帝不是在擲骰子”,這是愛因斯坦常用的一句口頭禪。對此很多人感到詫異,象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難道也信奉上帝嗎?這個問題也曾引起一些科學家和哲學家的廣泛關注,大多數人認為,愛因斯坦信仰的“上帝”決非宗教徒所信仰的擬人化的上帝。誠然,這種理解是對的,但僅僅指出這一差別是不夠的,因為它只回答了愛因斯坦“不信仰什么”,而沒有進一步說明他“信仰什么”。愛因斯坦是一個有著深沉宇宙宗教感情的人,而且在科學史上,與愛因斯坦有著同樣宗教感情的科學家也不乏其人,對這種現象我們應如何理解?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深入研究這一問題,對我們了解科學家的思想、感情和信念是頗為有益的。本文試圖通過對愛因斯坦宗教信仰的剖析,從科學與宗教的聯系中去尋找答案。
愛因斯坦到底有著什么樣的宗教信仰?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他本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1929年,紐約猶太教堂牧師H·哥爾德斯坦曾給愛因斯坦發了一份電報,問這位大科學家“您信仰上帝嗎?”并要他用電報回答。愛因斯坦當日就發了回電:“我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⑴在另一次回答日本學者的提問時,也作了同樣的答復:“同深摯的感情結合在一起的、對經驗世界中所顯示出來的高超的理性的堅定信仰,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照通常的說法,這可以叫做‘泛神論的’概念(斯賓諾莎)。”⑵很明顯,愛因斯坦所信仰的是斯賓諾莎的上帝。這里我們有必要先對斯賓諾莎的上帝的含義作一簡略的考察。
在西方哲學史上,斯賓諾莎的上帝就是有名的泛神論,即把神和整個宇宙視為同一的哲學理論。泛神論者所說的神,不是指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指存在于世界之內的一切事物的內因,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和諧的秩序。在歐洲哲學史上,泛神論的哲學思想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臘。在古代希臘,泛神論的核心觀念,就是認為大自然即上帝,上帝即大自然,上帝和整個宇宙是一個統一體,上帝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它無處不在。文藝復興時期,“在達·芬奇的著作里,‘自然’和‘神’往往成為同義語,‘自然’往往代替了‘神’”⑶。
到了近代,斯賓諾莎把泛神論發展到了完美的階段,他提出:上帝即自然,是唯一實體⑷。正如黑格爾所指出的:斯賓諾莎把“自然當作現實的神,或把神當成自然,于是神就不見了,只有自然被肯定了下來”⑸。由此不難看出,斯賓諾莎的泛神論實際上是對神學的否定,本質上是無神論。對此,馬克思曾明白地指出,斯賓諾莎的所謂“上帝”就是自然。
斯賓諾莎的泛神論,在西方有著深遠的影響,在一些自然科學家的心目中,“上帝”已成了“自然”的神圣代名詞,“上帝”就是指和諧的宇宙秩序和永恒的自然規律。現代著名物理學家普朗克,在談到他的信仰時曾說過:我“一向就是一個具有深沉宗教氣質的人,但我不相信一個具有人格的上帝,更談不上相信一個基督教的上帝。”⑹他指出:“在追問一個至高無上的、統攝世界的偉力的存在和本質的時候,宗教同自然科學便相會在一起了。它們各自給出的回答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加以比較的。……把這兩種無處不在起作用和神秘莫測的偉力等同起來,這兩種力就是自然科學的世界秩序和宗教的上帝。”⑺宗教和自然科學都相信有一個主宰世界的力量,在追問這個偉力的存在和本質的時候,宗教同自然科學便相會在一起,但它們對此作出的回答卻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指的是上帝,另一個指的則是世界秩序。
泛神論者把上帝還原為大自然的這一哲學思想,對我們理解愛因斯坦和西方一些自然科學家的宗教信仰,無疑會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對和諧宇宙秩序的贊美和敬仰,原本就是一種觀念和感情的混合物,它是對尚待發現的神秘的宇宙規律的一種信仰。對于一個科學家來說,對為之獻身的偉大目標,必須抱有一種堅定的信念,擁有一個強大的精神支柱,這正是廣義宗教感情的心理基礎。愛因斯坦認為:“在一切比較高級的科學工作的背后,必定有一種關于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這有點象宗教的感情。”⑻他把這種感情稱作“宇宙宗教感情”。在《科學的宗教精神》一文中,他深刻地剖析了科學家的這種宇宙宗教感情。他說:科學家的“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對自然規律的和諧所感到的狂喜和驚奇,因為這種和諧顯示出這樣一種高超的理性,……這樣的感情同那種使自古以來一切宗教天才著迷的感情無疑是非常相象的”⑼。但是,“這種宗教感情同普通人的不一樣。在后者看來,上帝是這樣的一種神,……可是科學家卻一心一意相信普遍的因果關系”⑽。顯然,在科學家的心目中,人格化的上帝是不存在的,但宇宙那和諧的秩序、莊嚴的規律、普遍的因果關系卻能激起科學家頂禮膜拜的感情。愛因斯坦有句名言:“世界上最不可理解的東西就是它可以理解。”⑾正是這種發自內心的、對不可思議的、神奇的宇宙秩序的狂熱追求和崇拜,構成了科學家的宇宙宗教感情。這種感情在摯著、虔誠和狂熱的程度上,同宗教徒對上帝的感情是非常相似的。但是,科學家的這種宇宙宗教感是植根于對大自然的認識,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信仰,與宗教徒那種盲從的,無條件的信仰是根本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