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畢業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9 23:03: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景觀畢業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學演變視域下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策略
摘要:中國古代敘事文學重要成書方式之一是對前文本進行改編,我們同樣可將這一文學現象研究引入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教學。這種以小見大、小題大做的研究方法既易于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也與現代科研的思維規律相契合。僅以小說、戲曲兩種文體的改編現象而論,學生的選題方向可厘為五種:戲曲改編小說;小說改編戲曲;戲曲改編戲曲;小說改編小說;小說與戲曲互相改編。教師可以開設文學演變選修課;啟迪學生在比較視域下選擇論題;師生充分溝通以保證自主選題的可行性。
關鍵詞:本科畢業論文;選題指導;漢語言文學專業
一、選題契合本科生專業基礎及思維水平
中國古代敘事文學創作有一個突出特征:即許多作品非由一人獨立創作完成,而是在前代相關作品基礎上加工改造而成的。西方互文性理論認為,一切作品都是互文本,每個經典文本都有數量不等的前文本可以尋覓,新作品與前文本構成一種對話關系。換言之,改編行為常常是作品經典化過程的必要環節,如小說中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馮夢龍“三言”,戲曲中的《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等等,莫不如此。這種特征與互文性理論高度契合。對于這一文學現象,明清以來至現代學界給予了持續的、充分的關注,尤其是二十世紀20年代至80年代,曾產生眾多學術分量厚重的成果,諸如趙景深《宋元戲文本事》(北新書局1934年版)、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中華書局1980年版)、譚正璧《三言兩拍資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等。我們同樣可將這一文學現象研究引入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教學實踐。主要理據一是文學故事具體可感,對象明確,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學生便于搜集資料,易于打開思路,可使論文內容言之有物。許多文學故事源遠流長,隨時代演進而不斷嬗變,其版本紛紜復雜,因此即使對這些故事的演變情況進行搜集、梳理,也會帶動學生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在對諸文本比對分析時,定會有一些獨特發現,會進一步調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研究能力。二是切入點小,容易上手,易于以小見大,洞察幽微。這種研究路徑也契合現代科研的普遍思維規律。一個文學故事的嬗變往往跨越多個朝代,其不同文本因受時代背景、社會思潮、改編者主體意識等多元因素的影響,這些同一本源故事的不同文本在故事情節、人物關系、人物形象、思想主旨等方面,往往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對其歷史演變情況進行個案研究,可以以小見大,洞察時代、作家、受眾等多種因素對一個文學文本的共同建構,進而探討文學發展的一般規律。
對于本科生畢業論文選題教學而言,這種以點帶面、小題大做的選題及研究路徑,也比較切合本科生專業基礎與研究能力的實際;自指導教師角度而言,選擇容易激活學生知識資源、激發其專業興趣的題目,可以使指導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從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并實質提高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質量。
二、敘事文學改編方式與學生選題方向
旅游系旅游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
論維西旅游資源優勢及其開發對策
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三江并流”中心腹地的維西,歷史悠久,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區,又是迪慶藏族自治州所轄的傈僳族自治縣,是迪慶香格里拉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西素以動植物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厚、飲食文化獨特而著稱,有“橫斷山中綠寶石”、“天然杜鵑花園”、“靈靈家園”、“蘭花之鄉”等美稱。
金沙江、瀾滄江流經維西境內,怒江離維西縣境僅十幾公里之遙,與金沙江、瀾滄江并肩而流,形成了三江夾兩山,兩河入兩江的地勢。縣境內從最高海拔4880米的查布朵嘎雪山到海拔1480米的碧玉河,海拔高差3000多米,形成了比較典型的立體氣候植被帶,蘊藏著較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獨特的地貌奇觀。境內大江滔滔,峽谷重重,林海莽莽,高原湖泊晶瑩透明,構成了奇特的三江自然景觀。
全縣三大景區中,瀾滄江景區以峽谷、雪山、高原湖泊、傈僳族“阿尺目刮”為代表;塔城景區以滇金絲猴、熱巴、藏傳佛教、生態為代表;保和鎮以古樂、蘭花、杜鵑、傈僳族對腳舞、飲食為代表,三個景區集中展示了維西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特別是葉枝阿尺木刮、塔城熱巴、永春地腳舞、維西古樂,可謂是民族民間藝術寶庫里的奇葩,深受中外游客的歡迎。
民族文化在旅游專業教學的運用
地方高校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點,有更大的優勢接觸、了解民族文化。在旅游產業不斷發展的今天,地方高校旅游專業應該抓住這個機遇,積極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創設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旅游專業課程,提高專業人才的就業競爭能力。
一、地方高校在旅游專業教學中應用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
地方高校具有融合民族文化的優勢。以廣西為例,當地具有壯族、侗族、苗族等十多個少數民族,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加之當地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更是充分體現了當地民族文化的特色,便于旅游專業去探尋、研究以及利用。地方高校主要是為地方的經濟所服務,在專業的設計上,需要盡可能地靠近地方的特色和形式,符合當地在未來階段內的發展方向,盡可能地為地方的經濟發展提供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從目前的旅游專業教學來看,大部分學生對地方的民族文化都缺乏了解,由于缺乏系統的民族文化相關課程,學生也不能很好的學習民族文化相關知識,也就更無法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地方高校應該充分意識到這種不足,積極收集優秀的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專業教學中滲透民族文化,使旅游專業的就業方向更加趨向于所在地域。
二、民族文化在旅游教學中的課程設計方法
首先,需要注重在旅游專業課程中充分體現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專業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特點,很多高校開設旅游專業,但培養人才的目標和方向存在很大的差別。在課程安排上,也往往是理論多于實踐,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更加注重教給學生書本中的知識,對地方民族文化的相關內容提及較少。在課程中融合民族文化,可以聘請當地優秀的民族文化研究人員,詳細地的為學生介紹民族文化的起源、特點、分類、發展規律等知識。和學生共同了解、探討與旅游專業相關的民族文化資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開展更多專業性、針對性更強的民族文化課程,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知識。其次,學校需要結合民族文化制定校本教材。很多高校開展旅游專業教學的課程模式都是相近的,在教材的使用上也大體相近,無法體現當地民族文化的特色。高校需要積極融合民族文化的相關內容,開發、制定與當地民族文化旅游相關的教學素材,為校本課程提供有效的傳播媒介,拓展學生對民族文化知識的認知和了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共鳴,增強認同感和自豪感。此外,在旅游專業中融合民族文化,還需要改變傳統教學中重視理論輕實踐的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民族文化的機會,使學生深入發掘民族文化。
三、地方高校旅游專業教學應用民族文化的具體方法
景觀設計教學體系研究
【摘要】綜合類院校景觀設計專業或專業方向起步較晚,發展速度卻非常迅猛,然而由于辦學基礎與資源等條件限制,在教學中存在諸多共性的問題,影響著教學效果及專業教學的發展。“開放辦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改革思路,能從教學定位、教師團隊建設、課程體系、特色培育等方面優化教學體系,打破辦學壁壘,提高景觀設計專業教學質量。文章以天津財經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為例,對其開放型教學體系改革進行探究。
【關鍵詞】景觀設計;開放辦學;教學體系
伴隨本世紀初中國大規模城市建設的開展,景觀設計行業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景觀設計專業教育也隨之得到了快速發展,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建筑類、藝術類及農林類院校,綜合類院校也大量增設了景觀設計專業或專業方向。僅從天津市內高校來看,有近十所綜合類學院環境設計系或專業開設了景觀設計專業或專業方向。然而高量不等同于高質,諸多現實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阻礙了綜合類大學景觀設計專業的健康發展,進而影響了本科教學質量。
一、綜合類院校景觀設計教學體系存在的共性問題分析
第一,教學定位不合理,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綜合類大學在景觀專業或環境設計專業中開設景觀方向專業課程之初,大多數使用的是建筑類或藝術類院校的教學體系,時至今日,仍有相當一部分院校的教學定位一直局限于建筑類院校及藝術類院校景觀專業或方向傳統教學模式之中,并未放開視野,結合綜合類大學自身的優勢及社會需求構建立足本校的教學體系,各綜合類高校間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趨同。因此,既無法達到建筑類院校及藝術類院校的辦學水平,又未能形成自身專業人才培養特色。第二,師生比嚴重失衡,普遍存在因人設課的問題。綜合類院校環境設計專業起步晚,大多數院校均存在專業教師隊伍難以匹配招生規模的問題。筆者在天津市內選擇天津財經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及天津理工大學三所院校作為調查對象,三所院校均在環境設計專業本科教學中開設了景觀設計方向課程,其師生比例分別為1:46、1:45、1:33,均達不到教育部對環境設計專業師生比的要求。師資結構不合理、因人設課現象嚴重,難以根據行業發展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并且由于教師教學任務重,造成教師自我提升通道受阻,尤其青年教師難以通過參加國內外教學及科研培訓或實踐鍛煉等途徑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及技能,教學及科研水平難以提高,難以勝任部分涉及高科技、新理論或專業實踐類課程。第三,課程體系特色不明顯,無論是通識課程,還是景觀專業或專業方向課程,均未能結合自身基礎及優勢,圍繞特色培育進行設計及實施,尤其在選修課程設置上,缺乏特色課程,導致諸多院校該方向課程設置雷同,培養的學生相對缺乏競爭力,并且未精準對應企業的要求——學生既擁有專業綜合能力又具備某一項特色專業能力的核心競爭力。
二、開放型景觀設計教學體系優化目標及優化路徑
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芻議
摘要:隨著我國本科教育的發展,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數量逐年遞增?;诖?,提升學生就業力的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該文探究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心理品質的策略,以為本科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教學工作提供現實指導和理論依據。
關鍵詞:就業力;藝術設計;畢業設計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我國本科院校培養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數量不斷增長,但部分學生在就業時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設計院所將人才招聘門檻提高到碩士研究生檔次,導致部分藝術設計專業應屆畢業生面臨畢業即待業的尷尬狀況。調查研究發現,部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就業力不足。因此,本科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應從追求學生的就業率轉變為重視學生就業力的提升。就業力的概念是由英國經濟學家貝弗里奇在1909年提出的[1]。英國原教育與就業部把就業力解釋為獲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國際勞工組織在此基礎上將就業力定義為個體獲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進步以及應對工作生活中出現的變化的能力[3]。大學畢業生就業力的內涵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即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心理品質。這三個方面不是彼此獨立存在的,而是有機聯系的,共同支撐學生順利就業。本科院校應全面加強對學生這三方面能力的培養。
二、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就業力的構成要素和現狀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力包含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心理品質三個方面。筆者根據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研究學生就業力具體的構成要素和發展現狀,探究部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就業力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包括基礎專業知識、綜合人文知識、跨專業復合型知識。首先,我國本科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有著相對完整的專業課程體系,從低年級的專業基礎課程到高年級的專業核心課程,囊括了專業涉及的各個知識點。但部分院校師資力量有限,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固有的“滿堂灌”式教學模式,以致部分學生難以完全掌握基礎的專業知識,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浮于表面,更談不上與實踐相結合。其次,部分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過于強調專業課程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提升。藝術設計專業需要學生在設計哲學、社會學等人文科學知識的指導下開展專業設計。因此,學生需要重視對設計哲學、人文美學等知識的學習和思考。只有掌握了設計方法論,學生才能設計出優秀的作品。然而,部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足,未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綜合人文素質有待提高[4]。最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需要掌握較全面的跨專業知識。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用人單位更傾向于招聘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如,設計單位在招聘環境設計專業畢業生時,往往希望應聘者在將來的項目設計中對城市規劃專業、建筑學專業知識有一定的認知。但部分本科院校對跨專業復合型知識的教學重視程度不足。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專業技能表現為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通用能力。首先,實踐能力不僅包含學生對相關設計軟件的應用能力、實體模型制作能力,而且包含學生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對各實踐環節的掌握能力,如項目標書制作、項目市場調研、工程概預算、施工圖紙繪制等。目前,本科院校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偏重于專業軟件的應用技巧,關于設計過程其他環節的實踐教學較少,以致部分畢業生的一線生產流程意識不強,難以順利地從“校園人”轉變為“職場人”。其次,創新能力是藝術設計過程中重要的生產力,包括創造意識、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雖然本科院校高度重視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部分院校師資力量有限,導致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效果不佳。一些學生缺乏創新意識,難以創造性地發現問題、歸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通用能力包括學生的溝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等。本科院校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通用能力培養多依托認知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課程。由于本科院校往往將學生的畢業實習安排在大四下學期,時間較短,部分學生在實習時往往“走馬觀花”,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消極對待實習。這導致部分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難以得到較好的鍛煉,影響了就業前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還應具備相應的心理品質,即成熟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個人品質。設計行業人員需要將自己的設計作品向單位技術領導、客戶傳達,這要求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此外,用人單位還看重學生的個人品質,如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等,這些品質也是影響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
應用型本科學校實踐教學思考
摘要:應用型本科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應該是理論功底扎實、專業技能過硬、職業道德高尚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實踐教學在應用型本科學校尤為重要。加強應用型本科學校實踐教學應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改善教學條件和完善教學制度等方面著手。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學校;實踐教學;教學管理
有別于其他類型的大學,應用型本科學校是培養直接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所需應用型人才的專門高等院校。通過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技能專業性強、實用性強、操作性強,能實現學生培養與社會應用的無縫銜接。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途徑,就是加強實踐教學。
一、應用型本科學校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
應用型本科學校是本科大學的一種類型。它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普通本科學校,是地方所屬本科學校的轉型發展,是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本科學校。同時它又不同于高等職業學校,更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本科的高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偏重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學生主要面向一線企業。應用型本科教育既要重視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又要重視學生基礎理論的教育,即培養理論功底扎實、應用能力過硬,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高尚職業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一)理論功底扎實。理論來源于實踐,反過來指導新的實踐活動。應用型本科學校,其基本屬性是大學,因此應按照一般大學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開展教學活動。理論教學、基礎教學是大學教育的基礎。組織理論教學、基礎教學方能搭建大學生完整的知識結構,夯實專業課程的學習基礎,為學生的后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知識貯備。另一方面,應用型本科學校需要面向生產和服務一線,培養高水平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其理論教學不能像研究型、教研型大學一樣,理論課程占的比例那么大、教學內容那么深。而應該根據應用專業所需要的理論知識,以服務專業寬泛夠用為原則,構建理論和基礎課程的體系。比如設施農業專業,是農科與工科相結合的專業。其教學的理論知識,應涵蓋農學概論、設計原理與工藝、設施農業原理與應用等。與此相關的,還應開設高等數學、化學、生物化學、生物學等相關方面的理論與基礎課程。這樣才能夯實設施農業專業的理論基礎,又為學生考研等后續發展作了大量的知識貯備。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有利于應用能力的培養。(二)專業技能過硬。培養專業技能是應用型本科學校的關鍵所在。服務一線經濟社會發展,無論是企業、社會還是鄉村,無論是黨政機關還是事業單位,都需要大量高水平、有技能、動手能力強的專門人才。這些專門人才的看家本事就是專業技能。專業技能既需要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學習,更需要在仿真工作環境下不斷地訓練、實踐和提高。因此,應用型本科學校實踐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譬如應用型本科學校的航測遙感專業,這個專業所培養的人才必須適應地理信息系統的環境變化,掌握扎實的測量、遙感、圖表制作與數據分析技術。這就需要開設繪圖技術、測量技術、遙感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專業課。與專業課程相適應,必須建設調繪、控制、數字攝影測量、遙感圖像分析等實驗室、測繪室、仿真模擬中心。通過學生扎實學、刻苦練,才能做到專業技術過硬。(三)職業道德高尚。高尚的職業道德是實現職業理想的根本保障。立德樹人,德是第一位的,每個行業都有其職業道德。職業道德就是從事這個專業必須具有的職業操守。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人,怎么培養人。應用型本科學校應當按照這一要求,培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所需要的,理想堅定、道德高尚、技能過硬的專門人才。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要把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結合起來。其次要加強世界觀、價值觀教育,把個人發展融入世界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中,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建設祖國、奉獻社會結合起來。再次要注重職業精神培養,學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奉獻一行。只有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才能更大限度地學習好發揮好專業技能,也才能更好地實現自我,服務社會。
二、應用型本科學校實踐教學的類型與作用
垂枝植物園林管理論文
隨著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們對環境的綠化和美化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傳統的花草樹木已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論文現代園林的快速發展也不僅體現在綠化指標的節節攀升,還體現在綠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植物景觀的創造,僅靠一些自然的植物種類還不盡人意,要有豐富的植物材料才能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為此,園藝學科隨之迅速發展起來,尤其是選種、育種、創造新的栽培變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例如為了豐富植物色彩、體形和線條,垂枝類型的栽培變種越來越多,在園林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從調查所得的我國現有的垂枝植物類型樹種中研究分析其觀賞特性,初步探討了垂枝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
1觀賞特性
垂枝植物是枝條下垂向地伸展的植物的統稱,如垂柳(Sal-ixbabylonica),絳柳(Salixmatsudanacv.Pendula),龍爪槐(Sophorajaponicacv.Pendula)等。畢業論文垂枝植物之所以備受人們的青睞,與其獨特的觀賞特性和生態適應性是密不可分的。它們耐旱、耐濕、耐熱、抗病蟲害,能適應各種溫度變化,對土壤肥力也不苛求。同時,垂枝植物也為園林景觀增加了特有的色相、動感和聲音,這些特點有利于建造低成本的園林景觀。
1.1形態和質地
垂枝植物最明顯的觀賞特征是其所有枝條自然下垂,形成傘形或蘑菇狀樹冠來展示其優美的形態。垂枝植物的枝條有不同的質地,有柔軟纖細的垂柳,也有粗獷的垂枝北非雪松,可以給人帶去不同的景觀感受。
交通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根據地方性高校的特點及對我校交通工程專業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主要從選題、設計內容、過程管理等幾個方面對本專業畢業設計進行改革,突出以交通設計為主,道路設計、論文為輔的方式開展畢業設計工作,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畢業質量控制體系。學生提交的畢業設計成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畢業設計改革措施有效,可顯著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關鍵詞】地方院校;交通工程專業;畢業設計;交通設計;道路設計
畢業設計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最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系統設計的檢驗。交通工程專業畢業設計主要是運用四年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完成交通規劃、交通設計、道路設計或撰寫專業論文;培養學生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查閱資料、圖紙、手冊和編寫設計技術文件的能力;培養學生建立理論聯系實際、踏實、認真、嚴謹的科學作風,以及工程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全局觀念和經濟觀念。鑒于地方院校的獨特性,有必要對其畢業設計進行教學改革,探索適合地方院校的畢業設計組織形式,進一步提高畢業生的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完成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一、畢業設計問題分析
近年來,佛山市及珠三角地區城市交通、軌道交通建設大力發展,對交通工程應用型人才需求迫切,我校及時增設交通工程專業,于2013年正式招生。本校畢業生就業范圍主要在廣佛地區,從事規劃設計、工程建設和運營組織等工作?,F有兩屆畢業生,共70人,其中2013級36人。2013級畢業生中做畢業論文者28人,主要對佛山市的常見交通問題進行闡述,如佛山市禪城區交通需求預測及分析,一環高速化對沿線區域交通組織的影響研究等。選做設計8人,主要進行公路初步設計。從提交的成果來看,設計成果質量更高一些,論文的水平普遍較低,如前期資料采集不完整、數據處理分析不充分、問題分析不到位、理論探索積極性差、創新能力不夠等,甚至還存在抄襲、拼湊現象。鑒于2013級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本校畢業生的就業特點,對2014級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了改革,按照以做交通設計為主,做道路設計、論文為輔的方式開展,控制做論文的人數在10%內。
二、選題要求
藝術設計類的市場需要
當今,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中藝術設計專業在本科院校開辦的數量迅速壯大,眾多院校在近十年的辦學經驗中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地調整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培養計劃。設計類高校專業的種類滿足了現有設計行業對人才專業方向的需求,但同時也提出了院校培養學生的培養目標以及課程設置欠缺市場的檢驗和及時隨市場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許多開設多年的藝術設計院校畢業生面對設計公司提出的創意和技能水平方面的要求出現了兩種就業情況:第一種是進入設計公司對其通過一段時間培養達到實際操作能力;第二種是完全無法適應設計公司工作,無法從事設計或施工的具體工作而被迫轉行。這樣的現象一方面說明了藝術設計高校的專業理論教學課程設置無法指導設計課程的規范性和設計的可實施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藝術設計高校的實踐課程設計存在于市場接軌的缺口。藝術設計實踐課程一直被作為輔助教學手段,教師安排課外學生自行完成一些調查和分析活動而往往忽略了其與社會、市場銜接的特殊性。通過分析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發展的現狀,僅通過理論教學和基本實踐課程是遠遠不能讓畢業生進入設計行業就業和適應設計行業的激烈競爭。如何將畢業生進入企業過渡的時間段轉入校內,分擔設計公司培養的任務,減少市場對本科畢業生的工作經驗年限的限制等問題成為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難題。基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擬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一、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方向性有待爭議
眾多藝術高校面對設計專業是否打通基礎課程教學平臺問題各執己見。老牌藝術院校本著基礎課程作為邁入藝術類院校的門檻,主張保持傳統繪畫及三大構成的教學方式。但作為學院主創專業的設計院校以及綜合院校中開辦的藝術設計分院卻開始探討專業的設計知識是否應該作為傳統繪畫及三大構成的指引者。在專業聯考為基礎保證之上直接將設計專業所需的表現手段和設計思想貫穿其中。這兩種極端的教學態度我們不妨站在院校歷史與發展的角度來看固然有揚長避短的趨勢。以筆者所在院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將突出空間、體量,以及大尺度的比例關系作為具有專業特點的素描課程主體;將突出造型特征、表現場景以及運用其他工具表現色彩關系作為具有專業特點的色彩課程主體;將景觀平面布局的色彩搭配、室內使用色彩的比例關系、建筑形體的組合關系作為引導,將專業特點置入三大構成中,形成具有環境藝術專業特點的構成基礎,建立多元的教學體系,掌握靈活的教學方法是高校藝術類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藝術設計專業(環藝方向)課程設置現狀
上世紀80年代末期,讓全中國藝術類高校將室內設計或景觀設計等相關設計專業稱呼改名為環境藝術設計,這一命名在多年來不斷受到專家的抨擊和爭議。一個可以涵蓋室內外的專業名稱是否能讓本科藝術設計院校在四年時間里,完成全方位對學生的環境藝術設計方向知識的培養。各個院校在效仿后也不斷發現了諸多因更名而導致的專業教育問題。如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輻射面無法實現環境藝術設計包含的所有設計方向和專業知識;四年制本科無法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所有門類知識做系統、全面的,且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雖如此,環境藝術設計的寬口徑依然是很多新設立的藝術設計高校的重點專業。這一現象也說明了:一方面在寬口徑下學??梢愿鶕處熽犖榍闆r、教學條件、市場發展傾向等等隨時對培養計劃做出相應的符合環境藝術設計下設分類的市場需求的修改方案;另一方面對于如今現實的膨脹性擴招的現狀來看,環境藝術設計這一籠統的稱呼更有利于在考生心中提升課程豐富、專業全面等等信息。就筆者所在院校該專業涉及建筑、景觀、室內三大主體課程的課時量可以說是平分秋色。加寬就業面與迎合市場需求似乎成了導致這一課程設置結果最有力的說明。
三、專業課程應對市場的關聯性
城市園林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論述了城市園林設計在城市建設和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總結了當前我國城市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提出關于城市園林設計的建議。
關鍵詞:園林設計;城市園林;不足;建議
園林綠地是城市生態、環保、景觀、文化、休憩和舒緩空間、減災避險的重要保障。論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人居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園林建設已成為城市建設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城市園林建設能否適應城市的發展和要求,如何滿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將成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園林建設的意義
1.1提高城市環境質量。美化環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園林綠化的首要任務是改善生態環境。隨著工業的發展,大量有害氣體釋放到大氣中,嚴重污染了空氣。綠色植物能夠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空氣,減弱噪音,調節城市溫度,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因為城市綠化是物質文明的體現,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園林綠化布局合理,設施配套齊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運轉有序,加上綠茵遍地,繁花似錦,四季蔥翠。在這樣景色美麗、生態環境和諧的城市里生活,人們的身心將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創造力更旺盛,必將促進社會文明,經濟繁榮,使城市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園林的建設規模與建設質量同城市環境的改善密切關聯。
1.2城市經濟發展的基礎現代園林與社會發展是相互影響的,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決定園林發展形式與內涵的同時,園林也變成社會經濟活動的一部分,反過來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國許多地區都將園林綠化的發展作為改變城市面貌,改善投資環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濟、文化帶動了園林建設的發展,優美的環境又帶來了經濟、文化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