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校學生第一學年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7 21:07: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衛校學生第一學年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衛校學生第一學年總結

篇1

中醫學基礎課程闡述了中醫臟象、經絡所體現的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病機、診斷、辨證、防治等基本理論。由于中醫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對于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要求較高,這讓基礎較差的中等衛校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較大困難。如何改變中職衛校學生的學習現狀,提升中醫學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是擺在中醫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下面筆者介紹自己在中醫學基礎教學中對教學方法進行的一些探索。

一、了解學生特點和中醫學習現狀

近幾年,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所招收的大多是初中分流的學生,其特點為:學習基礎差、學習態度不明確、對學習缺乏興趣。中醫學習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語文基礎,而這正是這部分學生薄弱的環節。再加之筆者學校中醫學基礎教學安排在第一學年第一學期,學生沒有任何有關醫學的知識,這就使本來就晦澀難懂的中醫學基礎的學習更加困難。比如在講五本文由收集整理臟的生理聯屬時,就要講到大量的臨床實例,學生聽起來就感覺非常吃力。

二、明確中醫學基礎的教學特點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體會到中醫學基礎是非常難教、難學的課程之一,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內容抽象、復雜,難以掌握。如對陰陽、五行、氣、精、經絡等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中醫基礎理論,學生難以理解,但這些理論卻貫穿于所有的中醫課程中。二是思維差異。中醫的思維方式與西醫截然不同,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學生要同時接受兩種醫學模式,這對于基礎較差的他們來說是難上加難;且學生從小接受的思維模式更傾向于西醫,對中醫容易有排斥心理。三是內容容易混淆。中醫學習和西醫學習同時進行,學生很容易將兩者混淆。比如肝的生理功能為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這和西醫的解釋有很大差別,學生很容易用一種觀點來解釋另一種觀點。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明確要求學生用中醫的理論來解釋中醫的觀點。

三、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

1.提問式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大綱和臨床需要,在課程結束前對下節課的內容提出一系列問題。如在學習“氣”時,筆者提出問題:“武打電影中常常出現元氣大傷的情景,那么,什么是氣?元氣又是什么?氣分為幾類?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學生通過預習教材,對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有了初步認識。在此基礎上,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每組提出問題,筆者對問題加以解釋,最后對本節課進行總結,找出理解錯誤的原因。這樣學生不僅能牢固地掌握課程內容,而且能通過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臟腑學說與西醫參比教學法

教師在中醫學基礎藏象教學中,講授生理功能時,與西醫的觀點對照講授。如心的生理功能為心主血脈和心藏神。在講述心主血脈時與解剖學聯系,可用血液循環途徑及心臟的腔室結構來理解心主血脈;講授心藏神時用日常與心相關的成語來理解,如用心想事成、三心二意等來說明心與神志有關。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3.觸類旁通法

整體觀念是中醫學的特點之一,其中一個觀點是人與自然界是統一體。自然環境與人的健康密不可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從感知周圍環境入手,觸類旁通地理解深奧的中醫理論。比如六包括風、寒、暑、濕、燥、火,這些作為自然現象每個人都有感知,講解時教師就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區分自然現象與致病因素的不同,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4.多媒體教學法

篇2

關鍵詞:醫學類院校 女生體育課 課堂教學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體育教育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醫學類院校的學生90%以上為女生,如何對女生的生理、心理、體能基礎進行教學設計并實施,是保障醫學類院校體育教學取得成效的關鍵。

一、分析、掌握醫學類院校女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中專衛校女生入學年齡一般在18歲左右,這個年齡階段生理發育和性發育基本成熟,皮下脂肪增厚,體重增加,而肌肉力量卻偏弱;心理仍處于不穩定和不成熟的階段,對外界的影響較為敏感,情感上表現為內向、含蓄、意志力薄弱等。這些特點使部分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表現出自信心嚴重不足,對完成動作缺乏勇氣,對疲勞的耐受力較差,對失敗的心理承受力也差,怕被同學笑話,做動作靦腆害羞,拖拖拉拉,能讓就讓,能躲就躲,常常借故逃避體育課。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造成了她們對體育課的抵觸、厭學情緒。體育課的教學質量也因此大打折扣。

二、抓好入學后的前幾堂課

入學后的前幾堂課是整個體育課的基礎,這一階段,體育老師通過自己和藹可親、一絲不茍、認真細致的教學活動,向新生表明老師對體育教學的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新生以往的體育觀念,提高新生對體育課的認識。具體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建立嚴格的體育教學管理制度和獎懲制度,并在隨后的幾堂課中嚴格執行。使新生明顯感覺到體育課中“有法可依”和“執法必嚴”,從而改變對體育課的認識和態度。

其次,建立新生準確的體育原始成績檔案。這樣便于老師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及時修訂教學計劃。同時也便于幫助學生制定行之有效的體育課目標。

再者,女生體育課一定要制作《女生例假周期表》。目的有四:一是讓女生明白例假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二是讓例假正常的女生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通過適當運動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環,減輕盆腔的充血現象,促進腹肌與盆底的收縮與放松,對子宮能夠起到按摩作用,能有助于經血的排出,有效地減少痛經的發生;三是杜絕少數女生利用例假躲避體育課的現象發生;四是通過對例假期女生的關心,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便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三、在原有的評價體系上,針對不同基礎、不同體質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新形勢下職教體育課的目的不應只是單純的增強學生體質,還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逐步培養學生“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意識。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原有的評價體系較為平均,是造成職教女生上體育課興趣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礎較好的女生由于標準過低,即使不練也能輕松過關。教學過程難免興趣不高,缺乏主動練習的動力。如果再缺乏老師的監管,她們的自由散漫將給其他同學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而基礎較差的同學自信心本就不足,對體育課甚至心有抵觸、厭學情緒。同樣的標準,對她們也許就是高不可攀的難關。反正也過不了關,體育課干脆用一種消極的態度來對待。針對這個問題,筆者把評價標準做了一定的調整,全班同學分為三個檔次,即:體質優秀和較優秀的分為一個檔次,她們的及格標準相應提高,相當于原標準的八十分左右;體質較弱和較差的分為一個檔次,相當于原標準的四十五分左右;其余的同學分為一個檔次。然后,根據同一檔次學生的體質情況、興趣愛好和人數多少等因素把她們分成幾個小組,選定小組長,練習時隨時調整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大小,使她們心甘情愿地投入體育鍛煉中去。在此基礎上,再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一段時間后同學們的上課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就連以往體育成績較差的同學都表示新的評價標準讓她們有了盼頭,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過關。

四、創造師生良好的情感環境

老師一定要滿懷愛心來到課堂上,并把這份愛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中。例如:上課前認真詢問學生的身體情況,合理安排身體不適的同學;遇到天氣的變化,馬上想到學生衣著的厚薄并調整學生運動量;遇到學生受傷時及時趕到,輕聲安慰,并親自進行簡單處理;大運動量的課后,囑咐學生注意休息和增加營養;對待差生能夠做到手把手、一對一地進行教學,始終相信:“再差的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親自指導。”作為體育老師,專業特點決定了我們與學生情感交流更為直接、具體。我們的每一個表情、動作、眼神都可能引起學生情感上巨大的變化,只要堅持情感和愛心的投入,定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其對體育教師的尊重和愛戴之情。所謂“如師如父”、“如兄如友”。這種師生間情感的和諧統一,定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活躍教學氣氛的目的。

五、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醫學類院校女生對外界的影響較為敏感,情緒反應激烈多變,自尊心較強,容易自感受傷。因此,一定要在教學中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一次游泳課,要求學生完成25米游進。有位女生在岸上和淺水中的動作都做得挺好,可就是不敢獨自游進。教學停滯下來。在我多次大聲的催促下,她一下子發起火來,跑到一旁哭了起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沉悶下來,幾十雙眼睛一齊看著她。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失誤,安排好其他同學后,迅速過去安慰她,并做了自我檢討。當她再次和回到泳池邊時,我對她再次進行了耐心的講解和鼓勵,并專門給她做了幾遍示范動作,幫助她練習了幾次。這位女生最終進行了獨自游進,而且游得很不錯。這時,旁邊的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課堂氣氛又活躍了起來。課后,我認真地進行了總結:當學生出現失誤或對教師不尊重時,教師應該冷靜和寬容,要耐心地幫助她們克服缺點和錯誤。千萬不可急躁,更不能奚落、埋怨、甚至呵斥學生,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首先應考慮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其次應幫助學生分析失誤的原因,然后再滿腔熱情地示范、指導學生,使學生逐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心悅誠服地重新投入到練習中來。

熱愛學生,認真研究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及評價標準,創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環境,才能確保體育教育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鄧星華.“健康第一”的理論依據與學校體育的新使命.體育學刊,2002,(9).

篇3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職護理專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職護理專業須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特點,深化教學改革。高職護理專業在培養人才方面,要符合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力求培養應用型的技術技能人才。本文主要論述在新理論的指導下,高職護理專業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具體改革措施。

關鍵詞:

新理論;高職護理;教育教學

高護專業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而產生,屬于新興專業。創辦者多為衛生學校或衛生職業教育院校,其中,大部分衛生職業教育學院是近幾年由中專衛校升格而成的。因此,高護專業不同于中專護理專業,它不是后者在學年上的延伸,而是一個獨立的具有高職特點的護理專業。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結合新理論,對高護專業給予充分重視,并在實際教學中探究本專業的理論基礎。

一、樹立正確的認識觀,科學定位

1.社會的定位。社會用人單位對高職護理專業的定位是應用型技術類專業,認為他們培養的學生普遍是應用型技術人才。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在理論水平上雖略低于本科生,但在動手能力上要應高于他們生,而且在薪酬要求上通常會低于本科生的期待底線。此外,本專業學生的學歷高于中等護理專業,在整體素質層面,他們屬于大學生這一層次。這種看法直接決定了該專業的科學定位。一方面,具有“高”的特性,即我們對學生的培養方向要區別于低層次的護理人才,將學生定位在專科層次上,把他們培養成既掌握護理理論又具備動手能力的技術性人才。另一方面,具有“職”的特性,即培養出來的護理人員要具備職業技能,是一線用人醫院在生產、管理或者服務工作上所需要的技術性人才。

2.學生素質的定位。高護專業的學生自入校時起,就不同于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首先,該專業學生的分數線較高,表明他們在知識、能力的水平上高于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其次,該專業學生在學習習慣和態度上較良好,這為高護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有利的環境。

3.學校應克服教育層面的認識誤區。學校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對高護專業教學應區別于中專教育教學,要克服傳統的教學觀念,走出歷史沉淀下來的心理誤區。第一,克服用學科教育方式取代職業教育方式的誤區;第二,克服專業知識取代崗位技能培訓的誤區;第三,克服將技術性教育等同于技能型教育的誤區。

4.培養的目標。高護專業的學生應達到認識能力較強、理論知識扎實、基本文化素養較高等要求,要有充分的職業發展空間。在專業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具體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職業實踐能力。在環境轉換的情況下,對新崗位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與動手分析的能力較強。在護理工作中,可以設計出合理的護理方案,能將理論知識切實地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二、學校在高職護理專業上的教育教學觀念

1.轉變培養模式方面的落后觀念。教育教學改革的落實,首要任務是轉變觀念。在學生培養觀上,不應把培養目標確定為簡單的護理技術人員,而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讓他們成為高素質人才,進而促進護理工作的有序發展。因此,必須轉變護理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傳授觀念,摒棄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轉變為以人為中心。轉變教學模式觀,不再采用灌輸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自我教育意識、自我發展能力且具有較高的思想、文化、和專業素質,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2.樹立男性同樣可以從事護理工作的新觀念。護理專業在社會發展中呈現出需求多樣化的趨勢,因此,男性護理專業得到社會的重視,男性學生也應得到社會的認可。男護的不可替代性,特別體現在對男性患者進行護理工作時所給予的人文關懷上,能夠讓男性患者感受到來自醫院的溫暖。學校應基于男性護理服務的特色,擴大男性護理專業的招生人數,重組相關教材,改革相應教學內容,盡量滿足社會用人單位在男性護理上的需求,完善護理隊伍的建設。

三、高職護理專業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改革措施

1.實施整體護理教學模式,提升護士素質。在教學中,首先應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注重對其素質的培養,實現知識和技能的雙向發展。學校應在護理專業的心理學、倫理學等學科上安排課程,同時開設社會學、美學基礎、語文等學科,不僅對學生的儀表、舉止、態度、氣質與品格等方面進行培養,還要教育學生具有鉆研和奉獻的精神。

2.以能力為基礎,培養職業實踐技能。學校應打破陳舊的教學體系、考試方法與教學模式,調整專業課程的設置,采用筆試、技能考核與面試并重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團隊能力、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等。學生的能力不同,對專業知識、實踐技能的領悟能力便會存在差異。因此,學校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將學生分為專業知識較強和實踐技能較強兩個集體,開展交流活動,設定交流生機制,以實現兩個集體的共同進步。此外,基于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培養出適合醫院一線需要的人才。

3.加強與衛生類高校的聯合。高等衛生類院校的師資力量較強,在教學設施、實踐基地的軟硬件上較為完善。加強與這類院校的聯合,可以為高護專業的學生創造專升本的有利環境,同時為各科授課教師提供豐富的進修機會,對教師的授課水平和職業技能方面的提高都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與衛生類高校聯合并不完全依附于他們的教學設施和實驗設備等,而是實現二者的共同進步。在聯合中,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專業知識,掌握更多的實踐技能,對繼續深造會產生較大的興趣。從這個層面講,加強聯合可以為高校輸送人才,同時也能提高高護專業學生在專業和技能上的綜合水平。

4.利用相關部門,實現特長教育。利用學校團委、學生會等部門的有利條件,舉辦書法、歌曲、朗誦、舞蹈或寫作等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實現個性化發展。學生畢業時,他們須熟練掌握相關計算機技術,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效結合先進的醫療技術。此外,也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行為,在課堂或是生活中,都應具備高護生的服務觀念和禮儀規范。

5.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熱情。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師講、學生聽,多是灌輸式教學,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改革傳統教學法的過程中,我們應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尤其注重問題教學法的應用。教學之前,教師應對課程實踐操作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教學設計,將其轉化為問題,引導學生在探索問題的基礎上進行課前預習。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積極建議學生主動查找相關資料、文獻或圖譜等,以開放式小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產生互動。在學生學習操作規范時,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探究和總結,最終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臨床能力、團隊精神、職業道德等的提高,調動他們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在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貫徹民主教學原則。情境教學法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導,而學生可以通過模擬病房,相互交流心得,實現能力的綜合提升。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設立研究性課題,指導他們在計算機資源、圖書館書籍等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究,以“導師型”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分組,培養創新能力。

四、結束語

教師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應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適當地走上講臺。高護專業的改革,需要相關部門、學校、教師、學生等長期配合和堅持,才能取得成果。在新理論的要求下,我們需要根據社會需求,培養高護專業的全能型人才,使高護專業實現長遠發展。

作者:朱林美 單位:安順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